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组橇及其与海管直接连接的安装方法 CN201710177166.4 2017-03-22 CN106988708A 2017-07-28 林华春; 周声结; 张万兵; 刘立辉; 林先文; 曾云飞; 王和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组橇,包括阀组底座(1)和阀组(5),所述阀组底座(1)上设置有可竖直移动的滑动平台(4),滑动平台(4)上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安装板(9),所述阀组(5)可沿纵向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板(9)上,所述阀组底座(1)上设置有导向框架(7),导向框架(7)下部形成直线形导向通道,所述阀组(5)的阀组法兰(8)穿设于直线形导向通道的第一端,阀组法兰(8)的轴线与直线形导向通道平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水下阀组橇和海管直接连接的安装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阀组和海管的直接连接,作业简单高效,且只需要用一对法兰,减少了潜在泄漏点,提高了海管连接的安全性。
22 平连接设备 CN201080044376.2 2010-10-06 CN102575795B 2014-12-31 约翰·拉尔森
示出了一种连接设备(10),其用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在海底上的配合与连接,其中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在连接部位处具有第一管端和第二管端(E1、E2)。连接设备(10)包括第一连接部件(1)、能潜入中的第二连接部件(2)以及连接器(3),其中第一连接部件(1)保持第一端(E1),第二能潜入水中的连接部件(2)保持第二端(E2),连接器(3)设置在连接部件(1、2)之间以用于管端(E1、E2)之间的最终连接。引导设备(5)在第二连接部件(2)朝着第一连接部件(1)的降低运动期间与引导结构(4)相接合,并使第二连接部件(2)枢转成在朝着第一管端(E1)的方向上与第二管端(E2)粗对齐,使得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在海底上彼此对齐。具有邻接表面和引导装置的相邻斜坡结构(6)与第二连接部件(2)相配合并有助于管端(E1、E2)的精确对齐。
23 插板连接 CN201010276258.6 2010-09-06 CN102022088B 2014-12-24 安德鲁·S·汉布林; 加雷斯·H·刘易斯
发明涉及插板连接。插板连接如下提供:提供包含插板并由下结构所携带的第一部分(1);提供包含由工具(4)所携带的插板的第二部分(2);使工具与所述第一部分啮合;使用工具将所述部分组合在一起,以使得插板相互配合;通过使由第一部分所携带的部分(6)与由第二部分所携带的部分(10)相啮合,使用工具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一起;将工具从第一部分脱离;以及将工具从插板连接移除。
24 生产管汇配件 CN201080037396.7 2010-09-24 CN102482931B 2014-10-22 格尔·奥拉伍·伯格
一种生产出油管管座(1),用于在将来将支管连接到生产管汇(10)上,以提供至少两个生产冲击钻杆的连接,所述冲击钻杆从海底采油树延伸到生产管汇(10)。生产出油管管座(1)被设置为一个装配模,装配模块(1)可连接到预先安装在生产管汇(10)的单个内侧轮毂(11)上。该生产出油管管座包括一个框架结构(2)、管道(3)、至少一个连接器(4)以及引导装置(9),所述框架结构(2)用于下降在一个支撑装置(12)上,该支撑装置(12)从管汇结构(10)上伸出,所述管道(3)形成一个支管,该支管终止于一个连接器(4)以至少两个外侧轮毂(6)处。
25 下油井组件以及相关方法 CN201280020550.9 2012-04-26 CN103492666A 2014-01-01 罗伯特·斯塔本曼
一种具有采油树(107、207)和井口(103)的下油井组件。油管从油管悬挂器(113)延伸到油井中。产油流动通道的一部分从所述油管悬挂器(113)竖直地延伸到所述采油树的竖直孔(111)中。失灵自动关闭式的生产主(PMV)(117)被布置在所述产油流动通道中。所述油管悬挂器(113)被布置在所述采油树(107)的下方,例如被布置在所述井口(103)中。所述采油树(107)呈现有从所述竖直孔(111)分出的支路(115),所述支路构成所述产油流动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失灵自动关闭式的生产主阀(PMV)(117)被布置在所述支路(115)中。
26 海洋海底组件 CN201180049579.5 2011-10-11 CN103228865A 2013-07-31 罗伊·希林; 史蒂夫·哈顿; 凯文·肯内利; 罗伯特·W·富兰克林; 维克·科尔索; 亚当·L·巴拉德; 瑞奇·塞西; 乔·恩格因
