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用于制冷系统的预见性维护和设备监视 CN200480011463.2 2004-04-29 CN1781006A 2006-05-31 阿布塔·辛格; 托马斯·J·马修斯; 斯蒂芬·T·沃德沃斯
一种用于监视远程制冷系统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监视制冷系统的组件的参数的多个传感器;以及,传递由多个传感器每一个产生的信号的通信网络。管理中心从通信网络接收信号,并且处理所述信号,以确定至少一个组件的工作状况。管理中心基于工作状况而产生报警。
102 冷冻设备 CN200510062893.3 2005-04-05 CN1719159A 2006-01-11 高松正树
一种冷冻设备,其抑制蓄热运行时的热量损失。其具有:利用夜间电驱动生成冷和温水的热源用冷冻循环系统(101)、分别贮存在该热源用冷冻循环系统中产生的冷水和温水的第一冷温水蓄热装置(102)及第二冷温水蓄热装置(104)、利用贮存在第一冷温水蓄热装置(102)的温水的供热水装置、贮存在第二冷水蓄热装置(104)的冷水作为空调用冷冻循环系统(105)的一部分热源而利用的空调装置。
103 具有微型分配器的扁管蒸发 CN200410095408.8 2004-12-22 CN1673651A 2005-09-28 克莱·A·罗勒; 瑞安·G·斯图尔特
一种扁管蒸发器和包括扁管蒸发器的制冷系统。所述扁管蒸发器可以包括入口集流管、与入口集流管分开一段距离的出口集流管、位于入口集流管内并且与公共分配器连通的分配管、以及连通入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的多个扁平管。分配管可以包括多个小孔,所述多个小孔中的每个被布置成在第一方向将制冷剂导入入口集流管。所述多个扁平管中的每个可以被布置成在第二方向将制冷剂从入口集流管导入出口集流管,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大致相反。
104 空调冷冻装置 CN200410095054.7 2004-11-23 CN1661302A 2005-08-31 八藤后裕志; 西田圭二
一种空调冷冻装置,其包括:空调系统部,其具有空调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及利用侧热交换器,通过该利用侧热交换器进行一室内的空气调节;冷冻系统部,其包括冷却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并通过该蒸发器进行配置于所述一室内的冷却贮存设备的柜内冷却;喷淋式U型管热交换器(カスケ一ド熱交換機),其用于所述空调系统部低压侧的冷媒及所述冷冻系统部高压侧的冷媒之间的热交换,同时在所述一室内的空调负载或该空调负载变化大的部位具有空调控制用温度传感器,而且,还包括控制装置,根据该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当所述空调系统部达到制冷热关闭时使所述空调用压缩机继续运行,控制流入所述喷淋式U型管热交换器的所述空调系统部低压侧的冷媒流量。
105 加热/冷却系统 CN200510003720.4 2005-01-06 CN1654903A 2005-08-17 松本兼三; 渡部由夫; 石垣茂弥; 西川弘
一种加热/冷却系统可以降低消耗电,在具有可以进行“热/冷”切换使用的收容室的加热/冷却系统上,其要点是:具有致冷剂回路,而该致冷剂回路由压缩机、气体冷却器、散热器、膨胀蒸发器等所构成,并使用二作为致冷剂,同时其高压侧为超临界压力;并且,由散热器对收容室内进行加热,而由蒸发器对收容室内进行冷却。
106 增压器单元 CN200410088181.4 2004-10-14 CN1648557A 2005-08-03 关根信次; 石上信一
发明提供防止结露向外部流出的增压器单元。收存为了将经过冷冻箱的制冷剂压升压到经过冷藏箱的制冷剂压力的升压用压缩机增压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有上述升压用压缩机的单元底座(71)和面板(75),该面板(75)是边缘部(75A)紧靠着该单元底座(71)的外周部(73)、覆盖上述升压用压缩机(54),在该面板(75)和单元底座(71)的外周部(73)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并且,在上述单元底座(71)的上周边设置第二密封件(79)。
107 冷冻装置 CN03807024.3 2003-03-25 CN1643309A 2005-07-20 竹上雅章; 谷本宪治
一种冷冻装置,是从回油通路(21)或注气通路向压缩机(2A、2B)的吸入管(10a、10b)注入气体制冷剂,其特征在于,设置将液体制冷剂注入压缩机(2A、2B)的吸入侧的注液通路(15),通过将回油通路(21)及注气通路与注液通路(15)连接,防止吸入管(10a、10b)内因气体制冷剂之间的混合而产生的异常声响。
