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用温热器具

申请号 CN202180003652.9 申请日 2021-06-15 公开(公告)号 CN114206458A 公开(公告)日 2022-03-18
申请人 小林制药株式会社; 发明人 浅野良太; 关户悠二; 氏原由博;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 耳 廓用温热器具,其对使用者的耳廓的固定性优异,且能够应对广泛的姿势。耳廓用温热器具是具备分别安装于左右耳的左右一对温热器具的耳廓用温热器具,所述温热器具分别具有温热体、保持部及固定部。固定部与所述保持部连结,以将所述保持部在与耳廓的内侧的规定的 位置 接触 的状态下固定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耳廓。所述左右一对温热器具相互分离。
权利要求

1.一种廓用温热器具,其具备分别安装于左右耳的左右一对温热器具,所述耳廓用温热器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温热器具分别具有:
温热体;
保持部,其保持所述温热体;以及
固定部,其与所述保持部连结,以将所述保持部在与耳廓的内侧的规定的位置接触的状态下固定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耳廓,
左右一对所述温热器具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廓用温热器具,其中,
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
所述固定部以将所述保持部在与耳甲腔附近的内壁面接触的状态下固定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耳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廓用温热器具,其中,
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
所述保持部包括辅助部,所述辅助部与位于对耳屏附近的耳甲腔的内壁面接触,且对所述固定部所进行的固定进行辅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耳廓用温热器具,其中,
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
所述保持部包括:接触面部,其具有与所述耳廓的内侧的规定的位置接触的接触面;以及侧壁部,其从所述接触面部的周缘立起,所述温热体被从所述接触面的背面侧嵌入并保持于所述侧壁部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耳廓用温热器具,其中,
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
所述固定部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在密接于外耳道孔的内壁面的状态下插入于所述外耳道孔的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廓用温热器具,其中,
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
所述插入部将所述外耳道封闭,隔断外部的声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廓用温热器具,其中,
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
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从所述保持部延伸并到达耳甲艇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辅助部被构成为分别将所述耳甲艇的所述内壁面以及位于所述对耳屏附近的所述耳甲腔的所述内壁面作为支承部位而在所述耳廓的内侧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耳廓用温热器具,其中,
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
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从所述保持部延伸且到达耳甲腔的内壁面上的、位于对轮内侧的第一位置,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被构成为分别将所述外耳道孔的所述内壁面和所述第一位置作为支承部位而在所述耳廓的内侧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耳廓用温热器具,其中,
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
所述固定部包括钩挂于屏间切迹的钩挂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耳廓用温热器具,其中,
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
所述温热体通过化学反应发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廓用温热器具,其中,
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
