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将窄带应用与宽带传输组合的系统和方法 |
CN02828057.1 |
2002-12-11 |
CN1620823B |
2012-05-30 |
J·林奎斯特; H·贡德森; H·马特森; L·托尔森 |
窄带应用与宽带传输的组合能利用一个三级节点通信结构实现,该三级节点通信结构包括具有交换智能和窄带交换结构的一个呼叫控制节点、具有宽带交换结构的多个连接控制节点和用于在该呼叫控制节点和该多个连接控制节点之间交互操作的一个中间节点。该中间节点包括一个数据库,提供一个给定连接控制节点使用了多个格式的哪个/些格式的一个指示。当一个输入通信到达到/来自一个具体的连接控制节点时,查阅该数据库来确定由具体连接控制节点使用的对应具体格式。因此,可响应该确定的具体格式而解译该输入通信。 |
2 |
IMS体系中融合PSTN/ISDN仿真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体系 |
CN200580048532.1 |
2005-02-28 |
CN101124812B |
2010-05-12 |
杨佩林; 洪钧; 许晓坤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IMS体系架构下,融合传统终端的PSTN/ISDN仿真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体系。本发明在能够实现3G终端用户多媒体业务的IMS体系构架下,增加仿真网关控制器EGCF;以及增加接入传统PSTN/ISDN终端的网关GW以及传统的终端设备,从而能够在IP多媒体子系统中提供传统的PSTN/ISDN终端用户的接入,实现PSTN/ISDN仿真功能。本发明实现了在IMS系统架构下为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提供支持,实现了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相融合,尤其适合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的全业务运营领域。 |
3 |
用于确定项目之间相关性的度量的方法和网络单元 |
CN200680056304.3 |
2006-11-10 |
CN101627405A |
2010-01-13 |
E·J·赖茨马 |
用于确定在多个相互有关的项目的两个选定项目之间的相关性的度量的方法和网络单元(10)。多个相互有关的项目被建模为网络中的节点(N<sub>1</sub>-N<sub>4</sub>),并且两个项目之间的关系被建模为两个关联的节点之间的阻抗(Z<sub>ij</sub>),其中,阻抗(Z<sub>ij</sub>)是这两个项目之间相关性的函数。此外,确定与两个选定项目关联的两个节点(N<sub>1</sub>,N<sub>2</sub>)之间的阻抗值,并且从中相关性的度量被确定为两个节点(N<sub>1</sub>,N<sub>2</sub>)之间的阻抗值的函数。 |
4 |
建立电话通信的方法和通信网络 |
CN01124566.2 |
2001-08-10 |
CN100377539C |
2008-03-26 |
迈克尔·韦格罗维茨 |
支持话路启动协议(SIP)的数据通信网络中,具有仿真客户机的交换器。该交换器与某一传统电话机耦接,所述传统电话机通过遵守SIP的网络,启动或接收与遵守SIP的电话机或另一传统电话机的电话通信。仿真客户机在PBX和SIP消息之间进行相互转化,以便允许传统电话机通过遵守SIP的网络进行无缝通信。交换器还与位置服务器耦接,所述位置服务器保存对发给特定号码的呼叫进行重定向的重定向信息。最好根据呼叫时刻,用户预期所在的位置,对呼叫进行重定向。 |
5 |
IMS体系中融合PSTN/ISDN仿真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体系 |
CN200580048532.1 |
2005-02-28 |
CN101124812A |
2008-02-13 |
