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749906.2 申请日 2016-08-30 公开(公告)号 CN106279632A 公开(公告)日 2017-01-04
申请人 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吉雄; 许芳森; 李忠君; 李志杨;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合成海绵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汽车 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 棉 及其制备方法。该轻量化发泡绵由A料和B料制成;A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330N 51-53%、POP-2045聚 氨 酯 树脂 39-41%、前段催化剂0.1-0.2%、表面催化剂0.5-0.7%、后段催化剂0.35-0.6%、整泡剂1.4-1.5%、开泡剂1.3-1.5%、 水 3.3-3.5%,以上各原料 质量 分数之和为100%;B料则是 甲苯 二异氰酸酯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通过增加A料中的 含水量 、整泡剂及开泡剂用量,使前后段催化剂大幅增加,发泡速度变快,配合绵B线转速加快的改善,达到了合成海绵轻量化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其特征在于:由A料和B料按质量比100:34-46加工制成;A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330N 51-53%、POP-2045聚树脂
39-41%、前段催化剂0.1-0.2%、表面催化剂0.5-0.7%、后段催化剂0.35-0.6%、整泡剂1.4-
1.5%、开泡剂1.3-1.5%、3.3-3.5%,以上各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 B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甲苯二异氰酸酯80.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棉,其特征在于:由A料和B料按质量比100:40加工制成;A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330N 52.3%、POP-
2045聚氨酯树脂40%、前段催化剂0.2%、表面催化剂0.6%、后段催化剂0.4%、整泡剂1.5%、开泡剂1.5%、水3.5%,以上各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B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
甲苯二异氰酸酯80.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段催化剂为无胺挥发催化剂EF-70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催化剂为Niax 油L-363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段催化剂为聚氨酯催化剂DEOA。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海绵成型机制得轻量化发泡绵,具体的加工条件为:模具温度55±5℃,A料温度23±3℃,B料温度21±3℃,灌注头流量332 g/s,油压压175±30 Bar,A浦循环压力150±30 Bar,B泵浦循环压力130±30 Bar,气压6±2 kg/cm2、真空破泡压力-1~-4 Bar,B料制成绵B线的转速为8.5分/圈。

说明书全文

一种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合成海绵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世界汽车(主要是轿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是轻量化。轻量化是提高燃油燃烧效率和降低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目前汽车轻量化的主要途径为:①汽车主流规格车型持续优化,规格主参数尺寸保留的前提下,提升整车结构强度,降低耗材用量;②采用轻质材料。如、镁、陶瓷、塑料、玻璃纤维纤维复合材料等;③采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如采用有限元分析、局部加强设计等;④采用承载式车身,减薄车身板料厚度等。
[0003] 其中,当前汽车轻量化措施主要是采用轻质材料。
[0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轻量化也是汽车轻量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多数的汽车饰品内部都是以海绵为主要原料。目前大多数汽车内饰所用的海绵并不能很好的达到汽车内饰轻量化的标准,而且环保方面也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汽车内饰用发泡绵在轻量化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增加发泡绵A料中的量、整泡剂及开泡剂用量,使前后段催化剂大幅增加,发泡速度变快,配合绵B线转速加快(9.5分/圈改为8.5分/圈)的改善,达到了合成海绵轻量化的效果。
[0006]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棉,由A料和B料按质量比100:34-46加工制成;A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330N 51-53%、POP-2045聚树脂39-41%、前段催化剂0.1-0.2%、表面催化剂0.5-0.7%、后段催化剂0.35-0.6%、整泡剂1.4-1.5%、开泡剂
1.3-1.5%、水3.3-3.5%,以上各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B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甲苯二异氰酸酯80.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0.0%。
[0007] 优选的,所述的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棉,由A料和B料按质量比100:40加工制成;A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330N 52.3%、POP-2045聚氨酯树脂40%、前段催化剂0.2%、表面催化剂0.6%、后段催化剂0.4%、整泡剂1.5%、开泡剂1.5%、水
3.5%,以上各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B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甲苯二异氰酸酯80.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0.0%。
[0008] 所述的前段催化剂为无胺挥发催化剂EF-700。
[0009] 所述的表面催化剂为Niax 油L-3639。
[0010] 所述的后段催化剂为聚氨酯催化剂DEOA。
[0011]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棉的方法,采用海绵成型机制得轻量化发泡绵,具体的加工条件为:模具温度55±5℃,A料温度23±3℃,B料温度21±3℃,灌注头流量332 g/s,油压压175±30 Bar,A浦循环压力150±30 Bar,B泵浦循环压力130±30 Bar,气压6±2 kg/cm2、真空破泡压力-1~-4 Bar,B料制成绵B线的转速为8.5分/圈。
[001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增加A料中的含水量、整泡剂及开泡剂用量,使前后段催化剂的比例和催化效果大幅增加,发泡速度变快,配合绵B线转速加快(9.5分/圈改为8.5分/圈)的改善,达到了合成海绵轻量化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进一步公开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 实施例1一种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棉,由A料和B料按质量比100:34加工制成;A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330N 51%、POP-2045聚氨酯树脂41%、前段催化剂0.3%、表面催化剂0.9%、后段催化剂0.8%、整泡剂1.2%、开泡剂1.3%、水3.5%,以上各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B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甲苯二异氰酸酯80.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0.0%。
[0015] 制备方法为:采用海绵成型机制得轻量化发泡绵,具体的加工条件为:模具温度55℃,A料温度23℃,B料温度21℃,灌注头流量332 g/s,油压压力175 Bar,A泵浦循环压力150 Bar,B泵浦循环压力130 Bar,气压6 kg/cm2、真空破泡压力-2 Bar,B料制成绵B线的转速为8.5分/圈。
[0016] 实施例2一种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棉,由A料和B料按质量比100:40加工制成;A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330N 52.3%、POP-2045聚氨酯树脂40%、前段催化剂
0.4%、表面催化剂1.0%、后段催化剂0.6%、整泡剂1.0%、开泡剂1.2%、水3.5%,以上各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B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甲苯二异氰酸酯80.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0.0%。
[0017] 制备方法为:采用海绵成型机制得轻量化发泡绵,具体的加工条件为:模具温度60℃,A料温度20℃,B料温度18℃,灌注头流量332 g/s,油压压力200Bar,A泵浦循环压力180Bar,B泵浦循环压力160Bar,气压8kg/cm2、真空破泡压力-1Bar,B料制成绵B线的转速为
8.5分/圈。
[0018] 实施例3一种汽车内饰用的轻量化发泡棉,由A料和B料按质量比100:34-46加工制成;A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330N 53%、POP-2045聚氨酯树脂39%、前段催化剂
0.4%、表面催化剂0.9%、后段催化剂0.8%、整泡剂1.2%、开泡剂1.2%、水3.5%,以上各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B料由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甲苯二异氰酸酯80.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0.0%。
[0019] 制备方法为:采用海绵成型机制得轻量化发泡绵,具体的加工条件为:模具温度57℃,A料温度24℃,B料温度22℃,灌注头流量332 g/s,油压压力150Bar,A泵浦循环压力170Bar,B泵浦循环压力150Bar,气压7kg/cm2、真空破泡压力-4 Bar,B料制成绵B线的转速为8.5分/圈。
[0020] 表1 本发明的配方与一般配方的对比表2  一般配方与轻量化配方物性比较表,减少灌注量5%左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