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纺织单网起圈天鹅绒的织机及方法

申请号 CN200810088084.3 申请日 2008-03-31 公开(公告)号 CN101275331A 公开(公告)日 2008-10-01
申请人 施托布利法韦日公司; 发明人 帕特里克·伊尔蒂斯; 盖·莫斯查尔特; 亨克·拉姆博茨特;
摘要 一种用于起圈天鹅绒织物的单网织机,包括用于将 纬纱 (2)插入由 经纱 形成的 梭口 (F1)内的装置。所述织机进一步包括:单独受控的 电子 致动器 ,所述致动器的每一个适于使至少一个经纱引导综线进入限定出至少三个经纱梭口(F1,F2,F3)的至少四个 位置 (N1,N2,N3,N4)的其中之一中;以及用于将经纱引导棒(31,32)分别同时插入除了所述梭口(F1)之外的各个所述梭口(F2、F3)的装置,用于形成毛圈或绒。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起圈天鹅绒织物的单网织机(M),所述织机包括用 于将纬纱(2)插入由经纱(11,12)形成的第一梭口(F1)内的装置 (11-13),其特征在于,所述织机进一步包括:
·电子致动器(6),其受到单独的控制(C11,C2i),所述致动 器的每一个适于使至少一个综线(3)运动,用于引导经纱进入限 定出至少三个经纱梭口(F1,F2,F3)的至少四个位置(N1,N2, N3,N4)的其中之一中;以及
·用于将经纱引导棒(31,32)分别同时插入除了所述第一梭口 (F1)之外的各个所述梭口(F2、F3)的装置(33,34),用于 形成毛圈或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6)适 于为所述综线(3)赋予限定出梭口(F1,F2,F3)的至少四个位置(N1, N2,N3,N4),从而使得垂直于纬纱插入面(∏)测量的、所述位置 中的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D1,D2,D3)与所述位置中另外两个位置 之间的距离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的至少其 中之一(32)装配有用于切割在所述棒周围形成的毛圈的刀刃(35)。
4.如上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 器(6)适于为所述综线中的一些综线赋予至少一个运动轮廓(C3), 从而使得经线的两个网之间(N3-N2,N4-N2)的、在所述织机(M) 的精梳部(40)处测量的距离(h2,h3)在所述棒(31、32)插入期 间保持不变。
5.一种编织单网起圈天鹅绒的方法,在所述天鹅绒中,纬纱(2) 插入由经纱(11,12)形成的第一梭口(F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使至少一个经纱引导综线(3)进入限定出至少三个梭口 (F1,F2,F3)的至少四个位置(N1,N2,N3,N4)中,由单独 受控(C11,C2i)的电子致动器(6)来控制所述经纱(13,14, 15)的位置;以及
b)将用于引导经纱(13,14,15)的引导棒(31,32)分别同时 插入除了所述第一梭口(F1)之外的各个所述梭口(F2,F3), 用于形成毛圈或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垂直于纬纱(2)的 插入面(∏)测量的、所述至少四个位置(N1,N2,N3,N4)中的两 个位置之间的距离(D1,D2,D3)与所述位置中另外两个位置之间的 距离不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N1,N2, N3,N4)之间的所述距离(D1,D2,D3)限定出各自的梭口(F1,F2, F3),所述纬纱(2)首先插入所述梭口,然后所述棒(31,32)插入 所述梭口,所述距离(D1,D2,D3)首先根据纬纱插入剑杆(11)的 高度、然后根据各个所述棒(31,32)的高度来调整,所述高度是垂 直于所述纬纱插入面(∏)测量的。