108 冷冻系统和该冷冻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0410092127.7 2004-08-02 CN1603724A 2005-04-06 吉田健二; 八藤后裕志
发明提供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冷冻系统以及冷冻系统的控制方法。冷冻系统(1)具有在空气调节用冷媒回路(7)的低压侧的冷媒和冷却用冷媒回路(9)的高压侧冷媒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喷淋式U型管换热器(スケ一ド熱交换機)(21)。在制冷热关闭状态下,空气调节用压缩机停止且冷却用压缩机运行时,运行空气调节用压缩机,向喷淋式U型管换热器(21)供给该空气调节用压缩机的低压侧的冷媒。由此,即使制冷热关闭状态,也能对冷却用冷媒回路(9)的高压侧冷媒进行过冷却,能提高冷却系统部(8)的冷却能和运行效率。
109 冷冻装置 CN03801592.7 2003-07-02 CN1592833A 2005-03-09 竹上雅章; 植野武夫; 谷本宪治
一种具有空调用及冷藏、冷冻用等数台利用侧热交换器(41)(45,51)的冷冻装置,当压缩机构(2)由2台压缩机(2A,2B)构成时,可对应多样化的运行样式,为了能够在1台压缩机损坏时继续运行,在2台压缩机(2A,2B)的吸入侧设置了四路切换(3C)等切换装置,能够在所定的运行模式下进行数种样式的运行。
110 冷冻装置 CN01804581.2 2001-12-07 CN1186576C 2005-01-26 谷本宪治; 植野武夫; 竹上雅章; 野村和秀
一种具有冷藏组件(4)和冷冻组件(5)的复式冷冻装置,在冷冻组件(5)中设有与室外组件(2)的压缩机(11、12)一起对制冷剂进行2段压缩用的冷冻用压缩机(55)。冷冻用压缩机(55)由变换器压缩机构成。在冷冻用压缩机(55)的吐出配管中设有油分离器(64)。在吸入配管(68)中设有利用由油分离器(64)分离的冷冻机油和吸入制冷剂对变换器进行冷却用的热交换器(67)。可通过削减格栅状组件来实现装置的省空间化和低成本化。
111 冷冻装置 CN03800908.0 2003-03-25 CN1547654A 2004-11-17 竹上雅章; 谷本宪治
发明涉及一种在膨涨机构中使用感温式膨涨(46)的冷冻装置,其中在蒸发器(45)的上游一侧设置开关阀(7a),将该开关阀(7a)一时关闭而强制使蒸发器(45)的出口一侧达到过热状态,使膨涨阀(46的开口度变大,之后打开上述开关阀(7a)让液体冷媒流入蒸发器(45)而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运转,由此可将囤积在蒸发器(45)的冷冻润滑油回收至压缩机构(2D)。
112 冷冻装置 CN98800445.3 1998-04-07 CN1159555C 2004-07-28 上野明敏; 目崎丈统
一种冷冻装置,作为超级市场用冷冻空调系统,对一台室外机组(60)连接互相并列的多台利用侧机组(11~51)。利用侧机组(11~51)包括与室外机组(60)构成二元冷冻循环的第1类型利用侧机组(11、21、31)和与室外机组(60)构成一元冷冻循环的第2类型利用侧机组(41、51)。第1类型利用侧机组(11、21、31)适用于冷冻陈列橱(10)、冷藏陈列橱(20)及食品保管库(30)。第2类型利用侧机组(41、51)适用于食品加工室(40)及一般空调室(50)。
113 循环回路与二循环回路组合而成的系统 CN99816340.6 1999-09-30 CN1149365C 2004-05-12 金尾英敏
提供一种将天然介质的和二组合起来加以利用,而能够进行冷却(冷冻)或加热(暖)的新型的系统。本发明的热泵系统(1)的特征是,由氨循环回路(2)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3)组合而成,二氧化碳循环回路(3)中不必安装压缩机,而利用使循环回路内的二氧化碳介质形成落差而产生的自然循环现象,加之对循环回路内的一部分进行加热或冷却从而使二氧化碳介质循环,并且,氨循环回路(2)的构成部件设置在离开进行目标的冷却和加热的设备的场所。
114 冷冻装置 CN02802414.1 2002-06-25 CN1464962A 2003-12-31 谷本宪治; 竹上雅章; 植野武夫; 野村和秀; 梶本明裕
冷冻装置(1)包括非变频压缩机(2A)、第1变频压缩机(2B)及第2变频压缩机(2C)。一旦在利用室内热交换器(41)、冷藏热交换器(45)及冷冻热交换器(51)进行冷却的制冷冷冻运转中第1变频压缩机(2B)出了故障,即打开第1副管(23)的电磁(7a)而继续进行运转。因此,即使在能自由地制暖制冷室内、冷却冷藏用展示橱及冷冻用展示橱的冷冻装置中,1台压缩机出了故障,也不会导致能下降而可原样继续进行运转。
115 冷冻装置 CN99803322.7 1999-12-14 CN1129750C 2003-12-03 近藤功; 上野明敏; 目﨑丈统
