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

申请号 CN202111655677.5 申请日 2021-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4382308A 公开(公告)日 2022-04-22
申请人 郭岩峰; 发明人 郭岩峰;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杆塔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为了解决传统井口 支架 搬运不便,以及防护机制不完善、不合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有平向移动单元和调节 支撑 单元等;坑口支撑骨架的四个支撑 脚架 之间连接有调节支撑单元。本技术方案中,装置集复杂地形使用、快速稳定提料、实时气体检测、紧急提升施工人员、台阶式爬梯等多个实行用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运输、安装、操作便捷化,功能多元化、集成化,控制智能化,完美地解决了现场深基坑作业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完全符合输电线路工程深基坑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有坑口支撑骨架(1)、绳索升降部件(2)、升降挂钩部件(21)和防护网(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平向移动单元、调节支撑单元、安全防护单元、坑口支撑骨架(1)的四个支撑脚架之间连接有能够适应不同基坑尺寸的调节支撑单元;坑口支撑骨架(1)的上侧连接有平向移动单元;平向移动单元下侧的中部连接有绳索升降部件(2);绳索升降部件(2)的右侧卷绕有升降挂钩部件(21);升降挂钩部件(21)的下侧连接有具备监测功能和逃生功能的安全防护单元;调节支撑单元之间连接有防护网(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坑口支撑骨架(1)的四个支撑脚均为具有弹性的弧形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平向移动单元包括有载板(101)、第一驱动电机(102)、蜗杆(103)、第一转轴(104)、蜗轮(105)和支撑轮(106);坑口支撑骨架(1)的上侧设有载板(101);载板(101)上侧的右部固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02);第一驱动电机(102)的输出轴固接有蜗杆(103);载板(101)上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4);第一转轴(104)的中部固接有蜗轮(105);蜗杆(103)与蜗轮(105)相啮合;第一转轴(104)的前端和后端各固接有一个支撑轮(106);两个支撑轮(106)的下侧均紧贴坑口支撑骨架(1)的上侧。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是,调节支撑单元包括有支撑底座(201)、L形活动固定(202)、固定环(203)和紧固部件(204);坑口支撑骨架(1)的四个支撑脚架下方各设有一个支撑底座(201);四个支撑底座(201)的内侧各固接有一个L形活动固定块(202);坑口支撑骨架(1)的四个支撑脚架分别放置于相邻的一个L形活动固定块(202)的内底板上;坑口支撑骨架(1)的四个支撑脚架下端各套设有一个固定环(203);四个固定环(203)靠近相邻的L形活动固定块(202)夹部位一侧,各固接有一个紧固部件(204);四个紧固部件(204)分别紧在相邻的一个L形活动固定块(202)和相邻的一个支撑底座(201)之间;四个支撑底座(201)之间连接有防护网(3)。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安全防护单元包括有固定钢绳(301)、逃生舱体(302)、气体质量监测部件(303)、底部通气管(304)、生命体征监测部件(305)、挡泥板(306)、右部插杆(307)、舱(308)、护颈垫(309)、护腰垫(310)、扶手(311)、支撑台(315)、坐板(316)、L形推杆(317)、楔形推块(318)、上部传动杆(319)、下部传动杆(320)、第二转轴(321)、拉簧(322)、连接杆(323)、翘杆(324)、凸轮(325)、触发块(326)、弹簧推杆(327)、侧部推块(328)、左部插杆(329)和活动门闩组件;升降挂钩部件(21)的下端挂置有固定钢绳(301);固定钢绳(301)的首尾两端之间固接有逃生舱体(302);逃生舱体(302)的前侧固接有气体质量监测部件(303);逃生舱体(302)前侧的下部固接有底部通气管(304),底部通气管(304)接通逃生舱体(302)的内外两侧;逃生舱体(302)的后侧固接有生命体征监测部件(305),生命体征监测部件(305)接通逃生舱体(302)的内外两侧;逃生舱体(302)的顶部,呈三角形堆叠有若干个挡泥板(306);逃生舱体(302)底部的右侧固接有两个右部插杆(307);逃生舱体(302)右侧的前部和右侧的后部,各铰接有一个舱门(308);两个舱门(308)之间相互闭合;逃生舱体(302)内左侧的上部固接有护颈垫(309);逃生舱体(302)内左侧的中部固接有护腰垫(310);逃生舱体(302)内前侧和内后侧各固接有一个扶手(311);逃生舱体(302)内左侧的下部固接有支撑台(315);支撑台(315)右侧的上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坐板(316);坐板(316)上侧的前部和上侧的后部,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L形推杆(317);两个L形推杆(317)上侧的右端各固接有一个楔形推块(318);