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三腔室回油冷却器 CN201710650310.1 2017-08-02 CN107401857A 2017-11-28 王康
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腔室回油冷却器,涉及冷却器领域,包括腔室一、腔室二和腔室三,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一设于腔室二的前端,之间由隔板一隔开,所述腔室三设于腔室二的后端,之间由隔板二隔开,所述腔室一的前端设有进油端口和出油端口,所述进油端口设于出油端口的上方,所述进油端口内设有4个进油管接口,出油端口上设有4个出油管接口,所述腔室一的顶端设有进口一,底端设有出水口一,所述腔室二的顶端最右侧设有进水口二,最左侧设有出水口二,所述腔室三的顶部设有进水口三,底端设有出水口三,该种冷却器设有三个腔室,能够对油进行三次冷却,效率高,速度快。
2 变换装置以及冷冻空气调节装置 CN201380074703.2 2013-03-19 CN105191095B 2017-10-31 有泽浩一; 下麦卓也; 山川崇; 植村启介; 筱本洋介; 汤浅健太; 津村晃弘; 松原则幸; 楠部真作
一种电变换装置,在电源1与负载9之间进行电力变换,具备:升压装置2,具有防止电流从负载9侧向电源1侧逆流的升压用整流部23,使来自电源1的电力的电压变化为规定的电压;转流装置4,进行使在升压装置2中流过的电流流到其它路径的转流动作;以及控制装置100,进行与升压装置2的电压可变有关的控制以及转流装置4的转流动作的控制,以在转流装置4进行所述转流动作时使得产生进行所述整流部的逆恢复的电压的电流流到转流装置4的方式,来构成转流装置4。
3 压缩机改进结构 CN201410188175.X 2004-05-28 CN103982396B 2017-10-27 伊恩·坎贝尔·麦吉尔; 小约翰·H·博伊德; 戴维·朱莉安·怀特; 厄佩什·帕特尔; 克雷格·斯蒂芬·布鲁斯; 蒂莫西·戈登·里德; 戈登·卡梅伦·奥特; 布赖恩·罗伯特·博尼费斯; 戈登·德雷塞·马林森
发明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其包括具有顶部(8009)和侧壁(8006)的空心活塞(8002),该活塞在气缸中做往复运动,活塞杆(8000)将活塞(8002)连接到弹簧上。活塞杆(8000)和活塞(8002)之间具有轴向刚性而横向挠性的连接(8001),在将横向传递到远离活塞顶部(8009)的轴向位置处的活塞(8002)的同时,向活塞顶部(8009)直接传送轴向力。该连接(8001)允许活塞(8002)和活塞杆(8000)之间具有与活塞往复运动轴相横向而且均匀地围绕着该往复运动轴的转动灵活性。
4 电动压缩机 CN201680009518.9 2016-01-05 CN107208620A 2017-09-26 寺泽润一郎
在利用自吸入口(11c)吸入并通过吸入制冷剂通路(13)的制冷剂来冷却抵接于吸入制冷剂通路(13)的背面侧的抵接部(11i)的电开关元件(9b)时,利用止回(15)阻止自压缩室(7a)流入吸入室(7b)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向吸入制冷剂通路(13)逆流。因此,使吸入制冷剂通路(13)内始终存在低温低压制冷剂,从而能够利用吸入制冷剂通路(13)内的制冷剂有效地冷却电力用开关元件(9b)。
5 压缩机轴承冷却 CN201480018349.6 2014-02-19 CN105051466B 2017-09-05 U.J.荣松; V.M.西什特拉; Z.A.乔里
压缩机(22)具有壳体组件(40),该壳体组件(40)具有吸入端口(24)、排出端口(26)和达隔室(60)。电动马达(42)具有在该马达隔室内的定子(62)和在该定子内的转子(64)。该转子安装成用于围绕转子轴线(500)旋转。一个或更多个工作叶轮(44)联接至该转子,以在至少第一条件下由该转子驱动,以便穿过该吸入端口取入流体且从该排出端口排出该流体。入口导向叶片(IGV)阵列(174)在该吸入端口(24)与该一个或更多个叶轮(44)之间。一个或更多个轴承系统(66、68)支撑该转子(64)和/或一个或更多个叶轮(44)。一个或更多个主排泄通道(120、234、206;120、232、202、206)联接至该轴承,以将流体沿排泄流路从该轴承传递至在该叶轮上游和该IGV阵列下游的位置(172)。
6 用于供给液化天然气燃料的系统和操作该系统的方法 CN201310552838.7 2013-11-08 CN104074632B 2017-08-22 李泰锡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供给LNG燃料的系统包括:连接LNG储罐与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线、设在供给线上并且配置为使LNG储罐输出的LNG增压而且在待机模式下冷却的增压、配置为将增压泵输出的LNG加压至高压的高压泵,以及连接LNG储罐和高压泵之间的回路,其中LNG通过该回路返回。
7 蓄热装置和具有该蓄热装置的空调 CN201510002187.3 2011-02-28 CN104654642B 2017-07-25 冈浩二; 高桥正敏; 杉尾孝; 清水昭彦; 今坂俊之; 加守田广和
发明以与压缩机(6)外接的方式配置蓄热装置,该蓄热装置由收纳将压缩机(6)中产生的热量蓄积的蓄热材料的蓄热槽(32)和收纳在蓄热槽(32)中的蓄热热交换器(34)构成,蓄热槽(32)以与压缩机(6)外接的方式配置,在蓄热槽(32)和压缩机(6)接触的压缩机外周部分中的1处具有缝隙,面向该缝隙的蓄热槽(32)的末端部(46、47)中的至少一方的槽宽比槽宽最薄的部分厚,由此节省了空间,并且能够确保规定的容积。
