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使用多次诱导裂缝的改进的类采收方法 CN201480038110.5 2014-06-27 CN105358793A 2016-02-24 康拉德·阿亚斯
提高从多次压裂的地下“致密”地层的生产的方法。间隔开的向上延伸的注入裂隙沿注入井眼建立,并且与所述注入裂隙交替地间隔开的向上延伸的收集裂隙沿所述水平注入井眼或另一个相邻的生产井眼建立。在压下将流体提供至所述注入井眼,所述流体流至这种所建立的裂隙中并且将所述地层内的储层流体驱动至沿此井眼或另一平行的相邻(生产)井眼的其余的(交替地)间隔开的相邻裂隙,从而允许储层流体沿这种交替地间隔开的生产裂隙向下流动用于收集。在一种改进中,最开始从生产和注入井眼两者进行生产,并且当类的生产速率减慢时,停止从注入井眼的生产并且将流体注入所述注入井眼中并因此经由所述交替地间隔开的裂隙注入至所述地层中,从而将所述地层再加压。
122 选择性控制在来自单个主钻孔的钻井中不同速度的流动流体流的管汇柱 CN201180026054.X 2011-03-01 CN103180544B 2016-01-13 布鲁斯·A·塔盖特
可用于选择性控制不同速度分离流动的流体流的一组管汇柱元件,用于钻井建造的作业,液体、气体和/或固体的流体混合物的注入或生产,该液体、气体和/或固体的流体混合物可注入地下通道、地下洞穴、氢化合物或地热储层的一个或多个邻近区域,或从地下通道、地下洞穴、碳氢化合物或地热储层的一个或多个邻近区域去除。在管道柱和至少一个其它管道之间的穿过管汇交叉的管汇柱径向通道交流的流体可使用至少一个流动控制元件来控制,与来自最内部、同轴和/或环状通道的通道元件交流。对于在单个主钻孔和井头下方的一个或多个基本碳氢化合物和/或基本钻井的各种配置,可选择性控制流体交流。
123 层群井地联合分层压裂分组合层排采方法 CN201510124235.6 2015-03-20 CN104806217A 2015-07-29 刘晓; 马耕; 苏现波; 陶云奇; 李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群井地联合分层压裂分组合层排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巷道布置,在顶层煤层内或煤层顶板开挖抽采巷道,(2)在地面建立压裂房,施工垂直井和联络巷,联络巷连接垂直井和顶层煤层内的巷道,(3)铺设耐高压管路,(4)从顶层煤层的巷道中向下施工测试钻孔,通过测试钻孔测试顶层煤层下侧每层煤层的物性参数,(5)根据煤储层的物性特征,将顶层煤层下侧的多层煤层分组,(6)实施压裂抽采单元,本发明是一种煤层群井地联合分层压裂分组合层排采方法,即保证了压裂的影响范围,又降低了打井的费用,可有效避免各储层间由于储层物性特征的差异过大导致的煤储层之间流体流动产生相互干扰。
124 投入式装置 CN201380045704.4 2013-09-13 CN104641070A 2015-05-20 J·哈伦德巴克; C·克鲁格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井下生产含流体的井下系统。井下系统包括套管,套管包括第一套管部件和第二套管部件,第二套管部件具有套管厚度并包括具有内表面的至少一个套筒,第二套管部件基本上是单通道的,其中该第二套管部件的内径的变化小于该套管厚度的两倍;和投入式装置,用于沉入包括具有内表面的至少一个套筒的套管内。投入式装置包括具有宽度的本体;前端;和后端。该本体进一步包括布置在前端和后端之间的可膨胀的密封元件,其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第一位置,允许流体经过投入式装置,在第二位置,密封元件贴靠套筒的内表面并将井中的第一区域与井中的第二区域密封隔开。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系统以及一种增产方法。
125 一种分层测压配产器及井下分层采油装置 CN201410838162.2 2014-12-29 CN104632149A 2015-05-20 孙爱军; 王毓才; 王军; 牟维海; 程世伟; 孙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测压配产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分层采油进行分层采油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该分层测压配产器包括:投捞测压堵塞器,外套,配产器主体,导向上接头,下接头,投送头,打捞头,调试轴,调试套,密封体;配产器主体沿轴线开有内孔,投捞测压堵塞器定位于内孔中,所述配产器主体外固定套装外套,外套的上端固定导向上接头,外套的下端固定下接头,投捞测压堵塞器上端有打捞头,打捞头置于投送头内,密封体的上端与投送头连接,密封体的下端与调试套连接,调试套与调试轴套接。实现了更可控,更高效的分层采油,相比现有的分层采油方式效果更佳。
