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用于停止或至少减少类从烃抽提井不受控的释放、喷出的方法 CN201280048523.2 2012-09-26 CN103958823B 2017-09-19 阿尔贝托·朱利奥·迪·卢洛; 詹巴蒂斯塔·德·盖托
一种用于停止或至少减少类从用于抽提烃类的井不受控的释放、喷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合适的管线,将高密度固体粒子引入该井的底部,以便引入的该固体粒子通过不规则填充在该井的该底部积聚,该固体粒子具有多面体、类球体、椭球体或抛物线体的形式,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可能涂覆有与离开该井的流体接触的膨胀聚合物材料,该固体粒子的最小尺寸大于1mm且最大尺寸小于100mm;形成柱,该柱完全或至少部分地阻碍该烃类的该不受控的释放。
2 海底泄漏检测系统 CN201380037788.7 2013-07-16 CN104471189A 2015-03-25 本特-阿克·阿宾森; 拉斯·提姆贝里德·兰德赫姆; 罗伊·斯滕斯戈德
一种用于海上作业设施的海底泄漏检测系统,它包括至少一个泄漏检测器(6),该泄漏检测器(6)可操作地连接到位于海底组件(14)上的控制器(9)。所述系统设置有漂浮构件(1),泄漏检测器(6)被适当的安装在漂浮构件(1)上。所述漂浮构件(1)适合于被安装和稳定地定位在所述组件(14)的上方。
3 下来源除去和处理气体的系统和方法 CN201280049805.4 2012-08-13 CN103857873A 2014-06-11 罗伊·E·麦卡利斯特
本文公开了用于从下来源除去和处理气体的系统和方法。一种根据特定实施例用于从水下区域中除去和处理气体的系统,包括膜或具有端口的其它开放式底部结构,并且系统被设置在水下区域的至少一个部分之上,以便至少部分地包围一体积的气体。该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耦合到开放式底部结构的化学反应器以接收该气体,并且该化学反应器被定位以引导非燃烧反应从该气体的供体物质离解一成分。
4 下油井发生井喷后的浮油处理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CN201180040500.2 2011-06-16 CN103080466A 2013-05-01 阿德里安·卡吉
在离岸油井发生井喷后将原油抽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带有封闭空间(12)以及平延伸至其周围的已连接强化金属箔(1)的支承结构(4)构成的装置铺设在泄漏油井或管道(26)上;2.抽出所述支承结构(4)内部的水和原油,由此在所述支承结构(4)和所述覆盖金属箔(1)的下方创建了低压环境,以便利用外部海水的静压将所述支承结构(4)和所述金属箔(1)按压在海底(10);3.连续抽出所述支承结构(4)内部的流体,并由此抽出所述金属箔(1)下方的流体,直至抽出纯原油后将其收集。在离岸油井发生井喷后用于将原油抽走的装置,包括:用于在泄漏点或泄漏油管(26)的上方形成空室的带有封闭空间(12)的支承结构(4),尺寸为向所述支承结构(4)周围伸出至少10米且与所述支承结构(4)的封闭空间(12)的下边缘(33)紧紧连接的金属箔(1),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支承结构(4)的顶部用于将所述支承结构(4)和所述金属箔(1)下侧的流体抽出的管(6,7)。
5 中回收和修复系统(AARS) CN201180033331.X 2011-05-10 CN102971488A 2013-03-13 托马斯·J·克里扎克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一种转动封闭装置(REF)以及使用方法。所述油/气回收系统包括:挠性护罩,在一端开口,该端面向自体底部升起的泄漏的钻探管线;回收系统,通过入口管线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挠性护罩;以及输送系统,通过输送管线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挠性护罩。所述挠性护罩被适配为在水体中降下或升起,以使得开口端围住待要被回收的原油或气的源。用于将受损的管线破裂处密封的转动封闭装置(REF),包括在所述REF和具有破裂处的管线的每一端的囊袋封套。所述囊袋封套可通过供应管线致动,或是被远程供应以便多次装料。
6 从不受控释放条件下的下井输送回收以提取烃的设备 CN201180029251.7 2011-06-10 CN102959180A 2013-03-06 G·德盖托; P·安德烈乌西
发明涉及用于从不受控释放条件下的下井输送和回收以提取烃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将离开井的烃流分离成重相(23a)和轻相(23b)的分离室(23),设有与分离室(23)连接用于把重相(23a)和轻相(23b)送往表面的构件(15、16、17、24、25、26),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烃流的定向体(18),其具有大致圆筒形形状,或者像两端开口的截顶抛物面体,其中第一端是离开井的烃流的入口,而相对于烃流(20)的入口位于远端的第二端与分离室(23)流体连通,第二端和分离室之间设有带孔球形罩(22)。
