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的织物材料

申请号 CN200680002474.3 申请日 2006-01-17 公开(公告)号 CN101120128B 公开(公告)日 2011-12-14
申请人 泰普纺织瑞典有限公司; 发明人 N·科卡尔;
摘要 描述由新的纺织方法制造的新的织物材料,所述织物材料包括单股或双股带状且优选为部分稳定型 纤维 带的 经纱 和 纬纱 。在纺织过程中使这些纤维形成非线性结构。非线性纤维可以通过沿纵向拉动带而随后变直。双股经纱和双股纬纱包括不连接的带。这种双股经纱带和双股纬纱带的构成带的分离使得它们可以通过沿纵向和横向拉动而相对彼此滑动,还不会导致纺织结构改变。这些新的织物解决了当将带状纺织织物弯曲成一定形状时,分别在内侧和外侧由于因延伸的压缩和伸展的压皱/起皱而引起的纤维分布和定向不均的问题。此外,通过利用双股经纱和双股纬纱,也可以形成具有相对较平的部分和较厚的/凸起的宽肋部分的织物,该织物在横截面上有些类似于具有轮廓的材料。其他的像那些包括倾斜的纬纱带、具有形状的经纱和纬纱带、在其主体内形成形状的织物也可以制造。
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的织物材料,其中,至少一个经纱带和/或纬纱带为部分稳定的纤维带,其中,该纤维带中的纤维通过粘合剂以仅固定某些横过带宽度的纤维同时保持其他纤维不受约束的方式而不连续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部分稳定的纤维经纱带和/或纬纱带包括沿所述带的长度方向非线性定向的纤维,从而可使所述非线性纤维在不改变织物结构或图案的情况下变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经纱带和/或纬纱带中的所有纤维都沿所述带的长度方向非线性定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所有经纱带和/或纬纱带都具有沿所述带的长度方向非线性定向的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所述经纱带和/或纬纱带中的至少一个为包括至少两个分离带层的双股带,所述至少两个分离带层沿所述织物材料的厚度方向松散地设置在彼此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至少一些经纱和纬纱之间以钝倾斜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至少一些经纱和纬纱之间以不同的角度成不同角度地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所述织物材料在材料的主体内具有至少一个轮廓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至少一些经纱带和/或纬纱带具有非线性的纵向边缘或不平行的边缘或这两种边缘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至少一些部分稳定的纤维经纱带和/或纬纱带具有相对于其他经纱带和/或纬纱带不同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所述部分稳定的纤维经纱带和/或纬纱带中的至少一个为包括至少两个分离带层的双股带,所述至少两个分离带层沿所述织物材料的厚度方向松散地设置在彼此的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至少一些带状经纱和/或带状纬纱具有不同的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至少一些经纱带和/或纬纱带具有不同的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不同宽度或厚度的经纱带或纬纱带在织物材料中形成规则图案。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双股经纱带和/或双股纬纱带中的至少一个松散设置的带层,在不改变材料纺织图案的情况下,可相对于另一个带层滑动或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所述织物材料具有可变的单位面积重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所述带状经纱或带状纬纱的材料选自聚合纤维、无机纤维、自然纤维或它们中至少一些的组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所述带状经纱带或纬纱带的结构为平的实体、一边具有轮廓另一边为平的结构、边缘具有形状的结构、具有穿孔的结构、具有浮雕印花的结构、具有波纹的结构、锥形的结构、平滑的结构、粗糙的结构、透明的结构、不透明的结构、半透明的结构、有颜色的结构、无颜色的结构或它们的组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所述带状经纱带或纬纱带还包括粘结剂。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材料,其中,所述织物材料含有热塑性的或未经处治的基质,以形成预浸渍材料。

说明书全文

包括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的织物材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一般涉及纺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纺织的新方法,其中,经纱和纬纱以带的形式供送,而不是以纱线的形式。该方法优选地以垂直状态实施。该方法可包括如下操作:积极供给(feeding positively)平的无张经纱,用以梭口形成和材料卷取;选择、积极供给并插入处于捻开的平的状态的不同宽度和厚度的纬纱带;在平的状态下,将插入的纬纱置于织物织口(fabric-fell)处,而无需打纬;以及卷取包括相同或不同宽度的平的纬纱的织物材料。
[0002] 经纱带和纬纱带优选由部分稳定的纤维类型制成。这种带利用适宜硬度/刚度或弹性/橡胶状的粘合剂将其纤维不连续地连接在一起,以使仅某些横跨带宽度的纤维被固定,而其他纤维则不受约束,例如由横跨带宽度的虚线或短划线表示,虚线和短划线可以是直线或曲线。横跨带宽度的这种粘合剂在某一部分的位置可以与相邻但隔开的粘合剂的位置在纤维带的宽度和长度方向上不同。作为选择,纤维带也可以通过使用横跨带宽度连续分布的弹性材料或类似橡胶的粘合剂而部分稳定,例如由可以为直线或曲线的连续线表示,因而,横跨带宽度的粘合剂在某一部分与相邻的粘合剂很大程度上在纤维带的长度方向上分离开来。通过使用弹性粘合剂,具有使所述纤维带的宽度延伸和收缩(例如通过加热)的优点,而且这种纤维带还可以纵向修剪,同时可以基本保持纤维带的整体结构/布置。这种通过刚性或弹性或其组合而部分稳定的纤维带统称为部分稳定带或部分稳定纤维带。可以注意到,部分稳定带的特征在于,类似或不同种类的粘合剂,或非连续-连续型的粘合,或存在于纤维带一侧或双侧上的这种粘合,或者包括直的纤维或预先形成有波纹/预先形成有纹理的纤维或其组合。使用部分稳定带认为是比已知的不稳定和全稳定纤维带更加具有优势,这 是因为,部分稳定带能够以积极和可控制的方式超喂,以在纺织过程中使组成纤维以具有波纹/具有纹理的形式形成非线性。随后,通过纵向牵引带,可以将机织织物中的非线性纤维拉直,以提高织物特性。
[0003] 此外,通过前后连续地(in tandem)供送经纱带和纬纱带,还可以同时供给部分稳定的额外经纱带和纬纱带,因而,所述经纱和纬纱变成由处于松散堆叠结构的两个或多个不连接、相对滑移的平的带(在下文中,称为双股经纱或纬纱带,或仅称为双股带)组成。在纺织过程和织品中,所述双股经纱和双股纬纱中的每一个都有效地起到单位经纱和纬纱的作用。双股经纱和双股纬纱中每一个的组成带的分离使它们能够沿带的纵向和横向相对于另一组成带滑动,而不会引起机织织物结构上的任何改变。使用这种双股带有助于解决,分别在弯曲的内侧和外侧由于压缩产生的起皱和由于拉伸产生的变长而导致的纤维分布和定向不均匀的问题,并有助于当带机织织物弯曲成一定形状时,遮盖出现的不理想的开口或缝隙。因此,这种织物能有效地符合弯曲形状。而且,通过使用双股经纱和双股纬纱,也可以制造具有相对平的部分和较厚/凸出的宽肋部分的织物,该织物在横截面上略微类似异形材料。这种双股经纱和双股纬纱的使用为直接制造具有变化的单位面积重量的机织织物提供了灵活性。所述方法还能够制造其他织物材料,如那些包括相对于经纱带倾斜的纬纱带的材料、主体内具有成型形状的材料、以及包括在闭合或打开配合结构中具有成型边缘的经纱带和纬纱带的材料。所述方法可以通过程序进行操作。

背景技术

[0004] 在USP 6,450,208中,描述了一种纺织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而不是纺织纱线的方法。该方法描述了一种用以操作带状经纱的新的转子型梭口形成系统,以及一种使用一组辊,而不是使用筘,在织物织口将预备的带状纬纱对齐的方法。然而,却没有提供关于经纱供给、纬纱选择、供给和插入、织边形成以及织物材料的卷取的详细情况。单独地或前后连续地供送部分稳定纤维型的经纱 带和纬纱带以获得双股经纱带和双股纬纱带,以及超喂所述经纱带和纬纱带以在带的纤维的布置中引入非线性或波纹/纹理的这些可能性也不能从该专利中得知。当纬纱带为夹层/多层粘合/叠层类型,即为接合结构时,上述使用辊将放置的纬纱带对齐的方法足以适用。当插入双股纬纱时,不能理想地通过这种辊实现纬纱带的对齐,这是因为,双股纬纱的组成带中具有松散和不连接,该组成带能相对彼此而滑动。当辊转动时,所述组成带接触,并且当面层带横向滑过背层带时与面层带对齐。使用这种辊以对齐纬纱的另一缺陷在于,没有限制的纤维会从部分稳定和不稳定类型的纤维带中拉出来。这种纬纱对齐辊也不能将纬纱带置于相对经纱带倾斜地定位。此外,其中所述的织物使用夹层/多层粘合/叠层类型的经纱和纬纱,因而组成带不能相对彼此而自由滑动。而且,纤维带中的纤维在带的纵向上单向地或线性地定位。所述夹层/多层粘合/叠层的带也不是由任何包括预先有波纹/纹理布置的纤维材料的带组成,这些纤维材料可以通过纵向拉动带而变直以恢复纤维的线性。因此,当形成为弯曲形状时,如圆锥形、椎形、圆筒形、头盔形等,由于分别在弯曲部分内侧的变皱/起皱以及在弯曲部分外侧的拉展,这种织物不能有效地悬垂(drape)。而且,在相邻带之间形成开口或缝隙。当织物弯曲成形状时,由于组成材料的不同伸展性以及弯曲曲率的不同,因而,这种带机织织物会出现纤维定向(orientation)和密度的不均匀。另外,所述织物为平的,且不包括相对扁平/平的部分和较厚/凸出的宽肋部分,在横截面上与异形材料有些类似。此外,那些包括相对于经纱带倾斜的纬纱带的织物,主体内具有成型形状的织物,以及经纱带和纬纱带的成型边缘在闭合或打开的配合结构相互匹配的织物,在该专利中也不得而知。
[0005] 在USP 5,455,107中,也描述了一种用于将平的纤维纱线纺织成经纱和纬纱的方法。显然,该改进的纺织方法是基于设计用于加工纱线的平格式和传统方法。因此,该方法具有某些局限性。例如,所述方法似乎不能加工宽度大于16mm的带;不能积极供给处于无张力状态的不同长度的经纱;不能加工同一织物中宽度、结构和材料不同的经纱带和纬纱带;不能卷取具有可变宽度的 纬纱带的织物;不能实施织边的形成,使得织物的手感很差;该方法的操作动作,特别是利用筘的打纬以及具有许多摩擦和压缩点的织物卷取,对许多种类的经纱带和纬纱带都是不利的,因而会对织物材料的特性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0006] 此外,该方法仅加工完全分开(即不稳定的)或用胶粘剂完全粘合(即稳定的)的经纱和纬纱纤维带,该纤维带较窄且具有相对较小的宽度。因此,所述带中完全分开的纤维横向移位较为脆弱,使得所述纤维在某些位置聚成束,而在其他位置形成开口。另一方面,完全成型或稳定的纤维没有柔韧性,因而,当纺织过程中需要时,这种刚性纤维不能积极超喂,以在其布置中产生非线性,如所述带中的波纹/纹理。可以指出,稳定和不稳定型中使用的纤维的定向是沿带长度方向单向的。还没有考虑到部分稳定纤维类型的使用。 [0007] 当如其所述纺织合股的完全成型带,且织物弯曲成形状时,该合股带没有对应不同曲率的弯曲,以平滑地成型。会产生变皱和伸展。所述织物材料的另一相关问题是,当成型为弯曲形状时,合股经纱和纬纱不能彼此相对滑动,因为它们在其位置上被夹紧,由于因使用相对较小宽度的在张紧状态下加工的带而相对频繁的交织,还由于由带中的胶合剂产生的摩擦力和粘附力。当将织物弯曲成型时,该问题会由于这些完全成型带上的胶合剂破裂而变得进一步复杂。这些破裂可以在任意的位置上发生。因此,所述胶合剂的破裂还将导致小束的粘合纤维在带中横向移位,从而在成型的织物中产生开口或缝隙,而且有时甚至产生纤维断裂。施加力以使也在宽度上不规则破裂的夹紧纤维滑动,会导致多束成组的粘合纤维进一步在横向方向上移位,从而在织物中产生更宽的缝隙/开口。由于粘合纤维分离而在织物中产生的开口还将导致纤维的不均匀分布和定向,从而使得织物材料的性能水平下降。当拉动不稳定或完全不成型的纤维带时,由于纤维不受约束并立即成束或成绳,在织物中产生缝隙和开口,因此也会产生上述现象。现在可以明白,对于某些应用场合,使用完全稳定纤维带和不稳定纤维带不是有益的。
[0008] 根据USP 5,455,107方法的另一可在这里提及的不利方面是,由于不能实现 织边的形成,所以织物的手感变得很差。没有织边,则组成织物材料的完全稳定的纤维带易于在织边侧变松,而且从而使相邻的带也移出。当使用不稳定纤维带纺织织物时,由于在操作过程的微小变形,随后会产生纤维聚束或打绳现象,因而,缺少织边具有更不利的负面影响。在织物材料中会立即形成不理想的缝隙/开口。
[0009] 此外,由于没有用以超喂的装置,还由于该方法固有地需要一直保持经纱和纬纱的张紧以进行纺织,因而,该方法不能在纤维中引入非线性或波纹/纹理,即便是用不稳定纤维带进行纺织时。而且,该方法不能制造其中纬纱带相对经纱带倾斜地结合的织物材料。此外,所述织物为平的,且不包括相对平的部分和较厚/凸出的宽肋部分,该宽肋部分在横截面上与异形材料有些类似。而且,从该专利中不能获知,主体内具有形成形状的材料,以及使用带的成型边缘制成的材料。
