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发动机或泵 / 武器 / 自身管发射子弹或导弹的发射装置,例如加农炮(轻武器入F41C);导弹或鱼雷发射装置;捕鲸炮(为轻武器和火炮共有的功能零部件,及固定装置入F41A;不使用炸药或易燃的推进药柱入F41B)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一种环保礼炮 CN201710055254.7 2017-01-24 CN106767155A 2017-05-31 杨卫国
发明涉及礼仪用品,名称是一种环保礼炮,包括炮架,在炮架上设置有炮管,所述的炮管是发射礼炮炮弹的部件,所述的炮架上还安装有和炮管平行设置的雾化管,所述的雾化管在炮管上方,还有雾化装置连接着雾化管,还有加压装置连接着雾化管,所述的炮管具有发射装置,发射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所述的雾化装置、加压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发射装置发射后雾化装置、加压装置自动工作,或者所述的雾化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具有振动开关,振动开关感受振动时雾化装置和加压装置会自动打开并延时工作。这样的礼炮具有可以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减少粉尘的优点。
42 一种高炮降雨弹发射架 CN201611240657.0 2016-12-29 CN106767154A 2017-05-31 孙军锋; 党小军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炮降雨弹发射架,包括发射台、固定脚和炮筒;所述炮筒一端设置在发射台中心,炮筒能绕发射台中心转动,仰采用先用技术进行自由调整,固定脚分别通过连接架连接在发射台上,且固定脚为四组均布在发射台四周;所述发射台上还均布设置四个台面孔,所述台面孔内插设有斜支撑架,所述斜支撑架用于辅助支撑发射台,斜支撑架可通过螺纹固定方式设置在台面孔内;所述固定脚内部通过弹簧组件结构起到支撑和缓冲;本发明结构简单,缓冲效果好,能有效吸收炮弹发射瞬间的反作用,延长发射架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保证发射时设备的安全可靠。
43 基于船用D30mm系统操控台的控制方法 CN201610986710.5 2016-11-09 CN106628070A 2017-05-10 李革; 张红军; 刘同庆; 刘荣
一种基于船用D30mm系统操控台的控制方法,属于舰船武器系统的操控技术领域,通过程序接收握手指令;操控计算机发送同步信号;操控计算机发送其它数据,位置控制箱发送数据;操控计算机接收火炮位置数据;通信转换单元发送数据;操控计算机接收姿态数据;跟踪伺服单元发送数据;操控计算机接收目标数据;射击控制单元发送数据;操控计算机接收操纵杆数据;操控计算机接收激光测距机数据。本发明能够极大抑制电磁干扰对系统的影响,使系统稳定、可靠,可广泛应用于舰船火炮武器系统中,也可用于其它武器系统中。
44 释放机构 CN201611106332.3 2016-12-05 CN106403710A 2017-02-15 张建伟; 刘怀印; 董国强
发明公开一种释放机构。其包括限位楔体、限位板、固定板、释放套、液压缸,两限位板以各自前端固定于固定板上,各自的后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楔体,在两块限位板后部的与彼此相对面相反的各自的外侧面上,分别安装有释放突触,在两块限位板前部的各自的内侧面上,分别安装有限位突触,释放套为中间具有方孔的孔板,其能够套设在两块平行板上,用于与释放突触配合实现释放功能,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中间的开孔在两块限位板之间连接固定在释放套上,在活塞杆上设置有限位球,用于与限位突触配合对限位板进行定位。本发明采用的释放及限位方式可单方向实现释放及限位两种功能,且运动简单,易操作。
45 一种导流器可升降的发射台 CN201610834232.6 2016-09-13 CN106247855A 2016-12-21 许成龙; 杨辉; 李明兵; 李放
发明提出了一种导流器可升降的发射台,由台体、导流器、4套转接架、4个脚盘和4套升降装置组成,升降装置位于台体的支腿和脚盘之间,4套升降装置均匀分布在台体的支腿上,每套升降装置通过转接架与导流器连接,实现导流器升降。
46 陆地移动式导弹发射底座 CN201610664652.4 2016-08-06 CN106225568A 2016-12-14 许冬雨
