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301 一种治疗神仙鱼霉病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1071296.1 2016-11-29 CN106511841A 2017-03-22 袁国防; 李洪; 孙明; 王亮; 宋辉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神仙鱼霉病的饲料添加剂;还涉及一种上述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所述饲料添加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制备而成:苍子20-25份、糯稻根20-25份、金花20-25份、浮萍20-25份、榕树叶18-23份、夏枯草18-23份、蛇床子15-20份、葱白15-20份、樱桃核12-18份、四季青11-17份、紫花地丁9-15份、荷叶9-15份、黄连7-10份、地肤子10-12份、冬瓜皮11-16份、皂2-4份、羊草3-5份、石蒜1-2份、山楂叶5-10份、大麦5-8份、水蚯蚓15-20份、红线虫15-20份、鱼油1-2份。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能有效治疗神仙鱼水霉病。
302 一种中西药结合防治流行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1049730.6 2016-11-25 CN106511798A 2017-03-22 陈腊保
发明公开一种中西药结合防治流行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所述药物包括西药组份:卡巴匹林可溶性粉、包被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包被Vc;中药组份:黄芪多糖、碧竹子、天丁、甜梗子、荆芥、大红袍、凤尾草、红枝子、长虫草、山胡椒、苦蕨、炙甘草、山楂。有效避免了因硫酸新霉素引起的病牛的尿量或排尿次数减少、极度口渴的症状,同时进一步改善病牛的胃肠道健康,防止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等不良反映的出现,提高对牛流行热病的治疗效果。同时提高止痛效果。通过使用改进的混合机对药物配料进行混合,大大提高机箱防抖性和稳定性,提高药物制备的效率,节约药物生产成本。
303 一种胃痛片 CN201610991879.X 2016-11-10 CN106511796A 2017-03-22 刘大仟
发明涉及一种胃痛片,属于中医药技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九里香、佛手、黄精、白茅、白前、山慈姑、荠苨、石蒜、升麻、黄芩、芫花、天冬、海金沙、钩吻、杜仲、山豆根、千金藤、赤地利、景天、地衣草、毛莨。本发明以中草药为原料,经一定的程序制成药片,每日早晚饭后服用一片,一天两片,十天为一个疗程,本发明的中药价格便宜、无毒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
304 一种具有滋阴壮阳提高性功能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950934.0 2016-11-03 CN106511775A 2017-03-22 杨文明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滋阴壮阳提高性功能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由皮石斛、肉苁蓉、生地、山茱萸、淫羊藿、巴戟天、仙茅以上原料药组成,制备成口服液体制剂,以药食同源的铁皮石斛为主要原料与中药经合理配伍制,在减少相关药物作用人体后产生相关毒副作用的前提下,开发一种应用于生精强肾、改善和提高男性性功能的保健品。
305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 CN201610869787.4 2016-09-29 CN106511766A 2017-03-22 邓新平; 聂雄; 黄庭宝; 傅小妮; 李小周; 卢煜海; 聂伊芷
发明属于中药药物研发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治疗支慢性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熟附子3-7份、补骨脂8-12份、仙灵脾10-20份、肉桂10-20份、侧柏叶6-13份、沙棘3-9份、田七6-10份、矮地茶9-18份、栝楼皮15-20份、鹤顶兰3-9份、细辛3-10份和满树星9-15份。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各中药原料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具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功效;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均采用中草药制成,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性好,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可以长期服用,有利于保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306 蛭草明目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833071.9 2016-09-02 CN106511652A 2017-03-22 宋鄂