所述化学反应包括金属的化反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耳廓用温热器具,其中,
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
所述温热体为一次性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耳廓用温热器具,其中,
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
所述保持部以及所述固定部中的至少一方由橡胶、弹性体以及合成树脂中的至少1个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耳廓用温热器具,其中,
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
所述保持部以及所述固定部中的至少一方由混合有金属的橡胶、混合有的橡胶、混合有金属的弹性体、混合有碳的弹性体、混合有金属的合成树脂、混合有碳的合成树脂以及热传导性树脂中的至少1个构成。

说明书全文

廓用温热器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耳廓用温热器具。

背景技术

[0002]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耳用温热器具,其为具有放入耳朵的口的袋状物,具有发热功能,且覆盖耳朵的一部分或全部。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耳孔温度调节器具,其具备插入到耳孔的耳孔插入部和温度调节部,耳孔插入部具有能够拆卸的蓄热部和插入部主体。该耳孔温度调节器具的使用者能够在利用温度调节部对从插入部主体卸下的蓄热部进行加热或冷却之后,将蓄热部安装于插入部主体来使用。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000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8620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0761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4]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耳用温热器具意图将包含耳朵的根部在内的周边部位加温,以覆盖耳朵的方式安装。因此,由于使用者的姿势,难以调整具有发热功能的部位的位置。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耳孔温度调节器具构成为,一对耳孔插入部由连结部连结,在将该连结部配置于颈部的后方的基础上将耳孔插入部插入两耳。因此,使用时的姿势受到限制。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廓用温热器具,其对于使用者的耳廓的固定性优异,且能够应对使用者的广泛的姿势。(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06]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是具备分别安装于左右耳的左右一对温热器具的耳廓用温热器具,所述温热器具分别具有温热体、保持所述温热体的保持部、及固定部。固定部与所述保持部连结,以将所述保持部在与耳廓的内侧的规定的位置接触的状态下固定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耳廓。所述左右一对温热器具相互分离。
[0007] 在上述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所述固定部以将所述保持部在与耳甲腔附近的内壁面接触的状态下固定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耳廓。
[0008] 在上述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所述保持部包括辅助部,所述辅助部与位于对耳屏附近的耳甲腔的内壁面相接,对所述固定部的固定进行辅助。
[0009] 在上述一个方面的耳廓用温热器具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所述温热器具包括:接触面部,其具有与所述耳廓的内侧的规定的位置接触的接触面;以及侧壁部,其从所述接触面部的周缘立起,所述温热体被从所述接触面的背面侧嵌入并保持于所述侧壁部的内侧。
[0010] 在上述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所述固定部包括插入部,该插入部在密接于外耳道孔的内壁面的状态下插入于所述外耳道孔的浅部。
[0011] 在上述一个方面的耳廓用温热器具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所述插入部将所述外耳道封闭,隔断外部的声音。
[0012] 在上述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从所述保持部延伸并到达耳甲艇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辅助部被构成为分别将所述耳甲艇的所述内壁面以及位于所述对耳屏附近的所述耳甲腔的所述内壁面作为支承部位而在所述耳廓的内侧突出。
