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制气生产用灭菌净化设备

申请号 CN202310866320.4 申请日 2023-07-14 公开(公告)号 CN116571055B 公开(公告)日 2024-05-17
申请人 江苏兴国气体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志坚;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工业制气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工业制气生产用灭菌 净化 设备,包括用于对制取气体进行灭菌处理的除菌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化部,用于对制取气体在灭菌前经除菌 活性炭 净化处理的所述净化部设于所述除菌部的除菌前端;所述净化部包括:用于使活性炭处于压紧状态进行气体净化的净化输气组件;以及循环灭菌组件,循环推出所述净化输气组件中活性炭、往复对活性炭进行展平动作、对展平动作下的活性炭进行紫外线照射灭菌的所述循环灭菌组件连通在所述净化输气组件的两端。本发明具有工业制气的净化效果好、能实现对气体净化的同时对活性炭循环灭菌处理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工业制气生产用灭菌净化设备,包括用于对制取气体进行灭菌处理的除菌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净化部,用于对制取气体在灭菌前经除菌活性炭净化处理的所述净化部设于所述除菌部的除菌前端;
所述净化部包括:
用于使活性炭处于压紧状态进行气体净化的净化输气组件;以及
循环灭菌组件,循环推出所述净化输气组件中活性炭、往复对活性炭进行展平动作、对展平动作下的活性炭进行紫外线照射灭菌的所述循环灭菌组件连通在所述净化输气组件的两端;
所述净化输气组件包括:
输气管件,所述输气管件为波浪形状;
纵向压管组件,用于推压所述输气管件上、下各顶点使活性炭处于收紧状态的所述纵向压管组件布置在所述输气管件的上下两侧;以及
横向压管组件,用于沿输气管件长度方向配合所述纵向压管组件推压输气管件收缩的所述横向压管组件设于所述输气管件的两端;
所述输气管件包括:
依次伸缩、弹性连接的若干组净化管,所述净化管为两端向两侧延伸的“U”形状;
弹性连接在首、尾所述净化管上、与所述循环灭菌组件相连通、用于疏导活性炭的接头管
依次安装在所述接头管上的进气管、排气管;以及
将经所述循环灭菌组件进入接头管的灭菌活性炭沿长度方向推压至所述净化管、控制开启进气管、排气管输送气体的推料组件;
所述推料组件包括:
活动插设在所述接头管内的推导组件;以及
限流组件,与所述推导组件传动连接、控制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打开或关闭的所述限流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上;
所述循环灭菌组件包括:
布料组件,将活性炭来回往复的布置成展平状态进行紫外线照射的所述布料组件布置在所述净化输气组件的一侧;以及
输料组件,将所述净化输气组件中活性炭导入至布料组件、将所述布料组件中灭菌后活性炭导出至所述净化输气组件的所述输料组件安装在所述布料组件的两端;
所述布料组件包括:
布料管件,所述布料管件为软质弹性材料组成的构件;以及
牵管组件,用于来回往复牵引所述布料管件横向展平布置的所述牵管组件布置在所述布料管件上下及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制气生产用灭菌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展平状态下的所述布料管件呈菱形状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制气生产用灭菌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组件还包括:
在所述布料管件沿上下方向牵拉时将布料管件左右两侧活性炭朝向中间推挤的挤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制气生产用灭菌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管组件包括:
横向牵引组件,将所述布料管件牵引成菱形状的所述横向牵引组件布置在所述布料管件的左右两侧;以及
纵向牵引组件,将所述布料管件牵引成输送状态的所述纵向牵引组件布置在所述布料管件的上下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制气生产用灭菌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推组件包括:
夹持在所述布料管件上下两侧边部的挤推件;以及
使所述挤推件朝向所述布料管件表面来回移动的驱动件。

说明书全文

一种工业制气生产用灭菌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工业制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制气生产用灭菌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工业制是利用空气分离或分解的方法大量制取氧气,而制取的氧气还需要经过紫外线灯灭菌以及活性炭吸附处理的方式,来完成对氧气的净化处理。