8 变速压缩机保护系统和方法 CN201410312784.1 2008-10-08 CN104131978B 2017-04-12 亨格·M·范; 史蒂芬·M·塞贝尔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系统和方法可包括连接至压缩机的变频驱动器,其接收电功率并通过调制该电功率的频率来调制压缩机的速度。连接至变频驱动器的控制模监控来自变频驱动器的压缩机功率数据和压缩机速度数据,并且基于该压缩机功率数据和该压缩机速度数据计算与该压缩机相关联的制冷系统的饱和冷凝器温度
9 冷冻装置 CN201480052595.3 2014-09-22 CN105579790B 2017-04-05 丰冈峻; 汤泽治郎
发明提供一种冷冻装置,其能够有效消除由二(R744)的化导致的不良情况。作为冷冻装置R的低温侧制冷剂回路(6)中的制冷剂,使用如下制冷剂组合物,其以沸点为‑89.0℃以上‑78.1℃以下的极低温范围的制冷剂为第1制冷剂,含有该第1制冷剂、二氧化碳(R744)、以及在比该二氧化碳(R744)的沸点低的温度下具有与二氧化碳(R744)的溶解性的第2制冷剂。第1制冷剂例如为乙烷(R170),第2制冷剂例如为二氟甲烷(R32)。
10 空调系统 CN201610957307.X 2016-10-27 CN106546020A 2017-03-29 代奇彬; 万翔; 罗荣君
发明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压缩机内设有变频电机冷凝器,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一流路,第一冷媒流路的第一端与排气口相连;蒸发器,蒸发器包括第二冷媒流路和第二水流路,第二冷媒流路的第一端与第一冷媒流路的第二端相连,第二冷媒流路的第二端与回气口相连;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第一进水管和和第一出水管分别与第一水流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节流元件,节流元件串联在第一冷媒流路的第二端与第二冷媒流路的第一端之间;变频器,变频器与变频电机电连接以调整变频电机的转速且对变频电机供电。本发明的空调系统,避免了空间的浪费,有利于降低成本。
11 热回收型制冷装置 CN201480055167.6 2014-09-04 CN105659038B 2017-03-29 河野聪; 竹内知久; 木村纱弥子; 松冈慎也
热回收型制冷装置(1)包括: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24、25、35);以及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通过将制冷剂从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输送至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从而能在利用侧热交换器间进行热回收。此外,此处,将热源侧热交换器(24、25、35)的一部分(35)作为预冷热交换器,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气体制冷剂始终流向该预冷热交换器,在预冷热交换器(35)的下游侧连接有对电气安装件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冷却器(36)。
12 制冷系统及其电控装置的冷却方法 CN201510176775.9 2015-04-15 CN106152580A 2016-11-23 王磊; 黄建新; 严超群
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电控装置,包括壳体及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电子器件;制冷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并形成闭环的压缩机冷凝器、电磁、膨胀装置及蒸发器;以及串联在所述膨胀装置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电子器件冷却装置;且所述电子器件冷却装置布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电子器件隔开,其用于降低所述壳体内的电子器件及环境的温度及湿度。根据本发明的制冷系统,通过在制冷回路上串联电子器件冷却装置,而为其自身的电控装置提供了一种冷却及除湿方式,能够有效冷却电控装置壳体内的整个空间并对其进行降温除湿。该结构设计既免除了设置一套专用冷却系统的高昂成本,也避免了电子器件传统冷却方式的低效及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失效的问题,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及通用性。
13 使用散热器冷却耗能电子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201380027264.X 2013-03-28 CN104321600B 2016-10-05 罗杰·J·沃里斯
一种,包括具有压缩机、室内热交换机、室外热交换机和换向的主制冷剂回路。一种双流膨胀阀用于接收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并使制冷剂膨胀。与主制冷剂管线流体连通的冷却回路包括用于从主制冷剂回路接收一部分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并使该部分冷凝的液体制冷剂膨胀的膨胀装置。散热器用于从该膨胀装置接收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耗能电子装置连接到该散热器,使得该部分膨胀的制冷剂从该膨胀装置穿过该散热器并冷却该耗能电子装置。
