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显示装置与应用于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装置的偏光板 CN201210285419.7 2012-08-10 CN102955283B 2017-12-01 李汪洋; 伍庭毅
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与应用于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装置的偏光板。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器、第一偏光板、第二偏光板与绕射光学元件。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与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液晶层。液晶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包含液晶分子。第一偏光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二偏光板配置于第二基板与背光模块之间。第一偏光板的偏光方向垂直于第二偏光板的偏光方向。绕射光学元件包括第一绕射光栅,并配置于第一偏光板的出光侧上。第一绕射光栅的方位以第一偏光板的吸收轴为基准。
2 具有观察者跟踪功能的显示器 CN201380017237.4 2013-01-25 CN104204926B 2017-08-11 诺伯特·莱斯特
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尤其是自由立体或全息显示器,用于呈现优选的三维信息,其中,在运动区域的多个地带中以精细分级的方式,全息编码的对象的立体视图或重建可被跟踪至一个或多个观察者的相关眼睛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地带由可切换的偏振光栅的激活来选择。
3 波长选择开关的方法和装置 CN201380002381.0 2013-01-30 CN103703405B 2016-10-05 毛崇昌; 李岷淳; 陈波; 方洋
发明提供实现波长选择开关WSS的装置和方法。实施例使用可切换偏振光栅SPG和液晶LC单元的组合以及聚合物偏振光栅PPG和LC单元的组合来实现1×N WSS系统。实施例光学开关包括液晶单元和与液晶单元相邻的SPG单元。SPG包括两个光配向层之间的液晶材料、覆盖在各光配向层上的电极层、以及覆盖在各电极层上的玻璃基板。实施例方法包括,先将入射光束圆偏振光,然后在偏振光栅处,根据入射光束的圆偏振特性和偏振光栅中形成的全息图方向将入射光以确定的度衍射,所述角度对应于衍射级。
4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1610566557.0 2016-07-18 CN105974647A 2016-09-28 谭纪风; 杨亚锋
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阵列基板与第一偏光片之间的纳米分光薄膜;所述纳米分光薄膜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分光单元,每个分光单元对应至少一个子像素单元;所述每个分光单元包括多阶光栅结构,用于将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子像素单元的光线进行分光,得到一种或多种预定颜色的光线。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纳米分光元件应用到显示面板中,能够省去液晶显示器件的彩膜层,使液晶显示器件的透过率提升,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升了显示器件的色彩品质。
5 可切换彩色模式与黑白模式的电泳显示装置 CN201210430892.X 2012-11-01 CN103365021B 2015-11-25 王世育
发明揭露一种可切换彩色模式与黑白模式的电泳显示装置,包含电泳显示面板、导光板、光源、分光元件以及透镜元件。导光板位在电泳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由光源发射出的光线经导光板投射向电泳显示面板。分光元件位于导光板与电泳显示面板之间,用以将光线分成具有不同主波长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束,且第一、第二及第三光束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行进。透镜元件位于分光元件与显示面之间,用以将第一、第二及第三光束引导向对应的子像素
6 具有闪耀减少表面的多色像素化显示 CN201280056637.1 2012-11-06 CN104254883A 2014-12-31 J·高里尔
提供一种多色像素化显示器,其中闪耀减少表面包括定位于图像显示元件和显示表面之间的微米级衍射元件。更具体地,依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包括图像显示元件和透明显示盖的多色像素化显示器。图像显示元件包括被分成多个与相应的专用显示颜色分量相关联的显示子像素的显示像素的阵列。透明显示盖包括易受刻划的显示表面和闪耀减少表面。闪耀减少表面定位于沿像素化显示器的光路的图像显示元件和显示表面之间且与图像显示元件隔开光学距离D。闪耀减少表面包括微米级衍射元件。
7 一种双视场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驱动方法 CN201410323170.3 2014-07-08 CN104102043A 2014-10-15 林家强; 武延兵
