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康险评估和疾病预警信息系统

申请号 CN202320988402.1 申请日 2023-04-27 公开(公告)号 CN220189249U 公开(公告)日 2023-12-15
申请人 南通百奥尼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葛涛; 张银玲; 王冬; 张雷;
摘要 在实用新型信息系统,具体为一种健康 风 险评估和 疾病 预警信息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外表面顶部安装有操作台,所述顶板的外表面顶部安装有指引屏,所述顶板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 电极 板,所述顶板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保护清洁保护结构,通过清洁保护结构和辅助固定结构的配合作用,避免电极板因外界因素受到污染、 腐蚀 ,造成财产损失,并间接导致检测 稳定性 下降,使得系统检测容易产生误诊的问题,辅助固定结构可以使得仪器在移动到合适 位置 后,给仪器一个固定限位的效果,保证仪器使用时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健康险评估和疾病预警信息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底部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外表面顶部安装有操作台(5),所述顶板(4)的外表面顶部安装有指引屏(6),所述顶板(4)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极板(8),所述顶板(4)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保护清洁保护结构(7),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辅助固定结构(9),所述清洁保护结构(7)包括矩形(701)、保护壳(703)、连接杆(705),所述矩形块(701)固定连接在顶板(4)的外表面顶部,所述保护壳(703)的外表面底部开设有滑槽(702),所述滑槽(702)与矩形块(70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预警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703)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矩形槽(704),所述矩形槽(704)与连接杆(705)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705)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毛刷(7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预警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703)的外表面靠近矩形槽(7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栓(708),所述圆栓(708)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09),所述转动杆(709)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710),所述挡板(710)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孔(711),所述圆孔(7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卡扣(7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预警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的外表面远离矩形槽(7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14),所述定位板(714)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定位孔(715),所述定位孔(7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卡扣(716),所述保护壳(703)的外表面远离矩形槽(704)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713),所述定位槽(713)的内壁表面积大小和形状与第二卡扣(716)的外表面积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预警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结构(9)包括固定板(902)、转动槽(904)、固定锥(907),所述固定板(902)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外表面一侧,所述固定板(90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预警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901)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盘(903),所述转动槽(904)开设在圆盘(903)的外表面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预警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90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圆杆(905),所述圆杆(905)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06),所述固定锥(907)固定连接在固定杆(906)的外表面底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健康险评估和疾病预警信息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预警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预警信息系统是指可以在疾病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及趋势,向用户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疾病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减轻疾病造成损失的仪器。
[0003] 现有技术中的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包括底座、移动轮、壳体、顶板、操作台、指引屏、电极板,使用时,先利用移动轮,将仪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再将手脚放置在电极板上,指引屏将实时采集的信息展示出来,并对规范检测流程,医护人员根据采集的信息在操作台得出结论,并提出方案。
[0004]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极板容易受到污染、腐蚀等,造成财产损失,同时,也会导致检测稳定性下降,使得系统检测容易产生误诊,进而造成医疗事故等,且仪器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缺乏限位固定效果,可能会导致移位,进而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预警信息系统。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预警信息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外表面顶部安装有操作台,所述顶板的外表面顶部安装有指引屏,所述顶板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极板,所述顶板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保护清洁保护结构,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辅助固定结构,所述清洁保护结构包括矩形、保护壳、连接杆,所述矩形块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外表面顶部,所述保护壳的外表面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矩形块滑动连接。
[0007]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滑槽、矩形块,使得清洁保护结构可以达到可拆卸效果,便于维护内部零部件,以及对电极板进行维修更换等。
[0008]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与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毛刷。
[0009]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矩形槽、连接杆、毛刷,使得可以对电极板进行随时清洁,保护电极板的正常使用。
[0010]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外表面靠近矩形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栓,所述圆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卡扣。
