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铁路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一种路车辆用轴端发电装置 CN202410148927.3 2024-02-02 CN117977880A 2024-05-03 马光同; 罗俊
发明公开了一种路车辆用轴端发电装置,安装在铁路车辆轮轴端部,包括转子部分、定子部分和外壳机盖部分,轴端发电机通过电缆信号采集线与车辆系统进行连接与电能传输;PCB层叠绕组定子安装于双边永磁体转子中间,通过电机外壳夹紧外边缘定位,集成电电子元件安装在绕组PCB板,永磁体转子沿轴向充磁,并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开有凹槽的转子轭铁中;转子轭铁开有转子平键槽,与车轴平键槽通过平键连接,转子连接件与双侧永磁体转子轭铁机械连接,通过紧固螺栓与车轴端部固定。轴箱外盖通过螺栓与轴箱连接,实现电机定位。本发明发电装置集成度高、占用空间小、发电效率高,提高了轴端发电机对铁路货运车辆高冲击振动环境的适应能力。
162 一种检测装置以及列车轮检测设备 CN202410098274.2 2024-01-23 CN117969525A 2024-05-03 李鹏; 刘凯; 钟程; 赵延佳; 彭燕辉; 吴语源; 刘镇嘉; 王文锋; 李佳鑫
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以及列车轮检测设备,检测装置包括:移载组件和检测组件,移载组件包括可移动的底盘以及机械臂,机械臂设于底盘的上侧;检测组件包括箱体、线扫相机、光源以及旋转编码器,箱体具有观测口且连接于机械臂的端部,线扫相机与光源均设于箱体内且均朝向观测口,光源位于线扫相机的下方,旋转编码器设于箱体的下方,旋转编码器与线扫相机电性连接;移载组件能够带动检测组件以贴近列车轮,列车轮转动能够带动旋转编码器转动从而控制线扫相机,利用移载组件和检测组件对列车轮的车轮踏面数据进行采集,以获取清晰、真实且平整的列车轮的车轮踏面的图像,从而实现对列车轮的车轮踏面的检测,整个检测过程简单且效率高。
163 一种基于轨波磨同步检测的智能铣削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2410382019.0 2024-04-01 CN117966530A 2024-05-03 唐丙松; 吴鹏坤; 蔡昌胜; 曹佐权; 魏启静; 于骐玮
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轨波磨同步检测的智能铣削控制装置及方法,涉及钢轨铣削控制技术领域,其中,该装置包括前波磨检测系统、后波磨检测系统、作业走行里程传感器、铣削控制系统以及数据处理工控机。其中,该方法适用于该装置。本申请,由于在铣削前、后两端布置了与铣削控制系统进行实时数据交换的前波磨检测系统和后波磨检测系统,对单次铣削作业能自动推送铣削控制参数,对铣削效果能直接生成评价报告;前波磨检测系统距离铣削点有足够距离,在较大焊缝/波磨病害处铣削控制系统能够进行平顺调整及预警;通过前波磨检测系统和后波磨检测系统及作业数据综合比对,实时推荐更优作业参数。
164 一种双层轨道、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CN202410039350.2 2024-01-10 CN117966524A 2024-05-03 杲晓锋; 王冬卫; 赵云; 王艳荣; 安在秋; 张天白; 李俊
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轨道、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双层轨道包括:桥墩;跨坐式轨道组,包括至少一套跨坐式轨道,所述跨坐式轨道铺设在所述桥墩的上方;悬挂式轨道组,包括至少一套悬挂式轨道,所述悬挂式轨道铺设在所述桥墩的下方。轨道车辆行驶在双层轨道中的跨坐式轨道的主轨道段上行驶并在道岔区域变道至第一分轨道段或第二分轨道段。本申请实施例的双层轨道采用高架形式,结构简单,建设过程中对周边交通、建筑物影响小。同时,本申请实施例将传统的移动式道岔优化为固定式道岔,降低道岔区域的制造、施工以及维护成本。固定式道岔也无需考虑活动空间,不涉及电机、传动以及同步装置等电气设备,节省空间的基础上提高了安全性。
165 重载列车仿真ATP模型和重载列车仿真测试系统 CN202410218831.X 2024-02-28 CN117962969A 2024-05-03 王文斌; 韩新宇; 宋宗莹; 韩兴邦; 张海山; 彭栋
发明提出一种重载列车仿真ATP模型和重载列车仿真测试系统,涉涉及轨道交通测试技术领域,该仿真ATP模型包括:列车控制模、移交功能管理模块、GCC连接模块、位置报告模块、运行模式管理模块、ATP连接模块、通信模块、行车许可实时计算模块、速度防护模块、群组计划管理模块和等级转换模块。通信模块、群组计划管理模块和ATP连接模块,用于实施重载列车群组中的车车通信。通过车地无线通信和车车通信实现信息传输,通过列车群组编组解编和车车通信构建列车群,地面设备控制列车群中的群组首车,群组首车控制群组跟随车,实现对整个群组列车的控制。从而有效提高重载路的运量和安全性。
