织造装置

申请号 CN200480023491.6 申请日 2004-07-02 公开(公告)号 CN1836064A 公开(公告)日 2006-09-20
申请人 TE斯特雷克纺织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J·J·H·M·格里斯; H·西姆斯特拉; P·普伊桑特;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织造装置,包括有用于形成由 经纱 构成的 梭口 的装置,插入装置布置在梭口的一侧或者两侧,用于在梭口中插入 纬纱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如序言所述的织造装置,其中该织造装置具有特别简化的构造并且更加易于控制。所以根据本发明,织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其中纬纱形成打包的 纱线 团,在插入到梭口中时,该打包的纱线团就退绕成细长的纬纱。这些方面不再需要使用高惯性 质量 的抛射体以及相关的插入装置和 制动 装置用来移动抛射体和减速抛射体穿过梭口的运动,最终使得该织造装置具有特别简化的构造,更加易于控制并且可以高效运行。
权利要求

1.一种织造装置,包括有用于形成由经纱构成的梭口的装置,插 入装置布置在梭口的一侧或者两侧,用于在梭口中插入纬纱,其特征 在于,纬纱已经形成了打包的纱线团,在插入梭口中时,打包的纱线 团就退绕形成细长的纬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插入到梭口中 时,所述插入装置在从纱线团伸出的纱线部分处将打包的纱线团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入装置包括夹 持元件用来固定纱线部分。
4.如前面任何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打包的纱线团自己具有一致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纱线团 的纬纱具有粘合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蜡。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
9.如前面任何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打包的纱线团可以借助载体移动穿过梭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的纱 线团围绕载体布置一圈或者多圈。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载体至少部分 地包围着所述打包的纱线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载体由刚性材 料制成,例如塑料。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载体由柔性材 料制成,例如箔。
14.如前面任何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插入装置包括细长管,该管的方向是其开口端指向梭口,并 且可以在其另一端连接供应压介质的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介质 是空气。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介质 是水。
17.如前面任何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 于,纬纱具有特定的、有限的长度,有至少一端从纱线团上伸出。
18.如前面任何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 于,插入装置布置为用于将通过中间纱线部分相互连接的几个成团的 纬纱,一个接一个地插入到梭口中。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个成团 的纬纱可以由一根纱线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个成团 的纬纱在缠绕元件周围绕一圈或者多圈。
21.一种用于如前面任何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织造装置 的纬纱,该织造装置包括有用于形成由经纱构成的梭口的装置,插入 装置布置在梭口的一侧或者两侧,用于在梭口中插入纬纱。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织造装置,该装置包括有用于形成经纱构成的梭 口的装置,带有布置在梭口的一侧或者两侧的插入装置,用于在梭口 中插入纬纱

上述类型的织造装置是通常已知的,例如从荷兰专利申请 No.73/09850可知。这类织造装置,来自供纱筒管的纬纱连接到抛射体 上,也称为梭子,该抛射体由布置在梭口任意一侧的插入装置使用压 介质抛出,所述压力介质例如压缩空气,通过布置在梭口中的引导 装置穿过梭口。

这种已知类型装置的一个缺点是,用于移动抛射体通过梭口的所 有能量都必须在移动开始的时候给予抛射体,即在插入装置的位置。 为了使得抛射体可以穿过梭口的合理宽度,在移动开始的时候向抛射 体供给了大量的能量,这意味着非常高的初始速度,在要输送的纬纱 中产生了很高的峰值张力。另外,这还意味着抛射体需要很高的惯性 质量。已知的织造装置的这些方面在关于速度、要生产织物的复杂度 以及最大宽度这些功能方面产生了限制。

在荷兰专利申请No.1004173叙述的织造装置部分地克服了上述 限制。这种织造装置在梭口中布置了辅助的鼓动机,该辅助鼓动机具 有流出开口,用于在工作过程中引导要冲击抛射体冲击表面的压力介 质,从而帮助抛射体移动通过梭口。使用这些方面,就不再必须在梭 口开始时将承载抛射体穿过梭口所需要的所有能量都给予抛射体。尽 管当使用辅助鼓动机的时候梭口的宽度事实上不再受到这些限制的束 缚,但是仍然必须使用具有高惯性质量的抛射体,而且对于其构造和 控制,已知织造装置的实施例也更加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如序言所述的织造装置,该织造装置具 有特别简化的构造并且更加易于控制。所以根据本发明,织造装置的 特征在于,其中纬纱形成打包的纱线团,一旦插入到梭口中,该打包 的纱线团就退绕形成延伸的纬纱。上述方面不再需要使用高惯性质量 的抛射体以及相关的插入装置和制动装置用来移动抛射体和减速抛射 体穿过梭口的运动,最终使得该织造装置具有特别简化的构造并且更 加易于控制。