两个L形推杆下端的转轴部件各转动连接有一个上部传动杆(319);支撑台(315)左侧的前部和左侧的后部,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下部传动杆(320);两个上部传动杆(319)与上下相邻的一个下部传动杆(320)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转轴(321);两个第二转轴(321)与逃生舱体(302)之间,各连接有一个拉簧(322);支撑台(315)左侧的中部固接有连接杆(323);逃生舱体(302)左侧的前部和左侧的后部,分别通过转轴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翘杆(324),两个翘杆(324)分别位于连接杆(323)下端的前后两侧;连接杆(323)下端的前侧和下端的后侧,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相邻的一个翘杆(324);两个翘杆(324)远离连接杆(323)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凸轮(325);两个凸轮(325)靠近连接杆(323)的一侧,各固接有一个触发块(326);逃生舱体(302)底部的左侧连接有两个弹簧推杆(327);两个弹簧推杆(327)的中部各固接有一个侧部推块(328);两个弹簧推杆(327)的下端各固接有一个左部插杆(329);逃生舱体(302)的右侧连接有活动门闩组件。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活动门闩组件包括有锁块(312)、前部门闩(313)和后部门闩(314);逃生舱体(302)内前侧的右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前部门闩(313);逃生舱体(302)内后侧的右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后部门闩(314);逃生舱体(302)前侧的右部和后侧的右部,各固接有一个锁块(312);两个锁块(312)的右侧分别紧贴前部门闩(309)和后部门闩(310)的左侧。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是,两个锁块(312)的右侧各设置有一个球体结构。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前部门闩(313)和后部门闩(314)左侧的下部各开设有一个锁孔;两个锁块(312)右侧的球体结构,分别紧贴前部门闩(313)和后部门闩(314)左侧的锁孔。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紧急升降单元,坑口支撑骨架(1)上设有紧急升降单元,紧急升降单元包括有固定支架(401)、第二驱动电机(402)和折叠单梯组件;坑口支撑骨架(1)上侧的右部固接有固定支架(401);固定支架(401)后侧的右部固接有第二驱动电机(402);固定支架(401)的左侧上下交替设有若干个折叠单梯组件,每组相邻的折叠单梯组件之间相互平行并彼此连接,并且位于上侧的第一组折叠单梯组件连接固定支架(401);第二驱动电机(402)的输出轴连接位于上侧的第一组折叠单梯组件。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折叠单梯组件包括有单块梯子(403)、第三转轴(404)、Z形推杆(405)、主动直齿轮(406)、长推杆(407)、第四转轴(408)和从动直齿轮(409);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单块梯子(403)后侧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三转轴(404);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三转轴(404)后端各固接有一个Z形推杆(405);在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三转轴(404)的前侧,同组的单块梯子(403)内后侧各固接有一个主动直齿轮(406);在平方向上,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Z形推杆(405)远离第三转轴(404)的一侧,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长推杆(407);位于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三转轴(404)下方一侧,同组Z形推杆(405)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四转轴(408);
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四转轴(408)前端,各固接有一个从动直齿轮(409);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四转轴(408)后端,分别固接下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长推杆(407);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主动直齿轮(406)分别与同组的从动直齿轮(409)相啮合;位于上侧第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长推杆(407)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固定支架(401);除位于上侧第一组的折叠单梯组件,其余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