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 病人用的运输设备或起居设备;手术台或手术椅;牙科椅子;丧葬用具 / 专用于护理的床;提升病人或残疾人的装置 / .带有可调垫架的 / ..可绕横向水平轴倾斜的,如特伦德伦伯(氏)卧位{(理疗用的摇床入A61H1/003;向下倾斜牵引病人以进行拉伸的入A61H2203/0493)}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智能化老人护理床 CN201610627729.0 2016-08-03 CN106137626A 2016-11-23 卢健新
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老人护理床,护理床本体的床靠板上设置有生命体征监测装置,生命体征监测装置放置在护理床本体的床靠板上开设的收纳孔里,床板上靠近排便孔位置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护理床本体的床靠板顶部设置有摄像头支撑架,摄像头支撑架上安装用于监控现场状况的摄像头,摄像头、湿度传感器、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服务器连接,所述服务器与设置在远程的家人手持终端、服务机构手持终端、服务机构管理上位机连接。本发明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监测功能完善,可远程自动控制,对老人的监护更加完善和人性化,且省,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是安全可靠和智能便捷的老人护理床。
22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201610699267.3 2016-08-22 CN106109130A 2016-11-16 张海琦
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护理床,主要包括床头、床体及床尾,所述床头包括输液挂钩、照明灯、支架及操作键盘,所述输液挂钩固定在支架的末端,所述操作键盘分别与照明灯、电扇及升降机连接,照明灯键、呼叫键,所述床体包括升降靠背、升降杆、升降机、床桌滑轮滑道、床桌滑轮、床桌、滑轮及滑轮固定装置,所述升降靠背通过升降杆与升降机连接,所述床桌通过床桌滑轮固定在床桌轨道上,所述滑轮安装在床体的四个床腿上,且通过滑轮固定装置固定,所述床尾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安装在床尾中间位置,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做工作人员的操作效率。
23 具有站姿提醒功能的下肢移动式平衡站立床 CN201511005604.6 2015-12-28 CN105581882A 2016-05-18 王勇; 牛玉荣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站姿提醒功能的下肢移动式平衡站立床,其包括:床体支撑架及与其构成转动副的活动床面,第一直线致动器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床面的背面和床体支撑架铰接;活动床面上方的移动床面与活动床面之间通过直线导轨实现滑动,在活动床面的底端固设有支撑架,第一连杆的前端与支撑架的前端通过球形铰链铰接,第一连杆的后端与第二连杆的前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后端通过弹簧悬吊于床体支撑架上;在第一连杆上设有导槽,脚踏的底部设有与导槽匹配的滑;设置第三直线致动器,第三直线致动器的两端分别与脚踏和床体支撑架铰接。本发明加入脚部的滑动功能,让康复者在站立训练时可以做脚部滑动训练,活动下肢各个关节的活动度
24 训练站立平衡的站立床 CN201511005596.5 2015-12-28 CN105476772A 2016-04-13 王勇; 高爱丽
发明公开了训练站立平衡的站立床,其包括:床体支撑架,在所述床体支撑架的端部铰接有活动床面,设置直线致动器缓冲器,所述直线致动器、缓冲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床面的背面和床体支撑架铰接;在所述活动床面的底端设有脚踏,各所述脚踏上设有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设有信号调理模,所述信号调理模块与智能仪表无线通讯。本发明在普通站立床的基础上加入站立平衡的评估系统,让康复者在站立训练时可以实时的知道两腿的受力情况,有意识的进行下肢平衡训练。
