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涡旋式压缩机 CN201510221368.5 2015-05-04 CN105041635A 2015-11-11 陈弘均; 朴基元; 金珉材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能够防止内部部件的磨损或损伤,包括:壳体,具有旋转轴;排出盖,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将壳体内部划分为吸入空间和排出空间;第一涡盘,通过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进行旋转运动;第二涡盘,与所述第一涡盘一同形成多个压缩室,具有能够与所述多个压缩室中的具有中间压的压缩室相连通的中间压排出口;背压板,形成用于收容从所述中间压排出口排出的制冷剂的背压室;浮板,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背压板的一侧,与所述背压板一同形成所述背压室,具有能够与所述排出盖接触的接触部;涂层,形成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所述排出盖具有第一硬度值,所述浮板具有第二硬度值,所述涂层具有第三硬度值,所述第三硬度值比所述第一硬度值小,比所述第二硬度值大。
2 涡旋压缩机 CN200980122807.X 2009-06-12 CN102066759B 2014-12-03 石园文彦; 前山英明; 伏木毅; 加藤太郎
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具有电动机部、与上述电动机部连接的压缩机构部、润滑油的油箱,通过上述压缩机构部压缩制冷剂,其中,所使用的制冷剂,是成分中具有双键的卤代或者烃、或者包含这些物质之一的混合物的制冷剂,在密闭容器内构成相互摩擦的关系的滑动部的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的部件的滑动面形成为系金属或者系金属不直接露出的结构。
3 构成机械增压涡轮分子泵或干式泵的部件的表面处理方法及通过该表面处理方法处理过的机械增压泵涡轮分子泵或干式泵 CN201080013272.5 2010-04-08 CN102362015B 2014-06-18 石榑文昭; 稻吉荣; 三浦辰也; 佐藤洋志; 石川裕一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蚀性优异、放出气体少的构成机械增压涡轮分子泵或干式泵的部件的表面处理方法以及通过该表面处理方法处理过的干式泵。其特征为,构成机械增压泵涡轮分子泵或干式泵的部件由或铝合金构成,将所述部件表面浸渍到性溶液中,进行微弧化处理。
4 滑动部件 CN201280032991.0 2012-06-27 CN103635705A 2014-03-12 福原弘之; 石田贵规
预想到滑动部件的滑动状况在以后变得更加严酷,在滑动面间不能充分保持润滑油,油膜破坏而滑动部件彼此接触的边界润滑区域的滑动状态长时间继续时,发生磨损粉的凝接、磨料磨损,有时最终发生因烧接导致的卡住、异常磨损。于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滑动部件的表面不单设置无数相同的凹部,而且根据滑动,适当地设定凹部的形状(大小、深度、开口面积率),即使在更加严酷的滑动条件下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摩擦损失、磨损、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滑动部件。
5 合金属-聚合物衬套以及曲轴组件 CN201280028935.X 2012-05-04 CN103608591A 2014-02-26 M·G·本科; W·E·拉普; D·J·勒帕克; A·L·巴特沃恩; D·扬达; D·R·多尔曼
一种包括复合金属-聚合物衬套的组件,该衬套具有包括内表面的外金属层、烧结到该内表面的金属颗粒、金属颗粒之间的聚合物材料、总地由聚合物材料和金属颗粒的露出部分限定的精加工的内表面、形成于金属颗粒和聚合物材料之间形成的多个间隙以及由突出到金属颗粒上方的由聚合物材料限定的多个脊部。这些脊部占据与精加工的内表面名义上重合的圆柱形参考表面的至少约8%面积。该组件还包括曲轴,该曲轴具有至少部分地接纳在衬套内并由精加工的内表面支承的轴颈。将该轴颈抛光到约0.1微米或更小的表面精度以减少衬套的磨损率。
6 制冷剂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CN201080041541.9 2010-09-08 CN102549266A 2012-07-04 青木俊公; 里舘康治; 高岛和