8.如权利要求5到7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纬纱(2)插入其中的所述梭口(F1)的轮廓(C1,C2)是非对称的, 所述轮廓(C1,C2)根据所述纬纱插入剑杆(11)的形状来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5到8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 些综线(3)的运动轮廓(C3)包括至少一个顶部平稳段(C’3,C”3), 所述平稳段基本与在织机轴(10)运动的给定度范围内维持最高梭 口高度(H3,H2)相对应。
10.如权利要求5到8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 少一些综线(3)的运动轮廓(C3)使得所述经纱的两个网之间(N3 -N2、N4-N2)的、在所述织机的精梳部(40)处测量的距离(h2, h3)在棒插入期间基本保持不变。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些综线的运 动轮廓(C3)包括具有弯曲(C’3,C”3)的顶部,所述弯曲使得所述 梭口高度(H3,H2)暂时减小,同时所述精梳部穿过其行程的、与距 离打纬点(PF)的最大间距对应的部分(θ=180°)。
12.如权利要求5到11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综线运动幅度和/或轮廓可随着所述综线(3)在织物宽度上的位置 而变化。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编织起圈天鹅绒(loop velvet)织物的单网织 机(single-web loom),以及编织所述天鹅绒织物的方法。这样的天 鹅绒在与纬线方向平行的单行中显示毛圈(loop)和绒(pile)。

背景技术

所谓的“起圈天鹅绒”织机是单网织机,其中经线包括衬背 (backing)纺纱以及用于形成毛圈或绒的纺纱。此类织机具有叠置的 梭口(shed)。底部梭口使得纬线能够由剑杆(rapier)插入,而较高 梭口使得各自的棒能够插入,部分经纱在棒周围将形成毛圈。所述棒 由位于织物一边的装置驱动,该装置在一次投纬期间插入在上一次投 纬期间从织物中抽出的棒。由位于织机一边的装置来移动的不同的棒 可在一端携带各自的刀刃,所述刀刃负责在对应的棒抽回时将毛圈切 断,从而形成两线头的绒。通过带有刀刃的棒和没有刀刃的棒的交替, 可生产既具有毛圈又具有绒的织物。
在装饰领域中,强烈需求同时具有衬背效果、毛圈和绒的织物。 起圈天鹅绒织机使得可以在与纬线方向平行的单行中结合不同高度的 毛圈和绒。
为达到上述目的,图1和2中以图解显示第一方法。该方法需要 四次投纬A、B、C和D。两条经纱11和12与纬纱2联合,形成织物 的衬背。在投纬A期间,另一经线纺纱13在棒31周围形成毛圈,之 后直到第四投纬D期间,该纺纱13被结合到织物的衬背中。第四经纱 14在棒31及带有刀刃的棒32周围形成毛圈,棒32在第三投纬C越 过织物衬背期间插入。通过使用恰当的衬背织法,例如“4/4”或“2/2”, 由于在第二投纬B和第三投纬C期间不插入纬纱,在投纬C期间的第 二棒32插入后,精梳部(comb)的打纬(beat-up)使得第二棒32位 于第一棒31上方。第一棒31和第二棒32抽出后,形成包括绒P的行, 绒P由纺纱14制成,并且远离织物的衬背的中平面∏延伸,延伸高度 比毛圈BO的高度更高。此方法并不十分有效,因为该方法需要四次 织机投纬来生产一行毛圈和绒。
