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展开式高楼逃生伞包

申请号 CN201810487629.1 申请日 2018-05-21 公开(公告)号 CN110510125B 公开(公告)日 2023-11-07
申请人 邹宇; 发明人 李苗; 邹宇;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救生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预先展开式高楼逃生伞包,包括救生伞、救生包和自动充气装置,救生伞各部分收起时置于救生包内,自动充气装置固设于救生包内,所述救生伞的伞体上设有充气伞毂和充气伞杆,且所述充气伞杆上端与充气伞毂的交汇处相连、下端与所述自动充气装置相连,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向充气伞杆和充气伞毂内充气时,所述救生伞撑起并由所述救生包内喷出。本发明在火灾发生或其他紧急情况下,人们必须从窗口逃生时,可先启动自动充气装置将救生伞预先自动打开,不会出现楼的高度不够,伞未完全张开的问题,也不会出现伞毂后折的情况,人由高楼跳下时在空中缓慢着陆,从而脱离险境。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先展开式高楼逃生伞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伞(1)、救生包(2)和自动充气装置(4),救生伞(1)各部分收起时置于救生包(2)内,自动充气装置(4)固设于所述救生包(2)内,所述救生伞(1)的伞体上设有充气伞毂(9)和充气伞杆(8),且所述充气伞杆(8)上端与充气伞毂(9)的交汇处相连、下端与所述自动充气装置(4)相连,所述自动充气装置(4)向充气伞杆(8)和充气伞毂(9)内充气时,所述救生伞(1)由所述救生包(2)内喷出并撑起;
所述自动充气装置(4)包括压缩气瓶(18)、体(17)、刺针(20)、拉杆(11)和拉绳(5),所述阀体(17)设置于压缩气瓶(18)上端并且与所述充气伞杆(8)相连,所述压缩气瓶(18)上端设有密封盖(16),所述刺针(20)设置于阀体(17)内,所述拉杆(11)铰接于阀体(17)上侧并与所述拉绳(5)相连,充气时拉动所述拉绳(5),所述拉杆(11)通过拉绳(5)带动旋转压下所述刺针(20),所述密封盖(16)通过所述刺针(20)刺破;
所述阀体(17)内设有相连通的刺针滑道和输气孔(14),所述输气孔(14)与所述充气伞杆(8)相通,所述刺针(2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刺针滑道中,在所述刺针(20)上端设有压头(12),所述拉杆(11)与所述压头(12)相抵;
所述刺针通道内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套设于刺针(20)上,压头(12)通过拉杆(11)作用压下时压缩所述弹簧(13);
所述救生包(2)内设有第一容置区(201)和第二容置区(202),救生伞(1)各部分收起时置于所述第一容置区(201)中,自动充气装置(4)固设于第二容置区(202)中;
所述第一容置区(201)和第二容置区(202)通过隔板隔开,且所述救生伞(1)下侧设有伞绳(7)与所述隔板固连;
所述救生包(2)的第二容置区(202)一侧固设有螺套(601),所述拉绳(5)的自由端设有螺旋拉头(6),且所述螺旋拉头(6)与所述螺套(601)螺纹连接;
所述救生包(2)前侧设有背带(204),在所述救生包(2)的包体顶面(203)设有拉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先展开式高楼逃生伞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区(202)中设有容置腔(3),且所述容置腔(3)输出端设有拉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先展开式高楼逃生伞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伞(1)的伞体中部设有通孔(101),伞体下侧设有伞绳(7),并且两侧伞绳(7)上分别设有操纵绳(10)。

