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离心式纺纱装置的重绕筒管的驱动装置

申请号 CN03806476.6 申请日 2003-03-18 公开(公告)号 CN1643195A 公开(公告)日 2005-07-20
申请人 索若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卡尔-赫恩茨·布鲁斯; 卡尔·克尔兹;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离心 纺纱 装置,它具有一个可绕一中 心轴 线转动的并 支撑 在一个支承壳体中的离心纺纱件、一个借助可按规定来控制的驱动机构而平行于该离心纺纱件的中心轴线移动的导纱管以及一个可移动地安置在该导纱管上的重绕筒管。本发明规定,设有一个与该导纱管(7)一起往复移动的 活塞 驱动装置(10),该活塞驱动装置(10)具有一个可相对该导纱管(7)移动的并有一通孔(36)的活塞(11)和一个与之相连的空心的 活塞杆 (12),该导纱管(7)穿过该活塞(11)和所述的空心的活塞杆(12),一个固定该重绕筒管(9)的导向 锁 定套(31)与该活塞驱动装置(10)的活塞杆(12)相接。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心式纺纱装置,它具有一个可绕一中心轴线转动的并支撑 在一个支承壳体中的离心纺纱件、一个借助可按规定来控制的驱动机构 而平行于该离心纺纱件的中心轴线移动的导纱管以及一个可移动地安置 在该导纱管上的重绕筒管,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与该导纱管(7)一起 往复移动的活塞驱动装置(10),该活塞驱动装置(10)具有一个可相 对该导纱管(7)移动的并有一通孔(36)的活塞(11)和一个与之相连 的空心的活塞杆(12),该导纱管(7)穿过该活塞(11)和所述的空心 的活塞杆(12),一个固定该重绕筒管(9)的导向定套(31)与该活 塞驱动装置(10)的活塞杆(12)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塞驱动 装置成气动缸(10)的形式,其活塞室(24)通过一个气压管路(27) 以及一个可通过一工位计算机(19)来按规定控制的(22)与一压缩 空气源(30)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动缸(10) 在环形腔侧有一个弹簧件(28),该弹簧件造成回移行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塞驱动 装置(10)在活塞室侧通过一个弹簧件(40)来加载,并且设有一个用 于可松开地固定该活塞(11)或活塞杆(12)的锁定机构(4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定机构 (41)可通过工位计算机(19)按规定来控制。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其外径匹 配于重绕筒管(9)的内径的导向锁定套(31)与活塞驱动装置(10)的 活塞杆(12)相连,该导向锁定套具有一个用于导纱管(7)的通孔(40)。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向锁定套 (31)具有一个径向作用的夹紧机构(32),该夹紧机构与在该重绕筒 管(9)中的一对应凹槽(33)相互对应。
8、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向锁定套 (31)具有一个用于该重绕筒管(9)的弹性止挡(34)。
9、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纱管(7) 和该活塞驱动装置(10)被固定在一滑座(16)上,该滑座导向移动于 一支承壳体(17)里并且可相对离心纺纱件(3)的中心轴线地轴向移动。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座(16) 通过一皮带传动机构(23)与步进达(8)相连,该步进马达可借助一 工位计算机(19)按规定来控制。

说明书全文

背景技术

关于人造短纤维纱的制造,公开了各种方法。

除了环锭纺纱和气流纺纱外,例如离心式纺纱是一种早就知道的纺 纱方法。在这里,离心式纺纱原则上被分为两个不同的纺纱类型,即所 谓的单级纺纱和所谓的两级纺纱。

在这两个纺纱类型中,首先,一个喂入材料即或是储备在条筒里的 纤维条子或是以组纱管形式提供的粗纱,在一个适合所需的纱线支数的 牵伸装置中被牵伸并且通过可轴向移动地支撑的导纱管被送入一个以高 转速转动的离心纺纱件中。从导纱管口出来的喂入材料在形成纱线脚的 情况下贴在离心件内壁上并且被离心件内壁带动。这意味着,纤维材料 通过随离心纺纱件转动的纱线脚的旋转获得了加捻。

因此捻度配置而形成的纱线通过可往复移动且可轴向移动地支撑的 导纱管被堆叠到离心件内壁上并在那里构成纱线卷装,即所谓的纱饼。

此外,在单级纺纱中,喂入材料的供应速度与离心转速相互协调, 从而以纱饼形式堆叠的纱线已经具有最终捻度并且能够在随后的一道工 序中被绕到一个如在导纱管上准备好的或从下方插入离心纺纱件中的重 绕筒管上。

