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能改进的聚脲聚

申请号 CN00809008.4 申请日 2000-06-02 公开(公告)号 CN1355818A 公开(公告)日 2002-06-26
申请人 拜尔公司; 发明人 H·D·安茨; K·布雷希特; B·约翰; P·塞菲尔特; M·施奈德;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具有诸如防身器具方面和 汽车 工业中所需改进物理特性、耐油耐 汽油 的 泡沫 状至密实态(聚脲)聚 氨 基 甲酸 酯(PUR)的生产方法。
权利要求

1.耐油、耐汽油泡沫状至密实态(聚脲)聚酯的制造方法, 该方法经下列各组分所组成的反应混合物进行反应
A1)一种数均分子量为1000至8000g/mol的聚醚多元醇组分,
A2)一种数均分子量为1000至6000g/mol的聚酯多元醇组分,
B)一种多异氰酸酯组分,
C)增链剂,
视需要采用的
D)发泡剂及
E)活化剂及其他助剂及添加剂;
其中在保持异氰酸酯指数为70至130的条件下,使原料进行反 应。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组分A2)含有一种聚酯多元醇, 该聚酯多元醇含有20-47.3mol%的己二酸衍生单元、0-20mol %的戊二酸衍生单元、0-10mol%的丁二酸衍生单元、10-30mol %的新戊基二醇衍生单元、10-30mol%的己二醇衍生单元、0-15 mol%的乙二醇衍生单元和10-20mol%的丁二醇衍生单元。
3.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组分A2)用作多异 氰酸酯组分B)的组成部分。
4.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组分A1)、A2)、 C)和视需要采用的D)和E)合并成一种多元醇组分,并使之与多异氰 酸酯组分B)反应。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制得的耐油耐汽油、泡沫状 至密实态的(聚脲)聚氨酯。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聚脲)聚氨酯。
7.含有权利要求5或6所述(聚脲)聚氨酯的耐解、耐生物 作用的材料。
8.含有权利要求5或6所述(聚脲)聚氨酯的底。
9.权利要求5或6所述(聚脲)聚氨酯用来制造防护服的应用。
10.权利要求5或6所述(聚脲)聚氨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诸如防身器具方面和汽车工业中所需改进 物理特性、耐油耐汽油泡沫状至密实态(聚脲)聚甲酸酯(PUR) 的生产方法。

种类繁多的聚氨酯塑料,其结构和制造方法多年以来已属现有技 术。WO 98/23659中记载了耐汽油聚醚聚氨酯。但是它们在与类化 合物接触时明显溶涨,因而其机械、物理性能发生变化。此外,在将 聚醚聚氨酯加工成模塑制品时,模具严重沾污。

因此迄今为此在这类应用中所用的大多数聚酯-PUR具有下列缺 点:

-各待加工组分的高粘度导致模塑制品再现精度方面的不足;

-加工所必需的40-60℃温度降低了体系中各组分的寿命;

-耐解、耐生物性不足,导致产品寿命有限;

-借助催化剂控制来加聚反应,因催化剂常促使酯发生糖解而 受限制。

现已发现,在已知聚醚聚氨酯中仅添加3至30%(重量)特定的聚 酯多元醇,其在油和汽油中的耐溶涨性明显改进。

本发明主题是耐油和耐汽油泡沫状至密实态(聚脲)聚氨酯,该种 (聚脲)聚氨酯可通过含下列组分的反应混合物反应制备

A1)一种聚醚多元醇组分,其数均分子量为1000至8000g/mol, 优选2000至6000g/mol;

A2)一种聚酯多元醇组分,其数均分子量为1000至6000g/mol, 优选1000至4000g/mol;

B)一种多异氰酸酯组分;

C)增链剂;

视需要采用的

D)发泡剂及

E)活化剂及其他助剂及添加剂;

其中在保持异氰酸酯指数为70至130的条件下,使原料进行反 应。

所述聚醚多元醇组分A1)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至8000g/mol、 羟基官能度为2.0,或者是一种平均羟基官能度基本上为2.02至 2.95、组成如下的混合物:

a)至少一种羟基数范围为10至115的聚醚二醇;该聚醚二醇通 过双官能引发剂进行丙基化,并接着在保持重量比为1,2-环氧丙烷 对环氧乙烷为60∶40至85∶15条件下使丙氧基化产物进行乙氧基 化制得,以及

b)至少一种羟基数范围为12至56的聚醚三醇,它通过三官能原 料的丙氧基化,并接着对丙氧基化的产物进行乙氧基化,在保持1,2- 环氧丙烷对环氧乙烷重量比为60∶40至85∶15的条件下制得,其 中含有视需要采用、以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脲或聚联亚氨基酰 胺为主成分的填料,以组分b)的总重量为准计,其用量至多为20重 量%。