25 扶手的可调节性平衡站立床 CN201511005564.5 2015-12-28 CN105476771A 2016-04-13 王勇; 杨科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扶手的可调节性平衡站立床,包括床体支撑架及与其构成转动副的活动床面,第一直线致动器、第一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床面的背面和床体支撑架铰接;在活动床面上部设有纵向移动床面,纵向移动床面与活动床面之间通过纵向直线导轨实现滑动,第二直线致动器、第二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床面的背面和纵向移动床面的背面铰接;在纵向移动床面上还设有横向移动床面,横向移动床面与纵向移动床面之间通过横向导轨实现滑动,第三直线致动器的两端分别与纵向移动床面和横向移动床面的背面铰接;在活动床面的底端设有脚踏。本发明可以调节左右腿在站立时的承受,使康复者按正确的方式进行训练,或者特意的训练病肢的承受力。
26 下落式自动排泄物处理装置 CN201380077032.5 2013-07-16 CN105246436A 2016-01-13 小野田利光
发明涉及下落式自动排泄物处理装置,其按照对佩戴对象者的身体约束程度小的方式构成,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下述部分构成,该下述部分包括覆盖老人等的使用对象者的臀部和阴部的尿布覆盖部(1);设定于其上的排便接纳部(2)和尿不湿(3);排便排尿等导入管(5),其用于接收通过排便接纳部(2)而排出的便等,将其导入污物容器(4)中;插入该管的中途的部(6);净罐(7),其保管臀部等的清洗用的净水;暖发生机构(8),该机构产生用于清洗后的臀部等的干燥的暖风;控制各部分的动作的控制机构(9),从尿布覆盖部(1)突出的排便接纳部(2)的排便管(2b)通过床(10)的排便孔(10h),在床(10)的下方突出,以可升降和倾斜的方式连接于排便排尿等导入管(5)的上部的漏斗状部(5a)。
27 护理床 CN201510753161.2 2015-11-06 CN105213127A 2016-01-06 曾文菊; 曾华平
发明提供了一种护理床,包括底部支架、床板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床板机构中横穿有一根第一中心轴,所述第一中心轴的两端与所述底部支架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滚珠丝杠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底部支架上并且其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副的螺母连接,所述第一滚珠丝杠副的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床板机构铰接,所述第一丝杠副的丝杆的伸缩带动所述床板机构绕所述第一中心轴转动,这种护理床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坐起,还可以通过驱动机构的控制直接帮助患者从躺卧姿势到站立姿势的转换,患者无需借助外,靠自己单手的控制,就可以帮助自己站立,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也使患者自身行动更加方便。
28 床装置以及床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1480023437.5 2014-03-25 CN105142464A 2015-12-09 嶋田竜也; 平井荣太; 细川雄史; 影山男; 窪田伸之助
发明根据带倾动的背部升起指示(步骤S1-“是”),通过使载置在上部架上的膝部底板进行动作来进行将使用者的膝部升起动作(步骤S2)。接着,在执行膝部升起动作之后进行使上部架的头侧和腿侧相对于地板面升降从而使上部架的头侧的高度比上部架的腿侧的高度高的倾动动作(步骤S3)。由此,能够在将使用者的背部扶起后的最终姿势时成为接近对于使用者来说舒适的座位的状态,并且能够减少使用者的后背、腹部的压迫感,防止使用者的身体大幅偏离。
29 带有患者倾斜装置的躺椅 CN201280069266.0 2012-12-21 CN104105526A 2014-10-15 柴田弘之; 五藤哲也; 松田雅之; 杉本喜雄
该带有患者倾斜装置的躺椅(10)包括:顶板(28);一对第二轨道(15),其配置在顶板的下方;第二移动部(16),其具有在一对第二轨道上能够移动的一对第二滑动件(17);一对体(22A、22B),其在一对第二轨道上能够移动;驱动机构(23A、23B),其使块体相对于第二移动部进行直线移动;支承部(26),其设置于第二移动部,且支承顶板;杆(27A、27B),其一端连结于顶板,并且另一端连结于一对块体。
