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吸尘软管生产用牵引打包装 CN201610682035.7 2016-08-19 CN106275559A 2017-01-04 蒋刚全
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尘软管生产用牵引打包装置,至少包括底板、调节脚、工作柜、操控面板、打包转体、限位架、限位杆以及打包绳筒,所述调节脚设有四个,且所述调节脚呈矩形分布在底板底部,所述工作柜固定设在底板的任一,所述操控面板设在工作柜靠底板边的一侧上部,所述工作柜内还设有驱动电机、操控线路以及电池,且所述蓄电池、操控线路、操控面板以及驱动电机依次电连接,所述打包转体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限位架与打包转体靠工作柜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与打包转体外侧连接,所述打包绳筒设在所述限位架上;该吸尘软管生产用牵引打包装置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进而带动打包转体的转动,进而实现吸尘软管的缠绕,实现软管的打包。
22 吸尘器的转向接头及手持式吸尘器 CN201610104953.1 2016-02-26 CN105877611A 2016-08-24 张毓麒
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的转向接头,其包括自一端部相对转动连接的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用于将相转动连接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的对接端部相连通的连接管、以及分别位于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内相连通的导电组件,其中连接管为软管,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的另一端部分别将手持式吸尘器的吸尘本体与吸尘管或吸尘管与吸尘头之间相连接。本发明通过转向接头的设置,使得手持式吸尘器能够快速且直立设置,同时操作人员可在自然状态下,实现多度(全方位)的除尘,十分的方便,此外,结构简单,成本低。
23 手持式吸尘器的转向接头及手持式吸尘器 CN201610104952.7 2016-02-26 CN105581730A 2016-05-18 张毓麒
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转向接头,其包括自一端部相对转动连接的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用于将相转动连接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的对接端部相连通的连接管、以及导电组件,其中连接管为波纹软管,第一、二接管的另一端部分别将吸尘器的吸尘本体与吸尘管或吸尘管与吸尘头之间相连接,导电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二接管上的第一、二导电接口;以及沿着波纹软管的波纹设置在波纹软管内部的导线,其中导线两端分别与第一、二导电接口相连通。本发明通的吸尘器能够快速且直立设置,同时操作人员可在自然状态下,实现多度(全方位)的除尘,十分的方便,此外,采用暗藏式的导电组件设计,减少线路故障,延长使用寿命。
24 一种导电伸缩管及手持式吸尘器 CN201610063853.9 2016-01-29 CN105534410A 2016-05-04 张毓麒
发明涉及一种导电伸缩管及手持式吸尘器,该导电伸缩管包括能够相对伸缩的多节套管、设置在每节套管上的能够相连通的导电组件,该导电组件包括沿着每节套管长度方向设置在套管一侧的安装座、沿着安装座长度方向设置的接触条、以及分别将每相邻两个接触条相导电连接的导电接头,其中每相邻的两个安装座之间伸缩设置,导电接头的两端部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安装座内,且能够随着相邻两个安装座的伸缩运动始终将相邻两个接触条相导电连接。本发明一方面便于携带,同时也缩小了包装的体积,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另一方面结构简单,且维修和更换方便。