一种制冷剂压缩机,包括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单元,压缩单元具有滚筒及叶片。叶片具有将第一层至第四层依次层叠在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基材的表面上的保护膜。第一层由铬构成。第二层由铬及化钨构成。第三层由含有钨和碳化钨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金属的无定形碳层构成。第四层由不含金属、而含有碳和氢的无定形碳层构成。在第二层中,含铬率在靠第一层一侧比靠第三层一侧高,且碳化钨含有率在靠第三层一侧比靠第一层一侧高。在第三层中,钨和碳化钨中的至少所述一种的含有率在靠第二层一侧比靠第四层一侧高。与叶片的前端滑动接触的滚筒由含钼、镍及铬的片状石墨形成。
7 冷媒压缩机和使用该冷媒压缩机的冷冻机 CN200380100132.1 2003-12-15 CN100378332C 2008-04-02 川端淳太; 长尾崇秀; 洼田昭彦; 明石浩业; 坪井康祐; 坦内隆志; 片山诚; 小岛健
冷媒压缩机具有压缩部、驱动部、第一及第二接触部。压缩部收存于密闭容器内、将冷媒气体进行压缩。驱动部驱动压缩部。第一、第二接触部因压缩部的驱动而或接触或滑动。在它们的表面上形成了均匀配置的多个凹坑和固定着二硫化钼( MoS2)的混合层之中的至少任一个。由于这样的结构,提高了第一、第二接触部的耐摩耗性。
8 可变容积回转式压缩机 CN200410096716.2 2004-12-02 CN1670377A 2005-09-21 赵成海; 李承甲; 成春模
一种回转式压缩机,包括:具有不同内部容积的上压缩室和下压缩室、具有孔的回转轴、设置在回转轴上以从回转轴上偏心的上偏心凸轮和下偏心凸轮、分别安装在上偏心凸轮和下偏心凸轮上的上偏心衬套和下偏心衬套、和插入到锁孔中以将上偏心衬套和下偏心衬套的位置改变到最大偏心位置的锁定销。槽被设置在上偏心衬套和下偏心衬套之间的位置。此外,表面处理过的部分被围绕锁孔设置以增加其硬度,从而防止当锁定销与槽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碰撞时锁孔的周围被磨损。
9 旋转压缩机 CN01108995.4 2001-02-28 CN1189662C 2005-02-16 须永高史; 松本兼三; 竹中学; 冈岛政三
一种旋转压缩机,其使用分子中不含氯的致冷剂,以及使用聚醇酯做为润滑油或使用聚乙烯醚做为基油,以提供可防止压缩机中的滚轮与叶片的异常摩擦的高可靠度的旋转压缩机。滚轮与叶片间的滑动接触部的曲率半径(Rv)满足T<Rv<Rr的定义,其中T为叶片的厚度,Rr为与叶片滑动接触的滚轮的外缘面的曲率半径
10 密闭型压缩机 CN96108295.X 1996-07-17 CN1091222C 2002-09-18 福冈弘嗣; 松永宽; 森田惠介; 藤原慎二
一种密闭型压缩机,通过设置给油孔口12使主轴4与下端板8之间的滑动部11与给油9相连通,可向滑动部11积极地供给冷冻机油2并改善润滑状况,使可靠性得到提高,本发明尤其适用于使用HFC系制冷剂的密闭型压缩机。
11 旋转压缩机 CN01108995.4 2001-02-28 CN1313471A 2001-09-19 须永高史; 松本兼三; 竹中学; 冈岛政三
一种旋转压缩机,其使用分子中不含氯的致冷剂,以及使用聚醇酯做为润滑油或使用聚乙烯醚做为基油,以提供可防止压缩机中的滚轮与叶片的异常摩擦的高可靠度的旋转压缩机。滚轮与叶片间的滑动接触部的曲率半径(Rv)满足T曲率半径。
12 涡旋型流体机械 CN95118544.6 1995-10-30 CN1071417C 2001-09-19 広冈胜实; 小林宽之; 松田进
一种涡旋型流体机械,在一对涡卷10,14的卷板12,16的前端设置末端密封件47、48,该末端密封件由以聚苯撑硫为基本材料,其中配入纤维等填充材料构成的复合塑料制成,使由材制造的涡卷部件10的末端密封件材料的碳素纤维调和比例比在铝材上进行表面处理,或由系金属或对铁系金属进行表面处理制成的另一方的涡卷部件14的末端密封件材料的碳素纤维调和比例高,减小相互组合的各个末端密封件47、48与端板11,15间的磨损量,同时使双方的磨损同等地进行。
13 回转式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CN00133914.1 2000-11-15 CN1296130A 2001-05-23 江住元隆; 久德清治
一种回转式压缩机,包括:具有内空间和槽的汽缸、沿汽缸内空间的内面滑动的滚筒、穿通槽中的叶片以及制冷剂,所述槽穿通汽缸的外侧和内空间,所述叶片一边在滚筒上滑动一边在槽中滑动退出,所述叶片由粉末烧结形成的不锈及其在表面设置的氮扩散层和氮化合物层构成。所述不锈钢具有多个小孔,空孔率为15%以下,并具有丁体组织和硬化性能,由此可明显提高叶片的耐磨性和回转式压缩机的长期可靠性。
14 具有轴承的涡旋式压缩机 CN201310449437.9 2013-09-24 CN103671106B 2017-06-13 朴真成; 梁恩寿; 裴哲稷; 李丙哲
提供一种具有轴承的涡旋式压缩机。该涡旋式压缩机包括:机壳;主框架,被固定至机壳,且主框架中形成有轴插入孔;固定涡盘,被固定至机壳,并被设置在主框架之上;绕动涡盘,与固定涡盘一起形成压缩室,而且在绕动涡盘的下表面上形成有轴套部;旋转轴,在该旋转轴被插入式地设置在轴插入孔中的状态下,该旋转轴的一端部被插入式地固定在轴套部中;以及润滑层,由PEEK材料制成并形成于轴插入孔或轴套部中,其中,该润滑层是通过将液体材料施涂至轴插入孔或轴套部来形成的。
15 旋转式压缩机 CN201480025089.5 2014-01-29 CN105164421B 2017-05-17 田中顺也; 小峰健治