在此重绕过程中形成的管纱随后借助一个在生产过程中紧接在后面 的络筒机被卷绕成大体积的交叉卷绕筒子。

例如在DE19523835A1中描述了离心式纺纱装置,其中,重绕筒管在 导纱管上准备好并且根据需要即当起动重绕过程时可以使重绕筒管移入 一个重绕位置

在这种已知的离心式纺纱装置中,重绕筒管通过一定机构被锁定 在导纱管上,该锁定机构具有两个可按规定来控制的锁定挡。在这里, 上锁定挡块在纺纱过程中将重绕筒管固定在一个静止位置上。下锁定挡 块规定了重绕筒管的重绕位置。就是说,在重影响下,重绕筒管由于 上锁定挡块回撤而能从其静止位置返回其重绕位置。

但事实证明,重绕筒管的由重力决定的移动是不利的,因为不够可 靠。

因此,在DE19628717A1所述的改进型离心式纺纱装置中规定,在导 纱管上设有一个可被迫驱动的重绕筒管座,它在端侧上具有一个用于重 绕筒管的夹紧机构。一个气动活塞驱动装置与重绕筒管座连接,该驱动 装置能够使重绕筒管按规定从其静止位置移入其重绕位置并随后移入一 个落筒位置。在这里,略显笨重的活塞驱动装置被安置在离心纺纱件的 上方并在导纱管的旁边。

此外,DE19548675A1公开了一种离心式纺纱装置,其中,导纱管可 以借助步进达往复移动。就是说,导纱管与一个皮带传动机构的齿形 带连接,其驱动齿轮可通过一个步进马达来接受动力。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离心式纺 纱装置,它具有用于重绕筒管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能确保相对离心 纺纱件准确可靠地定位该重绕筒管。

根据本发明,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纺纱装置来完成该任 务。

本发明的有利实施形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特别体现在紧凑的结构。另外,通过这样的构 造确保了重绕筒管在导纱管上的可靠固定。还保证了通过相应控制活塞 驱动装置,可以使重绕筒管始终积极地移动在一个规定的、在任何时刻 都可重现的路程。

如权利要求2所述,在有利的实施例中规定了,活塞驱动装置被构造 成气动缸形式,其中,活塞驱动装置的活塞室通过一气压管路以及一通 过工位计算机规定控制的换向被接到一个压缩空气源上。即重绕筒管 可以根据需要即按照工位计算机的相应信号通过活塞移动和由此引起的 活塞杆移出而快速可靠地移入预定的工作位置。

根据权利要求3,还有利地规定了,气动缸的活塞回程是以施加弹簧 力的方式实现的。就是说,气动缸在环形腔侧具有一个弹簧件如螺旋弹 簧。一旦活塞室通过换向阀被切换到无压力状态,螺旋弹簧就将气动缸 的活塞压回到初始位置中。这样构造的气动缸原则上是早已公知的并且 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另外,按规定控制这样的气动缸的成本保持在 合理范围里。就是说,用于重绕筒管的这样的移动装置的构造成本相当 低,因此,移动装置的成本低廉。

在一个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替换实施例中规定了,活塞驱动装置在活 塞室侧可通过一个弹簧件接受作用力并且活塞或活塞杆可通过一个可开 闭的锁定机构被固定住。在这种情况下,活塞返回通过导纱管的往复驱 动机构来实现,该往复驱动机构在落筒位置上又使弹簧件张紧。

如权利要求5所述,在有利的实施形式中,锁定机构还通过一条控制 线与工位计算机连接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在“释放活塞杆”的意义上受力。 这样一来,重绕筒管可以承受弹簧力作用地从其静止位置移入其重绕位 置。

在这里,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实施例是用于活塞驱动装置或其传 动机构的成本最低廉的变型方案。

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个导向锁定套与活塞驱动装置的活塞杆连接, 该导向锁定套的外径与重绕筒管的内径相互协调。导向锁定套还具有一 个用于导纱管的通孔。这意味着,导向锁定套通过其通孔可相对导纱管 轴向移动地支承着并且又可靠地固定重绕筒管。

