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于建立通信关系的方法 |
CN01808082.0 |
2001-08-27 |
CN1203686C |
2005-05-25 |
F·斯蒂佩尔 |
布置于通信网(KN)内的多个用户端口(PA)被分配给至少一个群(GRP)。根据本发明,当需要在所述的群(GRP)内建立通信关系(kv)时,检验是否超过在该群(GRP)内可建立或已建立的通信关系(kv)的预定最大数量(n_max),当确定超过该最大数量(n_max)时,不建立所述的通信关系(kv)。 |
2 |
经通信网从主叫终端设备向被叫终端设备发送信令的方法 |
CN00817698.1 |
2000-12-11 |
CN1413409A |
2003-04-23 |
B·克雷姆布斯 |
只要至少一个通向被叫用户的终端设备(TLNB)的接入连接被占用,则由源交换设备(VSTA)向被叫终端设备引入一个指示连接建立的信令。 |
3 |
询问一个用户组的至少一个连接端口和/或通信终端设备的状态的方法 |
CN01805992.9 |
2001-02-19 |
CN1408181A |
2003-04-02 |
B·施耐德尔 |
在一个通信网(PSTN)中,从与第一交换局(VST1)连接的作为交换台设置的专用通信终端设备(VPG1)出发,为通过至少一个第二交换局(VST2)建立向分配给一个用户组(CXGRP)的至少一个连接端口和/或通信终端设备(TLN2,…,TLN4)的连接,从第一交换局通过一个信令通道(ZK)把对所述连接端口和/或通信终端设备的状态询问指向至少一个第二交换局。 |
4 |
通信网络 |
CN02828135.7 |
2002-12-16 |
CN1620824A |
2005-05-25 |
T·S·马德尔恩; R·J·普罗克托尔; G·肖平 |
一种部分互连网络具有多个节点,所述节点包括如下两类节点中的任意一类:(a)分配节点和星形节点(STAR),其中,所述分配节点各分配到若干区域(AREA)之一中;所述部分互连网络还包括所述分配节点和所述星形节点之间的点对点互连,其中,一定数量的具有与一个单独星形节点相连的分配节点的区域形成从该单独星形节点开始的相同数量的路由,第一区域的分配节点互连到包括一些但非全部的星形节点集,其它所述区域以类似的方式互连到其它各自包括星形节点的集合,其中,在不同区域中的任意两个分配节点之间至少有一条可选路由,一个互连路由包括通过星形节点串联的两条点对点互连;或者(b)至少六个拓扑节点,其中,拓扑节点是一个物理节点、或一组互连的物理节点、或一个物理节点的一部分或一组互连的物理节点和若干物理节点的若干部分,每个拓扑节点具有至少三条点对点拓扑链路,这些链路将每个拓扑节点连接到一些但非全部所述多个拓扑节点上,其中,在任意两个拓扑节点之间至少有一条可选路由,并且一条可选路由要么包括在另一拓扑节点上串联的两条点对点拓扑链路,要么包括两个拓扑节点之间的直接点对点拓扑链路;其中,所述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节点包括用于执行简单转接核心功能的交换装置以及所述多个节点中的三个或三个以上节点包括单链路接口,所述单链路接口具有相关的输出属性和/或输入感知属性。 |
5 |
通信网络 |
CN02825831.2 |
2002-12-16 |
CN1613265A |
2005-05-04 |
T·S·马德尔恩; R·J·普罗克托尔; G·肖平; H·A·布兰菲尔德; D·I·斯科特 |
具有多个节点的一种网络,其中该多个节点的至少一个节点包括用于完成简单转接核心功能的交换装置和该多个节点的三个或三个以上节点包括具有相应输出和/或输入科格尼森特特性的单链接接口,在一个节点上的每个简单转接核心功能在逻辑上不同在另一节点上的另一简单转接核心功能相连接和在一个节点上的每一简单转接核心功能在逻辑上同在另一个节点上的至少三个单链接接口相连接,其中包括连接到一个节点的一种场合以完成简单转接核心功能的单链接接口的这些节点根据相应的输出和/或输入科格尼森特特性受控于相应的内部通信连接接入控制处理。 |
6 |
经运营商管理技术的网络范围的终端客户管理 |
CN01808095.2 |
2001-05-02 |
CN1442022A |
2003-09-10 |
J·胡特尔; M·默勒; I·罗曼斯基 |
本发明涉及管理装置(5),该装置用于管理和修改数据和电话网络中交换局的操作功能。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所述管理装置(5)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使得可以利用带有保证安全机制的管理系统由公共操作员在公共网络范围进行管理以及由终端客户在专用网络范围进行管理。 |
7 |
用于建立通信关系的方法 |
