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物理 / 光学 / 光学元件、系统或仪器 / 简单或复合透镜(人造眼入A61F2/14; 眼睛用透镜或接触透镜入G02C; 钟表玻璃入G04B39/00)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21 透镜结构、光源装置以及光源模 CN201210002847.4 2012-01-06 CN103196040B 2015-03-11 林孟萱; 廖建中; 李俊苇
一种透镜结构、光源装置以及光源模,所述光源装置包括发光元件以及透镜结构。发光元件适于发出光束。透镜结构包括第一表面、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四个全反射面。第一表面具有凹陷处。发光元件配置于凹陷处。第二表面为自由曲面。光束透过第一表面进入至透镜结构中,并透过第二表面离开透镜结构。一种光源模块亦被提出。
222 一种楔形透镜组件及其加工方法 CN201310627527.2 2013-11-28 CN104297822A 2015-01-21 孙红晓; 庞树峰; 李号召; 李丽苹; 袁兆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楔形透镜组件及其加工方法,该楔形透镜组件包括平凹透镜、楔形镜和平凸透镜,所述平凹透镜和楔形镜同光轴设置,所述楔形镜上与光轴垂直的垂直面与平凹透镜的平面紧密贴合;楔形镜上与垂直面相对的斜面与平凸透镜的平面紧密贴合;所述楔形透镜组件左右对称,左右两端面平齐,形成与对称面平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平凹透镜、楔形镜和平凸透镜的下端面平齐且形成逐渐远离光轴的斜面。本发明的楔形透镜组件,实现了对光学系统较大像差的校正,保证光学系统较高的成像质量;依照光线轨迹对楔形透镜组件外形进行切割成型,解决了圆形楔形透镜组件不切割时造成的光学系统重量太大的问题,充分满足光学系统对重量的要求。
223 光学透镜、透镜单元、摄像模电子设备 CN201410276213.7 2014-06-19 CN104280793A 2015-01-14 高田五朗; 藤浪达也
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透镜、透镜单元、摄像模电子设备,能够通过防止遮光膜表面和光学透镜的透镜部侧的遮光膜的缘部处的入射光的反射来获得没有光斑或叠影的高品质的摄像图像。光学透镜在透射光线的透镜母材表面设置了遮光膜(17)。遮光膜(17)的表面粗糙度大于透镜母材(27)的遮光膜界面侧的表面粗糙度。在通过光学透镜的光轴、且与光轴平行的截面,由遮光膜(17)的光轴侧的缘部(23)处的透镜母材表面的透镜母材切线(L1)、和平均化遮光膜面的微小凹凸高度的平均线(L3)的缘部(23)处的遮光膜面切线(L2)在夹着遮光膜(17)一侧形成的交叉(θ)为2°~25°的范围。
224 目镜及具备该目镜的光学设备 CN201180019855.3 2011-04-20 CN102859413B 2014-11-05 福本哲
发明提供一种目镜和具备该目镜的光学设备,其能够在充分大的视场良好地校正各像差,既具有充分的出瞳距离,全长也不变长,而且能够抑制透镜直径的增大。望远镜光学系统(TS)等光学设备使用的目镜(3)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凸面朝向观察眼侧的透镜成分的第二透镜组(G2);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第三透镜组(G3)的物体侧焦平面位于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第一透镜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具有负光焦度且具有弯月面形状的第一透镜成分(G1A);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成分(G1B)。
225 透镜、透镜单元以及透镜的制造方法 CN201380003708.6 2013-03-14 CN104024904A 2014-09-03 永山典光
第1透镜在沿着光轴的方向的两端部的端面上具有第1透镜面、第2透镜面以及形成于这2个透镜面的外周侧的透镜外缘部,并且,具有与透镜外缘部相邻且作为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的最外表面的透镜侧面,该第1透镜被设置为能够组装入透镜保持框中。第1透镜在透镜外缘部的至少一方设有被设置在与光轴垂直的一个平面内的第1抵靠面,在透镜外缘部的至少一方形成第2突起部,该第2突起部从比透镜侧面靠内周侧的位置朝沿着光轴的方向突出,且具有被设置为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与光轴处于固定的位置关系的基准圆筒面。
226 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1280044777.7 2012-09-14 CN103959381A 2014-07-30 佐藤望; 泽上明; 菅忍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能够简易地读取的方式记录了与制造夹具等有关的信息的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凸缘部(12)设置了文字标记(M1)以及浇道识别用标记(M2),所以通过文字标记(M1)等无需使用替换表等而能够直接地识别与制造了透镜(10)时的制造夹具等有关的信息。由此,能够在之后的透镜(10)的管理时提高识别性、作业性。另外,通过在作为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光盘侧的最上表面(TP1)设置文字标记(M1)等,文字标记(M1)等的检测、识别变得比较容易。