另一方法包括插入“双”部件,该部件包括两个叠置的棒,其 中一个用于形成毛圈,叠置在第一棒上方的另一个棒用于形成绒。因 此需要形成三个梭口,以同时插入衬背纬纱和两个棒,从而需要使用 能将经纱安置在四个不同位置的梭口形成装置。因此需要使用四位置 提花机构,如例如EP-A-0 665 312中所公开的那样,使用相对复杂、 笨拙的滑车(tackle)系统。所述机构的成本以及其复杂性使其很少在 实际中使用。
US-A-5 522 435中提供一种装备,该装备通过将移动支持部结合 三位置提花机从而获得四个位置。如果该装备与棒一起使用,那么在 抽出棒的投纬期间,经纱可以安置在纬纱下方或上方以及位于所述棒 之间。在插入棒的投纬期间,纺纱可以安置于绒棒的上方或下方,或 位于纬线的上方。如此的方法并不能将绒或毛圈纺纱安置在纬线下方, 制造不出衬背的效果。
在另一种方法中,可以结合两个三位置提花装置。调节第一装置 的梭口使其能够控制毛圈纺纱,而调节第二装置梭口使其能够控制绒 纺纱。由于用于毛圈的经纱不能用于形成绒,反之亦然,因此这个技 术方案减少了织法的选择。
因此,关于起圈天鹅绒织机的现有装置的织法选择在灵活性和生 产率两个方面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能够以高生产率和有限的缺陷险、容易地 得到毛圈和绒的新型起圈天鹅绒织机,尤其寻求对上述缺陷的补救。
为此,一种用于起圈天鹅绒织物的单网织机,所述织机包括用于 将纬纱插入由经纱形成的第一梭口内的装置,所述织机还包括:
·电子致动器(6),其受到单独的控制(C11,C2i),所述致动 器的每一个适于使至少一个综线(3)运动,用于引导经纱进入限 定出至少三个经纱梭口(F1,F2,F3)的至少四个位置(N1,N2, N3,N4)的其中之一中;以及
·用于将经纱引导棒(31,32)分别同时插入除了所述第一梭口 (F1)之外的各个所述梭口(F2、F3)的装置(33,34),用于 形成毛圈或绒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单独受控的电子致动器的使用使得能够以这 样的方式来组织经纱,即,形成至少三个叠置的梭口,所述三个梭口 分别专用于插入纬纱以及插入两个引导棒,在单次投纬期间,纬纱和 两个棒可置于上述三个梭口中的适当位置。进一步,单独受控的电子 致动器使得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调节综线的运动轮廓,即,相对于棒 和纬纱引导剑杆的穿过来优化形成的梭口。
根据有利的特征,致动器适于为所述综线赋予限定出梭口的至少 四个位置,从而使得垂直于纬纱插入面测量的、所述位置中的两个位 置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位置中另外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同。
进一步,至少一个棒可装配有用于切割在所述棒周围形成的毛圈 的刀刃,从而使得绒能够形成。
有利地,所述致动器适于为所述综线中的一些综线赋予至少一个 运动轮廓,从而使得经线的两个网之间的、在所述织机的精梳部(40) 处测量的距离在所述棒插入期间保持不变。如此可以优化可插入棒的 体积,并降低棒穿过经纱形成的网的风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在上述织机中实施的编织单网起圈天鹅绒的 方法,更具体地说,提供一种将纬纱插入由经纱形成的第一梭口中的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使至少一个经纱引导综线进入限定出至少三个梭口的至少 四个位置中,由单独受控的电子致动器来控制所述经纱的位置; 以及
b)将用于引导经纱的引导棒分别同时插入除了所述第一梭口之外 的各个所述梭口,用于形成毛圈或绒。
在本发明的一些有利但不是必须的方面中,所述方法可以结合以 下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
