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防反射薄膜、偏振片和显示器 CN200580046240.4 2005-11-08 CN101099094B 2011-07-13 丰嶋哲也; 荒川公平
发明涉及防反射薄膜,将该防反射薄膜贴合在偏振镜上制成的偏振片,以及包含该偏振片的显示器,所述防反射膜至少具有防反射层及基材树脂层,前述基材树脂层至少含以热塑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a层及b层,前述a层的弯曲模量比b层的弯曲模量大,并且前述a层位于防反射层侧。按照本发明提供在透明树脂基材上叠层防反射层而形成的、防反射性能,韧性及表面硬度一切方面均为优异的防反射薄膜、使用该防反射薄膜的偏振片及包含该偏振片的显示器。
102 偏振片和液晶显示器 CN200980128109.0 2009-07-17 CN102099716A 2011-06-15 金世罗; 郑顺和; 金基暎; 金圣洙; 洪敬奇; 郑孝珍; 柳殷相; 韩仁天; 张影来; 金主英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静电层的偏振片和一种液晶显示器。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偏振片及其液晶显示器,即使不使用为了抗静电的目的而在液晶显示器中在液晶面板的上玻璃衬底和偏振片之间常规形成的ITO层,所述偏振片也可防止在制备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所造成的装置故障,且该偏振片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比如高温或高湿条件下的耐久可靠性和光学特性。
103 密封的调光窗玻璃 CN200980122658.7 2009-06-17 CN102067032A 2011-05-18 J·R·汤普森
发明公开了包含功能膜的功能膜组装件,该组装件具有叠置在第一和第二平面电极层之间的至少一个活性层。该功能膜的至少一部分边缘区域被密封件密封。该密封件优选包含聚合物膜材料条,该聚合物膜材料条在一个表面上具有与该聚合物膜材料条的第一边缘毗邻的第一条状粘合剂材料区和与该聚合物膜材料条的第二边缘毗邻的第二条状粘合剂材料区。在第一和第二条状粘合剂材料区之间存在无粘合剂区,该无粘合剂区与该功能膜的活性层重合安置。
104 光学功能性薄膜粘贴用粘着剂、光学功能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0710097376.9 2007-05-11 CN101074349B 2011-03-30 又野仁; 永元公市; 阿苏康昭; 草间健太郎
发明提供了在偏振板,尤其是与视增大薄膜等一体化形成的偏振板和液晶玻璃盒的粘贴、偏振板和相位差板的粘贴、相位差板和相位差板的粘贴以及相位差板和液晶玻璃盒的粘贴时,可以获得良好的耐久性的同时,随时间增加,粘着层不会发生起泡的现象,也不会发生亮度不均匀的现象,液晶显示器具有均一亮度的光学功能性薄膜粘贴用粘着剂、光学功能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光学功能性薄膜粘贴用粘着剂含有粘着性树脂和平均粒径为0.1-20微米的微粒子,该粘着剂在23℃下的贮藏弹性率G’为0.3-15兆帕,且雾度为5%以上。
105 防反射用光学元件以及原盘的制造方法 CN201010235753.2 2009-02-27 CN101930085A 2010-12-29 远藤惣铭; 林部和弥
发明提供了防反射用光学元件以及用于制造该防反射用光学元件的原盘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光学元件通过在基体表面以小于等于可视光的波长的细微间隔配置多个由凸部或凹部构成的构造体而形成。各构造体被配置成在基体表面构成多列轨迹,且形成准六边形格子图案,相同轨迹内的所述构造体的配置间隔P1长于邻接的两个轨迹间的所述构造体的配置间隔P2,所述直径2r对所述配置间隔P1的比率((2r/P1)×100)大于等于85%,构造体为在轨迹的延伸方向具有长轴方向的椭圆锥形状或椭圆锥台形状。
106 触摸面板及触摸面板型显示装置 CN200980101824.5 2009-01-28 CN101910985A 2010-12-08 野泽纯一
提供一种触摸面板及触摸面板型显示装置,能够实现充分的薄型化的同时实现基体间连接布线电极与其电连接对象(电阻膜或布线电极等)之间的电连接性的稳定化。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的触摸面板(X)具备:具有第一电阻膜(12)的第一基体(10);具有第二电阻膜(22)及第一布线电极(23、24)且以第一电阻膜(12)与第二电阻膜(22)对置的方式配置的第二基体(20);介于第一基体(10)和第二基体(20)之间且电连接第一电阻膜(12)与第一布线电极(23、24)的导电性连接部件(30)。触摸面板(X)还具备与导电性连接部件(30)接触的辅助电极(25、26),其一部分被第一布线电极(23、24)覆盖。与导电性连接部件(30)的接触面中的辅助电极(25、26)的电阻率小于与导电性连接部件(30)的接触面中的第一布线电极(23、24)的电阻率。
