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用于生产滤过液体的方法和设备 CN201110303826.1 2011-09-30 CN102442714A 2012-05-09 迪克·舒尔; 阿尔伯特·林克
用于生产滤过液体的方法和设备。一种用于生产滤过液体、特别是无菌的方法,其中,在各情况中,所述方法在由各膜单元(4a-4f)的膜反冲洗循环界定的生产循环的过程中在具有至少一个膜单元(4a-4f)的过滤设备(V)中进行,在生产加工中,生产循环的至少一个各自的产品液体体积在被释放用于消耗之前被临时地储存,直到被临时储存的产品液体体积获得了无菌性证据。在所述设备中,膜反冲洗系统(18)和无菌空气测试设备(16)被分配给各膜单元(4a-4f),并且具有至少与在生产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产品液体体积相对应的容量的至少一个临时储存装置(Z)被连接至各膜单元的下游。
22 膜分离装置 CN201080005604.5 2010-03-30 CN102292144A 2011-12-21 若原慎一郎; 山下英郎
多个膜元件(14)与使来自各膜元件(14)的透过液汇集的集管(16)连通,集水管(16)的管道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坡度向上的流道,或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阶梯式变高的流道。
23 便携式过滤装置、喷淋装置以及化包形式的双级超滤装置 CN201110191599.8 2006-09-01 CN102247759A 2011-11-23 G·R·科林斯; J·萨默顿; N·巴尔塔
发明涉及一种可选择的小型便携式过滤装置,其能在边远地区使用,包括对流体()进行重复过滤的单个过滤滤筒。具体而言,该装置是双级超滤滤筒(装置),其构造和设计成提供一种可在野外例如在野营或军事任务期间使用的便携式装置,其在单个壳体内提供两个过滤级(重复过滤)。
24 过滤系统和方法 CN200980145523.2 2009-11-05 CN102215943A 2011-10-12 李光珍
发明涉及一种过滤系统和用于所述过滤系统的方法,所述过滤系统和方法在维护清洗或恢复清洗过滤膜期间只集中加热过滤膜部分,以最大化清洗效果、最小化清洗所需的热能,并且显著缩短清洗所需的时间。本发明的过滤系统包括:膜组件,所述膜组件具有过滤膜;空气供给装置,所述空气供给装置用于供给清洗所述过滤膜的空气;以及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由所述空气供给装置供给的空气。
25 便携式过滤装置、喷淋装置以及化包形式的双级超滤装置 CN200680040762.8 2006-09-01 CN101300062B 2011-08-24 G·R·科林斯; J·萨默顿; N·巴尔塔
发明涉及一种可选择的小型便携式过滤装置,其能在边远地区使用,包括对流体()进行重复过滤的单个过滤滤筒。具体而言,该装置是双级超滤滤筒(装置),其构造和设计成提供一种可在野外例如在野营或军事任务期间使用的便携式装置,其在单个壳体内提供两个过滤级(重复过滤)。
26 流道转换设备 CN201010271457.8 2010-09-02 CN102029111A 2011-04-27 长岛文秀; 高桥良一; 松井公一
一种流道转换设备,包括五端口转换(70),该五端口转换阀包括具有由四个隔板(74a,74b,74c,74d)界定的五个腔室(71a,71b,71c,71d,71e)的缸(71)和两个致动器(72,73)。一个致动器(72)的阀体(76)交替地打开和闭合形成于隔板(74a)中的孔(75a)和形成于隔板(74b)中的孔(75b)。另一个致动器(73)的阀体(76)交替地打开和闭合形成于隔板(74c)中的孔(75c)和形成于隔板(74d)中的孔(75d)。由于此种结构,通过端口(70c)供给到中心腔(71c)内的盐会通过端口(70b,70d)交替地供给到两个压变换器中。
27 可任意处理的切向流过滤装置支撑 CN200710128282.3 2007-04-13 CN101134157B 2011-03-30 S·G·亨特; B·佩萨科维奇
提供切向流过滤装置,其中在过滤元件和上部和底部支撑物或歧管之间设置衬垫。该衬垫结合歧管中预先存在的流动通道和入口和出口端口。衬垫由廉价材料制备,因此在一次使用后可以任意处置,使得处理它们比清洁常规的歧管更成本有效。另外,衬垫可以被预杀菌。
28 膜组件以及膜盒 CN200880128269.0 2008-03-27 CN101980762A 2011-02-23 枡谷英俊; 冈岛康信; 北野智一
