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
一种治疗下焦湿热型淋证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610840107.6 |
2016-09-22 |
CN106138855A |
2016-11-23 |
罗兴贵 |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对下焦湿热型淋证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治疗下焦湿热型淋证的内服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金钱草15~60g、瞿麦8~16g、海金沙8~16g、忍冬藤15~50g、白茅根10~30g、石韦8~16g、滑石15~25g、黄柏8~16g;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
342 |
一种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及前列腺炎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 |
CN201610836816.7 |
2016-09-21 |
CN106138854A |
2016-11-23 |
孙思远 |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对泌尿系统感染及前列腺炎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及前列腺炎的内服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金银花15~28g、赤芍6~15g、半枝莲15~30g、肉苁蓉10~16g、扁蓄10~16g、瞿麦8~16g、石韦8~16g、川木通5~16g、车前子8~16g、淡竹叶15~26g、桑寄生15~32g、灯心草3~5g、牛膝15~26g;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
343 |
治疗小儿急惊风的中药凝胶膏帖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610718733.8 |
2016-08-24 |
CN106138844A |
2016-11-23 |
杨贞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急惊风的中药凝胶膏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凝胶膏帖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紫贝齿5‑7、芦根8‑10、莲子心8‑12、委陵菜8‑12、黄连7-9、土贝母6‑8、板蓝根8‑12、水牛角15-18、金佛草3‑5、瓜蒌2‑4、昆布2‑4、海藻2‑4、瓦楞子4‑6、天麻8‑10、钩藤8‑10、龙眼肉8‑12、当归8‑12、鸡血藤8‑12、桑椹8‑12、白术10‑14、白扁豆8‑12、山药18‑22、太子参8‑12、石菖蒲2‑4、合欢皮12-15、夜交藤8‑10、明胶20‑60、二氧化硅15‑40、聚丙烯酸钠10‑30、聚维酮10‑30、羧甲基纤维素钠6‑16、卡波姆2‑6、羟苯乙酯0.2‑1以及甘油100‑200。 |
344 |
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610713968.8 |
2016-08-24 |
CN106138839A |
2016-11-23 |
李永国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制备技术领域。所述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为:斑唇马先蒿、班地锦、蚌壳草、巴山虎、背花疮、笔仔草、草独活、布狗尾、虫牙药、椿白皮、大狗尾草、大花剪秋罗和单头紫菀根。本发明各原料药经过科学配伍,协同作用,具有补脾益胃、消食化疳和促进代谢等功效,对于小儿疳积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针对性高,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345 |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 |
CN201610582707.7 |
2016-07-23 |
CN106138806A |
2016-11-23 |
梁黎明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兰花双叶草10‑30份、水葫芦根5‑25份、虎刺5‑25份、棒棒草5‑20份、白茅根5‑25份、糯米藤5‑25份、大戟5‑20份、白花蛇舌草5‑25份、仙茅5‑25份、刺龙牙5‑25份、灯心草5‑20份、矮地茶5‑25份、黄毛榕5‑25份、卵叶水芹5‑25份、浮萍5‑20份、丝瓜络5‑25份、泽兰5‑25份、红筷子5‑20份、榔榆皮5‑25份、翠羽草5‑25份、海藻5‑20份、番泻叶5‑25份、槟榔5‑15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补肝益肾、补肺健脾、清热解毒、利水渗湿、活血消肿的功效,其治疗水肿疗效显著,作用可靠。 |
346 |
一种补肾壮阳的中药组合物 |
CN201610729935.2 |
2016-08-26 |
CN106138619A |
2016-11-23 |
于波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肾壮阳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人参6‑12、山药15‑20、鹿茸5‑10、首乌3‑5、狗鞭6‑8、虎杖2‑4、肉桂15‑20、黄芪8‑12、当归15‑20、锁阳4‑6、川牛膝2‑4、淫羊藿5‑10、甘草6‑10、十大功劳叶6‑8、金樱子2‑4、补骨脂5‑8、五味子3‑4、茯苓2‑4、枸杞子10‑15、巴戟天8‑10、杜仲5‑8、太子参2‑4、肉苁蓉15‑20、风车藤5‑8和栗子花2‑4;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配伍合理,用药准确、吸收性强、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特点,共凑补肾壮阳、益精补髓、壮阳活血、养血滋阴之功效,对于肾精亏损、气血虚弱、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有很好的疗效,本发明疗效显著,不易复发,治疗周期短,使用方法简便易行,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 |