[0003] 中国专利CN 109140641B公开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增氧加湿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其内部设置有空腔,装置壳体的上端设置有顶盖,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将其
内部空腔自上之下依次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的两个平置隔板,第三腔室
内设置有将其分为左侧腔室和右侧腔室的竖直隔板;净化灭菌机构,其设置在第一空腔内,
净化灭菌机构包括平置净化箱、第二机以及第一连接管;增氧加湿机构,其设置在第二腔
室内,加湿机构包括设置在平置隔板上表面的支撑座、设置在支撑座上的水箱、与水箱的底
部连通的雾化加湿器以及设置在雾化加湿器一侧的制氧器;其中,顶盖上设置有控制器
[0004] 但是该技术方案中,虽然可以通过利用活性炭吸附作用实现对气体净化处理过程中的气体吸附过滤处理,但是气体停留时间相对较短,而且与活性炭直接的接触效果差,进
而导致净化程度相对降低,而且由于气体在进行吸附的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细菌,因此在
吸附的同时,会使得活性炭表面也会存在细菌,而活性炭上污染的细菌会对持续输入气体
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业制气生产用灭菌净化设备,通过横向压管组件、纵向压管组件对波浪形状的输气管件的推压动作,使得活性炭在推
导组件的推压作用下,使活性炭压紧在净化管中进行净化处理,再经过净化部灭菌排出,输
料组件将接头管中经吸附过滤后的活性炭循环导送至布料管件中进行往复展开动作,使活
性炭颗粒往复的平铺布置以及翻动,以接收紫外线光照灭菌处理,再循环经过接头管输入
至净化管中进行气体过滤吸附,以实现活性炭颗粒对气体过滤净化效果,同时保证了活性
炭处于灭菌状态下对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处理。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工业制气生产用灭菌净化设备,包括用于对制取气体进行灭菌处理的除菌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化部,用于对制取气体在灭菌前经除菌活性炭净化处理的所述
净化部设于所述除菌部的除菌前端;所述净化部包括:用于使活性炭处于压紧状态进行气
体净化的净化输气组件;以及循环灭菌组件,循环推出所述净化输气组件中活性炭、往复对
活性炭进行展平动作、对展平动作下的活性炭进行紫外线照射灭菌的所述循环灭菌组件连
通在所述净化输气组件的两端。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输气组件包括:输气管件,所述输气管件为波浪形状;纵向压管组件,用于推压所述输气管件上、下各顶点使活性炭处于收紧状态的所述纵向压管组件
布置在所述输气管件的上下两侧;以及横向压管组件,用于沿输气管件长度方向配合所述
纵向压管组件推压输气管件收缩的所述横向压管组件设于所述输气管件的两端。
[0009]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件包括:依次伸缩、弹性连接的若干组净化管,所述净化管为两端向两侧延伸的“U”形状;弹性连接在首、尾所述净化管上、与所述循环灭菌组件相连
通、用于疏导活性炭的接头管;依次安装在所述接头管上的进气管、排气管;以及将经所述
循环灭菌组件进入接头管的灭菌活性炭沿长度方向推压至所述净化管、控制开启进气管、
排气管输送气体的推料组件。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活动插设在所述接头管内的推导组件;以及限流组件,与所述推导组件传动连接、控制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打开或关闭的所述限流组件分别
安装在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上。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灭菌组件包括:布料组件,将活性炭来回往复的布置成展平状态进行紫外线照射的所述布料组件布置在所述净化输气组件的一侧;以及输料组件,将所
述净化输气组件中活性炭导入至布料组件、将所述布料组件中灭菌后活性炭导出至所述净
化输气组件的所述输料组件安装在所述布料组件的两端。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布料组件包括:布料管件,所述布料管件为软质弹性材料组成的构件;以及牵管组件,用于来回往复牵引所述布料管件横向展平布置的所述牵管组件布置在
所述布料管件上下及左右两侧。