[0010] 在例如USP 5763069和USP 5395665中描述的带结构在结构上也是夹层/多层粘合/叠层的类型,且其组成层叠部分不能相对彼此而滑动。这些带也不具有成型边缘。 [0011]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方法和装置,用以制造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的织物材料,并用以改进该种材料。例如,现在需要一种方法,由此优选使用部分稳定纤维类型的带制造纺织织物,以在成形过程中平滑地顺应所需形状。另外,使用双股带有助于覆盖产生的缝隙,而且还获得单位面积重量变化的织物。也需要在织物材料中具有所述特性,其中,纬纱带不仅可与经纱带以90°结合,还可以倾斜地结合。而且,还需要在织物主体中形成形状,以及形成具有成型边缘的带的织物。
[0012] 传统纺织操作的不适当的方面以及与在本发明上下文中所述专利相关的方面,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加以考虑。

发明内容

[0013]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以制造织物材料的新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制成的这种材料,解决了与现有技术相关的上述以及在下面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问题。 [0014] 通过提供的背景技术的信息,显然,需要一种灵活的纺织工艺,该纺织工艺能够加工不同类型的带材料,优选所有类型的带材料,以制造用于多种技术应用的织物材料,如防弹装置、传送带、液体排放板、土地纺织品、热和电导板、墙和房顶遮盖等,而且不仅仅用于复合材料的应用。为了这些和许多其他应用,使用以带为形式的经纱和纬纱使工程具有从来没有的较高性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优选在竖直状态下纺织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一些新颖的织物结构,以满足变化的需求。优选地,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至少某些,优选为全部的以下特征:
[0015] -送经装置,该送经装置积极供给处于平的状态的不同宽度和形状的带状经纱,以形成梭口,所述经纱无张力且具有恒定长度;
[0016] -送经装置,该送经装置同样适用于积极供给处于平的状态的恒定或变化长度的无张力带状经纱,用以卷取织物,以与织入材料中的不同宽度的带状纬纱相对应; [0017] -送经装置,该送经装置能以控制的方式超喂经纱长度,以在部分稳定和不稳定类型的纤维带中产生非线性;
[0018] -送经装置,该送经装置能以控制的方式可选择地超喂经纱带,以能制造在其主体中具有成型形状的织物;
[0019] -送经装置,该送经装置能供给纤维和非纤维型带,所述带分别包括预先设置的非线性纤维和可扩展的折叠;
[0020] -纬纱供给装置,该纬纱供给装置同样可用于以平的状态和所需的长度选择和积极供给不同宽度、形状材料和结构的带;
[0021] -纬纱插入夹纱器,该纬纱插入夹纱器同样可用于在相同织物中,通过平地夹住所述纬纱带宽度方向上的前部,而插入不同宽度、材料、形状和结构的纬 纱;
[0022] -纬纱插入夹纱器,可以积极或消极地驱动该纬纱插入夹纱器;
[0023] -纬纱供给装置,该纬纱供给装置能以控制的方式超喂纬纱长度,以在部分稳定的纬纱带中产生非线性;
[0024] -纬纱供给装置,该纬纱供给装置能超喂纬纱带,以能制造其主体内具有成型形状的织物;
[0025] -纬纱供给装置,该纬纱供给装置能供给纤维和非纤维带,所述带分别包括预先设置的非线性纤维和可扩展的折叠;
[0026] -纬纱布置(deposit)装置,该纬纱布置装置同样可用于以平的状态将不同宽度、形状、材料和结构的带状纬纱置于织物织口处;
[0027] -纬纱布置装置,该纬纱布置装置同样可用于将带状纬纱置于相对带状经纱成90°或倾斜的定位;
[0028] -纬纱布置装置,该纬纱布置装置同样可用于设置具有以封闭或打开配合方式与相邻带匹配的成型边缘的带;
[0029] -织边形成装置,该织边形成装置同样可用于在平的状态中,固定相同或不同宽度、材料和结构的纬纱的伸展端部;
[0030] -织物卷取装置,该织物卷取装置同样可用于卷取包括相同或不同宽度的纬纱的织物材料;
[0031] -一种以前后连续的方式供应额外经纱带和纬纱带的装置,用以获得双股经纱和双股纬纱,并在需要时通过超喂各个带,而在部分稳定类型的各个带中产生纤维的控制的波纹/纹理;
[0032] -至少包括一些经纱和纬纱的织物材料,所述经纱和纬纱优选为部分稳定类型的纤维带;
[0033] -至少包括一些单个经纱和纬纱的织物材料,所述经纱和纬纱优选为部分稳定类型的纤维带,从而使组成纤维具有非线性或波纹/纹理布置;
[0034] -至少包括一些双股经纱和双股纬纱的织物材料,其中,组成该双股经纱和 双股纬纱中每个的非连接的带可以通过拉动而相对彼此在纵向和横向上滑动,且组成所述双股带的带中的至少一个为部分稳定或不稳定类型的纤维带,当超喂时,该纤维带通过波纹/纹理在纤维中产生非线性;
[0035] -包括非线性纤维的织物材料,所述非线性纤维可以通过在纵向方向上拉动而变直,以在带中恢复纤维线性,而不会改变机织织物结构,以实现均匀的纤维分布和定向; [0036] -至少包括一些单或双股经纱和纬纱的织物材料,因而,所述织物在横截面上略微类似异形材料,从而具有变化的单位面积重量;
[0037] -包括相对经纱带倾斜的纬纱带的织物材料;
[0038] -主体内具有成型形状的织物材料;以及
[0039] -包括成型边缘的经纱带和/或纬纱带的织物材料。附图说明
[0040] 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0041] 图1表示用于积极供给无张力经纱以形成梭口的装置的侧视图;
[0042] 图2表示用于积极供给无张力经纱以卷取织物的装置的侧视图;
[0043] 图3表示用于在平的状态中夹持不同宽度的纬纱带在宽度方向上的前部的夹纱头;
[0044] 图4表示新的夹纱头在夹持不同宽度的纬纱带中的适宜性;
[0045] 图5表示用于双剑杆装置的夹纱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6表示使用单剑杆装置插入纬纱带的顺序操作;
[0047] 图7表示用于插入纬纱带的双剑杆装置的夹纱头;
[0048] 图8表示用于使用双剑杆装置插入纬纱带的顺序操作;
[0049] 图9表示用于积极供给无张力纬纱带的装置;
[0050] 图10表示用于选择不同宽度纬纱带的装置;
[0051] 图11表示用于将插入的纬纱带置于织物织口位置的设置;
[0052] 图12表示将纬纱带置于织物织口位置的工作顺序;
[0053] 图13表示织边形成单元的设置;
[0054] 图14表示粘结粘合带的织边的通路;
[0055] 图15表示织边形成单元相对经纱带的位置;
[0056] 图16表示形成粘合带通路的织边,从其供应源至织物卷取单元;
[0057] 图17表示织物材料的织边的形成;
[0058] 图18表示沿纸/膜用以卷取无张力织物材料的设置;
[0059] 图19表示所述卷取装置从布料卷的上方卷取织物材料的可能性;
[0060] 图20表示所述卷取装置从布料卷的下面卷取织物材料的可能性;
[0061] 图21表示用以在竖立形式装置中,纺织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的所有所述装置的位置的统一代表物;
[0062] 图22表示所述带中非线性布置的在同一平面和不同平面的纤维;
[0063] 图23表示使用各自独立的供给单元,用以供给双股经纱和双股纬纱的串联装置; [0064] 图24表示使用一个各自的供给单元,用以供给双股经纱和双股纬纱的串联装置; [0065] 图25表示包括双股经纱和双股纬纱的某些异形机织织物结构;
[0066] 图26表示包括相对较厚和较薄的单股经纱和单股纬纱的某些异形机织织物结构;
[0067] 图27表示包括倾斜纬纱的不同机织织物结构;
[0068] 图28表示包括不同的倾斜纬纱的组合的机织织物结构;
[0069] 图29表示其主体内具有成型形状的织物材料;
[0070] 图30表示包括具有成型边缘的经纱带和/或纬纱带的织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71] 现在单独对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尽管其他任何织物也可以制 造,但仅以平面纺织而成的材料的制造为例描述本发明的主旨。为了在适当的范围内描述本发明,对参考每个操作系统的相关背景方面的介绍单独进行了描述。
[0072] (a)用于供给无张力经纱,以形成梭口和卷取织物的装置
[0073] 在传统的纺织中,经纱纱线通常一同卷绕在经轴上,并通过送经系统水平输送到纺织设备。为了纺织大多数材料,使用一个经轴。在厚绒布纺织中,使用两个经轴:一个用于产生线圈,另一个用于产生底布。也可以使用多个经轴,例如,当纺织相对较薄材料时,如传送带布。在制造某些特殊产品时,单个经纱纱线也可以从线轴架中的线轴抽出,并送至纺织装置。
[0074] 虽然这些不同的设置,经纱纱线一直保持在较高张力中,目的在于:(1)建立清空的梭口,以无障碍的插入纬纱;(2)实现理想的打纬;(3)理想地卷绕制成的织物。虽然经纱张紧对于纱线加工是必备条件,但当加工带时,并不需要。这是因为,在纺织过程中与不同机器部件的接触中,在张紧力的作用下,带尤其是纤维带易于剪断和变形或容易聚集,从而走形。因此,具有一种能够在无张力状态中供给和加工带状经纱的纺织方法,是极为有利的。为了实现这种效果,优选地,在竖直状态中进行纺织,因为这样经纱和纬纱由于重力而产生的下垂得以大大地减小。
[0075] 现有的积极式或消极式送经装置设计用以供应纱线。由于在传统的纺织中,保持经纱纱线的张紧是必不可少的,因而现有的送经系统不能进行经纱纱线的超喂,以产生控制的波纹/纹理。当每次梭口打开并随后将送经系统拉回,以关闭梭口时,现有的送经系统也不能向梭口系统供给无张力的经纱,以减轻张力。很明显,它不能超喂经纱纱线。因而,由于该装置的设计需要通过织物卷取系统拉动纱线,所以根据USP 5455107的方法中采用的送经装置是消极式的。因而,经纱总是处于张紧状态。
[0076] 而且,组成梭口顶部和底部片/层的经纱纱线不能通过传统送经系统中的任 意一个单独地和可选择地(即,当制造平面织物时)进行控制。所述积极经纱供给系统也不能超喂经纱纱线,该系统的基本作用是,在卷取过程中,为每次纬纱插入释放预定长度的经纱,以均匀地在织物中间隔纬纱,同时通过织物制造保持所需的较高张力。这种织物中规则的纬纱密度通过积极式送经系统而实现,由于经轴直径随着经轴的消耗而减小,因而所述积极式送经系统通过纺织而调节经轴的表面速度。通过该系统,可以规则地释放恒定长度的经纱,用以卷取。
[0077] 在传统纺织方法中产生的较高张力,特别是在梭口打开时,很大程度上是由经纱纱线材料本身的弹性以及后辊、梭口综丝(shedding healds)和织物织口的位置之间的相对设置间距而吸收的,其中经纱从经轴抽送到后辊上。而且,由于材料延伸性的不同,这些送经装置不能使不同材料的经纱纱线在梭口形成操作过程中同时相应地承受不同的张力。显然,难以加工具有差异较大的弹性性能的纤维材料的经纱。
[0078] 使用较高张力操作的实际结果众所周知:经纱纱线断裂、相关部件的较高磨损和损耗以及织物材料的不均匀张紧结构。尽管需要小心翼翼的准备经纱以及机器的坚固结构,最终产品的性价比最后仍然关系重大。
[0079] 这里,另一重点涉及送经和布料卷取之间的关系,以控制投梭(pick)或纬纱的间隔。对于给定的织物结构,投梭间隔通过织物卷取操作进行控制,而织物卷取预先设定且在织物生产中不可变化,这是已知常识(establishedknowledge)。这意味着仅某些宽度(直径)的纬纱可以进行加工。换句话说,万一如果要在同一织物中,纺织宽度变化较大(如,优选为20mm和50mm)的带状纬纱,现有的送经系统不能给出变化的长度。
[0080] 现有的送经装置也由于其他原因而不适于加工带状经纱。由于所述带以卷的形式制造和供应,因而具有直接使用而不需要转换成普通经轴的优点。直接使用卷的可能性不仅节省时间和工作,还能消除污染纤维的险,而该纤维通常是昂贵的高性能材料。直接使用卷有助于保持已达到的张力。避免再次卷绕 带卷还可以通过防止纤维受损而将性能保持在最佳水平。还可以避免带永久或暂时的变形,特别是类似金属箔,、碳、合成材料的纤维带、聚合物膜或其组合等。
[0081] 最后,这些现有的送经装置不能以多层结构(即,双股经纱)供应经纱纱线,以能够制造相应包括多层结构经纱纱线的织物材料。
[0082]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十分清楚,当使用带状经纱纺织时,特别是部分稳定纤维带,应该在恒定长度和无张力的状态中积极供给,用于形成梭口和保持性能,当在同一织物材料中纺织变化或恒定宽度的带状纬纱时,应该在变化或恒定长度且无张力状态中积极地供给,用以能够卷取织物材料,而且应该以控制的方式积极超喂,以在纤维中产生非线性。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经纱供给装置或系统可实现这些目标并分别参考图1和图2加以描述。 [0083] 本装置的独特特征是制造织物材料1,经纱带垂直地在分纱装置(splitarrangement)18中进行供应,其中,经纱卷分为两组2a,2b,该两组中的每一个交替地作为形成梭口的顶部和底部片/层。具有中空中心3a,3b的带卷组2a,2b的每一个可以通过从一端滑动而直接安装在各自的固定支承上。由于所述经纱带卷(或用于此的任何材料的卷)不会置有平或平滑侧,因而,需要分纱装置。将不平滑表面的经纱带卷彼此相邻地设置,会使卷之间产生摩擦,因而导致不正确的旋转,以及贯穿纺织过程的经纱带的变化的张力。通过采用分纱装置,带卷可以彼此分开设置,从而避免该卷之间的摩擦,使其正确而自由旋转。当加工固定长度的相对较厚和较薄带时,这种装置还具有可同时使用大和小直径卷的优点。