227 具有扩展的聚焦范围的透镜 CN201280047786.1 2012-09-26 CN103858046A 2014-06-11 H-J.多布谢尔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扩展的聚焦范围的透镜(5),其中透镜(5)由透明材料构成且具有两个光学表面(2,4),其中透镜(5)具有光焦度分布Ftot。根据本发明,透镜(5)的光焦度分布Ftot关于垂直于光轴(10)的平面,作为径向高度(r)和孔径的方位(phi)的函数而在光焦度的非零计算基本值F透镜和最大值之间变化。因此,光焦度分布在计算上为F(r,phi)=F(r)+F(r,phi),螺旋形光焦度成分F(r,phi)=F(r)*w(phi),其中非线性地取决于半径且w(phi)为用于具有螺旋形分布的光焦度成分的因子。此外,光焦度的计算的基本值F透镜分为折射基础系统的光焦度F基础和结构形光焦度F结构,其中以下适用:F(r)=F+F。将螺旋形光焦度成分F螺旋形和结构形光焦度成分F结构相加并形成螺旋形和结构型附加光焦度F(r,phi)=F+F(r)*w(phi),其被加到基础系统的光焦度F基础,使得透镜(5)的总光焦度为F(r,phi)=F+F(r,phi)。
228 光学功能层用微粒、显示器用光学部件和防眩功能层 CN201080017393.7 2010-04-01 CN102405425B 2014-04-16 本田诚
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功能层用微粒,其能够获得能以极高的平兼顾防眩性和黑色再现性并能适宜地适用于高清晰显示器的光学功能层。本发明的光学功能层用微粒具有核和包覆该核的壳,其通过添加到透明基材中用于形成光学功能层,该光学功能层用微粒的特征在于,其平均粒径R大于等于入射到上述光学功能层的光的波长,并且,上述核的平均直径r与上述平均粒径R之比(r/R)为0.50以上,此外,上述壳具有与上述透明基材不同的折射率,同时具有光吸收性能。
229 晶片级镜头、镜头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10416358.8 2013-09-13 CN103713371A 2014-04-09 萧运联; 许书豪; 林维新; 叶时玮; 赖人晖
发明公开一种晶片级镜头、镜头片及其制造方法。镜头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第一结构。第一结构包括第一透光基板以及附着于第一透光基板的第一透镜膜。提供第二结构。第二结构包括第二透光基板以及第二透镜膜。第二透光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二透镜膜附着于第一表面。令第一透镜膜与第二透镜膜贴合。在第一透镜膜与第二透镜膜贴合后,形成第三透镜膜于第二透光基板的第二表面。此外,一种镜头片及晶片级镜头也被提出。
230 透镜 CN201180001577.9 2010-02-23 CN102365563B 2014-03-12 菅忍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高NA透镜成型时的不良状态且安装性优异的透镜。所述透镜中,因为在第1光学面转印面(31a)与中间端面转印面(31c)之间形成了用来形成迁移面的迁移面转印面(31b),所以,在成型横断面比大的透镜OE时,也能够抑制流动痕迹等的发生,进行高精度的成型。
231 细微结构形成用模和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CN201280029383.4 2012-08-30 CN103620448A 2014-03-05 尾崎元章
该细微结构形成用模(5)用于在具备具有曲率的凹透镜面(1a)的透镜主体(1)的凹透镜面(1a)上形成凹凸形状的防反射部,使用表面加工装置(10)形成防反射部,该表面加工装置(10)具有:对防反射部进行转印的成型面部(5a);将成型面部(5a)以能够弯曲的方式进行支撑的基体部(5);以及通过使基体部(5)变形来使成型面部(5a)弯曲的空洞部(6)、环状空洞部(7)和流体供给部(8)。
232 柱状透镜及其生产方法 CN201310294422.X 2013-07-12 CN103539339A 2014-01-29 罗伯特·黑特勒; 弗兰克·金代莱; 埃德加·帕夫洛夫斯基
发明涉及柱状透镜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柱状透镜和用于生产这样的柱状透镜的方法。密封玻璃(1)和支架玻璃(2)或金属支架(3)被加热,使得仅密封玻璃(1)熔化并形成为球形盖帽,该球形盖帽限定结合到导光元件(20)的透镜元件(10)。多个柱状透镜可以形成阵列布置。
233 光学塑胶镜片及其射出成型方法 CN201210412045.0 2012-10-25 CN103529493A 2014-01-22 翁维宏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塑胶镜片,以射出成型方法而得,其包含呈同心圆关系的一光学有效区及一周边区。该镜片于该周边区具有一内缩区段,且由该内缩区段的外缘与相邻的该周边区无内缩外缘的延伸线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允许该镜片射出成型时产生的毛边容纳于其中,使其不影响该镜片的组装承靠。本发明采用一具有排气道的模具,其中该模具在与该排气道相连接处具有一内缩构形,通过此内缩构形转写出该光学塑胶镜片的该内缩区段。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塑胶镜片及射出成型方法,可降低加工的时间与成本。
