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300803.8 申请日 2016-05-09 公开(公告)号 CN105885044A 公开(公告)日 2016-08-24
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学; 新疆蓝德精细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石伟; 解正峰; 吴新祥; 王晓刚; 陈科; 罗修文; 于文涛; 张艺鹏;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 树脂 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 醛 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70~90℃反应5~7h,经后处理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本发明的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合成方法反应工艺简单,无需任何催化剂,无需惰性气体保护,并且产率较高,重复性好;本发明得到的粗酚基新型苯并噁嗪树脂同其它苯并噁嗪树脂一样,在加热或加入催化剂下能够交联 固化 得到相应的热固性树脂。
权利要求

1.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以粗酚类、甲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70~90℃反应5~7h,经后处理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加入反应溶剂在70~90℃反应5~7h,经后处理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溶剂为甲苯、氯仿、四氢呋喃、DMF、DMSO或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1.0~3:2:0.5~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或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一个或多个H、卤原子、C1-C20的烷基或烷基、C1-C20卤代烷基、羟基、硝基、氰基、酰胺基、基、氧膦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环芳基、磷酸酯基或磺酸酯基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C1-C20的烷基或烷氧基、C2-C20卤代烷基、C2-C20代烷基、氨基、羟基、硝基、氰基、酰胺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环芳基磷酸酯基、酮基、氧膦基或磺酸酯基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醛类为甲醛溶液或多聚甲醛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方法为: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3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35~50℃真空干燥4~6h。