[0084] 经纱供给装置18设计用于供应恒定长度的无张力经纱,以形成梭口。所述经纱进给装置18的主要部件包括固定于板7a,7b的工作台6a,6b和安装于工作台6a,6b的夹紧单元5a,5b。该设置使得工作台6a,6b与安装的夹紧单元5a,5b一起可以通过在滑板8a,8b上滑动所述板7a,7b而在固定点11a,11a’以及11b,11b’之间往复移动。 [0085] 为了控制不同长度的经纱供给,用以织物卷取,如当在同一织物中使用不同宽度的纬纱带时,除了上述部件,还涉及下列部件。体(block)9a,9b通过连接件13a,13b固定于滑板8a,8b,而且,可移动挡块12a,12b固定于滑板10a,10b上。这种设置允许块体9a,9b在点11a,12a和11b,12b之间往复移动。可以看到,挡块12a,12b的位置可以在滑板10a,
10b上改变。由于工作台6a,6b和夹紧单元5a,5b通过板7a,7b连接于块体9a,9b,通过连接件13a,13b连接于滑板8a,8b,因而,块体9a,9b的往复移动也会导致连接于该块体9a,
9b的所有部件的往复移动。通过该分纱装置,夹在夹紧单元5a,6a和5b,6b之间的经纱带
2a,2b,可以通过移动任意板7a,7b以形成梭口且移动块体9a,9b以卷取织物,而独立往复移动。
[0086] 现在描述新的经纱供给装置18的操作。与两组2a,2b对应的经纱带从其卷中抽出,并引导至各自引导辊4a,4a’和4b,4b’上。所述引导辊4a,4a’和4b,4b’的高度优选地按照如下保持:当经纱带相切地直向经过所述引导辊时,所述工作台6a,6b的顶表面大约与所述带的下侧接触。如果需要的话,引导辊4a,4a’和4b,4b’可以设置有间隔环,以在引导辊之间容纳经纱带。这些间隔环能在纺织过程中始终保持每个经纱带在各自的给定位置。
[0087] 夹紧板5a,5b位于经纱带之上。该夹紧板5a,5b可以通过任何适宜的机械装置压在各个工作台6a,6b上,以在经纱带2a,2b上施加所需压力,获得需要的夹紧操作。为了避免对带的组成纤维造成损害,板5a,5b与带2a,2b接触部分优选使用平滑、柔软且摩擦较小的材料制成。作为选择,圆柱杆可以取代板5a,5b,以实现相同的目的。
[0088] 当经纱带2a,2b在板5a,5b和工作台6a,6b的夹紧操作下时,经纱组中的一个,如图1所示的下组通过滑动所述板7b向前位置11b’移动。这样,仅当梭口形成操作时,向梭口区域以平的状态积极供给精确恒定长度的经纱2b,从而向梭口形成系统14提供无张力经纱,以在点15a和15b之间形成梭口。为了在插入纬纱16后闭合梭口,当梭口形成系统也回到其水平位置(如图2所示) 时,滑板7b同时向其后位置11b移动。这样,当经纱也水平对齐时,处于夹紧操作下的经纱带以平的状态拉回,从而将梭口闭合。
[0089] 当上经纱组以平的状态向前移动,输送无张力经纱,以形成梭口时,下个循环中再次重复相同的步骤。该无张力经纱供应装置的运动与梭口形成操作同步进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供给和回收过程中,经纱卷不需要往复移动;卷保持安装在静止或不往复移动的支承上,但可以自由轴向转动。而且,所述装置可以按照如下安装:工作台6a,6b可以垂直结合为一体,而不必要如图1和图2中所示。通过这种机构,当超喂时,部分稳定和非稳定纤维带可以在带的纤维中获得相对更大的非线性。
[0090] 这里可以看出,在无张力状态下,对于给定的梭口形成系统,用以形成梭口的经纱长度供给通常是恒定的,并依赖于由采用的梭口形成系统14的特殊设计而产生的梭口高度。根据用以形成梭口而采用的装置的种类,形成梭口的带状经纱的一个或两个片/层可以单独供应至梭口形成系统。图1表示通过仅供给一个经纱片/层至梭口形成区域而形成的梭口,同时另一个经纱片/层没有供给而保持在其水平位置平直。所述无张力经纱供给装置或系统的优点在于,不依赖于使用的经纱宽度和厚度,并适用于任何材料,而不需要在其设置上做任何改动。此外,垂直的无张力经纱供给装置还能控制部分稳定纤维带和非稳定纤维带的超喂,以在带中形成纤维的波纹/纹理。由于经纱带总是在平且无张力的状态中输送,以形成梭口,因而经纱带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都得以保护。
[0091] 下面描述用于织物卷取的经纱供给装置18。参照图2,在纬纱已经插入并位于织物织口位置,且梭口水平之后,通过使块体9a,9b朝挡块12a,12b移动,处于5a,6a和5b,6b的夹紧作用下的经纱带组2a,2b从其后部位置11a,11b移动到由挡块12a,12b的位置限定的前部位置,从而以平的且无张力的状态积极供给经纱带。同时,启动卷取装置,并将所输送长度的无张力经纱(及织物)卷绕到织物卷1上,并且建立用于下一纺织循环的织物织口位置。
[0092] 现在描述每个循环中需要输送的经纱的长度,特别是当需要用不同宽度的 带状纬纱纺织织物时。当需要时,这可以通过改变挡块12a,12b在滑板10a,10b上的位置而进行控制。通过改变挡块12a,12b的位置,块体9a,9b往复移动的距离也相应改变,且往复移动块体9a,9b可以在所需特定点上暂停。这样,可以纺织纬纱带从一个到下一个(例如,使用20和50mm宽的带)变化的织物。
[0093] 通过例如使挡块12a,12b由合适的螺纹杆控制,挡块12a,12b可以移动到滑板10a,10b上的任何所需位置。螺纹杆的旋转方向会增大或减小块体9a,9b与挡块12a,12b之间的距离。使用合适的电机,可以控制其旋转方向和时间。通过这种装置,可以精确地控制块体9a,9b的往复移动距离,以及要输送用以卷取的经纱的长度,包括用以超喂经纱带所需的长度。
[0094] 由于每个循环中需要输送的经纱的长度直接取决于插入的带状纬纱的宽度,因此合适的传感器可以在纬纱插入之前或之后直接或间接地确定纬纱带的宽度。一旦纬纱带的宽度得以确定,所述螺纹杆可以在正确的时刻自动启动,以相应地改变挡块12a,12b的位置。通过将块体9a,9b向定位的挡块12a,12b移动,来自两组2a,2b的特定长度的经纱带可以同时供给,而无需张力卷取。
[0095] 在织物已经卷取后,夹紧板5a,5b从其压力源释放,且块体9a,9b返回至其后部位置11a,11b,从而为下一循环的操作做好准备。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板5a,5b(或如果使用辊代替)的重量选择为在经纱带上施加的最小压力,以保持其水平,从而保证无张力经纱带对于梭口形成和卷取操作的精确测量和供给。
[0096] 用以在垂直状态积极供给无张力经纱以形成梭口和卷取织物的所述装置18可以机械地、电力地/电子地、气动地或其组合等而实现,并使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操作。 [0097] 显然,上述计划可以应用于无张力经纱的集中和单独供给,用以梭口形成和织物卷取。还可以用以加工部分稳定、不稳定和稳定类型的纤维带,刚性和柔软类型的经纱带以及不同宽度、材料和结构的带。由于带状经纱是纱线宽度(直径)的许多倍,还可以根据上述原则通过合适地构建布置,将多个相对简 单的供给单元彼此相邻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同样控制单个带状经纱,例如,当制造其主体内具有成型形状的织物材料时。当经纱带在各层之间供送有保护膜/片时,可以包括有连续清除和收集废的膜/片的系统。由于废的膜/片不必经过夹紧装置5a,6a和5b,6b,所以该废的膜/片可以在供应辊附近单独且直接清除和收集。这种废物清除器和收集器可以在原理上与下面将要描述的从纬纱供送卷收集废片/膜的类型相似。
[0098] 还可以设置与上述类似的额外的经纱供给装置或系统,以前后连续地供应额外的经纱带,因而,制成两个或更多个带,一个叠压在另一个上。可以控制这些额外供给系统中的每一个,以积极超喂部分稳定类型的纤维带的每一个,所述带不同地组成双股经纱带,从而使纤维内相应产生不同的波纹/纹理。由于通过经纱供给的拆分,供应由单个经纱带形成,而单个经纱带在组合成一个双股经纱带之前相对较薄、柔软且较轻,因而,上述前后连续地供应还有助于制造包括相对较薄、较硬和较重的经纱带的织物材料。通过相应改变每个单元的位置11a’和11b’,而将每个额外设置的单元的工作台6a,6b和夹紧于工作台的经纱带移动至稍微不同的往复移动长度,可以实现积极地超喂。由于经纱在无张力的状态下垂直且积极地供给,因而当交织时,带中纤维产生的波纹/纹理保持没有伸展。可以在需要时进行经纱带的超喂,而不必在每个供给过程中都进行超喂。
[0099] 通过以控制和积极的方式垂直布置无张力经纱供给,既不是物理接合也不是化学粘合的双股经纱带的组成带有效地作为一个单元经纱一起发挥作用,用以形成梭口并包含在织物中。因此,当拉动时,这种双股经纱带的组成带可以自由相对彼此而滑动。而且,同时由于纤维带相应地不同超喂,所述具有波纹/纹理的纤维均匀地拉伸。这种织物结构的重要特征是,当组成所述双股经纱带的带被拉动、滑动或相对滑动时,机织织物结构不会改变。
[0100] 当使用纱线时,由于两个或更多纱线不能层叠,因而,上述带状经纱的前后连续供送并不适用。通过上述前后连续地供送所需经纱带,可以制造具有双 股经纱的织物材料,所述双股经纱具有在织物长度方向上相对较厚/凸出的宽肋部分。这种织物在宽度方向上与“异形“材料略微类似,具有可变的单位面积重量。还可以使用相对较厚和较薄的单股带制造这种异形织物。在下面将对该异形织物以及其他织物结构进行描述。
[0101] 可以使用部分稳定或不稳定类型的纤维带,以及由热塑性塑料/聚合材料/合成材料、金属、有机、无机、天然植物和动物纤维、碳、硼、陶瓷、玻璃、光学纤维等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不同纤维制成的纤维带,来制造这种新的织物材料。它们中的一些以及所述材料的稳定类型的纤维带和非纤维带的结合可以根据最后应用的需要同样使用,所述材料可以是平而坚硬的、一侧具有轮廓而另一侧平滑的、边缘具有形状的、具有穿孔的、具有浮雕印花的、具有波纹的、锥形的、光滑的、粗糙的、透明的、不透明的、半透明的、有色的、无色的、抗粘合剂的及其组合。
[0102] (b)用于插入、供给、选择纬纱的装置
[0103] 插入纬纱
[0104] 上世纪后半时在纺织方面提出了许多改进,目的主要在于提高生产速度。所有这些改进可以归于新的纬纱插入系统的发展,以及随后的纬纱测量和供给装置的支持性发展。今天,能够以较高的速度(m/s)和插入率(循环/min)插入纬纱。梭、片梭(projectiles)、剑杆、液体喷射都是本领域所公知。通过摩擦驱动的纬纱插入也是公知的。所有这些装置和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它们设计用以处理纱线。如果纬纱为宽带状,例如,优选在20至50mm的范围内,则上述装置和方法不再适用。显然,如果在同一材料内要纺织不同宽度和厚度/表面重量的纬纱带,如果也要加工刚性的较脆的带,则上述装置和方法也不适用。
[0105] 当加工纱线时,由于纱线在横截面上认为大约为圆形,因而,在纱线的宽度和厚度之间没有太多不同。然而,当加工带时,具有较大的区别。当水平插入纬纱带时,纬纱带会由于重力而下垂或向下弯曲。该问题通过竖直或垂直插 入纬纱带,随着弯曲硬度或阻力由于面积力矩大于厚度力矩,而在相当程度上得以解决。在下垂的状态中插入纬纱带当然是不理想的。因而足以说,需要一种新的装置或系统,用于加工由不同宽度、厚度/表面重量、材料和结构组成的带状纬纱。还已经知道,纱线和纤维带的结构是不同的,当纺织刚开始推出的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时,当前不能考虑采用梭、片梭、液体喷射的水平纬纱插入方法。采用摩擦驱动插入带状纬纱可以作为选择,但当所述带仅为纤维种类(如同过去方法没有在推进纱线上部分成功)且为较脆、易碎和易破裂的结构时,采用摩擦驱动插入带状纬纱不会成功。当带状纬纱为刚性/坚硬类型时,摩擦驱动方法可以通过适当改进而采用。然而,使用这种装置会由于不能插入非刚性的带状纬纱而限制纺织装置的灵活性。
[0106] 在这种情况下,纬纱插入的剑杆和片梭方法似乎是可行的。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在积极控制的状态下插入纬纱(纬纱夹纱器通过携带带/杆而保持与其驱动源的连接),而后者在消极控制的状态下插入纬纱(纬纱夹纱器由于受到驱动而没有与其驱动源连接)。存在的这两种剑杆夹纱器为线圈交接和“端部”交接。前者涉及将停留在梭口的打圈的/成双的/发夹状纬纱纱线打开,而后者涉及通过将纱线打圈的前部钩上而单独地将纬纱纱线收回,所述打圈的前部在从夹纱器释放过程中在梭口的出口侧打开。无论如何,这两种剑杆型夹纱器都需要一种将纬纱纱线置于能被钩住的位置的纬纱供给系统。纱线由于钩住而产生的变形很小而不值得注意,且不会对质量方面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带的弯曲变形,特别是纤维带,将造成结构破坏,因而影响质量和外观。对于这些夹纱器来说,既不可能直接夹持一个纱线,也不可能夹持纱线的端部或前部,而没有打圈。为了能够钩住并夹持纬纱纱线,这些夹纱器需要纬纱纱线以相对于纵轴的一定角度供给/定位,并位于夹纱器的适宜平面,以形成用以配合的线圈或弯曲。如果纤维带状纬纱以相对于该夹纱器的一定角度供给,则所述纬纱不仅由于钩住作用,还由于由剑杆的拉力引起的剪切变形,而易于起皱/变形,由于所述纬纱带成角度的供给,所述剑杆不与所述纬纱带的纵轴平行。因 此,这些剑杆夹纱器也不能直接容纳和平地夹持带状纬纱。它们还不能以带状纬纱的纵轴和剑杆夹纱器的移动几乎平行且在相同平面的方式,拉动带状纬纱,以防止纬纱带的剪切变形。而且,这些剑杆和片梭夹纱器不能输送经过梭口的一个纵向边缘完全保持朝向织物织口的纬纱带。通过该剑杆系统,当带的前部打圈以夹持时,所述带的前部弯曲,因而其纵向边缘不会完全朝向织物织口。
[0107] 类似地,片梭型夹纱器不能用于插入带,因为片梭型夹纱器不能夹持为其厚度数倍的全部纬纱宽度,因而不能通过其引导通道输送比其厚度宽的纬纱带。所述夹纱器相对较小的夹持区域也不适用于纤维带,因为夹持的纤维/细丝能够很容易地从带支架上拉出来。而且,片梭式夹纱器由自己直接夹持纬纱纱线的端部或前部。纬纱长度的前端由外部供给器夹持,以将纱线置于夹纱器的打开的钳之间,用以配合。此外,利用片梭式夹纱器,可以将纬纱带插入,使纬纱带的纵向边缘避开织物织口。因此,纬纱带,尤其是纤维类型的纬纱带,不能平地结合在织物中,并与织物织口相邻,因为当经纱或梭口闭合时,纬纱带会发生变形。包括有变形的纬纱带会对织物性能和外观产生负面影响。