长推杆(407)远离同组的第三转轴(404)一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位于上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Z形推杆(405);除位于下侧第一组的折叠单梯组件,其余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四转轴(408)前侧,分别固接位于下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单块梯子(403);第二驱动电机(402)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位于上侧第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单块梯子(403)。

说明书全文

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杆塔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输电线路基础深基坑作业主要包括掏挖基础基坑开挖和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是适应国家环境保护要求,近年来在公司输电线路工程中普遍采用的基础型式。但在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因其作业点的地质基础构造复杂多变、作业量大、危险因素多且难以观察识别,施工中易引发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深基坑底部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深基坑土方坍塌,人员上下基坑坠落等问题。
[0003] 传统井口支架多数使用焊接而成,相对笨重,搬运不便;提料方面使用绞架人提土或者采用小型卷扬机,效率不高;气体检测方面,一般是施工人员随身携带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检测到气不足或有害气体超标后需要自行撤离,防护机制不完善、不合理。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传统井口支架搬运不便,以及防护机制不完善、不合理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
[0005]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有平向移动单元、调节支撑单元、安全防护单元、坑口支撑骨架、绳索升降部件、升降挂钩部件和防护网;坑口支撑骨架的四个支撑脚架之间连接有能够适应不同基坑尺寸的调节支撑单元;坑口支撑骨架的上侧连接有平向移动单元;平向移动单元下侧的中部连接有绳索升降部件;绳索升降部件的右侧卷绕有升降挂钩部件;升降挂钩部件的下侧连接有具备监测功能和逃生功能的安全防护单元;调节支撑单元之间连接有防护网。
[0006] 进一步说明,坑口支撑骨架的四个支撑脚均为具有弹性的弧形结构。
[0007] 进一步说明,平向移动单元包括有载板、第一驱动电机蜗杆、第一转轴、蜗轮和支撑轮;坑口支撑骨架的上侧设有载板;载板上侧的右部固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蜗杆;载板上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中部固接有蜗轮;蜗杆与蜗轮相啮合;第一转轴的前端和后端各固接有一个支撑轮;两个支撑轮的下侧均紧贴坑口支撑骨架的上侧。
[0008] 进一步说明,调节支撑单元包括有支撑底座、L形活动固定、固定环和紧固部件;坑口支撑骨架的四个支撑脚架下方各设有一个支撑底座;四个支撑底座的内侧各固接有一个L形活动固定块;坑口支撑骨架的四个支撑脚架分别放置于相邻的一个L形活动固定块的内底板上;坑口支撑骨架的四个支撑脚架下端各套设有一个固定环;四个固定环靠近相邻的L形活动固定块夹角部位一侧,各固接有一个紧固部件;四个紧固部件分别紧在相邻的一个L形活动固定块和相邻的一个支撑底座之间;四个支撑底座之间连接有防护网。
[0009] 进一步说明,安全防护单元包括有固定钢绳、逃生舱体、气体质量监测部件、底部通气管、生命体征监测部件、挡泥板、右部插杆、舱、护颈垫、护腰垫、扶手、支撑台、坐板、L形推杆、楔形推块、上部传动杆、下部传动杆、第二转轴、拉簧、连接杆、翘杆、凸轮、触发块、弹簧推杆、侧部推块、左部插杆和活动门闩组件;升降挂钩部件的下端挂置有固定钢绳;固定钢绳的首尾两端之间固接有逃生舱体;逃生舱体的前侧固接有气体质量监测部件;逃生舱体前侧的下部固接有底部通气管,底部通气管接通逃生舱体的内外两侧;逃生舱体的后侧固接有生命体征监测部件,生命体征监测部件接通逃生舱体的内外两侧;逃生舱体的顶部,呈三角形堆叠有若干个挡泥板;逃生舱体底部的右侧固接有两个右部插杆;逃生舱体右侧的前部和右侧的后部,各铰接有一个舱门;两个舱门之间相互闭合;逃生舱体内左侧的上部固接有护颈垫;逃生舱体内左侧的中部固接有护腰垫;逃生舱体内前侧和内后侧各固接有一个扶手;逃生舱体内左侧的下部固接有支撑台;支撑台右侧的上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坐板;坐板上侧的前部和上侧的后部,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L形推杆;两个L形推杆上侧的右端各固接有一个楔形推块;两个L形推杆下端的转轴部件各转动连接有一个上部传动杆;支撑台左侧的前部和左侧的后部,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下部传动杆;两个上部传动杆与上下相邻的一个下部传动杆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转轴;两个第二转轴与逃生舱体之间,各连接有一个拉簧;支撑台左侧的中部固接有连接杆;逃生舱体左侧的前部和左侧的后部,分别通过转轴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翘杆,两个翘杆分别位于连接杆下端的前后两侧;连接杆下端的前侧和下端的后侧,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相邻的一个翘杆;两个翘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凸轮;两个凸轮靠近连接杆的一侧,各固接有一个触发块;逃生舱体底部的左侧连接有两个弹簧推杆;两个弹簧推杆的中部各固接有一个侧部推块;两个弹簧推杆的下端各固接有一个左部插杆;逃生舱体的右侧连接有活动门闩组件。