CN01808082.0 |
2001-08-27 |
CN1423909A |
2003-06-11 |
F·斯蒂佩尔 |
布置于通信网(KN)内的多个用户端口(PA)被分配给至少一个群(GRP)。根据本发明,当需要在所述的群(GRP)内建立通信关系(kv)时,检验是否超过在该群(GRP)内可建立或已建立的通信关系(kv)的预定最大数量(n_max),当确定超过该最大数量(n_max)时,不建立所述的通信关系(kv)。 |
8 |
同时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电路装置 |
CN99815657.4 |
1999-11-09 |
CN1333991A |
2002-01-30 |
G·梅耶尔; H·欣克 |
为了经过唯一的用户连接线(TL)在连接在通信网络上的交换站(VST)的用户站(TST)与连接在同一个通信网络上的其他用户站(TEL3,FAX2,PC2)之间同时建立通信连接将有关用户连接线(TL)作为多信道的复用连接线运行;在交换站(VST)和转换装置(GW)之间一方面构成为多信道的复用连接线(T1)和另一方面构成为很多单个连接线(T2),有益的是将转换装置安排在过渡到其他通信网络(NET)特别是因特网上的;在转换装置(GW)上在单个连接线(T1)和单个连接线(T2)之间有解复用器/复用器(DM),用解复用器/复用器从复用连接各自过渡到单个连接和相反。 |
9 |
在源站与目标站之间具有中继站的数据传输系统 |
CN98808619.0 |
1998-08-27 |
CN1269076A |
2000-10-04 |
温里奇·霍塞特; 汉斯-贾根·梅克伯格 |
分散的数字数据传输系统具有大量的只能与相邻张进行直接数据通信的分布站。位于源站与目标站之间的站用作中继站。站-站传输在每种情况中发生在不同的信道上。在每一个站中,利用接收信道接收的信号转换到不同的发送信道上。逐个比特或逐个码元完成到达所述接收信道上的比特流或码元流的转换,以便与数据分组传输情况一样以连续流发送数据而在转换期间没有长延迟出现。耦合矩阵(KM)用于转换。每个信道(C1…Cn)分为多个子信道(CH-1…CH-8)。以这样一种方式分配发送信道,使每一个站只使用位于同一信道中的任何可能的子信道(SC1…SC8)。 |
10 |
用于分布式电信网络的路由方法及装置 |
CN01819646.2 |
2001-11-21 |
CN100525521C |
2009-08-05 |
斯蒂芬·安东尼·格拉德·钱德勒 |
在电信网中随机分布的位置处提供多个收发站。提供路由装置,用于为网络中各站之间的呼叫作路由,其中在必要时利用网络中的其它站转发这些呼叫。每个站(S,30-3,D)包括呼叫路由控制单元,用于为呼叫转发目的选择呼叫将要传送到的另一个站,呼叫路由控制单元包括存储器,用于为多个可能的目的站D以及从接收自发送站范围内网络中其它站的信息来汇编与适于将呼叫转发到目的站D的其它可能站点有关信息。控制单元还包括询问装置,用于发送询问信号,该询问消息由网络中至少一个其它站接收;以及确认装置,它响应于从其它站收到的询问信号,在该站可用于转发呼叫的站时发送确认信号。 |
11 |
部分互连网络 |
CN02807623.0 |
2002-01-14 |
CN1305322C |
2007-03-14 |
G·肖平; R·J·普罗克托 |
一种部分互连网络具有多个拓扑节点,每一个拓扑节点有至少三条连接到其它拓扑节点的直接点对点拓扑链路,所述多个拓扑节点的一部分中的每一个连接到一组入网点(PoP)装置中的一个。所述一组入网点装置配置成提供对一种选择的服务或多种选择的服务的访问,每一个拓扑节点的所述至少每三条直接点对点拓扑链路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不连接到与所述多个拓扑节点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连接的一组入网点装置中的一个,所述多个拓扑节点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连接到所述一组入网点装置中的一个。在任意两个拓扑节点之间存在至少一种路由选择,路由选择或者是通过在另一个拓扑节点处串联连接的两条拓扑链路或者是在两个拓扑节点之间的直接点对点的拓扑链路。 |
12 |
询问一个用户组的至少一个连接端口和/或通信终端设备的状态的方法 |
CN01805992.9 |
2001-02-19 |
CN1197392C |
2005-04-13 |
B·施耐德尔 |
在一个通信网(PSTN)中,从与第一交换局(VST1)连接的作为交换台设置的专用通信终端设备(VPG1)出发,为通过至少一个第二交换局(VST2)建立向分配给一个用户组(CXGRP)的至少一个连接端口和/或通信终端设备(TLN2,...,TLN4)的连接,从第一交换局通过一个信令通道(ZK)把对所述连接端口和/或通信终端设备的状态询问指向至少一个第二交换局。 |
