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耐侯性塑胶袋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76438.7 2015-05-26 CN104910810A 2015-09-16 陈可夏; 陈可亮
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侯性塑胶袋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酸酯、漆酚和环树脂进行接触反应制得改性漆酚酞树脂;2)将改性漆酚酞树脂、环氧树脂、蜘蛛丝、膨胀蛭石、烟道灰、羊毛脂、二甲基乙醇胺、微胶囊固化剂、填料、有机溶剂和分散剂混合制得耐侯性塑胶袋涂料;其中,微胶囊固化剂的囊芯为二基二苯基甲烷,壁材为2,2-甲苯二异氰酸酯。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得耐侯性塑胶袋涂料能够牢固地附着于塑胶制品的表面,同时该涂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低温和耐腐蚀的特性。
2 具有改进表面性质的二 CN200780030525.8 2007-08-14 CN101506316A 2009-08-12 F·埃德; H·-D·福伊希特; R·根斯勒
发明涉及基于溶胶-凝胶体系的热催化活性二涂料,该涂料的特征在于含有产生结构的组分和/或由产生结构的方法制成。
3 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底涂层的玻璃基底和防雾制品 CN200480036617.3 2004-11-25 CN1898171A 2007-01-17 平野敏裕; 弘津透; 村田昇; 書河雅浩; 板仓伸行
发明涉及玻璃基底,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在其上形成且包括具有亚烷基的可化合物的水解产物以及可水解的锆化合物或者可水解的化合物的水解产物的底涂层,且在底涂层中,以重量比计,锆的用量为硅用量的0.0002倍到0.0025倍,或者以重量比计,钛的用量为硅用量的0.0005倍到0.0045倍。此外,本发明涉及防雾制品,所述防雾制品具有显示出吸水性能和/或亲水性能且在玻璃基底的底涂层上形成的树脂膜。
4 具有规定表面形状的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CN02800439.6 2002-02-22 CN1457293A 2003-11-19 南努; 辰巳砂昌弘; 忠永清治; 松田厚范; 堀雅宏; 山本博章; 中村浩一郎
提供一种具有规定表面形状的物品,其在基材表面上涂覆高折射率、优良的耐热性、高膜硬度和优良的转印性的凝胶化膜;以及一种具有规定表面形状的物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为:将溶胶凝胶材料在基材和成型模之间紧密粘合,呈膜状配置,然后加热,用有转印表面的膜涂覆在基材表面。前述溶胶凝胶材料含有M1Xm表示的金属化合物、其解物或其水解缩聚物,和R1M2Yn表示的金属化合物、其水解物或其水解缩聚物,M1和M2的至少一方为Ti、Zr、Al、Ge、Sn或Sb的金属原子,上述金属原子至少占M1和M2总量的10原子%。
5 一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10484275.0 2017-06-23 CN107099248A 2017-08-29 华娜
发明涉及一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聚纳米聚合物10~30份、石油树脂10~20份、氯醋树脂5~12份、聚胺1~30份、纳米1~15份、Mn‑ZrC复合粉体5~15份、分散剂0.1~10份、改性膨润土0.1~6份、钛纳米颗粒1~5份、胶体石墨微粉1~3份、快压出炭黑N550 2~8份和有机溶剂5~30份。本发明所提供的涂料不含任何重金属材料,且耐盐雾时间大于4100小时,耐湿热时间大于4100小时,并具有优异的学性能。
6 有机薄膜形成用溶液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80105450.4 2009-02-23 CN101945926B 2014-06-11 肥高友也; 高桥敏明; 熊泽和久
发明提供能够迅速形成杂质少的致密单分子膜的有机金属薄膜形成溶液。所述有机薄膜形成用溶液是含有(A)下述式(I)所示的至少1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其中,至少1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具有羟基)和(B)下述式(II)所示的至少1种有机金属化合物,且40≤[(A)/{(A)+(B)}]×100≤100(质量%)、和0≤[(B)/{(A)+(B)}]×100≤60(质量%)的有机薄膜形成用溶液,或者是含有式(I)所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中至少分别具有1个羟基和解性基团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有机薄膜形成用溶液,或者是式(I)所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中三聚体与二聚体的质量比大于0.5的有机薄膜形成用溶液。R3mM2X54-m??(II)。
7 用于高折射率材料的聚杂 CN201280004278.5 2012-01-05 CN103282801A 2013-09-04 尼子雅明; 伊藤真树; 刘南国; S·K·米利; R·施密特