[0013] 进一步的,展平状态下的所述布料管件呈菱形状布置。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布料组件还包括:在所述布料管件沿上下方向牵拉时将布料管件左右两侧活性炭朝向中间推挤的挤推组件。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牵管组件包括:横向牵引组件,将所述布料管件牵引成菱形状的所述横向牵引组件布置在所述布料管件的左右两侧;以及纵向牵引组件,将所述布料管件牵
引成输送状态的所述纵向牵引组件布置在所述布料管件的上下两侧。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挤推组件包括:夹持在所述布料管件上下两侧边部的挤推件;以及使所述挤推件朝向所述布料管件表面来回移动的驱动件。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 (1)本发明通过净化部和除菌部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在对工业制气进行灭菌前的过滤净化处理,从而降低了气体中混有杂质颗粒,而影响紫外线光纤的穿透性,从而
提高对气体的灭菌效果;
[0019] (2)本发明通过净化输气组件和循环灭菌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在将气体通入至净化输气组件中进行过滤净化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循环灭菌组件将吸附后的活性
炭进行循环输出并进行活性炭的灭菌,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活性炭的含菌量,解决了气体在
经过活性炭吸附净化后携带活性炭表面细菌输出的技术问题;
[0020] (3)本发明通过波浪形状的输气管件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气体输出时,沿管径向方向穿过活性炭,从而提高气体停留在活性炭中时间的同时,还实现了活性炭对气体的多
方向处理,进而提高了对气体的净化效果;
[0021] (4)本发明通过净化管、纵向压管组件、横向压管组件以及推料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经推导组件使活性炭填充至净化管后,通过横向压管组件以及纵向压管组件同时挤压
净化管,从而使得波浪状的净化管中的活性炭颗粒受到挤压,进而增加了活性炭布置在波
浪形状管道内的紧密型,从而进一步的保证了对气体的净化强度;
[0022] (5)本发明通过布料管件和牵管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经输料组件输入至布料管件中的活性炭颗粒,在牵管组件对布料管件的牵拉作用下,来回往复的布置成展平状态进
行紫外线灯的光照处理,从而提高了对活性炭颗粒的灭菌效果,并且在牵管组件使得布料
管件从展平状态恢复时构成输出通道,以实现活性炭颗粒经输料组件的输出;
[0023] (6)本发明通过挤推组件和布料管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布料管件从展平的菱形状继续恢复成输出活性炭的输出通道时,推挤组件会将布料管件上未形成输出通道的两侧
活性炭颗粒进行推挤,使得活性炭能够完全经过输出通道输出值输料组件中,并对外输出,
进而保证了展平后对活性炭的输出效率;
[0024]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工业制气的净化效果好、能实现对气体净化的同时对活性炭循环灭菌处理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净化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输气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图3的另一侧向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图3的半剖视图;
[0030] 图6为本发明图5中A处放大图;
[0031] 图7为本发明净化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为本发明芯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9为本发明循环灭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0为本发明图9中B处放大图;
[0035] 图11为本发明图9中C处放大图;
[0036] 图12为本发明图9的端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
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9] 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
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