[0013] 在上述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从所述保持部延伸且到达耳甲腔的内壁面上的、位于对轮内侧的第一位置,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被构成为分别将所述外耳道孔的所述内壁面和所述第一位置作为支承部位而在所述耳廓的内侧突出。
[0014] 在上述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所述固定部包含钩挂于屏间切迹的钩挂部。
[0015] 在上述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所述温热体通过化学反应发热。
[0016] 在上述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中,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所述化学反应也可以包括金属的化反应。
[0017] 在上述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中,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所述温热体也可以是一次性零件。
[0018] 在上述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所述保持部及所述固定部中的至少一方由橡胶、弹性体及合成树脂中的至少1个构成。
[0019] 在上述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温热器具的每一个中,所述保持部及所述固定部中的至少一方由混合有金属的橡胶、混合有的橡胶、混合有金属的弹性体、混合有碳的弹性体、混合有金属的合成树脂、混合有碳的合成树脂及热传导性树脂中的至少1个构成。(发明效果)
[0020] 根据上述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由于保持温热体的保持部以与耳廓的内侧接触的方式被固定,因此容易使温热体的位置与使用者的耳廓一致,减轻佩戴时的不适感。另外,根据上述一个方面的耳廓用温热器具,由于左右一对温热器具相互分离,因此不会因连结一对温热器具的部分而妨碍姿态,例如,也可以在卧位使用。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的俯视图。图2是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的侧视图。
图3是温热体的立体图。
图4是保持部以及固定部的分解侧视图。
图5是第二插入部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7A是变形例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的侧视图。
图7B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8A是另一变形例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的仰视图。
图8B是表示另一变形例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9A是又一变形例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的侧视图。
图9B是表示又一变形例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10A是表示被试验者进行的温感的评价中使用的标度的图。
图10B是表示被试验者进行的舒适的评价所使用的标度的图。
图11是表示在实验中安装了小型取暖袋的部位的图。
图12是表示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13是表示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进行说明。<1.整体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1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1具备相互分离的一对温热器具1a、1b。一对温热器具1a、1b分别安装在左右的耳朵上,用于温热耳廓。一对温热器具1a、1b既可以构成为彼此的形状成为镜像对称的关系这一点以外相同,也可以不特别区分左右而构成为相同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一对温热器具1a、1b具有没有左右区别的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为了方便说明,仅对温热器具1a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耳廓用温热器具1的“顶面”侧是指安装于耳廓时与耳廓的内侧相接的一侧,以此为基准来定义耳廓用温热器具1的侧面及底面。
[0023] 图2是温热器具1a的侧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温热器具1a具备温热体2、保持部10及固定部11。保持部10构成为将温热体2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进行保持。固定部11与保持部10连结,构成为将保持有温热体2的状态的保持部10以与耳廓3的内侧的规定的位置接触的状态固定。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部11包括与外耳道孔30(参照图6)的内壁面密接且插入到外耳道孔30的浅部的插入部12。插入部12构成为封闭外耳道孔30,以遮蔽外部的声音。即,本实施方式的耳廓用温热器具1还具有作为耳塞的功能。