根据权利要求7,为了把重绕筒管固定在导向锁定套上,设置一个径 向作用的夹紧机构。例如成开口弹簧圈形式的夹紧机构的外径在不受力 状态下略微大于重绕筒管的内径。此外,例如能由弹簧或塑料制成的 弹簧圈有利地具有一个环形的凸缘,它同在重绕筒管内表面上的一个对 应凹槽具有形状配合的对应关系。

此外,导向锁定套如权利要求8所述地具有一个弹性止挡,该止挡限 制了重绕筒管的轴向插入。此外,由于止挡的弹性材料如橡胶,所以, 防止了重绕筒管在移动到导向锁定套上时可能受损。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如权利要求9、10所规定地,导纱管和活 塞驱动装置被固定在一个滑座上。在这里,滑座可移动地安置在一个支 承壳体里并且可借助一台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滑座连接的步进马达平行 于离心纺纱件的中心轴线地移动。在这里,步进马达如此通过工位计算 机按规定来控制,即一方面在纺纱过程里,导纱管可以被往复移动并降 低并且由此保证了纱线有规律地堆叠在离心纺纱件的内壁上,另一方面, 重绕筒管根据需要可被带入一个在离心纺纱件下面的落筒位置上并在那 里转交给一个相应的输送机构如交给输送单圆盘。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可以从以下结合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中得到,其中:

图1A用前视图表示本发明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它有一个定位在其初 始位置上的导纱管以及一个用于使重绕筒管移动的驱动机构,其中,重 绕筒管相对导纱管被定位在其静止位置上;

图1B表示根据图1A的离心纺纱装置,其中,重绕筒管借助驱动机构 相对导纱管移入其重绕位置并且导纱管被降入落筒位置;

图2A以局剖侧视图表示导纱管及所属的往复驱动机构以及一个成气 动缸形式的且用于使重绕筒管相对导纱管移动的驱动机构;

图2B表示一个活塞驱动装置的替换实施例,例如它可被用于使重绕 筒管相对导纱管移动;

