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301 一种良好质雨水的低影响治理方法 CN201610225980.4 2016-04-13 CN105800810A 2016-07-27 李习洪; 马妮; 马佳
发明公开了一种良好质雨水的低影响治理方法,其针对地表径流为TSS<200mg/l的雨水,提供了一种根据雨水的地表径流中悬浮颗粒物大小从所述雨水水质处理方法及装置中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水质处理方法及装置对雨水进行水质处理;根据雨水的地表径流控制率从所述雨水水量控制方法中选择一种或者多种雨水水量控制方法;两者结合组成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本发明能够根据进水水质,有针对性的采取水质处理措施,同时水质处理流程中的各个工艺环节根据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颗粒大小设计,最后通过将处理后的雨水进有针对性的调蓄、下渗或会用,从而保证系统的长期运行效率,也可以减少系统的长期维护要求。
302 一种新型淋浴房 CN201610133936.0 2016-03-09 CN105781146A 2016-07-20 施金龙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淋浴房,包括第一固定玻璃、第二固定玻璃、第三固定玻璃、活动玻璃和淋浴房底座;第一固定玻璃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横梁;第二固定玻璃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横梁;第三固定玻璃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三横梁;活动玻璃门上端设有第四横梁;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通过横梁与连接柱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该淋浴房整体牢固性大大增加,同时,排装置通过缓冲管与地漏连接,进一步降低了进水口的堵塞,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303 一种密闭式固液分离型污提升器 CN201610270832.4 2016-04-27 CN105780917A 2016-07-20 马昆岩; 孟祥岩; 田恒洲; 周继勇; 邢志龙; 高升斌; 杨秀林; 沈泽强; 刘勇
发明一种密闭式固液分离型污提升器,适用于公用建筑及别墅、小型建筑等生活污水无法排出的场合,该装置可以稳定的提升和排出污水。属于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由进水口、固液分离器、三通止回、U型储渣管、液位控制系统、双耦合器、潜水泵、集水箱、排水口组成。集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固液分离器,固液分离器连接三通止回阀上端、三通止回阀下端连接U型储渣管一端,U型储渣管另一端连接出水口,三通止回阀侧端通过双泵耦合器与潜水泵连接,液位控制系统与潜水泵相连接,潜水泵与双泵耦合器相连接。本发明杜绝了污物进入集水箱内,有效保护了水泵的稳定运行,提高了污水提升器运行的可靠性,是一种新型密闭式固液分离型污水提升器。
304 一种利预埋管道的防堵装置 CN201610266160.X 2016-04-26 CN105780916A 2016-07-20 孟海; 李志锋; 脱建中
发明涉及一种利预埋管道的防堵装置,包括设置在水利预埋管道进水口外侧的沉淀过滤箱体、设置在水利预埋管道进水口的过滤网盖,所述防堵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利预埋管道两端的链条卷收机构以及穿过所述水利预埋管道与所述卷收机构相连的链条,所述链条上间隔设有至少两种规格的不锈球。本发明的防堵装置使用过程极为简单,仅需将不锈钢链条拉动,将沉淀在管壁的杂物松动清理干净,配合水流的冲刷即可将预埋管道疏通,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实现长管道、弯曲管道的清淤,不需要人进入管道内部,提高了清淤的效率以及清淤的安全性。
305 一种除异味可拆卸地漏 CN201610297372.4 2016-05-03 CN105780914A 2016-07-20 刘军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异味可拆卸地漏,包括地漏面板、地漏体、外芯和内芯,所述地漏体的底部为阶梯状结构,且地漏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外芯的上端设有与地漏体底部相配合的阶梯结构,且外芯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外芯从上至下穿过地漏体,且外芯通过上端的外螺纹与地漏体下端的内螺纹螺纹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操作方便,整体不仅非常容易拆卸,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封效果,整体各部件设计合理,更换方便,而且具有除味剂吸附的作用,同时亦可以采用香包设计,使得整体具有散香功能,从而使得水封上端的管道依然可以实现除臭,整体除异味效果更好。
306 一种城市路沿雨收集引导装置 CN201610281441.2 2016-04-29 CN105780913A 2016-07-20 谢刚
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路沿雨收集引导装置,包括垂直设置于路沿下方的入水口以及紧贴入水口设置于路面下的沉积腔,入水口通过引水管与过滤腔相连接,过滤腔顶部设置有活动盖板,过滤腔底部设置有排水管与后续处理装置相连接,过滤腔内设置有过滤部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地对路面雨水进行引导收集,并对雨水进行预处理,沉积效果好,过滤效率高,清理维护方便。
307 一种带平格栅拦截装置的截流井 CN201610242977.3 2016-04-19 CN105756180A 2016-07-13 李习洪; 姜景升