将上述制作替换原来的陆地移动导弹发射底座,使用时不再需要原来的、调整地面的工序而自动抵实地面,仅需调整发射度即可将导弹射出。紧急情况一分钟也许是致命的,本发明为战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依据该发明原理的性能设计出的产品可以适应各种凹凸不平地面,如山地、楼梯、火车行驶的路基、轨、枕木等,可多次重复使用,不易损坏。
47 一种运载火箭起竖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201610493147.8 2016-06-29 CN106123687A 2016-11-16 王厚旭; 张绪刚
发明提供的一种运载火箭起竖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控制系统、信号采集系统、执行机构;本发明本发明能够完成发射平台的自动调平及虚腿自动检测和二次调平功能。本发明能够使起竖装置抱紧火箭进行全自动起竖并能使火箭安全可靠地着落在发射台上,整个起竖时间不超过10min。本发明能够使起竖装置上火箭抱紧机构快速打开。本发明能够使火箭支撑装置和承接装置的自动升降。本发明能够使起竖装置在火箭临射前起竖装置自身的快速回倒。
48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射弹机器人 CN201610712874.9 2016-08-23 CN106091814A 2016-11-09 张志安; 陈庆武; 徐文章; 盛明杰; 胡致远; 肖盛杰; 盛娟红; 丁一凡; 董培方; 王腾; 谢磊; 尚雨晴; 周光东; 黎宏久; 朱朔; 梅新虎; 邓安
发明公开了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射弹机器人,包括麦克纳姆轮移动平台、台和发射机构,云台固定在麦克纳姆轮移动平台顶部,发射机构固定在云台上。所述云台包括Yaw轴旋转架、Yaw轴电机、Pitch轴电机、俯仰架,Yaw轴电机固定在麦克纳姆轮移动平台顶部,Yaw轴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件与Yaw轴旋转架底面固连,Yaw轴旋转架顶部与俯仰架转动连接,两者连接后形成发射机构固定架,发射机构固定在发射机构固定架内,Pitch轴电机固定在Yaw轴旋转架上,其输出轴与俯仰架固连。本发明能够进行全向移动,能够发射子弹,搭载的云台能够绕平和垂直轴进行转动,进而调整发射机构的瞄准。
49 无人下航行器的远距离输送 CN201580010769.4 2015-01-15 CN106068438A 2016-11-02 凯勒·斯托尔斯
一种射弹(100)包括引导飞行中的射弹的引导组件(102、103)。射弹进一步包括壳体和中空的鼻锥体(106)。壳体与引导组件配合并且鼻锥体与壳体耦合。鼻锥体包括被配置为容纳UUV(202)的内表面。射弹进一步包括控制器(108),其识别用于部署飞行中的UUV的条件并且响应于确定条件满足使鼻锥体从壳体脱离。
50 一种运载火箭起竖架后端紧装置 CN201610487835.3 2016-06-28 CN105865265A 2016-08-17 田洪军; 阮国民; 江登林; 梁力; 李发贵
发明提供的一种运载火箭起竖架后端紧装置,包括支座、支臂、升降座、夹紧机构、支撑机构;所述支座的一端设置有支臂,所述升降座垂直通过螺栓安装在支座上,升降座的上端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支臂的上端通过安装有支撑机构且通过支撑机构与夹紧机构连接。本发明通过联动机构通过多种自由度调整来实现了火箭的定位精度要求;通过调整左调节螺杆伸缩长度和升降螺杆高度使定位销位置度适应火箭要求,然后用球螺母使左右圆弧压板将定位销夹紧,以达到火箭和起竖架的高精度定位及快速紧固的目的。
51 一种火箭发射架减震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01610342919.8 2016-05-23 CN105865264A 2016-08-17 许绝舞
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发射架减震机构及其工作方法,机构包括底座、支撑台、上保护套、下保护套、垫板、一级减震模和二级减震模块,上保护套、下保护套均为上下开口的空心圆柱,其中,上保护套的上开口与所述支撑台的下端面固定相连,下保护套的下开口与底座的上端面固定相连,且上保护套套接在下保护套外;一级减震模块包含若干个设置在上保护套内的减震单元;二级减震模块包含若干个设置在下保护套内的板簧,通过一级减震模块和二级减震模块可以实现减震器的多级减震的功能,此种多级减震的机构大大提高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并有效的延长了火箭发射架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了火箭发射瞬间的安全稳定性,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