14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280077206.3 2012-11-21 CN104797893B 2016-08-24 石村亮宗; 山下浩司; 若本慎一; 竹中直史; 石园文彦
控制装置至少在制热运转时基于排出制冷剂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即排出制冷剂温度或者利用该排出制冷剂温度运算的值来对第2节流装置及/或第3节流装置的开度加以控制,使压缩机吸入干度为0.9以上且0.99以下的制冷剂。
15 蓄热装置和具备该蓄热装置的空气调节机 CN201180047357.X 2011-02-25 CN103154643B 2016-08-03 川添大辅; 栗须谷广治; 今坂俊之; 清水昭彦; 赤岭育雄
一种用于蓄积由压缩机产生的热的蓄热装置,其包括:蓄热槽(32),其收纳蓄热材料,该蓄热材料蓄积由所述压缩机产生的热;和收纳于该蓄热槽(32)的蓄热热交换器(34),该蓄热装置配置成使所述蓄热热交换器的接缝部分不浸渍于蓄热材料。
16 制冷装置 CN201480068051.6 2014-12-16 CN105814374A 2016-07-27 藤原正英; 石关晋一; 池田基伸
制冷装置(1)具有:包含电抗器(141a至141c)和需要冷却的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的强电零件组;弱电零件组;印刷基板(71);以及通过流过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对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套(29)。此外,此处在印刷基板(71)的一方的主面(71a)上安装有包含电抗器(141a至141c)的强电零件组以及弱电零件组。
17 制冷循环装置和具备该制冷循环装置的空气调节机 CN201280041931.5 2012-10-02 CN103765133B 2016-06-29 山本宪昭; 加守田广和; 野间富之; 犬井正雄
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设置有三通(切换装置)(42),该三通阀(42)在压缩机(6)的吸入管和四通阀(8)之间,能够切换使制冷剂从四通阀(8)直接流至压缩机(6)的吸入管的配管(25)和使制冷剂从四通阀(8)通过制冷剂加热用的辅助热交换器(蓄热箱(32)、蓄热热交换器(34)、蓄热材料(36))而流至压缩机(6)的吸入管的配管(38),在除霜运转时,控制三通阀(切换装置)(42),使流过室内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16)和室外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8)流过辅助热交换器(蓄热箱(32)、蓄热热交换器(34)、蓄热材料(36)),引导至压缩机(6)的吸入管。
18 热回收型制冷装置 CN201480055167.6 2014-09-04 CN105659038A 2016-06-08 河野聪; 竹内知久; 木村纱弥子; 松冈慎也
热回收型制冷装置(1)包括: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24、25、35);以及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通过将制冷剂从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输送至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从而能在利用侧热交换器间进行热回收。此外,此处,将热源侧热交换器(24、25、35)的一部分(35)作为预冷热交换器,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气体制冷剂始终流向该预冷热交换器,在预冷热交换器(35)的下游侧连接有对电气安装件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冷却器(36)。
19 具有电子装置冷却系统的压缩机组件及方法 CN201310484685.7 2008-10-03 CN103557140B 2016-05-18 让-吕克·M·卡伊拉特
用低压制冷剂冷却电子的系统、压缩机和方法。所述系统、压缩机和方法使用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检测低压制冷剂的温度并与电子模块通信。基于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电子模块控制用于冷却电子模块的制冷剂的液体干涸点。
20 蓄热装置和具备该蓄热装置的空气调节机 CN201180046838.9 2011-02-25 CN103124889B 2016-04-13 清水昭彦; 栗须谷广治; 今坂俊之; 久保次雄; 赤岭育雄
一种大气开放型的蓄热装置包括蓄热槽(32)和收纳于蓄热槽(32)的蓄热用热交换器(34)和蓄热材料(36),在蓄热槽(32)的上部沿蓄热槽(32)外周遍及大致整周地配置有槽(52)或毛细管,槽(52)或毛细管的一端在所述槽(32)的内部开口,另一端在大气中开口。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