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41 用于制造提花链的方法以及提花链整经 CN200910258362.X 2009-12-14 CN102031613B 2013-01-02 M·富尔
发明涉及用于制造提花链的方法以及提花链整经机,其中借助于导纱器(15)将纱线(11)放在输送面(5)上并且产生纱线覆盖层(17),其中所述输送面(5)布置在整经滚筒(2)的圆周上并且能够轴向平行于整经滚筒(2)进行运动,其中所述导纱器(15)和输送面(5)在放下纱线的过程中相对于彼此运动。人们想制造具有高质量的提花链。为此规定,在至少一个输送面(5)上检测所述纱线覆盖层(17)的至少一个参数并且依赖于所检测的参数控制所述导纱器(15)与输送面(5)之间的相对运动。
242 试样整经机和运行试样整经机的方法 CN200910150486.6 2009-06-25 CN101858002B 2012-01-11 R·科恩; M·富尔
发明涉及试样整经机和运行试样整经机的方法。试样整经机(1)具有整经滚筒(2),在所述整经滚筒的外围上布置有多个可平行于整经滚筒(2)的轴线进行运动的传送面(8、9),还具有在整经滚筒(2)的第一端面上的导纱装置(17),所述导纱装置有至少一个导纱器(18),以及具有驱动装置,使用该驱动装置可在导纱器(18)和整经滚筒(2)之间沿周向产生相对运动。目的是达到高生产率。为此规定,在整经滚筒(2)的第二端面上布置具有至少一个导纱器(20)的第二导纱装置(19)。
243 提花链整经机和用于提花链整经机的旋转筒子架 CN200810183710.7 2008-12-11 CN101671898B 2011-10-05 M·富尔
发明提花链整经机和用于提花链整经机的旋转筒子架。提花链整经机(1)具有一个整经滚筒(2),至少一个导纱器(3),所述导纱器可围绕整经滚筒(2)的圆周运动,和一个具有多个筒子位置(7-10)的旋转筒子架(5),所述旋转筒子架与导纱器(3)一起旋转。由此希望通过这种提花链整经机实现高的生产率。为此规定,在至少一个筒子位置(7-10)上布置两个筒子(12,13)。,其中卷绕在一个筒子(13)上的纱线(15)的一个始端(14)与卷绕在另一个筒子(12)上的纱线(17)的一个末端(16)相连接。
244 提花链整经机、旋转条筒架和筒子架 CN200910001396.0 2009-01-12 CN101671899B 2011-07-06 M·富尔
发明涉及提花链整经机、旋转条筒架和筒子架。该提花链整经机具有整经机大滚筒、至少一个能够围绕着所述整经机大滚筒的圆周运动的导纱器和支承着至少一个筒子(12)的能够与所述导纱器共同旋转的旋转条筒架。在此想说明一种具有高生产率的提花链整经机。为此规定,将所述筒子(12)安装在能够松开地固定在所述旋转条筒架中的筒子架(18)上。
245 整经装置 CN200810161972.3 2008-10-06 CN101649518B 2011-06-08 M·富尔
发明涉及一种整经装置(1),其包括一个纱圈架、一个可旋转地驱动纱圈架的旋转驱动装置(8)、一个纱圈架支撑装置(11)以及一个纱片导引装置(5,6),该纱片导引装置能够沿着纱圈架移动。人们希望利用这种整经装置能够在生产经纱时达到短的生产时间。为此进行如下设计:纱圈架被设计成经轴(2),该经轴可拆卸地与旋转驱动装置(8)和支撑装置(11)连接且具有至少一个经轴盘(24)。
246 提花链整经机和用于生产提花链的方法 CN200710008364.4 2007-01-29 CN101195942B 2011-05-18 M·富尔