[0108] 重要的是要知道,尽管剑杆式和片梭式夹纱器间接地夹持纬纱,但它们不是可以互换的,也就是说,剑杆式夹纱器不能象片梭式夹纱器那样,去掉其驱动带/杆并推进到梭口中。类似地,片梭式夹纱器也不能取代剑杆式夹纱器。因此,具有可以共同使用剑杆式和片梭式系统的夹纱器是较为有利的。通过相应适宜的结构改变和驱动装置,所述夹纱器可以在(latch onto)驱动带/杆上,起到类似剑杆式系统的功能,或仅受到驱动,以起到类似片梭式系统的功能。
[0109] 显然,需要一种新的夹纱器,用于输送带状纬纱。具体地说,如果新式夹纱器具有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优选为全部,则该新式夹纱器是具有优势的:(1)该夹纱器自身能够直接容纳带状纬纱的前部,不需要纬纱供给器;(2)该夹纱器在平的状态中夹持带状纬纱的整个宽度,不会引起弯曲变形;(3)该夹纱器使夹持的/夹紧的带状纬纱的纵向轴线位于其平面内,该纵向轴线与所述夹纱器自身的纵向轴线几乎平行,因而,当通过夹纱器拉动带状纬纱时,不会产 生剪切变形;以及(4)该夹纱器能输送带状纬纱,并且使带状纬纱的一个纵向边缘完全朝向织物织口。还需要这种夹纱器适用于利用剑杆带/杆发挥作用,或与片梭功能类似。这种夹纱器还应该适用于插入不同宽度、厚度、材料和结构的带。 [0110] 再参考USP 5455107,其中,采用了一种为所谓“末端”输送型的单个水平剑杆式夹纱器系统,用于插入“平的碳纤维纱线”。当带状纬纱的宽度相对较小时,如达到大约16mm,这种传统的水平系统足以使其打圈,用以钩住。如在该专利中所述,所述剑杆夹纱器需要“平纱线”纬纱带以横向的方式跨过该夹纱器,以能够钩住。然而,当剑杆钩住时,纬纱带的横向方式布置立即使所述带被钩住的前部发生弯曲变形(变皱),当将张紧的纬纱带拉入梭口时,由于所述夹纱器和带的轴不平行,纬纱带的横向方式布置使某些带长度产生剪切变形(纤维的聚束)。因而,所述“平的碳纤维纱线”纬纱在平的状态下变松,如果不是全部,就是至少在相当长度上,从而造成材料的耗费。而且,即便是涂敷有胶粘剂,用以保持其平整度,通过剑杆式夹纱器的横向方式的钩住会在钩住区域产生胶粘剂的破裂以及带的打褶/起皱。此外,所述剑杆式夹纱器既不能夹持纬纱带的整个宽度并在平的状态中加工相对较大宽度和厚度的带状纬纱,也不能加工刚性带状纬纱材料以及由金属箔、聚合物膜以及稳定的纤维带制成的带,而不会使之变形,从质量角度来说,变形是不可接受的。由于很明显缺少一种用于提供不同宽度的纬纱带的选择器,所述夹纱器也不能在制造同一织物材料中插入不同宽度的纬纱带。而且,该纬纱纱线夹持装置不能使所述纬纱带整个纵向边缘的插入朝向织物织口,因为所述带的前部为了钩住而打圈。同样地,例如在USP 4947897和USP 3587661中描述的夹纱器具有相同的缺点,因为它们为同一类型并以与USP 5455107中的夹纱器类似的方式工作。
[0111] 现在可以看出,为了保持纬纱带的完全平整度,优选地,通过夹纱器将纬纱带插入,该夹纱器直接且平地夹持所述纬纱带的整个宽度(也就是说,不需要任何装置的帮助,且不会横跨带在夹纱器上用以钩住,以防止起皱)。优选地, 所述夹纱器还可在该夹纱器的平面上包括所述纬纱带的纵向轴线,并保持该纵向轴线与所述夹纱器的纵向轴向平行,以防止带的剪切变形。此外,优选地,所述夹纱器能输送带状纬纱,且使带状纬纱的一个纵向边缘完全朝向织物织口。似乎没有适合的夹纱器能满足刚刚所述的这些要求。 [0112] 因此,现在提供了一种合适类型的剑杆式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与该剑杆式装置结合在一起或使用该剑杆式装置的夹纱器,所述装置能以平且无变形的状态在相同的织物中插入不同宽度、厚度、材料和结构的带状纬纱。所述装置以平的状态直接在所述带的前部夹持整个宽度,并保持其纵向轴线平行于带状纬纱的纵向轴线。在所述装置通过梭口的输送过程中,该夹纱器能够使所述纬纱带的一个纵向边缘完全朝向织物织口。此外,这种夹纱器可使用剑带/杆,或用作片梭式夹纱器,用以输送带状纬纱。根据本发明所述采用剑杆的新式夹纱器的描述后,随后是纬纱供给和选择装置。
[0113] 图3表示剑杆式夹纱器20的主要部件,由基板21、夹持夹22、夹持夹致动器23、驱动连接器24以及驱动传输部件25组成,该驱动传输部件25与适宜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具体细节与本发明无关。
[0114] 夹持夹22在22a处装有枢轴,通过夹持夹致动器23经由机械、电气、气动装置或某些合适的组合而驱动至其打开和关闭位置。可包括有合适的弹簧26,以助于夹持夹22根据夹持夹致动器23如何控制所述夹持夹22的上/下运动而关闭或打开。这种装置允许夹持口张大,因而,当开口的夹纱器向固定位置的纬纱带移动时,所述纬纱带前部的整个宽度能够直接且平地被容纳,而不会使其变皱。不需要任何供给装置的帮助。基板21不仅支承板上的所有所需的工作部件,还作为夹纱装置的一部分。板21可以视为夹纱器20口部的下唇缘,而夹持夹22为上唇缘。与夹持夹22一起,基板21因而确保纬纱带总是平地夹持,而且确保所述带的纵向轴线在所述基板21的平面内且与基板21的纵向轴向平行延伸,同时,所述带的一个纵向边缘完全朝向织物织口。
[0115] 如上所述,虽然夹持夹致动器23设置在基板21上,夹持夹致动器23还可 具有不同的外部布置,如位于纬纱带后,在该情况下,合适的指状件可以从经纱后伸出,以操作夹持夹22。在梭口形成过程中,这种指状件从由突出的经纱带产生的开口空间伸出。为了这样实现夹持夹22的操作,可以在基板21上为指状件设置合适的开口,以在适宜位置与夹持夹22配合。
[0116] 所述基板21的前板面部优选设置有锯齿状突起或通道或凹槽27,以通过夹持夹22助于带状纬纱的可靠夹持。同样地,夹持夹22的下部22b也设置有锯齿状突起/通道/突出物,以可靠地夹持带状纬纱。这种设置还确保所述刚性和柔性纬纱带的前部的整个宽度的在平的状态中夹持,并防止聚束、起皱、弯曲、折边等。
[0117] 新式夹纱器20的驱动连接器24优选地位于所述基板21的一侧,以支承该驱动连接器24。所述驱动连接器24可以构造为具有合适的横截面轮廓,以与梭口形成系统(未显示)的形状配合,因而,可以将夹纱头20线性地引导并可靠地引入和引出梭口。这种驱动连接器24可以具有合适的空腔28,以通过底孔29将电线、空气、机械连接等引导至夹持夹致动器23。这样,所述夹持夹致动器23可以与其驱动启动器(未显示)通过驱动传输部件25连接。驱动连接器24的前端24a为突出体,用于通过梭口引导夹纱头20。还可以设计为,当该夹纱头20用于双剑杆装置时,所述前端与“母”部件配合,因而,当进行纬纱带输送时,在夹纱头的送出和拉入之间总是能够保持对齐。
[0118] 驱动传输部件25可以为柔性或刚性类型,可以为管状、具有穿孔的或实体结构。当为管状结构时,部件25可以传导压缩空气,容纳电线或机械连接等。当使用这种实体结构的部件25时,该部件还可以构造为导电或用作机械元件。
[0119] 通过将驱动连接器24如图所示设置在所述基板21的一侧,并将该驱动连接器24连接于驱动传输部件25,夹纱头20能够直接容纳处于平的状态的带状纬纱的整个宽度,所述带状纬纱可具有在基板21的设计宽度之内的任何宽度。为了实际应用,优选地,夹纱头20能够容纳3至50mm范围内的纬纱带宽度,虽然其他所需宽度也可以考虑。如图4所示,可以使用同一垂直型的夹纱头20, 以夹持不同宽度纬纱v1-v3的整个宽度。因而,夹持在夹纱头20中的任何宽度的纬纱带的纵向轴线位于夹纱头20的平面内并且平行于夹纱头20的纵向轴线。而且,为了所述的具有优势的原因,优选地,在夹纱头20中容纳带状纬纱,以使所述带的下纵向边缘与基板21的未支承的或自由的一侧21a处于同一直线,同时,纬纱带的另一侧朝向基板21一侧的驱动连接器24。这样,带状纬纱的一个纵向边缘和夹纱板
21a的自由纵向边缘几乎出现在同一平面内。在这种情况下,纬纱带和夹纱头20的纵向轴线总是保持平行,而且当拉动夹纱头20时,带状纬纱不会产生剪切变形。而且,任何宽度的纬纱带的边缘总是全部距离织物织口恒定的距离,并朝向织物织口。通过这种设置,将任何宽度的纬纱置于织物织口所需的距离因而可以总是恒定的。因此,将不同宽度的纬纱带置于织物织口的时间减少,且产量增加,同时完全保持纬纱带的平整度和不变形。 [0120] 而且,在基板21上,优选地在下侧21a,连接有合适柔韧度和形状(如U形)的金属线,因而,当夹纱头20通过梭口移动时,该金属线的底部弯曲会轻轻地滑过织物织口。这种动作有助于使梭口更加畅通,尤其是当缠有从相邻经纱带中突出的松散纤维时,因而,在织物织口为纬纱随后的无障碍布置准备畅通的梭口。
[0121] 上述夹纱头20可在竖直和水平工作方式下用于单型和双型剑杆装置,而无需改变主要结构。然而,在前种类型中,仅需要单个夹纱头20,后者需要两个夹纱头20-一个是送入器,另一个是抽出器。如图5所示,夹纱头20可以用作“送入器”和“抽出器”,而仅需要较小的结构变化。图5中所示的可选择的夹纱头29与夹纱头20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夹纱头29在前端具有配合空腔24b,当夹纱头29与另一夹纱头20的前端24a配合,以从一个向另一个输送纬纱带时,用以实现与夹纱头20的前端24a对齐。另一可选择的不同是,在板21的底部连接有支承件21b,用以在带输送过程中支承纬纱带。
[0122] 当使用单个剑杆装置时,夹纱头20会从梭口伸出,以夹持纬纱带。图6表示与使用单个竖直夹纱头20相关的操作顺序。为了清楚地描述,仅图示了主要 操作。图6a表示从一端到固定纬纱带16的相对端进入打开的梭口的单个夹纱头20;图6b表示在梭口中向纬纱带16移动的夹纱头20;图6c表示出现的夹纱头20夹持处于平的状态的纬纱带16的前部,并将纬纱带拉入梭口中;图6d表示纬纱带16插入梭口中,且夹纱头20位于梭口之外。
[0123] 当使用双剑杆装置时,两个夹纱头20,29会在梭口中相遇,其中,由送入夹纱头29引入的纬纱带的前部传递至抽出夹纱头20,然后,抽出夹纱头20夹持纬纱带并将纬纱带从梭口抽出,从而完成纬纱的插入。在图7a中所示为彼此靠近的“送入器”和“抽出器”夹纱头29,20,图7b中所示为二者对齐相遇,用以输送纬纱。图8中所示为与使用双夹纱头29,20以插入纬纱相关的顺序操作。再次,为了清楚地描述,仅显示了主要操作。图8a表示夹纱头29,20从各自端部进入打开的梭口,且夹纱头29夹持有竖直纬纱16并将该纬纱引入;
图8b表示夹纱头29,20在梭口中彼此相向移动;图8c表示夹纱头29,20在梭口中的预定位置相遇,且夹纱头29将纬纱带16保持在夹纱头20要夹持纬纱带16的位置;图8d表示两个夹纱头29,20位于梭口外,且纬纱带16插入梭口中。不必提及,在梭口中为输送纬纱,夹纱头29,20的夹持夹22打开和闭合的时机,能够理想地实现夹纱头20夹持纬纱带的前部,以及夹纱头29松开纬纱带的前部。
[0124] 可以指出,当连续地插入相同宽度的纬纱带时,能够贯穿插入循环保持纬纱16处于平的竖直状态中,并使纬纱16持续穿纱或容纳在夹纱头29中,从而使操作简单。为了实现这种持续穿纱,当夹纱头29从梭口中抽出时,夹纱头29的夹持夹22保持打开,而且在随后循环中,夹纱头29的夹持夹22在夹纱头29进入梭口之前闭合。
[0125] 众所周知,使用双剑杆会使纬纱插入时间相对于使用单剑杆头部所需的时间减半。
[0126] 这里可以指出,还可以单独使用剑杆式夹纱头29,与剑杆式夹纱头20类似插入纬纱。在这种情况下,夹纱头29与纬纱带一起穿过梭口长度,当离开梭口 时,平地夹持的带的前部会递交给固定的夹纱头,以将该带夹持。然后,剑杆式夹纱头29会“空地”返回。不必说,所述纬纱带会在剑杆式夹纱头29中始终保持“穿纱”。
[0127] 虽然新的剑杆式夹纱头20的上述描述与使用驱动带/杆有关,但可以指出的是,相同的夹纱头20可用作片梭,也就是说,不需要与任何驱动带/杆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推动夹纱头。例如,驱动连接器24在其端部,在一端或两端,稍作修改,以接受来自冲击源的冲击。因此,当夹纱头20受到合适机构的击打时,会通过相应的两个不同工作装置而推入梭口中,与片梭类似。在第一系统中,可以连续使用多个夹纱头20,从而当驱动连接器24仅从一侧受到击打时,将连续纬纱带从梭口的一侧插入。在另一装置中,相同的片梭式夹纱头20可以在驱动连接器24的两端受到击打,从而推动片梭式夹纱头20穿过梭口,与传统的梭类似。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两个夹持夹22,夹纱头20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以在板21的两端夹持纬纱带。通过这种设置,夹纱头20可以夹持并插入从打开的梭口两侧供送的纬纱带。这样,即便使用单个夹纱头20,纺织效率也几乎可以翻倍。
[0128] 现在可以明白,所述新式的夹纱头20与现有的剑杆式和片梭式夹纱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新式的夹纱头20既不需要带横向供给以钩住,也不需要供给器,将纬纱带置于由板21(下唇缘)和夹持夹22(上唇缘)限定的夹纱头20的口部中。夹纱头20在其口部中直接容纳纬纱带前部的整个宽度,并平的夹持纬纱带。这样,任何宽度的纬纱带的大部分横向边缘以及一个或两个纵向边缘都位于夹纱头20的平面内。由于不会出现打圈和带的钩住,而且带保持在平的状态中,因而这种直接夹持纬纱带的方式消除了带的弯曲。而且,在接纳和传递纬纱带的过程中,通过使基板21的自由侧21a与朝向织物织口的纬纱带的纵向边缘几乎处于同一平面内,可使所述纬纱带和夹纱头20的纵向轴线基本保持在同一平面内。这种布置消除了纬纱带的剪切变形。而且,可以使用相同的夹纱头20,用以夹持和传送不同宽度的纬纱带。此外,夹纱头20的独特之处在于适用 于使用积极驱动的剑杆式系统,以及消极驱动的片梭式系统。
[0129] 供给和选择纬纱
[0130] 为了高效插入带状纬纱,可以采用合适的供给和选择装置。这种装置或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每个纺织循环,在竖直和平的状态中持续供应不缠绕且无张力的纬纱带长度,并加工部分稳定、不稳定、稳定纤维带,刚性和柔性类型的带,以及不同宽度、厚度、材料和结构的带。