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0] 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工业制气生产用灭菌净化设备,包括用于对制取气体进行灭菌处理的除菌部1,还包括:净化部2,用于对制取气体在灭菌前经除菌活性炭净化
处理的所述净化部2设于所述除菌部1的除菌前端;所述净化部2包括:用于使活性炭处于压
紧状态进行气体净化的净化输气组件21;以及循环灭菌组件22,循环推出所述净化输气组
件21中活性炭、往复对活性炭进行展平动作、对展平动作下的活性炭进行紫外线照射灭菌
的所述循环灭菌组件22连通在所述净化输气组件21的两端。
[0041]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在进行工业气体例如氧气等的制备过程中,常需要对氧气进行灭菌消毒、净化氧气中的污染杂质颗粒,再进行氧气的存储,在氧气除菌之前,通过
对氧气利用净化部2提前进行过滤处理,可以实现在氧气中杂质颗粒被过滤后再进行灭菌,
从而解决了杂质颗粒存在与氧气中直接进行灭菌时,导致的部分位置无法被紫外线光纤彻
底照射到,而影响灭菌效果的技术问题,在净化部2进行初步净化完成后,通过除菌部1利用
紫外线光纤照射输出的氧气,从而使得氧气在输出时得到高效灭菌,并且在存储前,还需要
再经过优选为净化部2再次处理,从而可以有效的保证制取氧气的洁净性。
[0042] 具体的,如图2所示,净化部2在对氧气进行净化处理过程中,将氧气通入至净化输气组件21中,净化输气组件21实现会对循环灭菌组件22输入的灭菌后的活性炭间歇式的压
紧处理,从而保证了氧气通入时活性炭的有效处理,在压紧通气一段时间后,由于活性炭表
面会吸附一定量的细菌等生物,此时净化输气组件21会暂停通气,并将活性炭导送至循
环灭菌组件22中,对活性炭循环布置成展平状态进行紫外线照射灭菌处理,后再循环输入
至净化输气组件21中进行吸附净化处理,经对活性炭进行展平灭菌,不仅可以实现对经过
的活性炭颗粒单层布置,使得紫外线光能够充分照射,而且还可以实现在来回往复展平动
作时,使得活性炭得以翻动,从而实现对活性炭不断翻转度进行照射,进而提高对活性炭
颗粒灭菌的均匀性。
[0043] 如图2所示,所述净化输气组件21包括:输气管件211,所述输气管件211为波浪形状;纵向压管组件212,用于推压所述输气管件211上、下各顶点使活性炭处于收紧状态的所
述纵向压管组件212布置在所述输气管件211的上下两侧;以及横向压管组件213,用于沿输
气管件211长度方向配合所述纵向压管组件212推压输气管件211收缩的所述横向压管组件
213设于所述输气管件211的两端。
[0044] 本实施例中,净化输气组件21在进行处理时,经输气管件211可以实现对活性炭的装入,并在装入后,经纵向压管组件212可以沿波浪形状的凸起顶点下压输气管件211,并配
合着横向压管组件213沿输气管件211长度方向推压输气管件211,从而使得输气管件211的
波浪形状收缩,从而使得波浪形状输气管件211内的活性炭被压紧成致密状态,从而以便于
提升过滤吸附的净化效果。
[0045] 需要补充的是,如图3‑5所示,所述纵向压管组件212包括安装座2121、设于所述安装座2121一侧且位于所述输气管件211一侧的压座2122、安装在所述压座2122上且滑动穿
过所述安装座2121的导杆2128、将所述压座2122与所述安装座2121弹性连接的第一弹簧
2123、设于远离所述输气管件211的压座2122一侧的凸轮2124、设于所述安装座2121后部一
侧且与所述凸轮2124相连接的传动盘2125、将传动盘2125传动连接的皮带2126以及安装在
所述安装座2121上且端与一组所述传动盘2125相连接的压管电机2127。
[0046]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优选为伺服电机的压管电机2127带动传动盘2125,从而经皮带2126传动给凸轮2124,进而带动压座2122在第一弹簧2123的连接下往复的上下移动,在
向下移动时,会对输气管件211的波浪形凸起顶点进行挤压,从而收缩,进而使得内部的活
性炭被压缩成致密状态。
[0047] 还需要补充的是,所述横向压管组件213优选为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121上且动力端与所述输气管件211相连接的气缸
[0048] 如图3和5所示,所述输气管件211包括:依次伸缩、弹性连接的若干组净化管2111,所述净化管2111为两端向两侧延伸的“U”形状;弹性连接在首、尾所述净化管2111上、与所
述循环灭菌组件22相连通、用于疏导活性炭的接头管2112;依次安装在所述接头管2112上
的进气管2113、排气管2114;以及将经所述循环灭菌组件22进入接头管2112的灭菌活性炭
沿长度方向推压至所述净化管2111、控制开启进气管2113、排气管2114输送气体的推料组
件2115。
[0049] 在本实施例中,输气管件211在进行输气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进气管2113进气,气体再经过净化管2111,随后从排气管2114排出,并且在进气前,推料组件2115会控制进气管
2113以及排气管2114处于关闭状态,同时在推料组件2115在推动活性炭在接头管2112中处
于压紧状态(此时横向压管组件213以及纵向压管组件212也会压紧活性炭)时,会逐渐控制
对进气管2113的打开。
[0050] 值得注意的是,在打开前,循环灭菌组件22的输入经推料组件2115的控制处于关闭状态。