347 |
一种调经止痛的中成药 |
CN201610622655.1 |
2016-08-01 |
CN106138586A |
2016-11-23 |
张晓甦; 于红娟; 范辰; 张艳; 许妍妍; 孔德松; 潘金津; 殷爱玲 |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经止痛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生黄芪、太子参、当归、赤白芍、川芎、熟地、益母草、鸡血藤、艾叶、香附、乌药、小茴香和炙甘草。本发明所提供的药方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兼以行气解郁的功效,将本药方应用于临床治疗,针对不同程度的病例较现有同类药物治疗效率高、副作用少,本配方可熬制成中成药汤,并封装保存,服用方便。 |
348 |
一种治疗胃炎的中药 |
CN201610596027.0 |
2016-07-25 |
CN106138583A |
2016-11-23 |
陈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太子参8‑12克、吴茱萸3‑5克、制半夏7‑9克、枳壳7‑9克、木香7‑9克、香附7‑9克、炒神曲7‑9克、青黛1‑3克、炙甘草5‑7克。本发明成本低,治疗胃炎疗效高,具有温中补脾,清热理气等功能,并适用于各型胃炎,无毒副作用。 |
349 |
治疗脑梗的开窍醒脑清障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610631893.9 |
2016-08-04 |
CN106138532A |
2016-11-23 |
马畅 |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治疗脑梗的开窍醒脑清障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由A剂药和B剂药按重量份数制备而成,A剂药:猪牙皂4份、细辛8份、薄荷3份、石菖蒲10份、川芎12份、水蛭6份、虻虫5份、大黄4份、穿山甲6份、王不留行8份、丹参10份、桃仁10份、川乌1份;B剂药:地龙2份、豨签草2份、蜈蚣2条、莪术12份、三棱9份、益母草10份、鸡血藤15份、络石藤10份、忍冬藤15份、钩藤15份、地鳖虫4份、桑葚15份、全蝎5份、槐角8份、独活7份、灵仙5份、当归10份、赤芍8份、淡豆鼓20份,打破长期以来“中药起效慢、作用强度低”的思维定势;辨证施治,经多年临床应用,使脑梗患者病情不再加重,临床症状有明显减轻并好转,能够恢复人体各项机能,提高了治疗效果。 |
350 |
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制剂 |
CN201610664999.9 |
2016-08-05 |
CN106138486A |
2016-11-23 |
焦永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发明人针对真菌性角膜炎的病机,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驱风、清肝明目、软坚散结的中药紫薇叶、藁本、小无心菜、穿根藤、无莿根、甘草,水煎成汤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7.5%。 |
351 |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 |
CN201610760122.X |
2016-08-30 |
CN106138223A |
2016-11-23 |
罗嘉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它是将破骨风、胆汁、崖姜、金耳环、掉毛草、苦碟子、剪秋罗、麻疯树、虎杖、水按一定比例煎煮制成。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伍组合,达到宣通鼻窍、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祛痰散结等效果,最终达到治疗鼻炎,消除鼻炎症状。 |
352 |
降血脂保健养生酒 |
CN201610572408.5 |
2016-07-20 |
CN106119031A |
2016-11-16 |
李撰 |
本发明属于中药保健酒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降血脂保健养生酒,其由中草药原料与米酒浸泡而得,具体的,中草药原料包括葛根、山楂、野菊花、山药、桑寄生、决明子、麦冬、五味子、党参、胖大海、银柴胡、铁皮石斛、黄精、淫羊藿、黄芪、当归、月见草、鸡内金、西洋参、天麻、甘草、水蛭等组分。本发明降血脂保健养生酒由22味中药经科学配伍而成,各味中药协同作用,发挥的效果倍增,具有药简而功著的特点,经患者的应用试验,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功效,同时兼备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愈后均不复发,且对三高症状如头痛、头胀、眩晕、心悸、肢体无力、手足麻木和消渴症等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353 |
用于祛斑的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610813557.6 |
2016-09-11 |
CN106110288A |
2016-11-16 |
黎秋萍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祛斑的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面膜采用山楂、白首乌、千针万线草、沙苑蒺藜、芸薹子、鸬鹚骨、旋花、椽实、干姜和卡波姆等制备而成。山楂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扩张血管,能通经络治瘀血及积滞,正合其主治色斑。白首乌补肝肾,健脾胃,益精血,其润肠通便作用能解除山楂的涩肠便秘之弊病,使之能顺利排除体内瘀血积浊,同时又补充人体正能量,两者配伍能解决祛斑的主要问题。诸药配伍成为滋补肝肾,健脾养血,行气活血,散瘀祛斑的功效药物,能治愈因肝肾亏损,脏腑失调,气血瘀滞而致的脸都雀斑、黄褐斑及老年斑。 |