126 层群瓦斯联合抽采达标预评判方法 CN201410755879.0 2014-12-10 CN104612635A 2015-05-13 吴教锟; 王建军; 马宏宇; 张少帅; 陈勇; 生凯凯; 李志奎
发明提出了一种层群瓦斯联合抽采达标预评判方法,该方法在煤层群瓦斯联合抽采期间,基于煤层渗透率变化、瓦斯抽采参数影响因素,能够实现对各煤层抽采达标的预评判。根据《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的要求,测定煤层瓦斯原始相关参数、划分瓦斯抽采评价单元、建立煤层群瓦斯联合抽采预评判数学模型并开发煤层群瓦斯联合抽采达标预评判软件。通过该软件数值计算获得各煤层理论抽采量、残余瓦斯含量以及可解吸瓦斯含量后,对各煤层瓦斯抽采达标情况进行预评判。本发明避免了联合抽采中对各煤层瓦斯抽采量无法单独计量的困境;针对联合抽采单元进行预评价,及时对抽采预评判达标的单元施工检验钻孔,避免检验钻孔施工的盲目性。
127 使用通道的流体流动控制 CN201280074230.1 2012-06-26 CN104471186A 2015-03-25 赵亮; J·D·戴克斯特拉; M·L·夫瑞普
设置在钻孔内的流体流动控制装置可包括通道,该通道能根据流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更强地引导流体流动。该通道可包括介于两个其它通道之间的侧通道。侧通道可允许流体流动,以影响在其中一个通道内流动的流体。根据某些方面的装置可在具有相近的但不同的流体特性值的流体之间进行区分,并因此引导流体。装置引导流体所依据的流体特性的实例包括:流体密度、流体速度、流体粘度以及流体流动的雷诺数
128 一种复合成气藏多层合采方法及结构 CN201410519594.7 2014-09-30 CN104453803A 2015-03-25 易同生; 金军; 叶姜; 赵霞; 周效志; 赵凌云; 白利娜; 罗开艳; 陈捷; 高为; 曾家瑶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成气藏多层合采方法,自地面施工“二开结构”的直井或定向斜井高度穿越煤层群,终孔深度距底部煤层距离为40-50m,二开技术套管固井,根据岩心录井、气测录井、地球物理测井及取样测试的结果选择厚度大、含气量及含气饱和度高、渗透率高且具可改造性的煤层及其顶底板砂岩含气层进行小层射孔,根据射孔层的垂向间距进行压裂段划分压裂段,再通过填砂方式自下而上进行压裂,压裂结束后探砂面并冲砂,对所有压裂段中煤层及砂岩含气层联合排采,本发明采用该复合煤成气藏多层合采方法,可显著增大煤层气井的日产气量及产气能力,提高煤层气资源采收率,节省煤层气开发工程资金投入,获得更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129 一种多层合采的煤层气井筒气液两相流模拟装置 CN201410229097.3 2014-05-27 CN104453802A 2015-03-25 易同生; 叶姜; 赵霞; 金军; 周效志; 赵凌云; 白利娜; 罗开艳; 陈捷; 高为; 曾家瑶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合采的煤层气井筒气液两相流模拟装置,包括回收系统,回收系统连接在井筒模拟装置顶部,储层模拟系统与井筒模拟装置中的导孔连接,调整系统连接在井筒模拟装置外侧与底部用于控制井筒模拟装置的倾度,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在回收系统、井筒模拟装置与储层模拟系统相互间的连接处,本发明能够模拟在一定井筒长度、井斜等条件下,经排降压后,原始储层条件下多个煤层依次解吸,并经过煤层气井筒的环空和油管产出这一物理过程,同时通过调整排水量、套压,记录并分析流压、产气量数据,定性认识多层合采的煤层气井筒气液两相流特点,得出优化的排采工作制度,为现场煤层气井排采工作制度的制定提供指导性建议。
130 一种非金属连续油管两层分注工艺管柱装置 CN201410713361.0 2014-12-01 CN104389563A 2015-03-04 胡美艳; 杨海恩; 唐凡; 张荣; 杨棠英; 张涛
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工业采油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金属连续油管两层分注工艺管柱装置,包括非金属连续油管、注入量调节装置,所述非金属连续油管内设有关于非金属连续油管中心对称的第一注通道和第二注水通道,第一注水通道和第二注水通道的始端均设有注入量调节装置,并均通过转换接头与注入量调节装置相连接。本发明的非金属连续油管两层分注工艺管柱装置,替代原来的用配水器进行分层注水的工艺,具有较好的防腐、防垢作用。因为流量的调节是在地面进行,因此省略了繁杂的井下测调工作,消除了测调作业中发生的井下事故,同时有效保证了各层有效的注入量。
