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电通信技术 / 传输 / 近场传输系统,例如感应环型的 / 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

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

申请号 CN202311092432.5 申请日 2023-08-28 公开(公告)号 CN117176845A 公开(公告)日 2023-12-05
申请人 东莞金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亮; 陈嵩; 刘向阳; 李伟; 徐华平; 刘飞阳;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电话机的结构特点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包括智能手机,还包括与智能手机配合使用的应急发电组件,应急发电组件包括感应线圈、相对感应线圈往复运动的第一磁体,第一磁体相对感应线圈运动以使得感应线圈切割第一磁体的磁感线,感应线圈用于对智能手机的锂 电池 供电,通过摇晃手机,使第一磁体相对感应线圈运动以使得感应线圈切割第一磁体的磁感线运动,进而会产生电动势,可以实现 能量 转换和传递的功能,可以用于在没有充电宝及外界电源时用于发电进行临时通话和发送 定位 ,能够缓解临时用电的危机,使得该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实用性大大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包括智能手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智能手机(1)配合使用的应急发电组件(7);
应急发电组件(7)包括感应线圈(78)、相对感应线圈(78)往复运动的第一磁体(73),第一磁体(73)相对感应线圈(78)运动以使得感应线圈(78)切割第一磁体(73)的磁感线,感应线圈(78)用于对智能手机(1)的锂电池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其特征在于:应急发电组件(7)还包括设置在智能手机(1)上的筒体(71)、设置在筒体(71)上的两个第二磁体(72)、分别设置在第一磁体(73)两端的第一杆体(74),两个第一杆体(74)彼此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三磁体(75),第三磁体(75)位于两个第二磁体(72)之间,第三磁体(75)与第二磁体(72)彼此靠近的一端磁极相同;感应线圈(78)设置在筒体(71)上并环绕第一磁体(73)设置,第一磁体(73)往复运动设置在筒体(7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其特征在于:应急发电组件(7)还包括设置在筒体(71)上的两个第二板体(76),两个第二板体(76)位于两个第一杆体(74)的第三磁体(75)之间,第二板体(76)上设有贯穿第二板体(76)的中心孔,第二板体(76)上滚动设置有滚动件(77),滚动件(77)的数量至少三个,三个滚动件(77)围绕第一杆体(74)设置,第一杆体(74)经由滚动件(77)与第二板体(76)移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其特征在于:第一磁体(73)与第二板体(76)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磁体(75)与第二磁体(72)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其特征在于:智能终端产品还包括与智能手机(1)可拆卸连接的手机壳(21),应急发电组件(7)设置在手机壳(21)上,智能手机(1)上配置有与感应线圈(78)配合使用的第二充电线圈(66),感应线圈(78)经由第二充电线圈(66)对智能手机(1)的锂电池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其特征在于:应急发电组件(7)还包括设置在智能手机(1)上或手机壳(21)上的外壳(41)、设置在外壳(41)上的第一永磁件(42),感应线圈(78)位于外壳(41)内,第一磁体(73)往复运动设置在外壳(41)内,感应线圈(78)环绕第一磁体(73)设置,第一磁体(73)设置有第三连接杆(46),第三连接杆(46)靠近第一永磁件(4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永磁件(48),第二永磁件(48)与第一永磁件(42)彼此靠近的一端磁极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其特征在于:第一磁体(73)远离第三连接杆(46)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44),第二连接板(44)突伸出外壳(41)以便于使用者用手指按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其特征在于:移动智能终端产品还包括设置在手机壳(21)上的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转动设置在手机壳(21)上的凸轮盘(33),凸轮盘(33)用于抵触在第二连接板(44)突伸出(41)的一端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3)包括与凸轮盘(33)连接的第一板体(31),凸轮盘(33)位于手机壳(21)内,第一板体(31)位于手机壳(21)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其特征在于:
应急发电组件(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应急发电组件(7)围绕凸轮盘(33)设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话机的结构特点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

背景技术