发明公开了聚杂烷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至少70重量%的如下组分:(A)选自Ti、Zr或Zn的第一金属(M1),(B)选自非镧系金属的第二金属(M2),(C)具有式R'2SiO2/2或R'SiO3/2的甲硅烷氧基单元,其中R'独立地是含有1至18个原子基或卤素取代的烃基。所公开的组合物可用于制备高折射率材料。
8 膜形成用组合物以及铝膜的形成方法 CN200880119770.0 2008-12-24 CN101889063A 2010-11-17 酒井达也; 松木安生; 富永哲雄
发明涉及膜形成用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下式(1)所示的络合物和下式(2)所示的络合物,下式(1)所示的络合物与下式(2)所示的络合物的摩尔比为40∶60-85∶15,AlH3·NR1R2R3(1);AlH3·(NR1R2R3)2(2)。式(1)和(2)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芳烷基。
9 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底涂层的玻璃基底和防雾制品 CN200480036617.3 2004-11-25 CN1898171B 2010-08-18 平野敏裕; 弘津透; 村田昇; *河雅浩; 板仓伸行
发明涉及玻璃基底,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在其上形成且包括具有亚烷基的可化合物的水解产物以及可水解的锆化合物或者可水解的化合物的水解产物的底涂层,且在底涂层中,以重量比计,锆的用量为硅用量的0.0002倍到0.0025倍,或者以重量比计,钛的用量为硅用量的0.0005倍到0.0045倍。此外,本发明涉及防雾制品,所述防雾制品具有显示出吸水性能和/或亲水性能且在玻璃基底的底涂层上形成的树脂膜。
10 具有锌表面的金属构件用非铬防锈表面处理剂和具有被其防锈膜被覆的锌表面的金属构件 CN200780013874.9 2007-04-13 CN101426871A 2009-05-06 远藤康彦; 野上英明; 渡边俊次郎; 足立正一郎; 康谕基泰
公开了在金属构件的锌表面形成难以发生龟裂或剥离问题、赋予良好的防锈性能的质膜的非铬防锈表面处理剂。非铬防锈表面处理剂,是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烷氧基硅烷低聚物的醇溶液,烷氧基硅烷低聚物分子中的硅的2.5~15%被取代。为了得到部分地被钛取代的烷氧基硅烷低聚物,使四烷氧基钛的烷氧基的大约一半螯合化的钛化合物与四烷氧基硅烷单体或烷氧基硅烷低聚物在醇溶液中进行反应。
11 光催化剂涂布液、光催化剂膜和光催化剂构件 CN200480001070.3 2004-04-15 CN1701105A 2005-11-23 田中尚树; 铃木宏和; 小池匡
发明涉及既具有超亲性,在暗处具有维持超亲水性性能等光催化功能,又能在有机基材上形成有良好耐久性的光催化剂膜,且稳定性优良的光催化剂涂布液,还涉及使用其形成的光催化剂膜;光催化剂涂布液含有(A)由锐矿型结晶构成的化钛微粒、(B)胶态二氧化和(C)由钛醇盐水解·缩合物构成的粘合剂,而且基于固体总量,成分(A)含量为5~50质量%,成分(B)含量按固体成分计为25~75质量%,成分(C)含量以换算成TiO2的固体成分计为10~55质量%,和提供使用该涂布液形成的光催化剂膜。
12 一种有机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610194106.9 2016-03-30 CN105647380A 2016-06-08 张超灿; 阮家林; 胡胜鹰
发明是一种有机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以钛酸酯为基体,硅烷偶联剂为改性剂,在胺类链增长扩链剂作用下,来制备有机硅钛涂层材料,具体是:首先将钛酸酯加入到醇类有机溶剂中溶解,滴入一定量的蒸馏水解生成钛酸醇类水解产物;同时,使用同样的实验操作方法将偶联剂进行水解,制得有机硅醇;然后将偶联剂水解产物改性钛酸酯类水解产物;在胺类扩链剂作用下进行链扩增,最终得到一种新型有机硅钛涂层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有机硅钛涂层材料制备工艺相对简单,稳定性高,抗酸、防腐蚀能力好,粘接能力强,遇水不易脱落,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防水、堤坝防洪、地工程防渗透等重大工程领域。
13 金属化物被膜用涂布液以及金属氧化物被膜 CN201380043117.1 2013-06-12 CN104583350A 2015-04-29 江口和辉; 村梶庆太; 元山贤一
发明提供一种形成具有足够保护ITO等透明电极的硬度、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且能够通过光刻来形成图案的被膜的金属化物被膜用涂布液。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被膜用涂布液是在式(III)所示的金属盐的存在下,将式(I)所示的金属醇盐、和式(IIA)或式(IIB)所示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解、缩聚,再添加析出防止剂而得的金属氧化物被膜用涂布液。M1(OR1)n(I)(M1为Si、Mg、Zn、Ti、Ta、Zr、B、In、Bi或Nb。R1为数1~5的烷基。n为2~5的整数)。Sn(OOCR2)2 (IIA)(R2为可被氟原子取代、或可具有杂原子的碳数1~20的烷基)Sn(R3COCHCOR4)2(IIB)(R3、R4为可被氟原子取代、或可具有杂原子的碳数1~20的烷基)M3(X)k(III)(M3为Al、In、Zn、Zr、Bi、La、Ta、Y或Ce。X为氯、硝酸硫酸、乙酸、草酸基磺酸、磺酸、乙酰乙酸、乙酰丙化物或它们的式盐,k为M3的价数)。
