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诊断系统

申请号 CN202222717123.X 申请日 2022-10-14 公开(公告)号 CN218849087U 公开(公告)日 2023-04-11
申请人 武汉楚精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柳林; 胡珊;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远程诊断系统,该系统包括: 云 计算机、若干设备端、若干运营端、若干专家端、若干医生端和若干患者端;云计算机分别与每个设备端、每个运营端、每个专家端、每个医生端和每个患者端连接;运营端用于接收并存储病例报告单图片;专家端用于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医生端用于接收并存储专家意见,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患者端用于接收并存储诊断意见;云计算机用于接收、存储并传输病例报告单图片,接收、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接收、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相关医疗单位的辅助远程诊断需求,利于医疗资源比较匮乏地区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权威专家的诊疗。
权利要求

1.一种远程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计算机、若干设备端、若干运营端、若干专家端、若干医生端和若干患者端;所述云计算机分别与每个所述设备端、每个所述运营端、每个所述专家端、每个所述医生端和每个所述患者端连接;
所述设备端用于存储并传输病例报告单图片;所述运营端用于接收并存储病例报告单图片;所述专家端用于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所述医生端用于接收并存储专家意见,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所述患者端用于接收并存储诊断意见;所述云计算机用于接收、存储并传输病例报告单图片,接收、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接收、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
所述设备端包括用于采集病例报告单图片的采集设备;
所述运营端为计算机;
所述云计算机通过无线网络分别与每个所述设备端、每个所述运营端、每个所述专家端、每个所述医生端和每个所述患者端连接;
所述专家端、医生端和患者端均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端包括用于存储并传输专家信息的第一设备;所述运营端包括用于存储并传输医生信息的第二设备;所述云计算机分别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家端包括用于输入、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的第三设备;所述云计算机与所述第三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生端包括用于输入、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的第四设备;所述云计算机与所述第四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为以下中至少之一:3G网络、
4G网络、GPRS网络、EDGE网络、P2P网络。

说明书全文

远程诊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远程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大部分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而县级或二级医院有经验的医生较少、医疗设备较落后。针对医疗资源比较匮乏地区的患者来说,需要从基层医院到大型的三级医院不断去检查和问诊,既花时间又浪费金钱,且在需要进行远程求助时没有相应的信息化流程对诊断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诊断系统,以满足相关医疗单位的辅助远程诊断需求,利于医疗资源比较匮乏地区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权威专家的诊疗。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远程诊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计算机、若干设备端、若干运营端、若干专家端、若干医生端和若干患者端;所述云计算机分别与每个所述设备端、每个所述运营端、每个所述专家端、每个所述医生端和每个所述患者端连接;所述设备端用于存储并传输病例报告单图片;所述运营端用于接收并存储病例报告单图片;所述专家端用于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所述医生端用于接收并存储专家意见,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所述患者端用于接收并存储诊断意见;所述云计算机用于接收、存储并传输病例报告单图片,接收、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接收、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
[0005]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所述设备端包括用于采集病例报告单图片的采集设备。
[0006]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所述设备端包括用于存储并传输专家信息的第一设备;所述运营端包括用于存储并传输医生信息的第二设备;所述云计算机分别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连接。
[0007]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所述专家端包括用于输入、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的第三设备;所述云计算机与所述第三设备连接。
