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

申请号 CN202121080694.6 申请日 2021-05-19 公开(公告)号 CN215022721U 公开(公告)日 2021-12-07
申请人 上海花画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柏松;
摘要 本 申请 涉及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其包括面膜本体,面膜本体包括 无纺布 层、抑菌层、吸 水 层以及自发 热层 ,无纺布层顶面 自下而上 依次铺设抑菌层、吸水层以及自发热层,抑菌层固接于无纺布层顶面,吸水层固接于抑菌层顶面,自发热层周面固接有多个 连接杆 ,多个连接杆远离自发热层的一端端面固接有连接环,自发热层位于连接环内,吸水层顶面一周固接有多个连接座,连接环卡接于连接座上。本申请具有提高 皮肤 毛孔吸收护理精华液效率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面膜本体(1),所述面膜本体(1)包括无纺布层(11)、抑菌层(12)、吸层(13)以及自发热层(14),所述无纺布层(11)顶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所述抑菌层(12)、所述吸水层(13)以及所述自发热层(14),所述抑菌层(12)固接于所述无纺布层(11)顶面,所述吸水层(13)固接于所述抑菌层(12)顶面,所述自发热层(14)周面固接有多个连接杆(141),多个所述连接杆(141)远离所述自发热层(14)的一端端面固接有连接环(2),所述自发热层(14)位于所述连接环(2)内,所述吸水层(13)顶面一周固接有多个连接座(131),所述连接环(2)卡接于所述连接座(1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本体(1)还包括保温层(15),所述保温层(15)固接于所述自发热层(14)的顶面,所述保温层(15)位于所述连接环(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本体(1)还包括传热缓冲层(16),所述传热缓冲层(16)固接于所述自发热层(14)的底面,所述传热缓冲层(16)位于所述连接环(2)内,所述传热缓冲层(16)周边与所述保温层(15)周边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本体(1)还包括防水层(17),所述防水层(17)固接于所述吸水层(13)的顶面,所述防水层(17)位于所述连接座(13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11)底面固接有多个橡胶粒(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13)周面固接有两个挂环(112),两个所述挂环(112)对称设置在所述无纺布层(11)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本体(1)上开设有两个眼通孔(101)和两个第一缓冲口(102),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口(102)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眼通孔(101)的两侧,且与相靠近的所述眼通孔(10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本体(1)上开设有一个嘴通孔(103)和两个第二缓冲口(104),两个所述第二缓冲口(104)分别位于所述嘴通孔(103)的两侧,且与所述嘴通孔(103)连通。

说明书全文

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面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

