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橡胶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薄膜前盖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710039094.7 |
2017-01-19 |
CN106895740A |
2017-06-27 |
安庆升; 李晓慧; 林楠; 张兴勇; 林彬; 刘宇盖; 张兆峰; 杨艳洲; 刘锋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橡胶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薄膜前盖及其制备方法,该前盖包括盖框、盖体、压板和密封圈,所述盖体嵌设于盖框内,所述压板设置于盖体的内侧,所述密封圈嵌套于盖框的内壁上。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盖体放入已涂聚硫密封胶的盖框里,用压板将盖体压牢并通过压板螺钉将盖体、盖框、压板锁紧,最后将密封圈装入盖框中,得到所述以橡胶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薄膜前盖。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采用橡胶基体制作复合材料薄膜盖体,质量轻,结构柔软,开裂后与发射箱撞击力小,容易实现前盖不脱落功能;承载结构层采用金属刚性框及编织机成型,能够严格控制纤维间距、数量和张力,保证产品承载压力一致,质量稳定、生产高效快速。 |
2 |
高效弹射炮设置 |
CN201510905381.2 |
2015-12-10 |
CN106871721A |
2017-06-20 |
韦战 |
本发明高效弹射炮设置,包括主体、附件中的前炮管、前滑卡、中炮管、中滑槽、中滑卡、后炮管、后滑槽、前突边、前缓垫、中卡垫、中缓垫、后卡垫、后突边,其中前炮管设置于中炮管内侧,前滑卡突出对称设置于前炮管后端口外侧,中炮管设置于后炮管内侧,中滑槽对称设置于中炮管内侧壁,中滑卡突出对称设置于中炮管后端口外侧,后炮管设置于中炮管外侧,后滑槽对称设置于后炮管内侧壁,前突边设置于前炮管前端口外缘,前缓垫设置于前滑卡后侧,中卡垫设置于中滑槽后端,中缓垫设置于中滑卡后侧,后卡垫设置于后滑槽后端,后突边设置于后炮管后端口外缘,且各卡垫与缓垫均采用磁性和耐高温耐磨纳米及高能金属材料综合特制合成。 |
3 |
一种反无人机弹体发射方法 |
CN201611032422.2 |
2016-11-15 |
CN106767156A |
2017-05-31 |
郝亚南; 罗涛; 袁理; 吕生钰; 王镜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防御领域,特别是一种反无人机弹体发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所述弹体与无人机相遇的空间位置;S2,根据所述空间位置调整弹体对准方向,发射弹体。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弹体发射方法,通过弹体从发射到与无人机相遇的延迟时间内无人机和弹体的运动学关系结合动力学特征,定量预测了弹体与无人机的相遇位置,为弹体发射角度提供了有力依据,有效提高了弹体反制无人机的成功率。速度建模和求解联立方程组的过程中,结合无人机运动的低空慢速特点和弹体飞行的动力学特征,提出了简化方案,兼顾了弹体反制无人机的准确率和运算速度。 |
4 |
发射箱锁紧机构 |
CN201610950317.0 |
2016-10-26 |
CN106500545A |
2017-03-15 |
吕繁成; 柏媛媛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射箱锁紧机构,属于飞行器技术支援领域。本发明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周期短,仅靠前锁紧器、后锁紧器就能限制发射箱的前后、左右、上下运动,其中,通过滑动块的移动来解锁或锁定发射箱支脚的上下、左右移动。通过定位挡块上螺钉的移动来解锁或锁定发射箱支脚的前后移动;而且螺杆采用梯形螺纹,承载时自锁,保证滑动块压紧发射箱支脚。经过试验验证,本发明能够快速安全的锁紧发射箱的问题。 |
5 |
一种用于发射装置的随动装夹机构 |
CN201610840830.4 |
2016-09-22 |
CN106382851A |
2017-02-08 |
张志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射装置的随动装夹机构,其两组卡箍组平行间隔设置,卡箍组包括N排2列卡箍,卡箍铰接端设置在卡箍固定杆上,同一排的两个卡箍开合端相对,相邻两排卡箍之间设有连接夹板,用于连接同一个卡箍组的两个卡箍固定杆,两组卡箍组同一侧的卡箍固定杆通过连板连接;底座顶部对称固连两个轴承座,一个轴承座上固定有力矩电机,力矩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电机轴联轴器与一个连板连接,电机轴联轴器通过滚珠轴承与所述轴承座连接,另一个轴承座通过滚珠轴承与支撑轴连接,支撑轴与另一个连板连接。本发明拆卸方便,更换弹药发射筒迅速。 |