[0051] 还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净化管2111采用相邻两组相互套接的方式两两连接,且相邻的所述净化管211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1111。
[0052] 如图5所示,所述推料组件2115包括:活动插设在所述接头管2112内的推导组件21151;以及限流组件21152,与所述推导组件21151传动连接、控制所述进气管2113和排气
管2114打开或关闭的所述限流组件21152分别安装在所述进气管2113和排气管2114上。
[0053] 本实施例中,推料组件2115在接头管2112内进行推料动作时,通过推导组件21151进行,并且在推导组件21151推料的同时,会联动限流组件21152,以控制进气管2113、排气
管2114的打开或关闭。
[0054]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所述推导组件21151包括活动插设在所述接头管2112内的推导头211511以及安装在所述横向压管组件213动力端上且其自身动力端与所述推导
头21151相连接的推导动力件211512,所述推导动力件211512优选为气缸。
[0055]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和8所示,所述限流组件21152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进气管2113和排气管2114上的限流座211521、活动安装在所述限流座211521内的阀芯211522、开
设在所述阀芯211522且分别与进气管2113和排气管2114相对应的弧形通道211523、设于所
述限流座211521下方且与所述阀芯211522相连接的齿轮211525以及与所述齿轮211525啮
合连接且一端安装在所述推导头21151上的齿条211524。
[0056] 在本实施例中,经推导头21151带动,齿条211524传动齿轮211525,使阀芯211522转动,从而调整弧形通道211523是否与进气管2113、排气管2114连通,从而实现对进气管
2113、排气管2114进排气的开闭控制。
[0057]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
之处在于:
[0058] 所述循环灭菌组件22包括:布料组件221,将活性炭来回往复的布置成展平状态进行紫外线照射的所述布料组件221布置在所述净化输气组件21的一侧;以及输料组件222,
将所述净化输气组件21中活性炭导入至布料组件221、将所述布料组件221中灭菌后活性炭
导出至所述净化输气组件21的所述输料组件222安装在所述布料组件221的两端。
[0059]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灭菌组件22在对吸附过滤处理后的活性炭颗粒进行灭菌处理时,通过位于布料组件221一端的输料组件222将净化输气组件21一端的活性炭颗粒朝向布
料组件221一侧推送,布料组件221中的活性炭被推挤朝向另一组输料组件222移送,进而再
经另一组的输料组件222将经过布料组件221处理完成后的灭菌活性炭再提供至净化输气
组件21中供吸附过滤使用。
[0060] 需要补充的是,所述输料组件222包括一端连通在所述净化输气组件21一端且另一端与所述布料组件221相连通的输料管道2221、插设在所述输料通道2221中的输料螺杆
2222以及安装在所述输料管道2221底部一侧且动力端与所述输料螺杆2222相连接的输料
电机2223。
[0061] 还需要补充的是,所述布料组件221的上下两侧布置有用于对布料组件221提供照射光源的紫外线灯223。
[0062] 本实施例中,通过优选为伺服电机的输料电机2223带动输料管道2221中的输料螺杆2222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带动活性炭从净化输气组件21中输出或输入至净化输气组件21
中。
[0063] 如图9所示,所述布料组件221包括:布料管件2211,所述布料管件2211为软质弹性材料组成的构件;以及牵管组件2212,用于来回往复牵引所述布料管件2211横向展平布置
的所述牵管组件2212布置在所述布料管件2211上下及左右两侧。
[0064] 本实施例中,在布料组件221对活性炭进行布料照射过程中,通过利用牵管组件2212沿高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来回拉动布料管件2211,从而使得布料管件2211中的活性炭
被往复的翻料,同时展平布置在紫外线光照射下,从而实现充分的使得活性炭表面完成紫
外线灭菌。
[0065] 需要补充的是,所述布料管件2211为透明管件。
[0066] 如图9所示,展平状态下的所述布料管件2211呈菱形状布置。
[0067] 在本实施例中,在布料管件2211被牵管组件2212牵拉成菱形状时,即布料管件2211被展平布置,从而在该状态下,可以实现光线均匀的照射在平铺的活性炭颗粒上,从而
实现灭菌处理的均匀化。
[0068] 如图9所示,所述布料组件221还包括:在所述布料管件2211沿上下方向牵拉时将布料管件2211左右两侧活性炭朝向中间推挤的挤推组件2213。