[0024] <2.各部的结构><2‑1.温热体>
图3是温热体2的立体图。温热体2典型地为一次性的取暖袋,在使用前密封于隔断空气的薄膜袋(未图示)内。温热体2具有:发热组合物20,其在与空气接触时发生伴随发热的化学反应;以及收容部21,其在内部收容发热组合物20。发热组合物20例如可以是包含粉等金属粉、、保水材料等的粉体,化学反应也可以是铁等金属的氧化反应。收容部21具有中空的圆锥台形状,在具有更大直径的端面的周缘部形成有凸缘部210。在收容部21的内部空间收容发热组合物20。收容部21可以由具有透气性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由适当形成有通气孔的材料构成。作为构成收容部21的材料的例子,可列举出无纺布、合成树脂、橡胶、弹性体、及布等,本实施方式的收容部21由无纺布构成。这些材料优选以维持固定的形状的方式适当加工,以能够维持收容于保持部10的状态。
[0025] 在使用耳廓用温热器具1时,温热体2从隔断空气的薄膜袋取出,以凸缘部210位于后述的保持部10的开放端侧的方式嵌入保持部10。在耳廓用温热器具1的使用状态下,保持部10的开放端成为距离耳廓3更远的一侧,被后述的接触面部100封闭的保持部10的封闭端成为更接近耳廓3的一侧。即,在图6所示的耳廓用温热器具1的使用状态下,从外部看到的部分的大部分是收容部21的大径侧的端面及凸缘部210(参照图6)。这样,通过温热体2具有未被保持部10覆盖的面,由此,发热组合物20容易经由收容部21与空气接触,促进发热组合物20的化学反应,有效地进行发热。
[0026] <2‑2.保持部>图4是保持部10及固定部11的分解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10具有大致圆锥台形状,包括接触面部100和侧壁部101。接触面部100形成于大致圆锥台形状的直径较小的一方的端部,在温热器具1a安装于耳廓3时,具有与耳廓3的规定的位置接触的大致圆形的接触面100a。从提高基于温热体2的热的效果的观点考虑,接触面100a优选与耳甲腔31的内壁面接触,在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1a中,构成为接触面100a的大部分与耳甲腔31的内壁面接触。
[0027] 侧壁部101是从接触面部100的周缘向与接触面100a所朝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立起并一边扩径一边延伸的部位,构成大致圆锥台形状的侧周面。大致圆锥台形状的直径较大的一方的端部开放,由此,侧壁部101和接触面部100形成单侧开口的空间S1。空间S1形成为具有与温热体2的尺寸大致相同或比其稍大的尺寸,能够经由单侧的开口将凸缘部210向跟前侧嵌入温热体2。温热体2若嵌入空间S1内,则大部分被保持部10覆盖,成为收容于保持部10的状态。
[0028] 保持部10还包括大径部102,其构成为与侧壁部101连续,接收温热体2的凸缘部210,并从径向外侧覆盖。大径部102是在侧壁部101的直径较大的一方的端部与侧壁部10一体地形成的环状的部分。大径部102在侧壁部101的相反侧的端部的内周面具有从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肋102a。大径部102的内径在肋102a以外的部分形成为比凸缘部210的外径稍大,在肋102a的部分形成为比凸缘部210的外径小。若凸缘部210以位于比肋102a靠接触面部100侧的方式嵌入大径部102,则由于肋102a的存在,温热体2难以从保持部10脱落,成为被保持部10保持的状态。因此,保持部10即使不具有对空间S1进行开闭的开闭机构,也能够保持温热体2。另外,凸缘部210的周缘部分被大径部102覆盖,抑制了在安装时凸缘部210与耳廓接触而产生的不协调感。另外,从使温热体2的拆装变得更容易的观点出发,大径部
102也可以具有在周向上被局部切除的缺口S2。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观察到凸缘部210从缺口S2局部地伸到保持部10的外侧的情况。
[0029] 保持部10构成为,在温热器具1a安装于耳廓3的状态下,侧壁部101的一部分与位于对耳屏附近的耳甲腔31的内壁面接触。由此,在侧壁部101的一部分也支承温热器具1a整体,在耳廓3内稳定。即,侧壁部101中的与位于对耳屏32附近的耳甲腔31的内壁面接触的部分作为辅助由固定部11进行的固定的辅助部101a而发挥功能(参照图6)。当从耳廓3的外侧观察安装于耳廓3的温热器具1a时,若插入部12位于例如9点的方向,则辅助部101a位于大致6点的方向。
[0030]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10由具有挠性的材料构成,在温热体2的拆装时能够变形。由此,温热体2容易相对于耳廓用温热器具1的使用者进行拆装,并且贴合于温热体2的形状,嵌入于空间S1的温热体2不易从保持部10脱落。另外,在与耳廓3接触时,也包含后述的连结部103的度在内,能够以与耳廓3的凹凸结构贴合的方式变形,因此使用者难以感觉到佩戴时的不协调感。
[0031] 构成保持部1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包含橡胶、弹性体、软质树脂及硬质树脂的合成树脂等。更具体而言,可列举出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弹性体等。在将温热体2的热高效地传递至耳廓3这一点上,构成保持部10的材料也可以是热传导率高的材料。作为这样的材料的例子,可列举出在橡胶、弹性体或合成树脂等基材中混合金属或碳等热传导率高的材料而提高了热传导率的材料及热传导性树脂等。需要说明的是,导热性树脂是指具有高热传导率的树脂。