52 用于远程工作的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的带有便携式RF透明发射管的抑制爆炸声的发射器的系统和设备 CN201080047112.2 2010-09-09 CN102596722B 2016-08-03 卡洛斯·托马斯·米拉勒; 关·H·苏; 奥莱克桑德尔·安德留科夫; 约翰·麦克尼尔
一种无人驾驶的航空飞行器(UAV)发射管(100)包括:围绕一个正平行六面体的开口(305)布置的至少一个预浸渍基片的内层(370)、围绕该正平行六面体的开口(305)布置的至少一个预浸渍基片的外层(380)、以及在该至少一个预浸渍基片的内层(340)与该至少一个预浸渍基片的外层(380)之间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结构板(341?344)。一种无人驾驶的航空飞行器(UAV)发射管(100)包括一个栓系的弹底板(700,740),该弹底板被配置成与由一个内壁限定的发射器体积内的一个UAV相接合,该栓系的弹底板(700,740)的尺寸被确定为在内壁处提供一种压密封并且被栓系到该内壁上,并且其中该栓系的弹底板(700,740)是空心的而具有一个指向高压体积的开放端以及一个系绳(740),该系绳被附接在该弹底板(700)的空心体(910)之内并且被附接到保持该高压体积的内壁上或附接到基部内壁(1013)上。一种系统包括一个通信节点(1500?1505)以及一个发射器(1520),该发射器包含一个无人驾驶的航空飞行器(UAV),这种航空飞行器在发射前状态的中被配置成接受并且响应于来该通信节点(1500?1505)的命令输入。
53 一种双压室长导杆超口径低过载三无弹射装置 CN201610058663.8 2016-01-28 CN105698606A 2016-06-22 王建中; 施家栋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压室长导杆超口径低过载三无弹射装置,属于内弹道发射技术领域;该弹射装置包括弹射筒体、药盒体、底火、发射药、喷口覆片、密闭活塞、长导杆和顶盖;弹射筒体内部形成高压室和低压室,喷口覆片、发射药和底火安装在高压室一端,密闭活塞安装在低压室一端,本发明基于双压室平缓内弹道过载,并与长导杆适配内弹道长行程降低内弹道过载相结合,综合实现低过载弹射。密闭活塞被环形顶盖阻挡,燃气被封闭在发射筒内部,筒口不会有火药气体喷出,实现三无弹射。本发明能够满足微小型机器人快速、安全、准确布设需要。
54 气体弹射装置 CN201510965264.5 2015-12-21 CN105605976A 2016-05-25 张建伟; 董国强; 黄炳修; 郑刘; 易欢
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弹射装置。其包括气瓶、气缸组、消声器、缓冲器和平行导轨气缸组为气缸内安装有活塞,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另一端安装有消声器,并在消声器覆盖的气缸壁上开设有多个小孔;气缸经由闭器与所述气瓶相连,气缸的前端设置有缓冲器,缓冲器中间有通孔,通孔与活塞杆同轴,并且其直径大于活塞杆的直径但小于活塞的直径,平行导轨离地面一定高度铺设在缓冲器的前方,当将试验件放置在平行导轨上时,试验件刚好挡住缓冲器的通孔,并且试验件的质心位于通孔中心的高度,试验件能够在平行导轨上滑动。本发明可以根据试验件速度需求自由调节,试验的精准度得以提高。
55 可燃气体加注装置 CN201610097988.7 2016-02-23 CN105571396A 2016-05-11 张正泉
发明的可燃气体加注装置,包括抛射器、加注筒和活塞杆,抛射器由抛物气道和与其相通的压气道组成,特征在于:加注筒的内部为存储可燃气体的空腔,加注筒的前端设置有只能向外出气的第一单向,后端设置有只能向加注筒中进气的第二单向阀,抛射器上设置有与第一单向阀相配合的接触,接触阀门与抛物气道和压力气道均相通。本发明的可燃气体加注装置,抛射器朝向加注筒运动,使得第一单向阀和接触阀门打开,进而使得加注筒中的可燃气体进入压力气道中;随着抛射器朝向活塞杆运动,点火器位于压力气道中实现点火,将消防炮弹发射出去,以实现消防灭火;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可实现可燃气体的定量加注,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56 一种可紧式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 CN201510873319.X 2015-12-02 CN105466285A 2016-04-06 高超峰; 李惠芳; 樊艳萍; 刘晓; 姚梦涛; 贾夏冬; 李怀念; 高新建; 刘宇辉; 杨智强; 孙永涛; 杭佳; 千延力; 张宝春; 成涛; 甘路; 袁敏; 李念; 王晓霞; 郭常胜; 高波