发明涉及一种提花链整经机,它具有一个整经滚筒(1)、多个导纱器(14)和一个筒子架(7),其中在所述整经滚筒(1)的圆周上布置了多个可沿着该整经滚筒(1)的轴向方向移动的输送表面(2),所述导纱器(14)布置在一个导纱器支架(15)上,所述导纱器(14)将纱线(21)从所述筒子架(7)中抽出,其中所述整经滚筒(1)和导纱器(14)可沿着圆周方向彼此相对移动。人们想要以很小的附加费用用不同的纱带制造提花链,这种提花链具有良好的均匀性。为此使所述整经滚筒(1)和导纱器支架(15)可以沿着轴向方向相对移动。
247 提花链整经机和用于产生提花链的方法 CN200910225862.3 2009-11-30 CN101994188A 2011-03-30 M·富尔; R·科恩; J·霍姆; A·特施-萨斯伦金; A·鲍曼
发明涉及提花链整经机和用于产生提花链的方法,提花链整经机(1)具有整经滚筒(2),在其圆周上设置多个输送面(9),它们可以平行于整经滚筒(2)的轴线运动,还具有导纱装置,它具有至少一个导纱器,它可以在整经滚筒(2)端面前面的轴向位置与整经滚筒(2)端面后面的位置之间偏移,还具有辅助输送装置(13),它可以平行于整经滚筒(2)轴线穿过端面运动。想实现高生产率。为此规定,所述导纱装置不可以相对于整经滚筒(2)的轴线旋转,该整经滚筒(2)具有在旋转方向(8)上起作用的整经驱动装置(7)并且所述辅助输送装置(13)具有同时起到整经驱动装置(7)作用的旋转驱动装置(19,21)。
248 提花链整经机的旋转筒子架,提花链整经机和测量筒管直径的方法 CN200910225860.4 2009-11-30 CN101994187A 2011-03-30 M·富尔
发明涉及一种提花链整经机(1)的旋转筒子架,该整经机具有一个围绕旋转轴线可旋转设置的托架(9,10),在这托架上布置了多个筒管支座(11),其中设有传感器装置(18),用它可以求出布置在筒管支座(11)里的筒管(12,13)的装料程度。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型式的旋转筒子架的提花链整经机和一种求取装料程度的方法。为了提高求取装料程度时的精度,传感器装置(18)至少具有一个传感器(19),它可以平行于旋转轴线运动。
249 试样整经机和运行试样整经机的方法 CN200910150486.6 2009-06-25 CN101858002A 2010-10-13 R·科恩; M·富尔
发明涉及试样整经机和运行试样整经机的方法。试样整经机(1)具有整经滚筒(2),在所述整经滚筒的外围上布置有多个可平行于整经滚筒(2)的轴线进行运动的传送面(8、9),还具有在整经滚筒(2)的第一端面上的导纱装置(17),所述导纱装置有至少一个导纱器(18),以及具有驱动装置,使用该驱动装置可在导纱器(18)和整经滚筒(2)之间沿周向产生相对运动。目的是达到高生产率。为此规定,在整经滚筒(2)的第二端面上布置具有至少一个导纱器(20)的第二导纱装置(19)。
250 将由纱线组成的条带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卷绕体上的方法和装置 CN200580040110.X 2005-11-21 CN101065524B 2010-08-18 R·斯托琛恩格
在将由许多平行纱线(18)组成的条带(17)卷绕到旋转的整经滚筒(2)上的方法中,在形成条卷(66)后,借助设置在卷绕体(2)周边区上的输送带(70)使该条卷(66)在前进方向(e)上运动。每根纱线在整经滚筒(2)上的卷绕位置在卷绕过程中通过对应于纱线的导纱器(21)来确定。
251 用于处理经纱片的方法和装置 CN200910208138.X 2009-10-28 CN101724951A 2010-06-09 H·G·罗布洛夫斯基; M·库比; K·S·阿尔斯特伦
说明了用于处理经纱片的方法和装置,在所述方法中将大量的经纱从筒子架上抽出并且合并成缕纱(15)并且向所述缕纱(15)加载处理剂。人们想以低廉的成本来制造这种经纱片。为此规定,将经纱在从筒子架上抽出之后卷绕在整经轴(3)上,在加载之前将其从所述整经轴(3)上退卷并且在从所述整经轴(3)上退卷和加载之间将其合并成缕纱(15)。