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视场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驱动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解决了双视场显示器用户视受限的问题。该双视场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彩膜基板或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狭缝光栅,彩膜基板上间隔设置有呈矩阵形式排列的像素单元和第一黑矩阵。狭缝光栅包括间隔设置,并呈矩阵形式排列的遮光区和透光区。该双视场显示器还包括用于防止透光区的上方和/或下方区域漏光的阻光部。
8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1410328339.4 2014-07-10 CN104090417A 2014-10-08 林家强; 武延兵
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包括呈矩阵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同一列内的子像素的颜色包括显示屏进行显示所需的全部颜色;设置在显示屏上方的光栅,光栅包括交替排列的透光区域和遮光区域,透光区域平行于每一列子像素;位于显示屏与光栅之间的滚动结构;用于推送光栅和/或显示屏,使光栅与显示屏的相对位置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实现显示装置在双视场显示与防窥显示之间切换的推送机构。上述显示装置兼具双视场显示功能与防窥显示功能,能够根据需要实现双视场与防窥的切换,满足了人们对一台显示装置集成多种功能的需求。
9 液晶元件及光头装置及可变光调制元件 CN200880122773.X 2008-12-25 CN101911191B 2012-10-24 垰幸宏; 柚山健一
液晶元件具有透明基板、和由液晶材料形成并包含有由周期性的凹凸构成的凹凸部的液晶层,其中,所述液晶层的凹凸部被配向成,使位于所述透明基板侧并位于所述液晶层的凹凸部的界面即凹凸面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相对于所述透明基板侧的凹凸面实质上成为垂直方向,或者所述液晶层的凹凸部被配向成,使位于与所述透明基板相反一侧的介质侧并且位于所述液晶层的凹凸部的界面即凹凸面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相对于所述介质侧的凹凸面实质上成为垂直方向,从而形成衍射光栅。
10 脉冲宽度变换装置和光放大系统 CN201080038096.0 2010-07-08 CN102484348A 2012-05-30 藤本正俊; 河田阳一; 深泽耕大
以一定的入射输入至透过型衍射光栅(20)的输入光脉冲(Pi),按照各个波长进行分光而以对应于该波长的出射角被输出,由反射镜(41、42、43)顺次反射后,以对应于波长的入射角输入至透过型衍射光栅(20),从透过型衍射光栅(20)以一定的出射角输出。从透过型衍射光栅(20)以一定的出射角输出的各波长成分的光,通过直角棱镜(40)而使光路折返,以一定的入射角输入至透过型衍射光栅(20)而以对应于波长的出射角输出,被反射镜(43、42、41)顺次反射后,以对应于波长的入射角输入至透过型衍射光栅(20)。以对应于波长的入射角输入至透过型衍射光栅(20)的光,通过透过型衍射光栅(20)进行合波作为输出光脉冲(Po)输出。由此,实现了小型化容易的脉冲宽度变换装置和光放大系统。
11 基于电泳粒子系统的可切换光栅 CN201110285486.4 2007-11-06 CN102323699A 2012-01-18 M.T.约翰逊; S.J.鲁森达尔; P.J.贝斯乔; D.K.G.德博尔
可切换光学部件(10)包括形成腔体(14)的衬底(18)。该衬底(18)配置有与该腔体相邻的结构化表面(24,26),并且该衬底具有第一折射率。流体(16)与该结构化表面接触。粒子(12)可选择性地分散在所述流体中,从而该流体中的粒子的第一浓度使得所述结构化表面能够提供光学效应,并且该流体中的粒子的第二浓度禁止该光学效应。
12 介晶膜中的偏振光栅 CN200680006687.3 2006-02-28 CN101133348A 2008-02-27 麦克尔·J.·埃斯卡蒂; 卡洛斯·桑切斯; 科尼里斯·W.·M.·巴斯蒂安森; 迪克·J.·布尔
一种包括偏振敏感光定向层(2)和布置在所述定向层(2)上的液晶组分(3)的偏振光栅。对应于全息偏振图案的定向图案记录到光定向层中,并且液晶组分排列在光定向层上。因为液晶组分的定向来源是记录到光定向层中的偏振全息图,所以可以用该方法获得基本上无缺陷的图案。
13 一种双视场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201410323170.3 2014-07-08 CN104102043B 2017-03-22 林家强; 武延兵
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视场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驱动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解决了双视场显示器用户视受限的问题。该双视场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彩膜基板或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狭缝光栅,彩膜基板上间隔设置有呈矩阵形式排列的像素单元和第一黑矩阵。狭缝光栅包括间隔设置,并呈矩阵形式排列的遮光区和透光区。该双视场显示器还包括用于防止透光区的上方和/或下方区域漏光的阻光部。