7 海底泄漏检测系统 CN201380037788.7 2013-07-16 CN104471189B 2017-08-08 本特-阿克·阿宾森; 拉斯·提姆贝里德·兰德赫姆; 罗伊·斯滕斯戈德
一种用于海上作业设施的海底泄漏检测系统,它包括至少一个泄漏检测器(5),该泄漏检测器(5)可操作地连接到位于海底组件上的控制器(9)。所述系统设置有漂浮构件(1),泄漏检测器(5)被适当的安装在漂浮构件(1)上。所述漂浮构件(1)适合于被安装和稳定地定位在所述组件的上方。
8 用于控制住经过流装置的不可控流的方法和设备 CN201480039967.9 2014-05-13 CN105531215A 2016-04-27 A·H·斯洛克姆; F·E·罗哈斯
一种机器,其包括:主轴,其用于存储线材;线材通路结构,其具有接口联接件;可控制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耐压壳体。所述驱动系统配置成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将所述线材供给穿过所述线材通路结构和穿过所述接口联接件。所述壳体封闭所述线材通路结构、所述可控制驱动系统和所述控制系统的至少一部分。
9 防海底污染分离器 CN201480041487.6 2014-07-22 CN105431610A 2016-03-23 J·M·瓦尔德; M·威克斯三世; K·G·安德森; J·P·蓬塔扎
发明公开了一种敞口式俘获装置,该敞口式水俘获装置包括:海底收集器和连接到海底收集器的防海底污染分离器,其中该防海底污染分离器包括顶表面、底表面、外表面、立管和隔板,该立管包括扩散部段,其中该立管穿透防海底污染分离器的底表面,其中隔板限定了第一同心环形区域和第二同心环形区域。
10 海底围堵盖适配器 CN201280027709.X 2012-05-08 CN103597168A 2014-02-19 理查德·哈兰德; 罗伊·布兰特·希林三世; 罗伯特·温菲尔德·富兰克林; 斯图尔特·道格拉斯·雷蒂
一种用于控制类从海底结构流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适配器从面下降至海底结构。该适配器具有在上连接器与下连接器之间延伸的贯通孔,该上连接器具有第一连接器轮廓,该下连接器具有与该第一连接器轮廓不同的第二连接器轮廓。此外,该方法包括将适配器的下连接器联接到海底结构。而且,该方法包括将围堵盖从水面下降至适配器。再者,该方法包括将围堵盖联接到适配器的上连接器。
11 用于封堵海底井的可空运封堵盖 CN201280027567.7 2012-05-08 CN103582740A 2014-02-12 理查德·哈兰德; 罗伊·布兰特·希林三世; 罗伯特·温菲尔德·富兰克林; 斯图尔特·道格拉斯·雷蒂
一种用于封堵排放类的海底井眼的模化封堵盖,该封堵盖包括下组件,该下组件包括短管主体,该短管主体具有上端、与该上端相对的下端和从该上端延伸到该下端的第一贯通孔。此外,该封堵盖包括上组件,该上组件包括短管段,该短管段具有上端、与该上端相对的下端、从该上端延伸到该下端的贯通孔和布置在该贯通孔中的第一短管段。该第一短管段阀被构造成控制流体通过所述短管段的贯通孔的流动。短管主体的上端可释放地连接到短管段的下端,并且短管主体的第一贯通孔与短管段的贯通孔同轴地对准并且流体连通。
12 用于流体来源的孔洞的俘获装置 CN201180053263.3 2011-10-31 CN103261575A 2013-08-21 法伦廷·罗姆
一种用于流体来源的孔洞的俘获装置具有:底板(6),所述底板可以锚固在所述孔洞上方的岩面上,并且所述底板具有孔洞开口(8),流体可以穿过所述孔洞开口从所述孔洞中涌出来;上行管(2),所述上行管可以布置在所述孔洞开口(8)的上方;以及多个导向板(9),所述多个导向板布置在所述孔洞开口(8)的周围,所述导向板各自具有叶片(10),所述叶片固定在所述底板(6)的板面上,使得所述导向板(6)可以枢转和移位,这样-当所述流体来源处于正常状态时-所述叶片(10)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围绕所述底板(6)上的所述孔洞开口(8)布置成星形并且远离所述孔洞(8);并且-当所述流体来源处于事故状态时-处于主动状态的所述叶片(10)移向所述孔洞开口(8)并且部署成从所述底板(6)直立起来,并且所述叶片(10)像花瓣一样围绕面向所述孔洞开口(8)的所述上行管(2)的纵向末端(3)并且所述叶片彼此重叠,由此从所述孔洞开口(8)流出来的流体可以经由所述叶片(10)而俘获并且排放到所述上行管(2)。
13 海底自动分散剂注入系统和方法 CN201180049562.X 2011-10-11 CN103210178A 2013-07-17 格雷厄姆·奥彭肖; 哈罗德·里夫斯; 约翰·D·休斯; 帕特·奇尔顿; 乔恩·罗杰斯
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将化学分散剂自动地供应至海底类排放现场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海底存储容器,该海底存储容器被构造成在海底存储化学分散剂。该存储容器包括与海底烃类排放现场流体连通的分散剂出口。
