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结剂组合物及用其形成的粘结片

申请号 CN200780010290.6 申请日 2007-02-21 公开(公告)号 CN101405361A 公开(公告)日 2009-04-08
申请人 琳得科株式会社; 发明人 荒井隆行; 樫尾干广; 高田十志和;
摘要 本 发明 使用含有(A)直链状分子贯穿至少两个环状分子的开口部分,上述环状分子具有 反应性 基团,且上述直链状分子的两末端具有封端基团的聚轮烷,及(B)具有2个以上可与上述反应性基团反应的官能团的粘结性高分子的粘结剂组合物,或者含有(A)直链状分子贯穿至少两个环状分子的开口部分,上述环状分子具有反应性基团,且上述直链状分子的两末端具有封端基团的聚轮烷、(B′)具有2个以上反应性基团的粘结性高分子及(C)具有2个以上可与上述(A)的反应性基团及上述(B′)的反应性基团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的粘结剂组合物形成粘结片的粘结剂层。由此,可以提供具有柔软性优良,并且凝胶率高、有耐久性的粘结剂层的粘结片,以及构成该粘结剂层的粘结剂组合物。
权利要求

1、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成分(A)以及(B):
(A)直链状分子贯穿至少两个环状分子的开口部分,上述环状分 子具有反应性基团,且上述直链状分子的两末端具有封端基团而成的 聚轮烷,
(B)具有2个以上可与上述反应性基团反应的官能团的粘结性高 分子。
2、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成分(A)、(B′)以及 (C):
(A)直链状分子贯穿至少两个环状分子的开口部分,上述环状分 子具有反应性基团,且上述直链状分子的两末端具有封端基团而成的 聚轮烷,
(B′)具有2个以上反应性基团的粘结性高分子,
(C)具有2个以上可与上述(A)的反应性基团及上述(B′)的 反应性基团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反性基 团是选自羟基、羧基及胺基的至少一种基团。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官能团 是选自异氰酸酯基、环基及氮丙啶基的至少一种官能团。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 述粘结性高分子的质量平均分子量为1,000~2,000,000。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 述粘结性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0℃以下。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 述聚轮烷的环状分子是选自环状聚醚、环状聚酯、环状聚醚胺及环状 聚胺的至少一种分子。
8、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 述聚轮烷的环状分子是选自α-环糊精、β-环糊精及γ-环糊精的至少 一种分子。
9、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 述聚轮烷,含有引入了高分子链和/或取代基的环糊精作为上述环状分 子。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 述聚轮烷的直链状分子是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异戊二烯、聚 异丁烯、聚丁二烯、聚四氢呋喃、聚丙烯酸酯、聚二甲基氧烷、聚 乙烯及聚丙烯的至少一种分子。
11、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上述聚轮烷的直链状分子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300,000。
12、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上述聚轮烷的封端基团是选自二硝基苯基类、环糊精类、金刚烷基类、 三苯甲基类、荧光素类、芘类及蒽类的至少一种基团。
13、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上述聚轮烷的封端基团是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0的高分子 主链或侧链