组分A2)可用数均分子量为1000至6000g/mol的聚酯多元醇, 举例来说,该聚酯多元醇可用原子数为2至12的有机二元羧酸和 多元醇来制备,所述有机二元羧酸优选为碳原子数为4至6的脂肪族 二元羧酸,所述多元醇优选碳原子数为2至12,优选碳原子数为2 的二元醇。可作二元羧酸用的例如有: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辛 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来酸、富马酸、邻苯二酸、 间苯二酸和对苯二酸。本发明中,这些二元羧酸不仅可以单独使用, 而且可以互混使用。代替游离二元羧酸,也可使用相应的二元羧酸衍 生物,例如二元羧酸与碳原子数为1至4的醇的单酯及/或二酯或者 二羧酸酐。优选使用由琥珀酸、戊二酸和己二酸组成的二元羧酸混合 物,其混合量比例如为20至35(重量份)丁二酸对35至50(重量份) 戊二酸对20至32(重量份)己二酸。尤其优选使用己二酸。二元醇及 多元醇的例子,尤其二醇及亚烷基二醇的例子是:乙二醇、二甘醇、 1,2-丙二醇或1,3-丙二醇、二丙二醇、甲基丙二醇-1,3、1,4-丁二 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基二醇、1,10-癸二醇、丙三醇、 三甲基醇丙烷及季戊四醇。优选使用1,2-乙二醇、二甘醇、1,4-丁二 醇、1,6-己二醇、丙三醇、三甲基醇丙烷或者由所提及二醇中至少两 种所组成的混合物,尤其由乙二醇、二甘醇、1,4-丁二醇、异丁基二 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新戊基二醇、1,6-己二醇、丙三醇及 /或三甲基醇丙烷组成的混合物。此外,还可使用由内酯如ε-己内酯 或者羟基羧酸如o-羟基己酸及羟基乙酸形成的聚酯多元醇。

为制备聚酯多元醇,可将有机如芳族及优选脂族多元羧酸及/或 其衍生物以及多元醇,不用催化剂或在酯化催化剂存在下,相宜在惰 性气体如氮、一氧化碳、氦、氩的气氛中,也可在150至300℃、优 选180至230℃温度的熔体状态中,视需要在减压下,缩聚到以小于 10、优选小于1为宜的所需酸值。

按照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常压下,将所述酯化混合物在上述温度 下缩聚到酸值为80至30,优选40至30,并接着在压小于500mbar, 优选10至150mbar条件下再缩聚。可作酯化催化剂用的有,例如金 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盐形式的、镉、钴、铅、锌、锑、镁、之类催化剂。然而,所述缩聚反应也可在液相中,在稀释剂及/或 共沸剂如苯、甲苯、二甲苯或者氯苯存在下,共沸馏除冷凝水来进行。

为制备聚酯多元醇,使有机多元羧酸及/或其衍生物与多元醇, 以摩尔比相宜为1∶1至1.8、优选1∶1.05至1.2进行缩聚。所 得聚酯多元醇的官能度优选为2至3,尤其2至2.6,数均分子量为 400至6000,优选800至3500。

相宜的聚酯多元醇还可举出那些具有羟基的聚碳酸酯。具有羟基 的聚碳酸酯可用本身已知的那类聚碳酸酯,它们例如可经二元醇如 1,2-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二甘醇、三羟基乙二醇及/ 或四羟基乙二醇同碳酸二芳酯如碳酸二苯酯或者光气反应来制备。

具有下列组成的聚酯多元醇(多元醇重复单元的组成部分自所列 举的化合物衍生而得)特别适宜于制备本发明的(聚脲)聚氨酯:

己二酸            20-50mol%,优选40-80mol%

戊二酸            0-20mol%,优选0mol%

丁二酸            0-10mol%,优选0mol%

新戊基二醇        0-30mol%,优选19-23mol%

己二醇            10-40mol%,优选30-35mol%

乙二醇            0-15mol%,优选0-5mol%

丁二醇            10-20mol%,优选0-5mol%

优选使用具有下列组成的聚酯多元醇:

1.47.1mol%己二酸、19.4mol%新戊基二醇、30.6mol%己 二醇、2.9mol%丁二醇;

2.47.1mol%己二酸、19.4mol%新戊基二醇、30.6mol%己 二醇、2.9mol%乙二醇;

3.47.1mol%己二酸、19.4mol%新戊基二醇、30.1mol%己 二醇、1.7mol%丁二醇、1.7mol%乙二醇。

具有这种组成的聚酯多元醇可与A1)项下所述聚醚多元醇在宽广 范围内混合,而且并无离析倾向。与此相反,市售乙二醇-丁二醇-1,4- 聚己二酸酯(如Bayflex2002H、拜股份公司产)在所述聚醚多 元醇中的浓度从5重量%起就已离析。

添加聚酯多元醇,对PUR的物理机械性能产生了有利影响,未使 聚酯多元醇性能变差。使用这种可与聚醚多元醇相容的酯,使本发明 (聚脲)聚氨酯的特定性能得以优化,这是由于可以使用含有0至100% 之间的醚和相应100至0%之间的酯,优选70至95重量%醚和5至 30重量%酯的多元醇混合物之故。另一个优点是,用这类多元醇混 合物可以这些组合物中的任何一种制备透明材料。