更轻的部件(不使用沉重的部件)还可以更大速度地操作根据本 发明的织造装置,这意味着,就时间而言,以更高的插入速度将纬纱 插入梭口中而进行高速织造。更特别的,在插入时,力是施加在纱线 团上而不是施加于纬纱本身。现在插入成团的的纬纱,就不会再有松 散的纱线单独地插入梭口中,防止纬纱中出现峰值张力,因为一旦插 入时,插入装置施加的加速力现在是作用在纱线团上(而不是纱线)。

由于在插入到梭口时,纱线团就逐渐退绕形成纬纱,所以在纬纱 中具有基本恒定的、低的张力,而没有现有已知的织造机器中通常在 突然制动时产生的峰值张力。

在特定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打包的纱线团在梭口中有所改进地退 绕而形成细长的纬纱,布置插入装置使得一旦插入到梭口中,就在从 纱线团伸出的纱线部分处将打包的纱线团固定。所以,插入装置可以 包括夹持元件用来固定纱线部分。

根据本发明,为了保证在操作中正确实现织造装置的功能从而防 止织造装置的故障、停顿或者阻塞,并获得最佳的织造效果,打包的 纱线团具有其自身一致的形状。

在特定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织造装置操作的过程中正确地插入 纬纱的纱线团,打包纱线团的纬纱具有粘合剂,例如胶或者蜡。在 另一实施例中,使用作为粘合剂,更特别的是使用“干冰”。

在根据本发明织造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打包的纱线团可以借助 载体移动穿过梭口。打包的纱线团可以布置在载体上绕一圈或者多圈; 在特定实施例中,载体至少部分地包围打包的纱线团。在后面的实施 例中,打包的纱线团不必具有一致的形状,但是作为存在包裹物的结 果,纱线团保持着其形状。

在插入后,纱线团在移动穿过梭口时退绕。在纱线团退绕成细长 的纬纱的瞬间,载体包裹物可以在梭口的端部截取并卸下,例如用于 形成新的纱线团。

在特定实施例中,载体由刚性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或者由柔性 材料制成,例如箔。然而在两种实施例中,成团的纬纱都具有一致的 外部形状,并具有一定的惯性质量。

在特定实施例中,插入装置包括细长管,该管的方向是其开口端 朝着梭口,并且可以在其另一端连接供应压力介质的装置。所述压力 介质可以是压缩空气或者水。

在成团纬纱的特定实施例中,纬纱具有特定的、有限的长度,有 至少一端从纱线团上伸出。在另一功能性实施例中,几个成团的纬纱 通过中间纱线部分相互连接,因此成团的纬纱可以随后由插入装置一 个接一个地插入到梭口中。所述几个成团的纬纱可以由一根纱线形成, 成团的纬纱可以在缠绕元件上绕一圈或者多圈。

本发明还涉及本申请中所述的纬纱。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和2示出了根据先有技术的织造装置;

图3a-3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成团的纬纱的不同实施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织造装置的插入装置的实施例;

图5a-5b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

在图1和2中示出了已知织造装置的一种实施例,例如在荷兰专 利申请No.73/09850或者荷兰专利No.1004173中所述的。

已知的织造装置包括筘座(lay)1和用于形成经纱4的梭口3的 装置2,其中经纱4从经纱供纱筒管5绕出。在筘座1上设置了大量 的筘齿6,一起形成所谓的“筘”,其中筘齿可以在经纱4之间移动。 在筘座1上还布置了许多引导装置7,用于引导抛射体8从一侧移到 另一侧。

如图中所示,抛射体8位于布置在梭口3左手侧的插入站9中, 而制动站10布置在梭口3的另一侧。从供纱筒管12出来的纬纱11 可以通过已知的方式连在抛射体8上。相当大量的脉冲能量通过压力 介质的方式给予抛射体8,例如通过压缩空气或水。结果,抛射体8 受到加速从而高速地移动或“发射”穿过梭口3,运送纬纱11。因此 抛射体8也称为梭子。