107 光学片 CN200980102173.1 2009-10-19 CN101910878A 2010-12-08 儿玉崇; 古井玄; 本田诚
提供一种用于显示元件表面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在透明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功能层,在该功能层的最表面和/或内部具有漫射要素,并且具有下述式(I)的关系。2.1<Q/U<21.4 (I),Q(镜面透射强度):0度时的漫透射强度;U(假定镜面透射强度):将连接漫射镜面透射±2度和漫射镜面透射±1度时透射强度的直线外推至漫射镜面透射度的透射强度。
108 光源及其光转换方法、光转换装置及该光源的应用系统 CN200910107374.2 2009-05-20 CN101893204A 2010-11-24 李屹; 杨毅
一种光源及其光转换方法、光转换装置,所述光源还包括发光源;所述光转换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07)以及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107)具有运动状态的运动面(105),该运动面使用透光材料,并承载有光波长转换材料(102);该光转换装置尤其还包括紧邻所述运动面、被固定在所述固定装置上的静止的第一滤光片(101),引导来自发光源的光透射往所述运动面,同时反射来自所述光波长转换材料的受激发光。所述光波长转换材料的受激发光可透过第二滤光片(103)成为所述光源的出射光。采用本发明,通过减小所述第一滤光片(101)的面积来降低光转换装置及光源的成本,进而降低了照明或投影应用系统使用光源的成本。
109 光学元件、具有防反射功能的光学组件及母板 CN200980101156.6 2009-09-18 CN101878436A 2010-11-03 林部和弥; 远藤惣铭; 及川真纪子; 梶谷俊一
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具有防反射功能光学组件及母板。其中,该光学元件包括基体和配置在基体的表面上的许多个作为凸部或凹部的结构。这些结构以小于或等于使用环境中的光的波长的间距而配置。在这些结构的深度方向上的有效折射率朝着基体逐渐增大,并且具有两个以上的拐点。
110 光学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200880113032.5 2008-10-20 CN101836245A 2010-09-15 武藤清; 松冈祥树; 猪口雄平
发明提供在不使光学片材层合体污染、损伤的情况下,将该光学片材层合体粘贴于光学显示元件来制造光学显示面板的方法。所述光学片材层合体的制造方法具有:从多个辊(2、4;12、14)分别拉出长条光学片材(1、3;11、13)的工序;将拉出的上述光学片材贴合、形成长条光学片材层合体的第1贴合工序;将该光学片材层合体直接贴合于光学显示元件(7)的第2贴合工序;和裁断上述光学片材层合体的裁断工序。上述裁断工序中,将上述光学片材层合体裁断成比上述光学显示元件的显示区域的面积大,比上述光学显示元件自身的面积小。上述第2贴合工序可以在上述裁断工序之后。
111 液晶显示装置 CN200880101197.0 2008-08-01 CN101772726A 2010-07-07 渡边寿史; 田口登喜生
发明液晶显示装置100具有液晶层13、镜面反射层14r、配置在观察者侧的偏光层17、配置在液晶层与偏光层之间的相位差层18以及设置在偏光层17的观察者侧的光散射层20A。光散射层20A具备散射性表面,所述散射性表面具备具有光散射性的大型凹凸构造22a和与大型凹凸构造重叠而形成的比可视光的波长小的微型凹凸构造22b。
112 光学元件和光学装置 CN200880021568.4 2008-07-24 CN101688929A 2010-03-31 佐野大介; 奥野丈晴
一种光学元件从光入射侧依次包含第一层(012)、第二层(013)和基体构件(011)。第一层包含具有以比入射光的波长小的节距交替地形成的凸形部分(012a)和凹形部分(012b)的凹凸结构,并且,第二层满足以下的条件(如上式所示),这里,ns表示第一层的有效折射率,nb表示基体构件的折射率,并且,nA和dA分别表示第二层的折射率和厚度。
113 透明电极 CN200880015684.5 2008-05-20 CN101681069A 2010-03-24 伊村正明; 窪坂卫; 金井敏正
