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固定结构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 基础;挖方;填方 / 水利工程或基础的建筑或类似材料的处置 / .专用于基础{或水利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的处置{(水道的衬砌入E02B 5/02;水体的砌岸入 E02B 3/121)}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双动车载式湿喷机 CN201610103572.1 2016-02-25 CN105484772A 2016-04-13 董恰; 王伟; 朱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动车载式湿喷机,包括有动力系统的汽车底盘,设置在动力系统的汽车底盘上的副车架,在副车架上布置有液压支腿、臂架系统、电控系统、外加剂系统、双动力喷射系统、空压机、液压油箱、电缆卷筒以及送系统;所述的泵送系统连接双动力喷射系统,双动力喷射系统连接空压机和臂架系统。本发明双动力车载式湿喷机能轻易实现多方位的控制,消除工作死有效减少混凝土的回弹和塌落,提高施工质量;湿喷机双动力喷射系统可以由发动机和双出轴电动机分别提供动力,进行混凝土喷射作业,使得湿喷机摆脱了对电的依赖性,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122 碾压混凝土精细搅拌加浆设备及方法 CN201510747375.9 2015-11-05 CN105442608A 2016-03-30 田正宏; 蔡博文; 刘剑波; 边策
发明公开了一种碾压混凝土精细搅拌加浆设备及方法,该设备由车身行走机构、液压动系统、浆液自动控制供给系统、变幅分档搅拌轴系统、浆液流量控制系统、卫星精确定位系统、远端信息化监控平台组成。此方法依托研制混凝土搅拌加浆系统,利用旋转搅拌方式保证变态混凝土浆液渗透均匀,同时依靠定位与计量信息通讯反馈系统实现仓面加浆质量可视化。本发明可以清楚反映加浆部位与加浆量是否满足要求,方便现场加浆管理。
123 一种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的坝心墙 CN201510695742.5 2015-10-24 CN105401557A 2016-03-16 梁龙群; 赵方兴; 刘跃龙; 李小联; 唐培武; 曾国强; 李建国; 刘琪; 贾意; 段元辉
一种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的坝心墙涉及一种混凝土的补强方法,特别涉及电站泄洪洞内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的坝心墙。其施工步骤为:(1)在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前,对坝心墙混凝土基面进行预处理,检查混凝土结构,对需要加强的部位进行记号标注;(2)对标注部位进行清理;(3)除去混凝土表面附着的污渍、尘土、脱模剂、松浮物及其他附着物质;(4)用高一个标号的混凝土将已经处理完的需要加强的记号标部位补平,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牢固或用补强材料进行补强;(5)清洗基面,用水反复淋湿基面;(6)涂刷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坝心墙混凝土表面进行喷洒洁净清水,养护24小时。本发明施工简单、操作方便。
124 预防沉井二次下沉的注浆工艺 CN201510672296.6 2015-10-16 CN105386453A 2016-03-09 李耀良; 袁芬; 王理想; 郑亮亮; 卢秀丽
发明涉及一种预防沉井二次下沉的注浆工艺,具体步骤为:①在沉井井壁制作时,沉井井壁内预留制注浆管,钢制注浆管应自上而下伸至刃脚处;②沉井按正常施工工艺下沉至设计标高,进行支模浇筑底板混凝土;③等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通过预留在井壁中的钢制注浆管进行第一次注浆;注浆应均匀对称加入,以免沉井发生倾斜;④第一次注浆之后,在泥浆初凝之前进行第二次注浆;⑤刃脚和周围土体通过砂浆紧密连接,用于减少沉井在上部建构或建筑物作用下的二次下沉。本发明通过采用预防沉井二次下沉的注浆工艺,有助于减少沉井的二次下沉,减少上部建(构)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险。