高速移动穿过梭口3的抛射体8必须在梭口3的另一侧减速(在 图1中的右侧)。为此,制动站10直接布置在梭口3旁侧,其中制动 站10在抛射体离开梭口3的时候截取抛射体并将其减速。同样的,依 靠与插入站9类似的布置在梭口3右手侧的插入站9’(未示出),抛 射体8可以高速地从梭口3的右手侧移动(“发射”)到左手侧。

还有制动站10’(未示出)布置在插入站9的位置处,用于截取 从梭口3右手侧移向左手侧的抛射体8并使其减速。

抛射体8较高的惯性质量和梭口3往往较大的宽度L,需要抛射 体8以相对较高的速度移动穿过梭口3。因此产生的加速力导致了运 送的纬纱11中产生非理想的峰值张力,这会造成纱线的断开。另外, 高速移动穿过梭口的抛射体8必须靠单独的制动站10(10’)在梭口 的端部截取并且减速。所述的减速也会导致纬纱中的非理想的峰值张 力,特别是在纬纱用于减速抛射体的站中。

特别是为了防止纬纱11中的非理想峰值张力,需要将抛射体8 以较低的初始速度“发射”穿过梭口3,然而这也限制了梭口3的最 大宽度。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使用引导装置7,其主要功能是引 导抛射体8穿过梭口3的运动,例如介质鼓动机(blower)。所述介质 鼓动机7安装在筘座1上并且连接着介质供给管线17。各引导装置7 可以通过电磁18连接到主介质供给管线19上。

各引导装置7具有介质流出开口(图1中未示出),方向定为向着 抛射体8的输送方向。介质流出开口指向抛射体8的冲击表面,从而 使得流出开口的加压介质冲击到所述冲击表面上,从而将能量从介质 传递到抛射体8。辅助鼓动机7由此帮助抛射体8移动穿过梭口3,从 而不再需要由插入站9给予抛射体很高的初始速度。

已知织造装置的这种构造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造成纬纱11中峰值 张力的降低。用于使得从梭口到达的纬纱11和抛射体8减速的制动站 10仍然是必要的,这是织造装置中成本昂贵的部件,而且已知织造装 置仍然具有相对高的复杂程度。

图3a-3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织造装置一个重要方面的特别实施 例。

根据本发明,纬纱11已经形成了纱线团20,例如最好使用粘接 或粘合剂22形成一致的形状。在图3a中,所述粘接或粘合剂22可以 是胶水。而蜡也非常适合使纬纱11形成一致的形状。粘合剂22防止 纱线团20在移动穿过梭口3的过程中散开成为一团松散的纱线,这将 不可避免地导致装置的织造故障和/或失败。

在从纱线团20伸出的纱线部分21处固定纱线团20,在其移动穿 过梭口3的过程中,将纱线团20退绕或者解开成细长的、完全解开的 纬纱11。根据本发明,各纱线团20一旦完全解开,其长度就等于梭 口3的宽度L。也见图4。

图3b和3c示出了形成纱线团20的纬纱11的其他实施例,其分 别被载体23和24所围绕。在图3b中,载体23是由硬而轻的塑料形 成的外壳,围绕着纱线团20。该套筒具有开口23a,在一方面将所述 组件插入梭口中之前可以将纱线团20放入该外壳中,另一方面使外壳 23中的纱线团20可以退绕。

当纱线团20完全退绕开形成细长纬纱11的时候,载体23会离开 梭口3,在梭口3外面被截取,例如用于再利用。

图3c示出了类似的实施例,其中载体是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箔。 与图3b的实施例相类似,在这个实施例中纱线团20本身并不具有一 致的形状,其形状是由围绕在纱线团20周围的载体24确定的。结果, 纱线团20也将具有一定的惯性质量,从而可以通过压力介质的移动所 述纱线团20穿过梭口3。

在其移动穿过梭口3的过程中,形成纱线团20的纬纱11在24a 所示的位置从箔外壳24退绕。在梭口3的端部,纱线团20完全退绕 而形成细长的纬纱11,而成为废品的箔外壳,由于其重量轻,可以容 易地分离并卸除,例如抽空。