图3放大表示用于把重绕筒管固定在活塞驱动装置的活塞杆上的导 向锁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1B以局剖前视图示意表示一个总体用标记1表示的离心式纺纱 装置。这种离心式纺纱装置1与离心式纺纱机有关地是早就已知的并且例 如在WO98/11284中就已相当详尽地描述了。
如这些图所示,这样的离心式纺纱装置1分别有一个离心纺纱件3, 该纺纱件在纺纱过程中可通过磁性轴承4可转动地支承在一个纺纱罩2中 并通过一个独立电磁驱动机构5被驱动并且以高转速转动。在这里,出于 经济考虑,离心纺纱件3的独立电磁驱动机构5通常设置在一个成颈状收 缩的区域里。
离心式纺纱装置1还有一个用于牵伸喂入材料18的牵伸装置6、一个 可借助信号线20与工位计算机19连接的且用于监测运行的喂入材料18的 传感器13以及一个导纱管7,该导纱管嵌入离心纺纱件3里并且借助一个 特殊的驱动机构可以沿离心纺纱件3的轴向移动。
就是说,在离心纺纱件3的上方设有一个支承壳体17,在该支承壳体 之上或之中,可移动地设置着一个滑座16。在这里,滑座16通过一条齿 形带23与一步进马达8连接,该步马达机又通过一信号线35与一工位计算 机19相连。
如此控制步进马达8,即导纱管7在纺纱过程中始终往复移动并且同 时能够轴向向下移动。
此外,一个带有缸体14的活塞驱动装置10固定在滑座16上。如果用 于使重绕筒管9相对导纱管7移动的活塞驱动装置10如图2A所示地成气动 缸形式,则它具有一个活塞室24,该活塞室通过一气压管路27和一个两 位三通换向阀22与一压缩空气源30连接。在环形腔侧,活塞驱动装置10 具有一个弹簧件28如螺旋弹簧。一旦活塞室24被切换到无压力,则弹簧 件28将活塞驱动装置10的活塞11压回其初始位置。活塞驱动装置10的活 塞11和相接的活塞杆12例如成一体构件的形式并且具有一个居中设置的 通孔36,导纱管7穿过该通孔。
在图2B中示出了一个用于活塞驱动装置10的替换实施例。在这个活 塞驱动装置10中,在活塞室侧设有一个弹簧件40,它在使“活塞杆移出” 的意义上对活塞11持续施力。此外,设有一个可控的锁定机构41,它通 过一控制线43与工位计算机19连接。
在活塞驱动装置10的活塞杆12上固定着一个导向锁定套31,该导向 锁定套31也有一个通孔40,导纱管7穿过该通孔。另外,导向锁定套31具 有一个夹紧机构32,该机构嵌入重绕筒管9的一对应凹槽33里并同时可靠 地调整它。
此外,导向锁定套31具有一个设置于端侧上的弹性止挡34,以通过 该止挡来防止重绕筒管9在移动到导向锁定套31上是被压缩并由此受损。
该装置的功能如下:
在纺纱过程里,给一个设置在离心纺纱件3上方的纤维条子牵伸装置 如牵伸装置6供应喂入材料18。喂入材料18例如是由(未示出的)条筒中 抽出的纤维条子或者是由(从未示出的)锭筒中退绕出的粗纱,这样的 喂入材料按照所需的支数在牵伸装置6中被牵伸并且通过导纱管7被送入 高速转动的离心纺纱件3里,在这里,它在形成一个转动的纱线脚的情况 下贴在转动的离心纺纱件3的内壁25上并同时获得其最终的捻度。就是 说,由于加捻而形成的纱线通过导纱管7被定位在离心纺纱件3的内壁25 上,从而形成一个规定的纱线卷装,即所谓的纱饼。在纺纱过程中和进 而在获得最好起始于离心纺纱件3的离心罐底面26区域里的纱饼的过程 中,通过步进马达8使导纱管7上下振动运动并同时连续降低。纺成纱线 由此按照所谓的管纱卷绕形式暂时存储在离心纺纱件3的内壁25上。
如果堆叠在离心纺纱件3内壁25上的纱线卷装已达到预定可调的尺 寸,或者如果出现了通过传感器13检测到的断纱,则起动一个重绕过程。 这意味着,固定在滑座16上的导纱管7通过步进马达8的相应控制先移入 其往复行程的下一个上死点。随后,工位计算机19通过信号线21如此控 制两位三通换向阀22,即活塞驱动装置10的活塞室24通过气压管路27完 全与压缩空气源30连通。活塞驱动装置10的活塞11和进而活塞杆12此时 沿方向R相对导纱管7移动。固定在活塞杆上的且本身固定着重绕筒管9的 导向锁定套31与活塞杆12一起移动。这意味着,重绕筒管9从其静止位置 37经过导纱管7口地移入重绕位置38。
当转动的纱线脚交叉时,纱线被固定在重绕筒管9上并因而触发重绕 过程。同时,通过工位计算机19来控制一个设置在牵伸装置6区域里的(未 示出的)粗纱停止机构,该机构中断继续输入喂入材料18。
由重绕而出现的管纱随后被落筒并且例如被供给一个接在后面的 (未示出的)络筒机。
就是说,一旦纱饼被卷绕到重绕筒管9上,则如此控制步进马达8, 即滑座16和进而导纱管7被移入一个位于离心纺纱件3下面的落筒位置39 中。在落筒位置39中,管纱被转交给一个输送机构如一个配备有承接芯 杆的输送单圆盘并从另一个输送圆盘手中接过一个新的重绕筒管9。随 后,导纱管7又返回其初始位置并且开始一个新的纺纱过程。
如果代替图2A所示的成气动缸10形式的活塞驱动装置的实施例地采 用如图2B所示的活塞驱动装置的变型方案,也出现了相应的过程。就是 说,如果采用这样一个活塞驱动装置10,即其活塞11通过一个设置在活 塞室侧的弹簧件40来承受作用力。则在这种情况下,工位计算机19在重 绕筒管9要从其静止位置转入重绕位置时代替换向阀地通过控制线43控 制锁定机构41。
锁定机构41的锁销42随后通过电磁方式回撤并且活塞驱动装置10的 活塞11在弹簧件40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直到它移到最好是弹性的止挡44 上,该止挡限定出重绕位置38。
在纱线卷装重绕和由此产生的管纱落筒后,活塞驱动装置10的弹簧 件40被重新张紧。重新张紧弹簧件40最好在接过一个新的重绕筒管之后 完成。就是说,借助导纱管的往复驱动机构,重绕筒管移向其输送圆盘 并同时压缩弹簧件40。被压缩的弹簧件40随后通过锁定机构41被重新固 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