在一对集箱之间设置膜元件,在集水箱的内部形成透过了膜元件的透过液汇集的集水空间,在一方的膜组件的集水箱和另一方的膜组件的集水箱经连结部连结,连结部具有流通孔,一方的膜组件的集水箱的集水空间和另一方的膜组件的集水箱的集水空间经连结部的流通孔连通。
29 细小气泡散气管、细小气泡散气装置和浸渍型膜分离装置 CN200880110301.2 2008-09-19 CN101821206A 2010-09-01 高畠宽生; 田中祐之; 杉田和弥; 北中敦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便散气管长度较长也可以有效、遍布均匀地产生细小气泡的细小气泡散气管和使用该细小气泡散气管的细小气泡散气装置、以及浸渍型膜分离装置。提供了一种细小气泡散气管,至少具有筒状支撑管1和形成有微细缝隙的弹性片2,并且上述弹性片2以覆盖上述支撑管1外周的方式设置,具有在向上述弹性片2和上述支撑管1的间隙供给了气体时、上述弹性片2的微细缝隙被打开、由此向散气管外释放细小气泡的功能,所述细小气泡散气管的特征在于,上述支撑管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为1000mm以上,在上述支撑管的两端设置有气体供给部4作为气体流入口。
30 排气薄膜过滤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0410047767.6 2004-05-08 CN1572360B 2010-05-12 卢卡斯·约翰尼斯·科内利斯·考特尔斯; 马克·约翰尼斯·弗勒朗; 因戈·布卢姆
发明涉及一种薄膜过滤器的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通过亲性过滤元件的纤维束的至少第一端,将所述纤维束固定在被称为底部元件的外壳部件中,使所述亲水性过滤元件的第一端朝所述外壳部件的第一侧开口,并且所述亲水性过滤元件延伸到所述外壳部件的相对侧;以及随后提供至少一个不透水但透气的元件,特别是一种疏水性过滤元件。
31 一次性的切向流过滤装置保持器 CN200510109941.X 2005-09-20 CN100579635C 2010-01-13 J·佩罗
提供了切向流过滤装置,其中,在过滤元件与顶部和底部保持器或者歧管之间提供衬垫。该衬垫包括原先存在于歧管中的流通道以及入口和出口端口。该衬垫由不贵的材料制成,因此在单次使用后可任意处理,使得处理它们比清洁传统的歧管更加节约成本。另外,衬垫可以是预先消毒的。
32 从散布有固体颗粒的液体中分离固体颗粒 CN200580044574.8 2005-12-15 CN100566801C 2009-12-09 威廉·格雷厄姆
公开了一种直立的过滤单元(10),其包括:隔膜(16),该隔膜包括带孔的、竖直的渗透管(12)和多个半透过材料制成的叶片(14),该叶片允许通过。该半透过材料形成了多个固体滞留通道以及多个渗透通道。该叶片(14)围绕带孔的竖直管(12)缠绕,渗透水流入该竖直管(12),该隔膜处在壳体(40)中。该单元底部的入口(24)允许未处理的加压水流入隔膜的固体滞留通道。单元的上端的气体入口(32)允许加压空气进入该单元的上端,并从而进入固定滞留通道的上端,直到空气和水的压达到平衡。通过以下过程来冲洗滞留的固体:关闭带孔的管的出口并打开冲洗水入口和冲洗水出口,同时保持壳体上端处的气体压力。
33 处理的方法和废水处理装置 CN200910128621.7 2009-03-12 CN101531421A 2009-09-16 池边弘昭
一种处理的方法,包括步骤:将供应至活性污泥槽内并在此被生物处理的废水在安装于活性污泥槽外部的膜组件中进行过滤;在膜组件经由断开与活性污泥槽的连接时,用膜清洗剂化学药品清洗膜组件;和在经由阀断开膜组件与活性污泥槽相互之间的连接时,水冲洗掉废水中所含的与膜清洗剂反应形成有毒物质和/或抑制操作物质的物质,或者水冲洗掉膜组件中残留的膜清洗剂,其中,防止了膜清洗剂接触废水中所含的物质,该废水中所含的物质与膜清洗剂反应形成有毒物质和/或抑制操作的物质。
34 一种漂悬式中空纤维多孔膜束 CN200580049010.3 2005-07-04 CN101137428A 2008-03-05 吴扬; 李翔; 仝志明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的多孔膜过滤元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处理高浊度污水的一种漂悬式中空纤维多孔膜束。其包括有若干中空纤维多孔膜丝和设置于其两端的胶注头,所述的胶注头与膜过滤组件间的连接为软连接,软连接的至少一端的胶注头上连接有中空软管或者软索,该膜束悬挂在所述膜过滤组件中呈可自由漂悬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去除粘结在膜丝表面的污染物,且膜丝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产水水质稳定的漂悬式中空纤维多孔膜束。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中空纤维膜过滤元件的膜丝相互纠缠,膜丝易断裂,从而导致产水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