形成纱线团20的纬纱11的另一实施例如图3a所示,其具有自己 的一致形状,为此使用冰,特别是干冰,作为粘接或粘合剂。例如可 以使得纱线团20被水变潮湿并且随后将其冻结实现所述实施。在纱线 团20移动通过梭口的过程中,在纬纱11被拉出纱线团20的位置,冰 粒将会裂开。

也可以在形成纱线团20的同时使用二霜(干冰)压缩纱线 团20,从而以这样的方式也获得一致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中,二氧化 碳冰也将在纱线团20插入梭口3的时候裂开。所述二氧化碳冰随后将 在梭口3中蒸发

在图3d中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纬纱缠绕在载体25上一圈或 者多圈20a-20f,从而形成纱线团20。这种载体也具有很低的惯性质 量并且可以靠适合的插入装置移动或“发射”穿过梭口3。在移动穿 过梭口3的过程中,纬纱11将从载体25退绕。这种情况下,载体25 也会在梭口3的端部被截取并重新利用。

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通过具有低惯性质量的附加装置,给纱线 团20提供了其自身特定的一致性。所述一致性使得处理纱线团更加容 易,例如在插入装置中将其定位。另外,使用压力介质,纱线团可以 靠插入装置高速插入或者“发射”进入梭口。

然而,也可以以特定的方式将纬纱11缠绕在纱线团20上,而不 使用外部的、外来的辅助装置(粘合剂、外壳或者载体),作为使用的 缠绕或卷绕方法的结果,所述纱线团同样具有一致的形状。在图3E 中示出了这个实施例。这个实施例也可以使用压力介质,靠插入装置 高速插入到梭口中。

图4示出了与本发明织造装置一起使用的插入装置的实施例。在 图1中标记为9的插入装置,包括有细长管30,具有开口端30a,该 开口端指向梭口3。另一端30b具有可以与装置连接或耦合的开口, 用于供给压力介质。

在实际作为投射(launching)管的细长管30内,具有根据图3A -3D中所示任一实施例的形成纱线团20的纬纱11。从纱线团20伸 出的纱线部分21靠投射管30固定在30c表示的位置。将特定量的压 力P作用下的介质通过开口30b输送到管30和纱线团20之间的空间 31中所产生的压力积聚,使得纱线团20从所述管投射到梭口3中。 将纱线部分21固定在投射管30中30c所示的位置,投射的纱线团20 在梭口3中退绕形成完全长度的、细长的纬纱11。在将纱线团20投 射后,插入装置9就准备好将下一个纱线团20插入梭口3中。

所述投射管重复“加载”和“卸载”新的纱线团20还可以自动化, 特别如果是靠中间纱线部分21将不同的纱线团20相互连接的情况下; 纱线团20在投射进入梭口3之后,退绕成细长的纬纱11,后者的长 度实际等于梭口3的宽度L。

这个实施例在图5a示出,其中示出了几个纱线团201-206,每个 都包含一个打包的纬纱111-116,在其退绕的形式,长度等于或者略 微小于梭口3的宽度L。也见图4。中间纱线部分211-216靠插入装 置9固定,从而使得纱线团201-206可以在梭口3中退绕成细长的纬 纱11。

在特别实施例中,不同的纱线团201-206是由单一的纱线26形 成。

图5也示出了插入装置9的另一特别实施例,其中除了投射管30, 还包括缠绕元件35,在该缠绕元件上形成纱线团201-2010的不同纬 纱111-1110布置为一圈或多圈。旋转缠绕元件35使得纱线团201-2010 的线圈向着投射管30的开口30c的方向退绕。开口30c可以暂时打开 并可再次闭合以通过纱线团202,而在管每次打开和再次闭合的时候, 中间纱线部分211-212被固定。

通过开口30b供给压力介质,纱线团被发射进入梭口3中,使其 退绕形成细长的纬纱112。

尽管在本文中的解释是基于使用压力介质(压缩空气或水射流), 靠插入装置将打包的纱线团插入梭口中,但是插入装置的该方面并非 必须过度限定。插入装置的其他变型也是可以的,只要所述装置靠脉 冲式输送将运动施加给打包的纱线团或者载体即可。这样的变型同样 被认为落在附加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