166 一种实时监测列车状态的RBC系统 CN202410296662.1 2024-03-15 CN117962965A 2024-05-03 叶维高; 胡轶超; 李江喆; 张宁; 刘龙标; 尹春雷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测列车状态的RBC系统,包括:所述RBC系统应用国产芯片飞腾CPU计算机和国产麒麟操作系统;所述RBC系统通过通信网络与车载设备连接,并行冗余协议,形成车‑地无线通道;所述RBC系统与下位机连接,实时获取下位机上传的数据并进行存储和显示。利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在硬件层面上采用自主化的RBC系统,在通信层面上采用高宽带的通信通道,在软件层面上实时分析下位机上传的数据并进行存储和显示,通过数据分析及处理,在软件界面能够实时显示RBC的设备工作状态、列车运行信息、临时限速信息、CBI‑RBC信息、报警信息等。
167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数字多模平调灯显系统 CN202410123678.2 2024-01-30 CN117962964A 2024-05-03 李涛; 惠兴泽; 王邦云; 左黎恭; 孙正东; 江海舰; 赖昊; 姚为应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数字多模平调灯显系统,属于路运输调度指挥设备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安装在调机机车头部的机车控制安全导航显示单元、安装在车站行车室的区长控制单元、便携式多模对讲设备单元和远程调度PoC管理单元;本发明以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铁路行业深度融合,实现调车作业调度可视化、生产作业信息化、安全保障立体化的智慧体系设备,解决调车作业场景中越区调车和山区隧道调车通信联络弱场问题,同时解决频率资源短缺和同频干扰问题,加强现场作业管理减轻调车组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调车作业效率和车站改编质量,确保了铁路运输安全生产与效率效益并重,开创调车作业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168 一种辙叉磨耗检测尺及其检测方法 CN202410227215.0 2024-02-29 CN117962962A 2024-05-03 郑会锋; 杨宇青; 席卫锋; 刘涛; 王勇为
提供一种辙叉磨耗检测尺及其检测方法,包括辙叉磨耗检测尺,S1、检测前校准:S1.1、将检测尺置于平面上,观察有无弯曲变形,两端翘起,定位爪有无磕碰造成的缺口、肥边。S1.2、将移动基准下部基准面、测量尺下端测量面放置在同一平面上,校准“0”刻度线。S2、检测:S2.1、根据辙叉设计尺寸确定检测尺各移动件的位置标识,将检测尺在待测辙叉横向平齐放置,且定位爪紧贴心轨侧面,作为辙叉磨耗检测尺的横向定位基准。S2.2、服役辙叉磨耗检测。S2.3、成品辙叉心轨与翼轨、镶嵌块高差检测。本发明使用一副检测尺就能实现多种结构类型辙叉翼轨或镶嵌块以及心轨磨耗量以及高差的快捷检测;检测效率高,误差小,适用范围广,线路使用便捷。
169 一种列车控制电路及列车 CN202410168628.6 2024-02-06 CN117962958A 2024-05-03 孙新林; 李晓群; 黄玉贤; 张娟; 陈碧阳; 马春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控制电路及列车,涉及列车控制领域,在列车的每个司机室中都设置两个开关和第三开关,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并联,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串联,该控制电路设置在电源与被控设备之间;第一开关在司机室被激活时闭合,第二开关在任一个司机室被激活时都断开,第三开关在司机室对应的受电弓升起且司机室内的高压断路器闭合时闭合。在切换司机室时,为被控设备供电的电流方向从旧激活的司机室的第一开关方向,变成新激活的司机室的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方向,最后变成新激活的司机室的第一开关方向,在保证切换过程中的被控设备不断电的基础上,不需要依靠信号系统和TCMS,降低了实现难度,还提高了可用性。
170 一种用于斜坡道上的防跑车安全装置及方法 CN202410153668.3 2024-02-02 CN117962954A 2024-05-03 苟大彪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斜坡道上的防跑车安全装置,属于地下矿运输领域,包括设有轨道的矿井,所述矿井与轨道相对的部位设有吊环组,所述吊环组内滑动设有拖拉绳,所述拖拉绳穿过吊环组的一端设有挡车网,所述矿井内设有限位架,所述挡车网套设在限位架上,所述挡车网通过拖拉绳在限位架上滑动,所述限位架设置于轨道的外侧,所述矿井内设有收放拖拉绳的卷扬机,所述限位架上设有与卷扬机电连接的感应开关。本发明通过升降挡车网,不仅能防止因跑车而引发的运输事故,还提高了有轨地下运输效率。
171 侧梁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02410238490.2 2024-03-01 CN117962948A 2024-05-03 郝涛广; 原宜成; 杜鹏成; 贾超; 商好强; 张汉辰; 王家鑫; 许红江; 段泽斌; 郭涛