[0010] 进一步说明,活动门闩组件包括有前部门闩、后部门闩和锁块;逃生舱体内前侧的右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前部门闩;逃生舱体内后侧的右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后部门闩;逃生舱体前侧的右部和后侧的右部,各固接有一个锁块;两个锁块分别紧贴前部门闩和后部门闩的左侧。
[0011] 进一步说明,两个锁块的右侧各设置有一个球体结构。
[0012] 进一步说明,前部门闩和后部门闩左侧的下部各开设有一个锁孔;两个锁块右侧的球体结构,分别紧贴前部门闩和后部门闩左侧的锁孔。
[0013]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紧急升降单元,坑口支撑骨架上设有紧急升降单元,紧急升降单元包括有固定支架、第二驱动电机和折叠单梯组件;坑口支撑骨架上侧的右部固接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后侧的右部固接有第二驱动电机;固定支架的左侧上下交替设有若干个折叠单梯组件,每组相邻的折叠单梯组件之间相互平行并彼此连接,并且位于上侧的第一组折叠单梯组件连接固定支架;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位于上侧的第一组折叠单梯组件。
[0014] 进一步说明,折叠单梯组件包括有单块梯子、第三转轴、Z形推杆、主动直齿轮、长推杆、第四转轴和从动直齿轮;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单块梯子后侧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三转轴;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三转轴后端各固接有一个Z形推杆;在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三转轴的前侧,同组的单块梯子内后侧各固接有一个主动直齿轮;在平方向上,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Z形推杆远离第三转轴的一侧,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长推杆;位于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三转轴下方一侧,同组Z形推杆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四转轴;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四转轴前端,各固接有一个从动直齿轮;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四转轴后端,分别固接下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长推杆;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主动直齿轮分别与同组的从动直齿轮相啮合;位于上侧第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长推杆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固定支架;除位于上侧第一组的折叠单梯组件,其余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长推杆远离同组的第三转轴一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位于上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Z形推杆;除位于下侧第一组的折叠单梯组件,其余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四转轴前侧,分别固接位于下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单块梯子;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位于上侧第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单块梯子。
[0015] 本发明的优点为:(1)、针对传统井口支架搬运不便,以及防护机制不完善、不合理的问题,本技术方案中,设有的坑口支撑骨架,在保证结构稳定性,其下半部分采用四腿可活动调节式支撑结构,适应各类不平坦地形,可拆卸方便存放运输,并且设有的逃生舱体中,安装有气体质量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坑内的气体质量,特别是对坑底的沉积气体的检测,当坑内的环境气体不宜施工员久留时,或当坑内发生坍塌现象时,及时通报施工员,施工员可躲入逃生舱体内,随绳索升降部件的上升,快速将逃生舱体向上拉起,保障施工员的生命安全。
