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涡轮冷却器 CN201410471635.X 2014-09-16 CN104764239A 2015-07-08 姜太振
发明涉及涡轮冷却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涡轮冷却器包括:涡轮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冷凝器,使在上述涡轮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冷凝,膨胀装置,对在上述冷凝器冷凝的制冷剂进行减压,蒸发器,使在上述膨胀装置减压的制冷剂蒸发,以及液滴供给配管,将在上述冷凝器冷凝的液相制冷剂引向上述涡轮压缩机;上述涡轮压缩机包括:第一叶轮及第二叶轮,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多级压缩,以及返回通道,形成将在上述第一叶轮压缩的制冷剂引向上述第二叶轮的通道流路;上述液滴供给配管的液相制冷剂供给至上述返回通道的通道流路。
22 分流器及换热器、空调 CN201510039042.0 2015-01-26 CN104613686A 2015-05-13 陈华康; 李胤媛; 梁桂源; 胡朝发; 丁飞; 罗志明; 位向前; 杨海; 邹大枢; 陈思磊; 胥宗朋; 罗星; 罗智越
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流器及换热器、空调器。根据本发明的分流器,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并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分流腔,外管上设置有与分流腔连通的多个支管接口;外管的第一端与内管的外壁密封连接,外管的第二端为封闭端,内管的第二端为开口端,并与分流腔连通;外管的第二端的内壁设置有朝向内管的第二端的分流锥。本发明通过在外管的第二端的内壁设置朝向内管的第二端的分流锥,内管中的气液两相工质到达分流端(第二端)时,最先接触分流锥。在工质流动过程中,随着分流锥与内管的内壁截面积的逐渐减小,流速加快,提高液两相工质的混合均匀度,使混合后的工质更均匀地分配到各个分流支管中,提高分流效果。
23 密闭型压缩机和制冷装置 CN201380044885.9 2013-12-13 CN104603461A 2015-05-06 山冈正和
密闭型压缩机(10)所具有的吸气消音器(26)的连通管出口部(263),具有连通开口(264),该连通开口的上部形状(264a)为曲线状突出的突出形状,下部形状(264b)为矩形形状。密闭型压缩机(10)所具有的板(30)的吸入孔(33)的缸侧的形状为不存在凹部的闭合曲线形状,连通管侧的形状为与连通开口(264)相似的形状。阀板(30)和连通管(262)在使连通管出口部(263)的连通开口(264)的上侧周面与吸入孔(33)的上侧周面相对应的状态下被连结。
24 对气流进行减速的方法和装置 CN201380045051.X 2013-07-12 CN104583685A 2015-04-29 大卫·爱德华·埃特蒙德; 兰迪·门罗·墨菲; 斯蒂芬·约翰·利德; 雅希亚·阿卜杜勒哈米德
描述了减少HVAC系统的气流的不稳定性和/或湍流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可包括:在气流通路中设置气流减速区,以减少气流中的不稳定性和/或湍流。提供了产生气流减速区的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成具有多个开口和一气流阻结构,以对气流中的不稳定性和/或湍流提供气流阻力。气流减速区可以是例如包括多个开口的片状材料。
25 一种负压制冷机 CN201310506221.1 2013-10-24 CN104567082A 2015-04-29 冯友明; 黄瑜强; 徐祖明
发明涉及一种负压喷射制冷机,包括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蒸发器的顶端连接有一连接管,连接管连接一防反吸罐,防反吸罐由管子接一液体的输入端,液体泵的输出端接一还原冷却槽输入端,还原冷却槽输出端由管子连接一防反吸罐,防反吸罐由管子接限流,限流阀连接位于蒸发器底部的喷射嘴。防反吸罐由封闭的罐体和进出两根管子组成,进管的底部为一通向罐体底部的长管,出管的底部为位于罐体上部的短管。在防反吸罐和液体泵之间的管子上串接有单向阀。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冷时节能环保,由于采用低温低压循环制冷,因此工作时排放热量少,工作噪音小,而且电转换成冷的能效比高,大大优于现有的高温高压压缩机制冷的效率。
26 车辆用系统的电动压缩机的控制方法 CN201410491879.4 2014-09-23 CN104457071A 2015-03-25 金学圭; 姜成镐; 李尚耆; 崔永镐; 李裁旻; 李祯宰