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侧梁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其中,侧梁包括:侧梁上盖板、侧梁下盖板、侧梁内立板和侧梁外立板,侧梁上盖板连接于侧梁内立板和侧梁外立板的顶端,侧梁下盖板连接于侧梁内立板和侧梁外立板的底端;侧梁内立板包括:中部内立板、端部内立板和齿轮箱吊座组件;齿轮箱吊座组件包括:齿轮箱吊座立板和齿轮箱吊座;所述齿轮箱吊座立板位于中部内立板和端部内立板之间,且与中部内立板和端部内立板对接;齿轮箱吊座位于齿轮箱吊座立板背离侧梁外立板的表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梁、转向架及轨道车辆能够提高转向架的装配效率,降低维护难度。
172 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02410238525.2 2024-03-01 CN117962943A 2024-05-03 段泽斌; 郝涛广; 王家鑫; 贾育斌; 张汉辰; 许红江; 商好强; 贾超; 郭涛
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其中,转向架包括:侧梁;所述侧梁包括侧梁主体和空簧安装部,空簧安装部设有空簧安装孔;所述空簧安装孔内设有弹性件;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的底部设有空簧导柱,空簧导柱插入所述空簧安装孔,与弹性件接触;当空气弹簧受到的外部载荷为第一载荷时,空气弹簧落于空簧安装部的顶面,空簧导柱对弹性件施加压以使弹性件压缩;当空气弹簧受到的外部载荷为第二载荷时,弹性件的反弹力将空气弹簧向上顶起,以使空气弹簧与空簧安装部之间留有调整间隙;第一载荷大于第二载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及轨道车辆更便于向空气弹簧和侧梁之间设置调整垫。
173 一种折棚挡及轨道车辆 CN202410211131.8 2024-02-27 CN117962939A 2024-05-03 单群发; 汪金磊; 吕盟
申请涉及一种折棚挡及轨道车辆,其涉及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的领域,其包括设于车体上的折棚组成与踏板结构,所述踏板结构设置在所述折棚组成内底上方,所述踏板结构包括活动踏板与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踏板,所述活动踏板设于两个固定踏板之间并延伸至两个固定踏板的底部,所述活动踏板为可伸缩式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车体上的往复支撑组件,所述往复支撑组件用于为所述活动踏板的伸缩运动提供平方向的恢复。本申请在满足折棚风挡的正常运用需求下,相比现有技术取消中间框及拉杆装置的设置,相比现有技术的斜拉式拉杆装置本申请的往复支撑组件为水平式装置,能达到降低动力集中动车组通过曲线线路时的故障率的效果,进而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
174 一种内燃机车智能化操纵系统及方法 CN202410276095.3 2024-03-11 CN117962937A 2024-05-03 董鹏; 隋岩欣; 尹鑫
发明涉及机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内燃机车智能化操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指纹识别单元、人脸识别单元、地面主机、智能化控制单元和机车微机;指纹识别单元,用于获取待识别机车司机的指纹数据;人脸识别单元,用于获取待识别机车司机的人脸数据;地面主机,用于基于预存的机车司机身份数据,对获取的指纹数据和人脸数据进行比对判断识别,获得识别身份数据,并基于识别身份数据对司机进行考勤;智能化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识别身份数据,判断出待识别的机车司机身份是否正确,若正确则控制机车微机执行对应的控制操作;若不正确则发出提醒数据,且发出禁止启动机车指令;机车微机,用于基于识别身份数据执行对应的控制数据。
175 转向架及空交通系统 CN202311568873.8 2023-11-22 CN117962933A 2024-05-03 何斌斌; 谢波; 张水清; 周飞
发明提供一种转向架及空交通系统,涉及空铁技术领域。转向架包括构架、中心轴单元、旋转减震单元、摆臂、托架、横向减震单元和垂向减震吊挂单元;构架沿上下方向开设有安装孔,中心轴单元穿设于安装孔且可转动地吊挂于构架,旋转减震单元设置于构架和中心轴单元之间,用于对中心轴单元的转动进行减震;两个摆臂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摆臂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中心轴单元和托架可转动连接,横向减震单元用于对托架的左右摆动进行减震;垂向减震吊挂单元用于将车体吊挂至托架。转向架具备可减震地旋转自由度、摆动自由度及浮动自由度,能够改善转向架的内部部件的受状况,提升转向架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且提升其吊挂车体的运动平稳性。