[0131] 纬纱带供给器的另一新的要求是,连续清除和收集塑料/纸片带,当制造线轴时,该塑料/纸片带包括在纤维带的层之间。纤维带中特别包括有这种塑料/纸片带,用以防止当展开时,纤维和涂敷的胶粘剂粘在一起。
[0132] 这种情况中不能使用现有的纬纱供给器,因为现有的纬纱供给器设计用于加工纱线,而不是带状纬纱。根据USP 5455107的方法不能用以供应多种纬纱带结构,以及不同宽度和厚度的纬纱带,因为该专利中没有提供选择器系统。还不适用于以直线方式在竖直且无张力的状态中供应纬纱带。通过该装置的超喂会导致纱线缠结,以及导致不正确输送的纤维聚束和下垂。还没有一种从供应的卷中清除废的纸/塑料的装置。因而,需要一种新的装置,用以供应纬纱带。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0133] 图9所示为带状纬纱供给单元30,用于以竖直/垂直的方式从线轴或卷中直接供给纬纱带。所述带状纬纱供给单元30主要包括底板31;转盘32,纬纱包线轴33几乎同心地装在该转盘32上,并由转盘支承;至少一对导向驱动辊34a,34b,用于操纵带状纬纱;通道35,该通道35在其纬纱入口端35a适当地枢轴转动,以支承和引导处于平和竖直的状态中的带状纬纱33;夹紧单元36,该夹紧单元36与通道35的出口端35b接近,以夹持处于平的状态中的纬纱带33的前端;一对剪刀37a,37b,用于切断纬纱33;以及拆锭装置(split-spindlearrangement)38a,38b,用于收集从纬纱包线轴33解下的废的塑料/纸片带。
[0134] 在需要的情况下,转盘32由电机(未显示)积极驱动。电机的旋转速率可以通过传感器进行自我调节,该传感器监控纬纱包线轴33的直径或消耗速度。 转盘32的一侧32a具有摩擦表面,如由锯齿、滚花、软木、化学配方或任何适宜的材料制成。转盘32可以相对于底板31轴向上下移动,并在实现纬纱带33的底边缘与通道35的底部恰好对齐后,锁定于所需位置。这种调节的装置是需要的,因为即便是不同批的纬纱带的宽度相同,但包括在线轴33中的废纸/膜的宽度一批与另一批可能不同。
[0135] 包括有一对舌槽型的引导驱动辊34a,34b。所述辊34a,34b的舌槽部分的高度对应于要容纳并驱动的纬纱带33的宽度,以确保将纬纱带可靠地竖直引导至通道35中。辊34a,34b的舌槽部分的表面优选制造为使纬纱带33不会从夹持中滑出,并且纬纱带33的纤维和化学胶粘剂不会粘在辊34a,34b上,而且辊34a,34b不会变形并对纬纱带33造成损害。而且,辊34a,34b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由合适的(多个)电机(未显示)积极地按照合适的步骤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驱动。这样,通过摩擦驱动,可以在平和竖直的状态中将纬纱带33超喂至通道35中,并可以控制纬纱带33用以无张力插入,而不会产生捻丝。
辊34a,34b还可以用以松弛卷取,而不会拉紧带,从而纬纱能够在织物织口正确对齐。可以指出,当以竖直状态超喂纬纱带时,其松垂基本减小。
[0136] 通道35优选为U形截面,由薄、重量轻、光滑、摩擦力小、耐磨且无粘着性的材料制成。优选地,辊34a,34b和通道35不会产生静电。如果需要,该通道35设置有合适的窗或开口,以监控和留意纬纱。在通道中的带不会捻丝,而是总是保持竖直、直立且平整。 [0137] 通道35还设置有朝向其出口端的窗口35c,以能接近纬纱带,用于通过夹线板36夹持。需要对纬纱带进行这种夹持,以在插入梭口后保持纬纱定位以进行剪断,还用以将纬纱带33的前部保持在适当位置并使其处于平的状态以在下个循环中供应至夹纱头29或20。所述夹线板36的夹持表面的特征在于,具有合适的锯齿或凹槽,当纬纱带夹持在夹线板的夹持表面之间时,所述锯齿或凹槽用于确保纬纱带33不会滑出,而且,纬纱带的纤维和化学胶合剂不会粘在所述表面上,而且所述表面不会变形对纬纱带造成损害。 [0138] 虽然通常的边剪机构可以用于切割带状纬纱33,在优选情况下,根据本发明该对剪刀37的刀片设计成特定的圆弧轮廓37a,从而不会在纬纱带上,特别是不会在面对织物织口的侧边形成尖角。这种圆弧或无尖角的切割降低了当经过梭口时纬纱带和经纱带之间发生干涉的危险。剪刀37刀片的边缘可以形成有用于切割包括芳族聚酰胺在内的各种纬纱带材料所需的微小锯齿。该对剪刀37以当需要时可以上下移动的方式安装,从而为夹纱头29,20没有障碍的移动提供足够的间隙。
[0139] 用于清除和收集来自纬纱供送包33的废薄膜/纸的拆锭装置38a,38b大体上由两部分构成,即具有竖直纺锤38b的驱动清除单元38a和具有底座38d的收集单元38c。驱动去除单元38a的侧面具有摩擦表面,例如通过锯齿、滚花、软木、化学配方或任何适合的材料制成的摩擦表面。驱动单元38a通过适当的弹簧压力始终保持与转盘32接触,以由转盘32可靠地驱动。驱动单元38a的顶面上设置有凹槽,驱动单元38a中优选固定有磁体38m。收集单元包括紧固到底座38d上的管38c,底座38d优选由制成,从而当组件同轴地设置在驱动单元38a上方时,磁体38m能够支持底座。单元38a的直径小于转盘32的直径的这种布置,可确保单元38c的加速旋转,以使所去除的来自纬纱供送包33的废薄膜/纸卷绕在单元38c上。同时,当形成张力时,底座38d还能够在磁体38m上方滑动,从而防止去除或脱去任何多余的废薄膜/纸,并改变纬纱带的张力。
[0140]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结构进行适当地修改,上述废物去除和收集方法的原理也可用于前述经纱供给装置,以去除并收集来自经纱带卷的废薄膜/纸。
[0141] 上述带状纬纱供给装置30适于处理一个给定宽度的纬纱带33。但是,可以改变所述一对辊34a,34b,以与待处理的纬纱带的宽度一致。然而,如果需要将多于一个或不同宽度的纬纱带纺织到同一织物中,那么可以用对应数量的类似单元。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决定通道出口端位置的选择装置成为必需,所述通道用于将所需的纬纱带送到夹纱头。下面将描述用于此目的的选纬装置。
[0142] 例如,用于控制四种不同宽度(或材料、构成)的带状纬纱33a-33d以进 行选择的装置40表示在图10中。供给单元40的基本配置与前面描述的相同,因此供给单元40的某些部件未在图10中示出。由于需要选择不同宽度的纬纱带33a-33d,所以每对辊34c-34d,34e-34f,34g-34h,34m-34n的舌槽部的高度不同,并且与待接收和驱动的所需纬纱带的宽度对应。四个通道35e-35h能够如图10所示平行或者以打开的扇面(open hand-fan)的形式设置,且四个通道35e-35h的入口端支撑在连接于工作台31的块体31a上。整个配置在31b处装有枢轴,从而组件能够在水平面内绕其旋转。当以打开的扇面的形式设置通道35e-35h时,四个通道的入口端将比出口端彼此靠得更近。此外,通道35e-35h的四个出口端通常置于滑块36上。四个通道之间的距离通过位于适当位置的分隔件而保持不变。如所理解的,该组件能够沿弧线移动,并且通道35e-35h的四个出口端中的任一个每次都能够位于单独位置,以将所需的纬纱带供给到剑杆夹纱头20。
[0143] 一个所需通道35e-35h的选择可以通过程序预先确定,并通过驱动连接到步进电机(未在图10中表示)的螺杆状轴37来实施。轴37上装配有四个具有特定间隔的分开的螺母37a-37d(在图10中仅表示出螺母37d)。每个螺母37a-37d的顶面具有回转台38a-38d,以在水平面内旋转,从而进行自调整,并且在回转台上固定有所需的竖直对销39。
每个通道35e-35h置于对应的回转台38a-38d上,而且所述竖直对销39从两侧支撑每个通道35e-35h。这些螺母37a-37d、回转台38a-38d以及销39都优选由摩擦较小的材料制成。
或者作为选择,通道35e-35h可以形成有成型底部,因而每个通道在固定于回转台上的对应成型支架中滑动的同时,可以保持连接于对应的回转台38a-38d,从而取代使用销39。通过这种方式,通道35e-35h不会因例如振动而跳起,并且在将纬纱带供给到夹纱头的过程中不会导致未对准。
[0144] 纬纱带选择装置40的工作通过沿所需的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螺杆状轴37而起动。因此螺母37a-37d能够沿轴37的轴向前后来回移动。螺母37a-37d支撑具有突起销39的回转台38a-38d,从而使得该组通道35e-35h可以沿弧线移动,同时通道35e-35h可以在对应的回转台38a-38d上方在对销39之间滑动。 轴37旋转的精确度可确保将任一所需通道35e-35h定位成与夹纱头29或20(未在图10中表示)对准,从而可以从一个位置供送选择的所需宽度的纬纱带33a-33d。
[0145]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纬纱供给装置40的优势在于,其可以用于通过引导驱动辊34c-34n将刚性的带状纬纱直接驱动到梭口中。
[0146] 与前面描述的前后连续地供送经纱带相类似,也可以设置如前述的附加的纬纱供给装置,以前后连续地供送双股纬纱带,从而使两个或多个带彼此层叠。可以控制这些附加装置中的每一个,以不同地正超喂构成双股纬纱带的部分稳定型纤维带,从而相应产生其中纤维不同的波纹/纹理。在每个额外设置的单元中,正超喂通过稍微不同更快地旋转辊34a,34b等来实现。此外,这些带中的每一个穿过沿纵向隔开的通道35,从而这些带的前端在一个位置连接到能够容纳双股纬纱的剑杆夹纱头20,29。由于纬纱在无张力的状态中正超喂,所以带中所形成的纤维的波纹/纹理保持相互交织时的状态。需要指出的是,纬纱带的超喂可以在需要时实施而不是每次供给期间都必需。
[0147] 通过以受控的方式供给无张力纬纱的这种布置,既不是物理接合也不是化学粘合的双股纬纱的构成带,作为单一的纬纱在纬纱插入过程中一起有效地起作用,并织入织物中。因此,这种双股纬纱的构成带在拉动时可以相对彼此自由地滑动。并且同时,由于纤维带相应不同地超喂,所以波纹/纹理纤维均匀地延伸。这种织物结构的重要特点在于,当构成双股纬纱的一个带拉动或相对于其他带滑动时,纺织结构不会改变。当使用纱线时,不可能像刚才描述的那样前后连续地供送带状纬纱,因为两个或更多的纱线不可能一个接一个的堆叠。因此,通过这样前后连续地供送一些纬纱带,可以生产具有双股纬纱的织物材料,在沿织物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织物材料具有相对较厚/凸起的宽肋。在长度方向上与具有轮廓的材料有些类似的这种织物,每单位面积上具有可变的重量。这种具有轮廓的织物也能够利用相对较厚和较薄的单个带来制造。这种具有轮廓的织物以及其他一些织物结构将在下面描述。
[0148]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纬纱供送装置还能够有利地使用,以连续地供应纬纱,而不需要停止纺织机,例如当一个线轴用完,而要用另一新的线轴进行操作时。线轴上的纬纱带是否用完可以通过传感器以预定确定的标准来探测,例如用完的线轴的最小直径,从而从新的纬纱线轴开始供送。通过这种装置可以维持连续生产,因此无需任何结构上的改变,就可以提高纺织效率,并提高生产率。
[0149] 由于使用了前后连续地供送的经纱带,所以还可以利用带通过前后连续地供送纬纱带来生产新的织物材料,所述带为部分稳定型或不稳定型纤维带,并由从热塑性的/聚合的/合成的、金属的、有机的、无机的、自然植物和动物纤维、碳纤维、硼纤维、陶瓷纤维、玻璃纤维、光学纤维等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纤维制成。它们中的一些以及所述材料的稳定纤维带和非纤维带的结合根据最后应用的需要也是可以使用的,所述材料为平的实体、一边具有轮廓另一边为平的、边缘具有形状、具有穿孔、具有浮雕印花、具有波纹、锥形的、平滑的、粗糙的、透明的、不透明的、半透明的、有颜色的、无颜色的、粘结剂承压或它们的组合。
[0150] (c)用于将纬纱置于织物织口的装置
[0151] 通常情况下,通过用筘推动纬纱线来实施打纬操作,以将放置的纬纱线置于织物织口。但是,当用带状纬纱代替纱线时,筘不能满意地使用,因为它的动作将导致纬纱的横向变形。但是根据USP 5,455,107的方法仍然使用了筘。用筘进行打纬的缺点是,不仅会在纬纱带中造成横向变形,而且在经纱带也会造成横向变形,最终将导致织物中形成间隙或开口。这种开口还可能由于带宽度的不一致而产生。当纬纱宽度相对较窄时,由于往复运动筘的固定的行程长度,所以筘不能将纬纱完全推到织物织口位置。当纬纱带相对较宽时,筘的打纬动作将导致纬纱带的变形和挤压。显然,如果要纺织具有形状边缘的纬纱带,则使用筘是不利的。
[0152] 使用打纬筘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往复运动过程中,还会导致经纱带的磨损和横向变形。这是因为,除了筘是经纱带边缘上的压力源外,由于带始终因梭口移动和振动而沿其横向移动,因而筘与经纱带的边缘始终接触并且磨损该边缘,从而导致经纱带变形。经纱带中的这种变形也是引起织物中的开口和间隙的原因。
[0153] 不用筘来实现打纬的第一种公知方法已经在USP 6,450,208中描述,其中,使用了一组辊,以通过它们的旋转运动,使放置的纬纱带对准在织物织口处。如前面所提到的,当插入双股纬纱时,这种辊型纬纱对准系统并不是有效的,因为双股纬纱的构成带彼此间可以自由滑动。当辊转动时,由于它将横向滑过后面的带,所以辊仅趋向于接触并对准前面的带。而且,这种装置使得松散的纤维偏移该纤维在非稳定纤维型纬纱带中的位置,因此使得这种装置的有效性受限。显然,这种装置也不适合于布置部分稳定的纤维带。 [0154] 目前似乎没有可行的比较合适的方法能够从梭口外面以垂直且平的状态布置带状纬纱,所述带状纬纱为部分稳定纤维型、不稳定纤维型、稳定纤维型、非纤维型以及纤细易折断的结构和材料,且宽度不同,也可以为双股纬纱。还没有公知的能够相对于经纱倾斜地放置纬纱的纬纱布置装置。类似地,也不知道具有形状边缘的纬纱带的布置。此外,也不知道能够在纬纱布置过程中横向移动的装置。因此,下面将描述用于将带状纬纱以垂直的平的状态置于织物织口处而无需打纬机构的新的装置。如将要说明的,这种装置具有可用于将所有类型、宽度和厚度的纬纱带布置在同一织物中的优点。
