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

申请号 CN202210467995.7 申请日 2022-04-29 公开(公告)号 CN114984490A 公开(公告)日 2022-09-02
申请人 北京泰和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袁潇; 屈智明; 闫立雅; 姜长波; 李卫平; 张博;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 定位 找寻系统,包括包体,包体包括置物盒和设置于置物盒上的盖体,盖体的一侧铰接于置物盒上,盖体远离铰接处的一侧与置物盒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接装置,第一卡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置物盒侧面上的下卡座和固定连接于盖体侧面上的上卡座,上卡座上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接槽,下卡座上铰接有可插设于连接槽内的 连接杆 ,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可插设于卡接槽内的卡接 块 ,下卡座上还设置有阻碍连接杆向远离卡接槽的方向摆动的推 力 机构,上卡座上设置有可将卡接块推离卡接槽内的解 锁 机构。本 申请 具有便于人们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的找到应急包内相应的灭火工具或防护工具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100),所述包体(100)包括置物盒(1)和设置于置物盒(1)上的盖体(2),所述盖体(2)的一侧铰接于所述置物盒(1)上,所述盖体(2)远离所述铰接处的一侧与所述置物盒(1)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接装置(5),所述第一卡接装置(5)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置物盒(1)侧面上的下卡座(52)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盖体(2)侧面上的上卡座(51),所述上卡座(51)上开设有连接槽(511),所述连接槽(511)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接槽(512),所述下卡座(52)上铰接有可插设于所述连接槽(511)内的连接杆(53),所述连接杆(53)上固定连接有可插设于所述卡接槽(512)内的卡接(54),所述下卡座(52)上还设置有阻碍所述连接杆(53)向远离所述卡接槽(512)的方向摆动的推机构(55),所述上卡座(51)上设置有可将所述卡接块(54)推离所述卡接槽(512)内的解机构(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512)远离所述连接杆(53)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孔(513),所述解锁机构(56)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孔(513)内的解锁杆(561),所述解锁杆(561)靠近所述连接杆(53)的端面用于与所述卡接块(54)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孔(513)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14),所述解锁杆(561)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562),所述第一限位块(56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5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514)内设置有第一弹簧(563),所述第一弹簧(563)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限位块(562)靠近所述连接杆(53)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弹簧(563)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限位槽(514)靠近所述连接杆(53)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座(52)的顶面上开设有安装槽(521),所述连接杆(53)铰接于所述安装槽(521)的底壁上,所述推力机构(55)为推力弹簧(551),所述推力弹簧(551)的一端抵触于所述连接杆(53)远离所述卡接块(54)的侧面上,所述推力弹簧(551)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安装槽(521)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烟雾探测器(3)和声光报警器(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探测器(3)和所述声光报警器(4)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两组用于分别将所述烟雾探测器(3)和所述声光报警器(4)卡接固定的第二卡接装置(6),所述盖体(2)的顶面上开设有两个凹槽(21),所述盖体(2)的顶面上还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凹槽(21)相连通的让位槽(22),所述让位槽(22)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23),两组所述第二卡接装置(6)分别位于两个滑动槽(23)内,所述烟雾探测器(3)和所述声光报警器(4)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凹槽(21)内,两块所述固定板(7)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让位槽(