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

申请号 CN201711042737.X 申请日 2017-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7834959B 公开(公告)日 2024-03-29
申请人 上海晶铠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光华;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光伏系统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建筑的顶部形成有多个凸棱,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凸棱上且用于安装光伏板的安装座;安装座中具有开口向下且供凸棱嵌入的安装槽,安装槽具有与凸棱抵接的内 侧壁 ,安装槽的内侧壁 覆盖 有高分子防 水 材料层,安装座中设有供螺钉穿过与凸棱安装的安装孔,安装孔穿过安装槽的内侧壁。安装座安装在凸棱上后,高分子防水材料层受高温影响,会产生融化,从而高分子防水材料层会进入螺钉穿过安装孔时与安装槽形成的缝隙中,从而封闭其缝隙,解决了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座的方式,造成 建筑物 漏水的问题。
权利要求

1.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建筑的顶部形成有多个凸棱,所述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凸棱上且用于安装光伏板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中具有开口向下且供凸棱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与所述凸棱抵接的内侧壁,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覆盖有高分子防材料层,所述安装座中设有供螺钉穿过与凸棱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穿过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
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侧板以及顶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上端分别连接所述顶板的两侧,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侧板中设置有所述安装孔,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安装槽的表面形成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
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设有多个轨槽,所述轨槽引向所述安装孔;沿引向安装孔的方向,所述轨槽的深度越来越深;当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时,在高温的影响下,所述高分子防水材料层会产生融化,从而会自动封闭螺钉与所述内侧壁产生的缝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高分子防水材料层呈中间薄两端厚状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下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侧板弯折布置,且朝向所述安装槽延伸。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设有凹凸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两个相间隔布置且用于与光伏板连接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朝上延伸布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沿所述顶板呈对称分布。