30 图像引导式放射治疗组件 CN201280034629.7 2012-07-18 CN103764039A 2014-04-30 保罗·基尔
一种成像组件(10),包括基底(11),外壳(14)固定至基底,放射源诸如线性加速器(15)位于外壳中。放射源提供沿由轴线(16)提供的预定路径纵向延伸的束。床榻组件(21)支承在基底(11)上,并可纵向运动以及可绕床榻组件(21)的纵向轴线(26)旋转运动。
31 具有转动治疗装置的医疗床 CN01806983.5 2001-03-09 CN1419434A 2003-05-21 约瑟夫A·库姆尔; 格里高利W·布兰森; 艾力克R·迈耶; 布拉德·威尔森; 坦尼娅·泰伯; 肯·堪贝斯; 麦克·福朗多夫; 约翰·沃德扎克; 吉姆·斯道普曼; 罗杰·道尔顿; 肯·史密斯; 杰弗里A·海泽
提供一种椅床(10),该椅床包括一个床架(20)和位于在床架(20)上的一个床垫(32)。床架(20)构型成能使其在一个基本平坦的床位和一个椅位之间移动。床垫(32)包括一个可充气的治疗器械,如部转动治疗装置(110),脉动治疗装置(112),或者褥疮溃疡治疗装置(114)。
32 医院用床的床垫 CN96196066.3 1996-08-01 CN1192670A 1998-09-09 肯尼思·L·克雷姆; 贾森·C·布鲁克; 埃里克·R·迈尔; 格雷戈里·W·布伦森; 戴维·J·尤里奇
一种床垫(550),具有大体上平坦的面朝上的患者面(552)。床垫(550)包括一阶梯状面朝下底面(586),具有从患者面(552)向下延伸第一深度的周边部(580)和从患者面(552)向下延伸大于第一深度的第二深度的中央突起(576)。床垫(550)还包括头、座位、腿和足部(558、560、562、564),其中至少一个是可胀大的。
33 病患转送床 CN201710482235.2 2017-06-22 CN107374836A 2017-11-24 张美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病患转送床,包括底座、支撑柱和床板,其中,支撑柱上部设置有卡槽,支撑柱的下部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床板的下部设置有,凸块与卡槽之间插合连接;床板的一侧设置有前方抬手,另一侧进一步设置有背板,背板与床板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扳手,床板与背板之间通过所述旋转轴轴连接。底座下部设置有万向轮,床板上设置有护栏和输液杆,护栏,输液杆与床板之间固定连接,背板上设置有后方抬手,前方抬手与床板之间固定连接,后方抬手与背板之间固定连接,锁定扳手用于锁定旋转轴。底座上设置有配重块。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尽量保持病人的体位,减少转移次数的,具备悬挂吊瓶支架的,减少操作者劳动强度。
34 床装置 CN201480027975.1 2014-03-27 CN105208992B 2017-11-03 嶋田竜也; 影山男; 平井荣太; 窪田伸之助; 细川雄史
提供一种通过在床装置的膝部底板立起的情况下使床进行倾动动作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进行倾动动作时使用者向脚部侧位置偏移的床装置。该床装置具有:倾动用驱动部,其能够使上部框架进行倾动动作,以使头部侧的高度位置和脚部侧的高度位置设有差值从而至少脚部侧变得较低;以及作动状态检测部,其用于使所述膝部底板起伏的膝部底板作动部是否处于能作动状态,所述倾动用驱动部在所述膝部底板相对于地面的度在0度以上,并且利用所述作动状态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膝部底板作动部为能作动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所述倾动动作。
35 一种具有活动移板的医疗护理床 CN201710510528.7 2017-06-28 CN107115183A 2017-09-01 叶青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活动移板的医疗护理床,包括固定床板、活动床板机构、支撑架结构以及床头板,固定床板平设置且通过支撑架结构支撑固定,活动床板机构包括底部支撑板、活动板、第一推送机构、第二推送机构以及中部支撑横杆,中部支撑横杆水平的置于固定床板下部,所述固定床板上设有方形开口,底部支撑板与方形开口契合且其中部板体与中部支撑横杆活动连接,底部支撑板上设有滑轨,活动板由第一推送机构推动在底部支撑板上前后自由滑动,第二推送机构固定于底部支撑板的后端板体下部。活动移板的医疗护理床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有效方便病人上下病床,在不需要其它人帮助的情况下也能自由且快捷的上下病床,实用性高。