125 多用途组合浇筑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201510882033.8 2015-12-03 CN105350780A 2016-02-24 彭冈; 王毅华; 王毅; 高鹏; 谭志国; 何小鹏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组合浇筑设备及其浇筑方法,它主要由依次设置的固定塔式布料机、中转供料线和移动式布料机组成,同时包括由中央控制系统及第一子控制系统、第二子控制系统、第三子控制系统等组成的控制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固定塔式布料机、中转供料线和移动式布料机等设备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并将设备间的数据、通讯系统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取长补短,满足了原设备无法达到或需增加大量投资才能达到的高部位、覆盖范围外混凝土浇筑或物料输送的目的,且同时实现了一机多用的目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26 一种带链条防断保护装置的推链式混凝土喷射机 CN201510472989.0 2015-08-05 CN105065599A 2015-11-18 李德安; 王德玲; 李铭; 李青; 李艮; 王子木; 李宗远
发明提供一种带链条防断保护装置的推链式混凝土喷射机,其结构是由包括:减速机动输出轴花键套、花键套紧机构、主动链轮和双向防过载机构总成组成,其中,主动链轮和双向防过载机构总成通过花键设置在花键套的外圆上,花键套内圆通过轴键固定在减速机动力输出轴的端部,花键套锁紧机构设置在减速机动力输出轴于花键套之间。通过防止过载、防止误操作反转、维修时强制反转功能的保护下,有效保证设备安全,减少故障,便于设备调试安装,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127 一种基板底层混凝土浇筑方法 CN201510177271.9 2015-04-15 CN104831731A 2015-08-12 黄健; 麦国文; 冯亦文; 吴勇; 蓝志强; 梁文雄; 单国威; 钟生; 刘炳扬; 彭永秋
发明属于建筑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板底层混凝土浇筑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在基板(1)上开孔;b.浇筑底层混凝土(2);c.在底层混凝土(2)上设置交叉分隔条(4);d.安装基板(1);e.清理;f.二次灌浆;g.养护;h.铆塞焊;i.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使混凝土浇筑更加便捷、均匀并避免气泡的产生,保证浇筑质量
128 基于UEA微膨胀剂的内衬混凝土浇注逆作方法 CN201510141541.0 2013-11-26 CN104790381A 2015-07-22 张鹏飞; 张生雨; 李平旺; 张树根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UEA微膨胀剂的内衬混凝土浇注逆作方法,其该浇注逆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⑴、将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毕;⑵、基础楼板施工完毕;⑶、上层楼板施工完毕;⑷、支设模架,浇注上层内衬墙混凝土,并在该上层内衬墙混凝土中每间隔2-3米预埋一根管,每根预埋钢管的下端设置于已浇上层内衬墙下部的倒置凹槽顶部;⑸、支设下层内衬墙模架,该模架从基础楼板底面直接与上层内衬墙相接,采用封闭式安装,浇注下层内衬墙混凝土的车混凝土输送管从预埋钢管中插入,连续进行浇注,将混凝土振实,添加微膨胀剂,内衬墙混凝土浇注完毕。本发明方法操作工艺简单,可充分保证内衬墙后浇混凝土的密实,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129 吸浆装置、灌注桩系统及吸浆工艺 CN201510210511.0 2015-04-27 CN104775436A 2015-07-15 李庭辉
发明涉及建设工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灌注桩工程施工工艺中的吸浆装置、灌注桩系统及吸浆工艺。本发明的吸浆装置,包括壳体、碾切泥装置、吸浆管和泥浆,所述碾切泥块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吸浆管的上端与所述泥浆泵连接,下端与所述碾切泥块装置连接,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泥浆入口,所述泥浆入口位于所述碾切泥块装置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吸浆装置可将泥浆中体积较大的泥块碾切成体积较小的泥块,使得吸浆更顺畅,以使得泥浆的循环更有效,从而提高了灌注桩施工的连续性。
130 临时型格构柱灌芯装置及其方法 CN201510018725.8 2015-01-14 CN104652446A 2015-05-27 熊竺; 陈雨蒙
