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一种路面修复方法 CN201610158620.7 2014-05-26 CN105735151A 2016-07-06 陈国贤; 何伟兴; 吴国平
发明涉及一种路面修复方法,其步骤包括:利用探测雷达检测受损桥梁的搭板中脱空位置,在搭板表面标出注浆孔一的位置并钻孔,注浆孔一深达硬土层,注浆孔一以阵列方式布置,相邻注浆孔一的中心间距为10?20cm 并使脱空落入阵列范围内;各注浆孔二贯通该软土层并与注浆孔一相交,在各注浆孔二两端设有排气的单向;对注浆孔一进行注浆并利用三维探测雷达即时检测脱空及各注浆孔一、注浆孔二内部的浆料填充情况,当浆料充满该脱空及各注浆孔一、注浆孔二时停止注浆;注浆停止后再次利用探测雷达对填充部位检测复查,对未被浆料填充处重新进行钻孔、注浆;该方法解决了硬土层与软土层沉降速度差异的问题。
62 吹填土场地的临时施工路基电渗固化处理方法 CN201610070011.6 2016-02-02 CN105735075A 2016-07-06 谢新宇; 臧俊超; 郑凌逶; 李金柱; 王文军; 李卓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吹填土场地的临时施工路基电渗固化处理方法。在吹填淤泥土中逐层铺设土工格栅,限制土体的侧向变形,吹填到一定高度后采用电渗法对地基进行快速排固结。本发明通过采用土工格栅和注浆管合成技术,土工格栅中间隔水平布置注浆管,注浆管和土工格栅一体化制作,在注浆管上有开口方向向下的若干注浆孔间隔布置,固化剂经注浆管和注浆孔从表层向下渗透,可以使得固化剂作用充分发挥。同时固化剂与吹填土反应后还可提高土工格栅的承载能抗拉强度,进一步提高路基土的整体性承载力。电渗后期管和土体之间产生空隙后,黏土浆液注入注浆铁管并通过注浆孔进入电极和土体之间的空隙中,可以改善电渗效果。
63 一种钻孔注浆装置 CN201610003827.7 2016-01-04 CN105672319A 2016-06-15 刘柄言; 孔恒; 胡方海; 王文正; 王力全
发明提供了一种钻孔注浆装置,包括钻机;与所述钻机固定连接的注浆管;与所述注浆管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的注浆密封装置,所述注浆密封装置包括注浆口;与所述注浆管的第二端活动连接的小导管;用于活动连接所述注浆管和所述小导管的快换连接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钻孔注浆装置,将小导管设置为与钻孔注浆主体快换连接,实现了机械化钻进小导管和机械化注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64 混凝土基础防护方法和专用装置 CN201610155532.1 2016-03-18 CN105649115A 2016-06-08 李志宏; 王世家; 汪春凤; 杨晶; 金浩; 王泉; 雷清然; 鄂天龙; 张富平; 刘钊; 李伟; 王帆; 祖金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基础防护方法,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侧壁外土体中灌注聚乙烯防护层;以及该防护方法的专用装置。本发明在钢筋混凝土基础四周侧壁和周边的土体中灌注聚乙烯浆液,利用了聚乙烯材质具有防性、防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渗透性能;当浆液渗入钢筋混凝土基础侧、钢筋混凝土基础底的粗粒土会产生充填胶结效应,使其保护层强度显著提高,有效的起到腐蚀性溶液与基础防腐隔绝效果。
65 一种减小钻孔灌注桩负摩阻的装置及方法 CN201610054276.7 2016-01-27 CN105649075A 2016-06-08 章敏; 郭诚; 尚微; 周忠超; 冯国瑞; 丁敏; 程欣; 赵博
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钻孔灌注桩负摩阻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地基处理及桩基础施工领域。本发明将宽度等于钻孔周长的双层挂布敷设在基桩中性点至桩顶的筋笼外表面,双层挂布的底端通过预先固定在钢筋笼中性点处的注浆布袋相连,并随钢筋笼一同沉入钻孔;所述的注浆布袋通过空心钢管与地面上的注浆筒相连,通过向布袋内注浆,径向推挤双层挂布底部与孔壁贴合,通过后续混凝土灌注时的侧压力挤压双层挂布,使其由下而上逐渐密贴于孔壁,待成桩完成时便在中性点以上形成了一层低摩擦系数的滑动套筒,从而达到减小桩侧负摩阻力的目的。该方法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能消除灌注桩负摩阻力所带来的危害,提高桩基竖向承载力。