背景技术

[0002] 面膜的原理就是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皮肤的毛孔吸收面膜内的护理精华液,使肌肤的含量上升,有利于肌肤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面膜中的分渗入肌肤表皮的质层,皮肤变得柔软,肌肤自然光亮有弹性。
[0003]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33549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纯水刺无纺布面膜,包括载体,载体的材料为纯棉水刺无纺布,还包括用于覆盖在脸部的载体和浸渍在载体中的护理成分,载体沿其中轴线左右对称,载体具有从覆盖嘴角旁边区域向边沿延伸的左切口和右切口,左切口和右切口沿载体的中轴线对称。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想要皮肤能够充分吸收面膜里的护理精华液,需要皮肤毛孔张开,但往往面膜温度较自然环境温度低,使皮肤毛孔收缩,使皮肤毛孔吸收护理精华液效率减少。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了提高皮肤毛孔吸收护理精华液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包括面膜本体,所述面膜本体包括无纺布层、抑菌层、吸水层以及自发热层,所述无纺布层顶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所述抑菌层、所述吸水层以及所述自发热层,所述抑菌层固接于所述无纺布层顶面,所述吸水层固接于所述抑菌层顶面,所述自发热层周面固接有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自发热层的一端端面固接有连接环,所述自发热层位于所述连接环内,所述吸水层顶面一周固接有多个连接座,所述连接环卡接于所述连接座上。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自发热层连接的连接环卡在吸水层的连接座上,自发热层接触空气,释放热量,热量传递给吸水层,吸水层再将热量传递给抑菌层,抑菌层再将热量传递给无纺布层,无纺布层加热面部,面部毛孔受热张开,从而可以提高皮肤毛孔吸收护理精华液的效率。
[0009] 可选的,所述面膜本体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固接于所述自发热层的顶面,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连接环内。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自发热层顶面固接有保温层,利用保温层可以阻碍自发热层释放的热量外放。
[0011] 可选的,所述面膜本体还包括传热缓冲层,所述传热缓冲层固接于所述自发热层的底面,所述传热缓冲层位于所述连接环内,所述传热缓冲层周边与所述保温层周边固接。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自发热层底面固接有传热缓冲层,利用传热缓冲层可以减缓热量向吸水层传递,减少热量过于集中损伤面膜的情况发生。
[0013] 可选的,所述面膜本体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固接于所述吸水层的顶面,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连接座之间。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吸水层顶面固接有防水层,利用防水层可以阻碍面膜精华液渗入到自发热层中,有利于保护自发热层。
[0015] 可选的,所述无纺布层底面固接有多个橡胶粒。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无纺布层底面固接有多个橡胶粒,通过按压面膜本体,橡胶粒便可以对脸部进行按摩,有助于加快脸部毛孔对护理精华液的吸收。
[0017] 可选的,所述吸水层周面固接有两个挂环,两个所述挂环对称设置在所述无纺布层两侧。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吸水层周面固接有两个挂环,利用两个挂环挂在朵上,以提高面膜本体与脸部贴合的紧密性。
[0019] 可选的,所述面膜本体上开设有两个眼通孔和两个第一缓冲口,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口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眼通孔的两侧,且与相靠近的所述眼通孔连通。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眼部肌肉运动时,由于面膜本体上开设有第一缓冲口,利用第一缓冲口以减缓眼部肌肉拉扯面膜本体,从而可以保护面膜本体。
[0021] 可选的,所述面膜本体上开设有一个嘴通孔和两个第二缓冲口,两个所述第二缓冲口分别位于所述嘴通孔的两侧,且与所述嘴通孔连通。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嘴部肌肉运动时,由于面膜本体上开设有第二缓冲口,利用第二缓冲口以减缓嘴部肌肉拉扯面膜本体,从而可以保护面膜本体。
[0023]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 将自发热层连接的连接环卡在吸水层的连接座上,自发热层接触空气,释放热量,热量传递给吸水层,吸水层再将热量传递给抑菌层,抑菌层再将热量传递给无纺布层,无纺布层加热面部,面部毛孔受热张开,从而可以提高皮肤毛孔吸收护理精华液的效率;
[0025] 由于自发热层顶面固接有保温层,利用保温层可以阻碍自发热层释放的热量外放;
[0026] 由于自发热层底面固接有传热缓冲层,利用传热缓冲层可以减缓热量向吸水层传递,减少热量过于集中损伤面膜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面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面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9] 附图标记说明:1、面膜本体;101、眼通孔;102、第一缓冲口;103、嘴通孔;104、第二缓冲口;11、无纺布层;111、橡胶粒;112、挂环;12、抑菌层;13、吸水层;131、连接座;14、自发热层;141、连接杆;15、保温层;16、传热缓冲层;17、防水层;2、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参照图1和图2,面膜包括面膜本体1,面膜本体1关于面膜本体1中轴线左右对称,面膜本体1包括无纺布层11、抑菌层12、吸水层13以及自发热层14,无纺布层11底面一体成型有多个橡胶粒111,多个橡胶粒111均匀分布在无纺布层11上,按压面膜本体1,橡胶粒111便可以对脸部进行按摩;抑菌层12由竹原纤维织物层、粘胶纤维织物层以及薄荷纤维层组成,薄荷纤维层位于竹原纤维织物层和粘胶纤维织物层之间,抑菌层12粘接于无纺布层11的顶面;吸水层13为高吸水性聚合物,吸水层
13固接于抑菌层12的顶面;自发热层14为Polymer in Salt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SPE)、还原粉以及活性炭物理共混制备自发热材料,自发热层14周面固接有多个连接杆141,连接杆141为柔性杆,多个连接杆141绕自发热层14周面均匀分布,多个连接杆141远离自发热层
14的一端固接有连接环2,连接环2为柔性环,自发热层14位于连接环2内,吸水层13顶面一周固接有多个连接座131,多个连接座131绕吸水层13一周均匀分布,且连接座131靠近吸水层13的周面,连接环2卡接于连接座131上。
[0032] 将自发热层14连接的连接环2卡在吸水层13的连接座131上,自发热层14接触空气,释放热量,热量传递吸水层13,吸水层13再将热量传递给抑菌层12,抑菌层12再将热量传递给无纺布层11,无纺布层11加热面部,面部毛孔受热张开,从而可以提高皮肤毛孔吸收护理精华液的效率。
[0033] 参照图1和图2,面膜本体1还包括保温层15、传热缓冲层16以及防水层17,保温层15固接于自发热层14的顶面,且位于连接环2内,利用保温层15可以阻碍自发热层14释放的热量外放;传热缓冲层16固接于自发热层14的底面,且位于连接环2内,传热缓冲层16周边与保温层15周边固接,利用传热缓冲层16可以减缓热量向吸水层13传递,减少热量过于集中损伤面膜的情况发生;防水层17固接于吸水层13的顶面,且位于连接环2内,防水层17的顶面抵接于传热缓冲层16的底面,利用防水层17可以阻碍面膜精华液渗入到自发热层14中,有利于保护自发热层14。
[0034] 参照图2,面膜本体1上开设有两个眼通孔101和两个第一缓冲口102,两个眼通孔101关于面膜本体1中轴线左右对称,两个第一缓冲口102分别位于两个眼通孔101的左右两侧,且与相靠近的眼通孔101连通;面膜本体1上还开设有一个嘴通孔103和两个第二缓冲口
104,嘴通孔103关于面膜本体1的中轴线左右对称,两个第二缓冲口104分别位于嘴通孔103的左右两侧,且与嘴通孔103连通;吸水层13周面固接有两个挂环112,两个挂环112关于面膜本体1中轴线左右对称,利用两个挂环112挂在耳朵上,以提高面膜本体1与脸部贴合的紧密性。
[0035] 当脸部肌肉运动时,由于面膜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缓冲口102和第二缓冲口104,利用第一缓冲口102和第二缓冲口104以减缓脸部肌肉拉扯面膜本体1,从而可以保护面膜本体1。
[0036]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面膜的实施原理为:将自发热层14连接的连接环2卡在吸水层13的连接座131上,自发热层14接触空气,释放热量,热量传递给传热缓冲层16,再透过防水层17传递给吸水层13,吸水层13再将热量传递给抑菌层12,抑菌层12再将热量传递给无纺布层11,无纺布层11加热面部,面部毛孔受热张开,从而可以提高皮肤毛孔吸收护理精华液的效率。
[0037]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