发明提供了一种临时型格构柱灌芯装置,包括钢件、圆钢件、锚筋件以及钢板件,其中等长的4角钢件藉由等长的4圆钢件垂直焊接成截面正方形;相同的4锚筋件均包括主体部及其主体部两端设有的连接部,两端连接部垂直于主体部并朝同一方向延伸出端部,端部以主体部与圆钢件处于平行且与角钢件外侧面处于垂直的形式焊接于外侧面,藉此使得主体部所形成的凸出外围大于外侧面或圆钢件所形成的外围;钢板件以包裹主体部外围形式焊接在主体部上并包括斗口部,斗口部的上方与钢板件焊接,其相对的下方以收缩形式焊接于外侧面或圆钢件,藉由前述构造结合,解决了易于制成、方便施工及利用短钢筋代替钢格构柱缀板的技术问题,达成了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良好效果。
131 沥青混凝土面板喷淋冷却系统 CN201310594611.9 2013-11-21 CN104652438A 2015-05-27 阳春树; 李仕宏; 任海红; 李振中; 赵轶; 郑冬飞; 郭耀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面板喷淋冷却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电动、喷淋加压、喷淋水池、滤水器、喷淋环管和喷灌喷头;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沥青混凝土面板处,用于采集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的温度;所述喷淋水池、所述喷淋加压泵、所述电动阀、所述滤水器和所述喷淋环管依次连接;若干个所述喷灌喷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喷淋环管上。解决了水库沥青混凝土面板夏季高温斜坡流淌的问题,提高沥青混凝土面板的热稳定性,保障了面板安全。采用喷灌喷头(间断喷水)克服了喷淋环管近端水压大而远端水压不足导致的喷淋效果不佳问题。
132 预防拱坝接缝灌浆时下层灌区增开的方法 CN201510020258.2 2015-01-15 CN104652363A 2015-05-27 赵普瑶; 林丹; 卞小草; 吕鹏飞; 于真真; 李方平; 刘盟盟; 卢军; 査麟; 汤国庆; 帅小根; 华正阳; 严君汉
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拱坝接缝灌浆时下层灌区增开的方法,步骤如下:一、对灌区、邻缝和下层灌区进行增开度监测;二、若下层灌区开始增开,预先对灌区两侧邻缝进行灌浆,再进行灌区的灌浆作业,两条邻缝的灌浆顺序以开度小者优先;三、灌浆作业中当灌区增开度达到一定,减小进浆压;当下层灌区无增开时,逐步提高灌浆压力,同时关注灌区增开度:若灌浆压力升至设计值过程中,灌区增开度未超过预警值,则当进浆量小于预设值后屏浆,即可结束灌浆;当下层灌区出现增开时,立即换从排气管进浆,缓慢提高灌浆压力,在灌区增开度限值内按要求结束灌浆。本发明具有接缝灌浆质量高、工期短和费用低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泥灌浆施工领域。
133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CN201510071377.0 2015-02-11 CN104563122A 2015-04-29 席浩; 梁国辉; 张卫军; 蔡生臣; 齐雄; 吴江涛; 郑茂盛; 李贤锋; 刘勇; 张乐乐
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本发明提出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1)对承台基础范围进行全面清理,对冷却管、测温元件、报警设备等进行认真检查,确保位置准确;2)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每层浇筑完毕后需要进行振捣操作,然后在前层已浇筑的所述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所述混凝土浇筑完毕,以此类推;3)在最顶层所述混凝土初凝之前对其表面进行抹压收汗;4)对所述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可有效地对混凝土温度进行监控,具有工艺过程简单、施工方便、施工质量有保障等特点,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134 涡流型砂浆混合装置 CN201410584824.8 2014-10-27 CN104552599A 2015-04-29 金载禹
发明涉及一种涡流型砂浆混合装置。本发明砂浆混合装置用来在地面钻孔后为了进行注浆(Grouting)而混合药液与泥饱和溶液,其特征在于,上述砂浆混合装置包括:双重管形状的砂浆投入部,在圆筒形药液供应部内部插入小型圆筒形水泥饱和溶液供应部;砂浆混合部,连接到上述砂浆投入部的下部并且把药液与水泥饱和溶液加以混合;上述砂浆混合部包括:圆筒部,组装在上述砂浆投入部内部的水泥饱和溶液供应部的下部;涡流生成构件,配备在上述圆筒部的下端部,将所投入的水泥饱和溶液的流动加以反射以形成涡流;棒状多个混合配管垂直支撑件,把上述圆筒部与涡流生成构件之间加以连接。
135 一种基础后灌浆补强防系统 CN201410722397.5 2014-12-02 CN104499500A 2015-04-08 张艳江
