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HVAC系统中的制冷剂管理 CN201380073427.8 2013-12-20 CN105143791B 2017-11-28 J·P·哈特菲尔德; H·K·林; L·L·西比克; B·E·丁格尔
申请提供了管理制冷机系统中的制冷剂液面高度的方法和系统。上述制冷机系统的蒸发器可以配置成具有外溢端口,上述外溢端口允许包含制冷剂的油通过上述外溢端口外溢。上述外溢端口可以被放置于与上述蒸发器中所需的制冷剂液面高度相应的位置处。上述外溢制冷剂可以被导入热交换器,上述热交换器配置成将上述外溢制冷剂中的制冷剂实质上蒸发到微过热温度。一种保持上述蒸发器中适当的制冷剂液面高度的方法可以包括:调整到上述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以使得上述外溢制冷剂中蒸发的制冷剂被保持于上述微过热温度。
22 室外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01280061306.7 2012-06-08 CN104024752B 2017-06-23 岩崎和久
发明提供一种室外机,其具有:压缩吸入了的制冷剂然后将其排出的压缩机(1);进行外部气体与制冷剂的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4);在压缩机(1)的吸入侧储存液体状态的制冷剂的储液器(11);用于将制冷剂储存在室外热交换器(4)中的电磁(5);控制装置(21),该控制装置(21)在从除霜运转开始进行制热运转时,根据储液器(11)内的制冷剂量,进行将在除霜运转时储存在室外热交换器(4)内的制冷剂送入储液器(11)的控制。
23 用于制冷系统和方法的冷凝器蒸发器系统(CES) CN201280035807.8 2012-06-13 CN103797315B 2017-05-03 弗雷德·林格尔巴赫; 约翰·林格尔巴赫
一种冷凝器蒸发器系统包括:冷凝器(200),被构造为对来自所述压缩的气体制冷剂的源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冷凝;压受控的收集器(202),用于保持液体制冷剂;第一液体制冷剂馈送管(210),用于将液体制冷剂从所述冷凝器传输到所述压力受控的收集器;蒸发器(204),用于蒸发液体制冷剂;以及第二液体制冷剂馈送管(214),用于将液体制冷剂从所述压力受控的收集器传输到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蒸发器系统可以被提供为从压缩的气体制冷剂的源操作的多个冷凝器蒸发器系统。
24 制冷设备及其速冷控制方法 CN201610119727.0 2016-03-02 CN105758073A 2016-07-13 唐学强; 孟宪春; 任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的速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制冷设备进入速冷模式运行时,检测环境温度,并根据环境温度获取节流的目标开度;根据目标开度获取机的目标转速,并根据目标开度和风机的目标转速获取风机对应的冷藏风的最长开启时间和最短关闭时间;根据节流阀的目标开度对节流阀进行控制和根据风机的目标转速对风机进行控制以调节进入冷藏室的制冷量,并根据最长开启时间和最短关闭时间对冷藏风门进行控制以控制制冷设备的冷藏运行时间。该速冷控制方法能够在发挥节流阀调节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控制进入冷藏室的制冷量,并控制制冷设备的冷藏运行时间,防止速冷模式下冻伤冷藏室的食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
25 集装箱冷藏机组 CN201610018820.2 2016-01-13 CN105571180A 2016-05-11 秦伯进; 朱正贵; 卜慧; 严平
发明涉及集装箱冷藏机组由标准的集装箱和冷藏机组组成,冷藏机组主要由变频压缩机冷凝器板式换热器蒸发器,循环风机,压传感器等组成。
26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CN201610050266.6 2016-01-26 CN105509389A 2016-04-20 刘敢