66 一种覆盖式分段加固填土及软土地层装置及方法 CN201510953860.1 2015-12-17 CN105544547A 2016-05-04 黎明中; 任若微
发明公开了一种覆盖式分段加固填土及软土地层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用于覆盖式分段注浆管,包括与可调压注浆机相连的输浆管,输浆管经接头连接的注浆芯管,注浆芯管底端封闭、顶端与输浆管相连接,所述注浆芯管外部套装有分段式注浆管,注浆芯管的底部区域均匀布置多个内部注浆孔,分段式注浆管内根据土层的分层厚度,相应设置多个止浆环,顶部设置橡胶止浆塞和螺帽,所述外部注浆管的管体表面上间隔均匀布置有注浆梅花孔。本发明采取先将表层的土层进行加固及封闭注浆管与孔壁的间隙,以达到解决下端深厚软土加固过程中浆液不从孔口段泄出而造成的深度加固不佳的问题,且覆盖土加固与深部加固是用同一个装置一次性完成。
67 淤泥环境下锚杆工作状态及周围土体变形状况的监测方法 CN201510929364.2 2015-12-15 CN105421501A 2016-03-23 李新革; 何红国; 黄菊华; 郑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淤泥环境下锚杆工作状态及周围土体变形状况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自进式锚索:该锚索包括钻具、多根线束和光纤,多根钢绞线束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钻具的承压板上,所述承压板上固定安装有U型管,所述光纤穿过U型管设置,所述光纤与钢绞线束之间通过扎带绑扎固定;S2、钻锚杆孔;S3、将钻杆有高压喷头的一端安装在钻具管体内,然后向锚杆孔内钻进钻杆,再将钻杆与钻具管体分离,退出钻杆,同时向钻杆的注浆管内注浆,浆液从高压喷头向外喷射进锚杆孔内,形成锚杆;S4、将光纤接通至计算机,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定期采集应变测量数据。本发明可以及时准确监测锚杆工作状态及周围土体变形状况。
68 新型钻孔压浆扩底预制复合桩成桩方法 CN201510777407.X 2015-11-13 CN105401573A 2016-03-16 崔海波; 罗文辉; 何大禹
新型钻孔压浆扩底预制复合桩成桩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成桩方法,属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基础桩施工技术领域,为解决适合多种复杂的施工条件、施工进度缓慢、堵塞形成断桩、桩偏移及质量不可控的问题而设计一种成桩方法,本发明可完成钻孔浇注成桩,具有桩身承载高、桩身混凝土强度好、质量可靠的优点,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
69 地层加固PSC施工方法 CN201510132913.3 2015-03-25 CN104775412A 2015-07-15 刘建; 郑杨锐; 刘军; 谢远云; 梁远波; 魏建滨
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层加固PSC施工方法,该地层加固PSC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孔位放样;第一孔施工;确定浆料配比;地层排施工;地层加固注浆;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整个地层加固PSC施工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地层加固方法使用设备尺寸较小,设备移动孔位灵活;浆液固结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浆液渗透性良好;浆液可在流动水的情况下固结,浆液不易溶解,止水效果好;加固方法适用于各类地层,适用范围广;环保功能效果好,环境污染小;安全作业功能;施工速度快:采用该技术施工,施工工艺分前进式和后退式施工,无需另外引孔,节省另外引孔时间,避免发生塌孔;施工准备简单,可进行24小时作业;工程成本低。