说明书全文

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光伏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光伏板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集热,将光能转换为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屋顶建筑物表面均可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0003] 目前,在对光伏板进行安装时,在建筑物的屋顶或建筑物的表面设置安装座,将光伏板设置在安装座上,实现对光伏板的安装。
[0004] 现有技术中,在对安装座进行安装时,需对建筑物的屋顶或建筑物的表面进行打孔,从而将安装座固定在屋顶或建筑物表面上,这样,建筑物由于打孔会造成渗,从而影响人们的居住。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座的方式,造成建筑物漏水的问题。
[0006]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建筑的顶部形成有多个凸棱,所述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凸棱上且用于安装光伏板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中具有开口向下且供凸棱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与所述凸棱抵接的内侧壁,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覆盖有高分子防水材料层,所述安装座中设有供螺钉穿过与凸棱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穿过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侧板以及顶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上端分别连接所述顶板的两侧,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侧板中设置有所述安装孔,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安装槽的表面形成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
[0008] 进一步的,沿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高分子防水材料层呈中间薄两端厚状布置。
[0009]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下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侧板弯折布置,且朝向所述安装槽延伸。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设有凹凸结构。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设有多个轨槽,所述轨槽引向所述安装孔。
[0012] 进一步的,沿引向安装孔的方向,所述轨槽的深度越来越深。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两个相间隔布置且用于与光伏板连接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朝上延伸布置。
[0014]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安装板沿所述顶板呈对称分布。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建筑的顶部形成有凸棱;安装座安装在凸棱上,且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安装槽,安装槽具有与凸棱抵接的内侧壁,并且安装槽的内侧壁覆盖有高分子防水材料层;螺钉穿过安装孔,实现安装座与凸棱的安装;安装后,高分子防水材料层受高温影响,会产生融化,从而高分子防水材料层会进入固定结构与安装槽的侧壁形成的缝隙中,以及进入固定结构与凸棱形成的缝隙中,从而封闭其缝隙,解决了通过钻孔的方式固定安装座,造成建筑物漏水的问题。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与建筑物上的凸棱固定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9]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0]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1] 参照图1‑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较佳实施例。
[0022]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用于解决通过螺钉60固定安装座10的方式,造成建筑物漏水的问题。
[0023] 建筑的顶部形成有多个凸棱50,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10,安装座10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的凸棱50上,将安装座10固定在凸棱50上,这样,多个安装座10即可共同对光伏板进行支撑,实现光伏板的安装。
[0024] 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建筑的顶部形成有多个凸棱50,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凸棱50上且用于安装光伏板的安装座10;安装座10中具有开口向下且供凸棱50嵌入的安装槽20,安装槽20具有与凸棱50抵接的内侧壁,安装槽20的内侧壁覆盖有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安装座10中设有供螺钉60穿过与凸棱50安装的安装孔21,安装孔21穿过安装槽20的内侧壁。
[0025] 安装座10形成开口向下的安装槽20,凸棱50嵌入在安装槽20中,安装槽20背离建筑的顶部形成有安装端面,光伏板抵接在安装端面上;凸棱50嵌入到安装槽20中,安装槽20具有与凸棱50抵接的内侧壁,安装槽20的内侧壁覆盖有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安装座10中设有供螺钉60穿过与凸棱50安装的安装孔21,安装孔21穿过安装槽20的内侧壁。
[0026] 上述提供的自动封闭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多个安装座10独立的安装在建筑物的凸棱50上,螺钉60穿过安装孔21,实现安装座10与凸棱50的安装,然后,将光伏板安装在安装座10的安装端面上,通过多个独立的安装座10的共同支撑,实现光伏板的安装;并且,安装槽20的内侧壁覆盖有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
[0027] 上述安装座10的安装过程中,当螺钉60穿过安装孔21时,在高温的影响下,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会产生融化,从而会自动封闭螺钉60与内侧壁产生的缝隙,解决了通过螺钉60钻孔的方式固定安装座10,造成建筑物漏水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将安装座10安装在凸棱50上,无需再进行防漏水工程,降低工作难度,同时,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会自动封闭因钻孔产生的缝隙,无需人们自行操作,而且,在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的作用下,光伏板的安装结构的防水效果更佳。
[0028] 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0包括两个侧板22以及顶板,两个侧板22的上端分别连接顶板的两侧,两个侧板22与顶板之间围合形成安装槽20,侧板22中设置有安装孔21,侧板22朝向安装槽20的表面形成安装槽20的内侧壁,这样,螺钉60穿过安装孔21,实现安装座10与凸棱50的安装;这样,方便安装座10与凸棱50的安装,同时,使安装座10与凸棱50安装的更加稳固。
[0029] 再者,安装槽20的两个侧板22呈对称分布,这样,当光伏板安装在安装座10上时,光伏板对安装座10施加压力,能够均匀的传递至安装槽20的两个侧板22,从而使安装槽20的两个侧板22受力均匀,从而保证光伏板的安装稳固,同时,对安装槽20起到保护作用,增加安装槽20的使用寿命。
[0030] 两个侧板22分别与凸棱50抵接,安装槽20的顶板与凸棱50的顶部抵接,这样,安装座10与凸棱50安装的更加稳固,从而保证光伏板的安装。
[0031] 沿安装槽20的内侧板自上而下的方向,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呈中间薄两端厚的结构布置,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当安装座10与凸棱50固定完毕后,在高温下,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会产生融化,从而流进螺钉60与安装槽20的侧板22所形成的缝隙,从而对该缝隙进行封盖,防止因该缝隙造成房屋的漏水,安装孔21形成在安装槽20的侧板22的中部,因此,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在融化的过程中,更易于流至安装槽20的侧板22的中部,然后渗透至安装孔21,从而对螺钉60与安装槽20的侧板22所形成的缝隙进行封闭,从而避免建筑物因螺钉60固定安装座10造成建筑物漏水。
[0032] 另外,侧板22的下端设有挡板,挡板相对于侧板弯折布置,且朝向安装槽延伸;这样,覆盖在安装槽20内侧板22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在因高温产生融化的过程中,不会过多的溢出安装槽20的侧板22,避免因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的不足,造成封闭效果的不佳,同时,避免造成过多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的浪费。
[0033] 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0的内侧壁设有凹凸结构,这样,安装槽20的内侧壁所形成的表面积则会增大,从而可以设置更多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从而保证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的封闭效果,从而防止建筑物漏水。
[0034] 另外,安装槽20的内侧壁设有多个轨槽,轨槽引向安装孔21;在轨槽的作用下,增加安装槽20的内侧壁的储存空间,从而可以设置更多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从而保证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的封闭效果;并且,当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受高温影响产生融化时,会顺着轨槽流至安装孔21,从而使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更易进入安装孔21,从而使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更易对螺钉60与安装槽20的侧板22所形成的缝隙进行封闭,防止建筑物漏水。
[0035] 沿引向安装孔21的方向,轨槽的深度越来越深,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当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受高温影响产生融化进入轨槽时,由于轨槽存在深度差,并且沿着安装孔21的方向越来越深,这样,高分子防水材料层30更易流至安装孔21,使其更易对螺钉60与安装槽20的侧板22所形成的缝隙进行封闭,防止建筑物漏水。
[0036] 进一步的,顶板上设置有两个相间隔布置且用于与光伏板连接的安装板40,两个安装板40朝上延伸布置,在安装板40的作用下,安装在安装座10上的光伏板与建筑物具有一定距离,从而避免建筑物上的积水对光伏板造成损坏;同时,这样设置的光伏板与建筑物形成的度具有更大的调节范围,从而增加光伏板将光能转化电能的转化量。
[0037] 再者,两个安装板40相对于顶板呈对称分布,这样,当光伏板与安装板40抵接时,光伏板对安装板40施加压力,这时的压力能够均匀的传递至两个安装板40,从而使两个安装板40受力均匀,从而保证光伏板的安装稳固,同时,对安装板40起到保护作用,增加安装槽20的使用寿命。
[0038] 光伏板形成有朝向光源的顶部以及背离光源的背部,两个安装板40抵接在光伏板的背部,光伏板的背部形成有被夹持端,两个安装板40夹持在光伏板的背部的被夹持端,从而实现安装座10对光伏板的稳固安装,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防止安装后的光伏板晃动,造成安装的不稳固,同时,增强光伏板安装结构的抗性,使光伏板安装的更加稳固。
[0039] 相邻的两个光伏板的边缘共同置于安装座10上,这样设置可以减少安装座10的使用数量,有助于节省安装光伏板的安装成本。
[0040] 沿光伏板的横向方向,在两个光伏板之间,且在两个光伏板的边缘设有安装座10,这样,横向布置的相邻的两个光伏板可以共用一个安装座10,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光伏板的横向方向,可以减少安装座10的使用数量,从而节省光伏板的安装成本。
[0041] 沿光伏板的纵向方向,在两个光伏板之间,并且在两个光伏板的边缘设有安装座10,这样,纵向布置的相邻的两个光伏板可以共用一个安装座10,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光伏板的纵向方向,可以减少安装座10的使用数量,从而进一步的节省光伏板的安装成本。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