13 |
部分互连网络 |
CN02807623.0 |
2002-01-14 |
CN1500356A |
2004-05-26 |
G·肖平; R·J·普罗克托 |
一种部分互连网络具有多个拓扑节点,每一个拓扑节点有至少三条连接到其它拓扑节点的直接点对点拓扑链路,所述多个拓扑节点的一部分中的每一个连接到一组入网点(PoP)装置中的一个。所述一组入网点装置配置成提供对一种选择的服务或多种选择的服务的访问,每一个拓扑节点的所述至少每三条直接点对点拓扑链路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不连接到与所述多个拓扑节点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连接的一组入网点装置中的一个,所述多个拓扑节点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连接到所述一组入网点装置中的一个。在任意两个拓扑节点之间存在至少一种路由选择,路由选择或者是通过在另一个拓扑节点处串联连接的两条拓扑链路或者是在两个拓扑节点之间的直接点对点的拓扑链路。 |
14 |
同时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电路装置 |
CN99815657.4 |
1999-11-09 |
CN1149895C |
2004-05-12 |
G·梅耶尔; H·欣克 |
为了经过唯一的用户连接线(TL)在连接在通信网络上的交换站(VST)的用户站(TST)与连接在同一个通信网络上的其他用户站(TEL3,FAX2,PC2)之间同时建立通信连接将有关用户连接线(TL)作为多信道的复用连接线运行;在交换站(VST)和转换装置(GW)之间一方面构成为多信道的复用连接线(T1)和另一方面构成为很多单个连接线(T2),有益的是将转换装置安排在过渡到其他通信网络(NET)特别是因特网上的;在转换装置(GW)上在单个连接线(T1)和单个连接线(T2)之间有解复用器/复用器(DM),用解复用器/复用器从复用连接各自过渡到单个连接和相反。 |
15 |
用于分布式电信网络的路由算法 |
CN01819646.2 |
2001-11-21 |
CN1478358A |
2004-02-25 |
斯蒂芬·安东尼·格拉德·钱德勒 |
在电信网中随机分布的位置处提供多个收发站。提供路由装置,用于为网络中各站之间的呼叫作路由,其中在必要时利用网络中的其它站转发这些呼叫。每个站(S,30-3,D)包括呼叫路由控制单元,用于为呼叫转发目的选择呼叫将要传送到的另一个站,呼叫路由控制单元包括存储器,用于为多个可能的目的站D以及从接收自发送站范围内网络中其它站的信息来汇编与适于将呼叫转发到目的站D的其它可能站点有关信息。控制单元还包括询问装置,用于发送询问信号,该询问消息由网络中至少一个其它站接收;以及确认装置,它响应于从其它站收到的询问信号,在该站可用于转发呼叫的站时发送确认信号。 |
16 |
在公共交换系统中的群的管理保护 |
CN01808086.3 |
2001-05-02 |
CN1435060A |
2003-08-06 |
J·胡特尔; I·罗曼斯基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换局(1),用于把电话对象(2a...2n)连接在电话网上,其中把电话对象的一部分(2a、2b)组织成群(5),具有:控制装置(3),其中可以通过有权的操作员经终端6输入指令管理运行功能,还有检验装置(4),用于检验允许确定的操作员管理按群组织的终端设备的访问权。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这种交换局的运行功能的方法。 |
17 |
处理数据的过程,交换机,计费、收费计算机和程序模块 |
CN01101261.7 |
2001-01-12 |
CN1311603A |
2001-09-05 |
德特勒夫·达瑟; 艾里纳·木勒; 费迪南德·盖思别西; 博逖纳·阿尔塞恩 |
本发明涉及一个过程,交换机(SW1),计费计算机(BS1),收费计算机(BC),和程序模块。第一交换机(SW1)向计费计算机发送电信业务的第一计费原始数据,该计费计算机把第一计费原始数据转换成可以被一个收费计算机检测到的第一收费数据,并且向收费计算机发送第一收费数据。为此,建议至少有一个第二交换机向计费计算机发送电信业务的第二计费原始数据,而计费计算机把第二计费原始数据转换成收费计算机可以检测到的第二收费数据,并且向收费计算机发送第二收费数据。 |
18 |
查询复制式数据库的设备与方法 |
CN98105727.6 |
1998-03-19 |
CN1197245A |
1998-10-28 |