发明涉及一种基础后灌浆补强防系统,它包括灌浆盒、连接管、注浆管、基础环和底法兰,基础环的底部设置在地面以下,底法兰设置在基础环底部,注浆管预埋多圈在底法兰上,注浆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接管的一端,两个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灌浆盒,灌浆盒设置在基础环地面以上的部分上。注浆管的管体上设有孔道,孔道在受到混凝土时为闭合状态且能保持管内清洁不被混凝土污染,当管内注浆压力大于管外压力时,孔道可打开向外注浆。本发明具有安装方便、便于维修且安全系数高的特点。
136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方法 CN201410813111.4 2014-12-24 CN104499498A 2015-04-08 张伟钊; 张尚华; 赵东成; 王旭明; 李盼义; 张逴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包括设置缓冲隔离层为在基础筏板下用中粗砂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设置缓冲隔离层;配筋的方法为根据基础筏板的不同厚度,配备不同直径不同间距的温度构造筋;基础本体浇筑采用分分层的方式、二次振捣的方法浇筑基础本体;设置后浇带时设置的各个后浇带的间距为30米~35米,后浇带宽为0.8米~1.1米,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浇筑后浇带的时间为20天~29天,后浇带与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的接口方式为平口直接;后浇带浇筑采用二次投料法以及二次振捣法浇筑后浇带。本发明适于对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时采用,可以预防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裂纹的产生。
137 一种自搅拌的湿式混凝土喷射机 CN201410632321.3 2014-11-11 CN104453945A 2015-03-25 李运忠; 陆伦; 龚卫东; 杨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搅拌的湿式混凝土喷射机,包括安装在行走车架I(1)上的转子式喷射机(2),还包括安装在与行走车架I相连的另一个行走车架II(6)上的泥浆搅拌机(7),水泥浆输送(8)安装在水泥浆搅拌机下端的行走车架II上;水泥浆输送管(10)一端连接水泥浆输送泵的出料口,另一端连接混合器的分管;喷砂管(11)一端连接在转子式喷射机下端的出料口,另一端连接混合器的另一分管;混合器的主管与混凝土喷射管(3)相连。本发明喷射距离长,喷料回弹损失小,同时粉尘污染少,适用于各种场合。
138 一种采用滑车进行边坡喷射施工的方法及滑车 CN201410715568.1 2014-11-30 CN104452765A 2015-03-25 周明涛; 许文年; 胡旭东; 胡欢; 马丹丹; 张守德
一种采用滑车进行边坡喷射施工的方法及滑车,施工时,人员位于滑车内腔处于平状态的端面,不承载输料管自重与压缩气体冲击,仅需电动控制滑车在坡面移动,同时手握喷枪末端轻松完成边坡喷射施工,施工人员安全性、舒适性及施工效率大大提高。滑车由长方体构架、前后轮、喷枪体系构成。长方体构架底端后侧两端设有后轮,前侧正中间设有前轮螺旋套筒伸缩杆、前轮和调节手柄。长方体构架前侧上端为喷枪体系,其由支撑滑杆、支撑滑杆套筒、喷枪支撑杆、喷枪旋转控制圆球、喷枪滑动套筒和喷枪组成。支撑滑杆套筒可沿支撑滑杆左右自由滑动,喷枪可在喷枪滑动套筒内前后自由滑动,喷枪旋转控制圆球带动喷枪多方位大度可大范围自由旋转。
139 溢流面砼采用轨道埋入式拉模施工方法 CN201410619536.1 2014-11-07 CN104452763A 2015-03-25 刘红岩; 杨高林; 苏金亮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电工程建设领域中的溢流面砼采用轨道埋入式拉模施工方法,包括:(1)、配制两套拉模行走装置;(2)、轨道架设:根据工程要求,将轨道上表面控制在砼结构线以下至少5 cm,在轨道下表面与溢流面面层筋网焊接固定轨道;(3)、安装拉模行走装置及拉模;(5)、拉模行走:采用卷扬机或手拉葫芦或液压装置,通过牵引拉模行走装置前板带动拉模体移动;(6)、抹面收光。本发明架设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外观更漂亮,施工效率高,本发明不仅适用于溢流面施工,也可用于其它砼底板施工。
140 一种大底座塔设备基础二次灌浆的条状灌浆方法 CN201310426888.0 2013-09-18 CN104452762A 2015-03-25 陈小东; 郭魁祥
一种大底座塔设备基础二次灌浆的条状灌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预制灌浆助推器,b设置浇筑砼长条体槽,c放置灌浆助推器,d拌制C20细石砼灌浆料和用灌浆助推器灌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