234 光学透镜的制造方法 CN201280019458.0 2012-02-28 CN103502877A 2014-01-08 大久保繁树; 山之内政仁
发明提供一种在透镜基材上的规定位置,不用限定材料即可形成处理图案的光学透镜的制造方法。在设定于透镜基材(11)的透镜区域的外侧形成对位用的标记。通过喷墨法,在透镜基材(11)的一主面侧的上方,以标记为基准一边控制印刷位置一边在透镜区域的规定位置图案形成具有开口图案(21a)的遮蔽层(21)。通过自遮蔽层(21)上方的处理,对从遮蔽层(21)的开口图案(21a)露出的露出面实施选择性处理。从透镜基材(11)上去除遮蔽层(21),在透镜基材(11)的一主面侧形成透明图案(19a)作为基于上述选择性处理得到的处理图案。
235 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1280015519.6 2012-09-28 CN103443658A 2013-12-11 吉田克仁; 栗巢贤一; 京谷达也
发明的光学部件由ZnSe多晶体构成,所述ZnSe多晶体由晶粒构成,所述晶粒具有50μm以上且1mm以下的平均粒径,且所述ZnSe多晶体具有99%以上的相对密度
236 光接收装置、光学装置和用于制造光接收装置的方法 CN201280005421.2 2012-01-07 CN103329287A 2013-09-25 猪口康博; 齐藤格; 藤村康; 田中和典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接收装置,包含位于与像素相对应的各个区域中的微透镜(21),所述微透镜(21)布置在InP衬底(1)的背面上。所述微透镜通过使用树脂材料形成,所述树脂材料对0.7μm~3μm的波长范围内的光的透过率的变化范围为25%以下,所述透过率为70%以上。
237 成像镜头、图像读取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1310079016.1 2013-03-12 CN103309016A 2013-09-18 中山裕俊; 仁科喜一朗; 伊藤昌弘
一种成像镜头,按从物侧到像侧的顺序,包括:整体上具有负屈光的第一组,第一组由在物侧上具有凸表面的正弯月透镜和在物侧上具有凸表面的负弯月透镜组成,正弯月透镜和负弯月透镜被粘合;孔径光阑;由在像侧上具有凸表面的正弯月透镜组成的第二组;由在像侧上具有凸表面的正弯月透镜组成的第三组;由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成的第四组;以及由双凹透镜组成的第五组。
238 光场摄像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 CN201280002605.3 2012-09-04 CN103119516A 2013-05-22 平本政夫; 石井育规
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包括光谱透射率特性互不相同的第一种像素和第二种像素的摄像元件(2);与摄像元件(2)的摄像面相对而配置的光透射部(1);至少包括有着第一焦距的第一成像区域、和有着比所述第一焦距长的第二焦距的第二成像区域的成像部(3)。光透射部(1)具有由多个彼此隔离的部分区域所构成的第一透光区域(1a)、和与第一透光区域1a的光谱透射率特性不同的第二透光区域(1b)。光透射部(1)和成像部(3)的距离等于第一焦距(f1),摄像元件(2)的摄像面和成像部(3)的距离等于第二焦距(f2)。
239 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元件 CN201180043893.2 2011-09-16 CN103097312A 2013-05-08 芦田修平
一种在成形多个光学元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形状精度良好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通过对成形模具(10)设置用于改变熔融了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流动的凸部(12d),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可以在光学面转印面(12a)中距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滴落点更近的边缘侧沿着光学面转印面(12a)流动。由此,在一并成形多个玻璃透镜(100)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各光学面转印面(12a)中高精度地转印玻璃透镜(100)的光学功能面(101a),从而可以一并制造良好的形状精度的玻璃透镜(100)。
240 透镜的制造方法、透镜及光学装置 CN201210417389.0 2012-10-26 CN103091735A 2013-05-08 匠蓝
发明提供一种透镜的制造方法、透镜及光学装置,该透镜的制造方法中,通过注射成形来成形透镜,该透镜具有圆形的透镜部和在所述透镜部的周围形成的边缘部,所述透镜的制造方法包括从在所述边缘部的侧面形成有与树脂的流入路对应的浇口部的透镜中间体切除所述浇口部的切除工序。在此,所述切除工序包括以切断面相对于所述透镜部的光轴倾斜的方式切除所述浇口部的工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