说明书全文

预先展开式高楼逃生伞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预先展开式高楼逃生伞包。

背景技术

[0002] 当发生火灾等灾害时,居住在高楼内的住户往往会被困在楼上,无法及时下楼逃脱险境,通常只能在屋内或者天台上等待救援,而一旦救援人员无法及时赶到,便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另外会有一些人选择由窗口冒险逃生,但对于较高楼层住户而言,逃生几率无疑非常渺茫。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先展开式高楼逃生伞包,在火灾发生或其他紧急情况下,人们必须从窗口逃生时,可先启动自动充气装置将救生伞预先自动打开,不会出现楼的高度不够,伞未完全张开的问题,也不会出现伞毂后折的情况,人由高楼跳下时在空中缓慢着陆,从而脱离险境。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 一种预先展开式高楼逃生伞包,包括救生伞、救生包和自动充气装置,救生伞各部分收起时置于救生包内,自动充气装置固设于所述救生包内,所述救生伞的伞体上设有充气伞毂和充气伞杆,且所述充气伞杆上端与充气伞毂的交汇处相连、下端与所述自动充气装置相连,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向充气伞杆和充气伞毂内充气时,所述救生伞由所述救生包内喷出并撑起。
[0006] 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包括压缩气瓶、体、刺针、拉杆和拉绳,所述阀体设置于压缩气瓶上端并且与所述充气伞杆相连,所述压缩气瓶上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刺针设置于阀体内,所述拉杆铰接于阀体上侧并与所述拉绳相连,充气时拉动所述拉绳,所述拉杆通过拉绳带动旋转压下所述刺针,所述密封盖通过所述刺针刺破。
[0007] 所述阀体内设有相连通的刺针滑道和输气孔,所述输气孔与所述充气伞杆相通,所述刺针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刺针滑道中,在所述刺针上端设有压头,所述拉杆与所述压头相抵。
[0008] 所述刺针通道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刺针上,压头通过拉杆作用压下时压缩所述弹簧。
[0009] 所述救生包底端一侧固设有螺套,所述拉绳的自由端设有螺旋拉头,且所述螺旋拉头与所述螺套螺纹连接。
[0010] 所述救生包内设有第一容置区和第二容置区,救生伞各部分收起时置于所述第一容置区中,自动充气装置固设于第二容置区中。
[0011] 所述第一容置区和第二容置区通过隔板隔开,且所述救生伞下侧设有伞绳与所述隔板固连。
[0012] 所述第二容置区中设有容置腔,且所述容置腔输出端设有拉链
[0013] 所述救生包前侧设有背带,在所述救生包的包体顶面设有拉链。
[0014] 所述救生伞的伞体中部设有通孔,伞体下侧设有伞绳,并且两侧伞绳上分别设有操纵绳。
[0015]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0016] 1、本发明使用时利用自动充气装置向救生伞的充气伞杆和充气伞毂内充气,从而使救生伞由救生包内喷出,并预先撑开形成降落伞结构,使人们由高楼跳下时在空中滑翔缓慢着陆,从而脱离险境,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获救几率,生还率可达100%。
[0017] 2、本发明不使用时,救生伞各部分都收起置于救生包内,整体结构紧凑,不会占用额外空间。
[0018] 3、本发明设有螺旋拉头,不使用时,所述螺旋拉头与救生包内的螺套螺纹连接,不会误操作引发救生伞意外喷出。
[0019] 4、本发明充气迅速,使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没有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2] 图3为图1中本发明的侧视图,
[0023] 图4为图1中本发明打开时的示意图,
[0024] 图5为图4中本发明打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5] 图6为图4中的伞体俯视图,
[0026] 图7为图4中的伞体仰视图,
[0027] 图8为图1中的自动充气装置示意图。