[0032] <2‑3.固定部>固定部11在耳廓3的内侧对保持部10进行定位,并固定在规定的位置。由此,温热器具1a整体相对于使用者的耳廓3固定,不易引起位置偏移、脱落。
[0033] 固定部11包括:连结部103,其与接触面部100和侧壁部101一体地形成,并从接触面部100和侧壁部101延伸;第一插入部120,其与连结部103连续;以及第二插入部121。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103与第一插入部120形成为一体,第一插入部120与第二插入部121分离地形成。连结部103具有中心轴弯曲的实心的大致圆柱形状。第一插入部120具有实心的大致圆柱形状,其中心轴A2形成为相对于保持部10的大致圆锥台的中心轴A1倾斜规定的角度。第一插入部120具有形成于侧周面的环状的肋120a。如后所述,肋120a嵌入第二插入部121的槽部121a,由此,第二插入部121固定于第一插入部120。第一插入部120和第二插入部
121都构成插入部12。即,保持部10和插入部12通过连结部103连结。第二插入部121由具有挠性的材料构成,当插入到外耳道孔30的浅部时,以贴合于外耳道孔30的内壁面的方式变形,以密接于外耳道孔30的内壁面的方式构成。
[0034] 图5是透视第二插入部121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第二插入部121具有在外观观察时侧周面朝向外侧呈凸状的大致圆锥台形状。第二插入部121包括:外侧部122,其构成大致圆锥台形状的侧周面,且能够从外侧目视确认;以及内侧部123,其位于外侧部122的径向内侧,且无法从外部目视确认。
[0035] 内侧部123是固定于第一插入部120的部分,具有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S3的大致圆筒形状。贯通孔S3的内径形成为比第一插入部120的外径稍大。在内侧部123的内周面形成有环状的槽部121a,槽部121a具有供第一插入部120的肋120a嵌入的尺寸。当第一插入部120插入到内侧部123的贯通孔S3内,内侧部123和肋120a中的至少一方弹性变形而嵌入槽部121a内时,第二插入部121的贯通孔S3被第一插入部120充满,构成遮蔽外部的声音的插入部12。
[0036] 外侧部122是与外耳道孔30的内壁面接触的部分。外侧部122在直径较小的一方的端部与内侧部123的单侧的前端部一体地连续,从径向外侧覆盖内侧部123的整体。外侧部122的内周面与内侧部123的外周面之间空出间隙,形成有空间S4。通过空间S4,在插入部12插入到外耳道孔30内时,外侧部122容易变形以与外耳道孔30的内壁面的尺寸、形状相匹配。由此,温热器具1a相对于耳廓3的固定性提高,并且适合用作耳塞。
[0037] 构成第二插入部121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包含橡胶、弹性体、软质树脂及硬质树脂的合成树脂等。更具体而言,可列举出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及弹性体等。另外,外侧部122和内侧部123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以分别由不同的材料构成。另外,构成第二插入部121的材料也可以是在橡胶、弹性体或合成树脂等基材中混合有金属或碳等材料的材料及热传导性树脂。
[0038] <3.特征>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1中,安装于左右耳廓3的温热器具1a、1b构成为分体。由此,使用者即使是躺下的姿势,也能够使用耳廓用温热器具1。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1在温热耳廓3的同时也发挥作为耳塞的功能,因此特别适合在就寝时使用。
[0039] 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1中,保持部10特别是以与耳廓腔31的内壁面相接的方式被固定。如后所述,在主要加热耳廓腔31的情况下,与主要加热耳廓3中的其他部位的情况相比,更能够得到对使用者的温感和快感。因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耳廓用温热器具1,能够进一步提高温热效果。
[0040] 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耳廓用温热器具1中,不仅保持部10,固定部11也构成为位于耳廓3的内侧。因此,使用者难以感觉到由于安装温热器具1a、1b而引起的不协调感。另外,与以覆盖耳廓3的方式从耳廓3的外侧安装的情况相比,使用时的外观上的变化少,因此使用者难以感受到对使用耳廓用温热器具1的阻
[0041] <4.变形例>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则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能够进行以下的变更。另外,以下的变形例的主旨能够适当组合。
[0042] <4‑1>第二插入部121也可以分别形成有外侧部122和内侧部123,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外侧部122作为罩安装于内侧部123。另外,插入部12例如也可以在硬质的树脂的主体部安装软质的树脂作为与外耳道孔30的内壁面接触的焊盘而形成。