[0008]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所述医生端包括用于输入、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的第四设备;所述云计算机与所述第四设备连接。
[0009]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所述运营端为计算机。
[0010]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所述云计算机通过无线网络分别与每个所述设备端、每个所述运营端、每个所述专家端、每个所述医生端和每个所述患者端连接。
[0011]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所述专家端、医生端和患者端均为无线终端。
[0012]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所述无线网络为以下中至少之一:3G网络、4G网络、GPRS网络、EDGE网络、P2P网络。
[0013]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所述无线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远程诊断系统,该系统包括:云计算机、若干设备端、若干运营端、若干专家端、若干医生端和若干患者端;云计算机分别与每个设备端、每个运营端、每个专家端、每个医生端和每个患者端连接;设备端用于存储并传输病例报告单图片;运营端用于接收并存储病例报告单图片;专家端用于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医生端用于接收并存储专家意见,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患者端用于接收并存储诊断意见;云计算机用于接收、存储并传输病例报告单图片,接收、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接收、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采用上述技术,可以满足相关医疗单位的辅助远程诊断需求,能进一步推动医联体制改革,有利于医疗资源比较匮乏地区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权威专家的诊疗,且年轻医生也可以通过远程诊断系统向权威专家请教、学习,还可以记录远程诊断的全部过程,从而为诊断过程的全方位管理提供合理的信息化流程。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远程诊断系统的结构示例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远程诊断系统的结构示例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远程诊断系统的工作流程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目前大部分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而县级或二级医院有经验的医生较少、医疗设备较落后。针对医疗资源比较匮乏地区的患者来说,需要从基层医院到大型的三级医院不断去检查和问诊,既花时间又浪费金钱,且在需要进行远程求助时没有相应的信息化流程对诊断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
[0021]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诊断系统,可以满足相关医疗单位的辅助远程诊断需求,利于医疗资源比较匮乏地区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权威专家的诊疗。
[0022]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远程诊断系统的结构示例图,该系统可以包括:云计算机2、若干设备端1、若干运营端4、若干专家端6、若干医生端5和若干患者端7;云计算机2分别与每个设备端1、每个运营端4、每个专家端6、每个医生端5和每个患者端7连接;设备端1用于存储并传输病例报告单图片;运营端4用于接收并存储病例报告单图片;专家端6用于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医生端5用于接收并存储专家意见,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患者端7用于接收并存储诊断意见;云计算机2用于接收、存储并传输病例报告单图片,接收、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接收、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
[0023] 以图1为例,设备端1存储有指定患者的病例报告单图片,设备端1的操作者可通过设备端1指定相应的专家并向云计算机2传输病例报告单图片;通过云计算机2接收并存储病例报告单图片,之后向运营端4传输病例报告单图片;通过运营端4接收并存储病例报告单图片,运营端4的操作者可通过运营端4查看病例报告单图片并指定相应的医生;通过云计算机2将病例报告单图片传输至指定专家的专家端6;指定专家可通过专家端6查看病例报告单图片并根据病例报告单图片填写专家意见,通过指定专家的专家端6存储专家意见并向云计算机2传输专家意见;通过云计算机2接收并存储专家意见,之后向指定医生的医生端5传输指定专家的专家意见;通过医生端5接收并存储专家意见,指定医生可通过医生端5查看专家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填写诊断意见,通过指定医生的医生端5存储诊断意见并向云计算机2传输诊断意见;通过云计算机2接收并存储诊断意见,之后向指定患者的患者端7传输诊断意见;通过指定患者的患者端7接收并存储诊断意见,指定患者可通过患者端7查看诊断意见。
[0024] 此外,医生也可通过医生端5查看专家意见进行学习,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平。