70 软弱路基注浆处理施工方法 CN201510167417.1 2015-04-10 CN104727206A 2015-06-24 成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弱路基注浆处理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放样、钻机就位、开启高压钻进、制备水泥浆液、提升钻杆、旋转喷浆、清洗、移位、泥浆处理、技术参数的确定、施工异常处理等步骤。本发明通过局部改进原有高压喷射注浆法喷射流的参数和喷嘴,施工工期缩短,软土路基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明显提高,满足了施工质量的要求,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1 一种高效的挡土墙施工装置 CN201410823308.6 2014-12-25 CN104652471A 2015-05-27 李少娜; 张弢; 刘宏立; 刘品; 唐军; 赵振宇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挡土墙施工装置,包括支挡模板、注浆管、石料和混凝土浆,比人工堆砌挡土墙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的优点,比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具有节省混凝土量的优点;通过将支挡模板分成上下两层侧板,并分阶段施工,降低制作支挡模板的难度和施工难度,同时增加施工安全性。
72 后置杆体式锚固施工方法及后置杆体式锚固结构 CN201410832231.9 2014-12-29 CN104563105A 2015-04-29 赵津梁; 王洪伟; 顾鹤伍
发明涉及后置杆体式锚固施工方法及后置杆体式锚固结构,后置杆体式锚固结构包括钻孔,钻孔中注有结合体浆料,后置杆体式锚固结构还包括后置式锚杆,后置式锚杆包括用于在使用时由外至内插入所述结合体浆料中的后置式锚杆杆体,所述后置式锚杆杆体通过结合体浆料与所述钻孔孔壁固结成一体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先放锚杆而导致锚杆占据钻孔空间的问题。
73 预制混凝土支护锚索桩 CN201410821906.X 2014-12-25 CN104499478A 2015-04-08 陈松; 杨向学
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支护锚索桩,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所述锚索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设置为柱形混凝土桩;所述桩体预埋有沿所述桩体的轴向延伸的多条主筋,所述桩体内还预埋有沿所述桩体轴向延伸且呈螺旋状的加强筋;所述桩体的首端和尾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制端头板。本申请的预制混凝土支护锚索桩,解决了传统技术锚索支护成桩质量差、桩体强度低,施工周期长等技术问题。
74 钻孔桩二次灌注成桩装置及其成桩方法 CN201410761062.4 2014-12-12 CN104452751A 2015-03-25 屈振学; 丁永铭; 杨景平; 郑杨
发明涉及钻孔桩灌注成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钻孔桩二次灌注成桩装置及其成桩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二次灌注导管、连接在所述二次灌注导管底端口的导管中空锥形堵头以及连接在所述二次灌注导管顶端口的下料漏斗,所述导管中空锥形堵头为中空的锥形结构,所述二次灌注导管的底端能够通过所述导管中空锥形堵头穿过钻孔灌注桩成孔内的泥浆并插入在首次灌注混凝土中。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钻孔桩二次灌注容易出现接桩失败的技术问题。
75 一种软土搅拌破碎固化制备改良土设备 CN201410664499.6 2014-11-17 CN104452739A 2015-03-25 高世虎; 陈永辉; 王颖; 程潇; 李秉宜
一种软土搅拌破碎固化制备改良土设备,包括搅料装置,对所述搅料装置送料的输料流线和对搅料装置进行运料的出料流水线,所述搅料装置包括桶身,电机连接轴从外部穿入桶身内部,电机连接轴下部顺次安装有三个夹板;所述夹板之间留有间隙,其边通过固件连接有多个连片;支柱安装在桶身底部,桶身底部还设有出料口。本发明具有生产处理速度快和造价低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76 一种扩底桩的施工方法 CN201410669835.6 2014-11-20 CN104404956A 2015-03-11 张红; 张鼎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底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在预定桩位上,利用钻机钻孔至设定深度并向钻孔中压灌填充体;将护筒插入上述钻孔中;从钢护筒顶部开口投入填充料与干硬性混凝土,反复夯实后形成扩大头并收锤;将预制管桩由钢护筒顶部开口放入;注浆操作完成后向上振拔出钢护筒,即完成了扩底桩的施工;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扩底桩的施工方法,工期短,效率高,且制作出的桩基质量好、造价低、承载高。