252 整经装置 CN200810161972.3 2008-10-06 CN101649518A 2010-02-17 M·富尔
发明涉及一种整经装置(1),其包括一个纱圈架、一个可旋转地驱动纱圈架的旋转驱动装置(8)、一个纱圈架支撑装置(11)以及一个纱片导引装置(5,6),该纱片导引装置能够沿着纱圈架移动。人们希望利用这种整经装置能够在生产经纱时达到短的生产时间。为此进行如下设计:纱圈架被设计成经轴(2),该经轴可拆卸地与旋转驱动装置(8)和支撑装置(11)连接且具有至少一个经轴盘(24)。
253 用于使纱线定位经纱条带宽内部的装置和整经方法 CN200880001553.1 2008-01-25 CN101622387A 2010-01-06 M·布罗吉
发明涉及用于使纱线定位经纱条带宽内部的装置和整经方法。为了使各个纱线(1)定位具有许多导纱部件(2),通过它们可以导引至少各一根从储纱器、例如筒子架引出的并且输送到整经机滚筒的纱线。所述导纱部件在相互平行的运动平面上在垂直方向上上下叠摞并且活动地支承。通过各个导纱部件(2)的相对偏移可以通过导纱部件的位置无交叉地确定引出的纱线或纱线组在经纱条上以经纱条平宽度为基准的顺序。例如可以通过具有牵引绳索(19)的牵引机构传动实现导纱部件在两个运动方向上的定位。
254 用于织机的经轴支撑单元、经纱给送组件以及包括所述单元的织机 CN200910151532.4 2009-06-30 CN101619517A 2010-01-06 希德蒙·崔莫尔; 马里奥·科尔纳; 马丁·布尔柯特
经轴支撑单元(21)至少形成经轴接纳容积(V<sub>1</sub>-V<sub>4</sub>),在所述经轴接纳容积中,经轴(22)能够位于将经纱给送(A<sub>1</sub>)至织机的位置。该单元(21)包括:框架(23),限定所述容积(V<sub>1</sub>-V<sub>4</sub>);支撑装置(32,34),适于将经轴(22)支撑在所述容积中使得所述经轴能够绕着所述容积的纵向轴线(B<sub>1</sub>,B<sub>2</sub>)转动;以及送经驱动装置(34-36),适用于控制经轴(22)绕着所述纵轴(B<sub>1</sub>,B<sub>2</sub>)转动。至少在所述框架(23)的侧壁(24,25)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O<sub>1</sub>-O<sub>4</sub>)。所述开口足够大(H,W)足以使经轴(22)通过垂直于所述经纱给送方向(A<sub>1</sub>)的位移而穿过所述开口以进入(A<sub>3</sub>)或退出所述容积(V<sub>1</sub>-V<sub>4</sub>)。
255 敷设单向纤维层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生产相关织物的方法和织机 CN200810107482.5 2008-06-13 CN101538771A 2009-09-23 米夏埃尔·乌格劳布
在沿着输送方向(18)的两条输送链之间铺设呈单个的按一定长度截取的纤维束段(10a)形式的单向纤维层(17),所述单向纤维层被固定在输送链(12a,b)上的固定装置上。纱筒(7)提供了用于铺设的纤维(8),并组成一个共同的纱架。所述纱筒穿过展开设备(6),形成加宽的纤维束(10),所述纤维束中的纤维(8)是相互平行分布的。所述纤维束(10)被分成单个的纤维束段(10a),并由间歇地和变速地工作的铺设装置(13)铺设。所述带有纱筒(7)的纱架连同所述展开设备(6)一起位于一个共同的移动车(3)上,所述移动车在铺设方向(19)上能够被控制地来回运动。通过所述移动车(3)的运动形成了长度为L的纤维库,用以补偿所述铺设装置(13)的不规则运动。因此位于所述移动车(3)上的纤维(8)能够以保持相同的速度离开所述纱筒(7)并穿过所述展开设备(6)。从而能够均匀地、高质量地、以所有的单个纤维(8)中相同的纱线铺设单向纤维层(17)。