[0002] 移动智能终端产品是具有接入互联网能,并搭载各种操作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化各种功能的设备,其中包括手机,手机是目前最为普及的通讯工具,几乎人手一部,并且由于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不仅仅是通讯工具,还集娱乐工具、计算工具、支付工具、办公工具、导航工具等于一体,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用手机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0003] 虽然现有手机的电池电容量较大,但是还是跟不上手机使用时间的加长,并且由于现有手机的电池都是通过充电器充电,一旦忘记充电,就容易引起通讯的中断,虽然也可通过充电宝等辅助电源进行补充电量,但是也存在辅助电源无电的情况,特别是处于户外探险或迷路后需要发送定位、拨打求救电话时,如果此时智能手机电池电量耗尽,就无法进行应急求救,特别需要一款能通过机械能转化,人为可控制发电的手机,在手机电池无电的情况下,用于应急充电使用。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处于户外需要发送定位、拨打电话时无法进行发电开机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包括智能手机,还包括与智能手机配合使用的应急发电组件;
[0006] 应急发电组件包括感应线圈、相对感应线圈往复运动的第一磁体,第一磁体相对感应线圈运动以使得感应线圈切割第一磁体的磁感线,感应线圈用于对智能手机的锂电池供电。
[0007] 优选的,应急发电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智能手机上的筒体、设置在筒体上的两个第二磁体、分别设置在第一磁体两端的第一杆体,两个第一杆体彼此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三磁体,第三磁体位于两个第二磁体之间,第三磁体与第二磁体彼此靠近的一端磁极相同;感应线圈设置在筒体上并环绕第一磁体设置,第一磁体往复运动设置在筒体内。
[0008] 优选的,应急发电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筒体上的两个第二板体,两个第二板体位于两个第三磁体之间,第二板体上设有贯穿第二板体的中心孔,第二板体上滚动设置有滚动件,滚动件的数量至少三个,三个滚动件围绕第一杆体设置,第一杆体经由滚动件与第二板体移动设置。
[0009] 优选的,第一磁体与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距离。
[0010] 优选的,智能终端产品还包括与智能手机可拆卸连接的手机壳,应急发电组件设置在手机壳上,智能手机上配置有与感应线圈配合使用的第二充电线圈,感应线圈经由第二充电线圈对智能手机的锂电池供电。
[0011] 优选的,应急发电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手机壳上的外壳、设置在外壳上的第一永磁件,感应线圈位于外壳内,第一磁体往复运动设置在外壳内,感应线圈环绕第一磁体设置,第一磁体设置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靠近第一永磁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永磁件,第二永磁件与第一永磁件彼此靠近的一端磁极相同。
[0012] 优选的,第一磁体远离第三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突伸出外壳以便于使用者用手指按压。
[0013] 优选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还包括设置在手机壳上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手机壳上的凸轮盘,凸轮盘用于抵触在第二连接板突伸出的一端上。
[0014] 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与凸轮盘连接的第一板体,凸轮盘位于手机壳内,第一板体位于手机壳外。
[0015] 优选的,应急发电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应急发电组件围绕凸轮盘设置。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7] 1、通过摇晃手机,使第一磁体相对感应线圈运动以使得感应线圈切割第一磁体的磁感线运动,进而会产生电动势,可以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的功能,通过驱动组件旋转可以实现同样功能,可以用于在没有充电宝及外界电源时用于发电进行临时通话和发送定位,能够缓解临时用电的危机,使得该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实用性大大提高。
[0018] 2、通过第一磁体位于感应线圈内部,第一磁体通过移动使得感应线圈切割磁感线,进而将回路中产生的电流传递到第一充电线圈,第一充电线圈用于通过第二充电线圈给智能手机充电,使得智能手机方便借助手机壳进行充电。
[0019] 3、通过外壳与壳体材质均为可阻挡磁性的材质制作,如体材料或磁性金属材料,铁氧体是一种电磁材料,具有良好的磁导性能,它可以吸收和分散磁力线,从而阻断磁场的扩散,铁氧体材料常用于制作磁屏蔽罩、磁吸收材料等,避免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受电磁干扰,提高智能手机的稳定性,可以有效作为电磁屏蔽材料,最大程度上避免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受电磁干扰,提高智能手机的稳定性。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的智能手机平面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的应急发电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的应急发电组件平面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的滚动件平面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的手机壳内部示意图;