[0016] (2)、本装置集复杂地形使用、快速稳定提料、实时气体检测、紧急提升施工人员、台阶式爬梯等多个实行用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运输、安装、操作便捷化,功能多元化、集成化,控制智能化,完美地解决了现场深基坑作业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完全符合输电线路工程深基坑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装置的平向移动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装置的A1区域放大图;
图5为本装置的平向移动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装置的安全防护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装置的安全防护单元第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装置的安全防护单元第二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装置的安全防护单元第三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装置的A2区域放大图;
图11为本装置的活动门闩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装置的A3区域放大图;
图13为本装置的舱门开启状态图;
图14为本装置的活动门闩组件上锁状态图;
图15为本装置的紧急升降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装置的紧急升降单元第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装置的紧急升降单元第二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以上附图中:1‑坑口支撑骨架,2‑绳索升降部件,21‑升降挂钩部件,3‑防护网,101‑载板,102‑第一驱动电机,103‑蜗杆,104‑第一转轴,105‑蜗轮,106‑支撑轮,201‑支撑底座,202‑L形活动固定块,203‑固定环,204‑紧固部件,301‑固定钢绳,302‑逃生舱体,303‑气体质量监测部件,304‑底部通气管,305‑生命体征监测部件,306‑挡泥板,307‑右部插杆,
308‑舱门,309‑护颈垫,310‑护腰垫,311‑扶手,312‑锁块,313‑前部门闩,314‑后部门闩,
315‑支撑台,316‑坐板,317‑L形推杆,318‑楔形推块,319‑上部传动杆,320‑下部传动杆,
321‑第二转轴,322‑拉簧,323‑连接杆,324‑翘杆,325‑凸轮,326‑触发块,327‑弹簧推杆,
328‑侧部推块,329‑左部插杆,401‑固定支架,402‑第二驱动电机,403‑单块梯子,404‑第三转轴,405‑Z形推杆,406‑主动直齿轮,407‑长推杆,408‑,409‑从动直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0] 实施例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绳索升降部件2是卷扬机,使用的升降挂钩部件21是钢丝绳和固定在钢丝绳尾端的吊钩,使用的紧固部件204是紧固螺栓
[0021] 一种杆塔深基坑开挖坑口安全防护装置,如图1‑12所示,包括有平向移动单元、调节支撑单元、安全防护单元、坑口支撑骨架1、绳索升降部件2、升降挂钩部件21和防护网3;坑口支撑骨架1的四个支撑脚均为具有弹性的弧形钢结构;坑口支撑骨架1的四个支撑脚架之间连接有调节支撑单元;坑口支撑骨架1的上侧连接有平向移动单元;平向移动单元下侧的中部连接有绳索升降部件2;绳索升降部件2的右侧卷绕有升降挂钩部件21;升降挂钩部件21的下侧连接有安全防护单元;调节支撑单元之间连接有防护网3。
[0022] 如图3和图5所示,平向移动单元包括有载板101、第一驱动电机102、蜗杆103、第一转轴104、蜗轮105和支撑轮106;坑口支撑骨架1的上侧设有载板101;载板101上侧的右部螺栓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02;第一驱动电机102的输出轴固接有蜗杆103;载板101上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4;第一转轴104的中部固接有蜗轮105;蜗杆103与蜗轮105相啮合;第一转轴104的前端和后端各固接有一个支撑轮106;两个支撑轮106的下侧均紧贴坑口支撑骨架1的上侧。
[0023] 如图3‑4所示,调节支撑单元包括有支撑底座201、L形活动固定块202、固定环203和紧固部件204;坑口支撑骨架1的四个支撑脚架下方各设有一个支撑底座201;四个支撑底座201的内侧各螺栓连接有一个L形活动固定块202;坑口支撑骨架1的四个支撑脚架分别放置于相邻的一个L形活动固定块202的内底板上;坑口支撑骨架1的四个支撑脚架下端各套设有一个固定环203;四个固定环203靠近相邻的L形活动固定块202夹角部位一侧,各焊接有一个紧固部件204;四个紧固部件204分别锁紧在相邻的一个L形活动固定块202和相邻的一个支撑底座201之间;四个支撑底座201之间连接有防护网3。
[0024] 如图6‑12所示,安全防护单元包括有固定钢绳301、逃生舱体302、气体质量监测部件303、底部通气管304、生命体征监测部件305、挡泥板306、右部插杆307、舱门308、护颈垫309、护腰垫310、扶手311、支撑台315、坐板316、L形推杆317、楔形推块318、上部传动杆319、下部传动杆320、第二转轴321、拉簧322、连接杆323、翘杆324、凸轮325、支撑块326、弹簧推杆327、侧部推块328、左部插杆329和活动门闩组件;升降挂钩部件21的下端挂置有固定钢绳301;固定钢绳301的首尾两端之间固接有逃生舱体302;逃生舱体302的前侧固接有气体质量监测部件303;逃生舱体302前侧的下部固接有底部通气管304,底部通气管304接通逃生舱体302的内外两侧;逃生舱体302的后侧固接有生命体征监测部件305,生命体征监测部件305接通逃生舱体302的内外两侧;逃生舱体302的顶部,呈三角形堆叠有若干个挡泥板