14、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聚轮烷的 环状分子是α-环糊精,上述聚轮烷的直链状分子是聚乙二醇、上述聚 轮烷的封端基团是金刚烷基、上述粘结性高分子是丙烯酸酯共聚物。
15、具有使用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形成 的粘结剂层的粘结片。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粘结片,其特征在于粘结剂层的凝胶率为 70%以上。
17、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粘结片,其特征在于粘结片的基于 JIS Z0237的保持是70,000秒后上述粘结片的位移量在100μm以 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具有柔软性(应松弛性)优良的粘结剂层的粘结片, 以及构成该粘结剂层的粘结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粘结片因基材的尺寸变化或粘结片所粘贴的被粘接物尺寸变化而 产生应力时,会导致经过一定时间后粘结片从被粘接物上剥离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必须吸收、缓和上述应力,作为其解决方法之一, 一般会想到提高粘结剂层柔软性的方法。
以往,为了赋予粘结剂以柔软性,采用例如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 (Tg)低的主制剂、添加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的低分子量聚合物、 添加增塑剂(液体成分)、降低交联剂含量等方法(参见专利文献1~ 3)。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以往的粘结剂的凝胶率都低,当粘结片的基材或粘结 片所粘贴的被粘接物的尺寸变化所导致的应力大时,存在耐久性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些现状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柔软性优良,并且 具备凝胶率高、有耐久性的粘结剂层的粘结片,以及构成该粘结剂层 的粘结剂组合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粘结剂组合物,其中含 有(A)直链状分子贯穿至少两个环状分子的开口部分,上述环状分子 具有反应性基团,且上述直链状分子的两末端具有封端基团而成的聚 轮烷(polyrotaxane),及(B)具有2个以上可与上述反应性基团反 应的官能团的粘结性高分子(发明1)。
另外,其次本发明提供一种粘结剂组合物,其中含有(A)直链状 分子贯穿至少两个环状分子的开口部分,上述环状分子具有反应性基 团,且上述直链状分子的两末端具有封端基团而成的聚轮烷、(B′) 具有2个以上反应性基团的粘结性高分子及(C)具有2个以上可与上 述(A)的反应性基团及上述(B′)的反应性基团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 物(发明2)。
使用上述发明(发明1、2)涉及的粘结剂组合物得到的粘结剂, 由于聚轮烷的环状分子和粘结性高分子进行键合,环状分子在聚轮烷 的直链状分子上自由移动,从而使粘结剂富于柔软性。另外,作为该 粘结剂,可以提高凝胶率,能够形成耐久性优异的粘结剂。
在上述发明(发明1、2)中,优选上述反性基团是选自羟基、羧 基及胺基的至少一种基团(发明3)。
在上述发明(发明1、2)中,优选上述官能团是选自异氰酸酯基、 环基及氮丙啶基的至少一种官能团(发明4)。
在上述发明(发明1~4)中,上述粘结性高分子的质量平均分子 量优选为1,000~2,000,000(发明5)。
在上述发明(发明1~5)中,上述粘结性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温 度(Tg)优选为50℃以下(发明6)。
在上述发明(发明1~6)中,优选上述聚轮烷的环状分子是选自 环状聚醚、环状聚酯、环状聚醚胺及环状聚胺的至少一种分子(发明 7),或者是选自α-环糊精、β-环糊精及γ-环糊精的至少一种分子 (发明8)。
在上述发明(发明1~8)中,对于上述聚轮烷,上述环状分子可 以含有高分子链和/或被引入了取代基的环糊精(发明9)。根据所述 发明,通过选择高分子链或取代基,可以提高聚轮烷的溶解性及与上 述粘结性高分子的相容性。
在上述发明(发明1~9)中,优选上述聚轮烷的直链状分子是选 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异戊二烯、聚异丁烯、聚丁二烯、聚四氢 呋喃、聚丙烯酸酯、聚二甲基氧烷、聚乙烯及聚丙烯的至少一种分 子(发明10)。