说明书全文

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粗酚是对焦油蒸馏得到的含酚馏份进行加工得到的,可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农药、工程塑料和染料中间体。主要用于提取苯酚、邻甲酚、间对甲酚、二甲酚、3,5-二甲酚等,是高级绝缘漆的溶剂,也是塑料、医药、防霉剂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0003] 由于粗酚组成复杂,各组份之间沸点非常接近,对其进行加工分离工艺比较繁琐。目前我国粗酚的加工量还比较低,主要是从中分离出苯酚、间甲酚、邻甲酚等单组份以及混合甲酚、二甲酚。由于提纯分离的工艺成本高昂,通常将粗酚作为炼焦废弃物烧掉,对环境有较大污染。如能将工业粗酚不经提纯分离而直接作为原料使用以制备出相应的下游化工产品,则有望实现粗酚的高附加值利用,相关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0004] 苯并噁嗪类分子是由酚类、甲(多聚甲醛)及伯胺通过Mannich缩合反应得到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其合成过程中无需外加催化剂,通过选择不同分子结构的酚、伯胺类中间体即可制备出具有不同特性的苯并噁嗪类衍生物。苯并噁嗪树脂不仅具有传统酚醛树脂的耐高温、阻燃、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学性能,还具有残炭率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固化过程不需要催化剂、无小分子放出,低吸性及很强的分子设计性等优点。
[0005] 粗酚中成分复杂的酚类物质均可作为生成苯并噁嗪分子的前驱材料。以成本低廉的粗酚为主要酚源,通过相对简便的合成工艺制备出相应的苯并噁嗪类产品,这将能够实现粗酚的“变废为宝”,极大的提高粗酚的利用附加值。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
[0007]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70~90℃反应5~7h,经后处理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
[0008] 进一步地,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加入反应溶剂在70~90℃反应5~7h,经后处理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溶剂为甲苯、氯仿、四氢呋喃、DMF、DMSO或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1.0~3:2:0.5~3。进一步地,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或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一个或多个H、卤原子、C1-C20的烷基或烷基、C1-C20卤代烷基、羟基、硝基、氰基、酰胺基、基、氧膦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环芳基、磷酸酯基或磺酸酯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1] 进一步地,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C1-C20的烷基或烷氧基、C2-C20卤代烷基、C2-C20代烷基、氨基、羟基、硝基、氰基、酰胺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环芳基磷酸酯基、酮基、氧膦基或磺酸酯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甲醛类为甲醛水溶液或多聚甲醛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后处理方法为: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3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35~50℃真空干燥4~6h。
[0014]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5] 1.本方法使用的粗酚为煤焦油蒸馏得到的含酚馏份进行加工所得,伯胺类化合物大多可工业批量生产,甲醛水溶液或多聚甲醛为易得的工业原料,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0016] 2.本发明以成本低廉的粗酚为主要酚源,实现了粗酚的“变废为宝”,极大的提高粗酚的利用附加值;
[0017]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反应工艺简单,反应中可加入溶剂也可不加入溶剂,无需任何催化剂,无需惰性气体保护,并且产率较高,重复性好;
[0018] 4.本发明得到的粗酚基新型苯并噁嗪树脂同其它苯并噁嗪树脂一样,在加热或加入催化剂下能够交联固化得到相应的热固性树脂。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得到的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得到的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得到的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1: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加入反应溶剂在70℃反应5h,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35℃真空干燥4h,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1.0:2:0.5;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C1-C20的烷基或烷氧基;所述甲醛类为甲醛水溶液;所述反应溶剂为甲苯;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如图1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如图2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对该预聚体进行一次加热过程中在约200℃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其对应于树脂预聚体的热致交联。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二次加热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说明一次加热过程中预聚体已固化完全。
[0023] 实施例2: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加入反应溶剂在90℃反应7h,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3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50℃真空干燥6h,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3:2:3;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一个或多个H;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C2-C20卤代烷基;所述甲醛类为多聚甲醛;所述反应溶剂为氯仿;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如图1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如图2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对该预聚体进行一次加热过程中在约200℃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其对应于树脂预聚体的热致交联。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二次加热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说明一次加热过程中预聚体已固化完全。
[0024] 实施例3: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加入反应溶剂在72℃反应5.5h,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5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40℃真空干燥4.5h,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1.5:2:0.8;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卤原子;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C2-C20氨代烷基;所述甲醛类为甲醛水溶液和多聚甲醛的混合;所述反应溶剂为四氢呋喃,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如图1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如图2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对该预聚体进行一次加热过程中在约200℃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其对应于树脂预聚体的热致交联。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二次加热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说明一次加热过程中预聚体已固化完全。
[0025] 实施例4: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加入反应溶剂在75℃反应6h,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8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42℃真空干燥5h,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1.8:2:1;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C1-C20的烷基或烷氧基;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氨基;所述甲醛类为甲醛水溶液;所述反应溶剂为DMF;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如图1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如图2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对该预聚体进行一次加热过程中在约200℃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其对应于树脂预聚体的热致交联。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二次加热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说明一次加热过程中预聚体已固化完全。
[0026] 实施例5: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加入反应溶剂在78℃反应6.5h,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45℃真空干燥5.5h,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2:2:1.2;所述粗酚类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羟基;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羟基;所述甲醛类为多聚甲醛;
所述反应溶剂为DMSO;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如图1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如图2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对该预聚体进行一次加热过程中在约200℃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其对应于树脂预聚体的热致交联。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二次加热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说明一次加热过程中预聚体已固化完全。
[0027] 实施例6: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加入反应溶剂在70℃反应5h,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3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50℃真空干燥4h,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2.3:2:1.5;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硝基;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硝基;所述甲醛类为甲醛水溶液和多聚甲醛的混合;所述反应溶剂为甲苯和乙醇的混合;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如图1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如图2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对该预聚体进行一次加热过程中在约200℃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其对应于树脂预聚体的热致交联。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二次加热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说明一次加热过程中预聚体已固化完全。
[0028] 实施例7: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加入反应溶剂在90℃反应6h,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5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45℃真空干燥6h,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2.5:2:2;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氰基;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氰基;所述甲醛类为甲醛水溶液和多聚甲醛的混合;所述反应溶剂为DMF、DMSO和乙醇的组合;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如图1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如图2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对该预聚体进行一次加热过程中在约200℃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其对应于树脂预聚体的热致交联。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二次加热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说明一次加热过程中预聚体已固化完全。
[0029] 实施例8: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加入反应溶剂在70℃反应7h,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6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50℃真空干燥5h,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2.8:2:2.5;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酰胺基;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酰胺基;所述甲醛类为多聚甲醛;所述反应溶剂为乙醇;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如图1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如图2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对该预聚体进行一次加热过程中在约200℃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其对应于树脂预聚体的热致交联。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二次加热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说明一次加热过程中预聚体已固化完全。
[0030] 实施例9: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80℃反应5.5h,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5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45℃真空干燥5h,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3:2:3;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酮基;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所述甲醛类为甲醛水溶液和多聚甲醛的混合;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如图
1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如图2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对该预聚体进行一次加热过程中在约200℃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其对应于树脂预聚体的热致交联。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二次加热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说明一次加热过程中预聚体已固化完全。
[0031] 实施例10: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77℃反应6h,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4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50℃真空干燥4h,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1.0:2:3;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氧膦基;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环芳基磷酸酯基;
所述甲醛类为甲醛水溶液;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如图1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如图2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对该预聚体进行一次加热过程中在约200℃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其对应于树脂预聚体的热致交联。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二次加热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说明一次加热过程中预聚体已固化完全。
[0032] 实施例11: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70℃反应5h,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40℃真空干燥4.5h,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1:1:1;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酮基;所述甲醛类为多聚甲醛;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如图1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如图2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对该预聚体进行一次加热过程中在约200℃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其对应于树脂预聚体的热致交联。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二次加热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说明一次加热过程中预聚体已固化完全。
[0033] 实施例12: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90℃反应5h,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5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45℃真空干燥5h,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3:2:0.5;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环芳基;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氧膦基;所述甲醛类为甲醛水溶液;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如图1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如图2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对该预聚体进行一次加热过程中在约
200℃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其对应于树脂预聚体的热致交联。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二次加热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说明一次加热过程中预聚体已固化完全。
[0034] 实施例13: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85℃反应7h,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44℃真空干燥5.5h,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2.5:2:1;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磷酸酯基;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磺酸酯基;所述甲醛类为甲醛水溶液和多聚甲醛的混合;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如图1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如图2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对该预聚体进行一次加热过程中在约200℃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其对应于树脂预聚体的热致交联。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二次加热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说明一次加热过程中预聚体已固化完全。
[0035] 实施例14:一种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方法,它是以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70℃反应7h,反应完毕后,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分离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3h后过滤,滤液减压并在35℃真空干燥4h,得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其中,所述粗酚类、甲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1.0:2:2;所述粗酚类为工业粗酚和酚类化合物 的共混酚,其中,所述共混酚中粗酚的质量百分比≥50%;R1为磺酸酯基;所述伯胺类化合物为R2NH2,R2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环芳基磷酸酯基;所述甲醛类为甲醛水溶液;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及粗酚的核磁氢谱对比图如图1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交联前后的红外谱对比图如图2所示,粗酚基苯并噁嗪类树脂预聚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对该预聚体进行一次加热过程中在约200℃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其对应于树脂预聚体的热致交联。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二次加热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说明一次加热过程中预聚体已固化完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