巴曼·克豪斯拉维-斯查尼; 多那尔德·贾·明茨; 马克·A·拉克里佛 |
在网络结构中根据网络条件对复制式数据库的循环查询的负荷量进行均匀分配的设备与方法。利用一包括复制式数据库的相关索引号、点编码和地址的循环路由表,通过增加到一后续索引号和一相关点编码来搜索循环路由表以应答呼入查询,还可以进一步判断由点编码所指地址处的数据库是否可访问。若不行,则增加至另一后续指针号以定位一可访问的数据库。若找到,则查询指向该可访问数据库的地址。 |
19 |
소스 스테이션과 타겟 스테이션 사이의 릴레이 스테이션을구비하는 데이터 송신시스템 |
KR1020007002090 |
1998-08-27 |
KR1020010023447A |
2001-03-26 |
호자이트빈리히; 메켈부르크한스-위르겐 |
분산디지털데이터송신시스템은이웃스테이션과의직접데이터통신에만연관될수 있는많은수의분산스테이션을갖는다. 소스스테이션과타겟스테이션사이에위치된스테이션들은릴레이스테이션으로서기능한다. 스테이션간송신은상이한채널상에서각 경우에발생한다. 각스테이션에서수신채널에의해수신된신호들은상이한송신채널로변환된다. 수신채널에도달하는비트플로우또는심볼플로우의변환은한 비트씩또는한 심볼씩수행되어데이터는데이터패킷을송신하는경우처럼변환동안발생하는긴 지연이없이연속적인플로우로송신된다. 커플링매트릭스(KM)는변환을위하여이용된다. 각채널(C1...Cn)은복수의서브채널(CH-1...CH-8)로구분된다. 송신채널들은각 스테이션이가능하다면언제든지동일한채널에위치한서브채널(SC1...SC8)만을이용하는식으로할당된다. |
20 |
통신 네트워크의 통신 엔티티, 라우터 및 라우팅 방법 |
KR1020010007282 |
2001-02-14 |
KR1020010082629A |
2001-08-30 |
플로카트앤드류드렉; 매튜유진피 |
PURPOSE: A customer controlled network routing to automatic call distribution systems is provided to preclude the possibility of transmitted confidential data from being leaked or illegally used. CONSTITUTION: An entity of a private communications network(24,26,28), such as a controller of an ACD system(24), controls the operation of a network router(30) of a public communications network(12,14,16), thereby eliminating the need in a network-routing system to send sensitive event or status information of the private network to the network router. The entity collects and processes locally the status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ivate network, and whenever it detects that the workload balance in the private network needs readjusting, it sends a new routing sequence message to the network router. These messages specify the routing scheme to the network router. A routing sequence message contains a pair of routing sequences. Each is an ordered sequence of destination route points. The first establishes a load balance and the second maintains the load balance. The first is executed by the network router once upon receipt, and the second is executed repeatedly in a cycle until a new routing sequence message is recei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