在上述发明(发明1~10)中,上述聚轮烷的直链状分子的数均 分子量优选为3,000~300,000(发明11)。
在上述发明(发明1~11)中,优选上述聚轮烷的封端基团是选 自二硝基苯基类、环糊精类、金刚烷基类、三苯甲基类、荧光素类、 芘类及蒽类的至少一种基团(发明12),或者是数均分子量为1,000~ 1,000,000的高分子主链或侧链(发明13)。
在上述发明(发明1)中,优选上述聚轮烷的环状分子是α-环糊 精,上述聚轮烷的直链分子状分子是聚乙二醇、上述聚轮烷的封端基 团是金刚烷基、上述粘结性高分子是丙烯酸酯共聚物(发明14)。
第三,本发明提供具有使用上述发明(发明1~14)中任一项所 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形成的粘结剂层的粘结片(发明15)。
优选上述发明(发明15)中涉及的粘结片的粘结剂层的凝胶率为 70%以上(发明16)。
作为上述发明(发明15~16)中涉及的粘结片,优选上述粘结剂 层的基于JIS Z0237的保持力是70,000秒后上述粘结片的位移量在 100μm以上(发明17)。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具备柔软性优良,并且凝胶率高、有耐久 性的粘结剂层的粘结片,以及构成该粘结剂层的粘结剂组合物。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的粘结剂组合物的概念 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的粘结剂组合物的概念 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的粘结剂组合物是粘结剂组合物(1), 其中含有(A)直链状分子贯穿至少两个环状分子的开口部分,上述环 状分子具有反应性基团,且上述直链状分子的两末端具有封端基团而 成的聚轮烷,及(B)具有2个以上可与上述反应性基团反应的官能团 的粘结性高分子。通过使用该粘结剂组合物(1),可以得到聚轮烷的 环状分子和粘结性高分子直接键合形成的粘结剂层。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的粘结剂组合物是粘结剂组合物 (2),其中含有(A)直链状分子贯穿至少两个环状分子的开口部分, 上述环状分子具有反应性基团,且上述直链状分子的两末端具有封端 基团的聚轮烷,及(B′)具有2个以上反应性基团的粘结性高分子及 (C)具有2个以上可与上述(A)的反应性基团及上述(B′)的反应 性基团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通过使用该粘结剂组合物(2),可以 得到聚轮烷的环状分子和粘结性高分子通过化合物间接键合而形成的 粘结剂层。
粘结剂组合物(1)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即,将如图1所示那 种直链状分子L贯穿具有反应性基团R1的至少两个环状分子T的开口 部分,该直链状分子L的两末端具有封端基团BL而成的聚轮烷((A) 成分),和具有2个以上可与该聚轮烷的反应性基团R1反应的官能团 R2的粘结性高分子((B)成分)进行混合。
另外,粘结剂组合物(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即,将如图2 所示那种直链状分子L贯穿具有反应性基团R1的至少两个环状分子T 的开口部分,该直链状分子L的两末端具有封端基团BL而成的聚轮烷 ((A)成分)、具有2个以上反应性基团R3的粘结性高分子((B′) 成分)和具有多个可与反应性基团R1及反应性基团R3反应的官能团R4, 即二官能以上的化合物((C)成分)进行混合。
上述(A)成分可以通过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 2005-154675中记载的方法)获得。
(A)成分的直链状分子L是可以被包合在环状分子T中,不是通 过共价键等化学键而是机械结合形成一体的分子或物质,只要是直链 状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还有,在本说明书中,“直链状分子”中 的“直链”是指实质上为“直链”。即,只要环状分子T可以在直链 状分子L上移动,直链状分子L也可以具有支链。
作为(A)成分的直链状分子L,例如优选聚乙二醇、聚丙二醇、 聚异戊二烯、聚异丁烯、聚丁二烯、聚四氢呋喃、聚丙烯酸酯、聚二 甲基硅氧烷、聚乙烯、聚丙烯等,这些直链状分子L也可以在粘结剂 组合物中混合2种以上。
