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交联携带液

申请号 CN201710784634.4 申请日 2017-09-04 公开(公告)号 CN107502326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2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巫光胜; 焦保雷; 王瑞; 钱真; 吴文明; 秦飞; 何晓庆; 甄恩龙; 田亮; 柏森; 王敏健;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二次交联携带液,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二次交联携带液包括:0.08%-0.5%的耐盐 聚合物 、0.07%-0.3%的第一交联剂、0.1%-1.0%的第二交联剂、0.02%-0.07%的除 氧 剂和余量的 水 。本发明的二次交联携带液提高了 粘度 和 稳定性 ,提升了携带能 力 ,高粘度和长期稳定性可以实现将颗粒携带至油藏深部的目的,实施定点封堵,改善水流通道,以实现调整注水通道,提高水驱动用程度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二次交联携带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二次交联携带液包括:
0.08%-0.5%的耐盐聚合物、0.07%-0.3%的第一交联剂、0.1%-1.0%的第二交联剂、
0.02%-0.07%的除剂和余量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交联携带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二次交联携带液包括:0.1%-0.3%的耐盐聚合物、0.1%-0.2%的第一交联剂、0.2%-0.8%的第二交联剂、0.03%-0.05%的除氧剂和余量的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交联携带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二次交联携带液包括:0.2%的耐盐聚合物、0.15%的第一交联剂、0.5%的第二交联剂、0.04%的除氧剂和余量的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二次交联携带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盐聚合物是由聚丙烯酰胺通过改性聚合形成的疏水缔合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为1800-2500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二次交联携带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联剂是乙酸铬和/或氯化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二次交联携带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联剂是丙烯酸和/或苯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二次交联携带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剂是亚硫酸盐、联和甲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二次交联携带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盐聚合物与所述第一交联剂在常温下先发生反应形成一次交联体系,注入地层后,所述一次交联体系与所述第二交联剂在地层温度下反应形成二次交联体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交联携带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交联体系的粘度
150-300mPa.s。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交联携带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交联体系的粘度是
1800-2300mPa.s。

说明书全文

一种二次交联携带液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缝洞型酸盐岩油藏流道调整工艺的一种二次交联携带液。