25 机器人吸尘器 CN201510412305.8 2015-07-14 CN105433858A 2016-03-30 金锺濉; 金智焕; 朴圣日
发明公开机器人吸尘器,上述机器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用于形成外观;驱动单元,安装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用于产生吸;吸入部,设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用于借助上述驱动单元的驱动来吸入含有灰尘的空气;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分别与上述吸入部相连通,并以相互隔开的方式配置;以及气旋单元,利用离心力来从通过上述吸入部吸入的空气中分离灰尘,并具有分别与上述第一引导部件及第二引导部件相连通的第一吸入口、第二吸入口及用于使分离灰尘后的空气通过的第一气旋部和第二气旋部。
26 手持真空吸尘器 CN201480032025.8 2014-06-05 CN105263382A 2016-01-20 尼古拉斯·格兰德·格雷; 克利斯多福·威琴丝
发明关于一种手持真空吸尘器(10),该真空吸尘器对于传统真空吸尘器难以到达的清理位置特别有用。该真空吸尘器具有主体(12),该主体具有实质上平坦的基底(22),当不使用该真空吸尘器时利用该基底放置,该主体具有手提把手(20)、位于该主体内的达(14)以及叶(16),该真空吸尘器还具有集尘室(26、126)和电池组(18),该电池组提供至少一部分基底(22)。该马达与该电池组位于该基底与该集尘室之间以降低重心并且使得该真空吸尘器使用更为舒适,尤其在长时间使用。理想情况下,重心靠近该手提把手,并且在该手提把手和该喷嘴之间使得该真空吸尘器稍微“重鼻头”。
27 真空吸尘器吸嘴 CN201080008229.X 2010-02-15 CN102316781B 2015-05-20 汤米·林德奎斯特; 布·皮尔斯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真空吸尘器吸嘴,其包括:吸嘴主体(1);抽吸板(2),其具有延长的抽吸入口(3),所述抽吸板(2)绕第一枢轴线(A)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吸嘴主体(1),该第一枢轴线(A)平行于抽吸入口(3)的延长方向而延伸;吸嘴出口装置(5),该吸嘴出口装置在其第一端具有管状开口(6),该管状开口与真空吸尘器的管状部件(7)相适配;以及柔性软管(8),其被设置为使得连接抽吸板(2)与吸嘴出口装置(5)互连,从而所述抽吸入口(3)与所述吸嘴出口装置(5)的管状开口(6)流体连通。所述吸嘴出口装置(5)通过连接元件(9)连接到吸嘴主体(1),该连接元件(9)包括叉状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柔性软管(8)在连接元件(9)的叉状第一端内延伸,该连接元件(9)的叉状第一端(10)在柔性软管(8)两侧绕第二枢轴线(B)枢转地连接到吸嘴主体(1),该第二枢轴线(B)平行于第一枢轴线(A),并且所述连接元件(9)的第二端(11)绕第三枢轴线(C)连接到吸嘴出口装置(4)的第二端,该第三枢轴线(C)垂直于第一枢轴线和第二枢轴线(A、B)以及穿过连接元件(9)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轴线(D)。
28 真空吸尘器 CN201310295785.5 2013-07-15 CN103536244A 2014-01-29 加里·A·卡斯佩尔
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改良的污垢分离器和收集模,其包括排放栅格,该排放栅格包括多个叶片,该多个叶片限定用于引导工作空气通过该模块的进气通道。该叶片中至少一个能够限定排气导管,所述排气导管用于通过排放栅格将工作空气从该模块排出。