35 切向流过滤组件、切向流过滤组合装置和切向流过滤方法 CN200510097874.4 2005-09-01 CN100371056C 2008-02-27 鲍里斯·佩沙科维奇; 凯文·麦金纳尼
一种切向流过滤组件具有过滤器保持架、TFF盒和空心细长端口连接器。过滤器保持架包括一对压缩式联板,并且至少一个压缩式联板具有外表面、内表面和端口,端口具有从外表面通向内表面的流体通路。可操作地接合在压缩式联板之间的TFF盒利用单一过滤器板,其包括安置在大致平面框架内的超滤薄膜。空心细长端口连接器具有接合侧和插入侧,突起部安置在接合侧与插入侧之间。弹性密封件安置在连接器的插入侧内。空心细长端口连接器经过端口插入流体通路,以使得(i)插入侧的最远端与压缩式联板的内表面平齐或稍微凹进;(ii)突起部支靠在端口上;(iii)弹性密封件在流体通路内形成了基本无菌密性密封。
36 过滤系统 CN200680006142.2 2006-01-13 CN101128253A 2008-02-20 K·W·戈克; D·R·巴特勒
一种在一类装置中清洁可渗透空心薄膜(7)的方法和设备,其中,在浸渍于液体悬浮液中的可渗透空心薄膜(7)的壁上施加压差,液体悬浮液施加于可渗透空心薄膜的外表面以通过薄膜壁引发和维持过滤,清洁方法包括在薄膜与液体悬浮液之间产生机械搅动以除去至少一些保持在薄膜中或保持在薄膜上的固体的步骤。还披露了通过作用于液体的重来施加压差。
37 处理装置 CN200710103487.6 2007-05-18 CN101074125A 2007-11-21 小林将人
发明提供一种处理装置,即使在顶棚低的场所,其也可设置立式的膜模单元。收容有立式的膜模块单元的壳体被壳体保持部保持。该壳体保持部以壳体可倾动的方式保持壳体,使得在抽出处理水时,将膜模块单元的长度方向定位在大体垂直方向,在将膜模块单元从壳体中取出时,将膜模块单元的长度方向定位在大体水平方向。
38 连续可变的曝气 CN200580034576.9 2005-09-15 CN101039740A 2007-09-19 查富芳; 沃伦·T·约翰逊; 托马斯·W·贝克; 罗杰·W·费尔普斯; 埃蒂安·U·布鲁瓦
一种控制薄膜过滤系统(5)中积垢的方法,所述系统为使用气体清洗或冲刷薄膜(6)的类型,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连续可变的流量给该系统提供气体。还公开了一种连续可变的组件(17)。
39 自动化低体积切向流过滤工艺开发装置 CN200580028956.1 2005-08-23 CN101022875A 2007-08-22 C·彼得森; B·沃尔克
一种自动化工艺开发装置,这种装置提供灵活性和精度,以用于切向流过滤(tff)工艺的调查性开发,并用于以开发较大的商业规模工艺的眼光评价实验室规模的切向流过滤工艺的工艺参数。这种装置可以小于20毫升的再循环体积进行操作并包括:具有相异混合区的储存器;切向流过滤模;限定流体工艺流的导管,通过工艺流采集流体试样;驱动和调节液体试样流穿过流体工艺流的;在流体试样流动穿过流体工艺流时采集液体试样的数据的传感器;以及能够接收、传送、处理和记录与泵、阀和传感器的操作有关的数据的电子数据处理网络,所记录的数据足够地广泛以确定非常大的规模时的切向流过滤工艺的实施。
40 脱一化用分离膜、分离膜组件、方法、装置及脱一氧化碳化的氧载体及其医药组合物 CN200610072337.9 2006-04-14 CN1864822A 2006-11-22 福富一平; 甲斐俊哉; 片山直久; 二塚健; 木田善规
在目前的供应气作为气体恢复一氧化化氧载体的氧输送功能的方法中,生产性低,而且会产生由于光照射而热积蓄产生蛋白质等的变性、由于人工氧气输液的蒸发产生浓缩、由于中空丝(中空纤维)膜的表面干燥产生性能降低的问题。该问题可以通过采用分离膜设置一氧化碳化氧载体溶液和氧气溶解溶液,在该设置部分照射光的氧载体的脱一氧化碳化的方法,进而是采用中空丝型分离膜设置一氧化碳化氧载体溶液和氧气溶解溶液,在该设置部分照射光的氧载体的脱一氧化碳化的方法而解决。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