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纺纱装置

申请号 CN03806478.2 申请日 2003-03-18 公开(公告)号 CN1643194A 公开(公告)日 2005-07-20
申请人 索若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卡尔-赫恩茨·布鲁斯; 卡尔·克尔兹;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纺纱 装置,它具有一个可绕一转动轴线转动地 支撑 的离心纺纱件,该离心纺纱件具有一个离心件底面、一个设置在离心件底面中的离心件颈部、一个安装在该离心件颈部上的电磁驱动机构以及一个可平行于转动轴线移动地支撑的并穿过该离心件颈部突入该离心纺纱件中的导纱管。本发明规定,在导纱管(7)上可移动地设有一个穿过该离心纺纱件(3)的离心件颈部(24)的重绕筒管(9),该导纱管(7)和/或该离心纺纱件(3)可如此轴向移动,即可以在该离心纺纱件(3)的内壁(25)上建立一个起始于该离心件底面(26)的并具有管纱卷绕的 纱线 卷装(15)。
权利要求

1、一种纺纱装置,它具有一个可绕一转动轴线转动地支撑的离心纺 纱件,该离心纺纱件具有一个离心件底面、一个设置在该离心件底面中 的离心件颈部、一个安装在该离心件颈部上的电磁驱动机构以及一个可 平行于转动轴线移动地支撑的并穿过该离心件颈部突入该离心纺纱件中 的导纱管,其特征在于,在该导纱管(7)上可移动地设有一个穿过该离 心纺纱件(3)的离心件颈部(24)的重绕筒管(9),该导纱管(7)和 /或该离心纺纱件(3)可如此轴向移动,即可以在该离心纺纱件(3)的 内壁(25)上建立一个起始于该离心件底面(26)的并具有管纱卷绕的 纱线卷装(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监测运行 的喂入材料(18)的传感器(13),该传感器当在纺纱过程中的断纱时 触发重绕过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监测转动 的纱线脚(28)的传感器(13A),该传感器当在纺纱过程中的断纱时触 发一个重绕过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纱线开散 机构(14),该机构在纺纱过程中的断纱后或在重绕过程中的卷装中断 后允许由外部起动一个重绕过程。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在重绕过程后出 现的管纱可通过一个位于该离心纺纱件(3)的离心件底面(26)的对面 的离心件开口(27)被取出。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短纤维纱的制造,公开了各种方法。

背景技术

除了环锭纺纱和气流纺纱外,例如离心式纺纱是一种早就知道的纺 纱方法。在这里,离心式纺纱原则上被分为两个不同的纺纱类型,即所 谓的单级纺纱和所谓的两级纺纱。
在这两个纺纱类型中,首先,一个喂入材料即或是储备在条筒里的 纤维条子或是以粗纱筒形式提供的粗纱,在一个适合所需的纱线支数的 牵伸装置中被牵伸并且通过可轴向移动地支撑的导纱管被送入一个以高 转速转动的离心纺纱件中。此外,从导纱管口出来的喂入材料在形成纱 线脚的情况下贴在离心件内壁上并且被离心件内壁带动。这意味着,纤 维材料通过随离心纺纱件转动的纱线脚的旋转获得了加捻。
因此捻度配置而形成的纱线通过可往复移动且可轴向移动地支撑的 导纱管被堆叠到离心件内壁上并在那里构成纱线卷装,即所谓的纱饼。
此外,在单级纺纱中,喂入材料的供应速度与离心转速相互协调, 从而以纱饼形式堆叠的纱线已经具有最终捻度并且能够在随后的一道工 序中被绕到一个如在导纱管上准备好的或从下方插入离心纺纱件中的重 绕筒管上。在重绕过程里出现的管纱随后借助一个在生产过程中紧接在 后面的络筒机被卷绕成大体积的交叉卷绕筒子。
但是,关于离心式纺纱,不仅知道了两种不同的纺纱方法,而且也 知道了许多个只是局部构造不同的纺纱装置。
例如,在DE4208039A1中描述了一种离心式纺纱装置,它具有一个管 状的并支撑在磁性轴承里的离心纺纱件,该纺纱件具有一个居中布置的 电磁离心驱动机构。这样构成的离心式纺纱装置不仅能很好地从上方接 近,也能很好地从下方接近,因此,重绕筒管或是如DE4208039A1所述能 够从下方被插入离心纺纱件中,或是如DE19523835A1所述可移动地安置 在导纱管上并因而从上方被插入离心纺纱件里。尽管这样的管状纺纱件 容易接近,但它们具有明显的缺点,即由于它们的结构而需要耗费相当 多的能量。就是说,其转子在最大直径区域里包括该管状离心纺纱件的 驱动机构的位置造成相当不利的耗能。
如果使用所谓的离心罐,就是说,如果采用这样的离心件,即该离 心件有一个颈部,该离心纺纱件的电磁驱动机构就安装在该颈部上,则 耗能情况要好得多。
具有这样构造的离心纺纱罐例如由WO98/11284公开了。