29 真空吸尘器吸嘴 CN201080008229.X 2010-02-15 CN102316781A 2012-01-11 汤米·林德奎斯特; 布·皮尔斯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真空吸尘器吸嘴,其包括:吸嘴主体(1);抽吸板(2),其具有延长的抽吸入口(3),所述抽吸板(2)绕第一枢轴线(A)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吸嘴主体(1),该第一枢轴线(A)平行于抽吸入口(3)的延长方向而延伸;吸嘴出口装置(5),该吸嘴出口装置在其第一端具有管状开口(6),该管状开口与真空吸尘器的管状部件(7)相适配;以及柔性软管(8),其被设置为使得连接抽吸板(2)与吸嘴出口装置(5)互连,从而所述抽吸入口(3)与所述吸嘴出口装置(5)的管状开口(6)流体连通。所述吸嘴出口装置(5)通过连接元件(9)连接到吸嘴主体(1),该连接元件(9)包括叉状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柔性软管(8)在连接元件(9)的叉状第一端内延伸,该连接元件(9)的叉状第一端(10)在柔性软管(8)两侧绕第二枢轴线(B)枢转地连接到吸嘴主体(1),该第二枢轴线(B)平行于第一枢轴线(A),并且所述连接元件(9)的第二端(11)绕第三枢轴线(C)连接到吸嘴出口装置(4)的第二端,该第三枢轴线(C)垂直于第一枢轴线和第二枢轴线(A、B)以及穿过连接元件(9)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轴线(D)。
30 用于表面处理的器具 CN201010205607.5 2010-06-17 CN101926628A 2010-12-29 伊恩·盖尔; 琼-保罗·M·艾尔斯; 吉尔斯·阿什比; 托马斯·J·D·福洛斯; 斯蒂芬·B·科特尼
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器具的工具(10),包括连接到导管(14)的主体(12)。主体(12)包括第一吸入通道(22)和与第一吸入通道(22)流体连通且位于吸入通道(22)和主体(12)的出口之间的第二吸入通道(24)。在使用中,可以在第一吸入通道(22)中产生相对较低的真空度,其将第一带脏物流体流吸入到主体(12)中,并在第二吸入通道(24)中产生相对较高的真空度并接收来自第一吸入通道的第一带脏物流体流。为了保持吸入通道(22、24)之间的压差,主体(12)包括柔性表面接合器件(32、34),所述器件位于吸入通道(22、24)周围和第一吸入通道(22)和第二吸入通道(24)之间。
31 电动吸尘器 CN98802773.9 1998-12-24 CN100398046C 2008-07-02 竹本律雄
一种电动吸尘器,装在吸尘器主体20内的电动送机28的吸入侧28a和吸入口体24通过吸入风路61连接,电动送风机28的排气口28b和吸入口体24用排气风路62连接,在两个风路61、62的途中设置可使吸入口体24与吸尘器主体20连接或脱离的风路连接部40、41、42。
32 便携式清洁机 CN200510117580.3 2005-11-04 CN1768692A 2006-05-10 W·G·奥尔福德; T·G·戴蒙德; L·J·海德特; T·T·赫特里克; D·E·格伯; J·A·莱奥纳提; A·C·斯克拉法尼; J·W·韦格林
清洁装置包括沿表面移动的基座部和枢转连接到基座部上的手柄。手柄包括下部和与下部枢转连接的上部,其中该上部可在上位置与下位置之间转动。回收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部和手柄之一上。吸嘴固定在基座部上并与回收容器流体连通。吸入源与吸嘴流体连通,用来产生吸以便将污物通过吸嘴从上述表面吸出并吸入到回收容器中。调节机构可操作地与手柄相连。该调节机构在手柄处于上位置时将手柄的长度调节到选定长度。
33 具有旋流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 CN02132226.0 2002-09-04 CN1222241C 2005-10-12 吴长根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流集尘装置,包括:连接到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口的连接管和旋流机体,所述旋流机体包括:设置于沿空气流下游的第一部件,和设置于沿空气流上游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在其中包括过滤部件;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部件的下端部分的集尘容器;其中从吸入口吸入的含有污物的空气在集尘容器中形成涡流,然后排放到连接软管中;其中所述集尘容器置于所述连接管旁边并相互接触,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集尘容器相接触的侧面形成对应于所述集尘容器的形状。连接管与集尘容器的匹配接触减少了其交界长度的总体厚度并在其之间形成稳固的连接方式。采用此种紧凑的结构,可以让使用者更加方便地使用或者搬运旋流集尘装置。