发明公开了带平格栅拦截装置的截流井,包括截流井体,所述截流井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截流井体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将截流井体分隔为截流区和溢流区,所述溢流堰的顶端设有与之平行的水平格栅,所述截流区的侧壁底部设有与之连通的污水管道。本发明的截流井通过在溢流堰设置水平格栅拦截,可以实现对漂浮物及悬浮物的拦截,从而防止漂浮物及悬浮物进入自然水体,减小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308 双密封防臭地漏 CN201610263294.6 2016-04-25 CN105756174A 2016-07-13 江中南
发明涉及一种双密封防臭地漏,包括返管及带有溢流孔道的溢流管构成的地漏芯,其特征是:所述返水管与溢流管之间设有浮式滑动密封套管,所述浮力式滑动密封套管包括滑动密封套环和浮力支撑套管,所述滑动密封套环与浮力支撑套管固接呈整体,所述滑动密封套环外壁与溢流管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浮力支撑套管圆周间隔设有若干条浮力空腔,所述浮力空腔之间对应溢流孔道位置留有流水通道。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广泛使用的返水溢流式地漏水密封结构基础上,加装浮力滑动套管密封装置构成双密封防臭地漏彻底改变了传统地漏在无水条件下丧失密封防臭功能的弊端。本发明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密封防臭状态,消除了人们往往难以察觉危害身体健康的漏洞。
309 一种家用节能地漏 CN201610241489.0 2016-04-19 CN105756173A 2016-07-13 丁浩然
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节能地漏,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地漏盖、过滤层、进口和出水口。所述地漏体顶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地漏盖通过卡槽和地漏体相连接;所述地漏体内部设置一层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下方设置有吸热管;且所述地漏体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节约资源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310 一种井及集 CN201610231095.7 2016-04-14 CN105735461A 2016-07-06 李建沪
发明公开一种井及集井,井包括底板、井室、井筒调节、井圈和井盖,底板、井室、井筒调节块、井圈和井盖自下而上依次连接,底板和井室的下部一体浇筑而成;井室侧壁上设有进水孔。集水井,包括沉沙井和取水井,沉沙井和取水井采用上述井,沉沙井和取水井之间连接有第一集水井室,沉沙井和第一集水井室通过上过水孔连通在一起,第一集水井室通过下过水孔和取水井的进水孔与取水井连通,沉沙井、取水井和第一集水井室的井室上部的侧壁上还设有通气孔。这种井和集水井与排水系统的排水管道相连接,雨水天气可收集雨水,避免城市内涝发生;土壤干旱时候,可将井中储存的雨水抽出对绿化带进行灌溉,缓解干旱,变废为宝,为城市节约水资源。
311 一种截渗排沟组件 CN201610248864.4 2016-04-20 CN105735460A 2016-07-06 李锋; 孔文艺
发明涉及城市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截渗排水沟组件。所述截渗排水沟组件包括截流缝盖板构件(1)和U型渗排水沟构件(2);所述截流缝盖板构件(1)安装在所述U型渗排水沟构件(2)的顶部,所述U型渗排水沟构件(2)的横向截面外形为矩形,其内部设为U型沟槽,且在沟槽的横向两侧壁分别开有若干个渗水孔(201)。通过设置在沟槽侧壁上的渗水孔可将雨水导入到处于路面下方的渗流系统中,从而可实现渗排功能的融合,利于蓄存雨水以及贯彻“海绵城市”的理念。同时,还可实现渗透设施与排水设施的互通,提高设施利用率,减少工程成本,利于实际推广和使用。
312 一种防止城市内涝的排系统 CN201610226449.9 2016-04-13 CN105735453A 2016-07-06 严登华; 王浩; 史婉丽; 刘佳; 李传哲; 葛怀凤; 翁白莎; 秦天玲; 杨志勇; 任洪玉; 邢子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城市内涝的排系统,包括透水路面,设置在透水路面下方的排水管道,设置在排水管道下方的混凝土板,以及与排水管道连通的管道检修井;透水路面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吸水层、稳定层和透水层;排水管道内设有抽水管和排水管道检测装置;抽水管通过排水井延伸出透水路面与河道或水库连通,抽水管上设有抽水;排水井内设有分别与排水管道检测装置和抽水泵连接的抽水泵控制装置和电源模;检修井的顶部设有安装台,检修井的顶部设有通过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台上的井盖;安装台上设有井盖监测装置。雨水可同时通过透水路面和管道检修井迅速渗入地下排水管道中,进一步排入河道中,提高了排水效率。
313 海绵城市单元系统 CN201610179631.3 2016-03-25 CN105735452A 2016-07-06 赵鹏军; 季燕铜; 于昭; 刁晶晶
发明涉及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利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单元系统,包括:四周围城市主干道和环形河道,四周围城市主干道围合成规划区域,规划区域内设有建筑区域;环形河道位于规划区域内,用于收集规划区域内的雨水。环形河道围合成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城市农业公园区域。城市农业公园区域内设有城市废弃物处理区域,规划区域内铺设有将建筑区域内的污水引入城市废弃物处理区域的污水管道。实现了把城市雨水留在城市,就地处理、循环利用、消化吸收城市污水和有机废弃物,城市农业公园区域可以绿化美化城市,为城市提供一部分农产品需求,实现生态城市,解决了城市带来的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