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前置机组和后置机组、以及一流量调节装置,前置机组和后置机组上均安装有回温度传感器,前置机组和后置机组之间连接一分液管路,流量调节装置包括:电源、继电器、控制以及采集回风温度传感器信号的控制面板。本发明的汽车空调系统能够根据车厢内前后部的温差,合理分配前置机组和后置机组的冷媒流量,使压缩机制冷量与制冷系统各部件更匹配,压缩机运行平稳,有效避免压缩机频繁启停造成损伤,能够减少功耗;而且该空调系统能够控制整车环境温差,车内外温差控制在8~12℃之间,车厢前部降温快、后部降温慢的现象有效遏制,提升整车舒适度。
27 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压缩机保护方法 CN201510754210.4 2015-11-09 CN105333660A 2016-02-17 易博; 杨兵; 杨亚华
发明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压缩机保护方法,包括一个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室外机包括依次相连的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和气液分离器;每个室内机均包括换热器及与其串联电子膨胀阀。在压缩机和油分离器之间还安装了电磁阀以及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当检测到的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控制电磁阀开启,将压缩机排气侧的高温气体旁通至压缩机吸气侧,使得吸气侧液态制冷剂被加热为过热气体,保证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确保其运行安全可靠。
28 低温系统、低温泵系统的运行方法以及压缩机单元 CN201310073415.7 2013-03-07 CN103306936B 2016-02-03 松井孝聪
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系统、低温泵系统的运行方法以及压缩机单元,其由适当的工作气体压运行。本发明的低温泵系统(100)具备:低温泵(10),用于执行包括从室温向超低温降温的准备运行和超低温的真空排气运行;低温泵(10)用的工作气体的压缩机单元(50);气体管路(72),连接低温泵(10)和压缩机单元(50);气体容量调整部(74),构成为与准备运行相比增加真空排气运行时的气体管路(72)的工作气体量;及控制装置(110),用于控制压缩机单元(50),以便对气体管路(72)提供压力控制。
29 冷冻空调装置 CN201080047641.2 2010-04-21 CN102575889B 2016-01-13 落合康敬; 田中航祐
如在通常运行中测量得到了的运行数据表示的运行状态成为满足运行数据获取条件的状态,则获取那时的运行数据作为初期学习用的运行数据,根据获取了的初期学习用的运行数据计算制冷剂延长配管的内容积。然后,根据计算出了的制冷剂延长配管的内容积和现在的运行数据,计算制冷剂回路(10)内的总制冷剂量,比较计算出了的总制冷剂量与基准制冷剂量,判定有无制冷剂泄漏
30 HVAC系统中的制冷剂管理 CN201380073427.8 2013-12-20 CN105143791A 2015-12-09 J·P·哈特菲尔德; H·K·林; L·L·西比克; B·E·丁格尔
申请提供了管理制冷机系统中的制冷剂液面高度的方法和系统。上述制冷机系统的蒸发器可以配置成具有外溢端口,上述外溢端口允许包含制冷剂的油通过上述外溢端口外溢。上述外溢端口可以被放置于与上述蒸发器中所需的制冷剂液面高度相应的位置处。上述外溢制冷剂可以被导入热交换器,上述热交换器配置成将上述外溢制冷剂中的制冷剂实质上蒸发到微过热温度。一种保持上述蒸发器中适当的制冷剂液面高度的方法可以包括:调整到上述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以使得上述外溢制冷剂中蒸发的制冷剂被保持于上述微过热温度。
31 磁制冷机及其载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1410121380.4 2014-03-28 CN104949410A 2015-09-30 马壮; 刘杰; 唐林强; 张立臣; 王晶晶; 徐培培
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制冷机及其载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磁制冷机冷端载冷剂的温度进行实时采样,获得温度采样值;根据所述温度采样值计算温度的变化;将所述温度的变化乘以比例系数,作为载冷剂速度的变化;将所述速度的变化与速度修正值相加,获得实际速度;控制所述载冷剂驱动装置以所述实际速度旋转,驱动载冷剂流动,实现对载冷剂流量的控制;其中,所述比例系数和所述速度修订值为常数。在磁制冷机中采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磁制冷机中载冷剂流量的自动、快速、准确控制。