22)内,所述第二卡接装置(6)包括滑动设置于滑动槽(23)内的锁定杆(61),所述锁定杆(61)位于所述固定板(7)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23)的顶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盖体(2)顶面相连通的条形孔(24),所述锁定杆(61)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拨杆(62),所述拨杆(62)的顶端延伸至盖体(2)的上方,所述拨杆(62)滑动设置于所述条形孔(24)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23)内设置有第二弹簧(63),所述第二弹簧(63)的一端抵触于所述滑动槽(23)远离所述固定板(7)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弹簧(63)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锁定杆(61)远离所述固定板(7)的侧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61)远离所述第二弹簧(63)的一侧设置有斜面(611),所述斜面(611)位于所述锁定杆(61)的顶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消防应急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火灾的隐患一直是人们重视的生活危害之一,火灾的发生会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需要时刻警惕预防火灾的发生。
[0003] 在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326409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火灾应急包,包括包体的顶部有一提手,在包体正面设有一排加宽的夜光条和一条横向加宽的反光条,包体的左侧网兜放置有烟雾探测器,包体内设有隔层,包体的最外层放置有高温护目镜、湿口罩、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强光手电和隔热逃生手套,中间层放置有医用急救包,最里层放置有灭火器、逃生绳和灭火毯,且在包体拉链处悬挂一求生口哨。人们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声光响应装置发出警报,确定应急包位置,也可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自动报警。
[0004]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在灭火工具或防护工具放入应急包内后,有些工具会位于应急包内的底部,当火灾发生时,人往往们需要先拉开应急包的拉链,然后在应急包内翻找所需要的灭火工具或防护工具,拉开拉链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拉链被卡住的情况,从而不便于人们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的找到应急包内相应的灭火工具或防护工具。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便于人们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的找到应急包内相应的灭火工具或防护工具,本申请提供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包括包体,所述包体包括置物盒和设置于
置物盒上的盖体,所述盖体的一侧铰接于所述置物盒上,所述盖体远离所述铰接处的一侧与所述置物盒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接装置,所述第一卡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置物盒侧面上的下卡座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盖体侧面上的上卡座,所述上卡座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下卡座上铰接有可插设于所述连接槽内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可插设于所述卡接槽内的卡接,所述下卡座上还设置有阻碍所述连接杆向远离所述卡接槽的方向摆动的推机构,所述上卡座上设置有可将所述卡接块推离所述卡接槽内的解机构。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火灾未发生时,连接杆插设于连接槽内,卡接块插设于卡接槽内,灭火工具或防护工具可摆放在置物盒内。当火灾发生时,人们通过解锁机构将卡接块推离卡接槽,使第一卡接装置解除卡接状态,从而使与置物盒相铰接的盖体能够向上摆动,进而使人们能够更加快速的找到相应的灭火工具或防护工具。
[0008] 优选的,所述卡接槽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孔内的解锁杆,所述解锁杆靠近所述连接杆的端面用于与所述卡接块相抵触。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锁杆靠近连接杆的端面用于与卡接块相抵触,当工作人员推动解锁杆时,解锁杆能够将卡接块推离卡接槽内,并且使卡接块能够通过连接孔脱离上卡座,从而使第一卡接装置解除卡接状态,进而使与置物盒相铰接的盖体能够向上摆动,便于人们取出相应的灭火工具或防护工具。