杨佩林; 洪钧; 许晓坤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IMS体系架构下,融合传统终端的PSTN/ISDN仿真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体系。本发明在能够实现3G终端用户多媒体业务的IMS体系构架下,增加仿真网关控制器EGCF;以及增加接入传统PSTN/ISDN终端的网关GW以及传统的终端设备,从而能够在IP多媒体子系统中提供传统的PSTN/ISDN终端用户的接入,实现PSTN/ISDN仿真功能。本发明实现了在IMS系统架构下为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提供支持,实现了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相融合,尤其适合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的全业务运营领域。 |
6 |
用于快速接入数据网络的方法和接入多路复用器 |
CN03813510.8 |
2003-06-03 |
CN1659923A |
2005-08-24 |
W·克劳斯伯格; H·许勒 |
为了快速接入因特网(INT),越来越多地采用DSL方法、譬如ADSL/SDSL。用户的数据终端设备(D1、D2、D3)借助调制解调器(M1、M2、M3)通过传统的铜双芯线与接入多路复用器(DSLAM)连接。该接入多路复用器(DSLAM)布置在网络运营商的接入节点中,该接入节点为用户提供连接。一般通过该接入多路复用器(DSLAM)的相应的接口组件连接多个用户的数字用户连接线(DSL1、DSL2、DSL3)。根据本发明借助不仅在建立时而且在运行时成本低的以太网网络将该接入多路复用器(DSLAM)连接到后置的网络元件(B-RAS)上。 |
7 |
UNIX开放系统互联层的测试 |
CN97193231.X |
1997-03-21 |
CN1094006C |
2002-11-06 |
R·J·格瑟尔; K·奥特莱; W·C·斯维特曼; J·巴克尔 |
一种用于测试在远程通信网络中的节点之间所采用的通信协议的开放系统互联(OSI)层3到7的开发测试系统与方法。系统包括一个模拟通信协议的OSI层3到7的协议模拟器(73),一种用第一Internet套接字接口(78)联到协议模拟器的局域网(LAN)(79),代替所模拟的通信协议的OSI层1和2,和用第二Internet套接字接口(81)联到LAN的目标远程通信节点(71),并用应用软件块执行操作使带有目标远程通信节点(71)的通信协议的使用合法化。一种协议接口网关(PIG-工具)(84)用第三Internet套接字接口(83)联到LAN,并作为对目标远程通信系统仿真器(72)的接入提供服务。目标远程通信系统仿真器仿真目标远程通信节点并通过执行在目标远程通信节点中采用的应用软件码执行操作。此操作使带有目标远程通信节点软件的通信协议的使用合法化而不需要利用目标节点硬件。 |
8 |
呼叫路由数据管理 |
CN99810567.8 |
1999-06-21 |
CN1317209A |
2001-10-10 |
M·H·汉森; R·彼得森; K·马勒; H·G·汉森; M·霍尔斯特曼; S·E·克鲁姆-莫勒尔 |
在包括多个网络(15a...15n)的电信网中使用的交换网(1),该交换网(1)包括至少一个交换机(3,5),用于按照路由表把业务通过另一个网络(9,11)路由到所需要的目的地。交换网(1)具有呼叫路由数据管理装置,其中包括:用于监视电信网中与其它网络有关的多个参量的装置;用于根据监视的参量确定所述网络中每个交换机的路由表的装置;以及,用于按照所确定的路由表控制交换机的装置。交换网允许使用最佳路由,以及本发明的动态特性意味着:在操作环境下出现一个事件后,中央呼叫路由数据管理单元提供了一种机制,用于快速评估这种改变的影响,以及如果必要的话,快速地重新配置网络,以便适应该改变。 |
9 |
采用削波功能的码分多址传输 |
CN96195270.9 |
1996-06-03 |
CN1194071A |
1998-09-23 |
沙希坎特巴格利亚 |
CDMA信号处理电路(300)包括接收来自多个信道(304)的多个CDMA信号的加法器电路(302)。加法器电路(302)根据与每个CDMA信号有关的功率幅度值和功率方向值合并多个CDMA信号。加法器电路(302)产生一个经求和的信号(306),施加到削波电路(308)。削波电路(308)去除经求和的信号(306)中超出所需阈值范围的部分信号,由此产生经削波的信号(310)。数字-模拟处理电路(312和314)将经削波的信号(310)转变为半宽编码格式。数字-模拟处理电路(312和314)将半宽编码经削波的信号分别变换为模拟信号I和Q。在传输前将模拟信号I和Q加到相应的滤波器(316和318)。 |