[0043] <4‑2>保持部10可以封闭大致圆锥台形状的直径较大的一方的端部,例如也可以在侧壁部101形成用于嵌入温热体2的开口。另外,保持部10也可以在大致圆锥台形状的直径较大的一方的端部具有能够对空间S1进行开闭的盖部。温热体2的形状也可以根据保持部10的形状、用于嵌入温热体2的开口的位置等而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省略凸缘部210。
[0044] <4‑3>保持部10以及固定部11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固定部11可以代替插入部12或在此基础上,还包括从保持部10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0。图7A是这样的变形例涉及的温热器具1a的侧视图,图7B是表示图7A所示的温热器具
1a的使用状态的图。如图7B所示,第一延伸部110从保持部10延伸,跨过耳轮腿35而到达耳甲艇33的内壁面。第一延伸部110将耳甲艇33的内壁面作为支承部位,保持部10的辅助部
101a构成为,将位于对耳屏32附近的耳甲腔31的内壁面作为支承部位,在耳廓3的内侧支承。由此,保持部10以与耳廓3的内侧、优选与耳甲腔31接触的方式被可靠地固定。另外,如图7B所示,保持部10也可以构成为位于对耳屏32的内侧以及耳屏36的内侧。在图7中省略了温热体2的图示,但如上所述,温热体2的形状、向保持部10的收容方法可以适当选择。
[0045] <4‑4>图8A的仰视图表示保持部10及固定部11的另一变形例。如图8A所示,固定部11除了插入部12之外,还可以包括从保持部10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11。图8B是表示图8A所示的温热器具1a的使用状态的图。如图8B所示,第二延伸部111从保持部10延伸,到达耳甲腔31的内壁面上且位于对轮34的内侧的位置的第一位置P2。插入部12构成为,将外耳道孔30的内壁面作为支承部位,第二延伸部111将第一位置P2作为支承部位,在耳廓3的内侧支承。由此,保持部10以与耳廓3的内侧、优选与耳甲腔31接触的方式被可靠地固定。另外,固定部11也可以还包括从第二延伸部111进一步沿着对轮34延伸并横跨耳轮腿35而到达耳甲艇33的第三延伸部112。在图8中省略了温热体2的图示,但如上所述,温热体2的形状、向保持部10的收容方法可以适当选择。
[0046] <4‑5>在图9A的侧视图中示出保持部10及固定部11的又一变形例。如图9A所示,固定部
11也可以包括从保持部10的外侧面延伸并能够钩挂于屏间切迹37的钩挂部113。图8B是表示图8A所示的温热器具1a的使用状态的图。如图8B所示,钩挂部113具有大致圆柱形状,构成为钩挂于屏间切迹37,延伸至屏间切迹37的外侧。由此,保持部10以与耳廓3的内侧、优选与耳甲腔31接触的方式被可靠地固定。另外,如图9B所示,保持部10也可以构成为位于对耳屏32的内侧以及耳屏36的内侧。在图9中省略了温热体2的图示,但如上所述,温热体2的形状、向保持部10的收容方法可以适当选择。另外,固定部11还可以包括插入部12。
[0047] <4‑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温热体2是利用了金属的氧化反应的一次性的部件,但发热原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温热体2也可以是能够再利用的部件。温热体2例如可以是利用了乙酸钠水溶液的过冷却反应的取暖袋。另外,温热体2可以包含蓄热性优异的物质,也可以构成为在热水烘焙微波炉等中被加热后使用,也可以构成为在被电流电阻热加温后使用。
从不另外需要对温热体2进行温热的器具而能够简便地使用的观点考虑,温热体2优选自身发热的取暖袋。
实施例
[0048]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以下的实施例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0049] <实验方法>对于被试验者29名,在左右的耳廓3的特定的部分粘贴小型取暖袋,在图10所示的VAS(visual analog scale)1和2上的位置指示在各个部分粘贴小型取暖袋时的“温暖度(温感)”和“舒适度(快感)”的程度。将从VAS1的两端“不温暖”到“温暖”的距离、以及从VAS2的两端“不舒适”到“舒适”的距离分别设为100%,将从“不温暖”以及“不舒适”到由被试验者指示的位置为止的测定距离用相对于该测定距离的分数算出,作为对“温感”以及“快感”的评价。
[0050] 小型取暖袋具有图3所示的形状,凸缘部的直径为26mm。小型取暖袋通过粘合密封件粘贴于耳廓3的后述部分。该小型取暖袋的到40℃的上升约为1分钟,最高温度约为52℃,40℃以上的持续时间约为10分钟。
[0051] 粘贴小型取暖袋的位置如图11所示。1)以被称作神38的“穴位”为中心的位置
2)耳屏36及其周边―血管、神经和淋巴的通道密集的位置
3)耳甲腔31―迷走神经所在的位置
4)作为耳垂39的4处。另外,在图11中例示了左耳廓3的情况,但对于右耳廓3也是同样的。
[0052] 对于上述1)~4)的位置,对被试验者全员针对“温感”和“快感”的评价进行平均后的结果分别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曲线图那样。根据该图表可知,“温感”“快感”均在对耳甲腔31进行了加热的情况下评价的平均值变高。即,明确了通过以耳甲腔31为中心配置保持温热体2的保持部10,能够有效地给予使用者的温感和快感。(标号说明)
[0053] 1 耳廓用温热器具1a、1b 温热器具
2 温热体
10 保持部
11 固定部
12 插入部
100 接触面部
100a 接触面
101 侧壁部
101a 辅助部
110 第一延伸部
111 第二延伸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