下部立管组件将立管连接到海床锚泊地和海底流体源。该组件包括足够的进口孔口以适应烃从烃流体源的流动以及任选的流动确保流体的流动。该构件的上端具有适合于流体地连接到立管的轮廓部。该构件的下端包括适合于连接到海床锚泊地的连接器。上部立管组件将立管连接到近面海底浮装置和水面结构。该组件包括足够的排出孔口以适应烃通过海底柔性管道从立管到水面结构的流动。该构件的上端包括用于连接到海底浮力装置的连接器。该构件的下端包括适合于流体地连接到立管的轮廓部。
27 海底自由站立式立管系统和方法 CN201180049446.8 2011-10-11 CN103154424A 2013-06-12 罗伊·希林; 小保罗·W·古尔格威斯基; 菲利普·D·莫尔; 凯文·肯内利; 沃尔特·格林; 罗伯特·W·富兰克林; 维克·科尔索; 托尼·奥德菲尔德; 亚当·L·巴拉德; 格拉姆·斯蒂尔; 大卫·威尔金森; 瑞奇·塞西; 乔·恩格因; 史蒂夫·哈顿
一种自由站立式立管系统,其将海底源连接到面结构。该系统包括同心自由站立式立管,该同心自由站立式立管包括内立管和外立管,在所述内立管和外立管之间形成环空。立管的下端通过下立管组件(LRA)和一个或多个海底柔性导管流体联接到海底源。立管的上端通过上立管组件(URA)和一个或多个上柔性导管连接到浮组件和水面结构,立管还机械连接到对立管施加向上张力浮力组件。为了流动保障,立管可通过环空中的流动保障流体被隔离或者通过与外立管的外部隔离而被隔离,或通过以上两者被隔离。该系统可包括水合物抑制系统和/或海底分散剂系统。水面结构可被动态定位
28 用于连接刚性海底管道和柔性海底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200680025278.8 2006-07-10 CN101218414B 2013-04-10 菲利普·埃斯皮纳斯; 让-帕斯卡尔·比亚吉
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刚性海底管道(18)和柔性海底管道(20)的方法和装置,所述刚性海底管道(18)终止于自由连接端(22),所述柔性海底管道(20)具有海床部分(32)和悬浮部分,所述海床部分具有连接到自由连接端(22)的输入端(19),所述装置包括锚定设备(26、24、30),其用于保持所述海床部分(32)锚定在所述海床部分的锚定点(28)上,并允许所述海床部分形成波状起伏(38)。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锚定设备适用于保持所述锚定点(26、24、30)靠近或与所述自由连接端(22)间隔开以形成所述锚定点(28)和所述自由连接端(22)之间的所述波状起伏(38)。
29 用于传送EDS备用信号到海底荚的装置和方法 CN201110435956.0 2011-12-16 CN102562044A 2012-07-11 E·L·米尔恩
发明名称为“用于传送EDS备用信号到海底荚的装置和方法”。提供了用于在海上石油和气装置中的备用紧急断开信号(EDS)传送的方法和系统。备用EDS传送系统包括:位于接近表面并配置成生成预定压变化模式的压力脉冲发生器,预定压力变化模式包括正压力脉冲和负压力脉冲的至少一个并对应于紧急断开信号,信号在泥浆柱中向下传播。压力脉冲发生器处于泥浆柱的水面末端。备用EDS传送系统还包括连接到防喷器控制器并配置成测量在海底位置泥浆柱中压力的压力脉冲接受器。
30 在海底氢化合物流体的系统、方法和下泵 CN200510023019.9 2005-11-09 CN1831341B 2011-02-09 R·A·谢普莱尔
披露了一种用于从海底的采油井生产氢化合物的送系统,所述泵送系统通过把至少一个电动潜油泵(ESP)液压连接到至少一个多相泵以将采出的液流增压
31 用于运作自固定隔管的坞站和钻孔站 CN200880117680.8 2008-11-19 CN101939215A 2011-01-05 基思·K·米尔姆
发明提供一种海船勘探和生产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由第一海船船身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的钻孔站(drilling station);以及坞站(docking station),也由第二海船船身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另外,还提供一种适于连接钻孔站和坞站的锚泊系统(mooring system)。还涉及到了将船系泊在海底以及将船连接在塔楼浮筒上的方式。还描述了多种勘探和生产包,以及用于配置和控制深海或浅海中的自固定(self-standing)隔管系统(riser system)的设备。
32 立管安装浮式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00380104756.0 2003-10-15 CN100402371C 2008-07-16 杰克·波拉克; 伦德特·珀尔德瓦尔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开采类的浮式平台(1)。所述浮式平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从该浮式平台延伸到海底的立管(13、14);一个连接到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立管的烃类处理设备(5);以及一个处理后的烃类的储存或者运输设备(6)。所述浮式平台包括一个用于朝海底垂直降低立管以及用于将立管的第一端连接到海底的烃类构造(7)的起吊设备(22),所述立管包括一个在第二端的连接器(18),浮式平台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到立管连接器并且用于使所述立管与处理设备成液体连接的连接器(16)。