176 一种车辆停放制动远程缓解系统 CN202410287361.2 2024-03-13 CN117962832A 2024-05-03 王振; 王乐; 焦毅; 王硕; 侯超; 于建斌; 薛江; 孟红芳; 樊贵新; 高毅; 张波; 杨伟君; 曹宏发; 赵红卫; 王天云; 黄枫
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停放制动远程缓解系统,该系统包括:气路控制模和缓解执行模块,所述气路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气路的通断,控制缓解执行模块执行远程缓解;所述气路控制模块包括储缸、缓解电磁,所述缓解电磁阀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在控制信号高电平信号时,向缓解执行模块输送储风缸中的压缩空气;所述缓解执行模块包括缓解执行气缸、缓解把手,所述缓解执行气缸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使缓解把手向外伸出,产生远程缓解动作。本发明可以简单、快速地实现紧急工况下车辆停放制动的远程缓解。
177 一种列车侧墙的制造方法及列车 CN202410107753.6 2024-01-25 CN117961259A 2024-05-03 钮旭晶; 马霄锋; 侯振国; 郁志凯; 王陆钊; 何嘉
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侧墙的制造方法及列车,该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00:将构成侧墙的多型材吊入工装;步骤S200:将相邻的型材通过无填充金属的点固方式固定;步骤S300:采用双轴肩搅拌摩擦焊设备对型材的缝隙进行焊接处理。本申请的列车侧墙的制造方法同时采用无填充金属的点固方式和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方式对侧墙进行焊接,能够完美实现对侧墙长大型材的挠度预制及双轴肩搅拌摩擦焊焊接,具有成本低廉、质量可靠和轻量化等技术特点。
178 融合列车纵向动学的大规模重载列车群组运行控制方法 CN202410165588.X 2024-02-05 CN117698808B 2024-05-03 朱胜阳; 王相平; 何庆烈; 翟婉明; 张庆铼; 陈再刚; 罗俊; 高建敏; 陈禹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列车纵向动学的大规模重载列车群组运行控制方法。全面考虑重载列车运行环境及自身属性的复杂性,基于列车纵向动力学理论构建了重载列车运行控制模型,结合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了群组运行控制器,提出了“规划+控制”的实时模拟方案,形成了融合纵向动力学的大规模重载列车群组运行控制实时模拟方法,实现了列车纵向动力学与列车运行控制统一模型的构建,克服了纵向动力学模型用于长编组、多列车大规模场景下列车运行控制时实时计算能力差、无法满足既有列控系统0.2秒刷新速率的主要问题。
179 一种列车空调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CN202210751330.9 2022-06-29 CN115123327B 2024-05-03 杨杰; 陈超; 黄志伟; 姚鸽; 王勇
申请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列车空调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包括:获取各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新风温度值,并存储于对应的数组存储单元中。根据存储的新风温度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各新风温度异常标志值,以便剔除异常数据,将当前各新风温度值和新风温度异常标志值发送至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确定第一新风温度平均值,并根据第一新风温度平均值调节列车空调温度。由此,根据各数组存储单元中的新风温度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且通过新风温度异常标记的方式,在根据采集的各当前新风温度和对应的新风温度异常标志值确定第一新风温度平均值时剔除存在的偏差和数据跳变,以便根据室外温度调节列车空调温度,提升用户体验感。
180 列车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202210606960.7 2022-05-31 CN114932929B 2024-05-03 张蕾; 鄢永耀; 程高云; 王伟
申请公开了一种列车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N个场景类型,其中,N为正整数;基于N个场景类型从知识图谱中提取知识图谱子图,其中,知识图谱子图包括N个场景类型,以及与N个场景类型一一对应的N个处置流程;根据N个处置流程确定列车的控制流程;基于控制流程对列车进行控制。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列车的自主控制,从而解决现有的列车控制方式的效率低下问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