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入口导叶机构 CN201480009428.0 2014-02-20 CN105074354B 2017-12-12 V.M.斯斯特拉
发明提供了一种入口导叶组件(60),所述入口导叶组件(60)包括多个叶片子组件(62),其被配置成相对于叶环外壳(64)旋转以控制流经其中的空气的体积。所述入口导叶组件(60)也包括多个驱动机构(80)。每个驱动机构(80)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多个叶片子组件(62)中的一个。可独立地旋转所述叶片子组件(62)。
2 永久磁埋设式电动机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装置 CN201380079266.3 2013-09-25 CN105518975B 2017-11-24 马场和彦; 仁吾昌弘; 土田和庆; 石川淳史
在永久磁埋设式电动机(1)中,在转子(5)的转子外周面(25)与磁铁插入孔(21)的径向外侧插入孔外形面(55)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磁极中央狭缝(81a)、和多个侧方狭缝(81b),多个侧方狭缝在磁极中央狭缝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有一个,磁极中央狭缝的面积比多个侧方狭缝的各自的面积小,多个侧方狭缝的各自的宽度比相邻的狭缝彼此间的间隔大。
3 气缸旋转压缩机及具有该多气缸旋转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装置 CN201480023073.0 2014-04-25 CN105143676B 2017-05-24 诸江将吾; 横山哲英; 岩崎俊明; 加藤太郎; 前山英明; 高桥真一; 杉浦干一朗
气缸旋转压缩机(100)具有多个压缩机构部(第1压缩机构部(10)、第2压缩机构部(20))。使拉开驱动轴径向外侧作用于上述多个压缩机构部中的、至少一个压缩机构部的叶片,与其他压缩机构部相比,向所述活塞侧推压所述叶片的推压力变小,平常是由吸入压力与排出压力之间的气体压力差引起的推压力大于上述拉开力,叶片顶端成为向旋转活塞外周壁推压的状态并进行压缩运行,但是当上述拉开力大于上述推压力时,在将用于从密闭容器向叶片背面导入油的连通空间保持为排出压力状态、将叶片顶端保持为吸入压力状态的状态下,使叶片顶端自动地自所述活塞外周壁离开,若自旋转活塞离开一定距离以上,则上述拉开力相对于上述推压力的差异呈阶梯函数地较大地发生变化,具有在离开的位置稳定地保持叶片的保持机构,设为非压缩状态。
4 压缩机曲轴箱加热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1480051956.2 2014-09-17 CN105556124B 2017-05-10 乔治·J·拉迈亚
第一开关装置包括分别连接至用于接收第一电压的第一电线和第二电力线的第一输入和第二输入。第一开关装置将第一输入和第二输入分别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选择性地连接和断开连接。第二开关装置包括连接至第一节点的第三输入、包括连接至第三电力线的第四输入,并且包括连接至定子绕组的第一端部的第一输出。第三开关装置包括连接至第二节点的第五输入并且包括连接至第四电力线的第六输入,第三电力线和第四电力线用于接收小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第三开关装置还包括连接至定子绕组的第二端部的第二输出。压缩机曲轴箱加热控制模控制第二开关装置和第三开关装置以控制压缩机曲轴箱加热。
5 采用壳管式蒸发润滑剂回流的电子设备冷却 CN201380027273.9 2013-03-13 CN104380013B 2017-02-22 T·J·洛夫; H·K·林; J·P·哈特菲尔德
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通过采用润滑剂-液态制冷剂混合物流从电子元件吸收热量的方式,对来自满液式或降膜式蒸发器的润滑剂-液态制冷剂混合物流进行引导。
6 压缩机空调 CN201610831465.0 2016-09-19 CN106246606A 2016-12-21 刘增岳; 钟瑞兴; 陈玉辉; 蒋楠; 刘建飞; 蒋彩云; 周义; 雷连冬
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空调器,该压缩机包括:转轴;分别支撑所述转轴两端的第一电磁轴承组件和第二电磁轴承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电磁轴承组件和所述第二电磁轴承组件冷却的电磁轴承冷却流道;所述电磁轴承冷却流道包括第一入口流道以及由所述第一入口流道分支出的第一冷却流道单元和第二冷却流道单元,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单元延伸至所述第一电磁轴承组件处,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单元延伸至所述第二电磁轴承组件处。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通过一条进液流道可对两组电磁轴承进行冷却,结构更加简单,外接管路少,装配效率高且外形美观,另外,由于管路接口少,减少了漏点,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7 电动压缩机 CN201210348025.1 2012-09-18 CN103016347B 2016-12-21 安谷屋拓