[0026] 图7为本发明的置于手机壳内的应急发电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为本发明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8] 图9为本发明的手机壳截面示意图;
[0029] 图10为本发明的智能手机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1为本发明的按压发电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2为本发明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3为本发明的壳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4为本发明的按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4] 附图标记包括:
[0035] 1—智能手机            21—手机壳             3—驱动组件[0036] 5—按压发电组件        22—第一凹槽           23—第一充电线圈[0037] 31—第一板体           32—第一连接杆         33—凸轮盘[0038] 34—固定             35—第二凹槽           36—块体
[0039] 37—纹路               38—固定杆             39—旋转套[0040] 41—外壳               42—第一永磁件         6—按压组件[0041] 44—第二连接杆         45—轮体               46—第三连接杆[0042] 47—滑板               48—第二永磁件         7—应急发电组件[0043] 51—壳体               52—腔体               53—压电片[0044] 54—第一滑道           55—第二滑道           56—盲槽
[0045] 57—挤压板             62—杆体               61—按钮
[0046] 64—回弹件             65—滑板               66—第二充电线圈[0047] 71—筒体               72—第二磁体           73—第一磁体[0048] 74—第一杆体           75—第三磁体           76—第二板体[0049] 77—滚动件             78—感应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0051] 请参阅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包括智能手机1,还包括设置在智能手机1上的应急发电组件7;
[0052] 应急发电组件7包括感应线圈78、相对感应线圈78往复运动的第一磁体73,第一磁体73相对感应线圈78运动以使得感应线圈78切割第一磁体73的磁感线运动,感应线圈78用于对智能手机1的锂电池供电,感应线圈78外涂抹有一层绝缘材料,如环氧树脂树脂,来保证感应线圈78使用效果。
[0053] 具体的,通过摇晃手机,使第一磁体73相对感应线圈78运动以使得感应线圈78切割第一磁体73的磁感线运动,进而会产生电动势,可以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的功能,可以用于在没有充电宝及外界电源时用于发电进行临时通话或发送定位,能够缓解临时用电的危机,使得该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实用性大大提高,本实施例中,第一磁体73为钕铁磁铁,即第一磁铁73为强力磁铁。
[0054] 具体的,应急发电组件7还包括筒体71、设置在筒体71上的两个第二磁体72、设置在第一磁体73两个端面上的第一杆体74,两个第一杆体74彼此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三磁体75,两个第三磁体75位于两个第二磁体72之间,第三磁体75与第二磁体72彼此靠近的一端磁极相同,感应线圈78设置在筒体71上并环绕第一磁体73设置,第一磁体73往复运动设置在筒体71内,方便第一磁体73在往复移动过程中第一磁体73端面直接撞击筒体71发出噪音或者由于撞击导致损坏。
[0055] 具体的,应急发电组件7还包括设置在筒体71上的两个第二板体76,两个第二板体76位于两个第三磁体75之间,第二板体76上设有贯穿第二板体76的中心孔,第二板体76上滚动设置有滚动件77,滚动件77的数量至少三个,三个滚动件77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只要能够满足第一杆体74能够在三个滚动件77之间稳定移动即可,第一杆体74经由滚动件77与第二板体76移动设置,变第一杆体74与第二板体76之间的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能够有效地减少物体的能量损失,提高机械设备的运动效率。
[0056] 具体的,第一磁体73与第二板体76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磁体75与第二磁体72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三磁体75与第一磁体73相对固定,故当第一磁体73移动后第一磁体73与第二板体76之间的距离依旧大于第三磁体75与第二磁体72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防止第一磁体73在移动时与第二板体76发生碰撞损坏。
[0057] 具体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还包括与智能手机1相配合使用的按压发电组件5、与按压发电组件5配合使用的按压组件6;
[0058] 按压发电组件5包括壳体51、设置在壳体51上的压电片53、相对压电片53可往复运动的挤压板57,压电片53用于受到外力作用产生电流为智能手机1充电;
[0059] 按压组件6包括按钮61、设置在壳体51上的回弹件64,回弹件64用于贮存及输出能量作为动力,为下一次按压按钮61做准备。
[0060] 具体的,按压发电组件5可以直接设置在智能手机1上通过压电片53对智能手机1的锂电池供电,按压发电组件5也可以设置在手机壳21上通过第一充电线圈23和第二充电线圈66