发明涉及车辆用系统的电动压缩机的控制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根据压缩机的排出压,将压缩机转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由此能够防止出现因过负荷而使压缩机预想不到地停止工作,且因频繁重新启动而产生噪声及振动的现象。
27 在诸如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低温制冷机中用于降噪的装置 CN201380036160.5 2013-04-29 CN104428609A 2015-03-18 约翰·加赛德; 马蒂亚斯·比勒; 迪特尔·杰达姆齐科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低温制冷机底座的组件。该组件在使用时可操作,以提供制冷机底座与高压及低压气体供给管线的循环气体连接,以及,该组件具有回流道,通过回流道促使气体从低温制冷机底座流进低压供给管线。该组件进一步包括分散室,其毗邻回流道,并通过多个孔口与回流道处于流体连通,以便降噪。本组件具有冷却磁共振成像系统方面的特别应用。
28 用于控制箱运行的方法 CN201180043048.5 2011-07-22 CN103080676B 2015-01-28 金镇东; 姜冥柱; 金浩山
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箱运行的方法。根据冰箱是打开还是关闭以及根据内部温度和环境噪音来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压缩机的制冷能蒸发扇的转数以及冷凝器风扇的转数协同进行变化以降低噪音。
29 空调装置 CN201380018888.5 2013-04-01 CN104204690A 2014-12-10 金泽友佳子; 下田顺一; 牧野达也
空调装置(1)具有连接压缩机(21)、四通切换(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室内热交换器(41)的制冷剂回路(10)。室外热交换器(23)是使用扁平多孔管以作为导热管(231)的热交换器。空调装置(1)在停止制热运转时进行以下均压控制:将四通切换阀(22)从制热循环状态切换至制冷循环状态而停止压缩机(21),以使制冷剂回路(10)均压。
30 用于空气调节回路的通用衰减装置 CN201310651620.7 2013-12-05 CN103868221A 2014-06-18 D·W·伯特兰; K·沙斯卡; Y·周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衰减装置,该衰减装置包括外罩,该外罩设有形成于内部的腔室。所述外罩与车辆的空气调节回路相结合且流体连通。在所述外罩的腔室的内部配置衰减部件。所述衰减部件包括隔板,该隔板设有在内部配置的至少一个管。所述衰减部件能够对由空气调节回路的流体生成的声能进行衰减。
31 膨胀及防振弹簧 CN201310122596.8 2013-04-10 CN103375597A 2013-10-30 佐竹良辅; 渡边刚
在一种方案的膨胀中,包括:轴(33),将驱动部的驱动传动给阀芯;以及防振弹簧(50),装于主体与轴(33)之间,对轴(33)赋予势能来给与滑动阻力。防振弹簧(50)包括:筒状的主体(52),可将轴(33)插于内侧;弹簧部(54),一体地形成于主体(52)的侧壁、被单头支承于主体(52);以及凸出部(56),突设于弹簧部(54)的与轴(33)的相对面。并且,被构成为通过凸出部(56)抵接于被插入的轴(33),弹簧部(54)向沿主体(52)的位置或主体(52)的外方弯曲,通过其弹性反作用力而可给与轴(33)滑动力。
32 制冷剂循环及其控制方法 CN200880005290.1 2008-02-19 CN101617180B 2012-01-11 夏目守邦; 堂前浩; 八木达; 宫马保明; 角田寿史
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是否需要执行电噪声应对措施来减少电噪声而不改变膨胀的结构。在是否需要执行电噪声应对措施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时,增大膨胀阀(107)的驱动定时(间隔)。另外减小驱动量。由此制冷剂的流动变得缓慢,即使在进行被命令的温度控制的情况下也能使产生的电噪声减小。
33 制冷回路 CN200980152283.9 2009-11-10 CN102265102A 2011-11-30 C·D·卡塔尔多; P·奇塔蒂尼
一种用于家用电器制冷回路(3),包括压缩机(4),其适用于压缩预定的冷却流体,并且允许其在所述回路(3)中循环;第一热交换器(5)或冷凝器,其与所述压缩机(4)流体连通,以使经过其的冷却流体冷却并且因此冷凝;和第二热交换器(7)或蒸发器,其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通过回路流体连通,具有适用于降低所述冷却流体压的特定装置(6),并且在待冷却的空间(2)处(通常在箱内部)起作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7)使得冷却流体通过吸热蒸发,因而冷却所述空间(2),并且通过管(17)返回到所述压缩机(4)。所述冷却流体从所述压缩机(4)朝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朝向所述第二热交换器(7)循环,然后返回到所述压缩机(4)进行后序循环。所述热交换器(5,7)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塑性管(9),其至少一部分具有赋予其柔性和/或增大热交换表面的波纹轮廓。在截面中看,所述管具有塑性材料结构层(100)和包括金属材料薄膜的层(101),成形为保持所述管的柔性,所述包括金属材料薄膜的层适于构成防止湿气和气体通过的阻隔层。