36 一种智能护理系统 CN201611230959.X 2016-12-28 CN106726230A 2017-05-31 王勇
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护理系统,包括主床架,多个数控升降单元组件,主床架设置在整体移动系统上呈整体可移动、定位防移状态,所述多个数控升降单元组件包括多个顺序安装在第一机架的数控升降单元,数控升降单元包括升降动机构、升降帽、出口、喷口、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出风口和喷水口设在升降帽上,压力传感器感应升降帽受压设置在升降帽内或升降动力机构上,位置传感器感应升降帽高度位置设置在升降帽上或升降动力机构上,温度传感器感应升降帽接触物温度设置在升降帽上,所述数控升降单元上的配置可以灵活组合。
37 仰卧台的底板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01380049114.9 2013-09-20 CN104736120B 2017-05-17 小森崇稔; 志方宣之
发明底板控制方法控制仰卧台。仰卧台具备承受用户的脊背的背部底板以及承受用户的膝部的膝部底板。仰卧台通过背部底板以及膝部底板的起倒来进行用户的背部上升以及膝部上升。对背部底板以及上述膝部底板的起倒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在受到上述背部底板或者上述膝部底板的起倒的指示时进行控制,以使仰卧台具有使背部底板侧比膝部底板侧更高或者更低的倾斜。
38 一种多功能床 CN201610752010.X 2016-08-29 CN106236444A 2016-12-21 沈克强; 倪华彬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床,包括上框架结构,床头结构,下框架结构,护栏结构,床尾结构,床头结构,自动操作结构和手动操作结构;上框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框架结构由背板,坐板,腿板和脚板依次连接而成;下框架结构包括电机,与电机相连的传动轴,传动轴相连的电动推杆和与传动轴相连的升降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实现护栏的自动或者手动升降调节,减少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可以实现背板,腿板和床整体的升降以及床整体的前后倾斜,来改变病患的体位;病患可在病床上通过诊断结构实现常规检查,实现病患自身的病历管理,给病患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减少了医生的负担。
39 床装置以及床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1480023437.5 2014-03-25 CN105142464B 2016-10-19 嶋田竜也; 平井荣太; 细川雄史; 影山男; 窪田伸之助
发明根据带倾动的背部升起指示(步骤S1‑“是”),通过使载置在上部架上的膝部底板进行动作来进行将使用者的膝部升起的膝部升起动作(步骤S2)。接着,在执行膝部升起动作之后进行使上部架的头侧和腿侧相对于地板面升降从而使上部架的头侧的高度比上部架的腿侧的高度高的倾动动作(步骤S3)。由此,能够在将使用者的背部扶起后的最终姿势时成为接近对于使用者来说舒适的座位的状态,并且能够减少使用者的后背、腹部的压迫感,防止使用者的身体大幅偏离。
40 具有可移动的加热器组件的床装置 CN201280008690.4 2012-02-14 CN103402478B 2016-10-05 S·巴拉德瓦杰; R·埃达瓦纳; S·达斯
一种改进的床装置(4)包括床(12)和可移动的加热器组件(16)。床(72)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件(8)上,并且加热器组件(76)是可移动的,以便实现床(72)和加热器组件(76)之间的对准,从而促进辐照度在位于床(72)上的患者上的均匀性。在实施例中,床(72)和加热器组件(76)能够一起移动,以维持床(72)和加热器组件(76)之间的对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床(72)和加热器组件(76)是独立的,但设置一个或多个指示器(244,254)以实现床(72)和加热器组件(76)之间的手动对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