6 |
一种液气相变烟花发射装置、组合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201610807647.4 |
2016-09-07 |
CN106225569A |
2016-12-14 |
翦俊南 |
本发明属于烟花发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气相变烟花发射装置、组合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一种液气相变烟花发射装置,包括激发电源、加热装置、发射腔体、连接装置、泄能装置和发射筒体;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发射腔体与发射筒体,所述发射腔体上开设一个气体灌装孔与内腔相通,并对应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激发电源连接加热装置,所述泄能装置设置在发射筒体与发射腔体连接处,用于隔绝发射腔体的内腔与发射筒体的内腔。本发明方法步骤为:(1)将液态二氧化碳加压装入发射腔体的内腔;(2)将待发射烟花放置于发射筒体内;(3)打开激发电源开关,加热装置给发射腔体内的液体二氧化碳加热,同时烟花点火装置点火,点燃待发射烟花的延期药柱。 |
7 |
一种多级防护的组合式机械密封结构 |
CN201610506407.0 |
2016-06-30 |
CN106151523A |
2016-11-23 |
庄宿国; 杨霞辉; 吴一帆; 郝飞; 任永锋; 王良; 赵伟刚; 郭建军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防护的组合式机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操作舱外、泵壳体内泵轴上的第一皮碗密封和集装式机械密封,以及设置在操作舱内泵轴上的手动应急密封;集装式机械密封位于在第一皮碗密封和手动应急密封之间。第一皮碗密封防止密封腔内的油脂泄漏并有效封阻海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入密封腔,为集装式机械密封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集装式机械密封可有效阻止泄漏介质进入操作舱;当第一皮碗密封和集装式机械密封全部失效时可启动手动应急密封,防止泄漏介质泄漏至操作舱。本发明采用多级防护措施,大大提高了密封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了操作舱内的安全性。 |
8 |
炮弹发弹计数装置及高炮系统 |
CN201610603621.8 |
2016-07-28 |
CN106091812A |
2016-11-09 |
熊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炮弹发弹计数装置,其包括固定在高炮驻退机的安装架和固定在高炮身管的感应环。所述安装架包括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的接近开关。所述感应环由第一触发块、第二触发块以及螺杆组成,所述第一触发块经所述螺杆连接至所述第二触发块。通过感应环的移动计算炮弹发射量,结构简单,计数准确。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高炮系统。 |
9 |
一种高强度支撑盘 |
CN201610393240.1 |
2016-06-06 |
CN105953648A |
2016-09-21 |
蒋爱民; 赵黎明; 谢文建; 吴建胜; 徐轶群; 冯世泽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高强度支撑盘,包括支撑座和支撑轴,支撑座包括底板、两个横向加强筋板、两个纵向加强筋板、四个对角加强筋板、两个大盖板、两个小盖板和上盖板,支撑轴垂直固定于底板的上侧面中部,两个横向加强筋板、两个纵向加强筋板和四个对角加强筋板分别沿横向、纵向和对角线分布于支撑轴的周围并均与底板和支撑轴焊接固定;上盖板通过中心开设的圆形孔套设在支撑轴的外侧并焊接固定;两个大盖板和两个小盖板均与底板、上盖板和相邻的对角加强筋板焊接固定;支撑轴的上端面沿中轴线开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槽底进一步开设有球面凹槽。本发明具有不易变形、强度高、受力大的优点,可使承载受力均匀分布于地面以提高了支撑力。 |
10 |
一种发射箱用电插头插拔机构防反弹装置 |
CN201610275580.4 |
2016-04-29 |
CN105953646A |
2016-09-21 |
张保刚; 刘龙涛; 邵庆; 刘广; 于喆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射箱用电插头插拔机构防反弹装置,将挡杆横向套进挡杆曲柄座开设的两个长槽孔内;拉簧的一端钩在挡杆两端的圆台的凹槽里,另一端钩在沿长槽孔的中心线设置的弹簧座的凹槽里;发射物体上的插座与四连杆结构上的插头接合时,拉簧作用下,使挡杆中间的圆杆紧贴着左曲柄的侧边;或者,发射物体上的插座与四连杆结构上的插头分离时,拉簧作用下,使圆杆紧压着向前向下翻倒的左曲柄并向前沿着长槽孔移动,并且通过挡杆将左曲柄触底反弹的路径阻挡,从而阻止了四连杆机构的反弹。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电插头插拔机构反弹给发射带来的安全问题。 |