发明提供一种透明电极,该透明电极的红外光透过率较高,且该透明电极用于利用红外线、特别是1.55μm附近的红外线的光通信用器件。本发明的透明电极的特征在于,具有透明导电膜,透明导电膜在波长1.55μm的消光系数为0.5以下。
114 多层膜 CN200780032444.1 2007-08-30 CN101512388A 2009-08-19 伊村正明; 金井敏正; 池上耕司
发明提供一种多层膜,其增加来自液晶显示元件、液晶像差修正元件等液晶装置的射出光量,且能够在液晶显示元件中实现高的对比度。本发明的多层膜形成于透光性基板的内部侧,并具有透明导电膜及定向膜。在透光性基板和透明导电膜之间以及/或者透明导电膜和定向膜之间形成防反射膜。
115 反射特性控制层和显示设备 CN200810190680.2 2008-12-26 CN101470215A 2009-07-01 井上孝夫; 内田真史; 近藤哲二郎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布置在显示屏幕的正面的反射特性控制层,其中对于每一个预先确定的区域切换反射特性;以及,被配置为根据输入图像来切换反射特性控制层的反射特性的控制单元,控制装置从输入图像检测光泽区域,以及,根据相关检测结果,切换预先确定的区域的反射特性。
116 光学叠层体、偏振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CN200810178532.9 2008-09-28 CN101458343A 2009-06-17 山本佳奈; 伊藤洁
发明涉及光学叠层体、偏振板和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提供虽然防炫层中含有粒子,但该二氧化硅粒子适度地凝集、光学特性优良的光学叠层体。该光学叠层体具有透光性基材和含有二氧化硅粒子的防炫层,上述二氧化硅粒子的介电常数小于4.0。
117 液晶显示器用防护滤光器 CN200810176463.8 2008-11-13 CN101435941A 2009-05-20 申东根; 徐知润; 崔文振; 吴商润; 朴大出
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用防护滤光器,包括:透明基板隔热膜,包括在所述透明基板上交替形成的金属化合物薄膜和透明金属薄膜。
118 利用折射率匹配方案的改进可见度的显示设备 CN200680020436.0 2006-06-07 CN101194203A 2008-06-04 M·埃克; M·格里普; A·亨特
用在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模(10),包括前窗口(12)和显示单元(13、100),其中透明材料制成的中间层(24)夹在前窗口(12)与显示单元(13、100)之间。中间层(24)由通过考虑前窗口(12)的材料而选择的材料组成,以便使前窗口(12)与中间层(24)之间的界面处的反射最小。中间层(24)由一个或多个层组成,对这些层的折射率进行选择,使得它们与前窗口或显示单元的折射率紧密匹配。
119 偏振板 CN200680011083.8 2006-03-29 CN101156093A 2008-04-02 中村典永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平坦性、耐性、高硬度性,能有效防止光学层叠体中产生界面反射和干涉条纹的偏振板。本发明是具有第1光透射性基材,在第1光透射性基材上依次具有偏振器和光学层叠体的偏振板,第1光透射性基材是无拉伸性基材,构成上述光学层叠体的第2光透射性基材是拉伸性基材,上述光学层叠体是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上具有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光学特性层而成的,是使第2光透射性基材与上述光学特性层介有防界面的粘合层来进行连接,使得不存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与上述光学特性层的界面而成的。
120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装置 CN200510064619.X 2005-04-15 CN100373221C 2008-03-05 孙嘉鸿; 蔡耀铭; 张世昌; 李光振
显示面板包含有一基板,其上定义有一数组区域以及一显示区域、一缓冲层设于基板上以及一图案化层设于缓冲层上,其中图案化层包含有一第一区以及一第二区,分别位于数组区域与显示区域内,此外,显示面板另包含有至少一栅极绝缘层设于图案化层与缓冲层上、一栅极电极设于栅极绝缘层上的第一区内,以及一平坦化层设于栅极电极与栅极绝缘层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