可作组分B)用的化合物有工业上易制得的多异氰酸酯,例如二异 氰酰基二苯基甲烷、甲苯二异氰酸酯和由上述化合物与部分碳二亚胺 化、预接长状态、NCO含量为5至30重量%的异氰酸酯所组成的混 合物。用聚醚或者聚酯或者在组分A1)和A2)项下所述组分、羟基官 能度为2至2.5的混合物,来进行预接长。

可作组分C)用的有乙二醇、二甘醇、丁二醇、甲基丙二醇、丙二 醇、三乙醇胺、丙三醇、二氨基乙基甲代苯或者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 可作组分D)用的是按需择用的水及/或一种物理发泡剂、例如R 134a (混合氢氟链烷烃)。

可用作催化剂和可能情况下同催化剂一起使用的助剂与添加剂E) 的,有文献中已知的活化剂如仲胺、锡化合物、钛化合物和按需要择 用的表面活性物质、泡沫稳定剂、孔度调节剂、内脱模剂着色剂、 颜料、抗水解剂、阻碍真菌和细菌生长作用的物质、氧化剂、紫外线 吸收剂和抗静电剂。

本发明(聚脲)聚氨酯的制备按照原则上为专业人员悉知的方法 来进行。在此情况下,一般将组分A)和C)至E)合并成一种多元醇组 分,并用常规双组分混合装置,以一步法使之与异氰酸酯组分B)进行 反应。在此情况下,组分A2)不仅可以是多元醇而且也可以是异氰酸 酯组分的组成部分。

所产生PUR的等级尤其适用于制造符合安全标准EN 344的鞋 底,但由于其承受高动态负荷的能力,也可用于轮子、滚轮和轮胎。

实施例1-6

原料

多羟基化合物A

A1:以三甲基醇丙烷和丙二醇为原料的环氧丙烷/环氧乙烷无规 嵌段聚醚;羟基-数28;官能度2.1;

A2a:乙二醇-丁二醇-1,4-聚己二酸酯;羟基数:56;官能度:2;

A2b:聚酯多元醇,含有47.1mol%己二酸衍生单元、19.4mol %新戊基二醇衍生单元、30.6mol%己二醇衍生单元以及2.9mol% 丁二醇衍生单元;

多异氰酸酯B

B:数均分子量为4000的柔性链段预聚物,MDI与TPG的反应产 物,PO/EO无规-嵌段-聚醚二醇,NCO-值:17重量%;

增链剂C

丁二醇;

催化剂E

二氮杂二环辛烷(DABCO)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的混合 物,二者比例约为96∶4。

试验步骤

按照表1中的说明的用量,将组分A1、A2和C混合,并装入常 规双组分混合-定量装置,以低压法与异氰酸酯B1或B2反应,然后 装入质模具中,模具表面不予另行处理或者涂以外脱模剂。经2.5 至4分钟反应时间后,取出模铸件。试验板材(200×200×10mm3) 制成48小时之后进行机械性能测定,用这些试验板材制造通常在标 准(DIN 53504 S1棒材、DIN 53507抗撕裂传播强度、磨损DIN 53516; 耐油、耐汽油性DIN EN 344)中所述的试样,并对之进行测量。试验 结果归纳于表1中。

                                  表1  实施例 1*  2  3  4  5  6  A1[%(重量)] 91.3  81.27  81.27  71.27  61.27  47.18  A2a[%(重量)] -  10.0  -  -  -  -  A2b[%(重量)] -  -  10.0  20.0  30.0  40.0  C[%(重量)] 8.0  8.0  8.0  8.0  8.0  12.0  E[%(重量)] 0.73  0.73  0.73  0.73  0.73  0.52  D:水[%(重量)] -  -  -  -  -  0.3  相稳定 是  否  是  是  是  是  B[%(重量)] 55  55  55  54  53  89  堆密度[kg/m3] 950  950  950  950  950  600  硬度[肖氏A] 60  60  60  60  60  55  抗拉强度[MPas] 9.5  10.0  9.9  11.5  9.1  5.4  断裂伸长[%] 660  630  640  610  550  520  抗撕裂传播强度  [kN/m] 13.5  12.0  13.2  12.9  12.2  6.5  磨损[mg] 150  140  130  120  105  180  异辛烷体积变化[%] 11  10  9  6  3.5  11

*未按本发明的对比例

用常规酯配方时,模具须每周清理,但在加工聚醚配方中,模具 须每日进行清理。用新的复混配方可进行大约800次脱模操作,而无 可觉察的铸模结垢,这相当于一个清理周期大约为4天。

土埋试验中在一定条件下(30℃、95%相对空气湿度、在经8个 星期富集霉菌的腐殖质土壤中)可以证明,添加酯并不损害抗微生物 降解的持久性。在这些条件下,在4星期之后,纯酯聚氨酯的材料表 面上就已清晰裂纹。在无菌水解试验中,也得到相似的肯定试验结 果,其中试样在70℃、95%相对空气湿度下,老化7至14天(图1)。

以不同型状的鞋底塑模进行的试验表明,若以粘度更高的醚/酯 配方代替纯聚醚配方,则鞋底边沿上的气泡减少。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