11 |
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 |
CN201610288954.6 |
2016-05-04 |
CN105910493A |
2016-08-31 |
王华吉; 邢春鹏; 赵衡柱; 张国栋; 吴新跃; 刘懿敏 |
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涉及一种用于发射筒的连接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连接可靠、能够将集中载荷扩散至发射筒的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包括相互固定的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所述第一连接板用来与发射筒(3)连接,第一连接板呈圆弧形以与发射筒的外形相匹配,第一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4),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传载接口(5),所述连接孔朝向第一连接板的圆心布置。 |
12 |
多功能火箭筒 |
CN201510986701.1 |
2015-12-26 |
CN105571395A |
2016-05-11 |
银世德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火箭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火箭筒,是利用弹簧的弹势性能借助于机构完成聚集,形成击发火箭弹和抛投其他物体的动能,并借助于瞄准镜瞄准目标,准确地将火箭弹击发并向前弹出,它不但能发射火箭弹,而且能提高火箭弹的初速度,能增加火箭弹的射程,增强对目标打击的准确性,还能发射导弹、燃烧弹、发烟弹、榴弹、手榴弹、灭火弹,它还能将抛投绳索、挠钩、救生圈等救生设备抛投到理想位置;本发明使用红外夜视瞄准具,在星光下或其他微光条件下能增强夜战能力。 |
13 |
大冲击载荷分配机构 |
CN201610007206.6 |
2016-01-06 |
CN105509549A |
2016-04-20 |
张筱; 马广亮; 何冠杰; 王南; 马跃峰 |
本发明涉及大冲击荷载的分配领域,具体涉及大冲击载荷分配机构,其为大型盒型焊接梁结构,多级载荷梁,每一级所述载荷梁均有多个;同一级的所有载荷梁处于同一荷载面内;上下相邻的两级载荷梁通过销轴连接,下方的载荷梁分担与其销轴连接的上方的载荷梁的载荷;上下相邻的两级载荷梁以所述销轴为支点构成杠杆结构。本发明具备将由产品上方承载的大冲击载荷以特定比例予以分散引导至下部结构的功能,从而减小下方结构局部的承载,保证其使用寿命,以达到发射要求。 |
14 |
一种火箭发射控制系统 |
CN201510967526.1 |
2015-12-21 |
CN105444618A |
2016-03-30 |
刘晓; 晋绿生; 李健; 魏旭辉; 李惠芳; 朱思华; 杭佳; 孙永涛; 樊艳萍; 郑博华; 贾夏冬; 甘路; 李玲; 郭华; 乔红霞; 王晓霞; 张宝春; 成涛; 张晓航; 古康乐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发射控制系统,具体为:升压电容一端连接升压电源、另一端接地,第一限流电阻与升压电容并联;升压电源通过第一模拟输入接口接入到CPU中;发控电源通过第二限流电阻和双刀双掷继电器连接至升压电源,继电器连接测阻通路、其开关连接被控火箭的点火电路;测阻通路通过第二模拟输入接口接入CPU中;继电器的控制端通过DI/DO接口接入到CPU中;CPU接收外部输入的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通过DI/DO接口传输至发控模块的控制端,控制双刀双掷继电器的开关切换;同时CPU通过第一模拟输入接口、第二模拟输入接口采集发控模块中的模拟数据,通过RS232接口接收定位单元发来的定位信息,将该模拟数据和定位信息通过RS232接口传输由显示屏进行显示。 |
15 |
多功能导弹发射装置 |
CN201510723667.9 |
2015-11-01 |
CN105387767A |
2016-03-09 |
吴炳发; 吴丹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导弹发射装置,包括发射单元、移动单元、储存室,发射单元包括发射筒及升降式发射平台,发射筒中设置有发射孔及锥形对接口,升降式发射平台上设置有发射座、锥形对接头、燃烧室、高压直喷口及多个燃料罐,升降式发射平台的下端设置有液压伸缩机C,发射孔上设置有多个排焰槽;移动单元包括轨道及移动架,移动架上设置有基柱,基柱上设置有旋转轴套、升降轴套、机械臂及自动机械抓,移动架的两侧设置有液压伸缩机A;储存室中轴接有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轴接有多个单元平台,单元平台上设置有主架,主架上设置有多个导弹挂架,储存室内设置有温度控制设施、湿度控制设施及自动门;本发明可冷发射、热发射或冷热共用发射。 |