在这个已知的离心式纺纱装置中,重绕筒管通过一个在离心件颈部 对面的离心罐开口被送入离心纺纱件中并且形成的管纱通过该离心罐开 口被取出。为了确保有规律地将堆叠到离心纺纱罐的内壁上的纱线卷装 绕到移入重绕位置的重绕筒管上,在这种已知的离心式纺纱装置中,纱 饼堆叠从下往上进行。就是说,在纺纱过程结束时,当导纱管已经到达 其靠近离心纺纱件底面的上终点位置时,开始进行借助重绕筒管的重绕 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纱线卷装从上到下地即在筒管头上开始被绕到重 绕筒管上。
但是,对这样的离心式纺纱装置来说,如果在重绕过程中出现所谓 的卷装中断,则出现了大麻烦。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下部区域里还附着 在离心纺纱件内壁上的纱线卷装残余经常防碍从离心纺纱件上取下已部 分绕有纱线的重绕筒管。这意味着,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停住有关的 离心纺纱罐并首先进行清理。
此外,对这种已知的离心式纺纱装置来说,所形成的管纱被证实是 有缺陷的,因为这样的管纱的卷绕方向不同于在环锭纺纱机上纺成的管 纱。
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接在后面的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整理装置在大 多情况下按照环锭纺成管纱来调定,所以,这样的离心纺成管纱的整理 通常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离心式纺纱装置,它 不具有上述缺点并且尤其是能够制造出几乎与环锭纺成管纱无区别的管 纱。
根据本发明,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装置来完成该任务。
本发明的有利实施形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的纺纱装置通过简单方式成功避免了已知纺纱装置的缺点。 就是说,在重绕过程后形成的管纱例如是象在环锭纺纱机上制成的管纱 那样构成的并因而能够顺利地用常见的络筒技术来处理。另外,在按本 发明设计的离心式纺纱装置中,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纱饼的最后堆叠的 纱层,从而根据需要,例如在纺纱过程中的断纱后或在重绕过程中的卷 装中断后,随后都能从外部起动重绕过程。此外,在这样的外部起动重 绕过程时调节的纱线辅助系统比较短,因此,出现的管纱可以随后基本 没有残余地在络筒机上退绕。此外,在外部起动重绕过程后出现的管纱 可以总是顺利地从离心纺纱件中被取出。就是说,由于卷装中断而留在 离心纺纱件中的纱线卷装残余决不会干扰管纱落筒过程并且它对或许随 后的第二次外部起动卷绕来说是用得上的。
如权利要求2所述,在有利的实施形式中设有一个传感器,它监测运 行的喂入材料。最好定位在牵伸装置和导纱管之间的传感器通过一条信 号线与一个相应的控制器且最好是工位计算机连接,因而,在断纱的情 况下,就能顾及到例如停止继续将纤维材料送入离心纺纱件以及起动一 个重绕过程。不过,在替换实施形式中,传感器也可以如权利要求3所述 地安置在离心纺纱件的下面并因此监测转动的纱线脚。在这种情况下, 传感器也通过一条信号线与工位计算机连接,该计算机用于在断纱的情 况下停止将纤维材料送入离心纺纱件中并且起动一个重绕过程。
此外,如权利要求4所述,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设有一个纱线开散机 构,它可以按规定被调整到纱线卷装的卷绕锥面上并且进而起动与离心 罐一起转动的纱线卷装被卷绕到安置在导纱管上的并在重绕位置上准备 好的重绕筒管上的重绕过程。纱线开散机构不仅在纺纱过程中的断纱之 后投入使用,而且在重绕过程中的卷装中断后也投入使用。在这两种情 况下,纱线开散机构被调整到随纺纱离心罐一起转动的纱线卷装的卷绕 锥面上并同时起动一个重绕过程。
此外,在有利的实施例中规定了,成品管纱的落筒通过位于离心件 颈部对面的离心件开口来完成(权利要求5)。这样一来,离心纺纱件的 颈部区域可以保持较小,这尤其对纺纱装置的能耗产生积极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从以下结合附图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得到本发明的其它细节。
在唯一的图中示意示出了一个未详细示出的离心式纺纱机的一个总 体用标记1表示的离心式纺纱装置。这种配备有一个所谓的离心罐的离心 式纺纱装置1原则上是已知的并且例如在WO98/11284中相当详尽地描述 了。