10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和保持通信路径的装置和方法 |
CN96196068.X |
1996-06-03 |
CN1192831A |
1998-09-09 |
乔曼·齐·春·杨; 乔纳森·安德鲁·汤普森; 沙士坎特·巴加利亚; 伊恩·莱斯利·库珀; 马丁·吕塞吉科; 盖伊·亚力山大·库珀 |
用户终端(20)的接收机(202)将下行链路信号(212)中的主编码序列的编码和相位与接收机(202)的从编码序列的编码和相位比特较。接收机(202)调整从编码序列的相位,直到与主编码序列一致为止。下行链路信号(212)包括具有功率控制信号(236)、编码同步信号(234)和帧定位信号(232)的开销信道。中央终端(10)中的接收机(206)监视用户终端中发射机(204)发射的上行链路信号(214),并改变编码同步信号(234),使发射机(204)与接收机(206)同步。接收机(202)监视下行链路信号(212),以识别帧定位信号(232),并且在识别到两个相继的帧定位信号(232)时建立下行链路通信路径。在下行链路通信路径的建立期间的捕获模式中,以高功率电平和低发射速率下发射行链路信号(212)。在下行链路通信路径建立以后的备用模式中,以低功率电平和低发射速率下发射下行链路信号(212)。在请求无线通信传输的业务通信模式中,高功率电平和高发射速率下发射下行链路信号(212)。 |
11 |
用于专用通信发射装置的网络仿真器 |
CN96112119.X |
1996-07-27 |
CN1146109A |
1997-03-26 |
H·米勒 |
一种专用通信系统(KS)和一个相关的非直接连通的、即“位于外边的”专用通信终端设备(KE)各带有一个终端设备仿真器(KPNE)。这些终端设备仿真器对(PNEP)至少通过一个公共的选择通信网(FE,ISDN,IDN)相互连接,这种连接至少由一个通信线路(B)和一个辅助信令线路(DZ)和公共选择通信网(FE,ISDN,IDN)所控制,并且检验终端设备仿真器对是正确转接线路(B,DE)。采用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仿真器对(PNEP)可以连接“单独的及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KE),而不会损失专用通信网PKN的能力特性。利用专用的检验程序检验终端设备仿真器对是否正确建立通信联络,可避免错接和错误信令。 |
12 |
用于数字加载主线的警报和测试系统 |
CN94105613.9 |
1991-09-17 |
CN1112318A |
1995-11-22 |
大卫·布里文; 安东尼·南尼卡; 菲利浦·B·维尔; 葛拉·L·希米拉克; 宋力安·S·曼拉尼 |
一种测试系统,适用于通过单根绞合双股线传送和接收多路电话传输信号的装置,此系统由一个线路卡将来自一本地交换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80千码元/秒信号,并通过一绞合双股线进行传送。一个远方终端将此80千码元/秒信号转换回普通模拟信号,以用于常规的电话、传真机或其它有关设备。此测试设备可分别测试整个系统,系统的线路卡部分,系统的远方终端部分以及绞合双股线。 |
13 |
混合网络体系结构中的负载分配功能 |
CN02828128.4 |
2002-12-19 |
CN100438512C |
2008-11-26 |
K·约翰森; H·贡德尔森; F·马科维克 |
窄带应用与宽带传输的结合可通过三层节点体系结构实现,该体系结构包括:具有交换智能和窄带交换结构的呼叫控制节点;至少一个具有宽带连接结构的连接控制节点;以及用于在所述呼叫控制节点与连接控制节点之间互通的中间节点。呼叫控制节点还包括在中间节点内的多个呼叫处理器中分配负载的负载分配功能。在某些实施例中,负载分配功能根据呼叫指定呼叫处理器。指定的呼叫处理器用于对从呼叫控制节点发往为呼叫选定的连接控制节点的所有消息编码。 |
14 |
信息传输方法及所属的网络过渡单元 |
CN02811294.6 |
2002-04-04 |
CN1248541C |
2006-03-29 |
F·温德利希; W·罗泽尔 |
阐述了一种方法,在该方法的情况,最初为一个面向时分复用的通信网络(12)规定的是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为了将这些功能也在一个面向分组的通信网络(10)中使用,要通过这个通信网络(10)模拟它们。 |