(A)成分的直链状分子L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3,000~300,000, 特别优选为10,000~200,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0~100,000。如果 数均分子量不足3,000,则环状分子T在直链状分子L上的移动量变 小,粘结剂可能得不到足够的柔软性。另外,如果数均分子量超过 300,000,则可能导致(A)成分对溶剂的溶解性或者与(B)成分或(B′) 成分的相容性变差。
作为(A)成分的环状分子T,只要能包合上述直链状分子L、在 上述直链状分子L上可移动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还有,在本说明 书中,“环状分子”中的“环状”是指实质上为“环状”。即,只要 能在直链状分子L上移动,环状分子T可以不是完全的闭环,例如可 以是螺旋结构。
作为(A)成分的环状分子T,优选环状聚醚、环状聚酯、环状聚 醚胺、环状聚胺等环状聚合物、或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 等环糊精,这些环状分子T可以在(A)成分中或粘结剂组合物中混合 2种以上。
作为环状聚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冠醚或其衍生物、杯芳 或其衍生物、环蕃或其衍生物、穴醚或其衍生物等。
上述环糊精可以是被引入了可使(A)成分的溶解性得到提高的高 分子链和/或取代基的物质。作为所述高分子链,例如可以列举氧化亚 乙基链、烷基链、丙烯酸酯链等。该高分子链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 100~10,000,特别优选为400~2,000。
另一方面,作为上述取代基,例如可以列举乙酰基、烷基、三苯 甲基、甲苯磺酰基、三甲基硅烷基、苯基等。
上述高分子链或取代基对环糊精的羟基的引入率(取代度)优选 为10~90%,特别优选为30~70%。引入率不足10%时,(A)成分的 溶解性提高不足,如果引入率超过90%,则(A)成分的反应性基团R1 的含有率变低,可能导致(A)成分不能与上述(B)成分或(C)成分 进行充分反应。
(A)成分的环状分子T所具有的反应性基团R1优选例如羟基、羧 基、胺基等,这些反应性基团R1可以在(A)成分中混合2种以上。
上述反应性基团R1在环状分子T中的引入率优选为4~90%,特别 优选为20~70%。如果引入率不足4%,则可能导致(A)成分不能与上 述(B)成分或(C)成分进行充分反应。另一方面,如果引入率超过 90%,则可能导致粘结剂的柔软性得到不到保证。
作为(A)成分的封端基团BL,只要是能够保持环状分子T通过 直链状分子L被串起形状的基团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这种基 团,可以列举体积大的基团、离子性基团等。
具体来说,(A)成分的封端基BL优选为二硝基苯基类、环糊精 类、金刚烷基类、三苯甲基类、荧光素类、芘类及蒽类等,或者数均 分子量为1,000~1,000,000的高分子主链或侧链等。这些封端基BL 可以在(A)成分中或粘结剂组合物中混合2种以上。
作为上述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0的高分子,例如可以列 举聚酰胺、聚酰亚胺、聚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等。
该粘结剂组合物(1)(或(2))中的(A)成分的使用量可以进 行适当选择以使粘结剂得到良好的柔软性、粘接力、保持力等,但是 相对于(B)成分(或(B′)成分)100质量份,通常选定为1~50质 量份,优选5~35质量份。
该粘结剂组合物(1)中的(B)成分,及该粘结剂组合物(2)中 的(B′)成分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发挥所希望的粘结性即可。 例如,可以列举聚氨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等。
(B)成分及(B′)成分的质量平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 2,000,000,特别优选为100,000~1,500,000,进一步优选为 300,000~1,200,000。如果质量平均分子量不足1,000,则可能导致 粘结剂的柔软性及耐久性不足。另一方面,如果质量平均分子量超过 2,000,000,则可能导致与(A)成分的相容性差,不能充分保证粘结 剂的柔软性。
另外,(B)成分及(B′)成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 50℃以下,特别优选为30℃以下。如果玻璃化转变温度(Tg)超过50 ℃,则可能导致与(A)成分的相容性变差,不能体现粘结剂的充分的 柔软性。