131 一种连续油管拖动射孔-环空加砂分层压裂工艺方法 CN201310356638.4 2013-08-15 CN104373100A 2015-02-25 兰乘宇; 吕文忠; 刘鹏; 迟云萍; 郑善军; 李立国; 尤世发
一种连续油管拖动射孔-环空加砂分层压裂工艺方法,属于油水井水力压裂技术领域。通过对储层特点及隔层遮挡条件,分析地层中裂缝系统;确定压裂层射孔数量、深度。喷砂射孔前,通过连续油管将压裂射孔工具下放至射孔深度,射孔时执行喷砂射孔施工工序表;根据射孔深度,通过连续油管上提射孔工具,进行多簇射;加大射孔孔眼,施工时摩阻小;进行环空加砂,增大储层的改体积,增加储层渗流面积,使底孔、底渗透储层得到更有效的改造;环空加砂施工排量为5.0-8.0m3/min;克服储层的最大、最小主应力,瞬时产生更多新裂缝,增大储层改造程度。本发明的优点是适用于多层段、大排量压裂改造。
132 一种火驱分层电点火工艺管柱 CN201410616369.5 2014-11-05 CN104373098A 2015-02-25 张守军; 吴非; 于浩; 李晓龙; 黄腾; 门福信; 袁东旭; 许丹; 罗恩勇; 盛军
发明为一种火驱分层电点火工艺管柱,设置在具有上部第一油层和下部第二油层的油井中,其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位于外管内部,并在内外管之间形成环空;外管包括外部油管和筛管;筛管位于与第一油层对应的位置处;外管上设有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第一封隔器位于第一油层上部,第二封隔器位于第一油层与第二油层之间;内管包括内部油管和与内部油管连接的滑套配气装置,滑套配气装置位于与第一油层对应的位置;内管和外管位于第二封隔器以下的部分连接能将环空密封的滑动密封装置。本发明提高分层点火的成功率,实现精细注气,避免了井下测调仪器在高温状态下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133 一种油层注气方法 CN201410593310.9 2014-10-29 CN104358553A 2015-02-18 张洪君; 于晓聪; 刘利; 彭松良; 郑猛; 张福兴; 张成博; 于建; 李瑞; 柳荣伟; 马振; 唐丽; 李辉
申请公开一种油层注气方法,包括:将发泡剂溶液通过注入井注入待开采油层内;注入所述发泡剂水溶液后通过所述注入井向所述待开采油层内注入空气。所述发泡剂水溶液的注入速度为150立方米每小时至300立方米每小时,所述发泡剂水溶液的注入时间为2小时至5小时。所述空气的注入速度为每米厚度油层每天注入200标准立方米空气至每米厚度油层每天注入300标准立方米空气;所述注入空气至待开采油层内的空气与原油燃烧体积比例为200至500时停止注入空气。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油层注气方法能够在多层火烧时平衡各个油层的动用程度。
134 一种六开度开关滑套 CN201410618870.5 2014-11-06 CN104343417A 2015-02-11 管锋; 苗芷芃; 周传喜; 徐健; 付寅
发明涉及一种六开度开关滑套,属石油井下工具技术领域。该开关滑套包括中心管、上接头、下接头、滑套体和连接短接中心管的一端螺纹安装有上接头,中心管内套装有滑套体,滑套体上套装有下接头,下接头与中心管之间的滑套体上安装有连接短接,连接短接分别与中心管和下接头螺纹连接。该开关滑套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解决了现有常规滑套打开通道后容易形成气锥,使适应环境受到一定限制,无法完全满足井下作业要求的问题;特别适用于油气井压裂增产作业、选择性开采和封隔堵作业使用。
135 用于从井中生产的生产系统 CN201280060532.3 2012-12-21 CN104254664A 2014-12-31 J·哈伦德巴克
发明涉及用于从井(2)中生产的生产系统(1)。所述生产系统包括生产套管(3),适于测量井的生产产物的监测单元,包含至少第一流体(10)的、沿着该生产套管(3)的一部分并在该生产套管(3)的一部分的外侧延伸的第一储集区(6),包含至少第二流体(11)的、沿着该生产套管(3)的另一部分并在该生产套管(3)的另一部分的外侧延伸的第二储集区(7),布置在第一储集区的、具有第一入流面积并适于使第一流体以第一体积速率(V1)进入生产套管内的第一入流装置,布置在第二储集区的、具有第二入流面积并适于使第二流体以第二体积速率(V2)进入生产套管内的第二入流装置,其中所述入流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入流面积是可调的,从而该第一和第二入流装置能被调节,使得第一体积速率等于或大于第二体积速率。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系统的完井及用于从井中生产烃的生产方法。
136 在井内压裂多个区域的方法 CN201280049187.3 2012-07-28 CN103857877A 2014-06-11 D·I·波塔潘科; B·勒塞尔夫; O·P·阿列克谢延科; C·N·弗雷德; E·N·塔拉索娃; O·梅德韦杰夫; M·R·吉拉德