·垂直于纬纱的插入面测量的、所述至少四个位置中的两个位置 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位置中另外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同。在如此的情 况下,所述位置之间的所述距离限定出各自的梭口,所述纬纱首先插 入所述梭口,然后所述棒插入所述梭口,所述距离首先根据纬纱插入 剑杆的高度、然后根据各个所述棒的高度来调整,所述高度是垂直于 所述纬纱插入面测量的。
·所述纬纱插入其中的所述梭口的轮廓是非对称的,所述轮廓根 据所述纬纱插入剑杆的形状来调整。
·至少一些综线的运动轮廓包括至少一个顶部平稳段,所述平稳 段基本与在织机轴运动的给定度范围内维持最高梭口高度相对应。
·至少一些综线的运动轮廓使得所述经纱的两个网之间的、在所 述织机的精梳部处测量的距离在棒插入期间基本保持不变。在此情况 下,至少一些综线的运动轮廓包括具有弯曲的顶部,所述弯曲使得所 述梭口高度暂时减小,同时所述精梳部穿过其行程的、与距离打纬点 的最大间距对应的部分。
·所述综线运动幅度和/或轮廓可随着所述综线在织物宽度上的位 置而变化。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对按照本发明的织机和方法的两个实施方式的描述,本 发明将更加易于理解并且其它的有益效果也更加显而易见,这些描述 仅以实施例的方式并参照以下附图给出:
图1和图2是显示现有技术中的编织方法原理的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织机原理的图;
图4是在图3的织机中所使用的双棒组的侧视图;
图5是显示在图3的织机编织期间各个经纱的位置的图;
图6是显示图5中的前四次投纬期间某些综线的行程的图;
图7与图6相似的图,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方法;
图8是在图7所显示的方法中,根据本发明的织机具有与第一织 机角度相应的第一配置的侧视图;以及
图9与图8相似,显示织机具有与第二织机角度相应的第二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3中显示的单网织机M装配有经纱1,每个经纱都穿过综线 3的小孔31,综线3受驱具有由双箭头A1代表的垂直往复运动,该运 动一般与由双箭头A2代表的纬纱行进方向垂直。每个综线3都通过线 4连接到滑轮5,该滑轮通过电子致动器6(例如具有FR-A-2 772 791 中所描述类型的伺服电动机)而转动。每个综线在其底部都与固定在 织机M框架9上的复位弹簧8连接。
在实际中,织机M中的致动器6数量会很大,大约为10,000或 更多。
为了控制致动器6,中央计算机C11与多个偏移计算机C21、C22、 C23、…、C2i一起使用。每个计算机C2i位于其所控制的伺服电动机6 的附近,并通过电连接L2i与中央计算机C11连接。计算机C11接收信 号S1,该信号代表织机M在其循环中的瞬时位置,例如,织机主轴 10的瞬时角位置θ。
计算机C11还与所希望的织法的参考存储其中的单元U1连接。根 据要编织的织法,计算机C11从单元U1接收信号S2,该信号代表每个 综线3在由计算机C11的其中之一控制的各个伺服电动机6启动时、 要遵循的运动轮廓(profile)的类型。
在具有FR-A-2 865 741的技术教导的应用中就是这么做的,可以 理解,可使用其它途径来单独控制伺服电动机6。
提供挠性剑杆(rapier)11用于将纬纱2插入限定于经纱1的两 个网之间的梭口(shed)F1中。纬纱2来自馈送装置21,而剑杆11 的运动由链轮12控制。可提供其它的装置用于驱动剑杆11插入梭口 F1或将剑杆11从梭口F1中抽出。剑杆11装配有用于接合纬纱2的夹 持器13。
织机M还具有装置30,该装置用于将两个棒31和32插入另外 两个在梭口F1上方由经纱1形成的梭口中。两个棒31和32安装在支 持部件33上,该支持部件由致动器34驱动,产生与将经纱插入梭口 的方向(由双箭头A2代表)平行的运动。也可以预见平行于双箭头 A2驱动支持部件33的其它装置。