(B)成分所具有的官能团R2优选为例如异氰酸酯基、环氧基、氮 丙啶基等,这些官能团R2可以在粘结性高分子中混有两种以上。另外, (B′)成分所具有的反应性基团R3优选为例如羟基、羧基、胺基等, 这些反应性基团R3可以在(B′)成分中混有两种以上。
上述官能团R2在(B)成分中的引入率或上述反应性基团R3在(B′) 成分中的引入率优选分别为0.5~50%,特别优选为5~25%。如果引入 率不足0.5%,则可能导致(B)成分或(B′)成分与(A)成分或(C) 成分不能进行充分反应。另一方面,如果引入率超过50%,则(B)成 分或(B′)成分发生凝胶化,可能导致粘结剂不能表现出足够的柔软 性。
(C)成分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是能与上述反应性基团R1及反应 性基团R3反应的二官能以上的化合物即可。(C)成分所具有的官能 团R4优选为例如异氰酸酯基、环氧基、氮丙啶基等,这些官能团R4 可以在(C)成分中混有两种以上。
作为(C)成分,例如可以列举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 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二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乙二醇二缩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缩水甘油醚 等环氧类化合物、N,N-六亚甲基-1,6-双(1-氮丙啶羧基酰胺)等氮丙 啶类化合物等。
在该粘结剂组合物(2)中,(C)成分的使用量可根据其种类进 行适当地选择以使粘结剂获得良好的粘接力、保持力等,相对于(B′) 成分100质量份,通常选定为0.001~30质量份,优选为0.01~20 质量份。
作为该粘结剂组合物(1),最优选的是由环状分子T为具有羟基 作为反应性基团的α-环糊精,直链状分子L为聚乙二醇,封端基团 BL为金刚烷基的(A)成分,和作为(B)成分的具有异氰酸酯基作为 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共聚物进行混合而形成的组合物。
作为该粘结剂组合物(2),最优选的是由环状分子T为具有羟基 作为反应性基团的α-环糊精,直链状分子L为聚乙二醇,封端基团 BL为金刚烷基的(A)成分、作为(B′)成分的具有羟基作为反应性 基团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和作为(C)成分的异氰酸酯类化合物进行混合 而形成的组合物。
按这种方式得到的粘结剂组合物(1)、(2)可以通过在80~150 ℃左右的温度下加热固化,形成粘结剂层。
在使用以上说明的粘结剂组合物(1)、(2)得到的粘结剂(A) 成分的环状分子T和(B)成分或(B′)成分直接或间接键合((B) 成分或(B′)成分通过(A)成分进行交联),因此环状分子T在(A) 成分的直链状分子L上自由移动,从而使粘结剂富于柔软性。
然后对本发明的粘结片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的 粘剂片具有使用上述粘结剂组合物(1)、(2)形成的粘结剂层,可 以具有基材片作为支持体,也可以没有基材片。另外,可以具有剥离 片,也可以没有剥离片。
作为上述基材片,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通常的粘结片的基材片 使用的材料全部可以使用。例如,可以列举使用人造丝、丙烯酸纤维、 聚酯纤维等纤维形成的织物或无纺布;道林纸(上質纸)、玻璃纸、 浸渍纸、涂布纸等纸类;等金属箔;聚氨酯泡沫、聚乙烯泡沫 等泡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二甲酸乙 二酯等聚酯膜、聚氨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氯乙烯膜、聚偏 氯乙烯膜、聚乙烯醇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膜、聚苯乙烯膜、聚 酸酯膜、丙烯酸树脂膜、降片烯类树脂膜、环烯烃树脂膜等塑料 膜;两种以上这些材料的层合体等。塑料膜可以是单轴拉伸或双轴拉 伸膜。
为了在基材片上形成粘结剂层,可以在基材片上直接涂布含有粘 结剂组合物(1)、(2)的溶液来设置粘结剂层,或在剥离片上涂布 含有粘结剂组合物(1)、(2)的溶液来设置粘结剂层,然后将其粘 贴在基材片上,将该粘结剂层转印到基材片上。对于涂布含有粘结剂 组合物(1)、(2)的溶液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辊涂法、刮刀涂布 法、棒涂布法、花辊涂布法、模涂法、喷涂法等以往公知的方法。利 用这些方法涂布含有粘结剂组合物(1)、(2)的溶液后,可以通过 热干燥等方法除去溶剂,同时通过加热等使粘结剂组合物(1)、(2) 反应和交联,从而形成上述粘结剂层。粘结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 制,可根据用途进行适当选择,但是通常为5~100μm,优选10~60 μm。