32 空调系统及其冷媒调节控制方法 CN201410126830.9 2014-03-28 CN104949375A 2015-09-30 周冰; 武连发; 任小辉; 余凯; 熊建国; 罗亚军; 李立民
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冷媒调节控制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压缩机,四通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机,冷媒调节器,冷媒调节器的进口端与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机间的液态冷媒管相连通,冷媒调节器的出口端与压缩机的进口端相连通。本发明请智能化的冷媒量调节多联系统,增加冷媒调节器,根据机组运行模式/工况不同,结合系统运行参数,对系统需求冷媒量进行判定,智能化存储系统中运行的冷媒量,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33 一种温湿解耦式新型空调 CN201510329264.6 2015-06-15 CN104949365A 2015-09-30 甘念重; 脱晓冰; 程鹏; 谭青山; 李婵婵
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湿解耦式新型空调,包括与室内连通的主管路、制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湿度控制系统,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蒸发器,蒸发器设置在主风管路的入口处,主风管路内设置有风机;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蒸发器工作流体的入口处;湿度传感系统包括回风管路、PLC控制器和步进电机,回风管路的入口与室内连通,回风管路的出口与大气连通;回风管路的出口设置有第一电动阀;回风管路内设置有第一湿度传感器,主风管路内设置有第二湿度传感器。本发明将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分开控制,调节空气的温度时不需要考虑其对湿度的影响,提高了空调的可控性,增加了调节灵活性。
34 冷却系统以及冷却方法 CN201210391262.6 2012-10-16 CN103062968B 2015-09-02 稻富泰彦; 头岛康博; 伊藤润一; 吉田伴博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制冷剂的故障的冷却系统以及冷却方法。其具备通过与作为空调对象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来使制冷剂蒸发蒸发器(8)、将由蒸发器(8)蒸发的制冷剂冷却并使之冷凝的冷凝器(5)、与冷凝器(5)连通,并储存从该冷凝器(5)流入的制冷剂液的制冷剂液储存部(6)、与制冷剂液储存部(6)连通,并将从该制冷剂液储存部(6)流入的制冷剂液向蒸发器(8)压送的制冷剂泵(7)、对于制冷剂液储存部(6)内的包括第一高度(H1)和比上述第一高度(H1)高的第二高度(H2)的多个高度的每一个,检测储存在制冷剂液储存部(6)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高度是否在该高度以上的制冷剂液检测构件(S1、S2)、与从制冷剂液检测构件(S1、S2)输入的检测结果相应地使制冷剂泵(7)的达的旋转速度变化的控制构件(10)。
35 冷冻装置 CN201210242229.7 2008-01-11 CN102734972B 2015-01-14 河野聪; 松冈慎也
一种冷冻装置。在作为冷冻装置的空调机(10)的制冷剂回路(20)中连接了多台室外机组(30、40)。当第一室外机组(30)运转而第二室外机组(40)停止的运转状态下,该空调机(10)进行向第二室外机组(40)的第二室外热交换器(42)回收并保存剩余制冷剂的制冷剂回收动作。在该制冷剂回收动作中,第二室外膨胀(42)成为全关闭状态,第二室外扇(46)运转。从第一压缩机(31)喷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制冷剂回收动作中的第二室外热交换器(42)。流入第二室外热交换器(42)的制冷剂向室外空气放热而冷凝。因为第二室外膨胀阀(43)处于全关闭状态,所以冷凝了的制冷剂储留在第二室外热交换器(42)中。