354 |
一种适用于老年患者的治疗巨细胞动脉炎的中药制剂 |
CN201610777478.4 |
2016-08-23 |
CN106110286A |
2016-11-16 |
万龙; 王彩云 |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老年患者的治疗巨细胞动脉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桂枝15~20份、生姜10~15份、银柴胡5~8份、丹皮5~8份、地骨皮5~8份、白薇5~8份、白附子15~20份、蛤叶薯10~15份、浙雁皮10~15份、人参3~5份、龙骨5~10份、赤白芍5~10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散结的功效,针对老年患者的巨细胞动脉炎治疗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
355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 |
CN201610599029.5 |
2016-07-27 |
CN106110196A |
2016-11-16 |
华柏生; 华兴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三棱5‑12份,当归5‑15份,半夏6‑12份,女贞子3‑9份,菟丝子5‑11份,肿节风8‑14份,杜仲7‑13份,透骨草5‑10份,苍术9‑16份,川芎10‑18份,羌活8‑12份,牛膝6‑12份,丹参8‑12份,赤芍6‑10份,紫金莲3‑9份,红花1‑5份,藁本4‑14份,车前5‑10份,地肤子3‑9份,瞿麦5‑12份,淡竹叶3‑8份,姜黄3‑7份,桑寄生8‑12份。本发明中药的原料配比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且药效安全稳定无副作用。 |
356 |
一种治疗胃热熏蒸型经行口糜的中药制剂 |
CN201610635096.8 |
2016-08-05 |
CN106110162A |
2016-11-16 |
王彬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热熏蒸型经行口糜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本发明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精选了漏芦、红头草、灯心草、荷梗、红牛皮菜、白草根、大花剪秋罗、蝴蝶暗消、算盘七、白豆蔻、硬飘拂草、白花猪母菜、徐长卿、刺莓果、甘草等原料药,全方具有清胃泻热、凉血利尿、解毒消肿、养血调经的功效,治疗胃热熏蒸型经行口糜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经临床验证,总有效率为98.77%,值得临床推广。 |
357 |
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药物 |
CN201610786667.8 |
2016-08-31 |
CN106110085A |
2016-11-16 |
李民功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苡仁8—15份,当归10—20份,阿胶6—12份,丹参5—10份,红花7—16份,白芷4—10份,穿山甲2—8份,蒲公英7—12份,木瓜3—6份,白牛膝8—16份,风叶藤7—10份,龙葵2—8份,花生衣1—5份。本发明是纯中药配方,由于各味中药的配伍作用,具有活血散瘀、消溃排脓、续筋健骨、消炎活血、促生新骨、益髓添精、生肌生新的功效。本发明可直接贴于患处,标本兼治,使药物直达病所。本发明药效快、治疗周期短、无副作用及制备方法简单且使用方便,对骨髓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358 |
一种治疗骨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610679935.6 |
2016-08-12 |
CN106110075A |
2016-11-16 |
林海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密蒙花、薏苡仁、瞿麦、珊瑚、女贞子、白薇、远志、荆芥穗、栀子、石灰华、红花、甘草,通过醇提、水煎煮等工艺制成,通过本发明药物对1068例骨伤临床疗效的观察,主要治疗跌打损伤所致的骨折、骨痛、淤血、脱臼、关节扭挫伤、肌肉拉伤,折筋伤损具有显著的疗效,总有效率平均达到96%,并且未发现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骨伤患者方面疗效显著,具有良好推广价值。 |
359 |
一种治疗胃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610597910.1 |
2016-07-27 |
CN106110060A |
2016-11-16 |
刘子令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是由白花蛇舌草、半支莲、石见穿、地梭罗、八仙草、猕猴桃、黄药子、石蝉草、薏苡仁、瞿麦、白英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抗癌散结的功能,用于治疗胃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疗效好,无毒副作用。 |
360 |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膏剂 |
CN201610739585.8 |
2016-08-27 |
CN106110044A |
2016-11-16 |
董加利; 崔艳霞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膏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金钟花10‑15份,猫须草7‑15份,长瓦韦5‑10份,鸡爪芋3‑5份,马蹄根5‑20份,旱柳叶10‑25份,娃娃拳5‑15份,千针万线草3‑8份,长杆兰5‑10份,丝棉木3‑7份,交翅木2‑5份,黑大豆皮5‑20份,天蓬草10‑20份,秫米5‑20份,土木香3‑8份,鹿仙草5‑10份。本发明的中药膏剂采用纯中药原料制成,诸药配伍具有清热祛湿、健脾养血、祛风解毒的功效,治疗湿疹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