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道路 / 筑路材料 / 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的冷拌料

复合型乳化沥青的冷拌料

阅读:1017发布:2020-07-10

专利汇可以提供复合型乳化沥青的冷拌料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环 氧 复合型乳化 沥青 冷拌料,该环氧复合型 乳化沥青 冷拌料是由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和级配好的石料混合搅拌制成的,所述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基质沥青65-75%,沥青改性剂1.7-2.5%,热 水 20-25%,自乳化水性环氧 树脂 10-30%, 固化 剂5-10%,增韧剂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固化快、成本低、无污染。,下面是复合型乳化沥青的冷拌料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环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其特征在于,该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是由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和级配好的石料混合搅拌制成的,所述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沥青为重交道路石油沥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改性剂为芳类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多胺类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温度为50-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含有聚醚多元醇组分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拌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50-85℃热水中加入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调到PH为3-4,搅拌均匀形成皂液;
第二步、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30-150℃,加入沥青改性剂和增韧剂,然后搅拌20-30min形成混合物;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制得的混合物加入皂液中形成乳化沥青;
第四步、向上述乳化沥青中加入固化剂混合搅拌后即可制得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第五步、将级配好的石料与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

说明书全文

复合型乳化沥青的冷拌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

背景技术

[0002] 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固化时间短,学强度大,可以用作混凝土涂料,起到隔潮、阻、抗盐腐蚀等作用。可使沥青混凝土抗压强度、弯曲强度、抗车辙性能、耐磨性能以及与基面的粘接强度等各项性能指标大幅度提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
[0004]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该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是由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和级配好的石料混合搅拌制成的,所述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
[0005]
[0006] 所述基质沥青为重交道路石油沥青。
[0007] 所述沥青改性剂为芳类物质。
[0008] 所述固化剂为多胺类混合物。
[0009] 所述热水的温度为50-85℃。
[0010] 所述增韧剂为含有聚醚多元醇组分的混合物。
[0011] 所述冷拌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 第一步、在50-85℃热水中加入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调到PH为3-4,搅拌均匀形成皂液;
[0013] 第二步、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30-150℃,加入沥青改性剂和增韧剂,然后搅拌20-30min形成混合物;
[0014]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制得的混合物加入皂液中形成乳化沥青;
[0015] 第四步、向上述乳化沥青中加入固化剂混合搅拌后即可制得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
[0016] 第五步、将级配好的石料与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
[0017]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固化快、强度高,生产成本低,节约能源,资源利用率高;使用时无需加热,降低了环境污染。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所述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是本发明所述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该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是由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和级配好的石料混合搅拌制成的,所述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
[0020]
[0021]
[0022] 所述基质沥青为重交道路石油沥青。
[0023] 所述沥青改性剂为芳烃类物质。
[0024] 所述固化剂为多胺类混合物。
[0025] 所述热水的温度为50-85℃。
[0026] 所述增韧剂为含有聚醚多元醇组分的混合物。
[0027] 所述冷拌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 第一步、在50-85℃热水中加入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调到PH为3-4,搅拌均匀形成皂液;
[0029] 第二步、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30-150℃,加入沥青改性剂和增韧剂,然后搅拌20-30min形成混合物;
[0030]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制得的混合物加入皂液中形成乳化沥青;
[0031] 第四步、向上述乳化沥青中加入固化剂混合搅拌后即可制得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
[0032] 第五步、将级配好的石料与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冷拌料。
[0033] 该冷拌料采用用石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配置,该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 1.对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性能进行检测,要求符合《公路沥青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0035] 2.根据冷拌料的类型,结合实际工程以及《公路沥青施工技术规范》的级配规定,确定出适合本产品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配合比;
[0036] 3.将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放于105±5℃烘箱中烘恒重,时间为4-6h,并在干燥环境中冷却至室温;按步骤2所设计的矿质混合料配比,按每个试件的质量计算并称取各档规格集料的用量;
[0037] 4.估算出一个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的用量为8%,环氧复合型乳化 沥青与级配好的石料总质量的质量之比以0.5%递增,8%、8.5%、9%、9.5%、10%、10.5%、11%,然后拌制成冷拌料,并击实成型试件;在一定养护条件后,测定试件的毛体积密度空隙率物理指标,以及歇尔稳定度、流值等力学指标,由此参考《公路沥青施工技术规范》中的确定最佳油石比的方法确定出最佳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的用量;
[0038] 5.按照步骤4设计的最佳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的用量,拌制冷拌料并成型试件,在一定条件下养护后,按照《公路工程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的方法进行进水马歇尔实验,计算出残留稳定度,以验证混合料的水稳性和集料与沥青的粘结强度;
[0039] 6.根据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方法,采用步骤4的击实方法和养生条件成型和测试冷拌料,其具体操作为:步骤5拌制的冷拌料在常温下拌制并装进试件后,上、下面各击实75次成型,击实结束后直接脱模,放置40-60℃烘箱中养生48h,然后测定试件的毛体积密度、30℃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
[0040] 实验数据及结果
[0041] 1.按实验室试验和结合实际施工经验确定的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将10-15mm,5-10mm,0-5mm机制砂三种规格石料和矿粉按确定的级配配成冷拌料所需的混合料[0042]
[0043] 冷拌料优化级配范围
[0044]
[0045] 2.马歇尔稳定度实验结果
[0046]养生时间 1天 7天 14天
养生温度 40℃ 40℃ 40℃
稳定度值KN 3.83 4.22 6.35
流值0.1mm 23.2 22.5 22.1
[0047] 本发明所述的冷拌料的特殊性如下:
[0048] 1.固化快本发明中的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快速反应固化形成强度,短时间使乳化沥青混合料快速成型,常温4-6h固化;
[0049] 2.强度高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反应初期形成交联网状结构,随着时间的增加交联结构越来越密集,强度相对现有产品高,初期试件强度在4.5KN以上[0050] 3.费用低根据实践得知,冷拌料比热沥青的养护成本低
[0051] 4.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冷拌料可比热沥青节省热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节约能源。
[0052] 5.改善施工条件、减少污染环境冷拌料为常温施工,避免加热,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条件
[0053] 6.修补即使,施工方便快捷,短时间能开放交通,及时提高路面的服务性能[0054] 实施例
[0055] 以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最佳用量为8.8%配置880g冷拌料,加入到10kg级配好的石料中,拌合120s,使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与级配好的石料充分混合后,即可用于施工,此冷拌料应现用现配制。
[0056]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