34 带有蒸发器壳体的制冷剂压缩机 CN200980148078.5 2009-10-19 CN102232170A 2011-11-02 A·施图普尼克; H-P·肖格勒
发明示出一个小型制冷剂压缩机外壳,其带有蒸发器壳体,其中该蒸发器壳体至少通过直接且密封地固定在外壳(1)上的、跟随外壳(1)的圆周线的由金属制成的壁部(2)和外壳(1)的至少一个位于壁部(2)内部的分表面(1a)形成。在壁部(2)上与外壳(1)间隔一定距离地固定至少一个阻尼部件(5),用于衰减由外壳(1)传递到壁部(2)上的振动。为了能够减小声辐射设置为,一个或多个阻尼部件(5-10)包围壁部(2)的自由上边缘。
35 冷式冷凝器的集成的安静和节能操作模式 CN200980146079.6 2009-10-09 CN102216704A 2011-10-12 约翰·朱奇; 林万来
根据本发明冷式冷凝器的集成的安静和节能操作模式可以允许用户沿着从相对更高效的操作模式向相对更安静的操作模式延伸的连续体选择操作。用户选择的模式允许用户选择在高效操作和安静操作之间的折中,使得实现具有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却系统的期望的操作。可以基于用户选择的操作模式来调整引入在冷凝器上的气流的风扇的速度。
36 膨胀 CN201010507339.2 2010-09-29 CN102102923A 2011-06-22 林宏; 井上靖; 渡利大介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噪音减少的膨胀,该膨胀阀对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减压且控制制冷剂流量。在膨胀阀的阀本体(30)中,设置有送入高压制冷剂的入口端口(321)和出口端口(331),在阀室(25)中设置有控制阀孔(32a)开度的阀部件(32b)。在入口端口(321)处设置有具有气泡细化部件功能的整流部件(100)。高压制冷剂中含有的气泡被细化整流而通过阀本体(30)内,可使气泡破裂引起的噪音降低。
37 制冷剂循环及其控制方法 CN200880005290.1 2008-02-19 CN101617180A 2009-12-30 夏目守邦; 堂前浩; 八木达; 宫马保明; 角田寿史
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是否需要执行电噪声应对措施来减少电噪声而不改变膨胀的结构。在是否需要执行电噪声应对措施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时,增大膨胀阀(107)的驱动定时(间隔)。另外减小驱动量。由此制冷剂的流动变得缓慢,即使在进行被命令的温度控制的情况下也能使产生的电噪声减小。
38 具有强制通气式冷凝器 CN200780031882.6 2007-08-07 CN101512270A 2009-08-19 G·豪斯曼; H·伊勒
发明涉及箱,包括冷凝器(6);用于强制通气所述冷凝器(6)的扇(8);以及控制器(17),其根据温度可变地控制所述风扇(8)的通流量。
39 冷冻装置 CN200780029229.6 2007-08-28 CN101501419A 2009-08-05 石川谕; 增田正典; 樋口顺英
发明的课题在于充分地降低采用二等作为制冷剂的冷冻装置的脉动。本发明所述的冷冻装置(1)具有第一制冷剂通路(204)、π型消音器(20、20a)以及第二制冷剂通路(205)。π型消音器具有第一消音空间(201)、第二消音空间(202)以及连通路(203、203a)。第一消音空间与第一制冷剂通路连通。第二消音空间配置在第一消音空间的下方。连通路从第一消音空间的下端朝向第一消音空间的外部延伸并与第二消音空间连通。第二制冷剂通路从第二消音空间的下端延伸。
40 一种电动 CN200810007018.9 2008-01-25 CN101493156A 2009-07-29 詹才意; 蒋炜炜; 陈伯汀
发明公开一种电动,针对现有技术中防止线圈相对于阀体发生松动的止动部件弹性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阀座阀针、止动部件以及由转子定子组成的步进达,驱动该阀针与阀座接合或分离;止动部件与定子线圈盒固定连接,其向下延伸的两个臂部上的外凸弯曲部上方分别增设有相对的内凹弯曲部。由于止动部件的两个臂部分别设置有两个弯曲部,在同样变形的状态下,可获得相对较大的弹,固定可靠、工作噪音低;它还具有结构紧凑、装配操作性好的优点,同时减振能力大大提高,获得精确的流量控制。特别适用于箱、空调制冷机组、器和除湿机中,实现制热系统的化霜、流量控制和通断控制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