这样的离心式纺纱装置1最好具有一个可转动地安置在纺纱罩2中的 离心纺纱件3,该离心纺纱件支撑在轴承4中并且通过一个电磁驱动机构5 由单台电机来驱动。此外,轴承4最好是磁性轴承,例如成永磁体轴承的 形式。
离心式纺纱装置1还有一个可移入离心纺纱件3中的导纱管7。一个仅 示意画出的驱动机构8与导纱管7相接,该驱动机构赋予导纱管7以往复运 动并且导纱管7同时可以相对离心纺纱件3轴向移动。
在导纱管7上,例如在一个围绕导纱管7的气动缸10的空心活塞杆上 可移动地支撑着一个重绕筒管9。气动缸10在这里通过一条相应的气压管 线被接到一个(未示出的)压缩空气源上,一个如两位两通换向阀22 被接入该气压管线里。如图所示,阀22通过一条控制线21与工位计算机 19连接。
如图所示,重绕筒管9在正常的纺纱过程里通过气动缸10相对导纱管 7被固定在一个静止位置11上,并且例如为了起动重绕过程,它能够移入 一个用虚线表示的重绕位置12中。
此外,离心式纺纱装置1具有一个用于探测断纱的传感器13。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监测运行的喂入材料18的传感器13安置在牵伸 装置6的下面并且通过一条信号线20被接到一个纺纱工位固有的控制器 19上。
在图中用虚线示出了这样的传感器的一个替换实施例。在这里,也 通过一条信号线20A与工位计算机相连的传感器13A例如成光扫描器的形 式并且它监测转动的纱线脚28的运行。
此外,为了例如在纺纱过程中的断纱后或在重绕过程中的卷装中断 后起动重绕过程,设有一个纱线开散机构14。在这里,纱线开散机构14 具有一个可被调整到纱线卷装(yarn package)15的卷绕锥面29上的刀 刃16以及一个在轴向上嵌在刀刃16上的导纱轮廓部17,该导纱轮廓部可 通过一个驱动机构23平行于离心罐内壁25地移动。如图所示,纱线开散 机构14的驱动机构23通过一条控制线路30与纺纱位置固有的控制器19即 所谓的工位计算机连接并且可以通过该控制器按规定来控制。
该装置的功能如下:
一个设置在离心纺纱件3上方的纤维条子牵伸装置如牵伸装置6从( 未示出的)条筒中接受纤维条子或由(也未示出的)粗纱筒管中接受喂 入材料18。喂入材料18例如粗纱按照理想的支数被牵伸并且通过导纱管7 被送入离心纺纱件3里,在这里,它在形成转动的纱线脚28的情况下贴在 转动的离心纺纱件3的内壁25上并同时获得加捻。就是说,由于加捻而形 成的纱线通过导纱管7被定位在离心纺纱件3的内壁25上,从而出现一个 规定的纱线卷装,即所谓的纱饼15。在纺纱过程中和进而在获得起始于 离心纺纱件3的离心罐底面26区域里的纱线卷装15的过程中,导纱管7通 过驱动机构8上下振动运动并同时在离心罐开口27方向上连续降低。纺成 纱线由此按照所谓的管纱卷绕形式暂时存储在离心纺纱件3的内壁25上。
如果纱线卷装15已达到预定可调的尺寸,则起动一个重绕过程。这 意味着,导纱管7通过驱动机构8先移入其往复运动行程的下一个上死点 中并且重绕筒管6随后通过气动缸10从静止位置11移入在转动的纱线脚 28区域里的重绕位置12。当转动的纱线脚28交叉时,纱线被固定在重绕 筒管9上并同时开始重绕过程。同时,通过控制器19来控制一个设置在牵 伸装置6区域里的(未示出)粗纱停止机构,该机构停止粗纱18的继续输 入。
通过重绕而形成的管纱随后通过离心罐开口27被络筒并且例如被送 往一个后续的络筒机。
如果在纺纱过程中出现断纱,则传感器13或13A上检测到这样的断 纱并且通过信号线20或20A马上报告控制器19。控制器19随后马上起动粗 纱停止机构并且还使导纱管7移入其往复行程的下一个上死点。随后,控 制器19通过信号线21起动换向阀22并通过信号线30起动纱线开散机构14 的驱动机构23。换向阀22则用于使气动缸10驱使重绕筒管9从其静止位置 11移入其重绕位置12,而驱动机构23使纱线开散机构14平行于内壁25地 进入离心纺纱件3。
纱线开散机构14最后以其刀刃16贴在纱线卷装15的卷绕锥面29上。 当刀刃16贴在卷绕锥面29上时,一个纱线卷缩从随离心纺纱件3转动的纱 线卷装15中散出来,该纱线卷缩围绕重绕筒管9并因而起动重绕过程。尽 管纱线开散机构14的刀刃16几乎接触到离心纺纱件3的内壁25,但也无法 总是避免纱饼15的一些卷绕层位于刀刃16的下面。这些卷绕层在重绕过 程中通过导纱轮廓部17被升向重绕筒管9的方向并被转交给该重绕筒管。 这样一来,避免了纱线开散机构14被过度卷绕。
在重绕过程里,原来堆在离心纺纱件3的内壁25上的纱线卷装15被重 绕到在重绕位置12上做好准备的重绕筒管9上并由此构成管纱。
(未示出的)管纱随后通过离心罐开口27被取出并且被转交给一个 后置的纺织机且最好是络筒机,以便继续加工。
当在重绕过程中出现卷装中断时,也使用纱线开散机构14。就是说, 如果只能将部分纱线卷装15卷绕到重绕筒管9上,在这种情况下,也随后 落出部分卷绕的管纱并且将一个新的重绕筒管9定位在导纱管7上的重绕 位置上,纱线开散机构14又借助其驱动机构23移入离心纺纱件3里并且开 始一个新的重绕过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