背景技术

[0002] 国内外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道调整工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前期形成的稠化液携砂调剖工艺和废弃泥浆调剖工艺的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未能有效解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单元注窜进的难题。
[0003] 就缝洞型油藏而言,基质渗透率低(0.018×10-3um2),以溶蚀孔缝、大型溶洞等流动能极强的通道作为储集和流动单元,常规的调剖工艺难以适用,因此提出了以颗粒为主剂的缝洞型油藏流道调整工艺,但如何实现颗粒到达指定位置实施封堵转向目标,还存在以下难题:
[0004] (1)由于颗粒本身密度地层水密度存在一定差异,很难实现在地层水中均匀分散,因为重力差异,颗粒在地层中容易上浮或是沉降,难以实现深部调流的目标。
[0005] (2)目前常用携带液:如胍胶体系、稠化液体系、聚合物体系等均存在耐温抗盐能力有限,有效期短等问题,在高温(>120℃)、高盐(>20万)条件下,极易降解实现,难以将颗粒携带到油藏深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二次交联携带液。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二次交联携带液包括:0.08%-0.5%的耐盐聚合物、0.07%-0.3%的第一交联剂、0.1%-1.0%的第二交联剂、0.02%-0.07%的除剂和余量的水。
[0007] 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二次交联携带液包括:0.1%-0.3%的耐盐聚合物、0.1%-0.2%的第一交联剂、0.2%-0.8%的第二交联剂、0.03%-0.05%的除氧剂和余量的水。
[0008] 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二次交联携带液包括:0.2%的耐盐聚合物、0.15%的第一交联剂、0.5%的第二交联剂、0.04%的除氧剂和余量的水。
[0009] 优选地,所述耐盐聚合物是由聚丙烯酰胺通过改性聚合形成的疏水缔合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为1800-2500万。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交联剂是乙酸铬和/或氯化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二交联剂是丙烯酸和/或苯酚
[0012] 优选地,所述除氧剂是亚硫酸盐、联和甲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3] 优选地,所述耐盐聚合物与所述第一交联剂在常温下先发生反应形成一次交联体系,注入地层后,所述一次交联体系与所述第二交联剂在地层温度下反应形成二次交联体系。
[0014] 优选地,所述一次交联体系的粘度是150-300mPa.s。
[0015] 优选地,所述二次交联体系的粘度是1800-2300mPa.s。
[0016] 通过加入耐盐聚合物和第一交联剂,增加体系的初始粘度,保障携带液的初始携带能力;加入第二交联剂,提高携带液的粘度和稳定性,保障体系可以保存长期稳定的交联状态,增强携带液的长距离携带能力,以实现将调流颗粒携带到油藏深部的目的,保障调流颗粒能够到达设计目标,保证施工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充分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通过下述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工艺方法除下述内容外,其余均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或装置。下述名词术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0018] 针对常规携带液携带能力有限,有效期短,难以实现深部携带的问题,发明人研究了提高携带液携带能力的体系,由于调流颗粒与地层水间的密度差异和缝洞型油藏储层缝洞发育情况,颗粒极易上浮或沉降,该体系提高携带液的粘度和稳定性,提升了携带液的携带能力,体系的高粘度和长期稳定性可以实现将颗粒携带至油藏深部的目的,实施定点封堵,改善水流通道,以实现调整注水通道,提高水驱动用程度的目的。
[0019]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交联携带液,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二次交联携带液包括:0.08%-0.5%的耐盐聚合物、0.07%-0.3%的第一交联剂、0.1%-1.0%的第二交联剂、0.02%-0.07%的除氧剂和余量的水;优选地,所述二次交联携带液包括:0.1%-0.3%的耐盐聚合物、0.1%-0.2%的第一交联剂、0.2%-0.8%的第二交联剂、0.03%-
0.05%的除氧剂和余量的水;更优选地,0.2%的耐盐聚合物、0.15%的第一交联剂、0.5%的第二交联剂、0.04%的除氧剂和余量的水。
[0020] 其中,所述耐盐聚合物是由聚丙烯酰胺通过改性聚合形成的疏水缔合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为1800-2500万。聚丙烯酰胺(PAM)是由丙烯酰胺(AM)单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而成的水溶性线性高分子聚合物,在本发明中,通过在聚合过程中向聚合物分子链引入疏水基团实现对聚合物的疏水改性从而得到疏水缔合高分子聚合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将N,N’-二甲基丙烯酰氧丁基烷基溴化铵(DMABA)引入聚合物大分子链,从而实现对聚丙烯酰胺的疏水改性。具体地,例如,以AIBA(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为引发剂,引发温度为10-15℃,按照DMABA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20-30wt%制备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以用作本发明的耐盐聚合物。
[0021] 其中,第一交联剂是乙酸铬和/或氯化铝,可通过常规市购获得。
[0022] 其中,第二交联剂是丙烯酸和/或苯酚,可通过常规市购获得。
[0023] 其中,除氧剂是亚硫酸盐(例如亚硫酸钠、亚硫酸等)、联氨和甲醛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可通过常规市购获得。
[0024] 其中,所述水可以是地层水。
[0025] 耐盐聚合物、第一交联剂、第二交联剂、除氧剂和地层水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携带液。
[0026] 本发明的携带液的密度是0.90-1.30g/cm3(优选1.10-1.20g/cm3,更优选1.14g/cm3),可适合于地层水密度与之相同的缝洞型储层。
[0027] 上述各组分按照上述比例组合之后具有协同效果。具体地,耐盐聚合物与第一交联剂在常温(例如20-26℃)下反应0.5-2小时可形成一次交联体系,可增加携带液的初始粘度(粘度增加至150-300mPa.s,优选240-300mPa.s)和携带能力,提高了耐温抗盐能力。待将携带液注入地层后,一次交联体系与第二交联剂在地层温度下(例如110-130℃)反应8-20小时可形成二次交联体系,粘度可继续增加到2000mPa.s左右(例如1800-2300mPa.s),进一步提高了携带液的携带能力,同时二次交联体系能够保持7-15天不破胶,可以保证体系具有足够强的携带能力,以实现调流颗粒的定点携带,实现改善注水通道,提高水驱动用程度的目的。
[0028] 实施例
[0029]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下列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均为常规市购获得。
[0030] 实施例1制备二次交联携带液样品1#
[0031] 称取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0.2g,第一交联剂乙酸铬0.15g,称取第二交联剂丙烯酸0.5g,在1000r/min高速搅拌条件下,一次加入1000ml的地层水中(密度1.14g/cm3),搅拌
30min,配置成均匀的溶液,得到二次交联携带液样品1#。
[0032] 实施例2制备二次交联携带液样品2#
[0033] 称取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0.3g,第一交联剂氯化铝0.2g,称取第二交联剂苯酚0.6g,在1000r/min高速搅拌条件下,一次加入1000ml的地层水中(密度1.14g/cm3),搅拌
30min,配置成均匀的溶液,测定一次交联粘度;将一次交联液放入120℃烘箱中,得到二次交联携带液样品2#。
[0034] 实施例3测定实施例1和2的二次交联液的成胶强度和成胶时间。
[0035] 成胶强度和成胶时间测定方法如下:
[0036] 分别取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二次交联携带液溶液100ml测定一次交联后的粘度,然后加入西林瓶(100ml)中密封,放入120℃的烘箱中加热成胶并计时,每1小时观察成胶情况,当堵水剂快速变稠时,每30min用HAKKE RS150高温流变仪,在剪切速率1.5S1下测定冻胶强度,当冻胶强度达到最大时的时间即为成胶时间,当冻胶强度稳定时的强度即为冻胶强度,具体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0037] 表1
[0038]
[0039] 实施例4-8
[0040] 实施例4-8的二次交联携带液的组成如表2所示。
[0041] 表2
[0042]
[0043] 效果试验例
[0044] 本发明的携带液采用地层水配置,通过在颗粒携带液中加入耐盐聚合物和第一交联剂,增加体系的初始粘度,保障携带液的初始携带能力;加入第二交联剂,提高携带液的粘度和稳定性,保障体系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的交联状态,增强携带液的长距离携带能力,以实现将调流颗粒携带到油藏深部的目的,保障调流颗粒能够到达设计目标,保证施工效果。
[0045] 配置实施例1的二次交联溶液和0.2%胍胶液各100L,在可视化平板模型中进行调流颗粒的携带运移实验,对比二次交联携带液和胍胶液的携带运移能力。实验温度为室温,可视化平板长4m,高0.6m,宽6mm,运移速度为0.4m/s,实验表明二次交联携带液在低速下能够将调流颗粒完全携带出平板模型,而0.2%胍胶液在0.4m/s速度下,调流颗粒会快速沉降在平板模型底部,说明采用二次交联携带液能大大增强对调流颗粒携带运移距离。
[0046] 本发明在上文中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发明,而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注意的是,凡是与这些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