一种在形成于地下地层中的井筒之内压裂多个区域的方法通过以下过程执行:在井筒之内的沿着井筒的一部分的长度彼此间隔开的两个或更多个区域中形成通流通道。每一个区域之内的通流通道具有不同的特性,所述不同的特性通过使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中的通流通道相对于选定方向以不同的方向定向来提供,以便使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内的压裂起始压不同。在压裂处理中,将压裂流体引导到井筒中。在压裂处理中使压裂流体的压力高于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的压裂起始压力,以便于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区域中的所述一个区域的压裂,同时所述压裂流体的压力低于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区域中的任何其它未压裂区域的压裂起始压力。对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未压裂区域重复上述过程。
137 用于引导流体控制系统中流体流动、具有可动的根据密度驱动的分流器的自主流体控制组件 CN201180069624.3 2011-11-11 CN103732854A 2014-04-16 M·L·夫瑞普; J·D·戴克斯特拉; O·德杰瑟斯
发明提供一种装置用以自主地控制地下井中的流体流动,流体的密度随时间推移而变化。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具有涡流室、涡流出口以及进入涡流室的第一和第二流动入口。流入入口的流动由流体控制系统引导,该系统具有控制通道,该控制通道用以在流体流出主通道时引导流体的流动。定位在第二通道内的可动的流体分流器,响应于流体密度变化而移动,以限制通过控制通道的流体流动。当通过控制通道的流体流动不受限制时,来自控制通道的流体引导流出主通道的流体朝向选定的涡流入口。当通过控制通道的流动受限制时,流出主通道的流体流动被引导到另一涡流入口。
138 用于井的部分的封隔装置 CN201380002278.6 2013-01-29 CN103717830A 2014-04-09 S·罗斯利耶; B·索泰尔; J-L·索泰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隔井的部分的装置,其包括管(1),所述管(1)沿着其外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管状金属套管(20),称为第一外部套管,所述管状金属套管的相对端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至所述管(1)的所述外表面,其中所述管、所述第一外部套管(20)以及其端部(X20)共同限定了环状空间(E),所述管(1)的壁具有允许所述壁与所述空间(E)连通的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套管能够膨胀并在其长度的中间部分上与所述井密封接合。所述装置特征在于其包括:也可膨胀的第二套管(22),称为第二外部套管,其在所述管(1)与所述第一套管(20)之间延伸,所述第二套管(22)的端部(X22)也直接或间接地固定至所述管(1)的外表面;以及至少一个通道(200),其使所述第一套管(20)的外部和所述空间(E)连通。
139 远程致动的装置及方法 CN201280031808.5 2012-06-15 CN103649455A 2014-03-19 A·托马斯; K·J·贝里
一种能够用在多层完井系统中的开采管柱,该开采管柱包括能够使开采流体从中通过的通道;转位工具,其包括能够与完井系统的开采衬套接合以使关闭的开采衬套打开的转位轮廓,该转位工具共用开采管柱的所述通道;以及远程控制液压开采,其控制在所述通道与所述开采衬套之间的流体流动。还包括一种能够用在井眼中的开采方法。
140 自主式井下输送系统 CN201180060881.0 2011-11-17 CN103534436A 2014-01-22 B·A·戴尔; R·C·托尔曼; P·B·昂切夫; R·M·安吉利斯-博扎; C·E·舒沙特; E·R·格鲁斯楚; C·S·耶
本文提供工具组件,所述工具组件包括可致动工具诸如或坐封工具。并且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根据物理标记感测管状体内工具组件的位置。工具组件还包括机载控制器,所述机载控制器被配置以当定位装置根据物理标记已经识别工具的选择位置时向可致动工具发送激活信号。可致动工具、定位装置和机载控制器一起被设定尺寸并被配置以作为自主式单元部署在井筒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