提供了一种电动压缩机,其包括:电动达;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由所述电动马达驱动以压缩制冷剂气体;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容纳所述电动马达和所述压缩机构;吸入通道,所述吸入通道能够与所述外壳的内部连通,其中制冷剂气体流动通过所述吸入通道;排出通道,所述排出通道能够与所述外壳的内部连通,从所述压缩机构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动通过所述排出通道;以及止回,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吸入通道和所述排出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中,所述止回阀在所述压缩机运行时被打开并且在所述压缩机停止时被关闭。
8 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01510639931.0 2015-09-30 CN106152698A 2016-11-23 黄贵暖; 具骏孝; 宋尚炫; 李仁国; 黄太焕
发明涉及箱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冰箱的控制方法,上述冰箱的控制方法包括:初期驱动步骤,根据在上一制冷循环中被驱动的压缩机的转速,驱动压缩机;转速调整步骤,考虑上述上一制冷循环的运转率,若运转率大于第一设定值,则使上述压缩机的转速上升,若运转率小于第二设定值,则使上述压缩机的转速下降,若运转率在上述第一设定值和上述第二设定值之间的范围内,则维持上述压缩机的转速;以及驱动步骤,根据经调整的转速,驱动压缩机,上述第一设定值大于上述第二设定值。
9 涡轮冷冻机 CN201480030557.8 2014-06-02 CN105393067A 2016-03-09 小田兼太郎; 佐久间信义
一种涡轮冷冻机(1),其包含被供给来自节能器(3)的制冷剂的气相成分(X3)的涡轮压缩机(5),涡轮压缩机(5)包含:第1流路(R10),其中流动压缩制冷剂气体(X1);以及连结管(5b),其连接于第1流路(R10)及第2流路(R3),在第2流路(R3)中流动制冷剂的气相成分(X3),连结管(5b)的直径从第2流路(R3)朝向第1流路(R10)缩小。
10 入口导叶机构 CN201480009428.0 2014-02-20 CN105074354A 2015-11-18 V.M.斯斯特拉
发明提供了一种入口导叶组件(60),所述入口导叶组件(60)包括多个叶片子组件(62),其被配置成相对于叶环外壳(64)旋转以控制流经其中的空气的体积。所述入口导叶组件(60)也包括多个驱动机构(80)。每个驱动机构(80)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多个叶片子组件(62)中的一个。可独立地旋转所述叶片子组件(62)。
11 用于冷却器应用的反式-氯-3,3,3-三氟丙烯 CN200980102660.8 2009-12-16 CN102264860B 2015-06-17 R·赫尔斯; R·R·辛赫; M·W·斯帕茨
发明涉及可用于冷却器应用的包含反式-氯-3,3,3-三氟丙烯(1233zd(E)的制冷剂组合物和使用1233zd(E)的方法。
12 用于离心压缩机传热流体 CN201180012036.6 2011-02-28 CN102782078A 2012-11-14 W.拉彻德
发明涉及通过包括离心压缩机且含有传热流体的蒸气压缩回路冷却或加热流体或形体的方法,所述传热流体包括选自2,3,3,3-四氟丙烯、1,3,3,3-四氟丙烯、1,1,1,2-四氟乙烷、1,1-二氟乙烷和3,3,3-三氟丙烯中的至少两种化合物,其中:离心压缩机的赫数与如果蒸气压缩回路中的传热流体用1,1,1,2-四氟乙烷代替时离心压缩机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具有的马赫数的比大于或等于0.97且小于或等于1.03;离心压缩机的压缩比小于或等于如果蒸气压缩回路中的传热流体用1,1,1,2-四氟乙烷代替时离心压缩机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具有的压缩比。本发明还涉及适合实施该冷却或加热方法的设备,且还涉及用于转变现有设备的方法。
13 空调器、户外单元和制冷单元 CN200610094397.0 2000-10-31 CN100443830C 2008-12-17 坪江宏明; 中山进; 猿田彰; 浦田和干
所公开的使用制冷循环的空调器、户外单元和制冷装置能够减少能耗、高度有效而且可靠、并能被商业可供电源驱动。具有一个电机和一个制冷循环的空调器包括一个被电机驱动的压缩机、一个户外热交换器和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电机位在一个封闭容器内的电机室内,致冷剂在制冷循环中流动通过电机室,其中电机有一个转子的芯部,其内嵌有笼型导线和被磁化成两极状态的永久磁,所说电机能被商业上可供电源驱动。
14 回转压缩机 CN200510096695.9 2002-08-28 CN100390421C 2008-05-28 山崎晴久; 只野昌也; 松本兼三; 里和哉; 松浦大; 斋藤隆泰