作为上述剥离片,例如可以列举玻璃纸、粘土涂布纸、皮纸、 道林纸等纸类或在该纸类上层合聚乙烯树脂等而形成的层合纸、或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烯烃等塑料膜上涂布氟树脂或有机硅树脂等 剥离剂,并通过热固化或紫外线固化等而设置了剥离层的材料等。
在这里,使用粘结剂组合物(1)、(2)形成的粘结剂层的凝胶 率优选为70%以上,特别优选为80%以上。对于使用粘结剂组合物(1)、 (2)得到的粘结剂,可以使凝胶率达到这样高,从而可以形成耐久性 优良的粘结剂组合物。还有,一般来说如果凝胶率高则柔软性降低, 但使用粘结剂组合物(1)、(2)得到的粘结剂不但凝胶率高而且具 有优异的柔软性。
作为柔软性的程度,优选将粘结剂组合物(1)、(2)涂布在基 材上而形成的粘结片的基于JIS Z0237的保持力是70,000秒后粘结片 的位移量在10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200μm以上。
因此,具有使用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形成的粘结剂层的粘结片, 即使在粘结片的基材或粘结片所粘贴的被粘接物的尺寸变化大的情况 下,也可以通过粘结剂层吸收、减缓该尺寸变化所产生的应力,因此 经过长时间后也不容易从被粘接物上剥离。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 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
〔合成例〕
(1)(A)成分的合成
<直链状分子L的制备>
将聚乙二醇(PEG(Aldrich公司制,数均分子量Mn:35,000)10g、 2,2,6,6-四甲基-1-哌啶氧自由基(TEMPO)100mg及溴化钠1g溶解在 100ml水中。在得到的溶液中添加市售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有效氯浓 度约5%)5ml,在室温下一边搅拌一边反应。此时添加1N的NaOH以 保持pH值为10~11。然后,添加乙醇终止反应。
对于得到的反应液,反复用二氯甲烷50ml萃取3次,萃取出除无 机盐外的成分,用蒸发器馏去二氯甲烷。将萃取物溶解在250ml温热 乙醇中,然后在-4℃下放置一晚,仅使PEG-羧酸析出,通过离心分离 回收析出的PEG-羧酸。将该温热乙醇溶解-析出-离心分离的操作重复 进行数次,最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PEG-羧酸。收率为95%以上,PEG 的羧化率为95%以上。
<直链状分子L及环状分子T的包合络合物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PEG-羧酸3g及α-环糊精(ナカライテスク社制) 12g分别溶解在准备好的70℃温水50ml中,然后将两者混合,之后在 -4℃下静置一晚,将由此呈膏状析出的包合络合物进行冷冻干燥,回 收。收率为90%以上。
<对直链状分子L及环状分子T的包合络合物赋予封端基团BL>
在室温下将金刚胺(adamantane amine)(Aldrich公司制)0.13g 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DMF)50ml中,添加到上述得到的包合络合物 14g中,然后迅速地充分振荡混合。接着,添加将BOP试剂(苯并三 唑-1-基-氧-三(二甲基氨基)鏻·六氟磷酸盐)0.38g溶解在DMF25ml 中形成的溶液,同样进行充分地振荡混合。再添加将二异丙基乙基胺 0.14ml溶解在DMF25ml中形成的溶液,同样进行充分地振荡混合。将 得到的混合物在冰箱中静置一个晚上。
然后,在上述混合物中添加DMF/甲醇=1∶1的混合溶液100ml, 进行离心分离除去上清液。用该DMF/甲醇混合溶液反复洗涤两次后, 再用100ml甲醇重复进行两次同样的离心分离。将得到的沉淀物进行 真空干燥,然后溶解在二甲基亚砜(DMSO)50ml中,将得到的透明溶 液滴加到700ml水中,使聚轮烷析出。通过离心分离回收析出的聚轮 烷,并进行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将该DMSO溶解-水中析出-回收-干 燥的操作重复进行两次,最终得到精制聚轮烷。基于添加的包合络合 物的收率约为68%。将得到的聚轮烷称为聚轮烷(a)(环状分子T: α-环糊精,直链状分子L:PEG,封端基团BL:金刚烷基)。