[00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诊断系统,该系统包括:云计算机、若干设备端、若干运营端、若干专家端、若干医生端和若干患者端;云计算机分别与每个设备端、每个运营端、每个专家端、每个医生端和每个患者端连接;设备端用于存储并传输病例报告单图片;运营端用于接收并存储病例报告单图片;专家端用于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医生端用于接收并存储专家意见,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患者端用于接收并存储诊断意见;云计算机用于接收、存储并传输病例报告单图片,接收、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接收、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采用上述技术,可以满足相关医疗单位的辅助远程诊断需求,能进一步推动医联体制改革,有利于医疗资源比较匮乏地区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权威专家的诊疗,且年轻医生也可以通过远程诊断系统向权威专家请教、学习,还可以记录远程诊断的全部过程,从而为诊断过程的全方位管理提供合理的信息化流程。
[0026]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示,云计算机2可以通过无线网络8分别与每个设备端1、每个运营端4、每个专家端6、每个医生端5和每个患者端7连接。
[0027] 在进行远程诊断时,可通过无线网络8实现云计算机2分别与每个设备端1、每个运营端4、每个专家端6、每个医生端5和每个患者端7的数据传输。
[0028]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示,无线网络8可以为3G网络、4G网络、GPRS网络、EDGE网络、P2P网络等,对此不进行限定。
[0029]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所示,设备端1可以包括用于采集病例报告单图片的采集设备(如扫描仪、相机等)。
[0030] 在进行远程诊断时,可通过采集设备对指定患者的病例报告单进行图像采集以得到相应的病例报告单图片,并将得到的病例报告单图片传输至设备端1进行存储,以便之后在进行远程诊断时可通过设备端1将病例报告单图片传输至云计算机2。
[0031]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上述设备端1可以包括用于存储并传输专家信息的第一设备;上述运营端4可以包括用于存储并传输医生信息的第二设备;云计算机2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连接。
[0032] 在进行远程诊断时,设备端1的操作者可通过第一设备添加相应的专家信息并将添加的专家信息传输至云计算机2。运营端4的操作者可通过第二设备添加相应的医生信息并将添加的医生信息传输至云计算机2。
[0033]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上述专家端6可以包括用于输入、存储并传输专家意见的第三设备;云计算机2与第三设备连接。
[0034] 在进行远程诊断时,专家端6的操作者(即专家)可通过第三设备输入相应的专家意见,通过第三设备存储输入的专家意见并将专家意见传输至云计算机2。
[0035]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上述医生端5可以包括用于输入、存储并传输诊断意见的第四设备;云计算机2与第四设备连接。
[0036] 在进行远程诊断时,医生端5的操作者(即医生)可通过第四设备输入相应的诊断意见,通过第四设备存储输入的诊断意见并将诊断意见传输至云计算机2。
[0037] 此外,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上述运营端4还可以包括用于存储并传输医院信息的第五设备、用于存储并传输设备信息的第六设备和用于存储并传输用户信息的第七设备;云计算机2分别与第五设备、第六设备和第七设备连接。
[0038] 在进行远程诊断时,运营端4的操作者可通过第五设备添加相应的医院信息并将添加的医院信息传输至云计算机2;运营端4的操作者可通过第六设备添加相应的设备信息并将添加的设备信息传输至云计算机2;运营端4的操作者可通过第七设备添加相应的用户信息并将添加的用户信息传输至云计算机2。
[0039] 上述设备信息可以为相关设备(如设备端1、运营端4、专家端6、医生端5、患者端7)的标识信息(如设备标识)、传输信息(如源地址、目标地址)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对此不进行限定。上述用户信息可以为运营端4的操作者的信息,也可以为医生和专家以外的其他人员的信息,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对此不进行限定。
[0040]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上述运营端4可以为计算机。
[0041]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上述专家端6、上述医生端5和上述患者端7均可以为无线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0042] 为了便于理解,在此以图3为例对上述远程诊断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示例性描述如下:
[0043] 参见图3所示,设备端1为包含扫描仪的硬件设备,运营端4为计算机,专家端6、医生端5和患者端7均为手机。
[0044] 图3中,在设备端1:操作者扫描病例报告单或选择相应的病例报告单图片,添加专家信息,之后设备端1通过云计算机2将病例报告单图片和专家信息传输至运营端4。
[0045] 图3中,在运营端4:操作者查看病例报告单图片以判断病例报告单图片质量是否通过;如果通过,则分别添加医院信息、医生信息、设备信息和用户信息,运营端4通过云计算机2将医院信息、医生信息、设备信息、用户信息、病例报告单图片和专家信息传输至对应的专家端6,同时运营端4通过云计算机2向对应的专家端6发送短信提醒;如果未通过,则运营端4通过云计算机2通知设备端1的操作者重新进行扫描病例报告单或选择病例报告单图片的操作。
[0046] 图3中,在专家端6:专家在收到短信提醒后,检查病例报告单图片,填写专家意见,专家端6通过云计算机2将病例报告单图片和专家意见传输至对应的医生端5,同时专家端6通过云计算机2向对应的医生端5发送短信提醒。
[0047] 图3中,在医生端5:医生在收到短信提醒后,查看专家意见,检查病例报告单图片,填写诊断意见,医生端5通过云计算机2将诊断意见传输至对应的患者端7,同时医生端5通过云计算机2向对应的患者端7发送短信提醒。
[0048] 图3中,在患者端7:患者在收到短信提醒后,查看诊断意见,远程诊断结束。
[004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