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510846139.2 申请日 2015-11-27 公开(公告)号 CN105670072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申请人 康平县塑编产业集群综合服务中心; 发明人 葛铁军; 肖尚雄; 张铁赢; 周莹;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可降解塑料编织袋,配方添加废旧再生塑料颗粒,废物利用减少了废旧塑料颗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节约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添加可降解的 淀粉 及催化剂 硬脂酸 锰,降解性能好;加入了抗静电剂,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本发明所得的可降解塑料编织袋能在25天左右的时间内裂成碎片,比一般的垃圾带碎裂时间提前,且经过 真菌 侵蚀实验后发现,该塑料袋可被真菌侵蚀崩解,达到光降解、 生物 降解 的复合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降解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塑料编织袋按重量份计,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塑料袋防静电剂为脂肪醇聚乙烯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斯盘-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硬脂酸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剂为FeST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相容剂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塑料编织袋由以下工艺制得:单螺杆挤出机温度为120-140℃。粒料一部分注塑成样条(注射机工艺温度为
110-130℃),一部分压延成膜,分别放入老化箱中进行老化试验。最后测试其性能变化,并计算薄膜质量损失率。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降解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本发明属于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降解塑料编织袋。

背景技术

[0002] 聚乙烯(PE)是一种重要的通用塑料,常被用于制作薄膜或塑料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PE具有质优价廉、无臭无毒、吸率低、学性能优异及成型工艺性好等特点,但由于其性质很稳定,也带来了“白色污染”问题。它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传统的处理方法(填埋、焚烧、回收利用等)存在很多缺陷,因此发展可降解PE具有重要意义。可降解PE的研究已经开展近半个世纪,取得了很多成果。对于添加型PE降解材料来说,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在其基体中加入淀粉、聚乳酸或光敏剂,但其降解时间较长,有的受到地域限制或非完全降解,光和化降解效果不甚理想。为此,国家出台了限塑令,但效果不是太明显,除了减少垃圾袋的使用量之外,垃圾袋的材料也是需考虑的一方面,加大促进可降解塑料袋的研究成为必然,现有的塑料袋虽然在暴露的环境中可很好地降解为碎片,但城市的垃圾趋向于填埋法,这些降解成的垃圾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则降解效果不明显。
[0003] 公开号为CN201310490503的发明专利申请,环保袋降解剂配方中并不含有淀粉与PE的相容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淀粉溢出等情况,影响使用。况且只添加淀粉,降解时间长,效果不明显。
[0004] 本专利将维生素C、聚乙二醇1000、光敏剂和淀粉共同作为降解剂按一定配比加入到LDPE基体中,然后通过加入硬脂酸锰来共同改善材料的可降解性。同时还在体系中添加了PE回收料,降低了其制作成本。对材料做热氧老化实验后,发现含有硬脂酸锰的降解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因为聚合物中存在的微量金属离子(锰离子),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自由基,对聚合物的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PE氧化与降解(或低温热氧化与降解)遵循自由基引发的无规断链反应机理。在热氧和硬脂酸锰的催化作用下,首先发生弱键断裂,产生大分子自由基;继而在氧气的作用下生成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在锰离子的作用下发生分解,成为自由基;其后大分子自由基的歧化反应可引起聚合物链的进一步降解,最后生成大量较稳定的小分子产物,如醇、羧酸等,导致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适于制备塑料编织袋,即使被深埋,也能很好的降解。