[0155] 垂直纬纱带布置(depositing)装置50的主要部件表示在图11中。一对纬纱带布置装置50用于将插入的纬纱带以平的且垂直的状态置于织物织口。每个单元50位于最外面的经纱或正进行纺织织边侧的旁边。每个单元50包括支撑并容纳一对夹线板52a,52b的双腿支架51。夹线板52a,52b的夹持表面设置有适合的锯齿或沟槽,以确保当纬纱带以平的状态夹持在夹持表面之间时,纬纱带之间不会滑动。它们的构成材料和设计也确保了纤维和化学胶料不会粘结 到纬纱带,而且也不会变形及损坏纬纱带。夹线动作通过利用装置53a,53b来实现,装置53a,53b可以为机械的、气动的、电动的或它们的组合等。夹线板52a,52b的高度足以容纳夹纱头29,20(未在图11中表示)的底板21中所包括的所有宽度的带状纬纱。整个支架51从顶部由杆54和从外腿侧由杆55支撑,销56固定在所述杆55上。顶部支撑杆54使得支架51通过固定在适当支撑件上的适当装置54a而上下移动。装置54a可以为机械的、气动的、电动的或其组合等。外腿侧杆55允许支架51通过滑动支承连接体(sliding fulcrum link)57前后移动,销56位于滑动支承连接体57中并可在其中滑动。通过这种配置,支架51可以沿弧状路径移动。装置54a的行程长度对应于将纬纱置于织物织口所必须移动的距离。该对单元50的行程长度可以相等或不等,以使纬纱相对于经纱带倾斜放置,从而制造后面将要描述的新的织物。
[0156] 由于每个单元50位于织边侧的旁边,所以该对单元50优选通过连杆58连接,以确保充分分离的该对单元同时移动。
[0157] 下面参考图12a-12e描述单元50的工作。为了解释其工作过程,仅表示了该过程的侧视图。尽管采用了一对单元50并且它们同时工作,每一个都在织边侧的旁边,但是为了表述清楚,在图12中仅表示了第一可视单元50,而省略了在它后面的另一个。而且,为便于图示,利用单个剑杆装置指示纬纱的插入。
[0158] 图12a表示保持在其最顶部位置的支架51和吸入其壳体内部的夹线板52a,52b,所述壳体位于支架51的腿中。这样,支架51的底侧保持敞开,以允许夹纱头横穿过梭口,插入带状纬纱33。在纬纱插入后,纬纱前部由夹纱头20夹持,尾部由供给单元(未在图12中表示)的夹线板36夹持。应当注意的是,夹线板52a,52b的底部边缘与插入的带状纬纱33的底部边缘在同一平面内。图12b表示被驱动的夹线板52a,52b,夹线板52a,52b从各自的壳体伸出,并以平的状态将纬纱带33夹持在夹线板52a,52b之间。随后,纬纱带33的前部被夹纱头20释放,尾部被边剪机构37(未在图12中表示)切割。此时,整个纬纱带33以平且垂直的状态被该对单元50从梭口外部夹持。图12c表示支架51 通过装置54a(未示出)的驱动向下移动。当支架51开始向下移动时,由于销56和块体57导致的滑动支承作用,支架51也逆时针旋转(相对于图12所示的观察方向)并推向在形成梭口(shedding)过程中不上升的经纱带。由此,被夹持的垂直纬纱带33也在开放梭口中相应地移动,以直接与在梭口形成过程中不上升的经纱带对准。图12d表示支架51最终到达其最下且最靠前的位置,并且纬纱带33仍以平的垂直的状态处于夹线板52a,52b的夹持下。支架51的最下且最靠前的位置为如下设置:夹持在夹线板52a,52b之间的纬纱带33的底部纵向边缘与织物织口(FF)对齐,并且纬纱带也在平行于不上升的经纱带的平面内保持垂直/竖直,以完成将纬纱布置于织物织口的过程。在纬纱33布置在织物织口之后,梭口开始立即关闭。
图12e表示在梭口变平之后,纬纱以平的状态被完结的经纱带夹持,夹线板52a,52b位于支架51中的壳体内,且刚插入的纬纱被织入材料F中。此时所插入的纬纱33完全被单元50释放,且准备卷取织物材料F。之后当卷取织物材料F时,重新设置织物织口的位置。支架
51通过各自的装置54a拔起到其最高位置,用以下一循环。
[0159] 如之前的描述所理解的,位于其最高位置的支架51,以纬纱带与夹线板的底部纵向边缘处于同一平面的方式,使插入的纬纱带33通过夹线板52a,52b夹持。由于这种可能性,当支架51移动到其最低且最靠前的位置时,任何宽度和厚度的带状纬纱都能被夹持并布置在织物织口位置。现在应当理解的是,由于与前述夹纱板21的自由边21a对齐,所以通过使夹持在夹纱头20中的纬纱带的纵向边缘面对织物织口并距离织物织口相同的固定距离,这种对于任何宽度纬纱带的夹持可以实现。此外,可以将纬纱带以平且垂直的状态置于织物织口,而不会导致纬纱带33横向变形。而且,由于从梭口的外面工作,所以不会导致经纱带磨损和变形。在该纬纱布置装置中不包括打纬机构。如前所述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于将双股纬纱置于织物织口处。
[0160]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可以采用额外的压纬器,以将放置的纬纱保持在适当位置,直到形成随后的梭口,以防止在纺织非常薄且摩擦小的材料时可能发生 滑动。这种压纬器可简单地从前侧和后侧,即从织物主体的前后侧压住刚布置的交织的纬纱(以及关闭梭口的经纱)。为此可以使用磁
[0161] 另一点需要在此指出的是,无论插入多宽的纬纱带,织物织口位置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这可以通过前述独特的送经装置以及后面将进一步描述的新的卷取装置来实现,所述送经装置根据插入纬纱的不同宽度来释放不同长度的经纱。
[0162] 所述装置适于将纬纱带以几乎90°布置于经纱带,而在此需要指出的是,通过一些微小的结构改变,同一装置也可用于相对于经纱带倾斜地布置垂直的纬纱带。为实现纬纱的这种倾斜布置,需要修改的主要事项为:(a)使位于两织边侧的一对单元50的装置54a的行程长度不相等;(b)使夹线板52a,52b绕其由装置53a,53b支撑的轴线旋转;以及(c)使单元50横向移动(彼此远离和靠近)。这种纬纱布置装置的工作与所述相同。提供这种有所改变的装置的目的是结合倾斜的纬纱带,以制造将在后面描述的新的织物材料。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通过使装置50朝向彼此移动,装置50的横向移动还可有利地用于使纬纱带中的纤维非直线。当纬纱带位于织物织口时,装置50还可以横向往复运动,以实现张紧的纬纱带与织物织口的更好邻接,例如当经纱和/或纬纱带因突出的纤维而起毛时。 [0163] (d)包边装置
[0164] 当用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纺织时,通过折入边和纱罗边包边方法形成织边并不是优选的。而且,由于不能用梭子插入带状纬纱,所以不能制造通常的梭边。当纺织某些塑料带时,可以加热并熔化所述带以形成织边。可以考虑使用特殊的胶或粘合剂,但是使用它们要考虑到干燥时间、精确数量的输送、手感和喷嘴堵塞问题、因泄漏而污染经纱、纬纱及织物材料的危险等。当使用金属箔和碳、陶瓷、玻璃、硼、金属、芳族聚酰胺等的纤维带时,不能使用加热或胶来形成织边。根据USP 5,455,107的方法没有描述包边装置或系统,因此织物 手感不好。当使用这种材料的经纱带和纬纱带且在同一织物中使用不同宽度和厚度的垂直纬纱带时,织边形成的过程需要新的解决方案,下面对其进行描述。
[0165] 根据本发明的织边形成单元60表示在图13a,图13b中。织边形成单元60具有以下四方面作用-(a)根据插入的纬纱的不同宽度,供送所需长度的粘结带,用于粘合织物材料的前后侧;(b)将供送的粘结带连接到平的无张力的纬纱的前后侧;(c)帮助释放所需长度的粘结带,用于下一循环;以及(d)使织物适于卷取。
[0166] 提供有一对单元60,其中每一个单元用于形成一侧织边。如从图13a,图13b中可以理解的,这两个单元60的结构彼此对称。所述单元60主要包括底板61,底板61的内侧具有开口61a,以允许突出或延伸的最外面的经纱带和邻接的纬纱带穿过该开口;一对夹紧单元62a,62b,所述夹紧单元分别通过装置63a,63b控制;杆64,杆64承载着一对粘性带卷65a,65b,通过杆66往复运动。
[0167] 这些部件为如下设置。底板61的侧开口61a位于可使最外面的经纱带以直线(由横跨纺织机整个宽度的卷引导,未在图13中表示)从中穿过的位置。底板61位于少数纬纱带在织物织口位置的下面。彼此面对的夹板62a,62b设置在开口61a的织物入口侧。因此两块板62a,62b都将面对织物材料,一个面对正面,另一个面对背面。夹板62a,62b能够利用装置63a,63b闭合(彼此靠近)和打开(彼此远离),装置63a,63b可以为机械、电动、气动系统等。在闭合位置,夹板62a,62b彼此压紧,从而将织物夹在夹板62a,62b中间。在打开位置,夹板62a,62b不与织物接触。
[0168] 如图13b所示,底板61也支撑往复运动杆66。杆66在垂直于底板61的平面内往复运动。如图13a,13b所示,杆66的往复运动通过适合的机械、电动、气动系统或其组合的系统等来实现。连接到往复运动杆66的杆64的每个端部承载有支持件64a,64b,以支撑粘性带卷65a,65b。粘性带卷65a,65b可以在其支持件64a,64b上自由转动。如图13a,13b所示,包括有导销67a,67b,用于引导将粘性带65a,65b从各自的卷上到织边形成区域的通道。导销67a, 67b的位置使得粘性带65a,65b在其粘着点和两导销67a,67b之间始终形成V形开口。这种开口用于将垂直纬纱带的延伸或突出端直接接纳到织边形成区域。往复运动杆66的行程长度能够适当地控制,以处理不同宽度的纬纱带。在任何情况下,往复运动的最大行程长度将对应于稍大于纺织机设计处理的最宽纬纱带。
[0169] 如图14所示,每个粘性带的拉出部分65a’,65b’位于对应夹板62a,62b的前面,从而粘性带65a,65b的粘性面彼此面对。粘性带卷65a,65b置于支持件64a,64b上,从而前后粘性带卷65a,65b的内边缘几乎与最外面的经纱带W1的外边缘平行对齐,如图1 5所示。结合适当的引导,以保持粘性带65a,65b的内边缘和最外面经纱带的外边缘之间的对齐。
[0170] 下面描述织边形成单元60的工作。首先,如图16所示,夹板62a,62b处于打开位置,来自前粘性带卷65b的粘性带65b’在对应夹板62b的前面引导,在机器引导辊G的后面被拉出,并固定到卷绕织物的绕芯C上。后粘性带65a’也被拉出,在其夹板62a的前面引导,并与合理长度的已经引导并固定的前粘性带65b接合。由于粘性带65a′,65b′的粘性侧彼此面对,所以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对齐使两个带65a′,65b′实现完全重叠。 [0171] 参考图17,在插入纬纱带V2之后,夹板62a,62b关闭,夹持位于夹板62a,62b之间先前垂直纬纱带V1和粘性带65a′,65b′的一部分,所述垂直纬纱带以平的状态从最外面的经纱延伸。通过该夹持动作,粘性带65a′,65b′被推向彼此,并从相反侧压在插入的纬纱带V1的延伸端上,从而将粘性带65a′,65b′固定在纬纱带V1的前后侧,并靠近最外面的经纱带W1。通过将粘性带65a,65b连续接合到延伸的无张力的平纬纱带,并靠近最外面的经纱带可以制造平行于织边的织边。
[0172] 在夹板62a,62b仍处于闭合位置时,杆66向下朝底板61移动,从而带动杆64以及粘性带卷65a,65b向下。该动作使得一定长度的粘性带从两个粘性带卷65a,65b上释放。释放的粘性带65a′,65b′的长度对应于杆66向下的行程 长度。该行程长度可以根据插入的纬纱带的宽度而改变。通过用于探测所插入纬纱带的宽度的适合传感器以及向使杆66往复运动的装置传输信号,可以控制杆66所需的行程长度。之后,夹板62a,62b打开,杆66向上移动。此刻粘着到粘性带的纬纱带从夹板62a,62b释放,并且为下一循环提供预定且相等长度的前后粘性带65a′,65b′。具有如此形成的织边长度部分的织物材料此时可通过卷取装置自由卷取。
[0173] 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只有单元60释放足够长度的前后粘性带65a′,65b′,并且夹板62a,62b释放纬纱带的端部,织物材料的卷取才能达到满意效果。
[0174] 当卷取织物时,刚插入的纬纱带和释放的预定长度的粘性带65a′,65b′被引导到夹板62a,62b的前面。所述工序在下一循环中重复,以反复形成织边。
[0175] 位于另一织边侧的单元60同样地工作,以对从另一最外面的经纱带延伸的纬纱带端部进行包边,并且形成织边。通过二者的同步工作,可以连续形成两侧的织边。使用这种独立的单元60,由于一个单元可以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单元移动,因而可以制造任何宽度的织物材料。当使用相对较薄和较厚的纬纱带、双股纬纱时,以及当在织物中结合倾斜的纬纱时,这种包边装置同样可以使用。
[0176]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可以对所述包边装置60稍作改变来使用,其中不使用粘性带65a,65b。当经纱和纬纱带由一些聚合材料或纤维材料制成时,可以采用这种改进的包边装置。例如,织边的包边可以通过热熔聚合材料和机械互锁纤维材料而得以实现。为实施这种可供选择的包边方式,仅需改变夹板62a,62b。当加工聚合材料带时,夹板62a,62b可以是可加热型的,从而当夹板靠近位于其间的聚合材料带时,可使其彼此融化/熔化。在此情况下,夹板62a,62b不需要是平的状态。可以设置适当的突起,如销和其他轮廓。当加工纤维材料带时,夹板62a,62b可以是刺针型,从而当夹板靠近一些带纤维时可将其沿前后方向拉出,以形成机械互锁。在任何情况下,该改进的包边装置的工作原理都与前面所描述的类似。或者作为选择,包边还可以通过利用两个粘性带卷的铰咬动作,来代替夹板,以使粘性带彼此压紧。
[0177] (e)卷取装置