发明为一种蛭草明目合剂,其由如下材料经浸泡、煎煮、合并滤液、浓缩、沉淀过滤、以及添加和灌装后所得:决明子10-80g、菊花20-85g、膝10-35g、蛭10-40g、密蒙花10-20g、泽泻10-85g、以及谷精草10-40g。本发明的一种蛭草明目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其能有效改善视眼底病情,并显著降低了患者血液中AGES、胆固醇水平,使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得以纠正;通过降低患者血液AGES、胆固醇水平,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从而起到了改善微循环,有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07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1175591.1 2016-12-19 CN106511650A 2017-03-22 陈文星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刘寄奴8-12份、白芷10-15份、五味子3-7份、辛夷12-15份、蝉蜕4-8份、苍子7-10份、蒲公英5-9份、地榆2-5份、缬草3-6份、茯苓9-13份、凤尾草7-10份、仙茅11-15份、王瓜根4-7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慢性鼻炎患者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药源广、成本低。
308 一种治疗腹泻的鹰嘴豆粉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1125587.4 2016-12-09 CN106511647A 2017-03-22 白志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腹泻的鹰嘴豆粉及其制备方法,由鹰嘴豆粉、香蕉提取物、杨梅提取物、凤尾草、车前草、山莓根、乌豆根制备而成。先将鹰嘴豆、凤尾草、车前草、山莓根、乌豆根进行初步粉碎超微粉碎,制备成超微粉料;再将香蕉和杨梅叶用浸泡后进行煎煮;再用乙醇进行提取,加入鹰嘴豆粉后混合均匀,加热制备流浸膏,干燥粉碎成超微粉;将超微粉进行均匀混合即可。本发明的鹰嘴豆粉中的原料成分相辅相成,具有良好的止泻作用,同是还可以调节血脂血糖,清热利湿,润解毒,不含有任何添加剂,对人体无副作用
309 一种即溶性健胃促消化湿纸巾的制备方法 CN201611259909.4 2016-12-30 CN106511219A 2017-03-22 郑磊; 张辉; 张国庆; 徐国庆; 陈婷婷; 陶续; 贺佳; 孙晓莉; 何金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即溶性健胃促消化湿纸巾的制备方法,属于湿纸巾制备领域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步骤为:制备即溶性健胃促消化中药膜:将大米蛋白、乳清蛋白搅拌均匀浴加热,冷却后加入甘油、聚乙醇在水中混匀后过胶体磨,加入果胶超声处理后过振动筛过滤,过高压均质机,将广藿香、黄岑、当归、龙舌草、陈皮、佛手、山药、山楂加入上述制膜液中再次过胶体磨,涂布于玻璃板上,放入烘箱烘干成型,得即溶性健胃促消化膜,取下独立包装;将酒独立包装成袋,将一袋酒、一张湿纸巾、一片即溶性健胃促消化膜共同包装于塑料制品内。本发明将健胃促消化的中药制成即溶性膜,与湿纸巾包装在一起,方便外敷去病又有效保存中药成分。
310 一种中草药植物药油 CN201710009744.3 2017-01-06 CN106492185A 2017-03-15 张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草药植物药油,药品技术领域,它包括原料有藏红花、当归、透骨草、香附子、柴胡、益母草、姜油、茴香、叶、洋甘菊、薄荷油和蜂蜜。本发明能治疗颈肩腰腿疼痛、肌肉酸痛、跌打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关节痛、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及女性痛经等症状,且疗效显著。
311 治疗肠癌和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1161007.7 2016-12-15 CN106492177A 2017-03-15 陈爱红; 周德龙; 陈爱兰; 张美玉; 张靖; 杜娟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肠癌和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治疗肠癌和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由海藻、野葡萄藤、藤梨根、紫草、鱼腥草、半枝莲、石上柏、薏苡仁、茯苓、白芍、鸡血藤、当归、熟地黄、麦冬、女贞子、冬虫夏草、补骨脂、山药、白术、黄芪、人参、木香、厚朴、膝、肉苁蓉、芦荟、苍术、荜澄茄、决明子、金钱草、杜仲、沙苑子、猪苓、陈皮、白花蛇舌草、红花、松子仁、牵牛子、川乌、路路通、秦艽、鹿衔草、茵陈、灯芯草、槟榔、红枣、枸杞子、香附、独活、乌桕根皮、郁李仁、火麻仁、藿香、大腹皮、黄连、炮姜、苦参、沉香、枳实、车前子、丹参、瓜蒌、百合、莲子心、地丁、川贝母、龙胆、熟大黄、黄苓、青黛、天南星等原料药构成。
312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配方 CN201611077434.7 2016-11-30 CN106492164A 2017-03-15 倪强荣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是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生蒲黄(包煎)16g、血竭末(另吞)4g、五灵脂14g、生山楂7g、刘寄奴11g、青皮6g、赤芍7g、熟大黄炭4.6g、炮姜炭4.6g、三七粉4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煎服,每天1剂,分3次服用,每次月经前服用8剂,一般2-4个月痛经缓解。