[0006] 本发明所述的可降解塑料袋,它是由以下原料按质量配比制成:
[0007]
[0008] 其中:
[0009] 防静电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010] 消泡剂为斯盘-80。
[0011] 催化剂为硬脂酸锰。
[0012] 光敏剂为FeST3。
[0013] 相容剂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
[0014] 所述可降解塑料袋由以下工艺制得:单螺杆挤出机温度为120-140℃。粒料一部分注塑成样条(注射机工艺温度为110-130℃),一部分压延成膜,分别放入老化箱中进行老化试验,最后测试其性能变化。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配方添加废旧再生塑料颗粒,废物利用减少了废旧塑料颗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节约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添加可降解的淀粉,降解性能好;加入了抗静电剂,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本发明所得的可降解塑料后能在25天左右的时间内裂成碎片,比一般的垃圾带碎裂时间提前,且经过真菌侵蚀实验后发现,该塑料袋可被真菌侵蚀崩解,达到光降解、生物降解的复合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7] 以下实例中未做特别说明的份数,均指质量份数。
[0018] 实施例1
[0019] 1)将废旧再生塑料颗粒30份、高密度聚乙烯28份、低密度聚乙烯15份、淀粉10份、防静电剂1份、消泡剂2份、维C-1份、聚乙二醇1000-2份、催化剂0.3份、光敏剂0.5份、相容剂6份分别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90℃下干燥25min;。
[0020] 2)将干燥后的混合料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通过具有多个环形通道的挤出机头,挤出一个个中空微管,控制牵引比为1:5,经水初步冷却后再经烘箱被牵引控制牵伸比为5,随后经热定型后,在低牵引速度下收缩,控制回缩比为0.97,最后通过凸轮组合式节能卷绕机收卷后送至圆织机上进行编织。
[0021] 3)将生产的合格编织布经裁袋机裁剪成一定长宽尺寸的编织布,再用工业缝纫机制成塑料编织袋。
[0022] 实施例2
[0023] 1)将废旧再生塑料颗粒35份、高密度聚乙烯24份、低密度聚乙烯12份、淀粉10份、防静电剂1份、消泡剂2份、维C-1份、聚乙二醇1000-2份、催化剂0.4份、光敏剂0.5份、相容剂6份分别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90℃下干燥25min;。
[0024] 2)将干燥后的混合料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通过具有多个环形通道的挤出机头,挤出一个个中空微管,控制牵引比为1:5,经水初步冷却后再经烘箱被牵引控制牵伸比为5,随后经热定型后,在低牵引速度下收缩,控制回缩比为0.97,最后通过凸轮组合式节能卷绕机收卷后送至圆织机上进行编织。
[0025] 3)将生产的合格编织布经裁袋机裁剪成一定长宽尺寸的编织布,再用工业缝纫机制成塑料编织袋。
[0026] 实施例3
[0027] 1)将废旧再生塑料颗粒40份、高密度聚乙烯20份、低密度聚乙烯10份、淀粉10份、防静电剂1份、消泡剂2份、维C-1份、聚乙二醇1000-2份、催化剂0.5份、光敏剂0.5份、相容剂6份分别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90℃下干燥25min;。
[0028] 2)将干燥后的混合料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通过具有多个环形通道的挤出机头,挤出一个个中空微管,控制牵引比为1:5,经水初步冷却后再经烘箱被牵引控制牵伸比为5,随后经热定型后,在低牵引速度下收缩,控制回缩比为0.97,最后通过凸轮组合式节能卷绕机收卷后送至圆织机上进行编织。
[0029] 3)将生产的合格编织布经裁袋机裁剪成一定长宽尺寸的编织布,再用工业缝纫机制成塑料编织袋。
[0030] 本发明实施例1至3所制备塑料编织袋光降解模拟按GB/T 16585—1996测定,老化时间为8d。
[0031] 表1拉伸强度比较
[0032]  拉伸强度(老化前) 拉伸强度(老化后)
实施例1 8.91 6.21
实施例2 9.01 6.19
实施例3 9.00 6.12
[0033] 表2断裂伸长率比较
[0034]  断裂伸长率(老化前) 断裂伸长率(老化后)
实施例1 75.1 60.3
实施例2 70.3 58.9
实施例3 66.9 55.2
[0035] 由上表可见,本专利将维生素C、聚乙二醇1000、光敏剂和淀粉共同作为降解剂按一定配比加入到LDPE基体中,然后通过加入硬脂酸锰来共同提高了材料的可降解性。同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