256 纱线控制装置 CN200510065794.0 2005-04-18 CN100526527C 2009-08-12 P·舒穆克; M·富尔
提出一种纱线控制装置(5),该纱线控制装置具有一个夹纱机构(21)和一个支承型材件(6),夹纱机构(21)被安置在该支承型材件上,其中支承型材件(6)至少部分地围成一个内腔(10)。可使筒子架减少产生故障的可能性。为此还规定:夹纱机构(21)安置在所述内腔(10)中。
257 抽样整经机以及整经方法 CN01118267.9 2001-05-25 CN100357507C 2007-12-26 田中义弘; 蓝原孝次
一种抽样整经机,在配置有自由旋转地设置在整经体的侧面上、并且将纱卷绕在以规定的进给量在整经体上移动的传送带上的多根导纱器,控制传送带的进给量的传送带进给机构,设置在支承整经体的基座的一端部的纱选择机构,平行设置在整经体的纵向上的交叉系结机构,和装设梭心的粗纱架的抽样整经机上,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整经条件以及整经图案,使传送带的进给量随着同时整经的根数而变化地控制。本整经机消除了由于根数变化而引起的凹凸不平。
258 整经 CN03143082.1 2003-06-19 CN100346016C 2007-10-31 乌韦·弗朗茨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被驱动的筒子支架(1)的整经机,在所述筒子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筒子(2)。来自筒子(2)的纱线(4)被卷绕在经轴(5)上(正向运行)并且特别是在断纱时纱线从经轴(5)向筒子(2)开卷,即重新卷绕在筒子(2)上(反向运行)。为每个筒子(2)配备有一个导纱器(6),在反向运行时所述导纱器与纱线(4)接合。导纱器(6)在接合位置时被设置在筒子(2)的纱线卷的范围内,从而在反向运行时纱线(4)被重新卷绕在筒子(2)的纱线卷的直接范围上。其中各个部件被启动,从而保持在生产中断时纱线的长度范围内的弹性纱线的预先调整的预拉伸值的纱线速度。
259 整经机上进行分纱的方法和装置 CN200580038300.8 2005-11-09 CN101057011A 2007-10-17 R·斯托琛恩格; L·孔兹
在具有用于卷绕由许多纱线(18)组成的条卷的卷绕体(2)的整经机(1)上进行分纱的方法中,在卷绕体旋转时,在条卷的头和/或尾并且在卷绕体(2)的周边区内,借助设置在卷绕体(2)周边区内的开口筘(40,40a,40b)形成用于引入绞口或浆纱分绞的梭口。随后,在卷绕体旋转情况下,在打开的梭口(51)中引入分绞件,尤其是分绞绳(49)或辅助分绞棒(43,56)。
260 平行纤维等张的操作方法与装置 CN200480039424.3 2004-11-11 CN1902113A 2007-01-24 凡恩德宏恩·鲁道夫·瓊恩斯·哥兰德斯·安东尼斯
发明关于一种操作方法与装置以让来自不同传递点,且有个别不均等出口的平行纤维、绳线、或纱(12)变成彼此有均等张力。本发明包括有三个加工步骤:降低纤维(12)的张力,使其从一变化个别的张力阶段到张力零;透过一个带有一预先决定的已知速率之滑动定装置来使纤维无滑动地传送,与;增加每一纤维的张力,从张力零到一需要的集体张力阶段。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