[0010] 优选的,所述滑动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解锁杆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槽开设于滑动孔的内壁上,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于解锁杆上,同时,第一限位块滑动设置于第一限位槽内,从而阻碍解锁杆脱离上卡座,提高了解锁机构结构的稳固性。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限位块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限位槽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卡接装置未卡接时,即卡接块未插设于卡接槽内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降低了解锁杆靠近盖体的一端位于连接槽内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连接杆顶部于解锁杆底面相抵触,导致解锁杆连接杆向连接槽内滑动从而阻碍卡接块插入到卡接块的可能性。
[0014] 优选的,所述下卡座的顶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杆铰接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所述推力机构为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的一端抵触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卡接块的侧面上,所述推力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力弹簧的一端抵触于连接杆远离卡接块的侧面上,推力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于安装槽的侧壁上,阻碍连接杆向远离卡接槽的方向摆动,从而阻碍卡接块脱离卡接槽,提升了第一卡接装置卡接效果的稳定性
[0016] 优选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烟雾探测器和声光报警器。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火灾发生时,烟雾探测器能够检测到空气中的烟雾,从而控制声光报警器发出警报,便于人们快速找到应急包。
[0018] 优选的,所述烟雾探测器和所述声光报警器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两组用于分别将所述烟雾探测器和所述声光报警器卡接固定的第二卡接装置,所述盖体的顶面上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盖体的顶面上还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凹槽相连通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两组所述第二卡接装置分别位于两个滑动槽内,所述烟雾探测器和所述声光报警器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凹槽内,两块所述固定板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让位槽内,所述第二卡接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滑动槽内的锁定杆,所述锁定杆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上方。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板插设于让位槽内的过程中,锁定杆向滑动槽内滑动,使固定板能够插设于让位槽内,当固定板插设于让位槽内时,锁定杆位于固定板的上方,从而使锁定杆能够阻碍固定板脱离让位槽,进而使第二卡接装置将烟雾探测器和声光报警器卡接固定在盖体上,同时便于人们对烟雾探测器和声光报警器进行安装和拆卸维护。
[0020]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的顶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盖体顶面相连通的条形孔,所述锁定杆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的顶端延伸至盖体的上方,所述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条形孔内。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杆固定连接于锁定杆的顶面上,拨杆滑动设置于条形孔内,阻碍锁定杆脱离滑动槽,提高了第二卡接装置的结构的稳固性,同时便于人们将锁定杆向滑动槽内滑动。
[0022]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触于所述滑动槽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锁定杆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上。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在自然状态下锁定杆的一端始终位于固定杆的上方,提高了第二卡接装置卡接的稳定性。
[0024] 优选的,所述锁定杆远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锁定杆的顶部。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板插设于让位槽内的过程中,当固定板的底部抵触于斜面上时,随着固定板继续向让位槽内移动,固定板能够通过斜面将锁定杆推入到滑动槽内,并在固定板的顶面位于锁定杆底面的下方时,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锁定杆自动将烟雾探测器和声光报警器卡接固定在盖体上。
[0026]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 在火灾未发生时,连接杆插设于连接槽内,卡接块插设于卡接槽内,灭火工具或防护工具可摆放在置物盒内。当火灾发生时,人们通过解锁机构将卡接块推离卡接槽,使第一卡接装置解除卡接状态,从而使与置物盒相铰接的盖体能够向上摆动,进而使人们能够更加快速的找到相应的灭火工具或防护工具;
2. 解锁杆靠近连接杆的端面用于与卡接块相抵触,当工作人员推动解锁杆时,解锁杆能够将卡接块推离卡接槽内,并且使卡接块能够通过连接孔脱离上卡座,从而使第一卡接装置解除卡接状态,进而使与置物盒相铰接的盖体能够向上摆动,便于人们取出相应的灭火工具或防护工具;