[0069]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挤推组件2213可以实现在牵管组件2212将布料管件2211恢复布置成输出通道时,经挤推组件2213对布料管件2211边部活性炭颗粒的推挤,从而实现将
经紫外线光照处理后的活性炭颗粒均被朝向输出一侧推送。
[0070] 如图9所示,所述牵管组件2212包括:横向牵引组件22121,将所述布料管件2211牵引成菱形状的所述横向牵引组件22121布置在所述布料管件2211的左右两侧;以及纵向牵
引组件22122,将所述布料管件2211牵引成输送状态的所述纵向牵引组件22122布置在所述
布料管件2211的上下两侧。
[0071] 在本实施例中,在牵管处理过程中,通过横向牵引组件22121可以实现将布料管件2211牵引成展平的菱形状以便于光照处理,同时通过纵向牵引组件22122可以实现将布料
管件2211从展平状态向上下两侧拉起,进而打开布料管件2211的内腔,以便于在输料组件
222的推送力下,使得活性炭被不断的朝向输出一侧推出,同时,在展平状态下的活性炭还
会被不断的翻滚处理,从而实现对活性炭不同位置的紫外线光照射处理。
[0072] 需要补充的是,如图9所示,所述横向牵引组件22121包括牵拉杆221211、设于所述布料管件2211上的第一牵拉接头221212、将牵拉杆221211与所述第一牵拉接头221212弹性
连接的第一弹性绳221213以及动力端与所述牵拉杆221211相连接的横向牵拉电机221214。
[007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优选为推杆电机的横向牵拉电机221214可以带动牵拉杆221211牵拉第一弹性绳221213连接的布料管件2211朝向两侧移动布置成展平的菱形状。
[0074] 还需要补充的是,如图10和11所示,所述纵向牵引组件22122包括牵引支座221221、开设在所述牵引支座221221上的调节槽221225、一端滑动、转动安装在所述调节槽
221225内的转动牵引件221222、设于所述布料管件2211上表面中间的第二牵引接头
221224、将所述第二牵引接头221224与所述转动牵引件221222弹性连接的第二牵引绳
221223以及安装在所述牵引支座221221上的牵引带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转动牵引件
221222的另一端通过销件相互铰接,且所述牵引动力件的动力端与所述销件相连接。
[007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优选为气缸或推杆电机的牵引动力件带动销件,从而使得转动牵引件221222绕调节槽221225适应性转动,从而实现在转动牵引件221222布置成相互平
行状态时,使得布料管件2211布置成对活性炭输出的通道。
[0076] 如图9和12所示,所述挤推组件2213包括:夹持在所述布料管件2211上下两侧边部的挤推件22131;以及使所述挤推件22131朝向所述布料管件2211表面来回移动的驱动件
22132。
[007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优选为气缸的驱动件22132动力带动推挤件22131沿布料管件2211上下两侧表面来回移动,可以实现布料管件2211中位于两侧的活性炭颗粒推挤至
中部,从而顺着活性炭输送方向重新排入至净化输气组件21中。
[0078] 工作步骤:步骤一、压紧活性炭,推导组件21151将接头管2112内的活性炭朝向净化管2111一侧压紧,横向压管组件213和纵向压管组件212同时动作,使得相邻的净化管
2111相互靠近,增压活性炭布置在波浪形输气管件211中的紧密度
[0079] 步骤二、进气净化,推导组件21151朝向净化管2111一侧的推压动作联动限流组件2113打开,氧气经进气管2113,并经过波浪形状输气管件211中的活性炭,气流经波浪形输
气管件211的反弹作用,会进一步的沿侧向经过活性炭进行处理,减缓气流经过输气管线的
流速的同时,还提高了对氧气的净化强度;
[0080] 步骤三、循环灭菌,净化管2111中活性炭净化过程中,输料组件222将布料组件221净化后的活性炭输送至一端的接头管2112中,而在接头管2112以及净化管2111中的吸附有
细菌的活性炭会被另一组的输料组件222输入至布料组件221中进行灭菌处理;
[0081] 步骤四、展平灭菌,活性炭进入至软质且透明的布料管件2211中,横向牵引组件22121向两侧牵拉布料管件2211的两侧,同时纵向牵引组件22122逐渐松开布料管件2211的
上下两侧,使活性炭布置成与布料管件2211相应的菱形状,经紫外线灯223对布料管线2211
的上下两侧进行照射灭菌;
[0082] 步骤五、通道撑开输出,灭菌后,纵向牵引组件22122分别朝向上下两侧牵引布料管件2211,同时横向牵引组件22121逐渐松开布料管件2211,与此同时,挤推组件2213将布
料管件2211内两侧的活性炭推送至中部,在输料组件222的输出动力下,使得活性炭对净化
管2111的循环输入;
[0083] 步骤六、气体灭菌,经净化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2114排入至除菌部1中进行紫外线照射灭菌,随后再次经过另一组的净化部2再次过滤后存储。
[008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