[0061] 具体的,压电片53由压电晶体材料制成,如陶瓷材料或聚合物材料,当压电片53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结构会发生微小的变形,在无电场作用下,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压电体施力而使它产生机械变形时,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相对的两个表面会出现异号电荷,外力与端面积大,出现的电荷就多,若将两个表面装上电极并用导线接通,变化的自由电荷便从一个极板移至另一极板,形成电流进而为智能手机1充电,可以用于在没有充电宝及外界电源时用于发电进行临时通话和发送定位。
[0062] 具体的,通过按压按钮61进而使挤压板57挤压压电片53进行发电,该按压发电组件5使用方便,体积较小,可以较好解决在没有充电宝及外界电源时用于发电进行临时通话和发送定位,能够缓解临时用电的危机。
[0063] 具体的,按压组件6还包括设置在挤压板57上的滑板65、设置在滑板65上的杆体62以及设置在杆体62上的按钮61,回弹件64位于杆体62与壳体51之间,且回弹件6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保证回弹效果,按钮61设计成贴合手部的形状用以方便手部按压。
[0064] 具体的,按压发电组件5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容设按压组件6的腔体52,腔体52包括用于容设滑板65的第一滑道54、用于容设杆体62的第二滑道55及与用于容设按钮61的盲槽56,按压组件6用以在腔体52内以平行压电片53轴心方向滑动,腔体52能够更好的对按压组件6进行限位,提高按压组件6工作时的稳定性。
[0065] 具体的,智能终端产品还包括与智能手机1可拆卸连接的手机壳21,手机壳21上设置有第一充电线圈23、应急发电组件7,智能手机1上配置有与感应线圈78配合使用的第二充电线圈66,感应线圈78与第一充电线圈23配合使用,感应线圈78经由第一充电线圈23、第二充电线圈66对智能手机1的锂电池供电,可以在感应线圈78外涂抹一层绝缘材料,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来保证感应线圈78使用效果。
[0066] 参照图7或图9,应急发电组件7还包括设置在手机壳21上的外壳41、设置在外壳41上的第一永磁件42,感应线圈78位于外壳41内,第一磁体73往复运动设置在外壳41内,感应线圈78环绕第一磁体73设置,第一磁体73设置有第三连接杆46,第三连接杆46上设置有与外壳41相接触的滑板47,滑板47使得第一磁体73在移动时通过滑板47限位更加稳定,第三连接杆46靠近第一永磁件4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永磁件48,第二永磁件48与第一永磁件42彼此靠近的一端磁极相同。
[0067] 具体的,第一磁体73远离第三连接杆46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44,第二连接板44突伸出外壳41,同时第二连接杆44远离第一永磁件42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轮体45,凸轮盘33的侧壁与相对应的轮体45相接触,使得凸轮盘33与第二连接杆44之间的运动更平滑,通过减少摩擦力使得用该装置发电更省力。
[0068] 参照图6或图9,移动智能终端产品还包括设置在手机壳21上的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转动设置在手机壳21上的凸轮盘33,设置在凸轮盘33上的第一连接杆32、用于连接第一连接杆32和凸轮盘33的固定块34,凸轮盘33用于抵触在第二连接板44突伸出41的一端上。
[0069] 参照图7或图9,驱动组件3包括与凸轮盘33连接的第一板体31,凸轮盘33位于手机壳21内,第一板体31位于手机壳21外。
[0070] 具体的,凸轮盘33的形状呈“X”形,凸轮盘33呈“X”设计用于通过轮体45推动第二连接杆44往复移动,可以有效使得第一磁体73呈周期式运动,进而使发电更加稳定。
[0071] 参照图7或图9,应急发电组件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应急发电组件7围绕凸轮盘33与凸轮盘33相配合使用,随凸轮盘33转动以实现第一磁体73移动,随后受第一永磁件42和第二永磁件48之间斥力回弹,进而完成往复移动。
[0072] 具体的,通过驱动组件3旋转即可实现第二连接杆44带动第一磁体73做往复运动,使第一磁体73相对感应线圈78运动以使得感应线圈78切割第一磁体73的磁感线运动,进而会产生电动势,可以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的功能,可以用于在没有充电宝及外界电源时用于发电进行临时通话和发送定位,方便实用。
[0073] 具体的,驱动组件3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板体31内部的固定杆38、转动设置在固定杆38上的旋转套39,第一板体31凹设有用于容置固定杆38的第二凹槽35,固定杆38远离第一连接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块体36,块体36置于第二凹槽35内部与第一板体31转动连接,块体36上设置有防滑块37,防滑块37用于防滑块37被按压时使固定杆38翘起,用户通过旋转旋转套39使应急发电组件7通过第一充电线圈23、第二充电线圈66对智能手机1进行充电,方便用户使用,且使用完成后方便对固定杆38进行折叠,有利于在不使用时对手机壳21进行收纳。
[0074] 具体的,外壳41、壳体51、筒体71和第二板体76材质均为可阻挡磁性的材质制作,如铁氧体材料或磁性金属材料,铁氧体是一种电磁材料,具有良好的磁导性能,它可以吸收和分散磁力线,从而阻断磁场的扩散,铁氧体材料常用于制作磁屏蔽罩、磁吸收材料等,避免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受电磁干扰,提高智能手机1的稳定性。
[0075] 本发明可通过摇晃手机进而移动第一磁体73、旋转手机壳2上的驱动组件、按压智能手机1上的按压组件6,进而完成发电对手机进行供电以达到应急使用。
[0076]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