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广视野补偿偏振片、液晶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0580014002.5 2005-05-24 CN1950732A 2007-04-18 下平起市; 冈田裕之; 大须贺达也; 西小路祐一
发明的广视野补偿偏振片,层叠有:由显示光学负的单轴性的材料形成且该材料倾斜取向的光学膜(1)、各向异性光散射膜(2)以及起偏器(3)。在将该广视野角补偿偏振片利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相对于画面的法线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都可以扩大视野角特性。
62 液晶显示器 CN200510137517.6 2005-12-29 CN1866096A 2006-11-22 金相日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的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其包括:第一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形成在该第一基板上的透明电极;形成在该透明电极上且位于反射区域的反射电极;形成在该第二基板上的延迟层;分别附着到该第一和第二基板的外表面的第一和第二偏振器;以及设置在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一偏振器之间的补偿膜。该延迟层形成为与该反射区域相对应且该补偿膜置于该下偏振器和该下基板之间,使得该透射反射型LCD的视变宽。因为延迟层形成在LCD内,因此不额外需要其它的延迟层。从而,减小了LCD的制造成本。
63 抗反射偏光片及其应用 CN200510115211.0 2005-11-11 CN1834726A 2006-09-20 林启湟
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包括了一显示面板、一偏光板以及一宽波带四分之一波板。其中,偏光板配置在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宽波带四分之一波板配置在显示面板与偏光板之间且此宽波带四分之一波板包括一二分之一波板与一四分之一波板。此二分之一波板与此四分之一皆波板满足关系式Nz=(nx-nz)/(nx-ny)=0.3~0.8,其中的nx、ny为平面主折射率(in-plane main refractive index),nz为厚度方向的折射率(thickness-wise refractive index)。
64 液晶显示装置 CN200610006131.6 2006-01-19 CN1808240A 2006-07-26 坂井彰; 长谷川雅浩; 四宫时彥; 山田祐一郎
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具有:在相对置的两个基板之间夹着液晶的液晶显示单元、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偏光元件、和在至少一个液晶显示单元和偏光元件之间的区域上设置的至少一个膜状部件,上述偏光元件由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构成,上述膜状部件经厚度小于10um的胶粘层和/或粘接层粘合到偏光元件上,并且当与其他膜状部件粘合的情况下,还经由厚度小于10um的胶粘层和/或粘接层粘合到其他膜状部件,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至少一个液晶显示单元和偏光元件之间的区域的膜状部件满足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0×10-8cm2/N和吸率小于2.0%。
65 用于柔性显示器的补偿膜 CN200480014378.1 2004-05-19 CN1795411A 2006-06-28 彼得·A·西克尔; 彼得鲁斯·C·P·布滕
发明提供改进的可弯曲液晶显示器(400)的图像质量。在这种显示器中,在单元间隙中包含液晶层(401),所述单元间隙具有在弯曲显示器时减小的厚度。对于以可切换延迟为基础的显示器来说,如TN(扭曲向列)或STN(超扭曲向列)显示器,这具有单元延迟值减小的结果,使得诸如颜色对比度和视等光学特性变坏。因此本发明提出利用补偿膜(407)或涂层对这种效果进行补偿,所述补偿膜或涂层在弯曲显示器时具有作为在该层中引起的应的函数而变化的延迟,由此补偿液晶(401)的延迟变化,从而使总延迟(单元+补偿器)保持不变。
66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200510105718.8 2005-09-27 CN1755453A 2006-04-05 小泽欣也
提供在光源光对光调制单元的入射度的范围内可以得到更高的对比度的投射型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具有光源;由夹持有作为垂直取向模式并且具有向指定的方位角方向的预倾斜的液晶层的透过型液晶面板(60)、和分别配置在液晶面板的入射侧和出射侧的偏振片(62、64)构成的光调制单元;和投射由光调制单元调制的光的投影透镜,其中,在液晶面板(60)与偏振片(62)之间,设置具有使液晶分子进行混合取向的液晶层的光学补偿板(70)。
67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屏 CN02118661.8 1997-10-28 CN1213336C 2005-08-03 西田真一; 铃木照晃; 铃木成嘉; 渡边诚; 藤卷江利子; 平井良彦