棒31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圆形剖面。在一种变化中,棒31可在 其整个长度上为矩形。棒32在其远离支持部件33的端部带有刀刃35, 用于切断经纱1。
参考图5,示出了分别给予标号A到H的八次投纬,每次投纬延 续轴10的一个360°旋转。对于轴10,将参考位置θ=0°任意选取为 轴10在经过投纬A和B之间时的位置。
两个经纱11和12形成正在编织的织物的接结经纱(binding warp), 并且与纬纱2合作从而构成织物的衬背。其它三个经纱13、14、和15 用于形成从织物衬背向上延伸的毛圈和绒。
纺纱13在投纬B期间从棒31和32上方穿过,之后在投纬C期间 从纬纱2下方穿过,然后在投纬D中从棒31和32之间穿过,从投纬 E开始结合到织物的衬背中。纺纱14在投纬B中在棒31和32之间穿 过,然后在投纬C和E之间进入织物的衬背中,之后在投纬F期间从 棒32上方穿过,在投纬H期间从棒31上方穿过。纺纱15在投纬C 期间结合到织物的衬背中,然后在投纬D期间从棒32上方穿过,之 后,在投纬F期间结合到织物的衬背中,在投纬H期间从棒32上方 穿过。
自然地,根据要制造的不同花样,可以预见其它的组合。
当棒31和32从它们接合的梭口中抽出时,从棒32上方穿过的纺 纱由刀刃35切断,并由此形成绒头纱线,如对图2中显示的绒P的解 释那样。仅仅从棒31上方穿过的纺纱形成保留在织物中的毛圈。
实际上,装置30包括多个装配有棒31和32并由致动器或等同装 置控制的支持部件33,从而在织物的、棒31和32在其中接合的部分 已超过打纬点PF后,使得棒31和32能够在几次投纬中、在经纱之间 保持接合。
在图6中可以更具体地看见,各个综线3的行程C是织机角度θ 的函数。以面∏作为参考,在织机运行时的连续的投纬期间不同纬纱 2被插入面∏。曲线C1、C2分别代表纺纱11和12在图5中的配置下的 位置。曲线C1和C2各自的下死点和上死点限定出由置于织机M中的 经纱构成的两个网N1和N2的位置,在两个网N1和N2之间限定出纬 纱2连续插入的梭口F1。梭口F1的幅度记为D1,此幅度等于网N1和 N2之间的距离。面∏与网N1之间的距离记为d11,面∏与网N2之间 的距离记为d12。距离d11的比距离d12短,因此面∏距离网N1比网 N2近。也就是说,曲线C1和C2的轮廓是非对称的,从而使得能够修 改这些曲线的下部部分(即,位于面∏和网N1之间的部分)的形状, 以在剑杆11在梭口F1内部运动时对剑杆11进行引导。因此,梭口 F1的形状用于在剑杆沿箭头F2运动期间改进剑杆的稳定性
在常规复动式提花机装置中,面∏的两边的网N1和N2非对称地 分布是不可能的,所述提花机使曲线C1和C2具有对称轮廓。因此, 通过使用能够容易地编程以获得曲线C1和C2的伺服电动机6,综线的 运动能够在不影响对纬纱2的行进进行优化的情况下限定。
在图6中,曲线C3显示综线控制图5中的纺纱13的位置。当经 纱穿过棒31和32之间时,曲线C3限定与该经纱的位置对应的第三网 N3。曲线C3在投纬D期间与网N3相切。网N2和N3之间的距离记为 D2。
当经纱从棒32上方穿过时,曲线C3还使得能够通过其最高点限 定与该经纱位置对应的网N4。网N3和N4之间的距离记为D3。
由此,网N1到N4与伺服电动机6控制下的综线3的小孔31的四 个位置相对应。这些位置(即,距离d11、d12、D2和D3的值)可以不 费地通过计算机C11、C21、…、C2i调节。
有利地,距离D1、D2和D3是不同的,可分别根据在梭口F1、在 网N2和N3之间限定的梭口F2、以及在网N3和N4之间限定的梭口F3 中穿过的部分的形状来修改。更确切地,距离D1是作为夹持器13的 高度的函数而确定,而距离D2和D3则分别作为棒31和32的高度的 函数而确定。
前文所述的概念“高度”与垂直于面∏而测量的物品的尺寸对应。
在接近曲线C3的最高点处(即,在网N4的附近),曲线C3包括 与网N4的位置相切的部分C3A,从而形成顶部平稳段,总体对应于维 持以约180°为中心的织机角度范围内、相对于网N2的最大梭口高度 H3。由此使得梭口F3能够打开足够长的时间,以保证棒32不受碰撞 地穿过。