发明提供一种可紧式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其火箭发射装置和手持机之间采用无线遥控通信,和现有的有线连接操作相比,省去了放线、插线的环节,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作业前准备时间至少缩短1分钟;具有姿态锁紧装置,传动机构被抱死,可有效的消除传动间隙,避免火箭发射瞬间传动间隙引起的发射架晃动,提高了火箭发射精度并保护了传动机构;回转轴为一空心轴,空心轴内隐蔽穿线,避免了发射装置方向运转时,线缆缠绕拉扯造成损坏,同时也避免线缆长期日晒雨淋及火箭尾焰烧蚀造成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自动复位功能。本发明在作业结束后,发射装置会自动回到零位,省去了人工操作及判断,自动化程度高。
57 一种机载焰弹发射器 CN201510856847.4 2015-11-28 CN105423815A 2016-03-23 姜晔; 裴春升; 杨陆; 项飞录; 武桂兰; 斯琴巴特尔; 陈文德; 赵永忠
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焰弹发射器,其包括发射器壳体,在发射器壳体顶部设有连接架,在发射器壳体上设有航空插座,在发射器壳体底板上均匀排列设有触发装置,每个触发装置的导电触头顶端分别与航空插座电连接;其还包括活动插接在底板底部的载弹板,在载弹板上设有与触发装置对应设置的焰弹固定孔。优点:载弹板活动插接在发射器壳体底板底部,方便焰弹装卸;在装载焰弹时,只需将焰弹依次放入焰弹固定孔,然后将载弹板插在底板底部即可,无需进行对位旋转等操作;在卸载焰弹时,只需将载弹板由底板底部抽出,弹壳口向下,即可将载弹板上所有的弹壳全部退出;简化了焰弹装卸工序,降低了焰弹装卸难度,有效的提高了焰弹的装卸效率。
58 一种多功能导弹发射装置 CN201510723668.3 2015-11-01 CN105423814A 2016-03-23 吴炳发; 吴丹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导弹发射装置,包括储存室、移动单元、发射单元,储存室中轴接有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轴接有多个单元平台,单元平台上设置有主架,主架上设置有多个导弹挂架,储存室内设置有温度控制设施、湿度控制设施及自动;移动单元包括轨道及移动架,移动架上设置有基柱,基柱上设置有旋转轴套、升降轴套、机械臂及机械抓,移动架的两侧设置有液压伸缩机A;发射单元包括发射筒及升降式发射平台,发射筒中设置有发射孔及锥形对接口,升降式发射平台上设置有发射座、锥形对接头、燃烧室、高压直喷口及多个燃料罐,升降式发射平台的下端设置有液压伸缩机C;发射孔上设置有多个排焰槽;本发明可冷发射、热发射或冷热共用发射。
59 火箭发射系统和支撑装置 CN201180018304.5 2011-02-10 CN102933932B 2016-03-09 霍华德.M.钦; 金伯利.A.卡拉哈
一种火箭发射系统(1),包括具有电动缆道牵引驱动装置(26)的管状火箭发射器托架(2),所述电动缆道牵引驱动装置(26)在锚定到地面的两轴枢轴(63)之下输送,升高到通向三个重量被轻于空气的气球(164)抵消的一级系绳电缆(27)的同轴传送管(124,143)内。托架此后被输送到在地面之上进入平流层的由一对二级电缆(184)支撑的对接站(166),所述二级电缆(184)悬挂在用于拉紧气球的连接框架(162)之下。托架由两个二级电缆和两个三级电缆(186)所引导的托架端夹具(196)啮合,并由二级电缆所引导的下升举器(198)提升。该下升举器由从拉紧气球连接框架悬挂的上升举器(168)支撑。啮合由两个二级电缆引导的提升环(183)的托架被进一步升高,在方位和高度上旋转,且火箭弹出在托架向下沿着该组电缆自由下落期间从发射管发生,引擎点火发生在安全距离处。
60 太空套服 CN201410437765.1 2011-02-10 CN104236390A 2014-12-24 霍华德.M.钦; 金伯利.A.卡拉哈
一种由在高的高度处或在太空中乘在火箭中的乘客穿的太空套服,所述太空套服包括:在穿所述太空套服的乘客的至少一些关节处的一组关节,所述组关节相对于用于发射的火箭可定在最佳空气动位置上,其中所述乘客穿所述太空套服并被装载,脚先到所述火箭的顶部上,用于抵抗在发射期间所述火箭的重力效应。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