14 液晶显示器 CN201210284997.9 2012-08-10 CN102955282B 2016-12-21 伍庭毅; 李汪洋
发明公开一种液晶显示器。此液晶显示器包含液晶显示面板、绕射片、第一偏光板、第二偏光板、第一增亮膜以及第二增亮膜。绕射片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上的第一表面上,且具有绕射方向。第一偏光板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与绕射片之间,且具有第一吸收轴。第二偏光板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上,且具有垂直于第一吸收轴的第二吸收轴,其中第二表面相对于第一表面。第一增亮膜具有第一集光方向。第二增亮膜具有垂直于第一集光方向的第二集光方向。第一集光方向平行或垂直于绕射方向,或者第一集光方向平行或垂直于第一吸收轴向。
15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1410328339.4 2014-07-10 CN104090417B 2016-11-23 林家强; 武延兵
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包括呈矩阵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同一列内的子像素的颜色包括显示屏进行显示所需的全部颜色;设置在显示屏上方的光栅,光栅包括交替排列的透光区域和遮光区域,透光区域平行于每一列子像素;位于显示屏与光栅之间的滚动结构;用于推送光栅和/或显示屏,使光栅与显示屏的相对位置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实现显示装置在双视场显示与防窥显示之间切换的推送机构。上述显示装置兼具双视场显示功能与防窥显示功能,能够根据需要实现双视场与防窥的切换,满足了人们对一台显示装置集成多种功能的需求。
16 具有观察者跟踪功能的显示器 CN201380017237.4 2013-01-25 CN104204926A 2014-12-10 诺伯特·莱斯特
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尤其是自由立体或全息显示器,用于呈现优选的三维信息,其中,在运动区域的多个地带中以精细分级的方式,全息编码的对象的立体视图或重建可被跟踪至一个或多个观察者的相关眼睛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地带由可切换的偏振光栅的激活来选择。
17 波长选择开关 CN201410171774.0 2014-04-25 CN104122622A 2014-10-29 大塚节文; 田泽英久
发明提供一种波长选择开关,其具有:光输入/输出部,其构成为将光输入/输出端口在规定方向上排列,该光输入/输出端口由输入光的第1端口、输出光的第2端口以及至少1个输入或输出光的第3端口构成;波长色散元件,其与所述光输入/输出部光学耦合;以及相位调制元件,其具有进行相位调制的多个像素,通过呈现出衍射光栅状的相位调制图案,从而使从所述第1端口经由所述波长色散元件到达的光的光路由于衍射而发生偏转,所述光输入/输出端口配置为,使得通过所述相位调制元件进行衍射的所述光的1次光入射至所述第2端口,并且,所述第1端口及所述第3端口与所述光的-1次光的光轴彼此分离。
18 脉冲宽度变换装置和光放大系统 CN201080038096.0 2010-07-08 CN102484348B 2014-08-06 藤本正俊; 河田阳一; 深泽耕大
以一定的入射输入至透过型衍射光栅(20)的输入光脉冲(Pi),按照各个波长进行分光而以对应于该波长的出射角被输出,由反射镜(41、42、43)顺次反射后,以对应于波长的入射角输入至透过型衍射光栅(20),从透过型衍射光栅(20)以一定的出射角输出。从透过型衍射光栅(20)以一定的出射角输出的各波长成分的光,通过直角棱镜(40)而使光路折返,以一定的入射角输入至透过型衍射光栅(20)而以对应于波长的出射角输出,被反射镜(43、42、41)顺次反射后,以对应于波长的入射角输入至透过型衍射光栅(20)。以对应于波长的入射角输入至透过型衍射光栅(20)的光,通过透过型衍射光栅(20)进行合波作为输出光脉冲(Po)输出。由此,实现了小型化容易的脉冲宽度变换装置和光放大系统。
19 可切换彩色模式与黑白模式的电泳显示装置 CN201210430892.X 2012-11-01 CN103365021A 2013-10-23 王世育
发明揭露一种可切换彩色模式与黑白模式的电泳显示装置,包含电泳显示面板、导光板、光源、分光元件以及透镜元件。导光板位在电泳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由光源发射出的光线经导光板投射向电泳显示面板。分光元件位于导光板与电泳显示面板之间,用以将光线分成具有不同主波长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束,且第一、第二及第三光束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行进。透镜元件位于分光元件与显示面之间,用以将第一、第二及第三光束引导向对应的子像素
20 波长变换装置 CN200680039551.2 2006-11-01 CN101297237B 2012-03-21 古屋博之; 水内公典; 山本和久
如果要获得W级的高输出的波长变换光,波长变换元件的内部温度的上升量会变大,相位匹配波长的变动量则变得过大,难以使基本波的波长和相位匹配波长一致。为此,通过在光纤中以设定的浓度掺杂稀土类元素,吸收光纤中传播的基本波或激励光的输出的一部分,并用吸收所产生的热进行加热使光纤光栅的温度上升。由此,扩大光栅的间隔使在光纤光栅获得的基本波的波长和在波长变换元件可以变换的相位匹配波长基本上一致,从而实现能够获得W级的稳定的高输出的波长变换装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