14 下的油和气体的收集系统 CN201180039404.6 2011-07-07 CN103119221A 2013-05-22 阿兰·丹尼斯·柯克比
一种用于从下源收集油和气体的装置,包括由具有开口(18)的气囊限定的气球式结构(1),在操作中,开口位于气球式结构的下侧,该气球式结构包括:排气孔(23),适于将气囊中的气体排出,和控制装置(2),用于控制油的上部水平,其具有适于控制在气囊中的通过排气孔的气体的流动的关闭(3),该阀通过阀关闭构件可被关闭,该阀关闭构件通过适于浮动在油上的浮体(8)可操作以确定气囊中的气体的最小容积,其中,在使用中,气球式结构适于放置在源之上以从所述水下源收集油和气体。气球式结构还包括浮装置(l0,12,14,16,17),其适于控制该结构的浮力以便以控制方式能够上升至水面。气囊可由挠性材料形成以使它能够为了存放和/或运输被皱缩或折叠。
15 用于生产树的可收回生产模 CN201210399550.6 2012-10-19 CN103061701A 2013-04-24 S.P.芬顿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树的可收回生产模。更具体而言,一种具有生产模块的井口组件包括、模块和通道并且安装在生产树上。当生产模块安放在生产树上时,生产树中的流动通道与模块中的对应流动通道配准。生产管段具有连接到生产流体跨接器的出口。生产管段可通过联接到生产树而被支承并且具有当生产模块安放在生产树上时连接到生产流动通道的接头。生产模块可从生产树移除而不妨碍生产管段与生产流体跨接器之间的连接。
16 高压石油井喷失控的解决方法 CN201110285233.7 2011-09-23 CN103015947B 2017-09-15 王健柏
发明涉及一种因为油井防喷器或高压总的失效及损坏而导致高压石油气井喷失控的解决方法。也即采用安装了弹簧弹子套装置的新高压阀门装置,通过可操作的轮柄盘以及使用专用的螺栓自动松紧机,实现对高压井喷的管口在恶劣环境下安装新的高压阀门装置,从而关闭失控的高压井喷,该法不仅适用于地面而且适用于深海海底石油井喷。另外也可以采用在井喷管口海底周围,通过予制井桩的方法架构一个完全密闭的结构混凝土封箱,将失控的油井完全封闭起来,然后在上方安装预装了高压阀门梯型钢罩,失控的井喷原油将由钢罩的阀门导出,从而达到对失控高压井喷的完全控制和安全利用。
17 一种防止深海钻井油田漏油的收油装置 CN201611058686.5 2016-11-28 CN106522895A 2017-03-22 黄俊柳
一种防止深海油田钻井口漏油的收油装置,其特征是通过在钻井口设置一个圆锥形收油斗,所述的收油斗经过收油管把漏油输送到收油桶,再由收油桶内的抽油把漏油输送到油轮。这样就防止了海上油井漏油事故的发生,保护了海洋质与海洋环境,所以发明一种防止深海油田钻井口漏油的收油装置是非常必切的需求。
18 油/气回收系统 CN201180033331.X 2011-05-10 CN102971488B 2017-02-15 托马斯·J·克里扎克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一种转动封闭装置REF)以及使用方法。所述油/气回收系统包括:挠性护罩,在一端开口,该端面向自体底部升起的泄漏的钻探管线;回收系统,通过入口管线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挠性护罩;以及输送系统,通过输送管线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挠性护罩。所述挠性护罩被适配为在水体中降下或升起,以使得开口端围住待要被回收的原油或气的源。用于将受损的管线破裂处密封的转动封闭装置REF),包括在所述REF和具有破裂处的管线的每一端的囊袋封套。所述囊袋封套可通过供应管线致动,或是被远程供应以便多次装料。
19 在开放式捕集设备中防止水合物形成的方法 CN201580004405.5 2015-01-08 CN105899732A 2016-08-24 K·G·安德森; G·巴特那贾; S·德加里桑; G·J·哈顿
一种开放式捕集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具有开放式底部、顶部和一个或多个主注入口的结构。
20 从不受控释放条件下的下井输送回收以提取烃的设备 CN201180029251.7 2011-06-10 CN102959180B 2015-08-26 G·德盖托; P·安德烈乌西
发明涉及用于从不受控释放条件下的下井输送和回收以提取烃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将离开井的烃流分离成重相(23a)和轻相(23b)的分离室(23),设有与分离室(23)连接用于把重相(23a)和轻相(23b)送往表面的构件(15、16、17、24、25、26),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烃流的定向体(18),其具有大致圆筒形形状,或者像两端开口的截顶抛物面体,其中第一端是离开井的烃流的入口,而相对于烃流(20)的入口位于远端的第二端与分离室(23)流体连通,第二端和分离室之间设有带孔球形罩(22)。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