在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溶剂中和二甲基氨基吡啶(催化剂)的存 在下,用醋酸酐对聚轮烷(a)的α-环糊精的羟基进行乙酰化。将得 到的聚轮烷称为聚轮烷(b)。
在二氯甲烷中和吡啶(催化剂)的存在下,使聚乙二醇600(Aldrich 公司制,Mn:600)一个末端的羟基与甲苯磺酰氯反应,进行甲苯磺酰 化。另一方面,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用氢氧化钠活化聚轮烷(a)的环 糊精的羟基,使其与上述甲苯磺酰化的聚乙二醇进行反应,形成醚键, 从而在环糊精的羟基上加成长链氧化亚乙基链。将得到的聚轮烷称为 聚轮烷(c)。
(2)(B)成分及(B′)成分的合成
将丙烯酸正丁酯90质量份、2-异氰酸酯乙基甲基丙烯酸酯10质 量份和作为聚合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0.6质量份在200质量份醋酸 乙酯中进行混合,在60℃下搅拌17小时,从而得到质量平均分子量 为41万的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溶液(固形物浓度33.5质量%)。将该 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称为聚丙烯酸酯共聚物(I)((B)成分)。
另外,将丙烯酸正丁酯80质量份、丙烯酸2-羟乙酯20质量份和 作为聚合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0.4质量份在醋酸乙酯300质量份及 甲乙酮100质量份的混合溶剂中进行混合,在60℃下搅拌17小时, 从而得到质量平均分子量为80万的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溶液(固形物 浓度20.0质量%)。将该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称为聚丙烯酸酯共聚物(II) ((B′)成分)。
〔实施例1〕
将聚轮烷(a)20质量份和聚丙烯酸酯共聚物(I)100质量份(换 算为固形物)混合后,用甲乙酮稀释成固形物浓度为20%的溶液,将 其作为粘结剂组合物(A)。
〔实施例2〕
将聚轮烷(b)20质量份和聚丙烯酸酯共聚物(I)100质量份(换 算为固形物)混合后,用甲乙酮稀释成固形物浓度为20%的溶液,将 其作为粘结剂组合物(B)。
〔实施例3〕
将聚轮烷(c)20质量份和聚丙烯酸酯共聚物(I)100质量份(换 算为固形物)混合后,用甲乙酮稀释成固形物浓度为20%的溶液,将 其作为粘结剂组合物(C)。
〔实施例4〕
将聚轮烷(a)20质量份、聚丙烯酸酯共聚物(II)100质量份(换 算为固形物)和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类三官能加合物(综研化学社制, TD-75)10质量份(换算为固形物)混合后,用甲乙酮稀释成固形物 浓度为20%的溶液,将其作为粘结剂组合物(D)。
〔实施例5〕
将聚轮烷(a)30质量份、聚丙烯酸酯共聚物(II)100质量份(换 算为固形物)和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类三官能加合物(综研化学社制, TD-75)15质量份(换算为固形物)混合后,用甲乙酮稀释成固形物 浓度为20%的溶液,将其作为粘结剂组合物(E)。
〔实施例6〕
将聚轮烷(b)5质量份、聚丙烯酸酯共聚物(II)100质量份(换 算为固形物)和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类三官能加合物(综研化学社制, TD-75)2.5质量份(换算为固形物)混合后,用甲乙酮稀释成固形物 浓度为20%的溶液,将其作为粘结剂组合物(F)。
〔实施例7〕
将聚轮烷(b)20质量份、聚丙烯酸酯共聚物(II)100质量份(换 算为固形物)和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类三官能加合物(综研化学社制, TD-75)10质量份(换算为固形物)混合后,用甲乙酮稀释成固形物 浓度为20%的溶液,将其作为粘结剂组合物(G)。
〔实施例8〕
将聚轮烷(c)20质量份、聚丙烯酸酯共聚物(II)100质量份(换 算为固形物)和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类三官能加合物(综研化学社制, TD-75)10质量份(换算为固形物)混合后,用甲乙酮稀释成固形物 浓度为20%的溶液,将其作为粘结剂组合物(H)。
〔比较例1〕