16 |
一种近距离弹力投射装置 |
CN201510898044.5 |
2015-12-08 |
CN105352367A |
2016-02-24 |
毛保全; 陈德民; 李文珍; 田欣利; 张建伟; 孙炜海; 潘晶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距离弹力投射装置,包括:发射筒,其上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布置的导轨;发射盘,其设置于所述发射筒内,所述发射盘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导轨配合,使发射盘能够沿发射筒轴线前后移动;发射丝杠,其通过螺纹与发射盘后部连接;第一手轮,其与所述发射丝杠后部固定连接;第二手轮,其呈可旋转设置于发射筒后部,所述发射丝杠从所述第二手轮中部穿过并且设置于与所述第二手轮中部的螺母配合,使旋转第二手轮时所述发射丝杠能够前后移动;可压缩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发射盘与发射筒之间,所述发射盘向后移动能够压缩所述可压缩弹性件。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的优点,能够提高战场机动能力。 |
17 |
带有可抛放的隐形外壳的执行器 |
CN201510153691.3 |
2015-04-02 |
CN104973249A |
2015-10-14 |
K.W.迪特里希; J.佩雷斯-桑切斯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机(100)的执行器(10)。该执行器(10)具有执行器本体(12)和至少部分地包围执行器本体(12)的隐形外壳(14)。隐形外壳(14)固定在执行器本体(12)处并且实施为在支承执行器(10)的飞机(100)的飞行期间与飞机(100)分离并且与执行器本体(12)分离。 |
18 |
射弹推进系统 |
CN200980120635.2 |
2009-06-02 |
CN102089615B |
2014-01-29 |
J·L·里格斯; V·奥莱尼克; V·博罗维科夫; G·阿布尔 |
一种射弹推进系统,包括发射管、多相材料和膜。发射管具有内部空腔,多相材料布置在其中。发射管还有接收多相材料开口。当多相材料布置到发射管的内部空腔中时,该膜密封开口,以使发射管能被加压。当膜被打破,超声波以高速度和大力向外推出内部空腔中的所含物,例如射弹。 |
19 |
轻型多用途飞机 |
CN200680056745.3 |
2006-12-25 |
CN102123913B |
2013-10-30 |
奥雷格·费多洛维奇·德默陈科; 尼科莱·尼科拉耶维奇·多尔正科夫; 康斯坦丁·费德洛维奇·波波维奇; 夫拉帝米尔·贝德洛维奇·思科林; 阿卡帝·劳思福维奇·古尔多夫; 夫拉帝米尔·格瑞高耶维奇·库内特索夫; 夫雅切拉夫·尼古拉耶维奇·尼科丁; 夫雅切拉夫·米卡罗维奇·伊林; 维克托·拉夫列帝维奇·博萨诺夫; 瓦雷瑞·格瑞高耶维奇·科多拉 |
一种轻型多用途飞机包括机身(1);机翼(2);尾翼配件(3);起落装置(4);主动力装置(5);辅助动力装置(7);标塔(10);位于机翼(2)下表面和端部的外置悬挂部件(9);至少一个外置悬挂部件(9)置于机翼(2)下表面;至少分别有一个外置悬挂部件(9)置于每个机翼(2)的端部;置于机身(1)下半部的火炮装置(8)或导航和追踪装置;配有供电系统(16)的机载电子设备控制综合体(17),以及配有机载电力导航和追踪系统(20)、防御系统(21)、多用途控制面板(22)、群体交互系统(23)和武器控制系统(24)的武器控制综合体(19),武器控制综合体(19)的部件相互关联,并通过多路信息交互面板与机载电子设备控制综合体计算机系统(18)相关联;上述武器控制系统(24)包括微调和逻辑元件(25);应急卸载装置(26);至少一个数据分配和转换装置(27);执行部件(28);外置悬挂部件的开关控制装置(29);火炮装置或导航和追踪系统的开关控制装置(30);武器控制系统(24)的部件通过局部信息交换渠道连接,执行部件(28)以及外置悬挂部件的开关控制装置(29)的数量与外置悬挂部件(9)的数量相一致。 |
20 |
用来支撑进入武器炮筒中的炮弹的装置以及支撑部件 |
CN200980103666.7 |
2009-01-30 |
CN101970974B |
2013-07-31 |
M·努尔米宁; P·罗斯瓦尔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支撑进入后膛式武器的炮筒中的炮弹(1)的装置和一种用于支撑炮弹的支撑部件。该装置包括带凸缘的支撑元件(5),固定元件通过螺纹连接到该支撑元件上。围绕所述固定元件布置有套筒状的夹持元件。固定元件和夹持元件均具有用于炮弹(1)的尾端翼片的槽。支撑部件(5)具有支撑元件,固定元件通过螺纹连接到该支撑元件上,支撑元件的顶部上布置有套筒状的支撑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