利用通过制冷剂换热器(5)将高温侧制冷器回路(3)和低温侧制冷剂回路(4)连接在一起而构成为二元冷冻循环的且用在冷冻设备(6A)上的第1冷冻回路(1)和所构成的冷冻循环与第1冷冻回路(1)的冷冻循环不同的第2冷冻回路(2)。高温侧制冷剂回路(3)上的液管(15a)和第2冷冻回路(2)上的液管(36a)通过第1连接管(41)连接在一起,高温侧制冷剂回路(3)上的吸入侧气管(15b)和第2冷冻回路(2)上的吸入侧气管(36b)通过第2连接管(42)连接在一起,且设有能根据需要使第2冷冻回路(2)中的制冷剂经由每根连接管(41,42)流向第1冷冻回路(1)上的制冷剂换热器(5)中的切换机构(43,44),这样就是在用在陈列柜(6)等上的进行二元冷冻循环的冷冻装置中的热源机器(11)停转的情况下,也仍可使冷冻运转继续进行下去。
116 用于商店的致冷机系统 CN02140653.7 1996-03-29 CN1445497A 2003-10-01 菊地昭治; 青柳正晃; 太田和昌; 宫友明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商店的致冷机系统,其能够与负载容量相应地操作,并能够精密地把横内温度波动控制到极小,能够减小噪声与空间,并有利于试运行、进行维修和处理故障。采用没有往复运动的螺旋压缩机。装于机械室内,通过检测运行吸入压和改变变换器频率来控制该压缩机的转速。它可判断故障,例如变换器温度异常升高;当故障发生时,可转接于商用电源。用数字显示反映运行状况的各部分压力与温度,也显示异常停止原因。
117 用于在输送系统中冷却产品的方法和装置 CN01812797.5 2001-07-13 CN1441645A 2003-09-10 佩尔·瑟伦森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装于输送系统中的产品(12)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引向下的管道(31),该引向下的管道有上部和底部,其中,该上部布置成从供给器装置(21)供给产品,而该底部包括产品出口(33)。该装置的特征在于:使至少一个引向下的管道(31)在它的上部处或上部附近与用于由外部空气冷却装置(61)供给空气的供给槽道(41)相连。优选是,该引向下的管道(31)在底部终止于终点部件(34),该终点部件(34)有至少一个与通管道(35)相连的排气开口,优选是,该通风管道(35)直接或间接与冷却装置(61)的进口(62)相连。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冷却装于输送系统中的产品的方法。
118 冷冻装置 CN01804581.2 2001-12-07 CN1398338A 2003-02-19 谷本宪治; 植野武夫; 竹上雅章; 野村和秀
一种具有冷藏组件(4)和冷冻组件(5)的复式冷冻装置,在冷冻组件(5)中设有与室外组件(2)的压缩机(11、12)一起对制冷剂进行2段压缩用的冷冻用压缩机(55)。冷冻用压缩机(55)由变换器压缩机构成。在冷冻用压缩机(55)的吐出配管中设有油分离器(64)。在吸入配管(68)中设有利用由油分离器(64)分离的冷冻机油和吸入制冷剂对变换器进行冷却用的热交换器(67)。可通过削减格栅状组件来实现装置的省空间化和低成本化。
119 商用制冷系统的运行方法 CN01122299.9 2001-08-22 CN1340686A 2002-03-20 夸克·夸翁·丰吉; 罗伯特·霍根·洛伊根·基亚根; 小尤金·杜安·达迪斯
一商用制冷系统(10)包括:一压缩机(20)、一冷凝器(30)、一带蒸发器(40)的陈列柜(100)、一膨胀装置(50)和一蒸发器控制装置(60),这些部件均通过制冷剂管路(12、14、16和18)连接于一封闭的制冷回路。蒸发器压力控制装置(60)用于将蒸发器中压力维持在一设定点压力,从而将在蒸发器(40)内从液体膨胀为气体的制冷剂维持在一所需的温度。一与蒸发器压力控制装置(60)可操作地相联的控制器(90)在第一制冷模式中将设定点压力维持在与第一制冷剂温度相当的第一制冷剂压力下,并在第二制冷模式中将设定点压力维持在与第二制冷剂温度相当的第二制冷剂压力下,该第二制冷剂温度高于第一制冷剂温度约2到12°F。控制器(90)使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和所述第二制冷模式之间按序运行。
120 循环回路与二循环回路组合而成的系统 CN99816340.6 1999-09-30 CN1335923A 2002-02-13 金尾英敏
提供一种将天然介质的和二组合起来加以利用,而能够进行冷却(冷冻)或加热(暖)的新型的系统。本发明的热泵系统(1)的特征是,由氨循环回路(2)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3)组合而成,二氧化碳循环回路(3)中不必安装压缩机,而利用使循环回路内的二氧化碳介质形成落差而产生的自然循环现象,加之对循环回路内的一部分进行加热或冷却从而使二氧化碳介质循环,并且,氨循环回路(2)的构成部件设置在离开进行目标的冷却和加热的设备的场所。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