34 挠性软管 CN01104121.8 2001-02-21 CN1189128C 2005-02-16 福井弘毅; 桝井宏之; 中西俊博; 栗本勋; 大挂昌彦
一种具有透气性的挠性软管,它在卷绕成螺旋状的软质树脂制的窄带构成的软管长度方向上先行的窄带端缘部与后续的端缘部之间,设置有透气性窄带,它们卷绕成一体。此外,透气性窄带形成螺旋状的卷绕,特别是将带有透气性的挠性软管用作双重管的外管,能够适用于排气循环式的吸尘器的软管。另外,通过在外管的内周面或内管的外周面上附与润滑性,还可防止因相互摩擦引起的磨损。
35 柔性软管及制造其的模具 CN00137477.X 2000-11-10 CN1188621C 2005-02-09 多明·迪尔斯; 埃里克·迪伦
一种带波纹壁(2)的柔性软管(1),包括一个带突起(4,5)和凹槽(6,7)的内表面(3),通过模制塑料得到所述软管(1),其特征在于,各内部突起(4,5)包括一个基本平坦而光滑的顶面(8,9)。各顶面(8,9)有第一宽度(W1),各内部凹槽有第二宽度(W2)。第一宽度与第二宽度的比率(W1/W2)最好大于或等于2.2。该软管可以包括一个空心纵向突起或凹槽。
36 除尘器软管 CN96111098.8 1996-07-06 CN1149051C 2004-05-12 稻田富雄
一种除尘器软管包括一合成树脂管和四根加强硬丝,该加强硬钢丝在该合成树脂管壁内以预定的间隔螺旋布置。加强硬钢丝为涂有合成树脂的涂层钢丝。管壁包括内层和外层,其中上层缠绕带和下层缠绕带螺旋缠绕并相互移开半个间距。
37 真空吸尘器软管 CN03123457.7 2003-05-13 CN1470213A 2004-01-28 李贤美
一种真空吸尘器软管(1),包括合成树脂片(10),每树脂片包括一段平面部分(11),一个在平面部分(11)的一端(11a)形成并内嵌导电线(40)的反U型隆起(20),以及一个在平面部分(11)的另一端(11b)一体形成并与反U型隆起(20)之间隔有预定空间的钩状盖子(30),从而隆起(20)与盖子(30)之间的距离使得软管(1)可以平滑弯曲和伸展;其中,两块邻接的树脂片(10、10’)成螺旋形绕合,从而一块的反U型隆起(20)可以和另一块的钩状盖子迭合,使得一块的反U型隆起(20)的侧壁(20a)与钩状盖子(30)的内表面(30a)接触;其中一块的反U型隆起(20)的侧壁(20a)与连接树脂片的钩状盖子(30)内表面(30a)之间通过粘合剂粘结。
38 用于毯子、室内装饰样品的小型脱尘机 CN97114927.5 1997-04-30 CN1107483C 2003-05-07 达尔文·S·克劳瑟; 道格拉斯·C·巴克; 埃德加·A·莫勒; 克里斯特尔·R·里查德; 大卫·B·伦内克; 大卫·G·米勒
一种小型携带式脱尘机,具有装有耐久性的作为主罐体组成部分一体形成的溶液罐和回收罐,主罐顶部装有可装卸动头。装填口穿过动力头进入清洗液罐,倾倒口位于回收罐内。通过将清洗剂倒入动力头中的装填口可将水和清洗剂注入清洗液罐,如果想倒空回收罐可倾斜整个装置,将回收罐内的污物由倾倒口倒进污水口。
39 吸尘器 CN00816593.9 2000-10-27 CN1402620A 2003-03-12 北村秀典; 石川诚治; 野町哲治; 奥岛雅史; 津崎保则; 恩田雅一; 宫原敏文; 周防和马; 谷口善宏; 酒谷英明; 西村刚; 德田刚; 村田吉隆; 森下和久; 山口诚二; 今井哲雄; 藤田孝一
一种吸尘器,通过使电动送机的排气向吸入器件回流而利用排气将被清扫面的尘埃去除,其具有从设在吸入器件(21)上的吸气口(24)连通至集尘室(31)的吸气通道(40)和将由电动送风机(32)的运转排出的排气的至少一部分回流至吸入器件(21)的排气通道(41),在吸入器件(21)内,具有由内装的电动机(29)旋转驱动的旋转刷(26)。可防止随着来自电动送风机(32)的排气回流至吸入器件(21)产生的吸气口(24)内的负压度降低所引起的、特别是绒毯上的集尘性能的降低。
40 除尘器软管 CN96111098.8 1996-07-06 CN1159314A 1997-09-17 稻田富雄
一种除尘器软管包括一合成树脂管和四根加强硬丝,该加强硬钢丝在该合成树脂管壁内以预定的间隔螺旋布置。加强硬钢丝为涂有合成树脂的涂层钢丝。管壁包括内层和外层,其中上层缠绕带和下层缠绕带螺旋缠绕并相互移开半个间距。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