15 |
把窄带应用与宽带传输相结合 |
CN02828161.6 |
2002-12-19 |
CN1620825A |
2005-05-25 |
J·林德奎斯特; H·贡德森; K·戈尔哈马; J·索伦德 |
采用通过宽带网络支持窄带域间承载无关呼叫控制(BICC)信令的中间信令协议可实现窄带应用与宽带传输的结合。对于BICC信令协议所携带的各建立请求,占用装置消息从窄带呼叫控制节点被转发到负责把占用装置消息转换成宽带端点请求消息的中间实体。互配实体从所选宽带端点获取宽带端点信息,并创建表示所选宽带端点的动态装置。动态装置用于建立域间交换连接。 |
16 |
将窄带应用与宽带传输组合的系统和方法 |
CN02828057.1 |
2002-12-11 |
CN1620823A |
2005-05-25 |
J·林奎斯特; H·贡德森; H·马特森; L·托尔森 |
窄带应用与宽带传输的组合能利用一个三级节点通信结构实现,该三级节点通信结构包括具有交换智能和窄带交换结构的一个呼叫控制节点、具有宽带交换结构的多个连接控制节点和用于在该呼叫控制节点和该多个连接控制节点之间交互操作的一个中间节点。该中间节点包括一个数据库,提供一个给定连接控制节点使用了多个格式的哪个/些格式的一个指示。当一个输入通信到达到/来自一个具体的连接控制节点时,查阅该数据库来确定由具体连接控制节点使用的对应具体格式。因此,可响应该确定的具体格式而解译该输入通信。 |
17 |
混合网络体系结构中的负载分配功能 |
CN02828128.4 |
2002-12-19 |
CN1620788A |
2005-05-25 |
K·约翰森; H·贡德尔森; F·马科维克 |
窄带应用与宽带传输的结合可通过三层节点体系结构实现,该体系结构包括:具有交换智能和窄带交换结构的呼叫控制节点;至少一个具有宽带连接结构的连接控制节点;以及用于在所述呼叫控制节点与连接控制节点之间互通的中间节点。呼叫控制节点还包括在中间节点内的多个呼叫处理器中分配负载的负载分配功能。在某些实施例中,负载分配功能根据呼叫指定呼叫处理器。指定的呼叫处理器用于对从呼叫控制节点发往为呼叫选定的连接控制节点的所有消息编码。 |
18 |
窄带应用与宽带传输相结合 |
CN02806533.6 |
2002-01-16 |
CN1533658A |
2004-09-29 |
M·哈伦塔尔; T·奈兰德; R·-M·福尔滕贝克; J·A·加曼; J·林德奎斯特; H·贡德森 |
用一种三级节点系统可以将窄带应用与宽带传输相结合,所述三级节点系统中的窄带节点(例如电信节点)可以向多个宽带节点(例如媒体网关)提供交换智能,通过中间节点(例如媒体逻辑)提供所述交换智能,所述中间节点对窄带节点的交换接口进行仿真并将基于电路的地址/路由指令转换成基于分组的地址/路由指令。这种转换等效于将第一地址空间中的地址映射到第二地址空间中的地址,以便将第二地址空间中的地址用于在宽带传输装置上传送通信。 |
19 |
窄带应用与宽带传输相结合 |
CN02806590.5 |
2002-01-16 |
CN1516987A |
2004-07-28 |
M·哈伦斯塔尔; T·奈兰德; R·-M·福尔滕贝克; J·A·加德曼 |
通过将具有窄带能力的第一节点与具有宽带能力的第二节点相结合而使窄带应用能够与宽带传输相结合,其中,将第一节点的呼叫控制能力提供给第二节点。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都具有连接控制功能,用于交换给定呼叫的数据信息。不过,宽带第二节点通过一条或多条链路从具有呼叫控制功能的窄带第一节点接收信令信息,使第二节点能够根据预定的呼叫控制指令对呼叫进行交换。窄带第一节点和宽带第二节点的结合产生一种混合交换器,这种交换器既能够与同步传输模式(STM)网络协同工作又能与异步传输模式(ATM)网络协同工作。 |
20 |
信息传输方法及所属的网络过渡单元 |
CN02811294.6 |
2002-04-04 |
CN1513277A |
2004-07-14 |
F·温德利希; W·罗泽尔 |
阐述了一种方法,在该方法的情况,最初为一个面向时分复用的通信网络(12)规定的是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为了将这些功能也在一个面向分组的通信网络(10)中使用,要通过这个通信网络(10)模拟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