可在宽的视范围内获得良好的显示特性且无灰度反转的有源液晶显示屏。这样形成液晶层4,使得其厚度根据色层6、7和8的透射波长而不同,以获得无论从何方向观看均不出现任何着色的良好显示。有源矩阵基片A包括多个相对电极;多个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及取向膜。滤色器基片C包括取向膜和光学补偿层。两基片这样设置、使得其取向膜彼此相对。具有负单轴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光学补偿层可消除液晶层4上产生的延迟,以抑制黑色显示部分的白色浮动。
68 具有补偿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0410069441.3 2004-06-30 CN1637504A 2005-07-13 朴修贤
具有补偿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基板;与上基板隔开的下基板;液晶层,位于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第一偏光片,位于上基板的表面上;第二偏光片,位于下基板的表面上,并且第一偏光片的第一光轴基本上垂直于第二偏光片的第二光轴;第一补偿膜,位于上基板的内表面上并包括延迟材料涂层,该第一补偿膜用于对液晶层的各向异性分布进行补偿并对该液晶层的液晶材料进行配向;以及第二补偿膜,位于下基板的内表面上并包括延迟材料涂层,该第二补偿膜用于对液晶层的各向异性分布进行补偿并对该液晶层的液晶材料进行配向。
69 制造显示板的多层板 CN02822694.1 2002-10-01 CN1585910A 2005-02-23 佩维尔·拉扎列夫; 麦克·V·保克什托
发明涉及用于显示信息的装置,具体涉及液晶显示器单元,其目的是制成可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的多层板,以及设计具有内部偏振器的显示器。本发明的技术结果是增大显示器的可靠性和减小显示器的厚度,以及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成品率和减小显示器组装过程中的制造工序数目。技术结果的获得是借助于多层板,包括:光透明基片(6),保护层(3),导电层,和至少一层各向异性薄晶体膜(2)。此外,薄晶体膜(2)是由这样的材料制成,该材料包含芳环,且沿一个光轴的Bragg峰值在3.4±0.2(=0.34±0.02nm)。除此以外,该技术结果的获得是借助于显示板,包括:光透明基片(6),保护层(3),电极系统(7)和至少一层薄晶体膜。
70 液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99800473.1 1999-04-07 CN1138173C 2004-02-11 前田强; 奥村治; 冈本英司; 关琢巳
一种液晶装置,在暗环境下,如果点亮背照光源119,则从导光片118的表面发出的白光通过偏振片107及相位差片108,再通过设置在基板102的内表面上的半透射半反射片111及透明电极116后,被导入液晶层3内。然后,被导出液晶单元外,依次通过相位盖片106和偏振片105,射出到外部。在亮环境下,从偏振片105入射的外界光通过液晶层3后,通过透明电极116,被半透射半反射片111反射,再通过偏振片105射出到外部。
71 光学膜片、照明设备和使用它们的图象观测显示器 CN03107394.8 2003-03-25 CN1447160A 2003-10-08 川本育郎; 首藤俊介; 中西贞裕
一种光学膜片,该膜片中至少层压了一层胆甾醇液晶层(1)和延迟层(2),其中延迟层(2)的平面内延迟度:(nx1-ny1)x Dre为5nm或更小,实际厚度方向上的延迟度:RZch和厚度方向上的延迟度:RZre之间的关系为:RZre/(-RZch)=0.05~0.35,这种膜片可以用作亮度增强膜,而且当不仅从前面,而且从斜向观察诸如液晶显示器的图像观测显示器时,还提供极好的视觉满意度。
72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屏 CN02118661.8 1997-10-28 CN1438528A 2003-08-27 西田真一; 铃木照晃; 铃木成嘉; 渡边诚; 藤卷江利子; 平井良彦
可在宽的视范围内获得良好的显示特性且无灰度反转的有源液晶显示屏。这样形成液晶层4,使得其厚度根据色层6、7和8的透射波长而不同,以获得无论从何方向观看均不出现任何着色的良好显示。有源矩阵基片A包括多个相对电极;多个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及取向膜。滤色器基片C包括取向膜和光学补偿层。两基片这样设置、使得其取向膜彼此相对。具有负单轴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光学补偿层可消除液晶层4上产生的延迟,以抑制黑色显示部分的白色浮动。
73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屏 CN97121577.4 1997-10-28 CN1100279C 2003-01-29 西田真一; 铃木照晃; 铃木成嘉; 渡辺诚; 藤卷江利子; 平井良彦
可在宽的视范围内获得良好的显示特性且无灰度反转的有源液晶显示屏。这样形成液晶层4,使得其厚度根据色层6、7和8的透射波长而不同,以获得无论从何方向观看均不出现任何着色的良好显示。有源矩阵基片A包括多个相对电极;多个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及取向膜。滤色器基片C包括取向膜和光学补偿层。两基片这样设置、使得其取向膜彼此相对。具有负单轴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光学补偿层可消除液晶层4上产生的延迟,以抑制黑色显示部分的白色浮动。
74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94108625.9 1994-07-30 CN1058089C 2000-11-01 三井精一; 中村浩三