一种回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具有电动单元和由该电动单元驱动的第1和第2回转压缩单元,将由第1回转压缩单元压缩的制冷剂气体排出到密闭容器内,另外,由第2回转压缩单元压缩该排出的中间压的气体;具有用于构成第2回转压缩单元的气缸、与形成于上述电动单元的回转轴的偏心部配合并在气缸内进行偏心回转的滚筒、接触于该滚筒地将气缸内隔成低压室侧和高压室侧的叶片、用于时常朝滚筒侧对该叶片施加力的弹簧构件、形成于气缸并在叶片侧和密闭容器侧开口的弹簧构件的收容部、及位于弹簧构件的密闭容器侧收容于收容部内对该收容部进行密封的插销,在位于该插销的弹簧构件侧的收容部的内壁形成使插销接触于规定位置的接合部。
15 制冷装置 CN200310114906.8 2000-10-31 CN1266431C 2006-07-26 坪江宏明; 中山进; 猿田彰; 浦田和干
所公开的使用制冷循环的空调器、户外单元和制冷装置能够减少能耗、高度有效而且可靠、并能被商业可供电源驱动。具有一个电机和一个制冷循环的空调器包括一个被电机驱动的压缩机、一个户外热交换器和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电机位在一个封闭容器内的电机室内,致冷剂在制冷循环中流动通过电机室,其中电机有一个转子的芯部,其内嵌有笼型导线和被磁化成两极状态的永久磁,所说电机能被商业上可供电源驱动。
16 空调 CN99121776.4 1999-09-14 CN1154818C 2004-06-23 片山胜司; 荒木诚; 藤野正树; 田中顺也; 古川基信; 嶋田哲; 竹田周司; 友田裕基; 白石满; 中村圭一; 稻垣雄史
一种空调器,它备有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压缩机、四通切换、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及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回路,在该空调器中,将收容制冷剂压缩部和电动机的压缩机的密闭容器内气密地划分成制冷剂排出室和电动机室,同时在该电动机室一侧设有两条制冷剂流通管,通过四通切换阀将各制冷剂流通管适当地切换到压缩机的制冷剂排出侧和制冷剂吸入侧,能将一台压缩机变更为内部高压型和内部低压型。
17 制冷剂回路的除霜装置和制冷剂回路用回转压缩机 CN02142298.2 2002-08-28 CN1420330A 2003-05-28 山崎晴久; 只野昌也; 松本兼三; 里和哉; 松浦大; 斋藤隆泰
一种制冷剂回路的除霜装置和制冷剂回路用回转压缩机具有回转压缩机10、气体冷却器154、膨胀156及蒸发器157;该回转压缩机10将由第1回转压缩单元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排出到密闭容器内,并由第2回转压缩单元压缩该排出的中间压的制冷剂气体。蒸发器除霜时,从第2回转压缩单元排出的制冷剂气体不由膨胀阀减压地流入到蒸发器,从第1回转压缩单元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到蒸发器,同时,按规定的转速运行回转压缩机的电动单元,而且,使该转速下的叶片惯性力弹簧构件的弹性力小。这样,在使用所谓的内部中间压力型2级压缩式的回转压缩机的制冷剂回路中,防止蒸发器除霜时产生的叶片的飞起。
18 空调器、户外单元和制冷单元 CN00132809.3 2000-10-31 CN1309279A 2001-08-22 坪江宏明; 中山进; 猿田彰; 浦田和干
所公开的使用制冷循环的空调器、户外单元和制冷装置能够减少能耗、高度有效而且可靠、并能被商业可供电源驱动。具有一个电机和一个制冷循环的空调器包括一个被电机驱动的压缩机、一个户外热交换器和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电机位在一个封闭容器内的电机室内,致冷剂在制冷循环中流动通过电机室,其中电机有一个转子的芯部,其内嵌有笼型导线和被磁化成两极状态的永久磁,所说电机能被商业上可供电源驱动。
19 滑动构件及使用它的制冷压缩机 CN98809056.2 1998-09-17 CN1270661A 2000-10-18 二上义幸; 平野秀夫; 冈秀人; 坪川正浩
用于各种用途的滑动构件、或用于各种制冷压缩机的滑动衬套、十字环、叶轮,若满足如下条件就可实现它是系的、与系的构件之间难以产生胶粘且滑动面的油膜难以产生断开的、耐磨损性优异的性质:第一,它是至少在滑动面上具有独立孔隙(51)的铁系的烧结体;第二,为利用该独立孔隙(51)来保持滑动面的油膜而提高润滑性,独立孔隙(51)的相当圆直径为10μm以下的比例(10μm以下的孔隙数/整体的孔隙数)是85%以上,处于滑动面的独立孔隙(51)的开口面积率是5%以下;第三,将滑动体的密度设定为7.3g/cm3以上。
20 致冷压缩机 CN89103952.X 1989-06-05 CN1018853B 1992-10-28 约翰·保罗·埃尔森
一台致冷电机压缩机组有一个机壳,在机壳底部有一个润滑油槽驱动轴下端及与之相连的转子伸入到油槽中。所装隔离套位置由驱动轴确定,隔离套伸出油槽的油面,它相对于转子下端有一环形间隙。当转子在隔离套中旋转时,隔离套中的润滑油被甩出。隔离套与传动轴之间紧密配合,以阻止润滑油流回到旋转转子占据的区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