类似地,当与网N3相切时,曲线C3呈现第二平稳段C3B,其中梭 口的高度H2在以约等于900°的角度为中心的织机角度范围内基本维 持恒定。
在图7所示的本发明的方法的一种变型中,曲线C1和C2与图6 中所示相同。在网N4附近,曲线C3呈现出弯曲C’3A,该弯曲与梭口 F3开放角度(即,梭口的高度H3)的暂时缩小相对应。类似地,弯曲 段C’3B设置在网N3附近的曲线C3中,其与梭口F2开放角度(即,高 度H2)的暂时缩小相对应。
更具体地参考图8,梭口F1、F2和F3的开放角度记为Φ1、Φ2和 Φ3。当在网N2与网N3进入属于织机M的精梳部40中的点P3之间测 量时,梭口F2的高度记为H2。类似地,当在网N2与网N4进入精梳部 40的进入点P4之间测量时,梭口F3的高度记为h3。精梳部40受驱具 有由双箭头A3代表的倾斜运动,当织机角度接近并通过值180°时, 精梳部40离开打纬点PF。图8的位置与110°的织机角度对应,而图 9的位置与180°的织机角度对应。
带有图7中的弯曲部C’3A和C’3B的曲线C3的形状意味着,当织 机角度从值110°变化到值180°时,梭口F2和F3的开放角度Φ2和Φ3 缩小为接近如图9所示的Φ’2和Φ’3,但是此时,精梳部40远离打纬 点PF倾斜,高度h2和h3保持不变。
这为在空间(即,梭口F2及F3的、分别位于打纬点PF与梳精部 40之间的部分)中移动的棒31和32提供良好的引导,其中高度h2 和h3不随时间而变化或具有很小的变化。
具体地,在开始插入棒31和32时,综线3需要达到其最高位置, 图7中显示的值为110°和830°。此后,综线可以下落一些(如弯曲部 C’3A和C’3B所代表的),直到精梳部达到其最后的位置,如图9所示。 其后,在棒插入结束时,织机角度具有值250°或970°,综线升到第二 最高的位置。
进一步,由于经纱由致动器6单独地控制,因此,可以根据综线 在织物宽度上的位置,给予其不同的幅度或运动轮廓。例如,在图6 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推动棒的插入,在织物边缘的综线运动的轮廓会 呈现区域C’3和C”3,所述区域形成这样的平稳段,即,其具有比织 物其它部分的角幅度更大的角幅度。也就是说,至少在棒31和32从 其插入的一侧,如图6所示的平稳段区域C’3和C”3对于靠近织物边 缘的综线可以较宽。如图7所示的第二方法中,在织物边缘附近,曲 线C3的最高区域之间的间距可以增加。
前文中对本发明的描述用于在单行中既具有毛圈又具有割绒的织 物。绒的高度大于毛圈的高度。但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棒31 和32在其各自端部是否设置有切割刀片(例如刀刃35),可在单行 中获得仅具有不同高度的绒或仅具有不同高度的毛圈。
前文描述的发明具有支持部件33,该部件携带两个棒31和32并 且仅从一侧相对于梭口移动。令人满意的结果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织机 获得,即,其具有两个不同的装置,用于从例如织机的各侧插入和抽 出被使用的棒。
在本发明没有显示的方面中,织机的致动器6能够用于为综线3 控制四个以上的位置,即控制三个以上的梭口,从而可预见,除织物 的衬背梭口F1之外,织机还将三个或更多棒插入三个梭口。由此,能 够得到毛圈或绒的三个不同高度。
在前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梭口形成装置是具有独立致动器6 的纺纱-纺纱(yarn-to-yarn)提花装置。然而,本发明也适用于结合 有由独立的致动器构建的梭口形成装置的起圈天鹅绒织机,每个致动 器通过平行延伸的线或者通过框架连接到多个综线,所述框架具有在 装配有多臂机或凸轮机构的织机中已知的类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