306;逃生舱体302底部的右侧固接有两个右部插杆307;逃生舱体302右侧的前部和右侧的后部,各铰接有一个舱门308;两个舱门308之间相互闭合;逃生舱体302内左侧的上部固接有护颈垫309;逃生舱体302内左侧的中部固接有护腰垫310;逃生舱体302内前侧和内后侧各固接有一个扶手311;逃生舱体302内左侧的下部固接有支撑台315;支撑台315右侧的上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坐板316;坐板316上侧的前部和上侧的后部,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L形推杆317;两个L形推杆317上侧的右端各固接有一个楔形推块318;两个L形推杆下端的转轴部件各转动连接有一个上部传动杆319;支撑台315左侧的前部和左侧的后部,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下部传动杆320;两个上部传动杆319与上下相邻的一个下部传动杆320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转轴321;两个第二转轴321与逃生舱体302之间,各连接有一个拉簧322;支撑台315左侧的中部固接有连接杆323;逃生舱体302左侧的前部和左侧的后部,分别通过转轴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翘杆324,两个翘杆324分别位于连接杆323下端的前后两侧;连接杆323下端的前侧和下端的后侧,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相邻的一个翘杆324;两个翘杆324远离连接杆323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凸轮
325;两个凸轮325靠近连接杆323的一侧,各固接有一个支撑块326;逃生舱体302底部的左侧连接有两个弹簧推杆327;两个弹簧推杆327的中部各固接有一个侧部推块328;两个弹簧推杆327的下端各固接有一个左部插杆329;逃生舱体302的右侧连接有活动门闩组件。
[0025] 如图8和图11所示,活动门闩组件包括有锁块312、前部门闩313和后部门闩314;逃生舱体302内前侧的右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前部门闩313;逃生舱体302内后侧的右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后部门闩314;后部门闩314的上端设置有凸块结构;前部门闩313的上端设置有与后部门闩314的凸块相对应的锁槽结构,逃生舱体302前侧的右部和后侧的右部,各固接有一个锁块312;两个锁块312的右侧分别紧贴前部门闩313和后部门闩314的左侧。
[0026] 如图11所示,两个锁块312的右侧各设置有一个球体结构;前部门闩313和后部门闩314左侧的下部各开设有一个锁孔;两个锁块312右侧的球体结构,分别紧贴前部门闩313和后部门闩314左侧的锁孔。
[0027] 首先将本装置架设在基坑的上方,在将坑口支撑骨架1的四个支撑脚架插设在四个固定环203内之后,并上下滑动调节高度,通过锁紧紧固部件204,使坑口支撑骨架1的四个支撑脚架稳固的安装于调节支撑单元中,使本装置能够稳定的放置在复杂地形上,随后施工员打开舱门308,携带基坑开挖设备进入逃生舱体302内之后,关闭舱门308,第一驱动电机102的输出轴带动蜗杆103转动,蜗杆103啮合蜗轮105带动第一转轴104转动,第一转轴104转动带动支撑轮106沿坑口支撑骨架1移动至基坑上方,同时绳索升降部件2通过升降挂钩部件21,将安全防护单元下放至基坑中,使右部插杆307和左部插杆329插设于基坑的底部。
[0028] 逃生舱体302在被放置入基坑的底部后,施工员携带基坑开挖设备走出逃生舱体302,并将固定钢绳301从升降挂钩部件21上取下,随后使用携带的基坑开挖设备对基坑进行深挖工作,期间挖出的废土装载在携带的废土桶中,并将装满废土的废土桶挂载在升降挂钩部件21上,通过绳索升降部件2通过升降挂钩部件21将废土运出基坑,完成快速稳定提料工作。
[0029] 施工员在对基坑进行深挖工作同时,基坑底部的气体和舱体302内部的气体分别通过底部通气管304,进入气体质量监测部件303中,由气体质量监测部件303对基坑内的气体实时监测,特别是对坑底的沉积气体的进行监测,当气体质量监测部件303发现坑内的环境气体不宜施工员久留时,及时通报施工员,或当坑内发生坍塌现象时,施工员随手将固定钢绳301挂回至升降挂钩部件21中,快速打开舱门308,如图13所示,舱门308呈三角状态向前后两侧被打开,快速进入逃生舱体302内,关上舱门308,同时施工员手扶扶手311,身体紧贴护颈垫309和护腰垫310,并随绳索升降部件2带动升降挂钩部件21上升同时,升降挂钩部件21将逃生舱体302向上拉起,使施工员及时逃离危险。
[0030] 若坑内发生严重的坍塌现象,绳索升降部件2来不及带动升降挂钩部件21将逃生舱体302拉起时,施工员坐在坐板316上,并推动坐板316向下翻转呈横置状态,翻转的坐板316推动L形推杆317带动楔形推块318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两个楔形推块318分别推动前部门闩313和后部门闩314相向转动,使锁块312的球体结构离开前部门闩313和后部门闩
314的锁孔,如图14所示,后部门闩314的凸块结构紧贴前部门闩313的锁槽结构,相互紧闭贴合的前部门闩313和后部门闩314,挡在舱门308的内侧,避免落石将舱门307砸开,威胁施工员的生命安全,同时翻转的坐板316带动上部传动杆319推动下部传动杆320、第二转轴