将聚丙烯酸酯共聚物(II)100质量份(换算为固形物)和二甲 苯二异氰酸酯类三官能加合物(综研化学社制,TD-75)10质量份(换 算为固形物)混合后,用甲乙酮稀释成固形物浓度为20%的溶液,将 其作为粘结剂组合物(I)。
〔比较例2〕
将聚丙烯酸酯共聚物(II)100质量份(换算为固形物)和二甲 苯二异氰酸酯类三官能加合物(综研化学社制,TD-75)0.1质量份(换 算为固形物)混合后,用甲乙酮稀释成固形物浓度为20%的溶液,将 其作为粘结剂组合物(J)。
〔比较例3〕
将聚轮烷(a)20质量份和聚丙烯酸酯共聚物(II)100质量份(换 算为固形物)混合后,用甲乙酮稀释成固形物浓度为20%的溶液,将 其作为粘结剂组合物(K)。应予说明,由于聚轮烷(a)和聚丙烯酸 酯共聚物(II)没有进行相互反应的反应性基团/官能团,两者未发生 反应。
〔试验例〕
(1)保持力的测定
将粘结剂组合物(A)~(K)涂布在用有机硅类剥离剂对单面进 行了剥离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剥离片(リンテツク社制, SP-PET3811)的剥离处理面上使干燥后涂布厚度为20μm,在100℃下 加热1分钟,形成粘结剂层。将该粘结剂层和易粘接的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酯片(东洋纺社制,PET50A4300,厚度:50μm)进行贴合,得到 粘结片。
按照JIS Z0237的保持力测定法,测定70,000秒后上述粘结片的 位移量(μm)。结果示于表1中。
(2)凝胶率的测定
将粘结剂组合物(A)~(K)涂布在用有机硅类剥离剂对单面进 行了剥离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剥离片(リンテツク社制, SP-PET3811)的剥离处理面上使干燥后涂布厚度为20μm,在100℃下 加热1分钟,形成粘结剂层。将该粘结剂层和另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酯剥离片(リンテツク社制,SP-PET3801)的剥离处理面进行贴合, 得到粘结片。
将上述粘结片在23℃,湿度50%的气氛中放置1周,然后从该粘 结片上取下约0.1g粘结剂,包在特多龙网布(tetron mesh,400#) 中,通过使用醋酸乙酯作为溶剂的ソツクスレ一抽提装置(东京硝子 器械社制,脂肪抽提器),在回流下抽提粘结剂的非凝胶成分,通过 其与初始质量的比计算凝胶率。结果示于表1中。
(3)耐久性试验
将粘结剂组合物(A)~(K)涂布在用有机硅类剥离剂对单面进 行了剥离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剥离片(リンテツク社制, SP-PET3811)的剥离处理面上使干燥后涂布厚度为20μm,在100℃下 加热1分钟,形成粘结剂层。将该粘结剂层和单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酯片(东洋纺社制,厚度:38μm)进行贴合,得到粘结片。
将上述粘结片裁成50mm×50mm,粘贴在剥去了剥离片的玻璃板上。 在80℃的干气氛中放置300小时,然后目视观察外观,确定是否发生 隆起、剥离。结果示于表1中。应予说明,表中的○表示不存在隆起、 剥离,×表示有隆起、剥离。
表1
  粘结剂   组合物   保持力   (位移量:μm)   凝胶率   (%)   耐久性   实施例1   A   210   85   ○   实施例2   B   230   82   ○   实施例3   C   260   80   ○   实施例4   D   320   94   ○   实施例5   E   410   96   ○   实施例6   F   150   92   ○   实施例7   G   370   91   ○   实施例8   H   390   90   ○   比较例1   I   30   97   ×   比较例2   J   320   64   ×   比较例3   K   -   0   ×
由表1可知,具有由实施例1~8的粘结剂组合物(A)~(K)得 到的粘结剂层的粘结片在保持力试验中的位移量大(100μm以上), 凝胶率为70%以上,耐久性也是优良的。
本发明可用于特别是在粘结片的基材或粘结片所粘贴的被粘接物 的尺寸变化所导致的应力大的情况下进行使用的具有柔软性(应力松 弛性)优良的粘结剂层的粘结片,以及构成该粘结剂层的粘结剂组合 物。
专利文献1:特开2003-491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3-2201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4-099792号公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