36 低温系统、低温泵系统的运行方法以及压缩机单元 CN201310073415.7 2013-03-07 CN103306936A 2013-09-18 松井孝聪
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系统、低温泵系统的运行方法以及压缩机单元,其由适当的工作气体压运行。本发明的低温泵系统(100)具备:低温泵(10),用于执行包括从室温向超低温降温的准备运行和超低温的真空排气运行;低温泵(10)用的工作气体的压缩机单元(50);气体管路(72),连接低温泵(10)和压缩机单元(50);气体容量调整部(74),构成为与准备运行相比增加真空排气运行时的气体管路(72)的工作气体量;及控制装置(110),用于控制压缩机单元(50),以便对气体管路(72)提供压力控制。
37 制冷剂再加热回路和充注控制 CN200880019170.7 2008-05-16 CN101715534B 2012-10-03 J·M·安德森; J·P·克罗莱斯; R·F·舒尔特; R·J·邬瑞斯
一种用来冷却舒适区域的制冷剂系统可有选择地在单冷却模式和再加热模式中运行。当室温明显高于目标温度时,该系统在冷却模式中运行,来满足建筑物内房间或区域的可感知和潜在的冷却要求。当室温稍接近或低于目标温度时,再加热模式就用来满足潜在冷却或去湿的要求。在某些实施例中,通常不工作的冷凝器(16)在再加热模式期间储存过多的制冷剂,由此,不需要单独的液体制冷剂接纳器。为了在再加热盘管(20)内保持要求的过冷平,可相应地在不工作的冷凝器(16)和再加热盘管(20)之间输送制冷剂。在某些实施例中,系统的蒸发器(18)和再加热盘管(20)可以串联或并联流动关系连接起来。
38 空调装置和热源单元 CN200780005362.8 2007-02-15 CN101384866B 2011-03-09 小谷拓也; 堀喜久次
一种空调装置,即使在蓄能器的容量较小时,也可抑制因过剩的剩余制冷剂滞留在室外单元内而阻碍顺畅运行。所述空调装置(1)包括多个室外单元(2、102)、室内单元(4)、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和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以及控制部。室外单元(2)具有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3)和蓄能器(24)。室内单元(4)具有室内膨胀(41)和室内热交换器(42)。当判断为处于运行状态的热源单元中的制冷剂量过剩时,控制部使处于停止状态的其它热源单元启动,或进行在处于运行状态的第一热源单元以外的热源单元中使制冷剂积存在蓄能器内的制冷剂积存控制。
39 冷冻装置 CN200880003010.3 2008-01-11 CN101589277A 2009-11-25 河野聪; 松冈慎也
一种冷冻装置。在作为冷冻装置的空调机(10)的制冷剂回路(20)中连接了多台室外机组(30、40)。当第一室外机组(30)运转而第二室外机组(40)停止的运转状态下,该空调机(10)进行向第二室外机组(40)的第二室外热交换器(42)回收并保存剩余制冷剂的制冷剂回收动作。在该制冷剂回收动作中,第二室外膨胀(42)成为全关闭状态,第二室外扇(46)运转。从第一压缩机(31)喷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制冷剂回收动作中的第二室外热交换器(42)。流入第二室外热交换器(42)的制冷剂向室外空气放热而冷凝。因为第二室外膨胀阀(43)处于全关闭状态,所以冷凝了的制冷剂储留在第二室外热交换器(42)中。
40 可变功率低温致冷 CN200810179593.7 2008-12-09 CN101464073A 2009-06-24 尼古拉斯·J·克莱顿; 戴维·格宾斯; 特雷弗·B·赫斯本德; 菲利普·A·C·沃尔顿
一种压缩机(1),其包括:一压缩机机构;用于向所述压缩机提供气体的输入管路(12);以及用于从所述压缩机提供压缩气体的输出管路(14)。所述压缩机可通过气路内的充气压的变化来以第一压力或以第二压力供给气体。所述压缩机内所含有的缓冲容积和的布置有助于改变静态充气压力。当所述充气压力降低时,所述压缩机所汲取的电功率降低。改变所述压缩机中的所述充气压力还改变了致冷器所传递的冷却功率。因此,此可变充气压缩机可用于在MRI系统处于待机时降低其所汲取的电功率,且不需要满致冷能力。而且,这具有降低磨损且增加所述致冷器和压缩机内的某些组件的寿命的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