[0028] 其中,1为救生伞,101为通孔,2为救生包,201为第一容置区,202为第二容置区,203为包体顶面,204为背带,3为容置腔,4为自动充气装置,5为拉绳,6为螺旋拉头,601为螺套,7为伞绳,8为充气伞杆,9为充气伞毂,10为操纵绳,11为拉杆,12为压头,13为弹簧,14为输气孔,15为转轴,16为密封盖,17为阀体,18为压缩气瓶,19为气道,20为刺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30] 如图1~8所示,本发明包括救生伞1、救生包2和自动充气装置4,其中如图1所示,在所述救生包2内设有第一容置区201和第二容置区202,救生伞1各部分收起时置于所述第一容置区201中,自动充气装置4固设于第二容置区202中,如图4所示,所述救生伞1的伞体上设有充气伞毂9和充气伞杆8,且所述充气伞杆8上端与充气伞毂9的交汇处相连,所述充气伞杆8下端与所述自动充气装置4相连,第一容置区201和第二容置区202通过隔板隔开,所述救生伞1下侧的伞绳7与所述隔板固连。本发明使用时所述充气伞毂9和充气伞杆8通过所述自动充气装置4充气使整个救生伞1由救生包2内喷出,并撑开形成类似降落伞结构,使人们可以由高楼跳下逃生。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伞杆8和充气伞毂9采用PVC(聚氯乙烯)材质制成。
[0031] 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自动充气装置4包括压缩气瓶18、阀体17、刺针20、拉杆11、拉绳5和螺旋拉头6,所述阀体17设置于压缩气瓶18上端,在所述阀体17内设有刺针滑道和通过软管与所述充气伞杆8相通的输气孔14,所述拉杆11通过转轴15铰接于所述阀体17上侧,所述刺针20可移动地设置于阀体17内的刺针滑道中,在所述刺针20上端设有压头12,所述拉杆11一端与所述压头12相抵,另一端与拉绳5相连,所述拉绳5另一端则与所述螺旋拉头6相连,如图2所示,在所述救生包2的第二容置区202一侧固设有一个螺套601,平时所述螺旋拉头6与所述螺套601螺纹连接,防止不使用时意外误操作引发救生伞1喷出,使用时则先旋拧所述螺旋拉头6使之与所述螺套601分离,然后握住螺旋拉头6拉动拉绳5,进而带拉杆11绕转轴15转动,使拉杆11另一端通过压头12压动刺针20向下移动,在所述压缩气瓶18的瓶口处设有密封盖16,所述刺针20下移即刺破所述密封盖16,使压缩气瓶18内的气体喷出并经由刺针通道进入输气孔14中,再进入充气伞杆8和充气伞毂9中充气使救生伞1撑开。所述压缩气瓶18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0032] 如图8所示,所述刺针通道内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套设于刺针20上,刺针20压下刺破压缩气瓶18的密封盖16后即通过所述弹簧13驱动复位。另外所述压头12始终在所述刺针通道内移动,以保证密封盖16刺破后,所述刺针通道上端依旧被堵住,气体不会由刺针通道上端泄露,为进一步保证密封,可在压头12下端套设密封圈,另外在所述刺针通道和输气孔14间设有走气的气道19保证气体顺利输出。另外所述拉杆11通过转轴15铰接于所述阀体17上侧,所述转轴15上设有扭簧,保证只有拉动拉绳5时才能驱动拉杆11转动,以避免意外触动拉杆11情况,并且完成刺破压缩气瓶18的密封盖16动作后,所述扭簧也保证所述拉杆11自动回复原位。
[0033] 如图3所示,在所述救生包2前侧设有背带204,在所述救生包2的包体顶面203设有拉链,且平时不使用时所述拉链拉合,防止救生包2内的救生伞1露出,使用时需要先将拉链拉开,以使救生伞1能够由救生包2中喷出。
[0034]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救生伞1的伞体呈圆形,伞体上的伞毂9呈十字形状,伞体中部设有通孔101,伞体下侧设有伞绳7,并且两侧伞绳7上分别设有操纵绳10用于空中滑翔时人员操作。
[0035] 如图1所示,在救生包2内,在所述第二容置区202中设有容置腔3,所述容置腔3内可承装救生用品或药品等物品,所述容置腔3的输出端通过拉链拉合,使用时将拉链拉开即可取出相应物品。
[003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0037] 本发明主要用于高楼逃生,使用时操作者先将救生包2上侧的拉链打开,同时旋拧螺旋拉头6使之与所述螺套601分离,然后背起救生包2并拉动螺旋拉头6,使自动充气装置4中的刺针20下移刺破压缩气瓶18瓶口处的密封盖16,从而使所述自动充气装置4开始向救生伞1的充气伞杆8和充气伞毂9内充气,同时逃生人员助跑并由高楼上跳下,由于本发明采用压缩气瓶18充气,气体可以很快充满充气伞杆8和充气伞毂9使救生伞1由救生包2内喷出并撑起形成类似降落伞结构,使人体由高楼跳下后在空中滑翔并缓慢着陆,从而逃离险境。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