[0178] 为实现纺织的连续性,优选保持织物织口位置不变。这通常是通过在每次插入纬纱之后将织物提高固定的增量来实现。通常利用卷取辊来执行此任务。通过通常由振动筘座启动的齿轮系或其他机构来控制卷取辊所需的表面速度,所述振动筘座用于支撑纬纱插入,并通过安装筘实现打纬。如果在同一织物中交替或随意(即以任何所需的顺序)织入不同宽度的纬纱,例如20和50mm,则现有的传统卷取装置并不适用。此外许多纤细/易脆/易折断的材料和结构难以通过传统的系统进行加工。而且在通过带状经纱形成梭口和卷取的过程中,不能对带状经纱保持无张力调节。由于本发明涉及纺织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其中没有使用筘座和筘,所以不能采用传统的卷取系统。此外,从根据对易折断的纤维带和纤细的金属箔以及聚合物薄膜的加工安全的角度,优选在经纱供送和织物卷取之间具有最少的弯曲、摩擦和受压点。传统卷取系统的设计不可避免地具有弯曲、摩擦和受压点,因为织物通常在工作卷轴上方水平纺织,而在工作卷轴下面卷绕。再次相关地参考USP 5,455,107,其中传统的卷取系统用于加工“平的碳纤维纱线”。如所解释的,这种传统的卷取系统会对某些织物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这种装置对于包括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的织物材料并不是优选的。
[0179] 另一点非常重要的是需要在卷绕的织物材料的各层之间连续结合适当的纸或薄膜,以避免不需要的结构缺陷,如当在后续处理工序过程中展开织物时出现的织物层因纤维松散、胶粘剂等而粘住的现象。包括有纸/薄膜还需要防止污染,例如在纺织过程中因绒毛、杂质等的沉积而可能引发的污染。包括有纸/薄膜还可以有助于形成现成的包装,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及在运输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为了处理某些易折断的材料,以直接卷进纸/薄膜而不与任何机器零件接触的方式卷绕织物材料将具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具有能够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柔性卷取系统,从而能够选择适合的织物材料的路 径,以避开能造成材料磨损的机器零件。如下面所看到的,对于纺织带状材料而言,一种新的卷取装置是有利的。
[0180] 参考图1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卷取装置70。该装置的主要部件为布料卷支撑块71a,71b、基管72、摩擦衬垫73、驱动单元74a,74b、纸/薄膜卷75、以及用于防止织物材料横向位移并形成紧凑的织物包的导压辊77。
[0181] 布料卷支撑块71a,71b容纳并稳固基管72的端部。布料卷支撑块71a,71b安装到固定于机架(未在图18中表示)的轴上。布料卷支撑块71a可自由转动,但通过挡环能够防止布料卷支撑块71a在轴上横向移动。管72的另一端位于布料卷支撑块71b上,管72通过在管72上切出的键槽与支撑块71b锁定,键固定在支撑块71b上。支撑块71b是大圆盘71c的一部分并一起位于固定的支撑轴上。圆盘71c能够沿任一方向转动并保持处于制动作用下,以防止其不需要地反转。如下面将要解释的,可通过圆盘71c沿所需方向转动所述管72是有利的。圆盘71c的背面可以是平的粗糙表面,从而可以通过摩擦来驱动。位于圆盘71c后面的另一圆盘74a的前表面固定有摩擦材料73。圆盘74a连接到驱动单元74b,驱动单元74b可以在需要时立即启动。驱动单元74b可以是机械、气动、电动系统或其组合且能够沿任一方向转动。
[0182] 纸/薄膜卷75支撑在杆76上,所述杆76能够容纳不同宽度的纸/薄膜卷75,以与制造的织物材料的宽度对应。当供给相对较小宽度的纸/薄膜75时,可以将臂78固定在纸/薄膜卷的任一侧,以防止其横向移动。杆76具有自位轴承,以支撑纸/薄膜卷75,从而使纸/薄膜卷的纵轴始终保持与管72的纵轴平行。优选地在织物卷绕过程中防止供送歪斜的纸/薄膜。
[0183] 由于织物材料和纸/薄膜优选为同时卷绕,因此设置导压辊77将是有利的,以制成完好紧凑的织物材料包。导压辊77为支撑在从杆76延伸的两个臂78之间的圆柱体,用以保证纸/薄膜卷75、导压辊77和管72的轴线始终保持平行。这种结构使导压辊77能够对卷绕的织物材料和纸/薄膜75的整个宽度施加均匀的压力并保持持续均匀的接触,并且将织物材料和纸/薄膜75保持在其路径上。 导压辊77的不同长度用于与生产的织物材料的宽度对应。臂78也可以固定在与所用的纸/薄膜卷75的宽度对应的位置,从而使纸/薄膜始终在两臂78之间被引导到用于导压辊77,该导压辊能使纸/薄膜沿不变的路径移动。
[0184]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为额外控制织物的路径,可以在织边侧设置较窄宽度的引导辊,以将织物材料压紧到仅在织物主体外面的织边粘性带。或者作为选择,这些辊也可以为织针环的形式。这样可以避免织物主体受压,从而不会损坏织物主体的纤维。 [0185] 如前面所提到的,管72可以通过其驱动单元74b沿任一方向转动。对于大部分织物材料来说,纸/薄膜75a和织物的路径可以在管72的上方,如图19所示,在此情况下,导压辊77将顺时针转动并始终与织物材料的面对侧直接表面接触。但是,当需要纺织某些易损坏材料时,避免由于导压辊77和织物材料之间的表面接触的摩擦作用将是有利的。在此情况下,所描述的结构是有利的,因为所述结构允许纸/薄膜75a和织物材料从管72下面经过,如图20所示,并从前面送入导压辊77和管72之间的辊隙。管72在此情况下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20所示。在这种通路类型中,导压辊77将与纸/薄膜75a表面接触,而不与织物材料表面接触。应当注意的是,在这种通路类型中,织物材料也永不会与管72有任何表面接触,因为其两面将始终与纸/薄膜75a接触,因而不存在任何摩擦作用的危险。 [0186] 如现在所理解的,这种以两种不同路径卷绕织物材料的灵活性,用现有的卷取装置或系统是不可能实现的。
[0187] 下面描述卷取单元70的工作。如果需要,将长度稍大于正在纺织的织物材料的宽度的塑料/纸板芯管(未在图18-20中表示)安装在管72上。塑料/纸板芯管的使用对加工和运输织物材料是有利的。然后通过使用螺钉、环等从两端牢固固定所述芯管。将承载芯管的管72支撑在支撑块71a,71b之间并锁定(如前所述,支撑块71b上的键与管72右端的键槽配合,如通过图18所理解的,并利用支撑块71a侧的挡环)。从各个线轴抽出用于制成给定宽度的织物材料的 所需数量的经纱带,并将其连接到芯管上。去除经纱带中的任何松垮。接下来,从各供应卷75上拉出对应宽度的纸/薄膜75a,并将其连接到芯管上。将前后织边粘性带65a′,65b′抽出,彼此重叠且连接,并连接到最外面的经纱带旁边的芯管(如之前在涉及包边的部分中所描述的)。对应长度的导压辊77支撑在其臂78之间,且设置在织物材料形成并靠在芯管的区域的上方。
[0188] 在纬纱带已经在织物织口对准且梭口闭合之后,经纱供给装置10供给与刚插入的纬纱带的宽度对应的所需长度的无张力经纱。圆盘71c立即沿设定方向驱动,并将刚供给的经纱卷绕到芯管上,所述经纱的长度也与刚纺织的材料的长度对应。应当指出的是,在这种结构中,经纱带和织物始终保持无张力状态,但并不松弛/松垮。在每次插入纬纱带之后重复相同的工序,并连续卷绕织物材料。在制成所需长度的织物材料之后,在适当的位置切断经纱带和包边带。手动或通过其驱动源继续驱动圆盘71c一段时间,以将额外的纸/薄膜75a卷绕到织物材料上,从而保护织物材料,以进行进一步处理。在已卷绕了足够的纸/薄膜之后,将其切断。松开任一端固定芯管的螺钉、环等。从管72的支撑块71a,71b上分离管72,将其取出并置于适当的位置,以随后从管72上滑出芯管以及织物材料。包好的织物材料准备好送往后续工作。
[0189] 所述卷取装置70有效地工作,因为织物材料被直接卷绕,而不会受到通常的压力和弯曲点。而且,摩擦从动圆盘71c始终以不变的角度通过驱动单元74b转动,且由于摩擦衬垫73的滑动附着作用,在管72转动以进行卷取的过程中,经纱带不能张紧或变得松弛。上述装置也被应用于包边粘性带。这是因为在卷取过程中经纱供给装置和包边装置都在各自的夹持作用下夹持各自的带,同时供给与插入的纬纱带的宽度对应的确定长度的平的无张力的经纱带和粘性带。从而使经纱带和织物材料持续保持无张力状态。
[0190] 由于所述卷取装置并不通过纺织机的任何振荡部分来驱动,而是直接通过其驱动单元74b驱动,所以这种卷取单元可以设置在纺织机内部或者外面,例如当纺织非常大直径卷的织物材料时。
[0191]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这种卷取装置或系统与现有的系统不同在于,这种卷取装置可以用于卷取包括相同和不同宽度的纬纱的织物,而且以无张力状态供送所述纬纱。而且这种卷取装置或系统也消除了对纤维或结构造成损坏的危险,因为不存在如使用传统卷取系统时发生的摩擦和受压点。
[0192] 这里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可以对所述卷取装置进行改进,以如上述推进织物,即不将材料卷绕成卷,而是例如通过往复运动的导杆将织物以折叠片的形式放置。例如当纺织一织边侧与另一织边侧的厚度不同的材料,如后面将要描述的楔形材料时,优选使用这种卷取装置。
[0193] 已经对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纺织垂直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的方法进行了足够详细的描述,各个单元的统一表示显示在图21中。表示了设备中所有所述装置或系统的相对彼此的位置。尽管所述装置或系统优选用于实现垂直经纱和纬纱的纺织,但是它们也可以用作水平和倾斜形式的纺织设备。此外,目前的描述不应当解释为:通过该工艺暗示实现张紧的经纱和纬纱的纺织是不可能的。通过适当地控制所涉及的部件,也可以在张紧状态下进行纺织。根据所述方法的纺织装置优选地可以具有为适于灵活制造的单元结构。 [0194] 应当注意的是,所述方法也适用于制造经纱由纱线(不是带状)构成而纬纱为带状的织物材料。而且,经过适当的改变,也可以制造经纱为带状而纬纱由纱线构成的织物材料。
[0195]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文本中,术语“系统”、“装置”、“设备”以及“单元”是作为同义词使用的,并且这些术语是指包括不牢固或固定地连接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者甚至一起操作的不连接的部件的结构。
[0196] 程序
[0197] 为使这些操作装置或系统自动连续工作,设置程序是非常有利的。考虑到梭口形成操作是纺织的重点,程序的概要列于下表中。所指出的程序涉及一个操作循环,且术语“开”和“关”仅代表那些操作“工作”和“不工作”。参考 数字对应于本申请文件中给出的附图和部件数字。为了提高纺织效率,许多步骤一起执行。包括程序的次级或子部,例如那些关于不同宽度的纬纱带的选择以及对应的供给的经纱长度,因为它们仅仅是主程序的小细节且类似于主程序工作并且在小循环内。
[0198] 用于纺织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的程序概要
[0199]
[0200] 如所看到的,为了成功纺织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这里描述的不同步骤是互连的。 [0201] 新的织物材料
[0202] 根据USP 6,450,208和USP 5,455,107的带状纺织织物的缺点已在前面进行了讨论。而且,对于根据USP 5,455,107的方法不能供送无张力的经纱和纬纱带,以在全部稳定纤维带或不稳定纤维带的构成带中产生非线性或波纹/纹理, 也已经进行了解释。显然,这种方法既不能制造包括非线性纤维的材料,也不能在部分稳定和不稳定类型的纤维带中的纤维产生非线性,并且其中也没有到考虑部分稳定纤维带的可能性。因此根据USP5,455,107的构成织物材料的纤维,由于它们在张紧的状态下供送,所以将沿带的纵向形成线性定向。如图22所示,它们在其结构中不会形成非线性或波纹/纹理,图22中表示基本沿纤维带的长度方向的(a)平面内的(x-x)和(b)平面外的(y-y)型非线性定向的纤维。
图22c表示结合了图22a和图22b所示的非线性结构的织物材料的一部分。为使这一点更加清楚,仅显示了两种非线性定向型纤维中的一种。应当指出的是,纤维的非线性通常出现在交错区域,如图22c所示。有一点很重要的是,纤维的非线性结构并不是由纺织造成的皱缩或波动。可以理解,纤维可以沿带的长度在不同的部分出现平面外和平面内的结构,所以没有必要表示出来。如前面所解释的,构成USP 5,455,107的带或平纱线的纤维被线性地结合,因此这种材料不能有效地与形状符合,而且不能提供均匀的纤维密度和定向。 [0203] 虽然根据USP 5,455,107改进的水平形式的传统纺织方法可以用于纺织宽度相对较小且非常薄的全部粘合和不粘合的纤维带,然而它却不能在同一织物中加工宽度和厚度或面积重量相对较大的带。此外,所描述的方法既不能结合相对于经纱倾斜的纬纱,也不能制造主体内具有形状的材料以及包括具有形状的边缘的带的材料。
[0204] 使用全部稳定的纤维带被认为是不适合的,因为当将其转换成合成材料时,其浸渍有另一基质变得困难或不相容。类似地,使用全部不稳定的纤维带也是不适合的,因为其实际处理变得困难。此外,当拉动时这种带容易聚束或拧成绳状。在此情况下,利用部分稳定的纤维带是有利的。
[0205] 部分稳定的纤维带已经在前面进行了定义。它们的结构特征也已经给出。如通过之前的描述所理解的,所述部分稳定的纤维带具有在纺织过程中将受控制的非线性或波纹/纹理引入纤维带中的优点,而且由于纤维更加暴露且分散的粘合剂为基质或流体提供了通路以流过大量纤维,所以消除了基质浸渍。此外, 部分稳定的纤维带的优点还在于,当需要时,在成形过程中,可以在其平面内对其进行修剪,而不会粉碎。这种部分稳定结构的带保持柔韧且为一体,从而包括这种带的织物材料容易成形。