14 形成自净化表面的组合物与方法 CN201280026252.0 2012-04-16 CN103635626A 2014-03-12 C·吉欧菲利恩; C·格罗斯曼; M·恩戈; R·维索奇
制备自净化表面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表面上布置第一涂层,其中该第一涂层包括有机烷,和在第一涂层上布置第二涂层,其中第二涂层包括TiO2。
15 具有锌表面的金属构件用非铬防锈表面处理剂和具有被其防锈膜被覆的锌表面的金属构件 CN200780013874.9 2007-04-13 CN101426871B 2012-07-04 远藤康彦; 野上英明; 渡边俊次郎; 足立正一郎; 康谕基泰
发明公开了在金属构件的锌表面形成难以发生龟裂或剥离问题、赋予良好的防锈性能的质膜的非铬防锈表面处理剂。非铬防锈表面处理剂,是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烷氧基硅烷低聚物的醇溶液,烷氧基硅烷低聚物分子中的硅的2.5~15%被取代。为了得到部分地被钛取代的烷氧基硅烷低聚物,使四烷氧基钛的烷氧基的大约一半螯合化的钛化合物与四烷氧基硅烷单体或烷氧基硅烷低聚物在醇溶液中进行反应。
16 有机薄膜形成用溶液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80105450.4 2009-02-23 CN101945926A 2011-01-12 肥高友也; 高桥敏明; 熊泽和久
发明提供能够迅速形成杂质少的致密单分子膜的有机金属薄膜形成溶液。所述有机薄膜形成用溶液是含有(A)下述式(I)所示的至少1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其中,至少1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具有羟基)和(B)下述式(II)所示的至少1种有机金属化合物,且40≤[(A)/{(A)+(B)}]×100≤100(质量%)、和0≤[(B)/{(A)+(B)}]×100≤60(质量%)的有机薄膜形成用溶液,或者是含有式(I)所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中至少分别具有1个羟基和解性基团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有机薄膜形成用溶液,或者是式(I)所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中三聚体与二聚体的质量比大于0.5的有机薄膜形成用溶液。R3mM2X54-m (II)。
17 化学吸附膜制造方法及其中所用的制造化学吸附膜用溶液 CN03805639.9 2003-03-12 CN100503029C 2009-06-24 木村信夫; 藤田佳孝; 中本宪史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很快成膜,并且杂质少,形成致密的化学吸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含有活泼氢的基材的表面上制造化学吸附膜的方法中,包含使在有机溶剂中用金属化物或金属醇盐部分加分解生成物和水处理具有至少1种加水分解性基团的金属系表面活性剂而得到的溶液接触前述基材表面的工序。
18 光催化剂涂布液、光催化剂膜和光催化剂构件 CN200480001070.3 2004-04-15 CN100381527C 2008-04-16 田中尚树; 铃木宏和; 小池匡
发明涉及既具有超亲性,在暗处具有维持超亲水性性能等光催化功能,又能在有机基材上形成有良好耐久性的光催化剂膜,且稳定性优良的光催化剂涂布液,还涉及使用其形成的光催化剂膜;光催化剂涂布液含有(A)由锐矿型结晶构成的化钛微粒、(B)胶态二氧化和(C)由钛醇盐水解·缩合物构成的粘合剂,而且基于固体总量,成分(A)含量为5~50质量%,成分(B)含量按固体成分计为25~75质量%,成分(C)含量以换算成TiO2的固体成分计为10~55质量%,和提供使用该涂布液形成的光催化剂膜。
19 化学吸附膜制造方法及其中所用的制造化学吸附膜用溶液 CN03805639.9 2003-03-12 CN1638858A 2005-07-13 木村信夫; 藤田佳孝; 中本宪史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很快成膜,并且杂质少,形成致密的化学吸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含有活泼氢的基材的表面上制造化学吸附膜的方法中,包含用在有机溶剂中的金属化物或金属醇盐部分加分解生成物和水处理具有至少1种加水分解性基团的金属系表面活性剂,使得到的溶液接触前述基材表面的工序。
20 固态的可熔化的热固化物质的制备及其用途 CN99806343.6 1999-04-20 CN1301283A 2001-06-27 格哈特·琼施克; 乔尔格·米勒; 赫尔穆特·施米特
发明涉及一种固态的、可熔化的热固性物质,包含由至少一种可解的烷和可能一种或多种可水解的金属化合物衍生而来的缩合物(K)。位于缩合物(K)中心原子(M)上的基团(A)允许该缩合物进一步缩合。至少70%的中心原子(M)上连接有一个或多个不可水解的基团(R),其中的一部分不可水解的基团(R)可以被与中心原子(M)配合而形成络合物的物质所取代。当温度为50—200℃时,该缩合物(K)的最小粘度为10mPa·s—150Pa·s。上述物质适用于例如涂覆金属、塑料、玻璃和陶瓷基材的粉末涂料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