33 一种海洋下装置 CN200710304438.9 2007-12-27 CN101191408A 2008-06-04 郭永峰; 纪少君; 唐长全
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下装置,包括:空心罐体、隔水管、防喷器和回接管,防喷器设置在空心罐体上,隔水管的上端连接至钻井船,隔水管的下端安装在防喷器上,回接管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空心罐体上,该回接管的下端通过水下井口装置安装在海床的井口,并通过该水下井口装置与采集贮藏于地层中的石油或天然气套管相连,所述空心罐体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防喷器与所述回接管的通道。本发明通过安装在海床上的井口装置,将输送油气以及钻探过程的钻屑与泥浆的管道设置为两段,即回接管和套管,从而既保证钻探过程的钻井平台或钻井船的安全,又使整个生产系统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34 海底送系统 CN200510023019.9 2005-11-09 CN1831341A 2006-09-13 R·A·谢普莱尔
披露了一种用于从海底的采油井生产氢化合物的送系统,所述泵送系统通过把至少一个电动潜油泵(ESP)液压连接到至少一个多相泵以将采出的液流增压
35 下井口装置柔性出油管接头 CN88107517 1988-10-28 CN1032849A 1989-05-10 约翰斯·尤金·霍尔
发明揭示一种柔性出油管支架,和下井口装置连接,防出油管以过小的半径弯曲。出油管支架底部可用导索和水下井口装置连接,出油管接头第一端向上连接出油管支架底部,第二端和水下井口装置作可操纵的连接。支座组件安装在支架底部,与出油管连接器的第一端相邻,并有上槽形面供放置柔性出油管,以备与所述的出油管接头的第一端连接。
36 Submarine production system with the Arctic production tower JP2013551971 2011-12-20 JP2014503729A 2014-02-13 カール アール ブリンクマン; ドミトリ ジー マツケヴィッチ
海洋環境において炭化素回収作業を実施する海底産出システムであって、海底に近接して位置するベースを備えた第1の端部及び浮き掘削ユニットを受け取ってこれに解除可能に取り付けられるよう構成されているランディングデッキを備えた第2の端部を有するトラスフレームを備えている。 このシステムは、1つ又は2つ以上の炭化水素流体貯蔵セルを更に備えている。 貯蔵セルは、トラスフレームのベースの近くで海底に位置する。 システムは、海面の近くでトラスフレーム内に位置すると共に炭化水素流体貯蔵セルと流体連通状態にある海底産出作業機器を更に備えている。 このようなコンポーネントを設置する方法も又、提供される。
37 Coupling device JP2012512990 2010-05-25 JP2012528287A 2012-11-12 デール ウォウデ, リエンツ ヴァン; トール ヴィーダル オヤ,; ビルゲル オヤ,; オーレ−マギネ ギルデ,; ヨン ホーヴィキ,
第1のカップリングハウジング(12)と第2のカップリングハウジング(20)とを接続するカップリングデバイスが提供される。 第1のカップリングハウジング(12)は、第1のカップリングハウジング(12)から延び、第1のカップリングハウジングの中心軸(a−a)から距離(h)に自由端部(102;202;P)を有する案内要素(101;201;301a〜e;401b、c;501b〜d)を備えている。 第2のカップリングハウジング(20)は、案内要素のためのレセプタクル(123;223;323;423;523)と、案内要素をレセプタクルの中に引き込む引き込み手段(8)とを備え、引き込み手段(8)は、案内要素の自由端部(102;202;P)に接続される。
38 JPS63500265A - JP50320686 1986-06-10 JPS63500265A 1988-01-28
39 Ocean pit opening connecting apparatus JP20394384 1984-09-28 JPS6095094A 1985-05-28 HENRII UOOREESU MIRAA
40 Connector for collecting head and pithead JP13810084 1984-07-05 JPS6040496A 1985-03-02 IBON KIYASUTERU; MISHIERU IATO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