[0206] 在纺织单股或双股经纱带和/或纬纱带的过程中,通过利用部分稳定的纤维带,可以将非线性或波纹/纹理引入带的纤维结构中。通过这种布置,可以实现高度一致的纤维密度和定向,因为具有形状的织物的带能够通过平缓的拉动而横向和纵向滑动,而不会产生起褶或扭在一起的影响。通过使用根据USP5,455,107的织物材料并不能得知这种性能。根据本发明的纺织方法的灵活性和垂直加工形式提供了制造一些新的织物材料的新的可能性。通过利用部分稳定的和不稳定的纤维带以及相同或不同宽度、厚度、材料和结构的不含纤维的经纱和纬纱带,可以直接纺织包括非线性纤维的织物。而且,可以纺织包括所述材料类型的单层或双层经纱和纬纱的织物。在这种织物中,双股经纱/纬纱带的构成带可以通过拉动而相对于另一构成带滑动,但不会改变织物结构。而且,当沿纵向和横向拉动这种带,以恢复纤维线性并达到一致的纤维密度和定向时,间隙/开口是闭合的。 [0207] 如前所述,通过采用分开的经纱(split warp)和一个纬纱供给单元的纤维带的受控制的正超喂,可以将部分稳定的纤维带中的纤维制成非线性或波纹/纹理。这种包括单层经纱和纬纱的织物具有有效的成形能力和使纤维的分布和密度均匀的可能性。 [0208] 正如单层经纱和纬纱可以通过采用一个开口经纱供给单元和一个纬纱供给单元而超喂一样,双层经纱和纬纱则可通过采用分别多于一个的经纱和纬纱供给单元前后连续地供送所需带而获得。这样,在双股经纱和纬纱中,两个或多个带彼此层叠。图23和图24表示用于通过前后连续地供送经纱和纬纱来制造新织物的设备。应当注意的是,在纺织过程中和在织物中,这些双股经纱和双股纬纱有效地用作单经纱和单纬纱。图23表示仅供送一组额外的经纱2b和纬纱16b。但是,也可以类似地设置更多经纱和纬纱组,以实现所需数量的前后连 续地供送。如果为了特殊应用仅需要加工两个或三个非常薄的带,那么它们也可以以无张力的状态且通过采用一个经纱和纬纱供给装置而前后连续地正超喂,如图24所示。双股经纱可以采用相同的工作台6a,6b和夹持单元5a,5b来夹持和供给,双股纬纱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导向驱动辊34a,34b以及相同但分为两部分的通道35来供给。为了表示这种前后连续的设置,图24中表示了仅附加的最外面的经纱2b的供送。 [0209] 如前所述,通过受控制地正超喂构成双股经纱和纬纱带的每个纤维带不同的长度,其中的纤维形成相应的不同程度的非线性或波纹/纹理。由于无张力地超喂,所生产的构成双股经纱和纬纱的非线性或波纹/纹理在互相交织时继续保持非线性。通过这种前后连续地供给无张力经纱和纬纱的设置,双股经纱和纬纱的构成带既不是物理接合也不是化学粘合,但在梭口形成过程和纬纱插入过程中,依然作为单一的经纱和纬纱一起有效地起作用,并织入织物中。仅通过互相交织,可以将这种双股经纱和纬纱保持在一起,而无需抓住它们。
[0210] 由于在无张力的状态下进行纺织,所以带状织物材料中的交织点和皱缩度非常低,因为与纱线的直径相比所用的经纱和纬纱带的宽度相对来说非常大,并且由于它们不需要完全按规定尺寸制作以使其满足纺织要求,所以构成纤维带之间的摩擦非常小,所获得的新的织物包括结合在非线性或波纹/纹理中的部分稳定或不稳定的纤维带。当加工双股经纱和纬纱时也是同样的。因此这些条件共同使得这种双股经纱和纬纱的每个构成带通过沿纵向前后拉动带而相对于彼此沿横向和纵向滑动。当织物不但为平的而且具有弯曲结构时,也可以实现这种带的滑动。而且,同时波纹/纹理纤维沿纵向重新建立均一地线性排列。双股经纱和纬纱的构成带的不连贯也能够有利地用于填补任何邻近的间隙,以达到更好的产品质量,所述间隙由于成型操作过程中横向移动而导致一些奇特形状而引起。没有所述弄皱和伸展意味着,当将带状织物材料弯曲成一定形状时,可以实现一致的纤维分布和定向。这种织物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当拉动构成双股经纱/纬纱的带或使其彼此间相对滑动时,机织织物结构不会改变。由 此可知,这种新的带状机织织物的重要特征缘自于使用了部分稳定的纤维带,而且通过沿其纵向拉动可以移动双股经纱和纬纱中的各个带,而不会改变机织织物结构。
[0211] 如下所见,当这种包括双股带的织物弯曲成一定形状时,可以缓慢地拉动所需的位于弯曲织物内侧的褶皱的带。类似地,位于弯曲织物外侧受到拉伸的带自身将抽拉为与外部弯曲形状平滑地一致所需的额外长度。由于可以沿经纱和纬纱方向拉动双股经纱和纬纱的各个带,而且可以利用不同宽度的经纱和纬纱制造织物,所以织物将以均匀的纤维密度和定向制成与弯曲形状几乎一致。
[0212] 这里需要附加说明的是,由于来自于供送卷的带在展开时通常容易向内卷曲,所以如图23和24所示,可以相应地相对设置半供送卷,以平衡卷曲方向。当一个经纱行/纬纱线轴的带从带卷的一侧(如沿顺时针方向)沿切线展开时,另一经纱行/纬纱线轴的带从相对侧(逆时针方向)沿切线展开。通过使占总量大约一半的经纱和纬纱带卷以相反的展开方式设置,可以获得无卷曲的织物,因为两组经纱或纬纱带的卷曲效果被平衡。这种供给带的布置方式可适用于加工单股以及双股的经纱和纬纱。
[0213] 如所理解的,也可以生产整个织物中或者其中一部分中包括全双经纱单纬纱或者全双纬纱单经纱或者全双经纱双纬纱的织物材料。
[0214] 通过所述的前后连续地供送经纱和纬纱,不仅平的织物而且具有相对平的部分以及厚的/凸起的宽肋部分的织物都可以生产,如图25中所示例的。这种织物的横截面有点类似具有轮廓的材料,而且还具有可变的单位面积重量。使双股经纱和/或纬纱中的层叠的构成带可相对于彼此滑动将不会改变这种织物的织物结构。
[0215] 这些新的结构可以用于制造功能性产品,如自履带传送带、用于例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允许流体快速向下流动的倾斜的或楔状的片、能机械锚定到支撑梁上而不用对织物表面穿孔的屋顶盖布、汽车保险杠等。这些结构可以用于各种用途,包括刚性和柔性的合成材料。图25a表示在两个凸肋部分(利用双股 经纱2m’和单股纬纱16a,16b制得)之间具有平的部分(利用单股经纱2m和单股纬纱16a,16b制得)的织物结构。图25b表示具有从一侧2m到相对侧2m’数量逐渐增加的双股经纱带和单股纬纱带16a,16b的织物结构,以获得楔形或锥形的织物。图25c表示利用双股纬纱带16b,16b’和单股经纱带2m制成的织物结构。这里需要附加说明的是,这些所述的每单位面积具有可变重量的结构也可以利用相对更厚的和更薄的单股带生产,如图26所示,其中图26a和26b分别对应于图25a和25b中表示的双股经纱带。
[0216] 包括部分稳定的带的织物,特别是那些具有丙烯酸(elaostomeric)或橡胶状粘合剂的织物,如果暴露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则可以使它们的带收缩。这种机织织物结构可有用于通过暴露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而在织物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中形成受控的开口。这样的织物在指示受到较高温度的同时将自动允许热气通过所形成的开口释放。
[0217] 除所描述的纬纱带相对于经纱带成大约90°的机织织物结构之外,本发明还可制造另一种新的织物,其中,纬纱带相对于经纱带以与90°不同的角度倾斜地结合。为了获得这种新的材料,如图27所示,优选采用所述的纬纱布置装置。如前面所描述的,需要修改的主要事项为:(a)使位于两织边侧的一对单元50的装置54a的行程长度不相等;(b)使夹线板52a,52b绕其由装置53a,53b支撑的轴线旋转;以及(c)使单元50横向移动(彼此远离和靠近)。这种新材料的纺织操作与之前的保持一致。插入的纬纱带如前所述(图12)被夹持并引到织物织口位置。由于两个装置54a的行程长度不相等,且分别位于织边侧,所以被抓持的纬纱倾斜地放置。夹线板52a,52b的旋转动作将允许纬纱带在纬纱垂直向下移动到织物织口位置的同时保持倾斜。单元50将横向移动,以补偿变化的距离:纬纱在要被夹持时将彼此远离移动,而纬纱在被倾斜地置于织物织口处时将彼此靠近移动。单元50必须横向移动的距离取决于纬纱的倾斜角度。纬纱的插入长度也取决于该倾斜角度。应当注意的是,织物织口的线在生产这种织物的过程中也将是倾斜的。由于经纱在无张力的状态下积极供给且可以结 合送经装置来卷取织物,因此所述纺织工序保持不变。从而可以满意地纺织包括倾斜纬纱的织物。
[0218] 织物材料可以包括不同形式的倾斜的纬纱带。如图27a所示,织物可以使所有的纬纱带都以相同的角度和倾斜方向倾斜。通过使装置54a的行程长度相等,当需要时可以将纬纱带与经纱以90°结合,如图27b所示,连同倾斜的纬纱。通过适当地改变其中一个装置54a的行程长度,可以使织物中的纬纱带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反向。这种织物表示在图27c中。还可以具有两种不同倾斜角度的纬纱带并在同一织物中具有相反的倾斜方向,如图27d所示。应当理解的是,通过采用所述纬纱布置装置,可变的纬纱带的倾斜程度以及相对翻转的倾斜方向可以在需要时结合在织物中,如图28所示。这种新织物材料的重要优点在于,当通过弯折或层叠来适当地结合这种材料时,弯折/层叠结构中可以获得多向定向的纤维带。这种材料的另一优点在于,通过沿所需方向移动和调节所需带,可以很容易地形成物体如圆锥体、角锥体、圆柱体等。不必说,所述结构也可以利用单股和双股经纱和纬纱生产。
[0219] 超喂无张力的单股或双股经纱和纬纱也可以直接制造主体内具有形状的织物材料,如图29中所示。为获得这种织物材料,所需形状所必需的轮廓可以通过选择性地超喂相关的经纱和纬纱带来形成。如所理解的,可以在主体中的不同部分形成不同尺寸和数量的各种轮廓形状。在这种结构中使用双股经纱和纬纱将使得构成带在织物制成后能够横向移动,以获得更好的纤维分布,从而使可能形成的间隙/开口闭合。类似地,可以进行许多其他形式的生产,以及选择部分梭口形成和卷取,不包括和包括选择经纱和纬纱在某种意义上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
[0220] 在之前的描述中,经纱和纬纱带的长边为直的且相互平行或等距间隔。但是,所描述的方法也可以纺织边缘是可变的带,从而导致多种形状。纬纱布置装置50横向移动(如用于布置倾斜纬纱带时所述)的能力,可以有利地用于通过受控的横向移动,而第一次生产包括具有如图30所示的具有形状的边缘的经 纱和纬纱带的新的织物材料。将这种具有形状的带置于织物织口处可以不用筘,特别是如果具有形状边缘的邻近带的轮廓以紧密配合的方式相配,如图30a所示。显然地,也可以如图30b所示,以敞开配合的方式布置具有形状的纬纱带。这里需要附加说明的是,织物也可以包括具有形状的经纱带。图30c表示包括具有形状的经纱带和普通纬纱带的材料。也可以生产如图30d所示的经纱带和纬纱带都具有形状且以紧密配合的方式相配的织物。这种织物的生产与加工普通带相同。包括具有形状的经纱带和纬纱带的织物具有改进的成形能力且在材料设计方面具有新的余地。形状有些类似等边三角形或梯形的经纱带和纬纱带可以考虑生产具有形状的产品如圆锥体。这种具有形状的经纱带和纬纱带可以由前面提到的所有材料制成,包括纤维。由木材,例如薄板制成的带也可以纺织成装饰材料。
[0221] 虽然上述描述中所给出了经纱带和纬纱带为平的,即使其边缘具有形状的印象,但是所述方法也可以处理一侧为平的、另一侧具有突起的带。这里称这种带为具有截面轮廓。为了能够处理这种具有轮廓的带,需要进行一些修改。为加工具有轮廓的经纱带,优选将夹持单元5a,5b制成能够容纳带的突起部。因此这种夹持将压在带上,而不会导致突起部变形。类似地,通过使导向驱动辊34a,34b形成配合的轮廓,可以加工对应轮廓的纬纱带。而且,如果需要,夹纱器22的下侧22b可以制成具有对应轮廓,尽管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在具有轮廓的带的前部的突起部的变形,无论如何都是发生在织边的外面。上述也可适用于纬纱布置单元50的夹线板52a,52b和包边装置60的夹板62a,62b。
[0222] 另外的可能性
[0223] 所述方法除了能够处理单股或双股的刚性和柔性的经纱带和纬纱带之外,还可以用于直接用粘性或普通型的适合片状材料,例如聚乙烯或其他聚合材料,层压织物材料。这可以通过将所需的层压材料片供给到卷取装置70来实现。图18中所示的卷75将供送所选择的粘性材料片,导压辊77将其直接压到织物上 并使所述粘性材料片粘着到织物上。这一结构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改进,以通过供给两片所需材料而在织物的两面层压织物材料。另一个进一步的所需修改是设置为对单或双导压辊77进行加热,以对织物材料和聚合材料的结合压层施加所需的热量和压力。由于无需用另一装置在单独的步骤中执行层压工序,因此如所述的在纺织机上直接生产层压材料将具有优势。
[0224] 另一种可能性是,所述卷取装置70还可以通过在纸/薄膜75上适当地均匀涂布或施加未经处治的基质或热塑性基质,以使未经处治的基质或热塑性基质从纸/薄膜75转移到卷绕的织物材料上,从而直接生产机织预浸渍材料。用于从纸/薄膜75有效转移未经处治的基质的温度和压力的优选情况可以通过使可加热型导压辊77经由支撑臂78而具有可变的压力控制,例如通过弹簧来实现。或者作为选择,也可以在卷绕之前直接将未经处治的基质或热塑性基质施加到织物材料上,例如通过使纸/薄膜75以及织物材料经过基质浸洗槽。不能排除喷射所需化学试剂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这样就可以在纺织过程中生产机织预浸渍材料。
[0225] 另一种可能性是,通过导压辊77将基质施加到织物材料上,所述导压辊由具有适合的穿孔的适合的管制成,因此基质可以在压力作用下从一端或两端供给到其中,从而将基质施加到织物材料上。这里导压辊77也可以是可加热型的,且可以通过支撑臂78改变压力。不必说要使用的纸/薄膜75的选择将适合于采用的能够承受有关温度和压力的未经处治的基质的胶粘性。这一方法将使得在纺织过程中能够直接生产由织物材料加强的复合材料片。
[0226]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是,由于可以实现双股经纱和纬纱的构成带的相对滑动,所以通过使这种材料的带位于两种适合的保护材料的带之间,可以实现非常纤细易折断的脆性材料的纺织。在纺织完成后,可以去掉外面的保护带,从而获得非常纤细易折断的脆性材料的织物材料。
[0227]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的各种细节进行修改。因此之前的描述并不对权利要求中所列的构成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