321和拉簧322向前拉伸,同时翻转的坐板316带动连接杆323向下移动,连接杆323同时撬动两个翘杆324,使两个翘杆324分别通过凸轮325推动相邻的一个侧部推块328,分别带动两个弹簧推杆327和左部插杆329向上压缩,在继续向上移动的凸轮325离开侧部推块328时,被压缩的弹簧推杆327带动左部插杆329向下弹出,使左部插杆329深深的扎入基坑底部,提高舱体302的牢固程度,避免舱体302在落石的敲击下发生侧翻现象,在舱体302内部的施工员等待救援同时,生命体征监测部件312实时监测舱体302内的施工员生命体征,以随时向操控中心汇报施工员的生命健康状态
[0031] 实施例2如图1‑12、以及图14‑17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有紧急升降单元,坑口支撑骨架1上设有紧急升降单元,紧急升降单元包括有固定支架
401、第二驱动电机402和折叠单梯组件;坑口支撑骨架1上侧的右部焊接有固定支架401;固定支架401后侧的右部螺栓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402;固定支架401的左侧上下交替设有若干个折叠单梯组件,每组相邻的折叠单梯组件之间相互平行并彼此连接,并且位于上侧的第一组折叠单梯组件连接固定支架401;第二驱动电机402的输出轴连接位于上侧的第一组折叠单梯组件。
[0032] 折叠单梯组件包括有单块梯子403、第三转轴404、Z形推杆405、主动直齿轮406、长推杆407、第四转轴408和从动直齿轮409;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单块梯子403后侧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三转轴404;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三转轴404后端各固接有一个Z形推杆405;在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三转轴404的前侧,同组的单块梯子403内后侧各固接有一个主动直齿轮406;在水平方向上,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Z形推杆405远离第三转轴404的一侧,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长推杆407;位于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三转轴404下方一侧,同组Z形推杆405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四转轴408;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四转轴408前端,各固接有一个从动直齿轮409;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四转轴408后端,分别固接下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长推杆407;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主动直齿轮406分别与同组的从动直齿轮409相啮合;位于上侧第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长推杆407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固定支架401;除位于上侧第一组的折叠单梯组件,其余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长推杆407远离同组的第三转轴404一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位于上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Z形推杆405;除位于下侧第一组的折叠单梯组件,其余每组折叠单梯组件的第四转轴408前侧,分别固接位于下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单块梯子403;第二驱动电机402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位于上侧第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单块梯子403。
[0033] 当气体质量监测部件303发现坑内的环境气体不宜施工员久留时,若绳索升降部件2不能正常带动升降挂钩部件21将逃生舱体302拉起,第二驱动电机402的输出轴带动位于上侧第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单块梯子403,向下翻转,同时位于上侧第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单块梯子403,带动同组的长推杆407向下翻转,由于单块梯子403和长推杆407的旋转直径不同,长推杆407在翻转过程中,推动同组的Z形推杆405绕第三转轴404转动,Z形推杆405带动下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长推杆407向下转动,同时从动直齿轮409啮合主动直齿轮406,并带动长推杆407绕第三转轴404旋转,长推杆407带动下一组折叠单梯组件的单块梯子403向下翻转,同时按上述工作原理,各组折叠单梯组件的单块梯子403依次下放入基坑下方,使施工员能够沿下放的紧急升降单元,向上爬出基坑,逃离危险。
[0034] 尽管已经仅相对于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各种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