77 复式挤扩桩成桩工法及复式挤扩成桩设备 CN201310515642.0 2013-10-27 CN103556625A 2014-02-05 彭桂皎; 王新华; 彭樱; 谭燕姬; 龙鹏飞
发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复式挤扩桩成桩工法及复式挤扩成桩设备,所述成桩工法包括利用复式挤扩成桩设备的复式挤扩钻具钻进挤扩成孔,在上旋提升时复式挤扩钻具的扩大体张开挤扩,同时启动混凝土向桩孔内压灌桩材至桩顶标高为止,得到复式挤扩桩;所述复式挤扩成桩设备包括复式挤扩钻具及其控制系统,所述复式挤扩钻具包括钻杆,在钻杆的钻头螺纹段设置多个扩大体。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式挤扩桩成桩工法具有承载高、沉降量小、质量好、成本低、能耗少、工效高、更加环保等特点,复式挤扩成桩设备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作业的。
78 一种回填土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710622287.5 2017-07-27 CN107524155A 2017-12-29 朱术文; 杨超; 王金华; 刘医科; 谢长兵
发明涉及一种回填土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边坡设置成阶层结构,各阶层坡顶设置微型桩,微型桩通过连梁连接,各阶层坡面上钻入用于注入泥浆的花管,花管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各阶层坡面覆盖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方法为:对场地进行回填、压实和平整;确定放坡阶数和各阶支护的坡度、加固结构及花管注浆的参数;在一阶坡顶设置微型桩并用连梁连接;对第一阶边坡进行开挖修整;在一阶坡面钻入花管并注入水泥浆,水泥浆与土体融合;在一阶坡面上安装筋网且喷射混凝土形成保护层;依次对剩余阶层的支护进行施工。本发明能够解决由于回填土场地边坡支护土钉成孔难、受性能差的问题,增加边坡支护结构稳定性,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成本。
79 超高承载大直径管桩及快速沉桩二次注浆方法 CN201710619385.3 2017-07-26 CN107460869A 2017-12-12 徐高; 狄圣杰; 于克萌; 胡寿超; 刘强; 蔡正林; 王旭丰; 朱洲; 徐维玉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承载大直径管桩及快速沉桩二次注浆方法,管桩具有一对竖直方向的对称孔道,管桩桩端固定有注浆装置,其包括:上端板,具有竖直贯通的一对圆通孔,圆通孔与孔道一一对应;中端板,其外侧与上端板外侧无缝固定连接形成中空腔体,中端板内具有管道,管道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圆通孔无缝连接,另一端位于下端板的正上方;下端板,其与中端板之间无缝设置有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包括无缝贴合的多密封垫;其中,下端板外边缘与中端板外边缘之间的敞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对称分布的孔洞;连接管道的孔道用于沉桩的二次注浆孔,另一个孔道用于冲孔和一次注浆孔。本发明可实现大直径管桩的水冲、注浆一体化,且注浆后管桩具有超高承载力。
80 一种有效缓解桥头搭板沉降跳车的施工方法 CN201710532496.0 2017-07-03 CN107354937A 2017-11-17 李金强; 陈玮; 李小利; 王强伟; 郭恒; 徐曼; 李锁辉
发明属于一种有效缓解桥头搭板沉降跳车的施工方法,在与桥面接触的陆岸基础的端面按照间距45~60cm依梅花形预先埋置数个第一、第二注浆管。各第一、第二注浆管的一端与桥面板接触的陆岸基础的各端面齐平,各第一注浆管的另一端与贯通总管相通。贯通总管通过导管和加压浆与浆料斗相通。与陆岸基础各端面齐平的各第二注浆管的头端设单向,各第二注浆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管和加压浆泵与浆料斗相通。通过二次注浆过程能消除因桥梁与路基沉降量差异产生的间隙,能长期、有效地杜绝“桥头跳车”现像的发生。本发明简便实用,施工成本低,经济适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