314 道疏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610230180.1 2016-04-14 CN105735437A 2016-07-06 修杰瑞
发明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下道疏通装置,它包括电机,电机设有开关,电机的前端与软轴相连,软轴靠近端部的前端位置设有螺旋推进器,电机前端与螺旋推进器之间的软轴外周设有中空的软管,螺旋推进器与软轴端部之间部分的软轴设有光滑套管。本发明还提供此装置的使用方法。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疏通下水道,不仅能顺利疏通,还能清洁管道内部,同时冲走污物,疏通效果好,操作方便,疏通以后还能延长下一次堵结的时间。
315 贮液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1480061546.6 2014-09-10 CN105723291A 2016-06-29 凯文·哈钦斯
各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用于控制贮液器的操作的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包括无线收发器,其与和贮液器相关联的控制器通信以允许管理系统通过通信网络与控制器通信。该管理系统还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确定特定地区的气象数据,其中贮液器与该地区相关联;至少基于气象数据确定操作指令;以及经由无线收发器将命令信号传输至控制器,其中该命令信号包括用于激活与贮液器相关联的流控制机构的操作指令。
316 拱形复合材料 CN201511029200.0 2015-12-31 CN105714925A 2016-06-29 李习洪; 马佳; 刘银; 马妮
发明提供了一种拱形复合材料,包括储水单元和卡接于其两端的端盖,储水单元为两端和底面开口的拱形结构,储水单元内部形成沿其轴向设置的储水通道;端盖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雨水管道的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和储水通道相连通。本发明有效解决方形塑料模块清理维护困难、空间利用率低、承载低等问题。
317 一种下道防溢排堵报警装置 CN201610214052.8 2016-04-07 CN105714920A 2016-06-29 石文浩
发明属于下道防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水道防溢排堵报警装置。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的下水管道装置存在的没有智能报警、不能及时发现管道堵塞、管道疏通不方便和没有应急排水系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水道防溢排堵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系统和管道疏通系统,其中:所述管道疏通系统包括三通变径连接管、三通管、第一蝶、第二蝶阀、喇叭管件和球阀,所述报警系统包括溢流筒、支撑座、浮球、浮球杆、套筒、溢水管、撞板、行程开关和远程报警器。本发明具有远程报警、应急排水和便捷管道疏通的优点。
318 结构板预埋件防臭积处理器及处理系统 CN201610066695.2 2016-01-30 CN105714917A 2016-06-29 高振江; 高占文
发明针对填层内排除积不方便,并且易从化粪池返臭气与有害气体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板预埋件防臭积水处理器及处理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结构板预埋件防臭积水处理器及处理系统,壳体为上端带有水封槽,下端带有承口的管状体,水封器设置在壳体的上端,水封器的上端设置有多个排除积水通孔,用于将积水引入壳体内,水封器的下端插入壳体的水封槽内,且水封器的下端位于壳体水封槽底侧的上方,壳体与水封器配合形成水封结构,大偏心件套装在水封器上端,小偏心件套装在大偏心件内,大偏心件和小偏心件配合使用,确保立管能顺利插入壳体内;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积水器领域。
319 智能防涝井盖 CN201610135806.0 2016-03-10 CN105714915A 2016-06-29 吴晓斌; 彭国宾
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防涝井盖,包括外盖、内盖、齿轮盘、驱动机构、传感器和控制盒,内盖的直径小于外盖的直径,内盖通过枢转机构连接在外盖的下表面,内盖上设有内排水孔,外盖上设有与内排水孔一一对应的外排水孔,外盖在远离内盖的边缘处设有两个条形检水孔,两个条形检水孔由横向槽连通,内盖的圆周面为齿轮面,齿轮盘设于内盖的侧面并与内盖啮合,驱动机构连接齿轮盘,水位传感器设于检水孔内,控制盒安装于内盖的下表面,控制盒与驱动机构以及水位传感器电连接,当水位传感器被水没过时,内盖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内盖在第二位置时,内排水孔和外排水孔相互对准。本发明能够阻挡垃圾杂物并且根据水量大小排水。
320 一种拼接式储池结构 CN201610040157.6 2016-01-21 CN105696698A 2016-06-22 李习洪; 马佳; 姜景升; 刘肯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拼接式储池结构,它包括中部为流通道的主构件、与主构件底部配合固定的下部构件,以及与主构件的前后两侧表面贴合固定,且底部与下部构件的前后两侧配合固定的端墙构件;主构件、下部构件和端墙构件围成一封闭的储池本体,下部构件的后端底部与集水坑座连通,集水泵坑座的入水口与主构件的水流通道连通,储池本体前后两侧的端墙构件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主构件的顶部设有检查井管。模化的设计及系列化的预制构件可满足不同容积储池的需求;拼装灵活,可根据地下环境拼装成不同的整体形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