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具备压缩部,所述压缩部具有环状气缸、具有轴承部及排出部且阻塞所述气缸的端部的端板、嵌合于支承在所述轴承部的旋转轴的偏心部且沿所述气缸的气缸内壁在该气缸内公转从而在与所述气缸内壁之间形成工作腔的环状活塞、从所述气缸的叶片槽内向所述工作腔内突出而抵接于所述环状活塞且将所述工作腔划分为吸入室和压缩室的叶片。所述叶片由材形成,并且在与所述环状活塞的滑动面形成类金刚石层。所述环状活塞由添加了0.15~0.45wt%的磷的Ni‑Cr‑Mo形成,或者由铸铁或钢材形成,并且在外周面形成氮化铁层。
16 向心滚子轴承、使用向心滚子轴承的回转机械、向心滚子轴承的设计方法 CN201280052859.6 2012-10-23 CN103946565B 2017-03-08 池高刚士; 高桥慎一; 萩田贵幸; 吉冈明纪; 平野竹志
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在电动压缩机那样高速旋转且要求工作时的安静性的回转机械中应用的向心滚子轴承的设计方法、向心滚子轴承、及使用该向心滚子轴承的回转机械,利用润滑油的特性,防止滚子构件的圆度成为过剩品质,并减少单体旋转时的噪声,抑制回转机械的噪声。向心滚子轴承具备外圈构件(30A)、多个滚子构件(30B)及保持器,并向外圈构件(30A)或旋转轴与滚子构件(30B)之间供给润滑油(O),其中,所述滚子构件(30B)的与中心轴线(CL)正交的截面上的圆度(ΔR)设定为由润滑油(O)形成的油膜的最小油膜厚度(hmin)以下。
17 滑动部件 CN201280032991.0 2012-06-27 CN103635705B 2017-03-01 福原弘之; 石田贵规
预想到滑动部件的滑动状况在以后变得更加严酷,在滑动面间不能充分保持润滑油,油膜破坏而滑动部件彼此接触的边界润滑区域的滑动状态长时间继续时,发生磨损粉的凝接、磨料磨损,有时最终发生因烧接导致的卡住、异常磨损。于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滑动部件的表面不单设置无数相同的凹部,而且根据滑动,适当地设定凹部的形状(大小、深度、开口面积率),即使在更加严酷的滑动条件下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摩擦损失、磨损、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滑动部件。
18 涡旋压缩机 CN201410657831.6 2009-06-12 CN104533787B 2017-01-18 石园文彦; 前山英明; 伏木毅; 加藤太郎
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具有电动机部、与上述电动机部连接的压缩机构部、润滑油的油箱,通过上述压缩机构部压缩制冷剂,其中,所使用的制冷剂,是成分中具有双键的卤代或者烃、或者包含这些物质之一的混合物的制冷剂,在密闭容器内构成相互摩擦的关系的滑动部的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的部件的滑动面形成为系金属或者系金属不直接露出的结构。
19 涡旋式压缩机 CN201280048794.8 2012-08-10 CN103890403B 2016-09-28 堀部直树; 八田政治; 野村论; 泽本章; 正村贤生; 秋月政宪; 壶井阳一郎; 青木真纪; 平冈明男
将机动车上安装的涡旋式压缩机中使用的滚珠轴承替换为滑动轴承。提供具有至少与滚珠轴承相当的性能的滑动轴承。[解决手段]所述滑动轴承通过在里衬金属上焙烧滑动层而产生,所述滑动层包含5重量%~60重量%的石墨,以及余量的聚酰亚胺树脂和/或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所述石墨具有5μm~50μm的平均直径,0.6以上的石墨化度。所述石墨的形状具有:(a)对颗粒定义的平均形状系数(YAVE)为1~4,在计算YAVE时不考虑为平均直径的0.5倍以下的细颗粒,以个数计70%以上的颗粒具有1~1.5的形状系数(Y);或(b)具有0.5以上颗粒比的石墨颗粒占总数的50%以上。
20 电动油 CN201610031286.9 2016-01-18 CN105909517A 2016-08-31 近冈贵行
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油,其抑制分侵入设置有控制基板的空间及电动机部,并且抑制工作油的热传递至驱动控制部。其构成为,将泵外壳收纳于在自动变速器上形成的充满工作油的收纳凹部,并且至少在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的外表面和金属制的泵外壳的外表面形成阳极化膜。由此,因为在金属制的控制部罩体的外表面与金属制的泵外壳的外表面形成阳极氧化膜,所以能够抑制在这两者与控制部箱体之间的部位发生腐蚀。此外,通过在暴露于工作油的泵外壳的外表面形成阳极氧化膜,而能够提高隔热性,并且能够抑制驱动控制部受到工作油的热的影响。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