[0011]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挡板、第一卡扣,使得毛刷可以随意拆卸,进行维护、更换或二次清洁,且可以将毛刷固定在矩形槽内,避免在清洁电极板或移动仪器时,毛刷掉落。
[0012]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外表面远离矩形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卡扣,所述保护壳的外表面远离矩形槽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壁表面积大小和形状与第二卡扣的外表面积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0013]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定位槽、定位孔、第二卡扣,使得保护壳在保护电极板时可以固定在顶板上,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0014] 优选的,所述辅助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板、转动槽、固定锥,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外表面一侧,所述固定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0015]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螺纹杆,使得辅助固定结构可以拆卸,且螺纹杆可以将辅助固定结构进行微调,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0016]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转动槽开设在圆盘的外表面底部。
[0017]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圆盘、转动槽,使得固定杆可以随意开张,起到更好的辅助固定效果。
[0018] 优选的,所述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锥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外表面底部。
[0019]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固定锥,增加圆杆与地面的摩擦,起到更好的稳定效果。
[002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清洁保护结构和辅助固定结构的配合作用,避免电极板因外界因素受到污染、腐蚀,造成财产损失,并间接导致检测稳定性下降,使得系统检测容易产生误诊的问题,辅助固定结构可以使得仪器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给仪器一个固定限位的效果,保证仪器使用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矩形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辅助固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的放大图。
[0026] 图例说明:
[0027] 1、底座;2、移动轮;3、壳体;4、顶板;5、操作台;6、指引屏;7、清洁保护结构;701、矩形块;702、滑槽;703、保护壳;704、矩形槽;705、连接杆;706、毛刷;708、圆栓;709、转动杆;710、挡板;711、圆孔;712、第一卡扣;713、定位槽;714、定位板;715、定位孔;716、第二卡扣;
8、电极板;9、辅助固定结构;901、螺纹杆;902、固定板;903、圆盘;904、转动槽;905、圆杆;
906、固定杆;907、固定锥。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预警信息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的外表面底部安装有移动轮2,底座1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3,壳体3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的外表面顶部安装有操作台5,顶板4的外表面顶部安装有指引屏6,顶板4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极板8,顶板4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保护清洁保护结构7,底座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辅助固定结构9。
[0029]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清洁保护结构7和辅助固定结构9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0030] 参照图2,图3所示,本实施方案中:清洁保护结构7包括矩形块701、保护壳703、连接杆705,矩形块701固定连接在顶板4的外表面顶部,保护壳703的外表面底部开设有滑槽702,滑槽702与矩形块701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槽702、矩形块701,使得清洁保护结构7可以达到可拆卸效果,便于维护内部零部件,以及对电极板8进行维修更换等,保护壳703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矩形槽704,矩形槽704与连接杆705滑动连接,连接杆705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毛刷706,通过设置矩形槽704、连接杆705、毛刷706,使得可以对电极板8进行随时清洁,保护电极板8的正常使用,保护壳703的外表面靠近矩形槽7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栓
708,圆栓708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09,转动杆709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710,挡板
710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孔711,圆孔7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卡扣712,通过设置挡板710、第一卡扣712,使得毛刷706可以随意拆卸,进行维护、更换或二次清洁,且可以将毛刷706固定在矩形槽704内,避免在清洁电极板8或移动仪器时,毛刷706掉落,顶板4的外表面远离矩形槽7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14,定位板714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定位孔715,定位孔
7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卡扣716,保护壳703的外表面远离矩形槽704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713,定位槽713的内壁表面积大小和形状与第二卡扣716的外表面积大小和形状相适配,通过设置定位槽713、定位孔715、第二卡扣716,使得保护壳703在保护电极板8时可以固定在顶板4上,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0031] 参照图4,图5所示,本实施方案中:辅助固定结构9包括固定板902、转动槽904、固定锥907,固定板902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板90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01,通过设置螺纹杆901,使得辅助固定结构9可以拆卸,且螺纹杆901可以将辅助固定结构
9进行微调,提供更好的稳定性,螺纹杆901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盘903,转动槽904开设在圆盘903的外表面底部,通过设置圆盘903、转动槽904,使得固定杆905可以随意开张,起到更好的辅助固定效果,转动槽90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圆杆905,圆杆905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06,固定锥907固定连接在固定杆906的外表面底部,通过设置固定锥907,增加圆杆
906与地面的摩擦力,起到更好的稳定效果。
[0032]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利用移动轮2,将仪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再在固定板902上,转动螺纹杆901将圆盘903转动,带动圆盘903下方的固定杆906转动,利用圆杆905转动固定杆906,由于转动槽904对固定杆906的限位作用,固定杆906张开一定度之后,再转动螺纹杆901,将固定杆906连同固定锥907贴近地面,将固定锥907紧紧的契合地面后,完成仪器的固定,此时利用连接杆705,带动毛刷706在矩形槽704内滑动,进而使毛刷706在电极板8上进行清洁,清洁完成后,将毛刷706在矩形槽704与连接杆705的配合作用下滑动至保护壳703的内壁底部,此时待测人员将手脚裸露并紧紧贴近电极板8,电极板8将得到的数据传输给操作台5以及指引屏6,指引屏6展示出基本采集结果以及采集流程与提示,信息在操作台
5进一步分析整合,并由专业人员得出结论,此时,取下第二卡扣716,利用矩形块701和滑槽
702的配合作用,取下保护壳703以及连接杆705和毛刷706,对其进行维护与更换等操作。
[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