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第一衬底,第二衬底,夹在第一和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层,用于将电场加到所述液晶层上以便控制液晶层的光程差的电极,一些象素和至少一个配置在第一衬底外面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固定在偏振片和液晶层之间的第一衬底包括一个光学相位补偿器,该补偿器包括具有第一光程差的第一区和具有第二光程差的第二区,借此,根据光学相位补偿器的两个光程差和液晶层的光程差将来自每个区的发射光的颜色选作为特定的一个。
75 液晶显示装置和采用这种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CN98116249.5 1998-08-06 CN1222683A 1999-07-14 饭岛千代明
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个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液晶层;和一个相位差膜,供消除液晶显示面板上产生的带色现象;其特征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配置着一个偏光分离板,由双折射的第一膜和非双折射的第二膜构成,液晶显示面板折射率各向异性波长色散BLC对相位差膜相位差的波长色散BRF的比值BLC/BRF至少等于1.02,且偏光分离板在450纳米波长下的反射率R450对650纳米波长下的反射率R650的比值R450/R650至少等于1。
76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屏 CN97121577.4 1997-10-28 CN1181518A 1998-05-13 西田真一; 铃木照晃; 铃木成嘉; 渡辺诚; 藤卷江利子; 平井良彦
可在宽的视范围内获得良好的显示特性且无灰度反转的有源液晶显示屏。这样形成液晶层4,使得其厚度根据色层6、7、和8的透射波长而不同,以获得无论从何方向观看均不出现任何着色的良好显示。有源矩阵基片A包括多个相对电极;多个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及取向膜。滤色器基片C包括取向膜和光学补偿层。两其片这样设置、使得其取向膜彼此相对。具有负单轴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光学补偿层可消除液晶层4上产生的延迟,以抑制黑色显示部分的白色浮动。
77 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CN94102311.7 1994-03-12 CN1094167A 1994-10-26 西野利晴; 西田八寿史; 高桥政之
一对偏振板设置在由在80°至120°的一扭上扭转准直液晶构成的TN型液晶屏两侧。一延迟板设置在偏振板之一与液晶屏间,该延迟板光轴以45°角与邻接的偏振板的透射轴相交。偏振板对如此布置,使其透射轴互相平行。液晶屏如此布置,使延迟板光轴以45°角与邻接于该延迟板的基板侧的液晶分子的准直方向相交。一液晶驱动电路连到液晶屏上,用于改变液晶上的电压以改变透过液晶的光的偏振状态,从而改变发出光的色彩。
78 偏振补偿立体系统 CN201280034488.9 2012-05-14 CN103688211B 2017-02-15 D·A·科尔曼; G·D·夏普; 陈建民
所公开的实施方案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补偿器的立体系统,这些补偿器可操作来降低对图像源光学器件和检偏器光学器件的入射的偏振控制的灵敏度。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公开的补偿器可操作来补偿由图像源子系统或检偏器子系统或图像源子系统和检偏器子系统两者处的光学器件引起的偏振变化,在这些光学器件中,偏振变化如果没有被补偿,则将可操作来引起检偏器子系统处的泄漏。就这点而论,所公开的补偿器和补偿技术可操作来减小检偏器子系统处的泄漏,即使所公开的补偿器可以被安置在检偏器子系统处。
79 液晶显示装置 CN201380006923.1 2013-01-30 CN104081267B 2016-08-24 佐藤宽; 矢内雄二郎; 关口惠; 山本昌
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正面亮度的下降,且视显示性能优良的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TN型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分别含在第1和第2光学补偿薄膜中的使含有第1和第2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固化而成的层在波长550nm处的面内延迟Re(550)分别为5~65nm,以及在与面内慢轴正交的面内,由从法线方向倾斜40度的方向测定的延迟R[+40°]和由相对于该法线相反地倾斜40度的方向测定的延迟R[-40°]的比分别满足下式(I)或(II),在R[+40°]>R[-40°]时1.1≤R[+40°]/R[-40°]≤40 (I),在R[+40°]<R[-40°]时1.1≤R[-40°]/R[+40°]≤40 (II)。
80 半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1310300694.6 2013-07-17 CN103576395B 2016-08-24 玉置昌哉; 前田和之
发明提供一种在保持与反射式显示装置同等的反射显示性能的同时能够实现透射显示的半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包括该半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在具有对应每个像素设置的反射电极的半透射型中,使用反射电极进行反射显示,同时使用反射电极的像素间的空间进行透射显示,从而能够在保持与反射式显示装置同等的反射显示性能的同时实现透射显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