313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汤剂 CN201611098558.3 2016-12-04 CN106492120A 2017-03-15 黄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野牡丹8-11、补血薯6-9、荔枝核4-6、金橘根5-7、干地黄3-5、莪术5-7、乌药4-6、土三七2-4、葫芦叶3-5、威灵仙4-6、款冬花2-4、藏红花3-5、桂枝2-4、泽兰4-6、七叶莲2-4、薏苡仁6-8、黄豆5-7、蚕豆4-6、阿胶5-7、当归4-6、人参5-7、肉桂4-6、高良姜2-4、錾菜1-3、浮小麦3-5;本发明的中药汤剂采取天然中草药配制,药源广,造价低,诸药合用,相互作用,具有养血祛、行气破血、利散瘀、除热止汗、顺气宁心、活血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治愈产后出汗、腹痛、血瘀、恶露不尽的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314 一种治疗流感的中药汤剂 CN201611177116.8 2016-12-19 CN106492063A 2017-03-15 刘青亚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流感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榕树叶7-10、松叶6-8、芦根8-10、青蒿5-7、徐长卿6-8、柴胡5-7、桔梗6-8、黄芩7-9、川羌4-6、连翘5-7、贯众4-6、金花8-10、板蓝根6-8、细辛4-6、竹叶兰5-7、灵芝4-6、葱白3-5、麦芽4-6、薄荷2-4、黄皮根1-2、生藤3-5、大苦草3-5、五香藤4-6;本发明的中药汤剂采用天然中草药,药源广,价格低廉,配制方法简单;诸药协同增效,具有宣散热,发汗解表、祛湿止痛、凉血利咽、通达阳气、利尿通淋之功效,从根本上提高人体机体抗流感病毒能,对于治疗和预防流感有显著疗效。
315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1128556.4 2016-12-09 CN106492055A 2017-03-15 李晓光
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洗液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包括薏苡仁20-40g、橙皮10-25g、吴茱萸15-25g、蛇床子10-20g、苦参15-25g、甘草20-30g、紫河车5-10g、蒲公英15-30g、青黛15-25g、蒲黄10-25g、炉甘石1-5g;本发明的优点:在紫河车和炉甘石的协同作用下,使中药更容易被分浸润,治疗湿疹的同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本发明所述洗液的制备方法,采用等量递增法将炉甘石、青黛和蒲黄充分混匀,并采用包煎法,有助于过滤操作和有效成分的溶出;采用水煎煮兼并超声萃取可在较低加热温度下,使溶出度更大,萃取时间缩短;总之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使用方便、治疗时间短、祛湿止痒疗效显著、皮肤无黑色素沉着的特点,有效率92%及以上,3-5个月即可痊愈。
316 一种治疗胆囊息肉的中药 CN201611211739.2 2016-12-25 CN106492044A 2017-03-15 陈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胆囊息肉的中药,是由中草药大金钱草、毛冬青、树叶、溪黄草、黄连、鹅掌金星草、密蒙花、南瓜藤、灯笼草、淡竹叶、绞股蓝、金不换、大青叶、鸦胆子、绿豆皮、夏枯草、磨盘草、连翘、珍珠草、紫草组成。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317 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 CN201611120967.9 2016-12-08 CN106492034A 2017-03-15 张志国
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连翘34-45份,拳参13-25份,贯众3-13份,玄参5-8份,黄9-16份,白薇34-42份,大黄9-16份,射干4-9份,绿豆11-23份,甘草6-17份,石膏9-22份,寒石25-37份,知母3-9份,栀子2-9份,芦根6-9份,竹叶3-12份,天花粉7-14份,夏枯草4-7份,淡竹叶12-15份,密蒙花21-27份,谷精草34-37份,青葙子7-13份,压趾草8-12份。其优点在于:本发明具有非常良好的清热解毒的疗效,并且制作方便、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价格低廉。
318 一种治愈椎间盘突出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CN201611142512.7 2016-12-13 CN106491953A 2017-03-15 崔明华
一种治愈椎间盘突出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该药由生物制剂壳寡糖和中草药红参、麦冬、五味子、熟地黄、骨碎补、补骨脂、两面针、七叶莲、川楝子、延胡索、五灵脂、生蒲黄、乳香、没药组成。患者服药后,1天见效,1-3个疗程痊愈。
319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配方 CN201611047182.3 2016-11-25 CN106491949A 2017-03-15 王垚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是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生地4g,玄参4g,麦冬4g,诃子4g,桔梗3g,甘草2g,山豆根7g,勃7g,木蝴蝶4g,僵蚕3g,蝉蜕3g,石韦5g,车前子4g,五味子4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煎服:每天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7剂为一疗程,需要用药2-6疗程。
320 一种治疗肿的中药 CN201611121197.X 2016-12-08 CN106491865A 2017-03-15 张志国
一种治疗肿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川山橙根23-45份,五龙根1-4份,苦参7-11份,甘草8-18份,枸杞34-41份,通草56-62份,灯心草9-16份,苍子9-16份,藏青果33-38份,侧柏叶45-52份,虎骨8-14份,松节8-13份,草乌9-14份。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称量上述原料,将所有原料放入水中大火煎煮,水沸腾后保持30分钟。最后,关火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其优点在于:具有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清热燥湿,透疹止痒,排脓散肿的功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