3. 在固定板插设于让位槽内的过程中,锁定杆向滑动槽内滑动,使固定板能够插设于让位槽内,当固定板插设于让位槽内时,锁定杆位于固定板的上方,从而使锁定杆能够阻碍固定板脱离让位槽,进而使第二卡接装置将烟雾探测器和声光报警器卡接固定在盖体上,同时便于人们对烟雾探测器和声光报警器进行安装和拆卸维护。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包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卡接装置的剖视图。
[0029]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卡接装置的剖视图。
[0030] 附图标记说明:1、置物盒;2、盖体;21、凹槽;22、让位槽;23、滑动槽;24、条形孔;3、烟雾探测器;4、声光报警器;5、第一卡接装置;51、上卡座;511、连接槽;512、卡接槽;513、滑动孔;514、第一限位槽;52、下卡座;521、安装槽;53、连接杆;54、卡接块;55、推力机构;551、推力弹簧;56、解锁机构;561、解锁杆;562、第一限位块;563、第一弹簧;6、第二卡接装置;61、锁定杆;611、斜面;62、拨杆;63、第二弹簧;7、固定板;100、包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参照图1和图2所示,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包括包体100,包体100包括置物盒1、盖体2、烟雾探测器3、声光报警器4、第一卡接装置5和第二卡接装置6。盖体2为平板状,置物盒1为顶部开放的盒体结构,盖体
2的一侧铰接于置物盒1一侧的顶部。
[0033]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第一卡接装置5设置于盖体2与置物盒1远离铰接处的一侧,第一卡接装置5包括上卡座51、下卡座52、连接杆53、卡接块54、推力机构55和解锁机构56。下卡座52焊接固定于置物盒1侧面的顶部,上卡座51焊接固定于盖体2的侧面上,当盖体2扣合在置物盒1的顶部时,上卡座51抵触于下卡座52的顶面上。
[0034] 参照图2所示,上卡座51的底面上开设有连接槽511,连接槽511远离盖体2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接槽512。下卡座52上的顶面上开设有安装槽521,连接杆53的底端铰接于连接槽511的底壁上,连接杆53位于安装槽521远离置物盒1的一侧。卡接块54固定连接于连接杆53远离置物箱的侧面上,卡接块54位于连接杆53的顶部,当上卡座51抵触于下卡座52的顶面上时,连接杆53插设于连接槽511内,卡接块54插设于卡接槽512内。
[0035] 参照图2所示,推力机构55为推力弹簧551,推力弹簧551的一端抵触于连接杆53远离卡接块54的侧面上,推力弹簧551的另一端抵触于安装槽521靠近卡接块54的侧壁上。
[0036] 参照图2所示,卡接槽512远离连接杆53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孔513,解锁机构56包括解锁杆561、第一限位块562和第一弹簧563。解锁杆561滑动设置于滑动孔513内,解锁杆561靠近连接杆53的端面用于与卡接块54远离连接杆53的侧面相抵触。滑动孔513的顶壁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14,第一限位槽514的长度方向与解锁杆561的滑动方向平行,第一限位块562焊接固定于解锁杆561的顶面上,第一限位块562滑动设置于第一限位槽514内。第一弹簧563位于第一限位槽514内,第一弹簧563的一端抵触于第一限位块562靠近连接杆53的侧面上,第一弹簧563的另一端抵触于第一限位槽514靠近连接杆53的侧壁上。
[0037] 参照图1和图3所示,盖体2的顶面上开设有两个凹槽21,盖体2的顶面上还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凹槽21相连通的让位槽22,两个让位槽22远离凹槽2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滑动槽23。烟雾探测器3和声光报警器4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烟雾探测器3和声光报警器4分别插设于两个凹槽21内,两块固定板7分别插设于两个让位槽22内。第二卡接装置6位于盖体2上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卡接装置6分别位于两个滑动槽23内。
[0038] 参照图3所示,第二卡接装置6包括锁定杆61、拨杆62和第二弹簧63。锁定杆61滑动设置于滑动槽23内。滑动槽23的顶壁上开设有与盖体2顶面相连通的条形孔24,条形孔24的长度方向与锁定杆61的滑动方向平行,拨杆62竖直焊接固定于锁定杆61的顶面上,拨杆62的顶端延伸至盖体2的上方,拨杆62滑动设置于条形孔24内。
[0039] 参照图3所示,锁定杆61远离第二弹簧63的一侧设置有斜面611,斜面611位于锁定杆61的顶部。第二弹簧63设置于滑动槽23内,第二弹簧63的一端抵触于滑动槽23远离固定板7的侧壁上,第二弹簧63的另一端抵触于锁定杆61远离固定板7的侧面上。当第二卡接装置6位于卡接状态时,锁定杆61与固定板7的顶面相抵触。
[0040]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家用消防应急包的定位找寻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在火灾未发生时,烟雾探测器3能够检测到空气中的烟雾,从而控制声光报警器4发出警报,便于人们快速找到应急包,人们通过推动解锁杆561将卡接块54推离卡接槽512,使第一卡接装置5解除卡接状态,从而使与置物盒1相铰接的盖体2能够向上摆动,进而使人们能够更加快速的找到相应的灭火工具或防护工具。
[0041] 在固定板7插设于让位槽22内的过程中,锁定杆61向滑动槽23内滑动,使固定板7能够插设于让位槽22内,当固定板7插设于让位槽22内时,锁定杆61位于固定板7的上方,从而使锁定杆61能够阻碍固定板7脱离让位槽22,进而使第二卡接装置6将烟雾探测器3和声光报警器4卡接固定在盖体2上,同时便于人们对烟雾探测器3和声光报警器4进行安装和拆卸维护。
[0042]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